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17869U - 一种实验台升降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实验台升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17869U
CN212017869U CN201922434971.8U CN201922434971U CN212017869U CN 212017869 U CN212017869 U CN 212017869U CN 201922434971 U CN201922434971 U CN 201922434971U CN 212017869 U CN212017869 U CN 2120178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laboratory bench
bracing piece
screw rod
driven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3497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zhou Educatio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Guizhou Educatio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zhou Educatio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Guizhou Educatio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2243497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178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178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178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Use In Laboratory Experi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实验台升降装置,包括工作台体、升降单元和支撑杆,工作台体设置于多组均匀布置的支撑杆上部,工作台体与支撑杆之间设置有升降单元,升降单元带动工作台体在支撑杆的限制下上下移动,工作台体包括工作平面和多组隔板,升降单元包括第一驱动轮、第一从动轮和把手,工作台体与每组支撑杆连接的部位设置有第三杆件。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升降单元,便于调节工作平面的高度以适应不同需求;通过设置桌脚调节部,可防止因地面不平造成的实验台不稳和工作平面不水平的问题;节约空间且美观,并可防止水渍或化学试剂落在桌沿和地面,不便于清洁和损坏使用者衣物。

Description

一种实验台升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实验台升降装置。
背景技术
实验台进行实验检测及存放仪器所使用的台子,在医院、学校、化工厂、科研院所等企事业单位里广泛使用。
现有的实验台往往采用固定不可调节的实验台,尤其是化学用实验台,实验人员大部分时间都会在实验台上度过,但根据不同的实验人员,对实验台的高度、位置等都有不同的需求,且对于部分具有伤害性的化学试剂,若是洒出,会沿桌面流向实验人员,会对实验人员造成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鉴于上述和/或现有的实验台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因此,本实用新型其中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实验台升降装置,通过设置升降单元和桌脚调节部,便于调节工作平面的高度以适应不同需求,并可防止因地面不平造成的实验台不稳和工作平面不水平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实验台升降装置,其包括,
工作台体,所述工作台体设置于多组均匀布置的支撑杆上部,所述工作台体包括工作平面和多组隔板;
升降单元,所述工作台体与所述支撑杆之间设置有升降单元,所述升降单元包括第一驱动轮、第一从动轮和把手,所述第一从动轮螺纹连接套于第一丝杆外部,所述第一丝杆顶端连接于所述工作平面的下端面,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从动轮伸入第一杆件内部活动安装,且所述第一杆件顶部与所述第一从动轮转动连接,底部固定于多组所述支撑杆间安装的踏板上,所述第一驱动轮与所述第一从动轮为相互啮合的斜齿轮,所述第一驱动轮固定于横杆外部,所述把手安装于所述横杆一端,所述横杆穿过第二杆件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二杆件底部固定安装于所述踏板上;以及,
支撑杆,所述工作台体与每组所述支撑杆连接的部位设置有第三杆件,所述第三杆件一端与所述工作平面下端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伸入所述支撑杆内部活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实验台升降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每组所述支撑杆底部均设置有桌脚调节部,所述桌脚调节部包括螺杆和套筒,所述套筒螺纹连接套设于所述螺杆外部,所述螺杆上部深入所述支撑杆下端内部活动连接,所述螺杆底部安装于脚套上部,所述套筒上部与所述支撑杆底部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实验台升降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每组所述支撑杆底部均设置有桌脚调节部,所述桌脚调节部包括调节键和调节杆,所述调节键转动安装于所述支撑杆外部的板件上,所述调节键外部套设有第二驱动轮,所述调节杆包括底板和第二丝杆,第二从动轮螺纹连接于第二丝杆外部,所述第二从动轮与所述第二驱动轮为互相啮合的斜齿轮,第二丝杆上部伸入所述支撑杆下端内部活动连接,所述第二丝杆底部与底板连接,所述第二从动轮上部与所述支撑杆底部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实验台升降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放置架安装于所述工作台体的上部,所述放置架包括挡板和放置板,所述放置板活动安装于所述挡板一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实验台升降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把手与所述横杆通过第四杆件连接,所述把手包括转轴和转筒,所述转筒转动套设于所述转轴外部,且所述转轴一端与所述第四杆件活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实验台升降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把手一侧的所述隔板上活动安装有舱门,所述舱门上开设有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实验台升降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工作平面下部长边一侧所安装的所述隔板向内延伸,抽屉滑动安装于延伸的所述隔板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实验台升降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工作平面上端面四周开设有第一凹槽,且在所述第一凹槽外侧开设有倾斜的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同一侧的隔板上滑动安装有水池。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实验台升降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水池包括水龙头,入水管道和出水管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实验台升降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脚套与所述底板下部均包裹有橡胶软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便于调节工作平面的高度以适应不同需求;
2、可防止因地面不平造成的实验台不稳和工作平面不水平的问题;
3、避免在实验台移动时,反复插接水管造成的不便,同时也方便根据需要滑动使用,节约空间且美观;
4、便于保持工作平面101整洁,并防止水渍或化学试剂落在桌沿和地面,不便于清洁和损坏使用者衣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第一种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的升降单元和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第二种实施例中所述的桌脚调节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三种实施例中所述的桌脚调节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第三种实施例中所述的桌脚调节部剖面图。
图6为第四种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第四种实施例中所述的把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第五种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现有的实验台往往采用固定不可调节的实验台,尤其是化学用实验台,实验人员大部分时间都会在实验台上度过,但根据不同的实验人员,对实验台的高度、位置等都有不同的需求,且对于部分具有伤害性的化学试剂,若是洒出,会沿桌面流向实验人员,会对实验人员造成伤害。
实施例1:
参照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例,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实验台升降装置,可调节实验台平面的高度,适配不同需求。
具体的,所述实验台升降装置包括工作台体100、升降单元200和支撑杆 300,工作台体100设置于多组均匀布置的支撑杆300上部,工作台体100与支撑杆300之间设置有升降单元200,升降单元200带动工作台体100在支撑杆 300的限制下上下移动。
进一步的,升降单元200包括第一驱动轮201、第一从动轮202和把手203,第一从动轮202螺纹连接套于第一丝杆204外部,第一丝杆204顶端连接于工作平面101的下端面,另一端穿过第一从动轮202伸入第一杆件301内部活动安装,且第一杆件301顶部与第一从动轮202转动连接,底部固定于多组支撑杆300间安装的踏板302上,第一驱动轮201与第一从动轮202为相互啮合的斜齿轮,第一驱动轮201固定于横杆205外部,把手203安装于横杆205一端,横杆205穿过第二杆件303转动连接,且第二杆件303底部固定安装于踏板302 上。
基于上述,第一驱动轮201与第一从动轮202可设置一组,也可在横杆205 上设置有多组,但需均匀对称设置,保证工作台体100受力均匀,在各支撑杆 200之间还设置踏板302,是为了增强各支撑杆300之间的稳定性,第一驱动轮 201可固定于任一支撑杆300上,可达到同样的效果。
进一步的,工作台体100包括工作平面101和多组隔板102,隔板102安装于工作平面101底部侧面一周,把手203所在一端可不设置隔板102,工作台体100与每组支撑杆300连接的部位设置有第三杆件304,第三杆件304一端与工作平面101下端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伸入支撑杆300内部活动连接。
具体的,第一杆件301、第二杆件303、第三杆件304和支撑杆200均为光杆,且为了连接开设的孔均为表面光滑的孔,第一丝杆204在第一杆件301上、第三杆件304在支撑杆300上,均可实现上下移动,并可在各连接口沿延伸出凸台,防止脱离。根据不同场景需要调节工作平面101高度时,转动把手203,转动连接于第二杆件303的横杆205带动第一驱动轮201转动,第一从动轮202 跟随转动,带动第一丝杆204转动从而在第一杆件301内上下移动,第一丝杆 204顶部转动连接的工作台体100跟随上下移动,同时,固定于工作台体100的第三杆件304也沿着支撑杆300内部上下移动。
实施例2:
参照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例,与上一种实施例不同的是,每组支撑杆300底部均设置有桌脚调节部400,防止因地面不平造成的实验台不稳。
具体的,桌脚调节部400包括螺杆401和套筒402,套筒402螺纹连接套设于螺杆401外部,螺杆401上部深入支撑杆300下端内部活动连接,螺杆401 底部安装于脚套403上部,套筒402上部与支撑杆300底部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脚套403下部包裹有橡胶软套,增大与地面的摩擦力,防止在转动套筒402时,会带动螺杆401跟随转动,影响调节效果。当遇到不平的地面时,转动套筒402带动支撑杆300在螺杆401上移动,脚套403下部包裹的橡胶软套增大与地面的摩擦力,当工作平面101水平,且不在晃动时,停止转动套筒402,使实验台更加稳定。
实施例3:
参照图4、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实施例,与上一种实施例不同的是,每组支撑杆300底部均设置有桌脚调节部400,防止因地面不平造成的实验台不稳。
具体的,桌脚调节部400包括调节键404和调节杆405,调节键404转动安装于支撑杆300外部的板件305上,调节键404外部套设有第二驱动轮406,调节杆405包括底板405a和第二丝杆405b,第二从动轮407螺纹连接于第二丝杆405b外部,第二从动轮407与第二驱动轮406为互相啮合的斜齿轮,第二丝杆405b上部伸入支撑杆300下端内部活动连接,第二丝杆405b底部与底板405a连接,第二从动轮407上部与支撑杆300底部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底板405a下部包裹有橡胶软套。增大与地面的摩擦力,防止在转动调节键404时,跟随转动的第二从动轮407会带动第二丝杆405b跟随转动,影响调节效果。当遇到不平的地面时,转动调节键404,其上设置的第二驱动轮406带动第二从动轮407转动,第二从动轮407在第二丝杆405b上移动,带动支撑杆300上下移动,底板405a下部包裹的橡胶软套增大与地面的摩擦力,当工作平面101水平,且不在晃动时,停止转动套筒402,使实验台更加稳定。
实施例4:
参照图6、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种实施例,与上一种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用新型还设置有放置架500和抽屉105,其把手203可折叠收纳于工作台体100内部。
具体的,放置架500安装于工作台体100的上部,放置架500包括挡板501 和放置板502,放置板502活动安装于挡板501一侧,可通过铰接将放置板502 折叠收纳。
进一步的,把手203与横杆205通过第四杆件206连接,把手203包括转轴203a和转筒203b,转筒203b转动套设于转轴203a外部,且转轴203a一端与第四杆件206活动连接,可通过铰接将把手203折叠收纳。
较佳的,把手203一侧的隔板102上活动安装有舱门103,舱门103上开设有通孔104,方便取用把手103并在不使用时遮挡内部零件。
进一步的,工作平面101下部长边一侧所安装的隔板102向内延伸,抽屉 105可通过滑槽滑块配合滑动安装于延伸的隔板102内,增加储物空间。转动折叠放置板502,进行使用和收纳,通过通孔104打开舱门103,展开折叠的把手203,进行工作,将抽屉105滑动安装于隔板102上,便于使用,增加储物空间。
实施例5:
参照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五种实施例,与上一种实施例不同的是,工作平面101上端面四周还开设有第一凹槽101a,且在第一凹槽101a外侧开设有向下倾斜的第二凹槽101b,与第二凹槽101b同一侧的隔板102上滑动安装有水池600,水池600可通过滑槽滑块配合方式安装于隔板102上,避免在实验台移动时,反复插接水管造成的不便。
具体的,水池600包括水龙头601,入水管道602和出水管道603,水池 600用来清洗实验台桌面及倾倒试剂等。在移动实验台时,可将水池600拆卸下,避免在实验台移动时,反复插接水管造成的不便,同时也方便根据需要滑动使用,同时,工作平面101上的水渍落入第一凹槽101a后,通过第二凹槽 101b流入水池600,便于保持工作平面101整洁,并防止水渍或化学试剂落在桌沿和地面,不便于清洁和损坏使用者衣物。
具体原理:
在调节工作平面101高度时,打开舱门103,展开折叠的把手203,转动把手203,转动连接于第二杆件303的横杆205带动第一驱动轮201转动,第一从动轮202跟随转动,带动第一丝杆204转动从而在第一杆件301内上下移动,第一丝杆204顶部转动连接的工作台体100跟随上下移动,同时,固定于工作台体100的第三杆件304也沿着支撑杆300内部上下移动,当高度确定后,若因地面不平而致使实验台不能保持水平或不稳晃动时,转动套筒402带动支撑杆300在螺杆401上移动,脚套403下部包裹的橡胶软套增大与地面的摩擦力,当工作平面101水平,且不在晃动时,停止转动套筒402,转动调节键404,其上设置的第二驱动轮406带动第二从动轮407转动,第二从动轮407在第二丝杆405b上移动,带动支撑杆300上下移动,底板405a下部包裹的橡胶软套增大与地面的摩擦力,当工作平面101水平,且不在晃动时,停止转动调节键404,或使实验台更加稳定。
当高度都调节好后,转动折叠放置板502,进行使用和收纳,通过通孔104 打开舱门103,展开折叠的把手203,进行工作,将抽屉105滑动安装于隔板 102上,便于使用,增加储物空间,将水池600通过滑槽滑块配合方式安装于隔板102侧面,同时,工作平面101上的水渍落入第一凹槽101a后,通过第二凹槽101b流入水池600,便于保持工作平面101整洁,并防止水渍或化学试剂落在桌沿和地面,不便于清洁和损坏使用者衣物。
综上所述,通过在工作台体100与支撑杆300连接处设置升降单元200,便于调节工作平面101的高度以适应不同需求;通过在支撑杆300底部设置桌脚调节部400,可防止因地面不平造成的实验台不稳和工作平面101不水平的问题;通过设置的可折叠收纳的放置架500和把手203,便于节约空间且美观;通过设置可拆卸的水池600,避免在实验台移动时,反复插接水管造成的不便,同时也方便根据需要滑动使用,并在工作平面101上开设第一凹槽101a和第二凹槽101b,便于保持工作平面101整洁,并防止水渍或化学试剂落在桌沿和地面,不便于清洁和损坏使用者衣物。
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实验台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工作台体(100),所述工作台体(100)设置于多组均匀布置的支撑杆(300)上部,所述工作台体(100)包括工作平面(101)和多组隔板(102);
升降单元(200),所述工作台体(100)与所述支撑杆(300)之间设置有升降单元(200),所述升降单元(200)包括第一驱动轮(201)、第一从动轮(202)和把手(203),所述第一从动轮(202)螺纹连接套于第一丝杆(204)外部,所述第一丝杆(204)顶端连接于所述工作平面(101)的下端面,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从动轮(202)伸入第一杆件(301)内部活动安装,且所述第一杆件(301)顶部与所述第一从动轮(202)转动连接,底部固定于多组所述支撑杆(300)间安装的踏板(302)上,所述第一驱动轮(201)与所述第一从动轮(202)为相互啮合的斜齿轮,所述第一驱动轮(201)固定于横杆(205)外部,所述把手(203)安装于所述横杆(205)一端,所述横杆(205)穿过第二杆件(303)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二杆件(303)底部固定安装于所述踏板(302)上;以及,
支撑杆(300),所述工作台体(100)与每组所述支撑杆(300)连接的部位设置有第三杆件(304),所述第三杆件(304)一端与所述工作平面(101)下端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伸入所述支撑杆(300)内部活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台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支撑杆(300)底部均设置有桌脚调节部(400),所述桌脚调节部(400)包括螺杆(401)和套筒(402),所述套筒(402)螺纹连接套设于所述螺杆(401)外部,所述螺杆(401)上部深入所述支撑杆(300)下端内部活动连接,所述螺杆(401)底部安装于脚套(403)上部,所述套筒(402)上部与所述支撑杆(300)底部转动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实验台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支撑杆(300)底部均设置有桌脚调节部(400),所述桌脚调节部(400)包括调节键(404)和调节杆(405),所述调节键(404)转动安装于所述支撑杆(300)外部的板件(305)上,所述调节键(404)外部套设有第二驱动轮(406),所述调节杆(405)包括底板(405a)和第二丝杆(405b),第二从动轮(407)螺纹连接于第二丝杆(405b)外部,所述第二从动轮(407)与所述第二驱动轮(406)为互相啮合的斜齿轮,第二丝杆(405b)上部伸入所述支撑杆(300)下端内部活动连接,所述第二丝杆(405b)底部与底板(405a)连接,所述第二从动轮(407)上部与所述支撑杆(300)底部转动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台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放置架(500)安装于所述工作台体(100)的上部,所述放置架(500)包括挡板(501)和放置板(502),所述放置板(502)活动安装于所述挡板(501)一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实验台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203)与所述横杆(205)通过第四杆件(206)连接,所述把手(203)包括转轴(203a)和转筒(203b),所述转筒(203b)转动套设于所述转轴(203a)外部,且所述转轴(203a)一端与所述第四杆件(206)活动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实验台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203)一侧的所述隔板(102)上活动安装有舱门(103),所述舱门(103)上开设有通孔(104)。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台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平面(101)下部长边一侧所安装的所述隔板(102)向内延伸,抽屉(105)滑动安装于延伸的所述隔板(102)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实验台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平面(101)上端面四周开设有第一凹槽(101a),且在所述第一凹槽(101a)外侧开设有倾斜的第二凹槽(101b),与所述第二凹槽(101b)同一侧的隔板(102)上滑动安装有水池(600)。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实验台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池(600)包括水龙头(601),入水管道(602)和出水管道(603)。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实验台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脚套(403)与所述底板(405a)下部均包裹有橡胶软套。
CN201922434971.8U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实验台升降装置 Active CN2120178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34971.8U CN212017869U (zh)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实验台升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34971.8U CN212017869U (zh)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实验台升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17869U true CN212017869U (zh) 2020-11-27

Family

ID=734823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34971.8U Active CN212017869U (zh)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实验台升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1786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01995A (zh) * 2021-04-07 2021-07-13 天津海关动植物与食品检测中心 一种昆虫鉴定工作台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01995A (zh) * 2021-04-07 2021-07-13 天津海关动植物与食品检测中心 一种昆虫鉴定工作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017869U (zh) 一种实验台升降装置
CN206499135U (zh) 一种升降课桌
CN212489027U (zh) 一种用于美术设计的新型电脑桌
CN210870322U (zh) 一种便携式电脑桌
CN106235607B (zh) 一种带折叠椅的会议桌
CN206357897U (zh) 一种伸缩倾斜式美术用写生车
CN207714458U (zh) 一种收折式洗手盆
CN209152547U (zh) 一种便于升降的电脑桌
CN109090842B (zh) 一种便于清洁的课桌
CN209152535U (zh) 折叠式多媒体教学一体机
CN213849464U (zh) 一种日常办公用的书架
CN209904413U (zh) 一种环境艺术设计用便携式绘画架
CN211380099U (zh) 一种节省空间的多功能桌面书架
CN209073712U (zh) 一种书桌
CN208463247U (zh) 一种可伸缩加长的办公桌
CN219249471U (zh) 一种具有布袋式抽屉的升降桌
CN208708885U (zh) 一种多功能办公桌
CN215583403U (zh) 一种钢木桌的面积拓展装置
CN214492354U (zh) 一种美术教育用户外写生用具
CN213487740U (zh) 一种多功能分类书架
CN213344700U (zh) 一种仿古式的多功能实木家具
CN220215006U (zh) 一种实验桌
CN217365042U (zh) 一种拼装式集成野营厨房
CN220777717U (zh) 一种便于储放的家用书桌
CN220966791U (zh) 一种室内的竹制收纳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