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07737U - 一种基于光谱干涉的全光纤型色散测量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光谱干涉的全光纤型色散测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07737U
CN212007737U CN202020899398.8U CN202020899398U CN212007737U CN 212007737 U CN212007737 U CN 212007737U CN 202020899398 U CN202020899398 U CN 202020899398U CN 212007737 U CN212007737 U CN 2120077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fiber
fiber
coupler
fiber coupler
measur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89939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杭东
刘家兴
王健强
钟守东
许义
张大鹏
王兴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Guangk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Guangk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Guangk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Guangk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89939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077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077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077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光谱干涉的全光纤型色散测量装置,包括宽谱光源、第一光纤耦合器、可调光纤延迟线、第二光纤耦合器和光谱测试仪,宽谱光源的输出端与第一光纤耦合器的第一输入端通过第一光纤连接,第一光纤耦合器的第一输出端与可调光纤延迟线的输入端通过第二光纤连接,可调光纤延迟线的输出端与第二光纤耦合器的第一输入端通过第三光纤连接,第二光纤耦合器的输出端与光谱测试仪通过第四光纤连接,全光纤型色散测量装置设置有待测样品位,待测样品位位于第一光纤耦合器的第二输出端和第二光纤耦合器的第二输入端之间。本方案不仅操作简单、测量精度高,且成本相对较低,同时全光纤结构的抗环境干扰强。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光谱干涉的全光纤型色散测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光谱干涉的全光纤型色散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在光学设备应用领域当中,色散是描述光纤传播特性的一个重要参数,它表征了光信号在光纤传输过程中不同波长的光在相同时间内传播距离的长短。光纤中的色散是一把双刃剑,一般分为正色散与反常色散。在超远高速光纤通信领域中,长距离光纤积累的色散会引起光信号的失真甚至乱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通常在接收端或中继部分熔接一段色散补偿光纤(DCF)进行修正;在光纤啁啾脉冲放大系统中,一般使用啁啾布拉格光纤光栅(CFBG)作为展宽器,通过引入大量色散,对超快激光脉冲进行时域上展宽,避免后续由于放大能量过高导致光纤器件损伤或非线性效应出现,最后引入大小相同、符号相反的色散进行脉冲压缩,以获得高能量的超短激光脉冲输出。
为了实现良好的色散补偿效果,需要预先获取准确的光纤色散曲线或色散量。传统光纤色散测量手段包括脉冲延迟法、相移法以及干涉法等。与其他技术相比,干涉法具有精度高、成本低的特点,同时可以用于长度短于1m的光纤色散测量,适合啁啾光纤光栅与光子晶体光纤等特种光纤。其基本工作原理是利用马赫-曾德尔干涉仪(Mach–Zehnderinterferometer)或迈克尔逊干涉仪(Michelson interferometer),分别将两臂的光路作为待测信号和参考信号,然后共同传输到探测器进行检测,通过改变参考臂的光程得到两路的干涉信号,最后将干涉信号的强度信息转化为两光波的相位信息,进而计算得到相应的色散值。
而传统干涉测量方法的两臂通常为空间光路,因此装置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例如温度、湿度或振动等影响,系统稳定性与测量精度降低,此外,空间光路结构复杂,对器件参数与操作人员要求高,不利于后续开发与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光谱干涉通过全光纤型的布置提高测试精度的全光纤型色散测量装置。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光谱干涉的全光纤型色散测量装置,包括宽谱光源、第一光纤耦合器、可调光纤延迟线、第二光纤耦合器和光谱测试仪,宽谱光源的输出端与第一光纤耦合器的第一输入端通过第一光纤连接,第一光纤耦合器的第一输出端与可调光纤延迟线的输入端通过第二光纤连接,可调光纤延迟线的输出端与第二光纤耦合器的第一输入端通过第三光纤连接,第二光纤耦合器的输出端与光谱测试仪通过第四光纤连接,全光纤型色散测量装置设置有待测样品位,待测样品位位于第一光纤耦合器的第二输出端和第二光纤耦合器的第二输入端之间。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全光纤型色散测量装置在待测样品位设置有透射型待测器件,透射型待测器件的第一端与第一光纤耦合器的第二输出端通过第五光纤连接,透射型待测器件的第二端与第二光纤耦合器的第二输入端通过第六光纤连接。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透射型待测器件为啁啾光纤光栅、光子晶体光纤或拉锥光纤。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全光纤型色散测量装置在待测样品位设置有反射型待测器件和环形器,环形器依次设置有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和第三连接端,第一连接端与第一光纤耦合器的第二输出端通过第七光纤熔接,第二连接端与反射型待测器件连接,第三连接端与第二光纤耦合器的第二输入端通过第八光纤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可在待测样品上设置待测器件,待测器件可为透射型或反射型的器件,而反射型器件可通过环形器调整传输光路,并通过各个光纤连接各个器件,继而使测试装置呈全光纤连接结构,并配合可调光纤延迟线和待测器件之间形成光纤型马赫曾德尔干涉仪,可在光谱测试仪接收信号形成干涉光谱图,继而可通过计算可精准获取待测器件的色散曲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全光纤型色散测量装置第一实施例的光路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全光纤型色散测量装置第一实施例连接透射型待测器件的光路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全光纤型色散测量装置第二实施例连接反射型待测器件的光路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全光纤型色散测量装置第一实施例:
参照图1和图2,全光纤型色散测量装置包括宽谱光源11、第一光纤耦合器12、可调光纤延迟线13、第二光纤耦合器14和光谱测试仪15,、第一光纤耦合器12和第二光纤耦合器14采用1X2光纤耦合器,宽谱光源11的输出端与第一光纤耦合器12的第一输入端通过第一光纤21连接,第一光纤耦合器12的第一输出端与可调光纤延迟线13的输入端通过第二光纤22连接,可调光纤延迟线13的输出端与第二光纤耦合器14的第一输入端通过第三光纤23连接,第二光纤耦合器14的输出端与光谱测试仪15通过第四光纤24连接。
全光纤型色散测量装置设置有待测样品位16,待测样品位16位于第一光纤耦合器12的第二输出端和第二光纤耦合器14的第二输入端之间。
全光纤型色散测量装置在待测样品位16设置有透射型待测器件,透射型待测器件为啁啾光纤光栅、光子晶体光纤或拉锥光纤,由于啁啾光纤光栅、光子晶体光纤或拉锥光纤为具有大色散量的特殊光纤,透射型待测器件的第一端与第一光纤耦合器12的第二输出端通过第五光纤25连接,透射型待测器件的第二端与第二光纤耦合器14的第二输入端通过第六光纤26连接。上述器件与光纤的连接可采用常规的熔接手段。
这样透射型待测器件和可调光纤延迟线之间构成光纤型马赫曾德尔干涉仪,由于光路两臂的光程相近,光谱测试仪接收信号形成干涉光谱图。再通过调节光纤延迟线得到不同中心波长对应的光谱干涉结果,进一步可以得知光纤样品中心波长与光程的关系,最后经过公式拟合计算可获取样品的色散曲线。为了提高干涉信号的信噪比,通过选择合适分光比例的光纤耦合器,以保证两臂光路的信号强度在耦合入光谱测试仪时相近。针对大色散量的特殊光纤,可以串联使用多个光纤延迟线,以保证两臂的光程相等。
全光纤型色散测量装置第二实施例:
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全光纤型色散测量装置在待测样品位16设置有反射型待测器件32和环形器33,反射型待测器件32一般在器件光路的端部设置有反射镜,环形器33依次设置有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和第三连接端,第一连接端与第一光纤耦合器12的第二输出端通过第七光纤27熔接,第二连接端与反射型待测器件32连接,第三连接端与第二光纤耦合器14的第二输入端通过第八光纤28连接。
同理地,反射型待测器件32与可调光纤延迟线之间构成光纤型马赫曾德尔干涉仪,故光谱测试仪接收信号形成干涉光谱图,继而可获取样品的色散曲线。
由上可见,通过上述全光纤型设计,可在光谱测试仪接收信号形成干涉光谱图,继而可通过计算可精准获取待测器件的色散曲线。不仅操作简单、测量精度高,且成本相对较低,同时全光纤结构的抗环境干扰强。

Claims (4)

1.一种基于光谱干涉的全光纤型色散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宽谱光源、第一光纤耦合器、可调光纤延迟线、第二光纤耦合器和光谱测试仪;
所述宽谱光源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光纤耦合器的第一输入端通过第一光纤连接,所述第一光纤耦合器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可调光纤延迟线的输入端通过第二光纤连接,所述可调光纤延迟线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光纤耦合器的第一输入端通过第三光纤连接,所述第二光纤耦合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光谱测试仪通过第四光纤连接;
所述全光纤型色散测量装置设置有待测样品位,所述待测样品位位于所述第一光纤耦合器的第二输出端和所述第二光纤耦合器的第二输入端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光纤型色散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全光纤型色散测量装置在所述待测样品位设置有透射型待测器件,所述透射型待测器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光纤耦合器的第二输出端通过第五光纤连接,所述透射型待测器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光纤耦合器的第二输入端通过第六光纤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光纤型色散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射型待测器件为啁啾光纤光栅、光子晶体光纤或拉锥光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光纤型色散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全光纤型色散测量装置在所述待测样品位设置有反射型待测器件和环形器,所述环形器依次设置有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和第三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一光纤耦合器的第二输出端通过第七光纤熔接,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反射型待测器件连接,所述第三连接端与所述第二光纤耦合器的第二输入端通过第八光纤连接。
CN202020899398.8U 2020-05-25 2020-05-25 一种基于光谱干涉的全光纤型色散测量装置 Active CN2120077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99398.8U CN212007737U (zh) 2020-05-25 2020-05-25 一种基于光谱干涉的全光纤型色散测量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99398.8U CN212007737U (zh) 2020-05-25 2020-05-25 一种基于光谱干涉的全光纤型色散测量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07737U true CN212007737U (zh) 2020-11-24

Family

ID=734188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899398.8U Active CN212007737U (zh) 2020-05-25 2020-05-25 一种基于光谱干涉的全光纤型色散测量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0773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63458A (zh) * 2020-12-24 2021-05-07 汕头大学 一种基于马赫曾德干涉的光纤湿度检测装置
CN113804405A (zh) * 2021-08-16 2021-12-17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双耦合器环行光路结构的微量光纤色散测量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63458A (zh) * 2020-12-24 2021-05-07 汕头大学 一种基于马赫曾德干涉的光纤湿度检测装置
CN113804405A (zh) * 2021-08-16 2021-12-17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双耦合器环行光路结构的微量光纤色散测量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79095B (zh) 一种减小双折射色散对保偏光纤偏振耦合测量影响的装置
Froggatt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polarization-maintaining fiber using high-sensitivity optical-frequency-domain reflectometry
CN102288388B (zh) 提高保偏光纤偏振耦合测量精度和对称性的装置与方法
CN212007737U (zh) 一种基于光谱干涉的全光纤型色散测量装置
CN104279959A (zh) 一种采用矢量网络分析仪精确测量光纤长度的新方法
CN101532850B (zh) 一种布拉格光纤光栅传感解调的方法和装置
CN103900680B (zh) 一种利用光源抑制偏振串音测量噪声的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02121851B (zh) 一种阵列光纤长度差距的测量方法
CN105784336A (zh) 一种光纤器件的透射和反射性能测试装置及方法
CN103743550B (zh) 一种大扫描量程光学相干域偏振测量装置
CN103743487B (zh) 一种光学相干域偏振测量装置
CN113804412A (zh) 一种基于环行光路结构的光纤器件微量色度色散测量装置
CN110243477B (zh) 一种实时全光谱脉冲激光偏振分析仪
CN113804402B (zh) 一种基于环行光路的光纤微量色散高精度测量装置及方法
CA2219286A1 (en) Measurement of polarization mode dispersion
CN115711633A (zh) 一种环路结构参考干涉仪的相位噪声精确校正光频域反射计
CN102853913B (zh) 一种光纤光栅实时光谱分析装置及方法
CN113804303B (zh) 一种基于双拍频单辅助干涉仪的分布式双向偏振测量装置
CN115452015A (zh) 一种双标度参考干涉的相噪精确校正光频域反射计
CN109341520A (zh) 基于白光干涉的光纤干涉仪臂长差的测量装置及方法
CN212300381U (zh) 基于频移干涉光纤环衰荡的光纤光栅传感解调装置
CN115452014A (zh) 一种噪声抑制的多参考臂结构频分复用的光频域反射计
CN101769819A (zh) 光纤色散测量仪
CN206922758U (zh) 光纤色散的测量系统
CN113804298A (zh) 一种基于匹配校正光频域干涉的分布式双向偏振测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