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88041U - 一种渗透汽化膜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渗透汽化膜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88041U
CN211988041U CN202020387587.7U CN202020387587U CN211988041U CN 211988041 U CN211988041 U CN 211988041U CN 202020387587 U CN202020387587 U CN 202020387587U CN 211988041 U CN211988041 U CN 2119880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fixedly connected
threaded
membrane device
pervaporation membra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8758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青鹏
万林
郭大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Zhongzho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Zhongzho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Zhongzho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Zhongzho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38758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880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880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880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渗透汽化膜装置,属于汽化膜装置技术领域,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壁的左右两侧面均卡接有第一轴承,两个所述第一轴承内套接有同一个螺纹柱,所述螺纹柱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两个螺纹帽,两个所述螺纹帽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支撑板,所述螺纹柱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的数量为两个,位于右侧所述第二齿轮的右侧面卡接有第一旋转机构。该渗透汽化膜装置,通过设备电机、第二齿轮、滑块、螺纹柱、转轴和壳体,使得工作人员可以方便的对汽化膜设备的位置进行调整,且在需要将汽化膜设备放下时,只需启动电机反向转动即可,方便了工作人员的操作。

Description

一种渗透汽化膜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化膜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渗透汽化膜装置。
背景技术
膜分离技术是近三十多年来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是多学科交叉的产物,也是化学工程学科发展的新增长点,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紧张、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现有的渗透汽化膜设备在进行安装完毕后不易进行移动,且在安装时由于渗透汽化膜设备重量较重,工作人员在进行搬运和安装时不易进行操作,当需要将渗透汽化膜放置在地面上时,容易出现放置不稳而倾倒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渗透汽化膜装置,解决了现有的渗透汽化膜设备在进行安装完毕后不易进行移动,且在安装时由于渗透汽化膜设备重量较重,工作人员在进行搬运和安装时不易进行操作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渗透汽化膜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壁的左右两侧面均卡接有第一轴承,两个所述第一轴承内套接有同一个螺纹柱,所述螺纹柱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两个螺纹帽,两个所述螺纹帽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支撑板,所述螺纹柱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的数量为两个,位于右侧所述第二齿轮的右侧面卡接有第一旋转机构,位于左侧所述第二齿轮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旋转机构。
所述第二旋转机构和第一旋转机构的正面均固定连接有握把,所述第二旋转机构和第一旋转机构的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滑槽内,所述滑槽开设在壳体内壁的下表面,两个所述第二齿轮与同一个第三齿轮啮合,所述第三齿轮的背面固定连接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的下表面与壳体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旋转机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四齿轮,所述第四齿轮与第五齿轮啮合,所述第五齿轮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旋转装置,所述旋转装置卡接在壳体内,所述旋转装置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螺纹连接在螺帽内,所述螺帽卡接在底板内,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设置有汽化膜设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壳体的底座的正面均设置有凹槽,所述握把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纹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四齿轮和第五齿轮均设置为锥齿轮,所述汽化膜设备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底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螺纹柱是由两个螺纹方向相反的螺纹棍组成,所述底板的下表面设置有若干个滑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下表面与壳体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驱动轴与第三齿轮的背面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旋转装置包括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卡接在壳体的下表面,所述第二轴承内套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第五齿轮的下表面和螺纹杆的顶端固定连接。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该渗透汽化膜装置,通过设备电机、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电机、滑块、滑槽、螺纹柱、转轴和壳体,当工作人员通过电机将汽化膜设备夹持住时,就可以拉动位于右侧的握把,随后推动位于左侧的握把,使得左侧的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接触,使得第四齿轮带动第五齿轮转动,此时螺纹杆就会推动壳体缓缓向上移动,使得底座脱离地面,使得工作人员可以方便的对汽化膜设备的位置进行调整,且在需要将汽化膜设备放下时,只需启动电机反向转动即可,方便了工作人员的操作。
2、该渗透汽化膜装置,通过设置电机、第一齿轮、螺纹柱和螺纹帽,当工作人员对汽化膜设备进行夹持时,只需推动该汽化膜装置,使得该汽化膜装置的正面通过汽化膜设备,此时工作人员就可以启动电机,使得电机正向转动,随后工作人员就可以推动握把,使得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和第一齿轮接触,此时两个支撑板就会相向移动,从而将汽化膜设备夹持住,使得该汽化膜装置可以方便的对汽化膜设备进行夹持,使得工作人员在对汽化膜设备进行移动时,汽化膜设备不易出现倾倒的情况。
3、该渗透汽化膜装置,通过设备滑块和滑槽,当工作人员需要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接触时,只需工作人员推动握把,使得第二齿轮缓缓向前移动即可,此时滑块就会在滑槽内滑动,使得第二齿轮的位置不易发生偏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板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第一轴承、3螺纹柱、4螺纹帽、5第一齿轮、6支撑板、7第二齿轮、8第一旋转机构、9滑块、10滑槽、11第三齿轮、12驱动装置、121电机、122固定座、13第二旋转机构、14握把、15第四齿轮、16第五齿轮、17旋转装置、171转轴、172第二轴承、18螺纹杆、19螺帽、20底板、21汽化膜设备、22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渗透汽化膜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内壁的左右两侧面均卡接有第一轴承2,两个第一轴承2内套接有同一个螺纹柱3,螺纹柱3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两个螺纹帽4,两个螺纹帽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支撑板6,壳体1的底座22的正面均设置有凹槽,握把14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纹路,因设置有凹槽,使得工作人员在需要对汽化膜设备21进行夹持时,只需将汽化膜设备21卡接在凹槽内即可,因握把14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纹路,使得工作人员在推动握把14时,不易出现脱手的情况,螺纹柱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5,第一齿轮5与第二齿轮7啮合,第二齿轮7的数量为两个,位于右侧第二齿轮7的右侧面卡接有第一旋转机构8,第一齿轮5、第二齿轮7、第三齿轮11、第四齿轮15和第五齿轮16均设置为锥齿轮,汽化膜设备2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底座22,因设置有底座22,使得工作人员在将汽化膜设备21进行放置时,汽化膜设备21不易出现倾倒的情况,位于左侧第二齿轮7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旋转机构13。
第二旋转机构13和第一旋转机构8的正面均固定连接有握把14,第二旋转机构13和第一旋转机构8的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滑块9,螺纹柱3是由两个螺纹方向相反的螺纹棍组成,底板20的下表面设置有若干个滑轮,因螺纹柱3是有两个螺纹方向相反的螺纹柱3组成,使得工作人员在启动电机121,使得螺纹柱3旋转时,两个螺纹帽4可以相向或反向进行移动,方便工作人员进行夹持或放置,因设置有滑轮,使得工作人员可以方便的对该汽化膜装置的位置进行调整,同时可以调整汽化膜设备21的位置,滑块9滑动连接在滑槽10内,滑槽10开设在壳体1内壁的下表面,两个第二齿轮7与同一个第三齿轮11啮合,第三齿轮11的背面固定连接有驱动装置12,驱动装置12包括固定座122,固定座122的下表面与壳体1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固定座12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121,电机121的驱动轴与第三齿轮11的背面固定连接,因设置有电机121,使得工作人员只需控制一个电机121就可以方便的汽化膜设备21进行夹持和对汽化膜设备21的位置进行调整,因设置有固定座122,使得工作人员在启动电机121时,电机121不易因晃动而与壳体1的内壁发生磕碰,驱动装置12的下表面与壳体1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第二旋转机构13左端固定连接有第四齿轮15,第四齿轮15与第五齿轮16啮合,第五齿轮1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旋转装置17,旋转装置17包括第二轴承172,第二轴承172卡接在壳体1的下表面,第二轴承172内套接有转轴171,转轴171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第五齿轮16的下表面和螺纹杆18的顶端固定连接,因设置有第二轴承172和转轴171,使得第五齿轮16旋转时螺纹杆18可以通过转轴171进行转动,且转轴171进行进行旋转时,更加顺畅,且不易卡死,旋转装置17卡接在壳体1内,旋转装置1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18,螺纹杆18螺纹连接在螺帽19内,螺帽19卡接在底板20内,支撑板6的上表面设置有汽化膜设备21。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S1、使用时,只需工作人员启动电机121,随后推动位于右侧的握把14,使得第二齿轮7缓缓向后移动,当第二齿轮7与第三齿轮11和第一齿轮5接触时,电机121就会带动螺纹柱3旋转,使得两个螺纹帽4反向移动,此时两个支撑板6就会反向移动;
S2、当工作人员对汽化膜设备21进行夹持时,只需推动该汽化膜装置,使得该汽化膜装置的正面通过汽化膜设备21,且支撑板6位于汽化膜设备21和底座22之间的位置即可,此时工作人员就可以启动电机121,使得电机121正向转动,随后工作人员就可以推动握把14,使得第二齿轮7与第三齿轮11和第一齿轮5接触,此时两个支撑板6就会相向移动,从而将汽化膜设备21夹持住;
S3、当工作人员通过电机121将汽化膜设备21夹持住时,就可以拉动位于右侧的握把14,随后推动位于左侧的握把14,使得左侧的第二齿轮7与第三齿轮11接触,使得第四齿轮15带动第五齿轮16转动,此时螺纹杆18就会推动壳体1缓缓向上移动,使得底座22脱离地面,此时工作人员就可以对汽化膜设备21的位置进行调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6)

1.一种渗透汽化膜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壁的左右两侧面均卡接有第一轴承(2),两个所述第一轴承(2)内套接有同一个螺纹柱(3),所述螺纹柱(3)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两个螺纹帽(4),两个所述螺纹帽(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支撑板(6),所述螺纹柱(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5),所述第一齿轮(5)与第二齿轮(7)啮合,所述第二齿轮(7)的数量为两个,位于右侧所述第二齿轮(7)的右侧面卡接有第一旋转机构(8),位于左侧所述第二齿轮(7)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旋转机构(13);
所述第二旋转机构(13)和第一旋转机构(8)的正面均固定连接有握把(14),所述第二旋转机构(13)和第一旋转机构(8)的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滑块(9),所述滑块(9)滑动连接在滑槽(10)内,所述滑槽(10)开设在壳体(1)内壁的下表面,两个所述第二齿轮(7)与同一个第三齿轮(11)啮合,所述第三齿轮(11)的背面固定连接有驱动装置(12),所述驱动装置(12)的下表面与壳体(1)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旋转机构(13)左端固定连接有第四齿轮(15),所述第四齿轮(15)与第五齿轮(16)啮合,所述第五齿轮(1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旋转装置(17),所述旋转装置(17)卡接在壳体(1)内,所述旋转装置(1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18),所述螺纹杆(18)螺纹连接在螺帽(19)内,所述螺帽(19)卡接在底板(20)内,所述支撑板(6)的上表面设置有汽化膜设备(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渗透汽化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底座(22)的正面均设置有凹槽,所述握把(14)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纹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渗透汽化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5)、第二齿轮(7)、第三齿轮(11)、第四齿轮(15)和第五齿轮(16)均设置为锥齿轮,所述汽化膜设备(2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底座(2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渗透汽化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柱(3)是由两个螺纹方向相反的螺纹棍组成,所述底板(20)的下表面设置有若干个滑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渗透汽化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12)包括固定座(122),所述固定座(122)的下表面与壳体(1)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座(12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121),所述电机(121)的驱动轴与第三齿轮(11)的背面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渗透汽化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装置(17)包括第二轴承(172),所述第二轴承(172)卡接在壳体(1)的下表面,所述第二轴承(172)内套接有转轴(171),所述转轴(171)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第五齿轮(16)的下表面和螺纹杆(18)的顶端固定连接。
CN202020387587.7U 2020-03-24 2020-03-24 一种渗透汽化膜装置 Active CN2119880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87587.7U CN211988041U (zh) 2020-03-24 2020-03-24 一种渗透汽化膜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87587.7U CN211988041U (zh) 2020-03-24 2020-03-24 一种渗透汽化膜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88041U true CN211988041U (zh) 2020-11-24

Family

ID=734313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87587.7U Active CN211988041U (zh) 2020-03-24 2020-03-24 一种渗透汽化膜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880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311672U (zh) 一种沟槽管件表面处理装置
CN212859062U (zh) 一种夹持稳定的电机底座打磨夹具
CN211988041U (zh) 一种渗透汽化膜装置
CN210777322U (zh) 一种多功能机器人教学设备
CN209896961U (zh) 一种方便对光伏板进行局部更换的支撑装置
CN213737739U (zh) 一种锂电池包装膜卷绕机构
CN213040242U (zh) 一种建筑工程现场测绘装置
CN211804902U (zh) 一种电动六角套筒加工用定位装置
CN214119430U (zh) 一种电力储能设备安装固定座
CN216577596U (zh) 一种拧螺帽机的夹持机构
CN220849840U (zh) 一种便于移动的柴油机发电机组
CN216158145U (zh) 一种圆柱滚子轴承装配用辅助工装
CN215145532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管道切割装置
CN214717458U (zh) 一种高效金红石提纯装置
CN220348085U (zh) 用于徽章的多角度抛光打磨装置
CN206066186U (zh) 一种抛光机
CN216285421U (zh) 一种便携式结构智能检测装置
CN218232630U (zh) 一种刀片镀膜涂层用夹具结构
CN212803694U (zh) 一种智能泵高稳定安装机构
CN217552054U (zh) 一种圆柱齿轮传动的角向磨光机
CN216020246U (zh) 一种建筑设计外观效果展示工具
CN214925165U (zh) 一种用于木制椅子底板的钻孔夹具
CN217376330U (zh) 一种气门座圈自动送料装置
CN211130156U (zh) 一种方便使用的餐桌
CN219857227U (zh) 一种便于更换轮体的木质推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