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78136U - 一种激光波长与功率监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激光波长与功率监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78136U
CN211978136U CN202020834664.9U CN202020834664U CN211978136U CN 211978136 U CN211978136 U CN 211978136U CN 202020834664 U CN202020834664 U CN 202020834664U CN 211978136 U CN211978136 U CN 2119781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ser
photoelectric detector
circulator
port
analo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83466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震
湛欢
王亦军
汤磊
辛志文
汪树兵
刘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oyu Wuhan Las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oyu Wuhan Las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oyu Wuhan Las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oyu Wuhan Las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83466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781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781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781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hotometry And Measurement Of Optical Pulse Characteristic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激光波长与功率监测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第一光电探测器、第二光电探测器、分束器、环形器、线性光纤光栅、模数转换器以及微处理器;分束器分别与外部激光输入源、第一光电探测器以及环形器的第一端口连接,环形器的第二端口与线性光纤光栅连接,环形器的第三端口与第二光电探测器连接,模数转换器分别与第一光电探测器、第二光电探测仪及微处理器电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可同时实现对激光功率和波长的监测,且结构简单,均采用光纤型器件,便于集成,体积小巧,使用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激光波长与功率监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激光监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激光波长与功率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波长及功率是激光的两个重要参数,可有效反映激光器的工作状态,在激光光谱合成、气体探测、光传感等应用中均有重要影响。当前,对激光波长的测量方法有光谱分析仪、波长计、FP标准具等。其中光谱分析仪最为常用,光谱分析仪光谱测量范围大、测量精度高,但通常体积大、价格昂贵,并不适合集成到激光系统中。波长计可实现较大范围的高精度波长测量,但同样存在价格贵、体积偏大的缺点。FP标准具可以实现波长的高精度分辨,通过调谐可以实现不同透射波长的选择,但可调谐的FP标准具造价较高,且难以同时实现对激光功率的监测。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激光波长与功率监测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激光波长与功率监测装置,包括第一光电探测器、第二光电探测器、分束器、环形器、线性光纤光栅、模数转换器及微处理器;
所述分束器包括一个输入臂及两个输出臂,且输入臂与外部激光源连接,其中一个输出臂与第一光电探测器连接,另一个输出臂与环形器连接;
所述环形器包括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所述环形器的第一端口与所述分束器的一个输出臂连接,第二端口与线性光纤光栅连接,第三端口与第二光电探测器连接;
所述模数转换器的输入端分别与第一光电探测器及第二光电探测器电连接,输出端与微处理器电连接;
分束器用于将由激光源输出的激光分为两束,并将其中一束传输到第一光电探测器中,另一束传输到环形器中、并经线性光纤光栅反射后到达第二光电探测器;
第一光电探测器与第二光电探测器用于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为模拟电信号,然后经模数转换器转换为数字电信号后传递给微处理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分束器的分束比在30:70至50:50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分束器的分束比为30:70,且其中分束比较小的输出臂与所述第一光电探测器连接,分束比较大的输出臂与所述环形器的第一端口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光电探测器与第二光电探测器均为PIN光电二极管。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微处理器为STM32F103ZET6微处理器芯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激光波长与功率监测装置,采用分束器将注入的激光分为两束,其中一束直接用于实现激光功率监测,另外一束经过具有线性反射率的线性光纤光栅反射,其光功率值与激光波长相关,对这两束光进行探测,将两个探测值进行比较,可有效避免激光功率波动带来的影响,保证对一定范围内的激光波长的准确判断;因此,本实用新型可同时实现对激光功率和波长的监测,且结构简单,均采用光纤型器件,便于集成,体积小巧,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通过下文中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将显而易见,并可帮助对本实用新型有全面的理解。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激光波长与功率监测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线性光纤光栅的反射率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光电探测器;2、第二光电探测器;3、分束器;4、环形器;5、线性光纤光栅;6、模数转换器;7、微处理器;8、激光源。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外定义,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激光波长与功率监测装置,包括第一光电探测器1、第二光电探测器2、分束器3、环形器4、线性光纤光栅5、模数转换器6及微处理器7。
分束器3包括一个输入臂及两个输出臂,且输入臂与外部激光源8连接,其中一个输出臂与第一光电探测器1连接,另一个输出臂与环形器4连接。
环形器4包括第一端口41、第二端口42和第三端口43,环形器4的第一端口41与分束器3的一个输出臂连接,第二端口42与线性光纤光栅5连接,第三端口43与第二光电探测器2连接;使用时,由第一端口41输入环形器4的激光会先由第二端口42输出并传递到线性光纤光栅5中,会经线性光纤光栅5反射后,会再由回传至第二端口42,最后会由第三端口43输出至第二光电探测器2;
模数转换器6的输入端分别与第一光电探测器1及第二光电探测器2电连接,输出端与微处理器7电连接。
分束器3用于将由激光源8输出的激光分为两束,并将其中一束传输到第一光电探测器1中,另一束传输到环形器4中、并经线性光纤光栅5反射后到达第二光电探测器2;
第一光电探测器1与第二光电探测器2用于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为模拟电信号,然后经模数转换器6转换为数字电信号后传递给微处理器7;
线性光纤光栅5用于反射激光,且激光的反射率与激光波长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
可以理解的是,激光源8、分束器4、环形器3、线性光纤光栅5、第一光电探测器1与第二光电探测器2之间的光路连接(即图1中的虚线部分)均可通过光纤来实现。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图中横坐标为激光波长,单位nm,纵坐标为激光的反射率。在图2所示实施例中,线性光纤光栅5中心波长约为1063nm,反射带宽约为3nm,反射率变化从10%-90%;即在1063nm附近的3nm带宽内,激光的反射率与激光波长呈线性关系,且反射率在线性区从最低的10%变到最高的90%。可见,线性光纤光栅5的精度很高,能够满足一定范围内的激光波长的准确监测;若要监测的激光波长不在线性光纤光栅5的线性范围内,更换不同的线性光纤光栅5即可。线性光纤光栅5可采用温度补偿封装结构,对温度变化不敏感。
优选地,分束器3的分束比在30:70至50:50之间。
更优选地,分束器3的分束比为30:70,且其中分束比较小的输出端连接到第一光电探测器1,分束比较大的输出端连接到环形器4的第一端口41。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使得激光波长与功率的监测更加精确。
进一步地,第一光电探测器1与第二光电探测器2均可采用PIN光电二极管;模数转换器6支持双通道信号输入,以实现两路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的转换;微处理器7可采用STM32F103ZET6微处理器芯片。
上述的激光波长与功率监测装置的具体使用方法如下:
步骤1、利用分束器3将由激光源8输入的激光分为两束,即第一激光束和第二激光束,将其中的第一激光束传输到第一光电探测器1,将其中的第二激光束传输到环形器4的第一端口41,然后由环形器4的第二端口42输出至线性光纤光栅5,经过线性光纤光栅5反射后再传回环形器4的第二端口42,最后再由环形器4第三端口43输出到第二光电探测器2。
步骤2、利用第一光电探测器1将输入的第一激光束的光信号转换为模拟电信号并输出至模数转换器6,利用第二光电探测器2将输入的第二激光束的光信号转换为模拟电信号并输出至模数转换器6。
步骤3、利用模数转换器6分别将第一光电探测器1和第二光电探测器2输出的模拟电信号转换为数字电信号,并传递给微处理器7。
步骤4、利用微处理器7对模数转换器6输出的数字电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并从第一光电探测器1输出的电信号中得到与第一激光束对应的探测值AD1,从第二光电探测器2输出的电信号中得到与第二激光束对应的探测值AD2。
步骤5、根据探测值AD1与激光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得到原输入激光的功率P。
步骤6、根据探测值AD2与AD1的比值与第二激光束在线性光纤光栅5处的反射率R之间的线性关系,以及反射率R与激光波长之间的线性关系,得到原输入激光的波长λ。
当然,输入激光的波长λ需要在线性光纤光栅5的线性范围内,若得到的结果不在该范围内,说明需要更换线性光纤光栅5;一般来说,激光器产生的激光的波长波动不会特别大,故本实用新型能够满足大部分情况下的波长精确监测。
进一步地,步骤5中,原输入激光的功率P具体是通过如下计算公式求得的:
P=K1*AD1 (Ⅰ);
式中:K1表示第一斜率参数,为一常数。
步骤6中,原输入激光的波长λ具体是通过如下计算公式求得的:
λ=K2*AD2/AD1+M (Ⅱ);
式中:K2表示第二斜率参数,M表示截距参数,且K2、M均为常数。
各常数的值可通过试验求得,具体地,只需将功率已知的激光经过本装置的处理,得到AD1的值,带回公式(Ⅰ)即可解得K1的值;另外,将两组波长已知且不同,且波长均位于线性光纤光栅5的线性范围内的激光分别经过本装置的处理,得到两组AD1、AD2的值,带回公式(Ⅱ)即可解得K2与M的值。
上述公式(Ⅰ)和(Ⅱ)的推导过程具体如下:
令分束器3分得的第一激光束与第二激光束的分束比为a:b(如30∶70);电信号的探测值与对应的激光功率值之间显然不仅呈线性关系,还呈正比例关系,若激光功率为0,则不会被探测到,探测值也为0,因此第一激光束的功率可表示为P1=AD1*k1,k1为光电转换参数,为一常数;并且,因分束器3的存在,有P1=P*(1-ks1)*a/(a+b),得到P=AD1*(k1/(1-ks1))*(a+b)/a,ks1为分束器在对应分束臂引入的固有损耗;而k1、ks1、a、b均为常数,因此上式可直接表示为P=K1*AD1。
同理,在经过线性光纤光栅5的反射前,第二激光束的功率P2=P*(1-ks2)*b/(a+b),ks2为分束器在对应分束臂引入的固有损耗,反射后,第二激光束到达光电探测器的功率P2’=AD2*k1,则激光的反射率R=P2’/P2=(a*AD2)/(b*AD1)*((1-ks1)/(1-ks2)),即激光的反射率R与AD2/AD1呈线性关系;又因为线性光纤光栅5的性质(如图2所示),反射率R与波长λ之间在一定范围内也呈线性关系,则反射率R可表示为R=k2*λ+c,k2与c均为常数;可得λ=[(a*AD2)/(b*AD1)*((1-ks1)/(1-ks2))-c]/k2;而k2、ks1、ks2、a、b、c均为常数,因此上式可直接表示为λ=K2*AD2/AD1+M。
此外,步骤5和步骤6中,原输入激光的功率P和原输入激光的波长λ也可不根据上述公式计算,而是根据线性关系,直接通过线性插值的方法得到。具体地,在微处理器7内预先存入多组对应的数组,为了得到功率P,可直接建立AD1与功率P的数组;为了得到波长λ,可建立AD2/AD1与波长λ的数组;工作时,根据实测的AD1、AD2值与各数组的对应关系,通过线性插值法直接给出功率P与波长λ的值;只要预存的数组足够多,通过该方法得到的功率P与波长λ的值也能够做到足够精确。
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激光波长与功率监测装置,采用分束器将注入的激光分为两束,其中一束直接用于实现激光功率监测,另外一束经过具有线性反射率的线性光纤光栅反射,其光功率值与激光波长相关,对这两束光进行探测,将两个探测值进行比较,可有效避免激光功率波动带来的影响,保证对一定范围内的激光波长的准确判断;因此,本实用新型可同时实现对激光功率和波长的监测,且结构简单,均采用光纤型器件,便于集成,体积小巧,使用方便。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激光波长与功率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光电探测器(1)、第二光电探测器(2)、分束器(3)、环形器(4)、线性光纤光栅(5)、模数转换器(6)及微处理器(7);
所述分束器(3)包括一个输入臂及两个输出臂,且输入臂与外部激光源(8)连接,其中一个输出臂与第一光电探测器(1)连接,另一个输出臂与环形器(4)连接;
所述环形器(4)包括第一端口(41)、第二端口(42)和第三端口(43),所述环形器(4)的第一端口(41)与所述分束器(3)的一个输出臂连接,第二端口(42)与线性光纤光栅(5)连接,第三端口(43)与第二光电探测器(2)连接;
所述模数转换器(6)的输入端分别与第一光电探测器(1)及第二光电探测器(2)电连接,输出端与微处理器(7)电连接;
分束器(3)用于将由激光源(8)输出的激光分为两束,并将其中一束传输到第一光电探测器(1)中,另一束传输到环形器(4)中、并经线性光纤光栅(5)反射后到达第二光电探测器(2);
第一光电探测器(1)与第二光电探测器(2)用于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为模拟电信号,然后经模数转换器(6)转换为数字电信号后传递给微处理器(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波长与功率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束器(3)的分束比在30:70至50:50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激光波长与功率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束器(3)的分束比为30:70,且其中分束比较小的输出臂与所述第一光电探测器(1)连接,分束比较大的输出臂与所述环形器(4)的第一端口(4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激光波长与功率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电探测器(1)与第二光电探测器(2)均为PIN光电二极管。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激光波长与功率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处理器(7)为STM32F103ZET6微处理器芯片。
CN202020834664.9U 2020-05-19 2020-05-19 一种激光波长与功率监测装置 Active CN2119781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34664.9U CN211978136U (zh) 2020-05-19 2020-05-19 一种激光波长与功率监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34664.9U CN211978136U (zh) 2020-05-19 2020-05-19 一种激光波长与功率监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78136U true CN211978136U (zh) 2020-11-20

Family

ID=733708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834664.9U Active CN211978136U (zh) 2020-05-19 2020-05-19 一种激光波长与功率监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781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01030C (zh) 一种扫描波长仪
CN201476800U (zh) 一种基于awg的高速多通道光纤光栅传感解调系统
CN1955640A (zh) 一种光纤光栅传感器及其波长解调方法及传感器
CN102661755A (zh) 基于光纤布拉格光栅的可扩展分布式传感系统
CN110375781B (zh) 一种ofdr中可变测量范围的自适应数据采集系统
CN101881634A (zh) 基于awg的高速多通道光纤光栅传感解调系统及方法
CN102889903A (zh) 可调谐激光光源的光纤传感器测量系统及使用方法
CN111521283A (zh) 一种激光波长与功率监测装置及方法
JP2001255207A (ja) 光学装置、光スペクトラム・アナライザ及び光信号検出方法
CN108398244A (zh) 一种基于倾斜光纤光栅的光纤激光参数实时测量装置
CN101290248B (zh) 基于马赫-曾德尔干涉仪滤波原理的单模红外光波长计
CN202149785U (zh) 可调谐激光光源的光纤传感器测量系统
CN110082068A (zh) 一种具有波长修正功能的光纤光栅波长解调系统及方法
CN211978136U (zh) 一种激光波长与功率监测装置
CN102109733A (zh) 基于光纤光栅的无源比例解调方法及解调系统
US5822049A (en) Optical fiber coupler type wavelength measuring apparatus
CN111811553B (zh) 一种基于光子灯笼光纤的传感网络及方法
CN113324665B (zh) 波长计、获取波长计的参数的方法以及在线校准的方法
CN209745527U (zh) 一种超高波长分辨率的无源光器件光谱扫描装置
KR20110115395A (ko) 선체구조 동적계측용 복합형 계측기
CN113804413B (zh) 一种全光纤式的激光调谐频率测量方法和测量装置
CN111707366A (zh) 基于光纤多普勒干涉的实时高精度延时传感装置及方法
Zhang et al. A Cost Effective FBG Sensor System Based on Narrow Band DBR Laser and FPGA Demodulation Technology
CN101464189A (zh) 基于光纤色散的脉冲光谱仪及测量方法
CN116865854B (zh) 一种可集成于光子集成芯片上的波长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 laser wavelength and power monitoring device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310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120

Pledgee: Wuhan area branch of Hubei pilot free trade zone of Bank of China Ltd.

Pledgor: Baoyu (Wuhan) laser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2420000056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