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16459U - 一种神经内科脑循环功能治疗仪 - Google Patents

一种神经内科脑循环功能治疗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16459U
CN212016459U CN202020131935.4U CN202020131935U CN212016459U CN 212016459 U CN212016459 U CN 212016459U CN 202020131935 U CN202020131935 U CN 202020131935U CN 212016459 U CN212016459 U CN 2120164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p ring
plate
magnetic therapy
therapeutic
circulation fun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3193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水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an Yueqi Machinery Trad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an Yueqi Machinery Trad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an Yueqi Machinery Trad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an Yueqi Machinery Trad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13193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164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164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1645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gnetic Treatment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神经内科脑循环功能治疗仪,包括治疗仪本体、治疗帽环、第一磁疗板、第二磁疗板和充气乳胶球,所述治疗仪本体的顶端通过线缆和治疗帽环相连接,所述第二磁疗板等角度分布在治疗帽环的内部,且第二磁疗板为垂直分布,其背面设置有调节杆,且调节杆和横筒相连接,所述治疗帽环的内部和边侧分别设置有连接管和进气管,两者相互连通,且连接管的外端和充气乳胶球相连。该神经内科脑循环功能治疗仪,在使用帽环结构的基础上,利用外部气囊充气的方式,对内部的磁疗板位置进行便捷调整,因此能够在保持磁疗板和皮肤接触的基础上,对其松紧程度进行改变,结构设计更加合理,使用十分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神经内科脑循环功能治疗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神经内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神经内科脑循环功能治疗仪。
背景技术
神经内科是医院中常设科室,是针对患者的神经相关病症进行诊断治疗的部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其治疗手段以及治疗设备也在飞速进步,其中脑循环功能治疗仪便是其中一种,治疗仪分为本体和与其相连的治疗帽,通过将治疗帽佩戴在头上,利用其中设置的磁疗板对指定区域进行治疗,但是现有的治疗仪在实际使用时存在以下问题:
现有的治疗帽外部结构较为简单,磁疗板之间通过弹性绑带相连接,病人在长时间佩戴后,由于其松紧程度本身不可调,导致头部区域容易出现因挤压而产生的不适感,而且简单的弹性绑带连接,在收纳以及使用过程中,容易因磁板之间的碰撞导致磁板损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神经内科脑循环功能治疗仪,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治疗帽外部结构较为简单,磁疗板之间通过弹性绑带相连接,病人在长时间佩戴后,由于其松紧程度本身不可调,导致头部区域容易出现因挤压而产生的不适感,而且简单的弹性绑带连接,在收纳以及使用过程中,容易因磁板之间的碰撞导致磁板损毁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神经内科脑循环功能治疗仪,包括治疗仪本体、治疗帽环、第一磁疗板、第二磁疗板和充气乳胶球,所述治疗仪本体的顶端通过线缆和治疗帽环相连接,且治疗帽环的上端面通过连接板和横板相连接,所述第一磁疗板位于横板的正下方,且第一磁疗板的上端面和螺纹杆的尾端固定连接,所述横板上安装有套筒,且套筒的顶端安装有旋钮,所述第二磁疗板等角度分布在治疗帽环的内部,且第二磁疗板为垂直分布,其背面设置有调节杆,且调节杆和横筒相连接,所述治疗帽环的内部和边侧分别设置有连接管和进气管,两者相互连通,且连接管的外端和充气乳胶球相连。
优选的,所述第一磁疗板的上端面和伸缩杆的底端固定连接,且伸缩杆关于螺纹杆的中心线对称分布,并且伸缩杆的顶端固定在横板下端面。
优选的,所述套筒和横板的中心处转动连接,套筒为垂直分布,且套筒的底端内部和螺纹杆的顶端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磁疗板的内表面和密封带相贴合,且密封带固定在治疗帽环的内侧开口处,并且密封带为弹性布材料。
优选的,所述调节杆和横筒均等角度分布有5个,且调节杆通过横筒内的弹簧和横筒构成弹性伸缩结构,并且横筒的外围环绕有调节气囊。
优选的,所述调节气囊的两端分别与治疗帽环和第二磁疗板的表面固定连接,且调节气囊之间通过连接管相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神经内科脑循环功能治疗仪,在使用帽环结构的基础上,利用外部气囊充气的方式,对内部的磁疗板位置进行便捷调整,因此能够在保持磁疗板和皮肤接触的基础上,对其松紧程度进行改变,结构设计更加合理,使用十分方便;
1.套筒以及丝杆的结构设计,方便医护人员从顶部对位于上方的磁疗板进行位置调整,而伸缩杆的结构使用,则能够确保第一磁疗板移动的稳定性;
2.调节气囊以及连接管的结构设计,方便利用外部充气乳胶球的挤压使调节气囊的膨胀带动第二磁疗板的位置进行更改,使用更加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套筒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治疗帽环仰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调节气囊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治疗仪本体;2、治疗帽环;3、线缆;4、连接板;5、横板;6、第一磁疗板;7、伸缩杆;8、螺纹杆;9、套筒;10、旋钮;11、第二磁疗板;12、密封带;13、调节杆;14、横筒;15、调节气囊;16、连接管;17、进气管;18、充气乳胶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神经内科脑循环功能治疗仪,包括治疗仪本体1、治疗帽环2、线缆3、连接板4、横板5、第一磁疗板6、伸缩杆7、螺纹杆8、套筒9、旋钮10、第二磁疗板11、密封带12、调节杆13、横筒14、调节气囊15、连接管16、进气管17和充气乳胶球18,治疗仪本体1的顶端通过线缆3和治疗帽环2相连接,且治疗帽环2的上端面通过连接板4和横板5相连接,第一磁疗板6位于横板5的正下方,且第一磁疗板6的上端面和螺纹杆8的尾端固定连接,横板5上安装有套筒9,且套筒9的顶端安装有旋钮10,第二磁疗板11等角度分布在治疗帽环2的内部,且第二磁疗板11为垂直分布,其背面设置有调节杆13,且调节杆13和横筒14相连接,治疗帽环2的内部和边侧分别设置有连接管16和进气管17,两者相互连通,且连接管16的外端和充气乳胶球18相连。
第一磁疗板6的上端面和伸缩杆7的底端固定连接,且伸缩杆7关于螺纹杆8的中心线对称分布,并且伸缩杆7的顶端固定在横板5下端面,套筒9和横板5的中心处转动连接,套筒9为垂直分布,且套筒9的底端内部和螺纹杆8的顶端螺纹连接,医护人员可转动图2中的旋钮10,使套筒9在横板5的中心处相应转动,此时在套筒9和螺纹杆8的螺纹传动作用下,螺纹杆8自身会沿着套筒9的分布方向、向上或向下移动,确保治疗帽环2能够处于合适的水平位置。
第二磁疗板11的内表面和密封带12相贴合,且密封带12固定在治疗帽环2的内侧开口处,并且密封带12为弹性布材料,调节杆13和横筒14均等角度分布有5个,且调节杆13通过横筒14内的弹簧和横筒14构成弹性伸缩结构,并且横筒14的外围环绕有调节气囊15,调节气囊15的两端分别与治疗帽环2和第二磁疗板11的表面固定连接,且调节气囊15之间通过连接管16相连通,使用者可按压图1和图3中的充气乳胶球18,通过进气管17向连接管16中充气,因此气体会经由连接管16进入到图3以及图4中的调节气囊15中,调节气囊15相应膨胀,第二磁疗板11的位置便会相应改变,其移动时,会同步带动调节杆13在横筒14中滑动伸缩,从而实现治疗帽环2整体佩戴松紧程度便捷调整的目的。
工作原理:首先可将治疗帽环2整体佩戴在患者的头部,使环形结构分布围绕在患者的指定区域外围,如若在第一磁疗板6的阻挡下导致治疗帽环2整体的位置过高或过低,医护人员可转动图2中的旋钮10,使套筒9在横板5的中心处相应转动,此时在套筒9和螺纹杆8的螺纹传动作用下,螺纹杆8自身会沿着套筒9的分布方向、向上或向下移动,确保治疗帽环2能够处于合适的水平位置;之后使用者即可按压图1和图3中的充气乳胶球18,通过进气管17向连接管16中充气,因此气体会经由连接管16进入到图3以及图4中的调节气囊15中,调节气囊15相应膨胀,第二磁疗板11的位置便会相应改变,其移动时,会同步带动调节杆13在横筒14中滑动伸缩,从而实现治疗帽环2整体佩戴松紧程度便捷调整的目的。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神经内科脑循环功能治疗仪,包括治疗仪本体(1)、治疗帽环(2)、第一磁疗板(6)、第二磁疗板(11)和充气乳胶球(18),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仪本体(1)的顶端通过线缆(3)和治疗帽环(2)相连接,且治疗帽环(2)的上端面通过连接板(4)和横板(5)相连接,所述第一磁疗板(6)位于横板(5)的正下方,且第一磁疗板(6)的上端面和螺纹杆(8)的尾端固定连接,所述横板(5)上安装有套筒(9),且套筒(9)的顶端安装有旋钮(10),所述第二磁疗板(11)等角度分布在治疗帽环(2)的内部,且第二磁疗板(11)为垂直分布,其背面设置有调节杆(13),且调节杆(13)和横筒(14)相连接,所述治疗帽环(2)的内部和边侧分别设置有连接管(16)和进气管(17),两者相互连通,且连接管(16)的外端和充气乳胶球(18)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脑循环功能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疗板(6)的上端面和伸缩杆(7)的底端固定连接,且伸缩杆(7)关于螺纹杆(8)的中心线对称分布,并且伸缩杆(7)的顶端固定在横板(5)下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脑循环功能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9)和横板(5)的中心处转动连接,套筒(9)为垂直分布,且套筒(9)的底端内部和螺纹杆(8)的顶端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脑循环功能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磁疗板(11)的内表面和密封带(12)相贴合,且密封带(12)固定在治疗帽环(2)的内侧开口处,并且密封带(12)为弹性布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脑循环功能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13)和横筒(14)均等角度分布有5个,且调节杆(13)通过横筒(14)内的弹簧和横筒(14)构成弹性伸缩结构,并且横筒(14)的外围环绕有调节气囊(1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脑循环功能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气囊(15)的两端分别与治疗帽环(2)和第二磁疗板(11)的表面固定连接,且调节气囊(15)之间通过连接管(16)相连通。
CN202020131935.4U 2020-01-20 2020-01-20 一种神经内科脑循环功能治疗仪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0164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31935.4U CN212016459U (zh) 2020-01-20 2020-01-20 一种神经内科脑循环功能治疗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31935.4U CN212016459U (zh) 2020-01-20 2020-01-20 一种神经内科脑循环功能治疗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16459U true CN212016459U (zh) 2020-11-27

Family

ID=734861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31935.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016459U (zh) 2020-01-20 2020-01-20 一种神经内科脑循环功能治疗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1645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28724A (zh) * 2021-12-24 2022-02-11 北京中成康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包裹照射的毫米波治疗仪
CN114247054A (zh) * 2022-01-15 2022-03-29 左新林 一种神经内科临床用的脑循环治疗仪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28724A (zh) * 2021-12-24 2022-02-11 北京中成康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包裹照射的毫米波治疗仪
CN114247054A (zh) * 2022-01-15 2022-03-29 左新林 一种神经内科临床用的脑循环治疗仪
CN114247054B (zh) * 2022-01-15 2022-07-08 山东海天智能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神经内科临床用的脑循环治疗仪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016459U (zh) 一种神经内科脑循环功能治疗仪
CN105534158B (zh) 智能撑托床垫
CN105534157B (zh) 均匀撑托生理床垫
CN205251800U (zh) 脊柱矫形固定装置
CN111374859A (zh) 俯卧位手术面部体位调节装置
CN212261848U (zh) 一种便于移动的腰部气囊按摩装置
CN203802626U (zh) 一种颈椎牵引器
CN213489603U (zh) 一种学生用写字姿势矫正装置
CN208193201U (zh) 一种骨科用可调节式固定夹板
CN211244226U (zh) 甲状腺术后颈托
CN208048956U (zh) 一种神经外科侧卧固定装置
RU199166U1 (ru) Валик надувной лицевой
CN111110421A (zh) 一种气囊颈椎牵引固定器
CN211863058U (zh) 一种肿瘤外科用术后头颈康复护理器
CN219022826U (zh) 一种急诊用可调节式吸氧面罩
CN212369276U (zh) 电磁任督理疗仪
CN208677863U (zh) 一种医用多功能舒压器
CN211703588U (zh) 一种可调节式口罩用固定带
CN216365665U (zh) 眼科用俯卧位趴枕
CN218943631U (zh) 一种神经根型颈椎缓解装置
CN214387801U (zh) 一种基于物理疗法用颈椎胸椎养护设备
CN210644865U (zh) 一种侧卧位放疗头部专用固定装置
CN216244141U (zh) 一种眼科医疗用头灯
CN211863055U (zh) 一种气囊颈椎牵引固定器
CN113598868B (zh) 可控压头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127

Termination date: 2022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