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18344U - 一种水幕瀑布供水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幕瀑布供水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18344U
CN212018344U CN202020581183.1U CN202020581183U CN212018344U CN 212018344 U CN212018344 U CN 212018344U CN 202020581183 U CN202020581183 U CN 202020581183U CN 212018344 U CN212018344 U CN 2120183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ipe
overflow
tank
supply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58118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田
于帅军
舒皖根
仝魁政
张明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nstruction Decoration Corp of China Construction Seven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nstruction Decoration Corp of China Construction Seven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nstruction Decoration Corp of China Construction Seven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Construction Decoration Corp of China Construction Seven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58118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183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183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183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ecial Spray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装饰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幕瀑布供水结构;包括上水管、顶部蓄水池、下水管,上水管的下端连接有供水上升的动力装置;顶部蓄水池设置在上水管的顶端且与上水管的顶端连通,顶部蓄水池背向墙壁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溢水口;下水管沿上下方向延伸设置且与上水管间隔设置,下水管的顶端与顶部蓄水池连通,下水管上设置有开关阀;还包括第一溢水槽和第二溢水槽,第一溢水槽设置在第一溢水口的下方;第二溢水槽设置在第一溢水槽的下方且与第一溢水槽通过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连通管连通,第二溢水槽设置有第二溢流口;经过第一溢流口、第二溢流口、第一溢水槽、第二溢水槽的设置能够保证水流缓慢均匀持续的向下流动。

Description

一种水幕瀑布供水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装饰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幕瀑布供水结构。
背景技术
水幕瀑布是一种专门装饰用的人文景观,经常用于园林景观、高端写字楼、酒店宾馆大厅、展厅、场馆、综合购物商场等公共设施的室内外景观装饰。水幕对提升建筑的品质、丰富空间环境、提高空气舒适感和净化空气有很大作用。
目前水幕瀑布通常是将水通过水泵从下抽至水幕瀑布的顶部储水池,然后从水幕瀑布顶部储水池向下放水从而形成水幕瀑布,但是该种水幕瀑布存在水流量控制不佳的问题。水幕瀑布水流量控制不均衡造成水幕的水流不均匀,局部出现断流和急流的现象,影响了观赏质量。如果水量过小会造成整幅水幕不饱满,不能完全覆盖装饰面层;如果水量过大则会出现水花外溅、噪音大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幕瀑布供水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水幕瀑布出水不均衡导致的观赏质量不佳,水量过大出现水花外溅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幕瀑布供水结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水幕瀑布供水结构,包括:
上水管:上水管的下端连接有供水上升的动力装置;
顶部蓄水池:设置在上水管的顶端且与上水管的顶端连通,用于暂时存储上水管的供水,顶部蓄水池背向墙壁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溢水口;
下水管:沿上下方向延伸设置且与上水管间隔设置,下水管的顶端与顶部蓄水池连通,用于顶部蓄水池中的水的排放,下水管上设置有开关阀;
第一溢水槽:设置在第一溢水口的下方,用于容纳从第一溢水口溢出的水;
第二溢水槽:设置在第一溢水槽的下方且与第一溢水槽通过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连通管连通,第二溢水槽设置有第二溢流口;
顶部蓄水池中的水满了以后,经过第一溢水口溢流至第一溢水槽中,第一溢水槽中的水经过连通管流入第二溢水槽中,然后当第二溢水槽中的水满以后从第二溢流口溢出以形成水幕瀑布。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上水管为顶部蓄水池进行蓄水,当顶部蓄水池中的水满以后,会从第一溢水口溢出至第一溢水槽,第一溢水槽中的水会经过连通管流至第二溢水槽,当第二溢水槽中的水满了之后,水会经过第二溢水槽的第二溢流口流下。经过第一溢水槽、第二溢水槽的溢流,一方面能够有效的对水流进行缓冲,减缓了水流的流速;另一方面,顶部蓄水池为第一蓄水池供水,第一蓄水池为第二蓄水池供水,当顶部蓄水池中的水量不充足时,第一蓄水池中的水也能够暂时为第二蓄水池供水,保证了水流能够缓慢均匀持续的向下流动,避免水量过大或过小的问题。
进一步的,所述连通管的下端通过三通连接件垂直连接有稳流管,稳流管设置在第二溢水槽中。
有益效果:稳流管的设置能够减缓水从第一溢水池到第二溢水池中的流动速度,减小了水从第一溢水池到第二溢水池时对第二溢水池产生较大的冲击。
进一步的,所述稳流管的端部设置有堵头,沿稳流管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有圆孔。
有益效果:既能够满足稳流的要求,并且稳流管的结构设置简单。
所述连通管沿前后方向设置有多根,所述稳流管与连通管对应设置。
有益效果:保证第一溢水槽中的水能够快速且稳定的流至第二溢水槽中。
所述第二溢流口的下方设固定设置有供水向下流形成瀑布的水流通道。
有益效果:保证水幕瀑布能够顺着水流通道向下流,减小水幕瀑布向下流动时产生较大的迸溅。
进一步的,水幕瀑布供水结构还包括底部蓄水池,所述动力装置设置在底部蓄水池中,所述下水管的下端与底部蓄水池连通,水幕瀑布流下的水也回收至底部蓄水池中。
有益效果:通过底部蓄水池的设置能够保证树木瀑布的上水与流下的水形成一个循环,能够尽量减少水资源浪费。
进一步的,所述水幕瀑布供水结构还包括回水槽,回水槽设置在水流通道的底部,用于容纳水幕瀑布流下的水,回水槽与底部蓄水池通过排水管连通。
有益效果:回水槽能够存储一定量的水,从而增加水幕瀑布的观赏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排水管的下端连接有排水总管,排水管通过排水总管与底部蓄水池连通,所述下水管的下端与排水总管连通。
有益效果:方便回水槽以及下水管的排水。
所述回水槽的槽壁上固定有装饰灯。
有益效果:增加水幕瀑布在晚间的观赏效果。
进一步的,在回水槽的槽壁的背离回水槽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栏杆。
有益效果:栏杆的设置能够增加回水槽的安全防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水幕瀑布供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一种水幕瀑布供水结构中的A处放大图;
图3是图1中一种水幕瀑布供水结构中的稳流管的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1-底部蓄水池;2-水泵;3-上水管;4-顶部蓄水池;5-下水管;6-第一溢水口;7-第一溢水槽;8-连通管;9-拉毛石材;10-回水槽;11-玻璃栏杆;12-回水槽槽壁;13-装饰灯;14-第二溢水槽;15-稳流管;16-圆孔;17-支撑架;18-第二溢流口;19-折边;20-立柱;21-角钢;22-挂件;23-三通连接件;24-堵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幕瀑布供水结构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幕瀑布供水结构通过上水管3给顶部蓄水池4蓄水,然后顶部蓄水池4上设置有第一溢水口6,第一溢水口6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溢水槽7,第一溢水槽7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溢水槽14,第二溢水槽14与第一溢水槽7之间通过连通管8连通,第二溢水槽14上设置有第二溢流口18;当顶部蓄水池4中的水注满以后,会从顶部蓄水池4的第一溢水口6溢流至第一溢水槽7,第一溢水槽7中的水会经过连通管8流至第二溢水槽14,当第二溢水槽14水满以后,水会经过第二溢水槽14的第二溢流口18向下流动以形成水幕瀑布。经过第一溢水槽7与第二溢水槽14溢流,一方面能够有效的对水流进行缓冲,大大减缓水流的冲击力以及水流的速度,增加观赏性;另一方面,顶部蓄水池4为第一蓄水池的供水提供保障,第一蓄水池为第二蓄水池的供水提供保障,这样,即使顶部蓄水池4中的水不充足或者第一蓄水池中的水不充足,也能够保证水幕瀑布的稳定流淌,从而保证了水流能够缓慢、持续、均匀的向下流淌。
具体的,如附图1所示,包括设置在地下的底部蓄水池1,底部蓄水池1中设置有供水上升的动力装置,本实施例中,动力装置为水泵2,水泵2的出水口连接在上水管3的下端,在供水结构的顶部设置有顶部蓄水池4,上水管3的顶端与顶部蓄水池4连通。通过水泵2与上水管3从底部蓄水池1向顶部蓄水池4供水。
顶部蓄水池4背离墙壁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溢水口6,第一溢水口6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溢水槽7,第一溢水槽7用来容纳第一溢水口6溢出的水,如图2所示,在第一溢水槽7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溢水槽14,第一溢水槽7与第二溢水槽14之间通过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连通管8连通,连通管8的上端与第一溢水槽7的底部连通,连通管8的下端伸入第二溢水槽14中。第二溢水槽14设置有第二溢流口18,具体的,第二溢流口18由第二溢水槽14的不锈钢槽壁弯折的折边19形成。本实施例中,第一溢水槽7与第二溢水槽14均为不锈钢材质。并且第二溢水槽14设置在支撑架17上,支撑架17由镀锌方管焊接而成。
在第二溢流口18的下方固定设置有供水向下流以形成水幕瀑布的水流通道,本实施例中,水流通道由拉毛石材9构成,拉毛石材9通过固定结构进行固定。具体的,固定结构包括固定在顶部蓄水池4与地面之间的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立柱20,立柱20沿上下方向间隔固定有角钢21,角钢21通过螺栓固定有挂件22,挂件22的远离立柱20的一端嵌设在拉毛石材9中,通过固定结构实现对拉毛石材9的固定。
形成第二溢流口18的第二溢水槽14的槽壁插入拉毛石材9中,为了方便水从第二溢水槽14中流出,第二溢水槽14的较短的槽壁与折边19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本实施例中,第二溢水槽14的较短的槽壁与折边19之间的夹角为89度。
在水流通道下方设置有用于收集水幕瀑布流下的水的回水槽10,回水槽10的下部设置有排水管,排水管与底部蓄水池1之间设置有排水总管。回水槽10中的水能够通过排水管以及排水总管排向底部蓄水池1中。为了保证回水槽10的安全性,在回水槽10槽壁12的外侧设置有栏杆,本实施例中,栏杆为玻璃栏杆11。为了增加水幕瀑布在夜间的观赏效果,在回水槽10槽壁12上固定设置有装饰灯13。
为了保证顶部蓄水池4中的水能够在不形成水幕瀑布时也能够顺利排至底部蓄水槽中,在顶部蓄水池4与底部蓄水池1之间设置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下水管5,下水管5与上水管3间隔设置,且下水管5的顶端与顶部蓄水池4连通,下水管5的下端与排水总管连通,下水管5上设置与开启或关闭下水管5的开关阀。因此,在开关阀打开的状态下,顶部蓄水池4中的水经过下水管5和排水总管排向底部蓄水池1中。
为了进一步减缓水从第一溢水槽7流入第二溢水槽14时产生的冲击,如图3所示,在连通管8的下端通过三通连接件23连接有稳流管15,稳流管15沿前后方向延伸且与连通管8垂直设置。稳流管15设置在第二溢水槽14中,在稳流管15的端部设置有堵头24,沿稳流管15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有连通稳流管15和第二溢水槽14的圆孔16。
为了保证第一溢水槽7中水能够快速且稳定的流至第二溢水槽14中,连通管8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有多根,所述稳流管15与连通管8一一对应设置。
本实用新型中,在底部蓄水池1中注入水,水在水泵2的作用下,经过上水管3被抽至顶部蓄水池4中,顶部蓄水池4水注满后,通过第一溢流口进入第一溢流槽中,再经过连通管8和稳流管15进入第二溢水槽14中,第二溢水槽14水注满后,通过第二溢流口18均匀的流在拉毛石材9表面,随后流进回水槽10中,在这个过程中,形成水幕效果。水在回水槽10内部通过排水管和排水总管流进底部蓄水池1中,形成一个循环。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连通管的下端通过三通连接件垂直连接有稳流管,稳流管设置在第二溢水槽中;其他实施例中,连通管的下端设置有外螺纹段,稳流管的一端设置有与外螺纹段适配的内螺纹段,稳流管通过螺纹结构直接与连通管连通。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稳流管的端部设置有堵头,沿稳流管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有圆孔。其他实施例中,圆孔还可以沿稳流管的周向设置。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连通管沿前后方向设置有多根,所述稳流管与连通管对应设置;其他实施例中,连通管沿前后方向还可以设置一根、两根、三根等。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溢流口的下方设固定设置有供水向下流形成瀑布的水流通道;其他实施例中,第二溢水槽中的水注满后,直接从第二溢流口流下形成水幕瀑布,此时水幕瀑布将处于悬空设置。
上述实施例中,水幕瀑布供水结构还包括底部蓄水池,所述动力装置设置在底部蓄水池中,所述下水管的下端与底部蓄水池连通,水幕瀑布流下的水也回收至底部蓄水池中;其他实施例中,底部蓄水池还可以不设置,而直接将水幕瀑布流下的水直接排向下水道。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水幕瀑布供水结构还包括回水槽,回水槽设置在水流通道的底部,用于容纳水幕瀑布流下的水,回水槽与底部蓄水池通过排水管连通;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不设置回水槽,而直接将水幕瀑布流下水流向底部蓄水池中。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排水管的下端连接有排水总管,排水管通过排水总管与底部蓄水池连通,所述下水管的下端与排水总管连通;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不设置排水总管,此时回水槽中的水直接通过排水管排向底部蓄水槽中,下水管直接与底部蓄水槽连通。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回水槽的槽壁上固定有装饰灯,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不设置装饰灯。
上述实施例中,在回水槽的槽壁的背离回水槽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栏杆;其他实施例中,回水槽的槽壁的背向回水槽的一侧还可以不设置栏杆。
上述实施例中个,栏杆为玻璃栏杆,其他实施例中,栏杆还可以为不锈钢管焊接而成的栏杆。

Claims (10)

1.一种水幕瀑布供水结构,其特征是,包括:
上水管:上水管的下端连接有供水上升的动力装置;
顶部蓄水池:设置在上水管的顶端且与上水管的顶端连通,用于暂时存储上水管的供水,顶部蓄水池背向墙壁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溢水口;
下水管:沿上下方向延伸设置且与上水管间隔设置,下水管的顶端与顶部蓄水池连通,用于顶部蓄水池中的水的排放,下水管上设置有开关阀;
第一溢水槽:设置在第一溢水口的下方,用于容纳从第一溢水口溢出的水;
第二溢水槽:设置在第一溢水槽的下方且与第一溢水槽通过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连通管连通,第二溢水槽设置有第二溢流口;
顶部蓄水池中的水满了以后,经过第一溢水口溢流至第一溢水槽中,第一溢水槽中的水经过连通管流入第二溢水槽中,然后当第二溢水槽中的水满以后从第二溢流口溢出以形成水幕瀑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幕瀑布供水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连通管的下端通过三通连接件垂直连接有稳流管,稳流管设置在第二溢水槽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幕瀑布供水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稳流管的端部设置有堵头,沿稳流管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有圆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水幕瀑布供水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连通管沿前后方向设置有多根,所述稳流管与连通管对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水幕瀑布供水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二溢流口的下方设固定设置有供水向下流形成瀑布的水流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水幕瀑布供水结构,其特征是,水幕瀑布供水结构还包括底部蓄水池,所述动力装置设置在底部蓄水池中,所述下水管的下端与底部蓄水池连通,水幕瀑布流下的水也回收至底部蓄水池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水幕瀑布供水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水幕瀑布供水结构还包括回水槽,回水槽设置在水流通道的底部,用于容纳水幕瀑布流下的水,回水槽与底部蓄水池通过排水管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水幕瀑布供水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排水管的下端连接有排水总管,排水管通过排水总管与底部蓄水池连通,所述下水管的下端与排水总管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水幕瀑布供水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回水槽的槽壁上固定有装饰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水幕瀑布供水结构,其特征是,在回水槽的槽壁的背离回水槽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栏杆。
CN202020581183.1U 2020-04-18 2020-04-18 一种水幕瀑布供水结构 Active CN2120183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81183.1U CN212018344U (zh) 2020-04-18 2020-04-18 一种水幕瀑布供水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81183.1U CN212018344U (zh) 2020-04-18 2020-04-18 一种水幕瀑布供水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18344U true CN212018344U (zh) 2020-11-27

Family

ID=734950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581183.1U Active CN212018344U (zh) 2020-04-18 2020-04-18 一种水幕瀑布供水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183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066C (zh) 保水方法和所用装置
CN205161272U (zh) 集雨水收集的垂直绿化装置
CN205976614U (zh) 一种凉亭
CN104367053A (zh) 一种全自动补水滴灌式节水型立体花架
CN212018344U (zh) 一种水幕瀑布供水结构
CN202337994U (zh) 天然雨水水资源收集处理及节水使用装置
CN104303873A (zh) 立体绿化及种植系统
CN202370129U (zh) 一种石材水幕墙
CN212249348U (zh) 一种生态景观亭
CN211080692U (zh) 一种建筑防潮湿幕墙
CN217574690U (zh) 一种艺术水景造型结构
CN204260398U (zh) 一种全自动补水滴灌式节水型立体花架
CN105455524A (zh) 一种花架
CN205987840U (zh) 用于水族箱的虹吸导水器
CN205433044U (zh) 一种花架
CN108260396A (zh) 一种水资源利用率高的高架绿化系统
CN211873458U (zh) 一种节能节水的水幕墙结构
CN216322896U (zh) 一种水景斜边池壁流水的给水构造
CN105900916A (zh) 用于水族箱的虹吸导水器
CN206034542U (zh) 无动力节水型排水系统
CN220035927U (zh) 一种隐形式屋面溢流口结构
CN217557316U (zh) 水幕墙
CN217034590U (zh) 一种水景自动补水装置
CN218453309U (zh) 一种双面水帘景观墙
CN219519351U (zh) 一种拉线式水帘装置和具有多阶水帘的水景景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