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06155U - 空调系统 - Google Patents
空调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006155U CN212006155U CN202020489787.3U CN202020489787U CN212006155U CN 212006155 U CN212006155 U CN 212006155U CN 202020489787 U CN202020489787 U CN 202020489787U CN 212006155 U CN212006155 U CN 21200615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outlet
- air conditioning
- air
- section
- conditioning uni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4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134 energy conserv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33228 biological reg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141 concen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空调系统,包括空调机组和气流导向管,气流导向管的进气端与空调机组的排气端相连通,气流导向管上至少设置有第一出风部和第二出风部,第二出风部位于第一出风部的上方;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一检测部和第二检测部,第一检测部用于监测室内环境温度,第二检测部用于监测人员流动信息;当第一检测部监测到室内环境温度低于第一温度阈值,且第二检测部监测到人员流动时,空调机组进入制热模式,暖风从第一出风部排出;当第一检测部监测到室内环境温度高于第二温度阈值,且第二检测部监测到人员流动时,空调机组进入制冷模式,冷风从第二出风部排出。该空调系统能够减少能量消耗,避免能源的浪费,达到节能的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公用建筑的规模趋于庞大,高大的建筑越来越多。在实际修建的过程中存在许多技术性难题,尤其是暖通空调系统的施工。高大空间建筑物具有高度高、体积大等特点,如对整个建筑空间进行供冷或供热,则需要消耗极大的能量。而且高大空间建筑物人员集中度高、使用时间集中且不可控,容易造成在闲置的时间或空间内空调仍在运转,浪费资源能耗。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空调系统,能够减少对建筑内进行温度调节的能量消耗,避免能源的浪费,达到节能的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包括空调机组和气流导向管,所述气流导向管的进气端与所述空调机组的排气端相连通,所述气流导向管上至少设置有第一出风部和第二出风部,所述第二出风部位于所述第一出风部的上方;
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一检测部和第二检测部,所述第一检测部用于监测室内环境温度,所述第二检测部用于监测人员流动信息;
当所述第一检测部监测到室内环境温度低于第一温度阈值,且所述第二检测部监测到人员流动时,所述空调机组进入制热模式,暖风从所述第一出风部排出;
当所述第一检测部监测到室内环境温度高于第二温度阈值,且所述第二检测部监测到人员流动时,所述空调机组进入制冷模式,冷风从所述第二出风部排出。
优选地,所述第一出风部设置在建筑物的室内底部,所述第二出风部设置在人员活动区域的室内顶部。
优选地,所述气流导向管上设置有流路控制阀,所述第一出风部通过所述流路控制阀设置在所述气流导向管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出风部至少包括第一出风管和第二出风管,所述第二出风部至少包括第三出风管和第四出风管,所述第一出风管和所述第二出风管设置在所述流路控制阀上。
优选地,所述流路控制阀包括第一阀口、第二阀口、第三阀口和第四阀口,所述第一出风管设置在所述第一阀口上,所述第二出风管设置在所述第二阀口上,所述第三阀口和所述第四阀口设置在所述气流导向管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阀口设置有第一止通闸,所述第二阀口设置有第二止通闸,所述第三阀口设置有第三止通闸,所述第四阀口设置有第四止通闸;当所述空调机组进入制热模式时,所述第一止通闸和所述第二止通闸打开,所述第三止通闸和所述第四止通闸关闭,当所述空调机组进入制冷模式时,所述第一止通闸和所述第二止通闸关闭,所述第三止通闸和所述第四止通闸打开。
优选地,所述气流导向管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的进气端与所述空调机组的排气端相连通,所述第一段的排气端与所述第二段的进气端相连通,所述第二段的排气端与所述第二出风部相连通,所述第一出风部设置在所述第一段上,所述第一段能够以自身的中轴线为中心转动,所述第二段能够以自身的中轴线为中心转动。
优选地,所述气流导向管上设置有第一转动部和第二转动部,所述第一转动部设置在所述空调机组与所述第一段之间,所述第一转动部能够带动所述第一段旋转,所述第二转动部设置在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二段之间,所述第二转动部能够带动所述第二段旋转。
优选地,所述第二转动部包括第一环体、第二环体和驱动装置,所述第一段设置在所述第一环体上,所述第二段设置在所述第二环体上,所述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所述第二环体以自身中轴线为中心旋转,以带动所述第二段旋转。
优选地,所述第一段旋转时,所述第二段静止,所述第二段旋转时,所述第一段静止。
优选地,所述空调机组包括风扇和换热器,所述换热器位于所述风扇与所述空调机组的排气端之间;
和/或,
所述空调机组的排气端设置有导流圈,所述导流圈内设置有通气孔,所述空调机组的排气通过所述通气孔进入所述气流导向管内,所述通气孔沿所述空调机组的排气方向孔径递减。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提供的一种空调系统,能够减少对建筑内进行温度调节的能量消耗,避免能源的浪费,达到节能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表示为:
11、风扇;12、换热器;13、导流圈;2、流路控制阀;21、第一止通闸;22、第二止通闸;23、第三止通闸;24、第四止通闸;31、第一段;311、第一出风管;312、第二出风管;32、第二段;321、第三出风管;322、第四出风管;41、第一检测部;42、第二检测部。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参见图1至图2所示,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一种空调系统,包括空调机组和气流导向管,气流导向管的进气端与空调机组的排气端相连通,气流导向管上至少设置有第一出风部和第二出风部,第二出风部位于第一出风部的上方;
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一检测部41和第二检测部42,第一检测部41用于监测室内环境温度,第二检测部42用于监测人员流动信息;
当第一检测部41监测到室内环境温度低于第一温度阈值,且第二检测部42监测到人员流动时,空调机组进入制热模式,暖风从第一出风部排出;
当第一检测部41监测到室内环境温度高于第二温度阈值,且第二检测部42监测到人员流动时,空调机组进入制冷模式,冷风从第二出风部排出。
通过设置第一出风部和第二出风部,当空调机组制冷时,冷风从位于更高处的第二出风部排出,冷空气下降,能够利用更少的能量,快速的使室内温度下降,达到制冷的目的。当空调机组制热时,冷风从位于更低处的第一出风部排出,热空气上升,能够利用更少的能量,快速的使室内温度上升,达到制热的目的。
进一步的,通过设置第一检测部41和第二检测部42,通过第一检测部41对室内温度进行监测。通过第二检测部42对室内人员的流动进行监测,在室内温度高于第一温度阈值或低于第二温度阈值,同时监测到存在人员流动时,空调系统启动。只有室内温度高于第一温度阈值或低于第二温度阈值,而无人员流动时,空调机组不进行工作。只有人员流动,而室内温度在第一温度阈值与第二温度阈值之间时,空调机组不进行工作。能够避免在闲置的时间或空间内空调仍在运转,导致浪费资源能耗,通过能够保证在室温超过预定范围时及时开启空调设备,位室内人员提供舒适的环境。
进一步的,第一检测部41为温度检测装置。第二检测部42为客流计数器,用于统计人的流动量。
第一出风部设置在建筑物的室内底部,第二出风部设置在人员活动区域的室内顶部。在大而高的建筑中,人员集中在活动区,并非在高层区域,因此对高层区进行升、降温的意义不大,将第二出风部设置在人员活动区域的室内顶部,能够节约能源。
进一步的,人员活动区域即指人员主要活动的区域。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第二出风部设置在建筑物室内的顶部。
气流导向管上设置有流路控制阀2,第一出风部通过流路控制阀2设置在气流导向管上。通过设置流路控制阀2,实现第一出风部出风或第二出风部出风的切换控制。
进一步的,空调系统包括控制系统,第一检测部41、第二检测部42、空调机组和流路控制阀2均通信连接在控制系统上,控制系统根据第一检测部41和第二检测部42所监测到的信息控制空调机组的启停和流路控制阀2的开闭。
进一步的,通过流路控制阀2控制空调机组排出气体进入第一出风部或第二出风部内。具体的,通过流路控制阀2使空调机组排出的暖风进入第一出风部内,而不是进入第二出风部内,使空调机组排出的冷风进入第二出风部内,而不是进入第一出风部内。
第一出风部至少包括第一出风管311和第二出风管312,第二出风部至少包括第三出风管321和第四出风管322,第一出风管311和第二出风管312设置在流路控制阀2上。通过设置第一出风管311、第二出风管312、第三出风管321和第四出风管322,以及流路控制阀2,实现第一出风部出风或第二出风部出风的切换控制。
进一步的,第一出风管311和第二出风管312并列设置,二者均连接在流路控制阀2上。第三出风管321和第四出风管322并列设置,二者属于气流导向管的顶端部分所分出的支路。
进一步的,第一出风管311与第二出风管312成180°设置,第三出风管321与第四出风管322成180°设置,也即第一出风管311的出风方向与第二出风管312的出风方向相反,第三出风管321的出风方向与第四出风管322的出风方向相反。
进一步的,第一出风管311、第二出风管312、第三出风管321和第四出风管322均水平设置。
流路控制阀2包括第一阀口、第二阀口、第三阀口和第四阀口,第一出风管311设置在第一阀口上,第二出风管312设置在第二阀口上,第三阀口和第四阀口设置在气流导向管上。通过设置第一阀口、第二阀口、第三阀口和第四阀口,实现第一出风管311、第二出风管312、第三出风管321和第四出风管322与空调机组连接的通断,进而实现第一出风部出风或第二出风部出风的切换,即冷风或暖风的切换。
进一步的,第一阀口、第二阀口水平设置,第三阀口和第四阀口竖直设置。
进一步的,流路控制阀2位于气流导向管上,流路控制阀2与流路控制阀2相连通的开口即为第三阀口和第四阀口。
第一阀口设置有第一止通闸21,第二阀口设置有第二止通闸22,第三阀口设置有第三止通闸23,第四阀口设置有第四止通闸24;当空调机组进入制热模式时,第一止通闸21和第二止通闸22打开,第三止通闸23和第四止通闸24关闭,当空调机组进入制冷模式时,第一止通闸21和第二止通闸22关闭,第三止通闸23和第四止通闸24打开,通过设置第一止通闸21、第二止通闸22、第三止通闸23和第四止通闸24,实现实现第一出风部出风或第二出风部出风的切换控制。
进一步的,止通闸打开,即为使其所在的管路与空调机组相连通。止通闸关闭,即为阻断其所在的管路与空调机组的连通。
进一步的,第一止通闸21、第二止通闸22、第三止通闸23和第四止通闸24均为板闸。
进一步的,第一止通闸21、第二止通闸22、第三止通闸23和第四止通闸24均具有控制器,控制器与控制系统通信连接,控制系统根据第一检测部41和第二检测部42的信号来对第一止通闸21、第二止通闸22、第三止通闸23和第四止通闸24的开关进行控制。
气流导向管包括第一段31和第二段32,第一段31的进气端与空调机组的排气端相连通,第一段31的排气端与第二段32的进气端相连通,第二段32的排气端与第二出风部相连通,第一出风部设置在第一段31上,第一段31能够以自身的中轴线为中心转动,第二段32能够以自身的中轴线为中心转动。通过将第一段31和第二段32设置为可以以自身的中轴线为中心转动,能够使热气流或冷气流环绕吹出,能够使人充分感受到热风或冷风的作用,避免热量浪费,也提高了使用体验。
进一步的,第一段31和第二段32的旋转即为在竖直平面内围绕各自的中轴线自转。
进一步的,第一段31和第二段32相连通,形成气流导向管。
气流导向管上设置有第一转动部和第二转动部,第一转动部设置在空调机组与第一段31之间,第一转动部能够带动第一段31旋转,第二转动部设置在第一段31与第二段32之间,第二转动部能够带动第二段32旋转。通过设置第一转动部和第二转动部,实现了第一段31和第二段32的旋转。
进一步的,第一驱动部设置在第一段31的底部,通过第一驱动部的旋转带动第一段31旋转。第二驱动部设置在第二段32的底部、第一段31的顶部,通过第二驱动部的旋转带动第二段32旋转。
第二转动部包括第一环体、第二环体和驱动装置,第一段31设置在第一环体上,第二段32设置在第二环体上,驱动装置能够驱动第二环体以自身中轴线为中心旋转,以带动第二段32旋转。通过设置第一环体、第二环体和驱动装置,实现了第一段31和第二段32的旋转。
进一步的,第一驱动部也具有驱动装置来提供旋转的动力,通过驱动装置驱动第一驱动部旋转,进而实现带动第一段31的旋转。
进一步的,第一环体与第二环体同心设置,且二者均为水平设置,第一环体随第一段31一同旋转。驱动部驱动第二环体旋转,来带动第二段32的旋转。
第一段31旋转时,第二段32静止,第二段32旋转时,第一段31静止。第一段31的旋转与第二段32的旋转是互相独立的,即第一段31的旋转与第二段32的旋转互不干涉,减少转动区域,达到降低转动能耗的作用。
空调机组包括风扇11和换热器12,换热器12位于风扇11与空调机组的排气端之间,风扇11吹动空气穿过换热器12进行制冷或制热,经调节温度后的空气进入气流导向管内,进而被排至室内。
空调机组的排气端设置有导流圈13,导流圈13内设置有通气孔,空调机组的排气通过通气孔进入气流导向管内,通气孔沿空调机组的排气方向孔径递减。通过设置导流圈13保证空调机组所排出的气体全部进入至气流导向管内,并且能够通过通气孔的孔径大小来调节气体在气流导向管内的流速。
进一步的,导流圈13为漏斗形,直径较大的开口朝下,直径较小的开口朝上。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提供的一种空调系统,能够减少对建筑内进行温度调节的能量消耗,避免能源的浪费,达到节能的效果。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有利方式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以上仅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空调机组和气流导向管,所述气流导向管的进气端与所述空调机组的排气端相连通,所述气流导向管上至少设置有第一出风部和第二出风部,所述第二出风部位于所述第一出风部的上方;
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一检测部(41)和第二检测部(42),所述第一检测部(41)用于监测室内环境温度,所述第二检测部(42)用于监测人员流动信息;
当所述第一检测部(41)监测到室内环境温度低于第一温度阈值,且所述第二检测部(42)监测到人员流动时,所述空调机组进入制热模式,暖风从所述第一出风部排出;
当所述第一检测部(41)监测到室内环境温度高于第二温度阈值,且所述第二检测部(42)监测到人员流动时,所述空调机组进入制冷模式,冷风从所述第二出风部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风部设置在建筑物的室内底部,所述第二出风部设置在人员活动区域的室内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导向管上设置有流路控制阀(2),所述第一出风部通过所述流路控制阀(2)设置在所述气流导向管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风部至少包括第一出风管(311)和第二出风管(312),所述第二出风部至少包括第三出风管(321)和第四出风管(322),所述第一出风管(311)和所述第二出风管(312)设置在所述流路控制阀(2)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路控制阀(2)包括第一阀口、第二阀口、第三阀口和第四阀口,所述第一出风管(311)设置在所述第一阀口上,所述第二出风管(312)设置在所述第二阀口上,所述第三阀口和所述第四阀口设置在所述气流导向管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口设置有第一止通闸(21),所述第二阀口设置有第二止通闸(22),所述第三阀口设置有第三止通闸(23),所述第四阀口设置有第四止通闸(24);当所述空调机组进入制热模式时,所述第一止通闸(21)和所述第二止通闸(22)打开,所述第三止通闸(23)和所述第四止通闸(24)关闭,当所述空调机组进入制冷模式时,所述第一止通闸(21)和所述第二止通闸(22)关闭,所述第三止通闸(23)和所述第四止通闸(24)打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导向管包括第一段(31)和第二段(32),所述第一段(31)的进气端与所述空调机组的排气端相连通,所述第一段(31)的排气端与所述第二段(32)的进气端相连通,所述第二段(32)的排气端与所述第二出风部相连通,所述第一出风部设置在所述第一段(31)上,所述第一段(31)能够以自身的中轴线为中心转动,所述第二段(32)能够以自身的中轴线为中心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导向管上设置有第一转动部和第二转动部,所述第一转动部设置在所述空调机组与所述第一段(31)之间,所述第一转动部能够带动所述第一段(31)旋转,所述第二转动部设置在所述第一段(31)与所述第二段(32)之间,所述第二转动部能够带动所述第二段(32)旋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动部包括第一环体、第二环体和驱动装置,所述第一段(31)设置在所述第一环体上,所述第二段(32)设置在所述第二环体上,所述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所述第二环体以自身中轴线为中心旋转,以带动所述第二段(32)旋转。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31)旋转时,所述第二段(32)静止,所述第二段(32)旋转时,所述第一段(31)静止。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机组包括风扇(11)和换热器(12),所述换热器(12)位于所述风扇(11)与所述空调机组的排气端之间;
和/或,
所述空调机组的排气端设置有导流圈(13),所述导流圈(13)内设置有通气孔,所述空调机组的排气通过所述通气孔进入所述气流导向管内,所述通气孔沿所述空调机组的排气方向孔径递减。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489787.3U CN212006155U (zh) | 2020-04-07 | 2020-04-07 | 空调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489787.3U CN212006155U (zh) | 2020-04-07 | 2020-04-07 | 空调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006155U true CN212006155U (zh) | 2020-11-24 |
Family
ID=734044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489787.3U Active CN212006155U (zh) | 2020-04-07 | 2020-04-07 | 空调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006155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665171A (zh) * | 2020-12-18 | 2021-04-16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管槽式送风系统、控制方法及设备 |
-
2020
- 2020-04-07 CN CN202020489787.3U patent/CN212006155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665171A (zh) * | 2020-12-18 | 2021-04-16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管槽式送风系统、控制方法及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382681A (zh) | 一种空调室内机 | |
CN204421274U (zh) | 一种两级换热的混合型新风换气机 | |
CN212339440U (zh) | 一种上下出风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TW346535B (en) | Air current control apparatus for air conditioner and methods | |
CN107655108A (zh) | 空调器与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 |
CN207113012U (zh) | 空调面板和空调柜机 | |
KR100907307B1 (ko) | 외기 직접 도입형 냉난방 환기유닛 및 그 제어방법 | |
CN111706917A (zh) | 一种上下出风空调室内机、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 |
CN212006155U (zh) | 空调系统 | |
JP2014173826A (ja) | 全熱交換型の換気装置 | |
CN107120756A (zh) | 实验室节能送排风系统 | |
CN114383215B (zh) | 换热器、空调器及空调控制方法 | |
CN108061338A (zh) | 一种具有排湿功能的热交换系统 | |
CN212408969U (zh) | 可切换工况的变频全热回收新风机 | |
CN104864528A (zh) | 一种地铁站竖井型蒸发冷凝直膨冷风型通风空调系统 | |
CN111442513A (zh) | 空调系统 | |
CN109869886B (zh) | 一种基于旋转射流的节能化空调定向送风装置 | |
CN204739710U (zh) | 一种地铁站竖井型蒸发冷凝直膨冷风型通风空调系统 | |
CN108758797B (zh) | 天花机 | |
CN216790390U (zh) | 一种组合柜和空调系统 | |
CN216048248U (zh) | 风幕装置 | |
CN106225180B (zh) | 一种全新风壁挂射流空调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 |
CN211400200U (zh) | 高大空间非等温层通风置换系统 | |
JP2002277034A (ja) | 空気調和装置 | |
CN210241836U (zh) | 负压空气流动降温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