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80995U - 一种便于固定的电子接插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固定的电子接插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80995U
CN211980995U CN202020946731.6U CN202020946731U CN211980995U CN 211980995 U CN211980995 U CN 211980995U CN 202020946731 U CN202020946731 U CN 202020946731U CN 211980995 U CN211980995 U CN 2119809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plug
fixed
electric plug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94673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家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garner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Dunp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Dunp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Dunp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94673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809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809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809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固定的电子接插头,包括外壳和橡胶圈,所述外壳的一侧中间处嵌入安装有电插头,且电插头的两侧均固定有定位块,所述外壳的一侧开设有通槽,所述橡胶圈固定在外壳的一侧,且电插头和通槽均位于橡胶圈内侧,所述外壳背离电插头的一侧中间处贯穿安装有电源线,所述外壳的内部一侧转动安装有转动柱,且转动柱的一侧固定有活动片,所述外壳的内壁上固定有隔离块,所述外壳的外壁中间处转动安装有转环,且转环与活动片的外端相连接,所述定位块为长条状,且定位块为橡胶材质,所述定位块的长度大于电插头的高度,所述通槽共设有两个。本实用新型具备提高连接防护性,避免插接损坏和提高稳定性,防拖拽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固定的电子接插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固定的电子接插头。
背景技术
一般电子产品的连接头与电气用品插销,称为插头。家用交流电源插头与插座,有棒状或铜板状突出的公接头,以物理方式插入有插槽或凹洞的母接头型的电源插座。尺寸是关系到插头插座和转换器能否安全使用、是否满足通用互换性要求以避免误插入的一项重要技术要求。尺寸不合格会影响用户使用或产生接触不良、误插入等隐患,轻则使设备损坏,重则会产生火灾和触电事故。
电子连接线用插头一般使用在常用的电器设备内部连接,因此其连接需要稳固,避免松动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现有的电子连接线用插头接头部位结构简单,无法有效实现插接防护,当暴力插入或连接相反后,易对插头的内部电子元件造成损坏;且现有的插头其连接稳定性较差,无法有效的防拖拽,使用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固定的电子接插头,具备提高连接防护性,避免插接损坏和提高稳定性,防拖拽的优点,解决现有设备防护性差和无法有效防拖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固定的电子接插头,包括外壳和橡胶圈,所述外壳的一侧中间处嵌入安装有电插头,且电插头的两侧均固定有定位块,所述外壳的一侧开设有通槽,所述橡胶圈固定在外壳的一侧,且电插头和通槽均位于橡胶圈内侧,所述外壳背离电插头的一侧中间处贯穿安装有电源线,所述外壳的内部一侧转动安装有转动柱,且转动柱的一侧固定有活动片,所述外壳的内壁上固定有隔离块,所述外壳的外壁中间处转动安装有转环,且转环与活动片的外端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定位块为长条状,且定位块为橡胶材质,所述定位块的长度大于电插头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通槽共设有两个,且两个通槽分别位于电插头的两侧,所述通槽内固定有棉网。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下端一侧开设有排气口,且排气口位于隔离块的一侧,所述外壳的内壁和转动柱的外壁上均设有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外壁开设有连接槽,且连接槽内滑动安装有联动杆,所述联动杆的两端分别连接转环和活动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定位块和转环,使用时,操作者手持外壳,将电插头部位与插孔连接,当插入过程中,通过定位块进行限位,确保插接时保持垂直,防止插接不当造成电子元件损坏,插入后使橡胶圈贴合插座外侧壳体表面,使连接处空气通过通槽进入外壳内,转动外侧的转环,转环通过联动杆带动内部的活动片位移,活动片通过转动柱实现角度的偏移,转动的转动柱将外壳内空气通过排气口向外排出,此时橡胶圈内侧处于相对真空状态,使外壳上通槽的一侧吸附固定,避免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拖拽现象,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本装置操作简便,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壳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定位块;2、电插头;3、转环;4、外壳;5、电源线;6、排气口;7、橡胶圈;8、通槽;9、联动杆;10、活动片;11、隔离块;12、转动柱;13、连接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便于固定的电子接插头,包括外壳4和橡胶圈7,外壳4的一侧中间处嵌入安装有电插头2,且电插头2的两侧均固定有定位块1,定位块1为长条状,且定位块1为橡胶材质,定位块1的长度大于电插头2的高度。
外壳4的一侧开设有通槽8,通槽8共设有两个,且两个通槽8分别位于电插头2的两侧,通槽8内固定有棉网,橡胶圈7固定在外壳4的一侧,且电插头2和通槽8均位于橡胶圈7内侧,外壳4背离电插头2的一侧中间处贯穿安装有电源线5,外壳4的外壁开设有连接槽13,且连接槽13内滑动安装有联动杆9,联动杆9的两端分别连接转环3和活动片10。
外壳4的内部一侧转动安装有转动柱12,且转动柱12的一侧固定有活动片10,外壳4的内壁上固定有隔离块11,外壳4的外壁中间处转动安装有转环3,且转环3与活动片10的外端相连接,外壳4的下端一侧开设有排气口6,且排气口6位于隔离块11的一侧,外壳4的内壁和转动柱12的外壁上均设有密封圈,使用时,操作者手持外壳4,将电插头2部位与插孔连接,当插入过程中,通过定位块1进行限位,确保插接时保持垂直,防止插接不当造成电子元件损坏,插入后使橡胶圈7贴合插座外侧壳体表面,使连接处空气通过通槽8进入外壳4内,转动外侧的转环3,转环3通过联动杆9带动内部的活动片10位移,活动片10通过转动柱12实现角度的偏移,转动的转动柱12将外壳4内空气通过排气口6向外排出,此时橡胶圈7内侧处于相对真空状态,使外壳4上通槽8的一侧吸附固定,避免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拖拽现象,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本装置操作简便,实用性强。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工作中,使用时,操作者手持外壳4,将电插头2部位与插孔连接,当插入过程中,通过定位块1进行限位,确保插接时保持垂直,防止插接不当造成电子元件损坏,插入后使橡胶圈7贴合插座外侧壳体表面,使连接处空气通过通槽8进入外壳4内,转动外侧的转环3,转环3通过联动杆9带动内部的活动片10位移,活动片10通过转动柱12实现角度的偏移,转动的转动柱12将外壳4内空气通过排气口6向外排出,此时橡胶圈7内侧处于相对真空状态,使外壳4上通槽8的一侧吸附固定。以上即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5)

1.一种便于固定的电子接插头,包括外壳(4)和橡胶圈(7),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4)的一侧中间处嵌入安装有电插头(2),且电插头(2)的两侧均固定有定位块(1),所述外壳(4)的一侧开设有通槽(8),所述橡胶圈(7)固定在外壳(4)的一侧,且电插头(2)和通槽(8)均位于橡胶圈(7)内侧,所述外壳(4)背离电插头(2)的一侧中间处贯穿安装有电源线(5),所述外壳(4)的内部一侧转动安装有转动柱(12),且转动柱(12)的一侧固定有活动片(10),所述外壳(4)的内壁上固定有隔离块(11),所述外壳(4)的外壁中间处转动安装有转环(3),且转环(3)与活动片(10)的外端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固定的电子接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1)为长条状,且定位块(1)为橡胶材质,所述定位块(1)的长度大于电插头(2)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固定的电子接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8)共设有两个,且两个通槽(8)分别位于电插头(2)的两侧,所述通槽(8)内固定有棉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固定的电子接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4)的下端一侧开设有排气口(6),且排气口(6)位于隔离块(11)的一侧,所述外壳(4)的内壁和转动柱(12)的外壁上均设有密封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固定的电子接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4)的外壁开设有连接槽(13),且连接槽(13)内滑动安装有联动杆(9),所述联动杆(9)的两端分别连接转环(3)和活动片(10)。
CN202020946731.6U 2020-05-29 2020-05-29 一种便于固定的电子接插头 Active CN2119809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46731.6U CN211980995U (zh) 2020-05-29 2020-05-29 一种便于固定的电子接插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46731.6U CN211980995U (zh) 2020-05-29 2020-05-29 一种便于固定的电子接插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80995U true CN211980995U (zh) 2020-11-20

Family

ID=733700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946731.6U Active CN211980995U (zh) 2020-05-29 2020-05-29 一种便于固定的电子接插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809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41115B (zh) 一种多功能电力检修取电装置
CN211980995U (zh) 一种便于固定的电子接插头
CN212908412U (zh) 一种组合型连接器公母
CN208861905U (zh) 断路器的接线装置
CN212277560U (zh) 一种带usb的插座
CN204349122U (zh) 一种保险丝组件及具有该保险丝组件的连接器
CN210744293U (zh) 一种安全性强的无卤tpf插头
CN217115065U (zh) 一种便于携带的折叠式电源插座
CN209838628U (zh) 一种稳定型直流微型气泵
CN215298398U (zh) 一种新型无线门铃
CN210443748U (zh) 一种防雷插座
CN217983820U (zh) 一种红黑电源滤波隔离插座
CN219321775U (zh) 一种插头与插座一体式延长线
CN218300487U (zh) 一种电机罩壳及其形成的电风扇
CN218470790U (zh) 一种无管脚光电器件的加电插座
CN217158859U (zh) 一种电源线收纳结构
CN218472585U (zh) 一种防水电气箱
CN213026755U (zh) 信号传输结构
CN220233544U (zh) 一种地插保护罩
CN221080539U (zh) 一种具有防误插功能的电连接器
CN216289197U (zh) 一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接电保护装置
CN220287711U (zh) 一种侧板和把手的配合结构、空调外机及空调器
CN212323977U (zh) 一种便于使用的壁插式电源适配器
CN217116753U (zh) 一种带散热结构的储能电源
CN215605364U (zh) 手持式吸尘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420

Address after: 1100-3 Hongyang Road, Bacheng Town, Kunshan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uzhou garner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100-3 Hongyang Road, Bacheng Town, Kunshan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uzhou Dunp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