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85076U - 一种热风式加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热风式加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85076U
CN211985076U CN201921986818.XU CN201921986818U CN211985076U CN 211985076 U CN211985076 U CN 211985076U CN 201921986818 U CN201921986818 U CN 201921986818U CN 211985076 U CN211985076 U CN 2119850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temperature
heated
temperature sensor
he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8681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晏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iping Electrical Appliance Products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eiping Electrical Appliance Products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iping Electrical Appliance Products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Meiping Electrical Appliance Products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98681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850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850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850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irect Air Heating By Heater Or Combustion Ga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热风式加热器,包括加热器壳体、发热体、风扇、温度感应器和控制板,所述加热器壳体用于放置被加热物品;所述发热体设置在所述加热器壳体内;所述风扇设置在所述加热器壳体内,用于带动加热器壳体内的空气的流动;所述温度感应器设置在所述加热器壳体内,用于对所述被加热物品温度检测;所述控制板分别与所述发热体、风扇和温度传感器连接,用于控制加热物品的加热温度。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被加热物品的表面温度或者被加热物品内的液体温度,可将液体温度加热到设定的温度范围之内,液体温度误差较小。且通过热风进行加热,加热后的被加热物品表面干燥,没有水滴。

Description

一种热风式加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风式加热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加热器主要为水式加热器,通过给加热器内的水加热,并将需要加热的物品(如装有奶水的奶瓶)放置到所述加热水内进行加热,通过加热后的水给奶瓶内的奶水进行加热。在加热过程中在对温度检测时,主要通过对加热水的温度的检测来评估奶瓶内的液体的温度,此种方式对于连续为多瓶奶水加热时,往往无法准确地测量出瓶内的液体的温度。另外,加热后的奶瓶表面粘有水,使用体验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热风式加热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热风式加热器,所述热风式加热器包括:
加热器壳体,所述加热器壳体用于放置被加热物品;
发热体,所述发热体设置在所述加热器壳体内;
风扇,所述风扇设置在所述加热器壳体内,用于带动加热器壳体内的空气的流动;
温度感应器,所述温度感应器设置在所述加热器壳体内,用于对所述被加热物品温度检测;
控制板,所述控制板分别与所述发热体、风扇和温度传感器连接,用于控制加热物品的加热温度。
进一步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温度感应器为接触式温度传感器。
进一步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温度感应器为红外线温度传感器。
进一步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加热器壳体内设有主腔体和加热通道,所述主腔体与所述加热通道相互连通,所述主腔体用于放置所述被加热物品,所述发热体和风扇分别设置在所述加热通道内。
进一步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加热通道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加热通道通过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与所述主腔体之间相互连通。
进一步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风扇的进风接口与所述进风口连通,所述风扇的出风接口与所述发热体的一端连通,所述发热体的另一端与所述出风口连通。
进一步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温度感应器设置在所述加热器壳体的内部底部位置。
进一步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加热通道设置在所述主腔体的一侧的位置,且所述进风口位于上方,出风口位于下方的位置。
进一步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热风式加热器还包括控制按键,所述控制按键与所述控制板连接,所述控制按键用于加热温度的设置。
进一步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与所述控制板连接,以及对温度进行显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热风式加热器,通过加热器壳体用于放置被加热物品;发热体设置在所述加热器壳体内;风扇设置在所述加热器壳体内,用于带动加热器壳体内的空气的流动;温度感应器设置在所述加热器壳体内,用于对所述被加热物品温度检测;控制板分别与所述发热体、风扇和温度传感器连接,用于控制加热物品的加热温度。可对盛有液体的被加热物品进行准确加热,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被加热物品的表面温度或者被加热物品内的液体温度,可将液体温度加热到设定的温度范围之内,液体温度误差较小。且通过热风进行加热,加热后的被加热物品表面干燥,没有水滴,避免传统方式由于通过水加热导致加热温度不准确且加热后被加热物品表面湿润,使用者体验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热风式加热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热风式加热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电路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加热器壳体10;
上盖101;
主腔体102;
出风口1021;
进风口1022;
加热通道103;
被加热物品(奶瓶)20;
红外线感温器30;
发热体40;
风扇50;
控制板60;
接触式温度传感器70;
复位弹簧80;
电源线90;
显示屏11;
蜂鸣器12。
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热风式加热器,包括:加热器壳体、发热体40、风扇50、温度感应器和控制板60,所述加热器壳体用于放置被加热物品20;如图1所示,在使用时,通过将被加热物品20放置到所述加热器壳体内部,所述加热物品可以为装有液体需要加热的奶瓶,通过将加热物品放置在所述加热器壳体内部以进行加热。
所述发热体40设置在所述加热器壳体内;所述发热体40用于产生热量,以对所述加热器壳体内的空气进行加热,通过对所述加热器壳体内的温度的加热,可使得空气的升温,并在空气升温后,可通过升温后的空气来对放置在加热器壳体内的被加热物品20进行加热,以使被加热物品20内的液体的升温。
所述风扇50设置在所述加热器壳体内,用于带动加热器壳体内的空气的流动;通过所述风扇50可带动所述加热器壳体内的空气的流动。使得加热后的空气可流动至所述被加热物品20的周围,以对所述被加热物品20进行加热。例如,给被加热物品20内的液体比如婴儿饮品加热。也就是,通过风扇50可使得加热后的空气流动,并为加热物品加热,且加热后被冷却的空气循环流动至所述加热器内继续加热,如此可保持对所述加热物品的持续加热。
所述温度感应器设置在所述加热器壳体,用于对所述被加热物品20温度检测;如图1中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温度感应器可设置在所述加热器壳体内部的下方的位置,以对所述被加热物品20进行温度的检测。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温度传感器也可以设置在所述加热器壳体的其他位置,例如设置在被加热壳体的内部的一侧的位置。
所述控制板60分别与所述发热体、风扇50和温度传感器连接,用于控制加热物品的加热温度。如图3中所示,通过所述控制板60可分别对所述温度传感器、发热体和风扇50进行控制,以实现对被加热物品20的加热控制,使得加热物品可加热到设定的温度,并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到被加热物品20的温度后,通过控制所述发热体的加热,可使得所述被加热物品20及其内的液体处于设定的温度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热风式加热器,通过加热器壳体用于放置被加热物品20;发热体40设置在所述加热器壳体内;风扇50设置在所述加热器壳体内,用于带动加热器壳体内的空气的流动;温度感应器设置在所述加热器壳体内,用于对所述被加热物品20温度检测;控制板60分别与所述发热体、风扇50和温度传感器连接,用于控制加热物品的加热温度。可对盛有液体的被加热物品20进行准确加热,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被加热物品20的表面温度或者被加热物品20内的液体温度,可将液体温度加热到设定的温度范围之内,液体温度误差较小。且通过热风进行加热,加热后的被加热物品20表面干燥,避免传统方式由于通过水加热导致加热温度不准确且加热后被加热物品20表面湿润,使用体验差的问题。
参阅图2、所述温度感应器为接触式温度传感器70。如图2中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示温度传感器可采用接触式温度传感器70,通过接触式温度传感器70可方便检测出被加热物品20的表面温度,由于温度的传导现象,通过获取被测物品的表面温度,即可获取到被测物品内的液体的温度。如此可通过控制板60来控制所述发热体发热,并保持被加热物品20内的液体处于设定的温度范围之内。
参阅图1,所述温度感应器为红外线温度传感器。如图1中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示温度传感器可采用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70,通过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70可方便检测出被加热物品20的内的液体的温度。例如,通过采用红外传感器,由于红外线可透过被加热物品20的外表面,对被加热物品20没的液体的温度进行更加直接的检测所测量出的温度值更加接近被加热物品20内的液体的实际温度,避免由于被加热物品20内外温度不一致时导致的加热误差。例如,需要持续对两个以上的加热物品进行加热时,第一个被加热物品20被加热完成后,可能在加热器壳体留下相对余热,此余热可能会导致接触式温度传感器70量测出较高的温度,导致无法正常对第二个被加热物品20进行加热。并保持被加热物品20内的液体处于设定的温度范围之内。
参阅图1和图2,所述加热器壳体内设有主腔体102和加热通道103,所述主腔体102与所述加热通道103相互连通,所述主腔体102用于放置所述加热物品,所述发热体和风扇50分别设置在所述加热通道103内。如图1和图2中所示,通过将所述发热体和风扇50分别设置在所述加热通道103内,使得所述加热通道103内可持续地产生加热风。由于所述加热通道103与所述主腔体102之间相互连通,使得所述加热通道103内产生的加热风可直接输送至所述主腔体102 内,以为放置在所述主腔体102内的被加热物品20进行加热。
参阅图1和图2,所述加热通道103上设有进风口1022和出风口1021,所述加热通道103通过所述进风口1022和出风口1021与所述主腔体102之间相互连通。通过设置进风口1022和出风口1021,可使得空气从进风口1022进入到所述加热通道103内,并通过所述发热体的加热后从出风口1021输出至所述主腔体102内,以为主腔体102内的被加热物品20加热,且加热降温后的空气可通过所述进风口1022进入到所述加热通道103内继续加热后输出。如此形成循环加热风。
参阅图1和图2,所述风扇50的进风接口与所述进风口1022连通,所述风扇50的出风接口与所述发热体40的一端连通,所述发热体40的另一端与所述出风口1021连通。如图1和图2中所示,通过将所述风扇50的进风接口与所述进风口1022相互连通,可通过风扇50将降温后的空气从进风口1022吸收入所述加热通道103内,从所述风扇50的出风接口排出至所述发热体40内,通过所述发热体进行加热后,从发热体的另一端排出,并通过出风口1021进入到所述主腔体102内,为主腔体102内的被加热物品20加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所述风扇50和发热体的设置,构成一个循环的加热系统,结构合理,加热后的加热风直接排除。
参阅图1和图2,所述温度感应器设置在所述加热器壳体10内部的底部位置。如图1中所示,当所述温度传感器采用接触器温度传感器时,可通过采用弹簧方式将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加热器壳体10内部的底部位置,使得所述被加热物品20被放置到所述主腔体102内后,可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相抵触。如图2中所示,当所述非接触温度传感器时,可将所述非接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加热器壳体10内部的凹槽处。通过凹槽接口,可检测到被加热物品20 内的液体温度。
参阅图1和图2,所述加热通道103设置在所述主腔体102的一侧的位置,且所述进风口1022位于上方,所述出风口1021位于下方的位置。如图1和图2 中所示,通过将所述加热通道103设置在所述主腔体102的一侧,且进风口1022 和出风口1021分别位于上下方的位置,使得进风口1022和出风口1021之间相互隔离。出风口1021排出的气体经过对被加热物品20后再进入到加热通道103 内加热,避免循环对部分空气进行加热。
参阅图3,所述热风式加热器还包括控制按键,所述控制按键与所述控制板60连接,所述控制按键用于加热温度的设置。如图3中所示,通过所述控制按键与所述控制板60连接,使用者可通过所述控制按键向所述控制板60发送控制命令,例如向所述控制板60发送温度设置命令。以设置对被加热物品20 的加热温度。
参阅图3,所述热风式加热器还包括显示屏11,所述显示屏11与所述控制板60连接,以及对温度进行显示。如图3中所示,通过所述显示屏11与所述控制板60连接,使用者可通过所述显示屏11读取相关信息,例如读取温度信息,以方便获取加热信息。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热风式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加热器壳体,所述加热器壳体用于放置被加热物品;
发热体,所述发热体设置在所述加热器壳体内;
风扇,所述风扇设置在所述加热器壳体内,用于带动加热器壳体内的空气的流动;
温度感应器,所述温度感应器设置在所述加热器壳体内,用于对所述被加热物品温度检测;
控制板,所述控制板分别与所述发热体、风扇和温度传感器连接,用于控制加热物品的加热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风式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感应器为红外线温度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风式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感应器为接触式温度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热风式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壳体内设有主腔体和加热通道,所述主腔体与所述加热通道相互连通,所述主腔体用于放置所述被加热物品,所述发热体和风扇分别设置在所述加热通道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风式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通道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加热通道通过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与所述主腔体之间相互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风式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的进风接口与所述进风口连通,所述风扇的出风接口与所述发热体的一端连通,所述发热体的另一端与所述出风口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热风式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感应器设置在所述加热器壳体的内部底部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风式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通道设置在所述主腔体的一侧的位置,且所述进风口位于上方,出风口位于下方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热风式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式加热器还包括控制按键,所述控制按键与所述控制板连接,所述控制按键用于加热温度的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热风式加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与所述控制板连接,以及对温度进行显示。
CN201921986818.XU 2019-11-15 2019-11-15 一种热风式加热器 Active CN2119850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86818.XU CN211985076U (zh) 2019-11-15 2019-11-15 一种热风式加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86818.XU CN211985076U (zh) 2019-11-15 2019-11-15 一种热风式加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85076U true CN211985076U (zh) 2020-11-24

Family

ID=734118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86818.XU Active CN211985076U (zh) 2019-11-15 2019-11-15 一种热风式加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850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166595U (zh) 家用器具
CN207821600U (zh) 一种基于温差发电技术的防烫警示杯子
CN211985076U (zh) 一种热风式加热器
CN110720843A (zh) 一种热风式加热器
WO2017152866A1 (zh) 一种全自动红外奶温检测装置
CN206499348U (zh) 便携式电热咖啡杯
CN206761665U (zh) 洗碗机及泵体内的水流温度检测装置
CN109708185A (zh) 取暖器
CN202184956U (zh) 幼儿奶瓶消毒锅
CN206660148U (zh) 一种带数显的加热保温奶瓶
CN105758505A (zh) 一种带加热功能的婴儿电子体重秤
CN210485813U (zh) 一种电磁炉或电陶炉用底座结构
CN202171507U (zh) 检测空气温度的传感器及婴儿培养箱
CN208756555U (zh) 一种全功能奶瓶
CN206277668U (zh) 3d打印机温度控制系统
CN207019118U (zh) 一种电磁炉红外测温装置
CN208861391U (zh) 一种食品加热贩卖机
CN206546209U (zh) 一种多功能测温环
CN206450668U (zh) 一种可在寒冷条件下使用的气体分析仪表
CN214486924U (zh) 一种智能空气恒温箱
CN205514169U (zh) 烹饪器具的软性测温组件和软性ih加热测温装置
CN208915868U (zh) 保温装置
CN102743161B (zh) 一种红外体温计及其提示方法
CN213813615U (zh) 气味检测装置
CN209541946U (zh) 一种液体加热器的温度探测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