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96876U - 一种菱形底手袋 - Google Patents
一种菱形底手袋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996876U CN211996876U CN202020053950.1U CN202020053950U CN211996876U CN 211996876 U CN211996876 U CN 211996876U CN 202020053950 U CN202020053950 U CN 202020053950U CN 211996876 U CN211996876 U CN 21199687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vering
- tread
- covering surface
- rhombic
- threading par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urses, Travelling Bags, Baskets, Or Suitc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袋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菱形底手袋,包括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及连接面,第一侧面与连接面之间设有第一折痕,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间连接有第二折痕,第二侧面与连接面粘接;第一侧面连接有第一梯面、第二侧面连接有第二梯面,第二梯面翻转后可与第一梯面围绕形成菱形底结构;第一梯面覆盖有第一连接部,第二梯面覆盖有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围绕形成与菱形底结构重合的菱形结构。本实用新型成型时只需粘接第二侧面与连接面及粘接底面,两边成型的方式替代了传统的四边成型的方式,结构简单,利于实现自动化成型且降低自动化成型的难度,减少人工成型导致的人工浪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袋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菱形底手袋。
背景技术
包装袋用于包装各种用品,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很多商品,特别是礼品,如糖果、礼盒等的包装需要采用外形美观、提携方便的包装袋,以满足顾客越来越高的要求。其中,菱形底手袋因其易于成型、外表美观成为最受卖家和消费者欢迎的礼品袋。然而,目前的菱形底手袋结构复杂,需要在四边成型,成型工艺繁琐,生产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菱形底手袋,手袋结构简单、整体匀称美观且成型工艺简单、可节约手袋的生产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菱形底手袋,包括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及连接面,第一侧面与连接面之间设有第一折痕,所述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之间连接有第二折痕,所述第二侧面与连接面粘接;所述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的顶部分别设有用于穿挂连接绳的第一挂孔、第二挂孔;所述第一侧面连接有第一梯面、所述第二侧面连接有第二梯面,所述第二梯面翻转后可与第一梯面围绕形成菱形底结构;所述第一梯面覆盖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梯面覆盖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围绕形成与所述菱形底结构重合的菱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菱形底手袋,由单张卡纸折叠粘接成型,成型时只需粘接第二侧面与连接面及粘接底面,两边成型的方式替代了传统的四边成型的方式,结构简单,利于实现自动化成型且降低自动化成型的难度,减少人工成型导致的人工浪费。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覆盖面及第二覆盖面,所述第一覆盖面为两组且两组第一覆盖面分别连接于第一梯面的两腰边,所述第一侧面连接于第一梯面的顶边,所述第二覆盖面连接于第一梯面的底边,所述第二覆盖面与第一覆盖面之间设有第一切口。第一切口将第一覆盖面及第二覆盖面分隔开,便于第一覆盖面、第二覆盖面的顺序折叠:先折叠粘接第一覆盖面,第一覆盖面沿第一梯面的腰边折叠且第一覆盖面的一侧边与第一梯面的顶边共线;再折叠第二覆盖面,第二覆盖面折叠粘接于第一覆盖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梯面为底角为45°的等腰梯形,所述第二覆盖面的高度尺寸大于第一梯面的高度尺寸。第一梯面底角的设置可保证在第一覆盖面沿第一梯面腰边折叠时第一覆盖面的侧边可与第一梯面的顶边共线,保证结构的紧凑和外表的美观。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三覆盖面及第四覆盖面,所述第三覆盖面为两组且两组第三覆盖面分别连接于第二梯面的两腰边,所述第二侧面连接于第二梯面的顶边,所述第四覆盖面连接于第二梯面的底边,所述第四覆盖面与第三覆盖面之间设有第二切口。第二切口将第三覆盖面及第四覆盖面分隔开,便于第三覆盖面、第四覆盖面的顺序折叠:先折叠粘接第三覆盖面,第三覆盖面沿第二梯面的腰边折叠且第三覆盖面的一侧边与第二梯面的顶边共线;再折叠第四覆盖面,第四覆盖面折叠粘接于第三覆盖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梯面为底角为45°的等腰梯形,所述第四覆盖面的高度尺寸大于第二梯面的高度尺寸。第一梯面底角的设置可保证在第一覆盖面沿第一梯面腰边折叠时第一覆盖面的侧边可与第一梯面的顶边共线,保证结构的紧凑和外表的美观。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覆盖面与第一覆盖面粘接且第二覆盖面与第四覆盖面至少部分搭接;所述第四覆盖面与第三覆盖面粘接且第四覆盖面与第二覆盖面至少部分搭接。第一覆盖面及第二覆盖面均为矩形面、且矩形面的高度设置使得第四覆盖面与第二覆盖面至少部分搭接,形成外表美观、承重性佳的菱形底。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面包括通过第三折痕连接的粘接面与折叠面,所述第三折痕与第一梯面的侧边轴对称设置。第三折痕与第一梯面的侧边关于第一折痕轴对称,折叠面可与第一折叠面一起沿着第一梯面的腰边折叠,折叠面位于第一折叠面与第一梯面之间,可改善手袋的结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面连接有第一穿绳部,所述第二侧面连接有第二穿绳部,所述第一挂孔设于第一穿绳部,所述第二挂孔设于第二穿绳部。第一穿绳部、第二穿绳部供挂绳提拉,对承重要求高,本实用新型可将第一穿绳部、第二穿绳部的用材采用比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厚度更厚或承重能力更强的卡纸。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穿绳部与第二穿绳部均为折叠成型的双层结构。第一穿绳部、第二穿绳部也可采用与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相同材料的卡纸,折叠得到双层以改善承重性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由单张卡纸按照预设尺寸模切、折叠粘接成型得到菱形底手袋,采用两边成型的方式替代传统的四边成型的方式,结构简单,利于实现自动化成型且降低自动化成型的难度,减少人工成型导致的人工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菱形底手袋的展开示意图;
图2为菱形底手袋的折叠示意图I;
图3为菱形底手袋的折叠示意图II;
图4为菱形底手袋的折叠示意图III;
图5为菱形底手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第一侧面;2-第二侧面;3-连接面;31-第三折痕;32-粘接面;33-折叠面;4-第一折痕;5-第二折痕;6-第一穿绳部;61-第一挂孔;7-第二穿绳部;71-第二挂孔;8-第一梯面;9-第二梯面;10-第一覆盖面;11-第二覆盖面;12-第一切口;13-第三覆盖面;14-第四覆盖面;15-第二切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菱形底手袋的实施例,包括第一侧面1、第二侧面2及连接面3,第一侧面1与连接面3之间设有第一折痕4,第一侧面1与第二侧面2之间连接有第二折痕5,第二侧面2与连接面3粘接;第一侧面1、第二侧面2的顶部分别设有用于穿挂连接绳的第一挂孔61、第二挂孔71;第一侧面1连接有第一梯面8、第二侧面2连接有第二梯面9,第二梯面9翻转后可与第一梯面8围绕形成菱形底结构;第一梯面8覆盖有第一连接部,第二梯面9覆盖有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围绕形成与菱形底结构重合的菱形结构。
本实施例在实施时,由单张卡纸折叠粘接成型,成型时只需粘接第二侧面2与连接面3及粘接底面,以两边成型的方式替代传统的四边成型的方式,结构简单,利于实现自动化成型且降低自动化成型的难度,减少人工成型导致的人工浪费。
其中,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覆盖面10及第二覆盖面11,第一覆盖面10为两组且两组第一覆盖面10分别连接于第一梯面8的两腰边,第一侧面1连接于第一梯面8的顶边,第二覆盖面11连接于第一梯面8的底边,第二覆盖面11与第一覆盖面10之间设有第一切口12。第一切口12将第一覆盖面10及第二覆盖面11分隔开,便于第一覆盖面10、第二覆盖面11的顺序折叠:先折叠粘接第一覆盖面10,第一覆盖面10沿第一梯面8的腰边折叠且第一覆盖面10的一侧边与第一梯面8的顶边共线;再折叠第二覆盖面11,第二覆盖面11折叠粘接于第一覆盖面10上。本实施例中,第一梯面8为底角45°的等腰梯形,保证在第一覆盖面10沿第一梯面8腰边折叠时第一覆盖面10的侧边可与第一梯面8的顶边共线,保证结构的紧凑和外表的美观;第二覆盖面11的高度尺寸大于第一梯面8的高度尺寸,第二覆盖面11不仅可与第一覆盖面10、第一梯面8搭接,而且第二覆盖面11还可与第二连接部搭接以保证手袋外表的美观性和菱形底部的承重能力。
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三覆盖面13及第四覆盖面14,第三覆盖面13为两组且两组第三覆盖面13分别连接于第二梯面9的两腰边,第二侧面2连接于第二梯面9的顶边,第四覆盖面14连接于第二梯面9的底边,第四覆盖面14与第三覆盖面13之间设有第二切口15。第二切口15将第三覆盖面13及第四覆盖面14分隔开,便于第三覆盖面13、第四覆盖面14的顺序折叠:先折叠粘接第三覆盖面13,第三覆盖面13沿第二梯面9的腰边折叠且第三覆盖面13的一侧边与第二梯面9的顶边共线;再折叠第四覆盖面14,第四覆盖面14折叠粘接于第三覆盖面13上。本实施例中,第二梯面9为底角为45°的等腰梯形,可保证在第三覆盖面13沿第二梯面9腰边折叠时第三覆盖面13的侧边可与第二梯面9的顶边共线,保证结构的紧凑和外表的美观;第四覆盖面14的高度尺寸大于第二梯面9的高度尺寸,第四覆盖面14不仅可与第三覆盖面13、第二梯面9搭接,而且第四覆盖面14还可与第一连接部搭接以保证手袋外表的美观性和菱形底部的承重能力。具体地,第二覆盖面11与第一覆盖面10粘接且第二覆盖面11与第四覆盖面14至少部分搭接;第四覆盖面14与第三覆盖面13粘接且第四覆盖面14与第二覆盖面11至少部分搭接;本实施例的第一覆盖面10及第二覆盖面11均为矩形面、且矩形面的高度设置使得第四覆盖面14与第二覆盖面11至少部分搭接,从而形成外表美观、承重性佳的菱形底,如图3、图4所示。
如图1所示,连接面3包括通过第三折痕31连接的粘接面32与折叠面33,第三折痕31与第一梯面8的侧边轴对称设置。第三折痕31与第一梯面8的侧边关于第一折痕4轴对称,使得折叠面33可与第一折叠面33一起沿着第一梯面8的腰边折叠,折叠面33位于第一折叠面33与第一梯面8之间,可改善手袋的结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
如图1至图5所示,第一侧面1连接有第一穿绳部6,第二侧面2连接有第二穿绳部7,第一挂孔61设于第一穿绳部6,第二挂孔71设于第二穿绳部7。为了满足第一穿绳部6与第二穿绳部7的承重性能,本实施例可将第一穿绳部6、第二穿绳部7的用材采用比第一侧面1、第二侧面2厚度更厚或承重能力更强的卡纸。当然,本实施例的第一穿绳部6、第二穿绳部7也可采用与第一侧面1、第二侧面2相同材料的卡纸,折叠得到双层以改善承重性能,在改善手袋承重性能的同时还可保证手袋外表的美观。
本实施例在折叠成型时,按以下步骤顺序进行:
按需选用合适克重卡纸,按照预设尺寸经模切工艺裁剪得到模切卡纸,如图1所示;将模切卡纸第二侧面2的边沿与连接面3的粘接面32粘接,如图2所示;将第二梯面9向上翻转且第一梯面8和第二梯面9围绕形成菱形底结构,如图3所示;将第一覆盖面10沿第一梯面8的侧边折叠粘接于第一梯面8,将第三覆盖面13沿第二梯面9的侧边折叠粘接于第二梯面9,如图4所示;将第二覆盖面11折叠粘接于第一梯面8及第一覆盖面10,将第四覆盖面14折叠粘接于第二梯面9及第三覆盖面13,如图5所示;在菱形底放置底卡完成菱形底手袋的成型。
经过以上步骤,采用两边成型的方式替代了传统的四边成型的方式,简化成型工艺,利于实现自动化成型且降低自动化成型的难度,减少人工成型导致的人工浪费。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菱形底手袋,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侧面(1)、第二侧面(2)及连接面(3),第一侧面(1)与连接面(3)之间设有第一折痕(4),所述第一侧面(1)与第二侧面(2)之间连接有第二折痕(5),所述第二侧面(2)与连接面(3)粘接;所述第一侧面(1)、第二侧面(2)的顶部分别设有用于穿挂连接绳的第一挂孔(61)、第二挂孔(71);所述第一侧面(1)连接有第一梯面(8)、所述第二侧面(2)连接有第二梯面(9),所述第二梯面(9)翻转后可与第一梯面(8)围绕形成菱形底结构;所述第一梯面(8)覆盖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梯面(9)覆盖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围绕形成与所述菱形底结构重合的菱形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菱形底手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覆盖面(10)及第二覆盖面(11),所述第一覆盖面(10)为两组且两组第一覆盖面(10)分别连接于第一梯面(8)的两腰边,所述第一侧面(1)连接于第一梯面(8)的顶边,所述第二覆盖面(11)连接于第一梯面(8)的底边,所述第二覆盖面(11)与第一覆盖面(10)之间设有第一切口(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菱形底手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梯面(8)为底角为45°的等腰梯形,所述第二覆盖面(11)的高度尺寸大于第一梯面(8)的高度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菱形底手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三覆盖面(13)及第四覆盖面(14),所述第三覆盖面(13)为两组且两组第三覆盖面(13)分别连接于第二梯面(9)的两腰边,所述第二侧面(2)连接于第二梯面(9)的顶边,所述第四覆盖面(14)连接于第二梯面(9)的底边,所述第四覆盖面(14)与第三覆盖面(13)之间设有第二切口(1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菱形底手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梯面(9)为底角为45°的等腰梯形,所述第四覆盖面(14)的高度尺寸大于第二梯面(9)的高度尺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菱形底手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覆盖面(11)与第一覆盖面(10)粘接且第二覆盖面(11)与第四覆盖面(14)至少部分搭接;所述第四覆盖面(14)与第三覆盖面(13)粘接且第四覆盖面(14)与第二覆盖面(11)至少部分搭接。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菱形底手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面(3)包括通过第三折痕(31)连接的粘接面(32)与折叠面(33),所述第三折痕(31)与第一梯面(8)的侧边轴对称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菱形底手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面(1)连接有第一穿绳部(6),所述第二侧面(2)连接有第二穿绳部(7),所述第一挂孔(61)设于第一穿绳部(6),所述第二挂孔(71)设于第二穿绳部(7)。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菱形底手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穿绳部(6)与第二穿绳部(7)均为折叠成型的双层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053950.1U CN211996876U (zh) | 2020-01-11 | 2020-01-11 | 一种菱形底手袋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053950.1U CN211996876U (zh) | 2020-01-11 | 2020-01-11 | 一种菱形底手袋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996876U true CN211996876U (zh) | 2020-11-24 |
Family
ID=734256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053950.1U Active CN211996876U (zh) | 2020-01-11 | 2020-01-11 | 一种菱形底手袋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996876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320049A (zh) * | 2020-01-11 | 2021-02-05 | 广州市千彩纸品印刷有限公司 | 一种菱形底手袋及其成型方法 |
-
2020
- 2020-01-11 CN CN202020053950.1U patent/CN211996876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320049A (zh) * | 2020-01-11 | 2021-02-05 | 广州市千彩纸品印刷有限公司 | 一种菱形底手袋及其成型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7791404U (zh) | 包装套筒以及包装件 | |
CN206766540U (zh) | 包装套筒以及包装件 | |
CN211996876U (zh) | 一种菱形底手袋 | |
CN208134840U (zh) | 一种兼具固定和缓冲的灯具包装内衬件 | |
CN112320049B (zh) | 一种六边形底手袋及其成型方法 | |
CN106628622A (zh) | 儿童安全座椅包装 | |
KR100806336B1 (ko) | 완충구조를 구비한 포장용 상자 및 그 제조방법 | |
CN214608561U (zh) | 包装纸箱 | |
CN205633358U (zh) | 一种衬垫一体包装盒 | |
CN209939214U (zh) | 一种高强度瓦楞纸包装盒 | |
CN211996875U (zh) | 一种双边中封m底立体纸袋 | |
CN210793958U (zh) | 一种对开异形陶瓷包装 | |
CN104150065B (zh) | 方便携带的集合四个储物空间的包装盒 | |
CN111114987A (zh) | 一种双边中封m底立体纸袋及制作工艺 | |
CN208775211U (zh) | 一种纸盒 | |
CN215751049U (zh) | 一种侧边中封包底立体纸袋 | |
CN217624647U (zh) | 组合式包装盒 | |
CN219447601U (zh) | 一体多面可对开五边型结构礼盒 | |
CN214986703U (zh) | 一种具有隐藏顶面的包装盒 | |
CN217970303U (zh) | 一种折叠式三棱柱纸盒 | |
CN213620744U (zh) | 一种不易开口的盒体结构 | |
CN113401460B (zh) | 一种包装礼盒 | |
CN215045323U (zh) | 一种200g多功能手工彩色包装卡纸 | |
CN218662847U (zh) | 一种可变形的包装盒 | |
CN2858519Y (zh) | 一种成型平底的食品包装袋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