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27507U - 一种新型智能收衣防雨窗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智能收衣防雨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27507U
CN212027507U CN202020607587.3U CN202020607587U CN212027507U CN 212027507 U CN212027507 U CN 212027507U CN 202020607587 U CN202020607587 U CN 202020607587U CN 212027507 U CN212027507 U CN 2120275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outer frame
clothes
window
shaped clam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60758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壮壮
施佐征
邓帅卿
赵阳
刘建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060758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275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275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2750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智能收衣防雨窗,涉及日常生活用品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外框架、收衣机构和接收机构,外框架的内侧上端位置固定连接有分隔杆,分隔杆一侧的下方设置有收衣机构,同时分隔杆另一侧的上方设置有接收机构;其中,分隔杆将外框架的内侧分隔成第一收纳槽和第二收纳槽,第一收纳槽中设置有第一窗户,同时第二收纳槽中设置有内框架;内框架的内侧沿竖直方向对称交错设置有两个第二窗户,两个第二窗户相距最远的两个侧面一端上均固定连接有齿条。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一系列结构,使本装置在使用时,可以实现晴天的自动通风,雨天的自动收衣和通风防雨的自动调整,智能化程度高,实用性强。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智能收衣防雨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日常生活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智能收衣防雨窗。
背景技术
窗户在建筑房屋中被普遍使用,其主要作用是用于防雨、通风和通光,目前的窗户在下雨的天气下多数是要关着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需要在下雨的天气也可以对家里进行通风,即通过窗户的设计使人们在外边下着雨的时候依然可以开窗通风,而不使雨水进屋,并且在人们不在家时,需要通过智能化的装置进行相应的防雨和通风,既要保证室内通风的同时也要及时防雨,防止意外情况雨水进屋造成损失,此外,国内居民很少有专门晾晒衣物的场所,很多家庭把衣服晾在阳台上固设的晾衣架上,衣服晒在这样的晾衣架上,由于光照采集不够晒衣服效率较低,而且晾衣架把整个阳台的空间占据,居民如果把衣服晒在户外,晾衣架不能自动地随外界环境变化而变化,突如其来的大雨,衣服被打湿,对于上班族来说是很大的麻烦,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现有公开文献,CN207513507U-一种室外自动智能防雨窗户包括矩形框架,所述矩形框架左侧表面四角处固定连接有两对短圆柱,所述两对短圆柱内的每个短圆柱侧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强力吸盘,所述矩形框架右侧表面上端固定连接有条形收集盒,所述条形收集盒下表面加工有一号条形开口,所述条形收集盒内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旋转端为水平方向的微型旋转电机,所述微型旋转电机的旋转端固定连接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上套装有通过一号条形开口伸出的防雨布,所述防雨布一端活动连接有一对金属挂钩,所述矩形框架右侧表面固定连接有一对竖置滑轨,所述一对竖置滑轨内的每个竖置滑轨上均设有电控移动块。以及现有公开文献,CN208122624U-一种非破坏式智能防雨窗户开关器,所述开关器本体固定安装在窗户上,所述开关器本体包括雨水传感器、电路板、电机和齿轮,所述雨水传感器与电路板之间连接,所述电路板与电机之间相互连接,所述电机与齿轮之间相互连接,通过雨水传感器感应雨水通过电路板传输给电机,从而带动齿轮的转动;还设有齿轮带,所述齿轮带安装在窗户滑槽上,所述齿轮带与齿轮相互配套使用,通过齿轮带使齿轮进行滑动,从而带动窗户的移动。但是上述现有技术,只能实现简单的在下雨时将窗户关上的功能,不能实现边通风边防雨的功能,开关窗户模式单一,用户使用起来不太灵活,不能满足越来越高的生活需求。
现有公开文献,CN209010784U-一种新型雨天自动收衣服装置,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方通过支撑杆连接有连接板,在所述固定板上间隔设有多个能挂衣服的晾衣架,在所述连接板上设有能防止衣服淋湿的挡雨机构,在所述固定板上位于晾衣架后方设有能带动晾衣架前后移动的同时带动挡雨机构上下翻转的驱动机构,在所述挡雨机构上设有能感应到雨水从而启动驱动机构的雨水感应器,通过雨水感应器感应到下雨天,然后驱动机构就会开始运作,从而带动晾衣架向后移动,然后同时带动挡雨机构向下翻转进行挡雨,这样可以大大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大大提高经济效益。但是上述现有技术,结构复杂,并且不能将衣服收到室内,并且衣服在屋外防雨效果并不是特别好,由此出现比较多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智能收衣防雨窗,通过第四电机的设置可以在晴天的情况下实现对第一窗户的自动翻转通风,通光齿条和齿轮啮合的设置可以实现两个第二窗户的左右移动,在晴天的情况下可以实现两个第二窗户自动和手动的打开通风,在下雨的情况下通过收衣机构和接收机构的配合设置可以实现衣物的自动收入室内,此外,在下雨的环境下,通过第四电机和第五电机的转动可以实现第一窗户和第二窗户的翻转,配合以湿度传感器对外部空气湿度的实时检测,可以对第一窗户以及第二窗户和外框架的角度做实时调整,同时实现防雨和通风的需求,解决了现有的防雨窗无法实现晴天自动通风、雨天自动收衣和雨天环境下同时满足防雨和通风需求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新型智能收衣防雨窗,包括外框架、收衣机构和接收机构,所述外框架的内侧上端位置固定连接有分隔杆,所述分隔杆一侧的下方设置有收衣机构,同时分隔杆另一侧的上方设置有接收机构;
其中,所述分隔杆将外框架的内侧分隔成第一收纳槽和第二收纳槽,所述第一收纳槽中设置有第一窗户,同时第二收纳槽中设置有内框架;
所述内框架的内侧沿竖直方向对称交错设置有两个第二窗户,两个所述第二窗户相距最远的两个侧面一端上均固定连接有齿条,两个所述齿条相向一端的上方分别设置有齿轮,且齿轮和齿条之间啮合;
所述齿轮与安装在内框架上端内部的第一电机输出轴一端同心固定连接;
所述收衣机构以外框架的竖直中心线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收衣机构包括L形连接板、U形夹持板、锁紧盘和夹具,所述L形连接板的一端与U形夹持板一端外表面一侧固定连接,同时L形连接板的另一端固定套合在第一转动轴上;
所述U形夹持板的内下端位置设置有锁紧盘,所述锁紧盘一侧面上对称设置有两个螺旋槽,同时锁紧盘的另一端面上同心设置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的一端穿过U形夹持板的底板与固定安装在U形夹持板底板上的第二电机输出端嵌合;
其中,两个所述螺旋槽中均间隙配合有调节柱,所述调节柱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限位板的侧面一侧上,所述限位板相对于调节柱的另一侧面上设置有夹具;
所述夹具的截面成半圆形设置,且同一U形夹持板上的两个所述夹具为对称设置,两个对称的所述夹具相向的一端上均与夹具同心设置有半圆形夹槽;
所述锁紧盘上方的U形夹持板两侧板的内壁上对称设置有限位槽,两个所述限位槽分别用于与限位板的两端限位配合;
两个所述U形夹持板之间位置设置有晾衣杆,所述晾衣杆的两端外壁上分别固定套合有滚动轴承,同时滚动轴承限位配合在同一U形夹持板上的两个半圆形夹槽之间位置中;
所述接收机构以外框架的竖直中心线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接收机构包括螺丝杆、移动块、L形连接杆和挂钩,所述L形连接杆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移动块,同时L形连接杆另一端的底面上向外延伸设置有挂钩;
所述移动块螺旋配合在螺丝杆上,所述螺丝杆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块转动连接在固定板一侧面上,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在外框架一侧外壁上;
所述螺丝杆的一端穿过固定板与固定安装在外框架上的第三电机输出端嵌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窗户的两侧中心位置分别通过转动柱与外框架转动连接,其中一个转动柱的一端与固定安装在外框架内部的第四电机的输出端嵌合,所述第四电机通过传导线与单片机控制器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内框架的两侧中心位置分别通过转动柱与外框架转动连接,其中一个转动柱的一端与固定安装在外框架内部的第五电机的输出端嵌合,所述第五电机通过传导线与单片机控制器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窗户和内框架的上下两端一侧面上分别交错对称设置有密封条,所述外框架和分隔杆上与密封条相对的侧面上均设置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用于与密封条间隙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动轴的一端嵌合在第六电机的输出端中;两个所述L形连接板外侧的第一转动轴上对称转动套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和第六电机均固定连接在分隔杆的一侧外表面上,且第六电机通过传导线与单片机控制器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单片机控制器还通过传导线分别于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三电机和湿度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湿度传感器固定连接在与收衣机构同侧的外框架顶面上,同时外框架相对于湿度传感器的另一侧外表面下端位置固定安装有单片机控制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窗户上下端面上对称设置有第一导向槽;所述内框架的上下端内表面上设置有用于与第一导向槽间隙配合的第一导向条。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靠近螺丝杆一侧的外壁上沿螺丝杆延伸的方向设置有第二导向条,所述第二导向条用于与移动块靠近固定板一侧面上的第二导向槽间隙配合。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U形夹持板分别位于外框架的内侧两端,两个所述挂钩分别位于两个所述U形夹持板之间位置,同时两个所述固定板分别位于两个所述U形夹持板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四电机、齿轮和齿条,在晴天的环境下,单片机控制器可以控制第四电机进行转动来实现第一窗户的自动翻转通风,通过第一电机带动齿轮的转动在配合齿轮和齿条之间的啮合,可以在单片机控制器控制下实现第二窗户向左右两侧的自动打开通风,同时齿轮和齿条之间的啮合,工作人员还可以手动推动第二窗户来实现通风,解决了现有的防雨窗无法在晴天的环境下实现自动通风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湿度传感器、收衣机构和接收机构,使用时,当湿度传感器检测到户外下雨时,会将该信息传输给单片机控制器,单片机控制器控制第五电机转动带动内框架进行翻转,同时控制第六电机转动来带动L形连接板向户内转动一定的角度,使晾衣杆位于挂钩中,通过第二电机来带动锁紧盘转动,使两个夹具分别向晾衣杆一端的两侧移动,夹具失去对晾衣杆的夹持之后,落入挂钩中,完成上述步骤之后,第二电机和第六电机开始翻转,从而将收衣机构上的夹具复位之后,再使整个收衣机构移动到户外,避免对内框架翻转出现阻挡,除此之外,第三电机开始带动螺丝杆转动,通过螺丝杆与移动块螺旋套接的设置,在螺丝杆转动的作用下可以将晾衣杆升高到一定的位置,进行户内晾晒,解决了现有的防雨窗缺少对户外衣物进行自动收纳至户内的功能。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湿度传感器、第四电机和第五电机,在下雨的环境下,通过湿度传感器检测到户外湿度的大小来实现第四电机和第五电机的自动转动调整,从而可以根据外部湿度的大小来实现第一窗户与内框架与外框架的角度进行自动调整,可以实现在下雨的环境下防雨和通风的同步进行,解决了现有的防雨窗无法实现在雨天环境下同时满足防雨和通风需求的问题。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智能收衣防雨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通风状态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在收衣状态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内框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收衣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U形夹持板、夹具和锁紧盘连接体的爆炸图;
图8为图7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接收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3中A处的放大图;
图11为图3中B处的放大图;
图12为图9中C处的放大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外框架;2、湿度传感器;3、第一窗户;4、收衣机构;5、内框架;6、接收机构;7、单片机控制器;8、密封条;9、密封槽;101、分隔杆;102、第一收纳槽;103、第二收纳槽;301、第四电机;401、U形夹持板;402、L形连接板;403、第六电机;404、第一转动轴;405、固定块;406、晾衣杆;407、夹具;408、限位板;409、限位槽;4010、锁紧盘;4011、螺旋槽;4012、第二转动轴;4013、第二电机;4014、调节柱;4015、半圆形夹槽;501、第五电机;502、第二窗户;503、齿轮;504、齿条;505、第一电机;506、第一导向条;507、第一导向槽;601、L形连接杆;602、挂钩;603、第三电机;604、移动块;605、第二导向条;606、固定板;607、连接块;608、螺丝杆;609、第二导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新型智能收衣防雨窗,包括外框架1、收衣机构4和接收机构6,外框架1的内侧上端位置固定连接有分隔杆101,分隔杆101一侧的下方设置有收衣机构4,收衣机构4的设置可以自动将户外的衣物收到户内,同时分隔杆101另一侧的上方设置有接收机构6,接收机构6的设置可以将接收到户内的衣物调整到移动高度,实现户内的晾晒;其中,分隔杆101将外框架1的内侧分隔成第一收纳槽102和第二收纳槽103,第一收纳槽102中设置有第一窗户3,同时第二收纳槽103中设置有内框架5;第一窗户3的两侧中心位置分别通过转动柱与外框架1转动连接,其中一个转动柱的一端与固定安装在外框架1内部的第四电机301的输出端嵌合,第四电机301通过传导线与单片机控制器7电性连接,该设置可以在第四电机301转动的作用下实现第一窗户3的自动翻转;内框架5的两侧中心位置分别通过转动柱与外框架1转动连接,其中一个转动柱的一端与固定安装在外框架1内部的第五电机501的输出端嵌合,第五电机501通过传导线与单片机控制器7电性连接,该设置可以在第五电机501转动的作用下实现内框架5的自动翻转;单片机控制器7还通过传导线分别于第一电机505、第二电机4013、第三电机603和湿度传感器2电性连接,湿度传感器2固定连接在与收衣机构4同侧的外框架1顶面上,同时外框架1相对于湿度传感器2的另一侧外表面下端位置固定安装有单片机控制器7,湿度传感器2的设置可以对户外的湿度进行检查,用于确定户外是否在下雨,单片机控制器7的设置可以对本装置中各电器元件进行自动化控制。
其中如图5所示,内框架5的内侧沿竖直方向对称交错设置有两个第二窗户502,两个第二窗户502相距最远的两个侧面一端上均固定连接有齿条504,两个齿条504相向一端的上方分别设置有齿轮503,且齿轮503和齿条504之间啮合;齿轮503与安装在内框架5上端内部的第一电机505输出轴一端同心固定连接,该设置可以在第一电机505转动的作用下实现齿轮503的转动,通过齿轮503和齿条504的啮合作用,可以实现两个第二窗户502向两侧的自动移动,第一电机505上可选择性的安装电磁制动器,当安装有电磁制动器时,第二窗户502实时自动移动,当不安装电磁制动器时,第二窗户502可实现手自动移动。
其中如图6-8所示,收衣机构4以外框架1的竖直中心线对称设置有两个,收衣机构4包括L形连接板402、U形夹持板401、锁紧盘4010和夹具407,L形连接板402的一端与U形夹持板401一端外表面一侧固定连接,同时L形连接板402的另一端固定套合在第一转动轴404上;第一转动轴404的一端嵌合在第六电机403的输出端中;两个L形连接板402外侧的第一转动轴404上对称转动套接有固定块405,固定块405和第六电机403均固定连接在分隔杆101的一侧外表面上,且第六电机403通过传导线与单片机控制器7电性连接,第六电机403的设置可以带动第一转动轴404进行转动,从而实现L形连接板402以第一转动轴404为圆心的向户内进行转动,进而实现将晾衣杆406收纳到户内的操作,第六电机403可以选用步进电机或在第六电机403控制电流中配备时间继电器来实现第六电机403转动角度的确定;U形夹持板401的内下端位置设置有锁紧盘4010,锁紧盘4010一侧面上对称设置有两个螺旋槽4011,同时锁紧盘4010的另一端面上同心设置有第二转动轴4012,第二转动轴4012的一端穿过U形夹持板401的底板与固定安装在U形夹持板401底板上的第二电机4013输出端嵌合;其中,两个螺旋槽4011中均间隙配合有调节柱4014,螺旋槽4011的设置可以在第二电机4013转动带动锁紧盘4010转动时,实现调节柱4014在螺旋槽4011中的移动,进而实现夹具407的相对移动,调节柱401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限位板408的侧面一侧上,限位板408相对于调节柱4014的另一侧面上设置有夹具407,两个夹具407相对的移动可以实现对晾衣杆406的加紧和松开;夹具407的截面成半圆形设置,且同一U形夹持板401上的两个夹具407为对称设置,两个对称的夹具407相向的一端上均与夹具407同心设置有半圆形夹槽4015;锁紧盘4010上方的U形夹持板401两侧板的内壁上对称设置有限位槽409,两个限位槽409分别用于与限位板408的两端限位配合,该设置可以在限位板408移动时,对限位板408的移动起到限位导向的作用;两个U形夹持板401之间位置设置有晾衣杆406,晾衣杆406用于衣服的挂晒,晾衣杆406的两端外壁上分别固定套合有滚动轴承,同时滚动轴承限位配合在同一U形夹持板401上的两个半圆形夹槽4015之间位置中,该设置可以在U形夹持板401翻转的时候实现晾衣杆406的转动,避免因为翻转而导致衣物的掉落。
其中如图9和12所示,接收机构6以外框架1的竖直中心线对称设置有两个,接收机构6包括螺丝杆608、移动块604、L形连接杆601和挂钩602,L形连接杆601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移动块604,同时L形连接杆601另一端的底面上向外延伸设置有挂钩602,挂钩602的设置用于对晾衣杆406进行挂合,挂钩602向外延伸的设置,避免在U形夹持板401翻转的时候,挂钩602对晾衣杆406的阻挡;移动块604螺旋配合在螺丝杆608上,螺丝杆608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块607转动连接在固定板606一侧面上,固定板606固定连接在外框架1一侧外壁上,该设置可以在螺丝杆608转动的作用下可以实现移动块604在螺丝杆608上的移动,进而实现挂钩602在竖直方向上的移动,实现衣物在户内的晾晒;螺丝杆608的一端穿过固定板606与固定安装在外框架1上的第三电机603输出端嵌合;固定板606靠近螺丝杆608一侧的外壁上沿螺丝杆608延伸的方向设置有第二导向条605,第二导向条605用于与移动块604靠近固定板606一侧面上的第二导向槽609间隙配合,该设置可以对移动块604的移动起到限位的作用,避免移动块604本身发生反转。
其中如图10所示,第一窗户3和内框架5的上下两端一侧面上分别交错对称设置有密封条8,外框架1和分隔杆101上与密封条8相对的侧面上均设置有密封槽9,密封槽9用于与密封条8间隙配合,该设置解决了合上第一窗户3和内框架5时的干涉问题,又保证了良好的密封性。
其中如图11所示,第二窗户502上下端面上对称设置有第一导向槽507;内框架5的上下端内表面上设置有用于与第一导向槽507间隙配合的第一导向条506,该设置可以对第二窗户502的移动起到限位导向的作用。
其中如图1-4、6和9所示,两个U形夹持板401分别位于外框架1的内侧两端,两个挂钩602分别位于两个U形夹持板401之间位置,同时两个固定板606分别位于两个U形夹持板401的外侧,该设置避免了外框架1和挂钩602对收衣机构4的阻挡。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均属于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新型智能收衣防雨窗,包括外框架(1)、收衣机构(4)和接收机构(6),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架(1)的内侧上端位置固定连接有分隔杆(101),所述分隔杆(101)一侧的下方设置有收衣机构(4),同时分隔杆(101)另一侧的上方设置有接收机构(6);
其中,所述分隔杆(101)将外框架(1)的内侧分隔成第一收纳槽(102)和第二收纳槽(103),所述第一收纳槽(102)中设置有第一窗户(3),同时第二收纳槽(103)中设置有内框架(5);
所述内框架(5)的内侧沿竖直方向对称交错设置有两个第二窗户(502),两个所述第二窗户(502)相距最远的两个侧面一端上均固定连接有齿条(504),两个所述齿条(504)相向一端的上方分别设置有齿轮(503),且齿轮(503)和齿条(504)之间啮合;
所述齿轮(503)与安装在内框架(5)上端内部的第一电机(505)输出轴一端同心固定连接;
所述收衣机构(4)以外框架(1)的竖直中心线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收衣机构(4)包括L形连接板(402)、U形夹持板(401)、锁紧盘(4010)和夹具(407),所述L形连接板(402)的一端与U形夹持板(401)一端外表面一侧固定连接,同时L形连接板(402)的另一端固定套合在第一转动轴(404)上;
所述U形夹持板(401)的内下端位置设置有锁紧盘(4010),所述锁紧盘(4010)一侧面上对称设置有两个螺旋槽(4011),同时锁紧盘(4010)的另一端面上同心设置有第二转动轴(4012),所述第二转动轴(4012)的一端穿过U形夹持板(401)的底板与固定安装在U形夹持板(401)底板上的第二电机(4013)输出端嵌合;
其中,两个所述螺旋槽(4011)中均间隙配合有调节柱(4014),所述调节柱(401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限位板(408)的侧面一侧上,所述限位板(408)相对于调节柱(4014)的另一侧面上设置有夹具(407);
所述夹具(407)的截面成半圆形设置,且同一U形夹持板(401)上的两个所述夹具(407)为对称设置,两个对称的所述夹具(407)相向的一端上均与夹具(407)同心设置有半圆形夹槽(4015);
所述锁紧盘(4010)上方的U形夹持板(401)两侧板的内壁上对称设置有限位槽(409),两个所述限位槽(409)分别用于与限位板(408)的两端限位配合;
两个所述U形夹持板(401)之间位置设置有晾衣杆(406),所述晾衣杆(406)的两端外壁上分别固定套合有滚动轴承,同时滚动轴承限位配合在同一U形夹持板(401)上的两个半圆形夹槽(4015)之间位置中;
所述接收机构(6)以外框架(1)的竖直中心线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接收机构(6)包括螺丝杆(608)、移动块(604)、L形连接杆(601)和挂钩(602),所述L形连接杆(601)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移动块(604),同时L形连接杆(601)另一端的底面上向外延伸设置有挂钩(602);
所述移动块(604)螺旋配合在螺丝杆(608)上,所述螺丝杆(608)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块(607)转动连接在固定板(606)一侧面上,所述固定板(606)固定连接在外框架(1)一侧外壁上;
所述螺丝杆(608)的一端穿过固定板(606)与固定安装在外框架(1)上的第三电机(603)输出端嵌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智能收衣防雨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窗户(3)的两侧中心位置分别通过转动柱与外框架(1)转动连接,其中一个转动柱的一端与固定安装在外框架(1)内部的第四电机(301)的输出端嵌合,所述第四电机(301)通过传导线与单片机控制器(7)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智能收衣防雨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框架(5)的两侧中心位置分别通过转动柱与外框架(1)转动连接,其中一个转动柱的一端与固定安装在外框架(1)内部的第五电机(501)的输出端嵌合,所述第五电机(501)通过传导线与单片机控制器(7)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智能收衣防雨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窗户(3)和内框架(5)的上下两端一侧面上分别交错对称设置有密封条(8),所述外框架(1)和分隔杆(101)上与密封条(8)相对的侧面上均设置有密封槽(9),所述密封槽(9)用于与密封条(8)间隙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智能收衣防雨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轴(404)的一端嵌合在第六电机(403)的输出端中;两个所述L形连接板(402)外侧的第一转动轴(404)上对称转动套接有固定块(405),所述固定块(405)和第六电机(403)均固定连接在分隔杆(101)的一侧外表面上,且第六电机(403)通过传导线与单片机控制器(7)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智能收衣防雨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片机控制器(7)还通过传导线分别于第一电机(505)、第二电机(4013)、第三电机(603)和湿度传感器(2)电性连接,所述湿度传感器(2)固定连接在与收衣机构(4)同侧的外框架(1)顶面上,同时外框架(1)相对于湿度传感器(2)的另一侧外表面下端位置固定安装有单片机控制器(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智能收衣防雨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窗户(502)上下端面上对称设置有第一导向槽(507);所述内框架(5)的上下端内表面上设置有用于与第一导向槽(507)间隙配合的第一导向条(50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智能收衣防雨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606)靠近螺丝杆(608)一侧的外壁上沿螺丝杆(608)延伸的方向设置有第二导向条(605),所述第二导向条(605)用于与移动块(604)靠近固定板(606)一侧面上的第二导向槽(609)间隙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智能收衣防雨窗,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U形夹持板(401)分别位于外框架(1)的内侧两端,两个所述挂钩(602)分别位于两个所述U形夹持板(401)之间位置,同时两个所述固定板(606)分别位于两个所述U形夹持板(401)的外侧。
CN202020607587.3U 2020-04-21 2020-04-21 一种新型智能收衣防雨窗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0275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07587.3U CN212027507U (zh) 2020-04-21 2020-04-21 一种新型智能收衣防雨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07587.3U CN212027507U (zh) 2020-04-21 2020-04-21 一种新型智能收衣防雨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27507U true CN212027507U (zh) 2020-11-27

Family

ID=734942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607587.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027507U (zh) 2020-04-21 2020-04-21 一种新型智能收衣防雨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2750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14079A (zh) * 2021-10-22 2022-01-1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一种可自动收晾衣服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14079A (zh) * 2021-10-22 2022-01-1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一种可自动收晾衣服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782443U (zh) 一种自动开关窗风雨感应防盗晾衣架
CN201339129Y (zh) 一种新型智能晾衣架
CN106703665A (zh) 一种纱窗用遮雨卷帘
CN212027507U (zh) 一种新型智能收衣防雨窗
CN107724014A (zh) 一种智能晒衣架
CN207513507U (zh) 一种室外自动智能防雨窗户
CN208564286U (zh) 用于办公楼的人工智能窗户
CN218623887U (zh) 一种一体式节能窗纱
CN201232462Y (zh) 简洁实用的电动窗
CN207552743U (zh) 一种智能晒衣架
CN112647256B (zh) 智能晾衣架
CN203187979U (zh) 一种智能伸缩晾衣架
CN208024230U (zh) 一种厨房用可检测燃气泄漏的智能窗
CN206386054U (zh) 一种纱窗用遮雨卷帘
CN209263251U (zh) 一种远程控制的智能呼吸窗
CN103485645B (zh) 一种玻璃窗、纱窗双自动开关器及装有双自动开关器的窗户
CN201228326Y (zh) 智能晾衣架
CN203531618U (zh) 一种玻璃窗、纱窗双自动开关器及装有双自动开关器的窗户
CN2283076Y (zh) 家用全自动晒衣架
CN206875660U (zh) 全热/非全热交换智能双路转换新风系统
CN216617284U (zh) 一种方便晾晒的自动收关窗
CN215051450U (zh) 一种用于低层阳台的智能晾衣架
CN215978116U (zh) 一种滑移式屋顶电动开窗机
CN211524548U (zh) 一种智能窗
CN215628851U (zh) 一种智能晾衣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127

Termination date: 2021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