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16407U - 一种气管切开导管加温湿化氧疗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气管切开导管加温湿化氧疗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16407U
CN212016407U CN202020076627.6U CN202020076627U CN212016407U CN 212016407 U CN212016407 U CN 212016407U CN 202020076627 U CN202020076627 U CN 202020076627U CN 212016407 U CN212016407 U CN 2120164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p body
lower cup
air inlet
therapy device
oxygen therap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07662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红梅
马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Army Med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Army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Army Med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Army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2007662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164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164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1640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Medical Bathing And Wash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管切开导管加温湿化氧疗装置,包括下杯体、加热器、雾化产生组件、调节组件、上杯体和混合组件,下杯体的底部插设有第一进气管;加热器设置在下杯体的侧壁;雾化产生组件设于下杯体内,并间隔盖设在第一进气管上,雾化产生组件与下杯体的内壁之间设置有蒸汽通道;调节组件设置在第一进气管内,旋转调节组件,能调节第一进气管的开口的大小;上杯体能打开的并密封的盖合在下杯体的顶部,上杯体的侧壁设置有第二进气管,上杯体的侧壁设置有出气管,出气管上连接有导管,上杯体的底部盖设有能打开的顶盖;混合组件组件设置在顶盖上。本气管切开导管加温湿化氧疗装置,能提供具有湿度和热度氧气,且氧气的湿度和热度可调。

Description

一种气管切开导管加温湿化氧疗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气管切开导管加温湿化氧疗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临床上,有部分呼吸道梗阻的患者,需要将呼吸道气管切开,通过增设人工导管的方式来解決呼吸道梗阻的问题。但此种技术虽然抢救了患者生命,却丧失了人体气道自身对吸入人体的气体的加温和加湿的功能。人体长时间吸入干冷的气体会损伤呼吸道上皮,影响纤毛-粘液的清除力,并使纤毛运输分泌物的时间延长,从而导致患者导管内容易产生痰痂。现有的部分氧气罐上设置有简易的加湿器,但此种氧气罐的加湿程度不能调整,同时,此种设备不具备加温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气管切开导管加温湿化氧疗装置,此种装置能提供具有湿度和热度氧气,并且氧气的湿度和热度可调。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气管切开导管加温湿化氧疗装置,包括:
下杯体,所述下杯体的底部插设有第一进气管,且所述第一进气管延伸至所述下杯体外,将所述下杯体的内腔与外界连通;
加热器,所述加热器设置在所述下杯体的侧壁,并靠近所述下杯体的底部;
雾化产生组件,所述雾化产生组件设于所述下杯体内,并间隔的盖设在所述第一进气管上,所述雾化产生组件与所述下杯体的内壁之间设置有蒸汽通道;
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进气管内,并延伸至所述下杯体外,旋转所述调节组件,能调节所述第一进气管的开口的大小;
上杯体,所述上杯体能打开的并密封的盖合在所述下杯体的顶部,所述上杯体的底部开设有第一通孔,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蒸汽通道连通,所述上杯体的侧壁设置有第二进气管,且所述第二进气管靠近所述上杯体的底部,所述上杯体的侧壁设置有出气管,且所述出气管靠近所述上杯体的顶部,所述出气管上连接有导管,所述上杯体的底部盖设有能打开的顶盖;及
混合组件,所述混合组件组件设置在所述顶盖上,并延伸至所述上杯体内,所述混合组件能旋转。
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产生组件包括顶板、中心管、挡板和导向槽,所述顶板能打开的盖设在所述下杯体的顶部,所述顶板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中心管设置在所述顶板的底面,并下向延伸至套设在所述第一进气管外,所述挡板为半圆形,所述挡板的外沿与所述下杯体远离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壁相抵,所述挡板的两侧设置有开口向下的所述导向槽,所述第二通孔、所述挡板和所述导向槽形成所述蒸汽通道。
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圆形的堵塞片和旋转杆,所述堵塞片设置在所述第一进气管内并能将所述第一进气管堵塞,所述旋转杆设置在所述堵塞片并能转动的穿过所述第一进气管和下杯体的侧壁延伸至所述下杯体外。
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杯体的外壁设置刻度盘,所述旋转杆能转动的穿插在所述刻度盘内,所述下杯体上设置有指针,所述指针能对准所述刻度盘上的任一刻度。
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组件包括旋转电机、旋转轴和涡旋片,所述旋转电机设置在所述顶盖上,所述旋转轴设置在所述旋转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上,并位于所述上杯体内,所述涡旋片设置在旋转轴上。
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所述涡旋片的外壁与所述上杯体的内壁相抵。
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内设置有温度感应器和湿度感应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上述气管切开导管加温湿化氧疗装置,包括下杯体、加热器、雾化产生组件、调节组件和上杯体。能将通入人体的氧气加温加湿,从而避免人体长时间吸入干冷的气体,进而解决因吸入气体干冷而导致呼吸道上皮损伤、影响纤毛-粘液的清除力,从而导致纤毛运输分泌物的时间延长和导致患者导管内产生痰痂的现象。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旋转堵塞片,则可控制混合气体的湿度,通过控制加热器的通断,则可控制混合气体的温度,整个操作方便、简单、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气管切开导管加温湿化氧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气管切开导管加温湿化氧疗装置中雾化产生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气管切开导管加温湿化氧疗装置中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气管切开导管加温湿化氧疗装置、100-下杯体、110-第一进气管、120-刻度盘、200-加热器、300-雾化产生组件、310-顶板、311-第二通孔、320-中心管、330-挡板、340-导向槽、400-调节组件、410-堵塞片、420-旋转杆、430-指针、500-上杯体、510-第一通孔、520-第二进气管、530-出气管、540-顶盖、600-混合组件、610-旋转电机、620-旋转轴、630-涡旋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气管切开导管加温湿化氧疗装置10,包括下杯体100、加热器200、雾化产生组件300、调节组件400、上杯体500和混合组件600。用于提供具有湿度和温度氧气。
具体的,下杯体100用于盛装液体。液体可为灭菌蒸馏水或放置有药剂的药液。下杯体100的底部插设有第一进气管110,且第一进气管110延伸至下杯体100外,将下杯体100的内腔与外界连通。第一进气管110的外露在下杯体110的端部用于插设外界雾化主机的气管。加热器200设置在下杯体100内,并靠近下杯体100的底部。加热器200可选用普通的电阻丝加热器200。加热器200的开关外露于下杯体100,便于控制加热器200的通断。启动加热器200,能将下杯体100内的液体加热。
雾化产生组件300设于下杯体100内,并间隔盖设在第一进气管110上。间隔的空隙用于从雾化主机内进入第一进气管110的气流流入下杯体100内。雾化产生组件300与下杯体100的内壁之间设置有蒸汽通道。当雾化主机的气管插接在第一进气管110上后,在气流的作用下,雾化产生组件300能将下杯体100内的液体雾化成水蒸汽。具体的,雾化产生组件300包括顶板310、中心管320、挡板330和导向槽340。顶板310能打开的盖设在下杯体100的顶部。顶板310上开设有第二通孔311。中心管320设置在顶板310的底面。并下向延伸至套设在第一进气管110外。挡板330为半圆形。挡板330的外沿与下杯体100远离第二通孔311的内壁相抵。挡板330的两侧设置有开口向下的导向槽340。第二通孔311、挡板330和导向槽340形成水蒸汽的蒸汽通道。
气流从第一进气管110顶部开设的开口处喷出,当遇到导向槽340后,气流反向冲入到液体内,对液体进行振动、摩擦,使液体雾化,雾化后的液体在挡板330、导向槽340与下杯体110的底板之间反复震荡,直至形成更细化的雾状颗粒,细化后的雾状的雾状颗粒从水蒸汽的蒸汽通道上升,最后充第二通孔311从喷出。
调节组件400包括圆形的堵塞片410和旋转杆420。堵塞片410设置在第一进气管110内并将第一进气管110堵塞。旋转杆420设置在堵塞片410并能转动的穿过第一进气管110和下杯体100的侧壁延伸至下杯体100外。在平常状态,堵塞片410堵塞在第一进气管110内,当需要将液体汽化时,将第一进气管110与外界雾化主机的气管连接,并旋转旋转杆420,使堵塞片410与第一进气管110的内腔形成一定角度,则可使来自于雾化主机的高压气流通过。当需要对汽化颗粒的大小进行调节时,只需旋转旋转杆420,则可改变第一进气管110的顶部开口的大小,从而改变喷出气流的流出量,进行改变液体的汽化速度和汽化颗粒的大小。
为了方便调整堵塞片410的角度,下杯体100的外壁设置刻度盘120。旋转杆420能转动穿插在刻度盘120内。下杯体100上设置有指针430。指针430能对准刻度盘120上的任一刻度。使用时,对照刻度盘120,可将堵塞片410旋转到需要的角度。
上杯体500能打开的并密封的盖合在下杯体100的顶部。上杯体500与下杯体100之间可通过螺纹方式连接或通过扣合方式连接,只要能保证两者能打开并密封的方式均可。上杯体500的底部开设有第一通孔510。且第一通孔510与蒸汽通道连通。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通孔510与第二通孔311对齐即可。上杯体500的侧壁设置有第二进气管520,且第二进气管520靠近上杯体500的底部。第二进气管520用于与外界氧气装置连接。上杯体500的侧壁设置有出气管530,且出气管530靠近上杯体500的顶部。出气管530上连接有进而人体的导管。出气管530用于将氧气与水蒸汽的混合气体排入到导管内。上杯体500的底部盖设有能打开的顶盖540。混合组件600包括旋转电机610、旋转轴620和涡旋片630。旋转电机610设置在顶盖540上。旋转电机610可选用市面上常用的普通旋转电机610。旋转轴620设置在旋转电机610的动力输出轴上,并位于上杯体500内。涡旋片630设置在旋转轴620上。启动旋转电机610,在涡旋片630的作用下,将从上杯体500底部进入的氧气和具有热度水蒸汽混合后,并输送到上杯体500的顶部,从上杯体500的出气管530排出。
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优选的方式,涡旋片630的外壁与上杯体500的内壁相抵。即可保证所有的气体均被混合后才被排出。
此外,出气管530内设置有温度感应器531和湿度感应器532。在使用过程中个,通过观察温度感应器531和湿度感应器532,调整加热器200的通断来控制最终气体的温度,当需要温度比较高的混合气体时,则可增加加热时间。同时通过旋转堵塞片410与第一进气管110角度来控制最终混合气体的湿度。
上述气管切开导管加温湿化氧疗装置10的具体使用方式:
使用时,首先取下下杯体100上的调节组件400,将液体如灭菌蒸馏水或药液加入到下杯体100内,随后将调节组件400盖设在下杯体100上,接着将上杯体500盖设在下杯体100上。启动加热器200,将下杯体100内的液体加热到需要的温度。随后旋转旋转杆420,使堵塞片410旋转一定角度,接着,将外界雾化主机的气管插接在第一进气管110上,将第二进气管520与外界氧气装置连接,并启动旋转电机610,最后,氧气与水蒸汽的混合气体进而导管。在使用过程中,观察温度感应器531和湿度感应器532,并根据需要调整加热时间和调整堵塞片410的角度,进而控制最终混合气体的温度和湿度。
上述气管切开导管加温湿化氧疗装置10,包括下杯体100、加热器200、雾化产生组件300、调节组件400和上杯体500。能将通入人体的氧气加温加湿,从而避免人体长时间吸入干冷的气体,进而解决因吸入气体干冷而导致呼吸道上皮损伤、影响纤毛-粘液的清除力、导致纤毛运输分泌物的时间延长导致患者导管内产生痰痂的问题。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旋转堵塞片410的角度,则可控制混合气体的湿度,通过控制加热器200的通断,则可控制混合气体的温度,整个操作方便、简单、可靠。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7)

1.一种气管切开导管加温湿化氧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下杯体,所述下杯体的底部插设有第一进气管,且所述第一进气管延伸至所述下杯体外,将所述下杯体的内腔与外界连通;
加热器,所述加热器设置在所述下杯体的侧壁,并靠近所述下杯体的底部;
雾化产生组件,所述雾化产生组件设于所述下杯体内,并间隔的盖设在所述第一进气管上,所述雾化产生组件与所述下杯体的内壁之间设置有蒸汽通道;
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进气管内,并延伸至所述下杯体外,旋转所述调节组件,能调节所述第一进气管的开口的大小;
上杯体,所述上杯体能打开的并密封的盖合在所述下杯体的顶部,所述上杯体的底部开设有第一通孔,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蒸汽通道连通,所述上杯体的侧壁设置有第二进气管,且所述第二进气管靠近所述上杯体的底部,所述上杯体的侧壁设置有出气管,且所述出气管靠近所述上杯体的顶部,所述出气管上连接有导管,所述上杯体的底部盖设有能打开的顶盖;及
混合组件,所述混合组件组件设置在所述顶盖上,并延伸至所述上杯体内,所述混合组件能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切开导管加温湿化氧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产生组件包括顶板、中心管、挡板和导向槽,所述顶板能打开的盖设在所述下杯体的顶部,所述顶板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中心管设置在所述顶板的底面,并下向延伸至套设在所述第一进气管外,所述挡板为半圆形,所述挡板的外沿与所述下杯体远离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壁相抵,所述挡板的两侧设置有开口向下的所述导向槽,所述第二通孔、所述挡板和所述导向槽形成所述蒸汽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管切开导管加温湿化氧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圆形的堵塞片和旋转杆,所述堵塞片设置在所述第一进气管内并能将所述第一进气管堵塞,所述旋转杆设置在所述堵塞片并能转动的穿过所述第一进气管和下杯体的侧壁延伸至所述下杯体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管切开导管加温湿化氧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杯体的外壁设置刻度盘,所述旋转杆能转动的穿插在所述刻度盘内,所述下杯体上设置有指针,所述指针能对准所述刻度盘上的任一刻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切开导管加温湿化氧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组件包括旋转电机、旋转轴和涡旋片,所述旋转电机设置在所述顶盖上,所述旋转轴设置在所述旋转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上,并位于所述上杯体内,所述涡旋片设置在旋转轴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管切开导管加温湿化氧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涡旋片的外壁与所述上杯体的内壁相抵。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切开导管加温湿化氧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内设置有温度感应器和湿度感应器。
CN202020076627.6U 2020-01-14 2020-01-14 一种气管切开导管加温湿化氧疗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0164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76627.6U CN212016407U (zh) 2020-01-14 2020-01-14 一种气管切开导管加温湿化氧疗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76627.6U CN212016407U (zh) 2020-01-14 2020-01-14 一种气管切开导管加温湿化氧疗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16407U true CN212016407U (zh) 2020-11-27

Family

ID=734871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76627.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016407U (zh) 2020-01-14 2020-01-14 一种气管切开导管加温湿化氧疗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164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773849B1 (en) Humidification chamber and apparatus
EP3160559B1 (en) A micro-humidifier
US11058843B2 (en) Respiratory gas humidifier
AU2018378156B2 (en) Humidifier
US10874819B2 (en) Humidification system
WO2020197414A1 (en) Humidification chamber and apparatus and systems including or configured to include said chamber
CA1110964A (en) Evaporative humidifier
CN108211064A (zh) 一种术后康复系统
CN212016407U (zh) 一种气管切开导管加温湿化氧疗装置
WO2023103842A1 (zh) 湿化器和通气治疗设备
CN2278489Y (zh) 氧气湿化器
CN110585548B (zh) 一种雾化加热装置及其实现方法
CN209848091U (zh) 同步雾化高流量呼吸湿化治疗仪
JPS6213024B2 (zh)
CN211357307U (zh) 一种雾化加热装置
CN217908535U (zh) 一种多功能可自动关闭的吸氧装置
CN214912297U (zh) 一种气道吸氧湿化器
CN216294946U (zh) 一种自动控制恒温持续湿化器
CN219185370U (zh) 射流雾化机气流引导系统及射流雾化机
CN219579658U (zh) 一种吸氧加湿装置
CN216908872U (zh) 一种便携式的加温加湿装置
CN85104144B (zh) 吸入气体加温湿化装置
CN117599293A (zh) 一种用于肺部治疗的局部可调式气管补药装置
CN105935466B (zh) 一种医用呼吸机的加湿器
CN113769226A (zh) 一种可调节水位线和温度的呼吸机湿化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127

Termination date: 2022011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