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80651U - 一种壳体结构、电池结构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壳体结构、电池结构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80651U
CN211980651U CN202021014396.2U CN202021014396U CN211980651U CN 211980651 U CN211980651 U CN 211980651U CN 202021014396 U CN202021014396 U CN 202021014396U CN 211980651 U CN211980651 U CN 2119806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pole
pole piece
annular
insul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01439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德胜
王永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Cosmx Batt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Cosmx Batt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Cosmx Batt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Cosmx Batt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01439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806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806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806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aling Battery Cases Or Jack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壳体结构、电池结构和电子设备,该壳体结构包括:第一极壳、绝缘密封圈和第二极壳,所述第一极壳为第一半圆盘,所述第一半圆盘内部空心且在直径处呈第一开口,所述第二极壳为第二半圆盘,所述第二半圆盘内部空心且在直径处呈第二开口;所述绝缘密封圈设置于所述第一极壳和所述第二极壳之间的结合处,所述绝缘密封圈与所述第二开口的边沿套接,所述第一极壳和所述第二极壳结合形成密封圆盘且内部形成密封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以提高壳体结构的能量密度。

Description

一种壳体结构、电池结构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壳体结构、电池结构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市场对可穿戴电子设备,例如无线耳机、运动手表和手环等电子产品的需求日益提升,扣式电池是可穿戴电子设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民用小型电器外,扣式电池还被广泛应用于军事中。市场和客户对电池的性能要求日益提高。目前电池的壳体结构中包括上盖、本体和下盖,上盖、本体和下盖依次上下套接,壳体结构的能量密度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壳体结构、电池结构和电子设备,以解决壳体结构的能量密度较低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壳体结构,包括:第一极壳、绝缘密封圈和第二极壳,所述第一极壳为第一半圆盘,所述第一半圆盘内部空心且在直径处呈第一开口,所述第二极壳为第二半圆盘,所述第二半圆盘内部空心且在直径处呈第二开口;所述绝缘密封圈设置于所述第一极壳和所述第二极壳之间的结合处,所述绝缘密封圈与所述第二开口的边沿套接,所述第一极壳和所述第二极壳结合形成密封圆盘且内部形成密封腔。
可选的,所述第一开口的边沿包括向外折弯凸起的第一环形壳,所述第二开口的边沿包括向外折弯凸起的第二环形壳,所述第一开口的边沿与所述第二开口的边沿扣合,所述第一环形壳的内环面和所述第二环形壳的外环面之间设置有所述绝缘密封圈。
可选的,所述绝缘密封圈为环形,所述第一环形壳的内环面和所述第二环形壳的外环面相对,所述绝缘密封圈的第一环表面与所述第二环形壳的外环面贴合,所述绝缘密封圈的第二环表面与所述第一环形壳的内环面贴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池结构,包括电极隔膜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结构,且所述电极隔膜组件设置于所述密封腔内,所述密封腔内注有电解液。
可选的,所述电极隔膜组件包括:第一极片、绝缘隔膜和第二极片,所述第一极片、所述绝缘隔膜和所述第二极片依次叠放且卷绕设置。
可选的,所述第一极片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极片的第一端均位于所述电极隔膜组件的外圈,所述第一极片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半圆盘的侧方弧形弯道电连接,所述第二极片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半圆盘的侧方弧形弯道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极片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空箔,所述第二极片的第一端处设置有第二空箔,所述第一空箔与第一极壳电连接,所述第二空箔与第二极壳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空箔受所述电极隔膜组件挤压与所述第一极壳抵接形成电连接,所述第二空箔受所述电极隔膜组件挤压与所述第二极壳抵接形成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空箔与所述第一极壳焊接或者粘接,所述第二空箔与所述第二极壳焊接或者粘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结构。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由于壳体结构包括:第一极壳、绝缘密封圈和第二极壳,所述第一极壳为第一半圆盘,所述第一半圆盘内部空心且在直径处呈第一开口,所述第二极壳为第二半圆盘,所述第二半圆盘内部空心且在直径处呈第二开口;所述绝缘密封圈设置于所述第一极壳和所述第二极壳之间的结合处,所述绝缘密封圈与所述第二开口的边沿套接,所述第一极壳和所述第二极壳结合形成密封圆盘且内部形成密封腔。这样相比现有技术中壳体结构的上盖、本体和下盖依次上下套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壳体结构的外壳占用空间更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以提高壳体结构的能量密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壳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壳体结构的另一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壳体结构的示意图。所述壳体结构包括:第一极壳11、绝缘密封圈和第二极壳12,所述第一极壳11为第一半圆盘,所述第一半圆盘内部空心且在直径处呈第一开口,所述第二极壳12为第二半圆盘,所述第二半圆盘内部空心且在直径处呈第二开口;所述绝缘密封圈设置于所述第一极壳11和所述第二极壳12之间的结合处,所述绝缘密封圈与所述第二开口的边沿套接,所述第一极壳11和所述第二极壳12结合形成密封圆盘且内部形成密封腔。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对所述第一极壳11和所述第二极壳12的结合方式不作限定,例如,所述第一极壳11和所述第二极壳12的结合工艺中,可以用到挤压成型或者贴胶粘接,也可以用到激光焊接工艺,对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作限定。所述绝缘密封圈隔开所述第一极壳11和所述第二极壳,所述第一极壳11和所述第二极壳不直接接触,避免电池内部短路。所述第一极壳11可以作为电池结构的正极壳,所述第二极壳12可以作为电池结构的负极壳。所述第一极壳11和所述第二极壳12作为壳体结构的外壳,可以为硬壳。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极壳11和所述第二极壳12均为半圆盘形结构,所述第一极壳11和所述第二极壳12结合形成密封圆盘且内部形成密封腔。相比现有技术中壳体结构的上盖和下盖上下盖接,上盖中的盖檐和下盖中的盖檐重合形成壳体结构的侧壁,上盖中的盖檐收容在下盖的内部空间,盖檐占用了壳体结构的内部空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所述壳体结构的所述第一极壳11和所述第二极壳12左右扣合,极壳未占用到壳体结构的内部空间;所述第一极壳11和所述第二极壳12的连接部位较小,提高电池结构的能量密度和密封性。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开口的边沿包括向外折弯凸起的第一环形壳,所述第二开口的边沿包括向外折弯凸起的第二环形壳,所述第一开口的边沿与所述第二开口的边沿扣合,所述第一环形壳的内环面111和所述第二环形壳的外环面121之间设置有所述绝缘密封圈13。
如图1或图2所示,所述第一环形壳和所述第二环形壳均向外折弯凸起,避免占用壳体结构的内部空间,提高壳体结构的能量密度。所述第一开口的边沿与所述第二开口的边沿扣合,壳体结构的密封性较好。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绝缘密封圈13为环形,所述第一环形壳的内环面111和所述第二环形壳的外环面121相对,所述绝缘密封圈13的第一环表面与所述第二环形壳的外环面121贴合,所述绝缘密封圈13的第二环表面与所述第一环形壳的内环面111贴合。
所述绝缘密封圈13为环形,包括第一环表面和第二环表面。该实施方式提高壳体结构的密封性。
所述第二环形壳朝向电池轴心的一面为所述第二环形壳的内环面,所述第二环形壳朝向电池外部的一面为所述第二环形壳的外环面121。类似的,所述第一环形壳朝向电池轴心的一面为所述第一环形壳的内环面111,所述第一环形壳朝向电池外部的一面为所述第一环形壳的外环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电池结构包括电极隔膜组件,还包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任意实施方式的壳体结构,且所述电极隔膜组件设置于所述密封腔内,所述密封腔内注有电解液。
所述第一极壳11和所述第二极壳12结合形成密封圆盘且内部形成密封腔,电池漏液的可能性较低。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电极隔膜组件包括:第一极片14、绝缘隔膜15和第二极片16,所述第一极片14、所述绝缘隔膜15和所述第二极片16依次叠放且卷绕设置。
所述第一极片14可以作为电池结构的正极片,所述第二极片16可以作为电池结构的负极片。所述隔膜15用于隔开电池结构中的正负极片,所述第一极片14和所述第二极片16之间不接触,防止电池内部短路。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极片14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极片16的第一端均位于所述电极隔膜组件的外圈,所述第一极片14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半圆盘的侧方弧形弯道112电连接,所述第二极片16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半圆盘的侧方弧形弯道122电连接。
如图2或者图3所示,所述第一半圆盘包括第一半圆面、第二半圆面和侧方弧形弯道112,第一半圆面为所述第一半圆盘的上表面,第二半圆面为所述第一半圆盘的下表面,第一半圆面与第二半圆面平行且相对,侧方弧形弯道112与第一半圆面连接,侧方弧形弯道112与第二半圆面连接,侧方弧形弯道112的弧长为圆盘周长的一半。
如图2或者图3所示,所述第二半圆盘包括第三半圆面、第四半圆面和侧方弧形弯道122,第三半圆面为所述第二半圆盘的上表面,第四半圆面为所述第二半圆盘的下表面,第三半圆面与第四半圆面平行且相对,侧方弧形弯道122与第三半圆面连接,侧方弧形弯道122与第四半圆面连接,侧方弧形弯道122的弧长为圆盘周长的一半。
该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极片14的第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半圆盘的侧方弧形弯道112,所述第二极片16的第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半圆盘的侧方弧形弯道122,极片与极壳连接的更方便更牢固,工艺更简单。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极片14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空箔141,所述第二极片16的第一端处设置有第二空箔161,所述第一空箔141与第一极壳11电连接,所述第二空箔161与第二极壳12电连接。
该实施方式中对所述第一空箔141与所述第一极壳11的连接方式不作限定,例如所述第一空箔141与所述第一极壳11可以通过焊接实现结合,也可以通过导电胶粘接或者挤压成型实现结合,对此该实施方式不作限定。类似的,所述第二空箔161与所述第二极壳12可以通过焊接实现结合,也可以通过贴胶粘接或者挤压成型实现结合。所述第一极片14与所述第一极壳11电连接导通,所述第二极片16与所述第二极壳12电连接导通。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空箔141受所述电极隔膜组件挤压与第一极壳11抵接形成电连接,所述第二空箔161受所述电极隔膜组件挤压与所述第二极壳12抵接形成电连接。
该实施方式充分利用电池结构内部空间,提高电池结构的能量密度;所述第一空箔141与所述第一极壳11连接更稳固,所述第二空箔161与所述第二极壳12连接更稳固。
现有技术中电池结构的上盖和下盖上下套接,正负极耳通过增加长度并翻转分别与上下盖连接。而在该实施方式中,由于所述第一极壳11和所述第二极壳12均为半圆盘结构,且左右扣合,所述第一极片14与所述第二极片16中无需设置另外的极耳与极壳连接,电池结构中的极耳无需翻转即可与极壳连接,避免了因翻转对极耳造成损伤,极耳连接得更牢固;同时减短极耳的长度,降低电池结构内部的阻抗。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空箔141与所述第一极壳11焊接或者粘接,所述第二空箔161与所述第二极壳12焊接或者粘接。
所述第一空箔141与所述第一极壳11连接得较为稳固,所述第二空箔161与所述第二极壳12连接得较为稳固,电池内部稳定性较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任意实施方式的电池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由于壳体结构包括:第一极壳11、绝缘密封圈和第二极壳12,所述第一极壳11为第一半圆盘,所述第一半圆盘内部空心且在直径处呈第一开口,所述第二极壳12为第二半圆盘,所述第二半圆盘内部空心且在直径处呈第二开口;所述绝缘密封圈设置于所述第一极壳11和所述第二极壳12之间的结合处,所述绝缘密封圈与所述第二开口的边沿套接,所述第一极壳11和所述第二极壳12结合形成密封圆盘且内部形成密封腔。这样相比现有技术中壳体结构的上盖、本体和下盖依次上下套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壳体结构的外壳占用空间更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以提高壳体结构的能量密度。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极壳、绝缘密封圈和第二极壳,所述第一极壳为第一半圆盘,所述第一半圆盘内部空心且在直径处呈第一开口,所述第二极壳为第二半圆盘,所述第二半圆盘内部空心且在直径处呈第二开口;
所述绝缘密封圈设置于所述第一极壳和所述第二极壳之间的结合处,所述绝缘密封圈与所述第二开口的边沿套接,所述第一极壳和所述第二极壳结合形成密封圆盘且内部形成密封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的边沿包括向外折弯凸起的第一环形壳,所述第二开口的边沿包括向外折弯凸起的第二环形壳,所述第一开口的边沿与所述第二开口的边沿扣合,所述第一环形壳的内环面和所述第二环形壳的外环面之间设置有所述绝缘密封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密封圈为环形,所述第一环形壳的内环面和所述第二环形壳的外环面相对,所述绝缘密封圈的第一环表面与所述第二环形壳的外环面贴合,所述绝缘密封圈的第二环表面与所述第一环形壳的内环面贴合。
4.一种电池结构,包括电极隔膜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壳体结构,且所述电极隔膜组件设置于所述密封腔内,所述密封腔内注有电解液。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隔膜组件包括:第一极片、绝缘隔膜和第二极片,所述第一极片、所述绝缘隔膜和所述第二极片依次叠放且卷绕设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片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极片的第一端均位于所述电极隔膜组件的外圈,所述第一极片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半圆盘的侧方弧形弯道电连接,所述第二极片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半圆盘的侧方弧形弯道电连接。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片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空箔,所述第二极片的第一端处设置有第二空箔,所述第一空箔与第一极壳电连接,所述第二空箔与第二极壳电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箔受所述电极隔膜组件挤压与所述第一极壳抵接形成电连接,所述第二空箔受所述电极隔膜组件挤压与所述第二极壳抵接形成电连接。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箔与所述第一极壳焊接或者粘接,所述第二空箔与所述第二极壳焊接或者粘接。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如权利要求4-9任一项所述电池结构。
CN202021014396.2U 2020-06-05 2020-06-05 一种壳体结构、电池结构和电子设备 Active CN2119806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14396.2U CN211980651U (zh) 2020-06-05 2020-06-05 一种壳体结构、电池结构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14396.2U CN211980651U (zh) 2020-06-05 2020-06-05 一种壳体结构、电池结构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80651U true CN211980651U (zh) 2020-11-20

Family

ID=733718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014396.2U Active CN211980651U (zh) 2020-06-05 2020-06-05 一种壳体结构、电池结构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806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0056879A1 (zh) 纽扣电池
JP2000299101A (ja) リチウム2次電池
CN111933831A (zh) 一种扣式锂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WO2021233035A1 (zh) 一种电池、电池包及汽车
CN111952514A (zh) 一种电池
CN216850095U (zh) 一种结构紧凑的电池组件
CN112703630B (zh) 具有重叠注塑的玻璃馈通件的圆柱形电池单元
CN215644894U (zh) 电池和蓝牙耳机
CN111969171A (zh) 电化学装置及电子装置
CN213401327U (zh) 软包纽扣电池
WO2020057127A1 (zh) 纽扣电池
CN113471513A (zh) 一种微型锂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11640884A (zh) 一种壳体结构、电池结构和电子设备
CN115133232A (zh) 电芯及用电装置
CN211980651U (zh) 一种壳体结构、电池结构和电子设备
CN114792836B (zh) 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16563438U (zh) 电池
CN212366068U (zh) 纽扣电池
CN214313298U (zh) 一种卷绕式纽扣电池
CN212380483U (zh) 纽扣电池
CN211404539U (zh) 扣式电池的外壳组件、扣式电池以及电子产品
CN212907874U (zh) 一种无极耳的电池
CN216597683U (zh) 一种扣式电池
CN211929539U (zh) 一种电池壳体及电池
CN220604939U (zh) 电芯结构、电池单体、储能装置及用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