CN212028879U - 一种水泵软管减震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泵软管减震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28879U
CN212028879U CN202020696949.0U CN202020696949U CN212028879U CN 212028879 U CN212028879 U CN 212028879U CN 202020696949 U CN202020696949 U CN 202020696949U CN 212028879 U CN212028879 U CN 2120288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se
water pump
lower extreme
fixing base
damp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69694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宏亮
韩雪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dan Dongrui Blower Fan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dan Dongrui Blower Fan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dan Dongrui Blower Fan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dan Dongrui Blower Fan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69694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288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288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288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泵软管减震装置,包括水泵、软管以及输出管路,所述水泵的底部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通过凹型槽设置有第一缓冲组件,所述软管设置在水泵的一侧,且所述软管与水泵通过连接器连接,所述软管通过若干个支撑柱设置有若干减震箱,所述若干减震箱内部安装有空腔,且所述若干减震箱的两侧开设有通槽,且所述通槽与空腔连通,所述输出管路与软管通过连接器连接,所述输出管路与软管连接处的下端通过第二缓冲组件设置有第二支撑柱。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缓冲组件、第二缓冲组件、减震箱以及减震组件实现了对水泵软管的保护,避免了水泵、水管以及输出管路的损坏,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水泵软管减震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泵软管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软管是现代工业中的重要部件。软管主要用作电线、电缆、自动化仪表信号的电线电缆保护管和民用淋浴软管,规格从3mm到150mm。小口径软管(内径3mm-25mm)主要用于精密光学尺之传感线路保护、工业传感器线路保护。
在大型空调机组中加热、制冷系统中的水循环均是使用水泵通过管道来提供的,从水泵中泵出的水会先通过一小段水泵软管进行缓冲, 再通过向上引导的输水管路向系统提供循环水源。但由于水泵软管是由软性材料制成的,因此在水刚刚从水泵中泵出时,其会使水泵软管产生较大的震动, 而持久性的震动会导致管路或水泵的损坏,影响系统的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泵软管减震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泵软管减震装置,包括水泵、软管以及输出管路,所述水泵的底部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通过凹型槽设置有第一缓冲组件,所述软管设置在水泵的一侧,且所述软管与水泵通过连接器连接,所述软管通过若干个支撑柱设置有若干减震箱,所述若干减震箱内部安装有空腔,且所述若干减震箱的两侧开设有通槽,且所述通槽与空腔连通,所述输出管路与软管通过连接器连接,所述输出管路与软管连接处的下端通过第二缓冲组件设置有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柱的下端通过减震组件与地面抵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缓冲组件由弹性垫组成,所述弹性垫通过凹型槽设置在水泵的底部,且所述弹性垫的上端、下端分别与水泵的底部抵接、凹型槽的上端抵接。
优选的,所述软管与若干减震箱的通槽连接处设置橡胶圈。
优选的,所述空腔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阻尼器、第二阻尼器、第一保护垫以及第二保护垫,所述第一阻尼器通过第一支撑板设置在空腔内部顶端,所述第二阻尼器通过第二支撑板设置在空腔内部底端,所述第一保护垫设置第一阻尼器的正下方,且所述第一保护垫的上端与第一阻尼器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一保护垫的下端与软管的上端抵接,所述二保护垫设置第二阻尼器的正上方,且所述第二保护垫的上端与软管的下端抵接,所述第二保护垫的上端与第二阻尼器的上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缓冲组件由缓冲垫组成,所述缓冲垫通过第二支撑柱设置在输出管路与软管连接处的下端,且所述缓冲垫的上端、下端分别与输出管路与软管连接处的下端、第二支撑柱的上端抵接。
优选的,所述减震组件由第一固定座、第二固定座以及缓冲弹簧组成,所述第一固定座设置在第二支撑柱的下端,所述第二固定座设置在地面上,所述缓冲弹簧设置在第一固定座与第二固定座之间,且所述缓冲弹簧的上端、下端分别与第一固定座的下端、第二固定座的上端通过焊接连接,且所述缓冲弹簧的外部设置有导向套,所述导向套的上端、下端分别与第一固定座的下端、第二固定座的上端抵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缓冲组件和凹型槽,通过凹型槽上端的弹性垫对水泵的振动起到缓冲的作用,从而实减缓了对软管的振动,进而保护了软管,提升了水泵和软管的使用寿命。
2、该实用新型通过、减震箱、第二缓冲组件以及减震组件,通过第一阻尼器、第二阻尼器对软管起到减震的效果,同时通过第一保护垫、第二保护垫对软管起到保护的作用,又通过缓冲垫对软管的振动起到缓冲的作用,还通过缓冲弹簧18,缓冲弹簧18的伸缩起到缓冲作用,从而实现了软管的减震,进而提避免了软管的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水泵软管减震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水泵软管减震装置减震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水泵软管减震装置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水泵;2-软管;3-输出管路;4-底座;5-凹型槽;6-第一支撑柱;7-减震箱;8-空腔;9-第二支撑柱;10-弹性垫;11-第一阻尼器;12-第二阻尼器;13-第一保护垫;14-第二保护垫;15-缓冲垫;16-第一固定座;17-第二固定座;18-缓冲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水泵软管减震装置,包括水泵1、软管2以及输出管路3,所述水泵1的底部设置有底座4,所述底座4的上端通过凹型槽5设置有第一缓冲组件,所述软管2设置在水泵1的一侧,且所述软管2与水泵1通过连接器连接,所述软管2通过若干个第一支撑柱6设置有若干减震箱7,所述若干减震箱7内部安装有空腔8,且所述若干减震箱7的两侧开设有通槽,且所述通槽与空腔8连通,所述输出管路3与软管2通过连接器连接,所述输出管路3与软管2连接处的下端通过第二缓冲组件设置有第二支撑柱9,所述第二支撑柱9的下端通过减震组件与地面抵接。
所述第一缓冲组件由弹性垫10组成,所述弹性垫10通过凹型槽5设置在水泵1的底部,且所述弹性垫10的上端、下端分别与水泵1的底部抵接、凹型槽5的上端抵接,通过凹型槽5上端的弹性垫10对水泵1起到减震的效果;
所述软管2与若干减震箱7的通槽连接处设置橡胶圈,避免了减震箱7对软管2造成磨损;
所述空腔8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阻尼器11、第二阻尼器12、第一保护垫13以及第二保护垫14,所述第一阻尼器11通过第一支撑板设置在空腔8内部顶端,所述第二阻尼器12通过第二支撑板设置在空腔8内部底端,所述第一保护垫13设置第一阻尼器11的正下方,且所述第一保护垫13的上端与第一阻尼器11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一保护垫13的下端与软管2的上端抵接,所述二保护垫设置第二阻尼器12的正上方,且所述第二保护垫14的上端与软管2的下端抵接,所述第二保护垫14的上端与第二阻尼器12的上端连,通过第一阻尼器11、第二阻尼器12对软管起到减震的效果,同时通过第一保护垫13、第二保护垫14对软管起到保护的作用;
所述第二缓冲组件由缓冲垫15组成,所述缓冲垫15通过第二支撑柱9设置在输出管路3与软管2连接处的下端,且所述缓冲垫15的上端、下端分别与输出管路3与软管2连接处的下端、第二支撑柱9的上端抵接,通过缓冲垫15对软管2的振动起到缓冲的作用;
所述减震组件由第一固定座16、第二固定座17以及缓冲弹簧18组成,所述第一固定座16设置在第二支撑柱9的下端,所述第二固定座17设置在地面上,所述缓冲弹簧18设置在第一固定座16与第二固定座17之间,且所述缓冲弹簧18的上端、下端分别与第一固定座16的下端、第二固定座17的上端通过焊接连接,且所述缓冲弹簧18的外部设置有导向套,所述导向套的上端、下端分别与第一固定座16的下端、第二固定座17的上端抵接,第一固定座16与第二固定座17之间缓冲弹簧18,缓冲弹簧18的伸缩起到缓冲作用,即可减缓软管的振动。
工作原理:当水刚刚从水泵中泵出,会使水泵软管产生较大的震动,这时,通过凹型槽5上端的弹性垫10即可实现对水泵1起到减震的效果,同时空腔8内部的第一阻尼器11、第二阻尼器12对软管起到减震的效果,同时通过第一保护垫13、第二保护垫14对软管起到保护的作用,此时通过第二支撑柱9上端的缓冲垫15对软管2的振动起到缓冲的作用,还通过第一固定座16与第二固定座17之间缓冲弹簧18,缓冲弹簧18的伸缩对软管的振动起到缓冲作用,即可实现对水泵软管的减震。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水泵软管减震装置,包括水泵(1)、软管(2)以及输出管路(3),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1)的底部设置有底座(4),所述底座(4)的上端通过凹型槽(5)设置有第一缓冲组件,所述软管(2)设置在水泵(1)的一侧,且所述软管(2)与水泵(1)通过连接器连接,所述软管(2)通过若干个第一支撑柱(6)设置有若干减震箱(7),所述若干减震箱(7)内部安装有空腔(8),且所述若干减震箱(7)的两侧开设有通槽,且所述通槽与空腔(8)连通,所述输出管路(3)与软管(2)通过连接器连接,所述输出管路(3)与软管(2)连接处的下端通过第二缓冲组件设置有第二支撑柱(9),所述第二支撑柱(9)的下端通过减震组件与地面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泵软管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组件由弹性垫(10)组成,所述弹性垫(10)通过凹型槽(5)设置在水泵(1)的底部,且所述弹性垫(10)的上端、下端分别与水泵(1)的底部抵接、凹型槽(5)的上端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泵软管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2)与若干减震箱(7)的通槽连接处设置橡胶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泵软管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8)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阻尼器(11)、第二阻尼器(12)、第一保护垫(13)以及第二保护垫(14),所述第一阻尼器(11)通过第一支撑板设置在空腔(8)内部顶端,所述第二阻尼器(12)通过第二支撑板设置在空腔(8)内部底端,所述第一保护垫(13)设置第一阻尼器(11)的正下方,且所述第一保护垫(13)的上端与第一阻尼器(11)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一保护垫(13)的下端与软管(2)的上端抵接,所述二保护垫设置第二阻尼器(12)的正上方,且所述第二保护垫(14)的上端与软管(2)的下端抵接,所述第二保护垫(14)的上端与第二阻尼器(12)的上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泵软管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缓冲组件由缓冲垫(15)组成,所述缓冲垫(15)通过第二支撑柱(9)设置在输出管路(3)与软管(2)连接处的下端,且所述缓冲垫(15)的上端、下端分别与输出管路(3)与软管(2)连接处的下端、第二支撑柱(9)的上端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泵软管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组件由第一固定座(16)、第二固定座(17)以及缓冲弹簧(18)组成,所述第一固定座(16)设置在第二支撑柱(9)的下端,所述第二固定座(17)设置在地面上,所述缓冲弹簧(18)设置在第一固定座(16)与第二固定座(17)之间,且所述缓冲弹簧(18)的上端、下端分别与第一固定座(16)的下端、第二固定座(17)的上端通过焊接连接,且所述缓冲弹簧(18)的外部设置有导向套,所述导向套的上端、下端分别与第一固定座(16)的下端、第二固定座(17)的上端抵接。
CN202020696949.0U 2020-04-30 2020-04-30 一种水泵软管减震装置 Active CN2120288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96949.0U CN212028879U (zh) 2020-04-30 2020-04-30 一种水泵软管减震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96949.0U CN212028879U (zh) 2020-04-30 2020-04-30 一种水泵软管减震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28879U true CN212028879U (zh) 2020-11-27

Family

ID=734961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696949.0U Active CN212028879U (zh) 2020-04-30 2020-04-30 一种水泵软管减震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288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97241B (zh) 用于管路隔振抗冲的金属橡胶-碟簧全金属复合吊架
CN212028879U (zh) 一种水泵软管减震装置
CN204435591U (zh) 形状记忆合金摩擦大行程自复位阻尼器
CN210770948U (zh) 一种波纹管补偿器
CN214466996U (zh) 一种基于石油管道弯折处设置的减震装置
KR20100116395A (ko) 배관설비의 소음저감장치
CN213116599U (zh) 一种具有降噪功能的气体压缩机
CN104652643A (zh) 一种自复位高耗能形状记忆合金摩擦阻尼器
CN212253101U (zh) 一种基于bim的空调水泵集成模块
CN211136481U (zh) 基于数控技术的专用数控机床
CN220354699U (zh) 一种隔震橡胶软管
CN207263982U (zh) 一种具有固定功能的光缆
CN216642956U (zh) 水泵减震结构
CN208221442U (zh) 一种用于汽车的橡胶减震器
CN218717763U (zh) 一种管道循环泵
CN214147019U (zh) 一种减震降噪型天然气管道
CN219869269U (zh) 一种锅炉过热器管系防磨结构
CN217736508U (zh) 一种天然气管道固定装置
CN218972948U (zh) 一种空调用玻璃钢储液罐
CN213839366U (zh) 一种复合设备减震器
CN112517526B (zh) 一种低噪型清洗装置
CN215213838U (zh) 一种线材生产用空压机
CN210769571U (zh) 一种泵体减振降噪结构
CN210829695U (zh) 一种生活泵减震平台
CN211550839U (zh) 一种减震型伸缩接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