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06155U - 空调系统 - Google Patents

空调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06155U
CN212006155U CN202020489787.3U CN202020489787U CN212006155U CN 212006155 U CN212006155 U CN 212006155U CN 202020489787 U CN202020489787 U CN 202020489787U CN 212006155 U CN212006155 U CN 2120061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outlet
air conditioning
air
section
conditioning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48978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严善铭
迟亚玲
高棋彬
王志伟
李帝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02048978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061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061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061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空调系统,包括空调机组和气流导向管,气流导向管的进气端与空调机组的排气端相连通,气流导向管上至少设置有第一出风部和第二出风部,第二出风部位于第一出风部的上方;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一检测部和第二检测部,第一检测部用于监测室内环境温度,第二检测部用于监测人员流动信息;当第一检测部监测到室内环境温度低于第一温度阈值,且第二检测部监测到人员流动时,空调机组进入制热模式,暖风从第一出风部排出;当第一检测部监测到室内环境温度高于第二温度阈值,且第二检测部监测到人员流动时,空调机组进入制冷模式,冷风从第二出风部排出。该空调系统能够减少能量消耗,避免能源的浪费,达到节能的效果。

Description

空调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公用建筑的规模趋于庞大,高大的建筑越来越多。在实际修建的过程中存在许多技术性难题,尤其是暖通空调系统的施工。高大空间建筑物具有高度高、体积大等特点,如对整个建筑空间进行供冷或供热,则需要消耗极大的能量。而且高大空间建筑物人员集中度高、使用时间集中且不可控,容易造成在闲置的时间或空间内空调仍在运转,浪费资源能耗。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空调系统,能够减少对建筑内进行温度调节的能量消耗,避免能源的浪费,达到节能的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包括空调机组和气流导向管,所述气流导向管的进气端与所述空调机组的排气端相连通,所述气流导向管上至少设置有第一出风部和第二出风部,所述第二出风部位于所述第一出风部的上方;
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一检测部和第二检测部,所述第一检测部用于监测室内环境温度,所述第二检测部用于监测人员流动信息;
当所述第一检测部监测到室内环境温度低于第一温度阈值,且所述第二检测部监测到人员流动时,所述空调机组进入制热模式,暖风从所述第一出风部排出;
当所述第一检测部监测到室内环境温度高于第二温度阈值,且所述第二检测部监测到人员流动时,所述空调机组进入制冷模式,冷风从所述第二出风部排出。
优选地,所述第一出风部设置在建筑物的室内底部,所述第二出风部设置在人员活动区域的室内顶部。
优选地,所述气流导向管上设置有流路控制阀,所述第一出风部通过所述流路控制阀设置在所述气流导向管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出风部至少包括第一出风管和第二出风管,所述第二出风部至少包括第三出风管和第四出风管,所述第一出风管和所述第二出风管设置在所述流路控制阀上。
优选地,所述流路控制阀包括第一阀口、第二阀口、第三阀口和第四阀口,所述第一出风管设置在所述第一阀口上,所述第二出风管设置在所述第二阀口上,所述第三阀口和所述第四阀口设置在所述气流导向管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阀口设置有第一止通闸,所述第二阀口设置有第二止通闸,所述第三阀口设置有第三止通闸,所述第四阀口设置有第四止通闸;当所述空调机组进入制热模式时,所述第一止通闸和所述第二止通闸打开,所述第三止通闸和所述第四止通闸关闭,当所述空调机组进入制冷模式时,所述第一止通闸和所述第二止通闸关闭,所述第三止通闸和所述第四止通闸打开。
优选地,所述气流导向管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的进气端与所述空调机组的排气端相连通,所述第一段的排气端与所述第二段的进气端相连通,所述第二段的排气端与所述第二出风部相连通,所述第一出风部设置在所述第一段上,所述第一段能够以自身的中轴线为中心转动,所述第二段能够以自身的中轴线为中心转动。
优选地,所述气流导向管上设置有第一转动部和第二转动部,所述第一转动部设置在所述空调机组与所述第一段之间,所述第一转动部能够带动所述第一段旋转,所述第二转动部设置在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二段之间,所述第二转动部能够带动所述第二段旋转。
优选地,所述第二转动部包括第一环体、第二环体和驱动装置,所述第一段设置在所述第一环体上,所述第二段设置在所述第二环体上,所述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所述第二环体以自身中轴线为中心旋转,以带动所述第二段旋转。
优选地,所述第一段旋转时,所述第二段静止,所述第二段旋转时,所述第一段静止。
优选地,所述空调机组包括风扇和换热器,所述换热器位于所述风扇与所述空调机组的排气端之间;
和/或,
所述空调机组的排气端设置有导流圈,所述导流圈内设置有通气孔,所述空调机组的排气通过所述通气孔进入所述气流导向管内,所述通气孔沿所述空调机组的排气方向孔径递减。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提供的一种空调系统,能够减少对建筑内进行温度调节的能量消耗,避免能源的浪费,达到节能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表示为:
11、风扇;12、换热器;13、导流圈;2、流路控制阀;21、第一止通闸;22、第二止通闸;23、第三止通闸;24、第四止通闸;31、第一段;311、第一出风管;312、第二出风管;32、第二段;321、第三出风管;322、第四出风管;41、第一检测部;42、第二检测部。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参见图1至图2所示,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一种空调系统,包括空调机组和气流导向管,气流导向管的进气端与空调机组的排气端相连通,气流导向管上至少设置有第一出风部和第二出风部,第二出风部位于第一出风部的上方;
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一检测部41和第二检测部42,第一检测部41用于监测室内环境温度,第二检测部42用于监测人员流动信息;
当第一检测部41监测到室内环境温度低于第一温度阈值,且第二检测部42监测到人员流动时,空调机组进入制热模式,暖风从第一出风部排出;
当第一检测部41监测到室内环境温度高于第二温度阈值,且第二检测部42监测到人员流动时,空调机组进入制冷模式,冷风从第二出风部排出。
通过设置第一出风部和第二出风部,当空调机组制冷时,冷风从位于更高处的第二出风部排出,冷空气下降,能够利用更少的能量,快速的使室内温度下降,达到制冷的目的。当空调机组制热时,冷风从位于更低处的第一出风部排出,热空气上升,能够利用更少的能量,快速的使室内温度上升,达到制热的目的。
进一步的,通过设置第一检测部41和第二检测部42,通过第一检测部41对室内温度进行监测。通过第二检测部42对室内人员的流动进行监测,在室内温度高于第一温度阈值或低于第二温度阈值,同时监测到存在人员流动时,空调系统启动。只有室内温度高于第一温度阈值或低于第二温度阈值,而无人员流动时,空调机组不进行工作。只有人员流动,而室内温度在第一温度阈值与第二温度阈值之间时,空调机组不进行工作。能够避免在闲置的时间或空间内空调仍在运转,导致浪费资源能耗,通过能够保证在室温超过预定范围时及时开启空调设备,位室内人员提供舒适的环境。
进一步的,第一检测部41为温度检测装置。第二检测部42为客流计数器,用于统计人的流动量。
第一出风部设置在建筑物的室内底部,第二出风部设置在人员活动区域的室内顶部。在大而高的建筑中,人员集中在活动区,并非在高层区域,因此对高层区进行升、降温的意义不大,将第二出风部设置在人员活动区域的室内顶部,能够节约能源。
进一步的,人员活动区域即指人员主要活动的区域。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第二出风部设置在建筑物室内的顶部。
气流导向管上设置有流路控制阀2,第一出风部通过流路控制阀2设置在气流导向管上。通过设置流路控制阀2,实现第一出风部出风或第二出风部出风的切换控制。
进一步的,空调系统包括控制系统,第一检测部41、第二检测部42、空调机组和流路控制阀2均通信连接在控制系统上,控制系统根据第一检测部41和第二检测部42所监测到的信息控制空调机组的启停和流路控制阀2的开闭。
进一步的,通过流路控制阀2控制空调机组排出气体进入第一出风部或第二出风部内。具体的,通过流路控制阀2使空调机组排出的暖风进入第一出风部内,而不是进入第二出风部内,使空调机组排出的冷风进入第二出风部内,而不是进入第一出风部内。
第一出风部至少包括第一出风管311和第二出风管312,第二出风部至少包括第三出风管321和第四出风管322,第一出风管311和第二出风管312设置在流路控制阀2上。通过设置第一出风管311、第二出风管312、第三出风管321和第四出风管322,以及流路控制阀2,实现第一出风部出风或第二出风部出风的切换控制。
进一步的,第一出风管311和第二出风管312并列设置,二者均连接在流路控制阀2上。第三出风管321和第四出风管322并列设置,二者属于气流导向管的顶端部分所分出的支路。
进一步的,第一出风管311与第二出风管312成180°设置,第三出风管321与第四出风管322成180°设置,也即第一出风管311的出风方向与第二出风管312的出风方向相反,第三出风管321的出风方向与第四出风管322的出风方向相反。
进一步的,第一出风管311、第二出风管312、第三出风管321和第四出风管322均水平设置。
流路控制阀2包括第一阀口、第二阀口、第三阀口和第四阀口,第一出风管311设置在第一阀口上,第二出风管312设置在第二阀口上,第三阀口和第四阀口设置在气流导向管上。通过设置第一阀口、第二阀口、第三阀口和第四阀口,实现第一出风管311、第二出风管312、第三出风管321和第四出风管322与空调机组连接的通断,进而实现第一出风部出风或第二出风部出风的切换,即冷风或暖风的切换。
进一步的,第一阀口、第二阀口水平设置,第三阀口和第四阀口竖直设置。
进一步的,流路控制阀2位于气流导向管上,流路控制阀2与流路控制阀2相连通的开口即为第三阀口和第四阀口。
第一阀口设置有第一止通闸21,第二阀口设置有第二止通闸22,第三阀口设置有第三止通闸23,第四阀口设置有第四止通闸24;当空调机组进入制热模式时,第一止通闸21和第二止通闸22打开,第三止通闸23和第四止通闸24关闭,当空调机组进入制冷模式时,第一止通闸21和第二止通闸22关闭,第三止通闸23和第四止通闸24打开,通过设置第一止通闸21、第二止通闸22、第三止通闸23和第四止通闸24,实现实现第一出风部出风或第二出风部出风的切换控制。
进一步的,止通闸打开,即为使其所在的管路与空调机组相连通。止通闸关闭,即为阻断其所在的管路与空调机组的连通。
进一步的,第一止通闸21、第二止通闸22、第三止通闸23和第四止通闸24均为板闸。
进一步的,第一止通闸21、第二止通闸22、第三止通闸23和第四止通闸24均具有控制器,控制器与控制系统通信连接,控制系统根据第一检测部41和第二检测部42的信号来对第一止通闸21、第二止通闸22、第三止通闸23和第四止通闸24的开关进行控制。
气流导向管包括第一段31和第二段32,第一段31的进气端与空调机组的排气端相连通,第一段31的排气端与第二段32的进气端相连通,第二段32的排气端与第二出风部相连通,第一出风部设置在第一段31上,第一段31能够以自身的中轴线为中心转动,第二段32能够以自身的中轴线为中心转动。通过将第一段31和第二段32设置为可以以自身的中轴线为中心转动,能够使热气流或冷气流环绕吹出,能够使人充分感受到热风或冷风的作用,避免热量浪费,也提高了使用体验。
进一步的,第一段31和第二段32的旋转即为在竖直平面内围绕各自的中轴线自转。
进一步的,第一段31和第二段32相连通,形成气流导向管。
气流导向管上设置有第一转动部和第二转动部,第一转动部设置在空调机组与第一段31之间,第一转动部能够带动第一段31旋转,第二转动部设置在第一段31与第二段32之间,第二转动部能够带动第二段32旋转。通过设置第一转动部和第二转动部,实现了第一段31和第二段32的旋转。
进一步的,第一驱动部设置在第一段31的底部,通过第一驱动部的旋转带动第一段31旋转。第二驱动部设置在第二段32的底部、第一段31的顶部,通过第二驱动部的旋转带动第二段32旋转。
第二转动部包括第一环体、第二环体和驱动装置,第一段31设置在第一环体上,第二段32设置在第二环体上,驱动装置能够驱动第二环体以自身中轴线为中心旋转,以带动第二段32旋转。通过设置第一环体、第二环体和驱动装置,实现了第一段31和第二段32的旋转。
进一步的,第一驱动部也具有驱动装置来提供旋转的动力,通过驱动装置驱动第一驱动部旋转,进而实现带动第一段31的旋转。
进一步的,第一环体与第二环体同心设置,且二者均为水平设置,第一环体随第一段31一同旋转。驱动部驱动第二环体旋转,来带动第二段32的旋转。
第一段31旋转时,第二段32静止,第二段32旋转时,第一段31静止。第一段31的旋转与第二段32的旋转是互相独立的,即第一段31的旋转与第二段32的旋转互不干涉,减少转动区域,达到降低转动能耗的作用。
空调机组包括风扇11和换热器12,换热器12位于风扇11与空调机组的排气端之间,风扇11吹动空气穿过换热器12进行制冷或制热,经调节温度后的空气进入气流导向管内,进而被排至室内。
空调机组的排气端设置有导流圈13,导流圈13内设置有通气孔,空调机组的排气通过通气孔进入气流导向管内,通气孔沿空调机组的排气方向孔径递减。通过设置导流圈13保证空调机组所排出的气体全部进入至气流导向管内,并且能够通过通气孔的孔径大小来调节气体在气流导向管内的流速。
进一步的,导流圈13为漏斗形,直径较大的开口朝下,直径较小的开口朝上。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提供的一种空调系统,能够减少对建筑内进行温度调节的能量消耗,避免能源的浪费,达到节能的效果。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有利方式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以上仅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空调机组和气流导向管,所述气流导向管的进气端与所述空调机组的排气端相连通,所述气流导向管上至少设置有第一出风部和第二出风部,所述第二出风部位于所述第一出风部的上方;
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一检测部(41)和第二检测部(42),所述第一检测部(41)用于监测室内环境温度,所述第二检测部(42)用于监测人员流动信息;
当所述第一检测部(41)监测到室内环境温度低于第一温度阈值,且所述第二检测部(42)监测到人员流动时,所述空调机组进入制热模式,暖风从所述第一出风部排出;
当所述第一检测部(41)监测到室内环境温度高于第二温度阈值,且所述第二检测部(42)监测到人员流动时,所述空调机组进入制冷模式,冷风从所述第二出风部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风部设置在建筑物的室内底部,所述第二出风部设置在人员活动区域的室内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导向管上设置有流路控制阀(2),所述第一出风部通过所述流路控制阀(2)设置在所述气流导向管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风部至少包括第一出风管(311)和第二出风管(312),所述第二出风部至少包括第三出风管(321)和第四出风管(322),所述第一出风管(311)和所述第二出风管(312)设置在所述流路控制阀(2)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路控制阀(2)包括第一阀口、第二阀口、第三阀口和第四阀口,所述第一出风管(311)设置在所述第一阀口上,所述第二出风管(312)设置在所述第二阀口上,所述第三阀口和所述第四阀口设置在所述气流导向管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口设置有第一止通闸(21),所述第二阀口设置有第二止通闸(22),所述第三阀口设置有第三止通闸(23),所述第四阀口设置有第四止通闸(24);当所述空调机组进入制热模式时,所述第一止通闸(21)和所述第二止通闸(22)打开,所述第三止通闸(23)和所述第四止通闸(24)关闭,当所述空调机组进入制冷模式时,所述第一止通闸(21)和所述第二止通闸(22)关闭,所述第三止通闸(23)和所述第四止通闸(24)打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导向管包括第一段(31)和第二段(32),所述第一段(31)的进气端与所述空调机组的排气端相连通,所述第一段(31)的排气端与所述第二段(32)的进气端相连通,所述第二段(32)的排气端与所述第二出风部相连通,所述第一出风部设置在所述第一段(31)上,所述第一段(31)能够以自身的中轴线为中心转动,所述第二段(32)能够以自身的中轴线为中心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导向管上设置有第一转动部和第二转动部,所述第一转动部设置在所述空调机组与所述第一段(31)之间,所述第一转动部能够带动所述第一段(31)旋转,所述第二转动部设置在所述第一段(31)与所述第二段(32)之间,所述第二转动部能够带动所述第二段(32)旋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动部包括第一环体、第二环体和驱动装置,所述第一段(31)设置在所述第一环体上,所述第二段(32)设置在所述第二环体上,所述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所述第二环体以自身中轴线为中心旋转,以带动所述第二段(32)旋转。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31)旋转时,所述第二段(32)静止,所述第二段(32)旋转时,所述第一段(31)静止。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机组包括风扇(11)和换热器(12),所述换热器(12)位于所述风扇(11)与所述空调机组的排气端之间;
和/或,
所述空调机组的排气端设置有导流圈(13),所述导流圈(13)内设置有通气孔,所述空调机组的排气通过所述通气孔进入所述气流导向管内,所述通气孔沿所述空调机组的排气方向孔径递减。
CN202020489787.3U 2020-04-07 2020-04-07 空调系统 Active CN2120061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89787.3U CN212006155U (zh) 2020-04-07 2020-04-07 空调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89787.3U CN212006155U (zh) 2020-04-07 2020-04-07 空调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06155U true CN212006155U (zh) 2020-11-24

Family

ID=734044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489787.3U Active CN212006155U (zh) 2020-04-07 2020-04-07 空调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0615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65171A (zh) * 2020-12-18 2021-04-1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管槽式送风系统、控制方法及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65171A (zh) * 2020-12-18 2021-04-1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管槽式送风系统、控制方法及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82681A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
CN204421274U (zh) 一种两级换热的混合型新风换气机
CN212339440U (zh) 一种上下出风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TW346535B (en) Air current control apparatus for air conditioner and methods
CN107655108A (zh) 空调器与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207113012U (zh) 空调面板和空调柜机
KR100907307B1 (ko) 외기 직접 도입형 냉난방 환기유닛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11706917A (zh) 一种上下出风空调室内机、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CN212006155U (zh) 空调系统
JP2014173826A (ja) 全熱交換型の換気装置
CN107120756A (zh) 实验室节能送排风系统
CN114383215B (zh) 换热器、空调器及空调控制方法
CN108061338A (zh) 一种具有排湿功能的热交换系统
CN212408969U (zh) 可切换工况的变频全热回收新风机
CN104864528A (zh) 一种地铁站竖井型蒸发冷凝直膨冷风型通风空调系统
CN111442513A (zh) 空调系统
CN109869886B (zh) 一种基于旋转射流的节能化空调定向送风装置
CN204739710U (zh) 一种地铁站竖井型蒸发冷凝直膨冷风型通风空调系统
CN108758797B (zh) 天花机
CN216790390U (zh) 一种组合柜和空调系统
CN216048248U (zh) 风幕装置
CN106225180B (zh) 一种全新风壁挂射流空调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CN211400200U (zh) 高大空间非等温层通风置换系统
JP2002277034A (ja) 空気調和装置
CN210241836U (zh) 负压空气流动降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