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77660U - 一种模块式热交换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模块式热交换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77660U
CN211977660U CN202020337253.9U CN202020337253U CN211977660U CN 211977660 U CN211977660 U CN 211977660U CN 202020337253 U CN202020337253 U CN 202020337253U CN 211977660 U CN211977660 U CN 2119776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ffle
plate
heat exchanger
heat transfer
transfer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3725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伟德
陈世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Zhaohe Huanneng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Aohe Ventilation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Aohe Ventilation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Aohe Ventilation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33725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776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776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776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块式热交换器,其包括至少两层换热基板,相邻所述换热基板上下交错叠加摆放,所述换热基板包括隔板、与隔板侧壁连接的挡板以及与挡板固定连接的翻折板,相邻所述换热基板中的翻折板与隔板叠合。本实用新型在多层换热基板相互叠合的时候,翻折板能够对隔板相贴合,翻折板与隔板之间的连接面积较大,因此在换热基板相互连接的时候,能够使相邻换热基板之间的连接更加的紧密。同时接触面积大,对密封连接的精准度要求较低,降低连接难度,同时也能够保证相邻换热基板之间的密封性,从而能够保证热交换器的换热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模块式热交换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交换器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模块式热交换器。
背景技术
热交换器是进行冷热交换的必用设备,可以应用于能源回收以及取暖供暖等多种领域内。热交换器的功能是在冷热流体相互隔离的条件下,冷热流体利用隔板壁间的热传导进行温度置换。传统的热交换器的主要结构,包括壳体,壳体的外侧设置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壳体内插接有换热管,换热管在壳体内的形态可以有多种,例如盘管式以及蛇形管式等等。其工作原理是:当进风通道和换热管两流道间同时通过不同温度的流体时,换热管束即可实现热交换(冷却或加热)。但是这种换热器存在一种缺点,就是换热管的路径单一且路径较长,换热的效果并不十分显著。
现有技术中,存在多通道式的热交换器,例如,专利号为CN201266036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模块化空气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为模块化结构,由至少两层热交换单元组合而成,热交换单元之间按气流方向相互交叉叠加摆放,热交换单元是由若干翅片模块并行排列组合而成,翅片模块包括至少一块隔板,隔板上规则的固定排列有若干条翅片。热交换单元组装时翅片模块的侧挡板间要加涂导热硅脂, 上下层叠加装配时热交换单元两端的侧挡板顶部和邻层隔板间要加导热硅脂。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热交换器虽然能够利用模块化的方式,较为灵活的实现热交换器的安装,同时也能够达到较好的换热效果,但是相邻模块之间的连接仅仅为侧挡板的端面面积。因此相邻模块之间的连接较为困难,容易出现连接不紧密的现象,从而可能会导致相邻模块之间的密封性较差,影响热交换器的换热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模块式热交换器,该种热交换器能够使相邻模块之间的连接更加方便,并且可以保证相邻模块之间的密封性,保证热交换器的换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模块式热交换器,包括至少两层换热基板,相邻所述换热基板上下交错叠加摆放,所述换热基板包括隔板、与隔板侧壁连接的挡板以及与挡板固定连接的翻折板,相邻所述换热基板中的翻折板与隔板叠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多层换热基板相互叠合的时候,翻折板能够对隔板相贴合,翻折板与隔板之间的连接面积较大,因此在换热基板相互连接的时候,能够使相邻换热基板之间的连接更加的紧密。同时接触面积大,对密封连接的精准度要求较低,降低连接难度,同时也能够保证相邻换热基板之间的密封性,从而能够保证热交换器的换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挡板包括与隔板相对两侧壁固定连接的两个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与隔板相垂直,所述翻折板与第一挡板远离隔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翻折板朝向隔板中心位置翻折,且所述翻折板与相邻换热基板中的隔板相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翻折板向内翻折能够对隔板的两端起到较好的包裹作用,同时能够增加翻折板与隔板之间的接触面积,保证热交换器相邻模块之间的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挡板包括与隔板侧壁固定连接的第二挡板和第三挡板,所述第二挡板和第三挡板均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挡板相互平行,两个所述第三挡板相互平行,所述第二挡板设置在隔板的延伸平面上,所述第三挡板与隔板相垂直,所述翻折板与第一挡板远离隔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翻折板向远离隔板中心位置翻折,所述翻折板与相邻换热基板中的第二挡板相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翻折板相外侧延伸且与第二挡板相叠合,在安装换热基板的时候,两侧的翻折板能够对隔板起到较为稳定的支撑,同时能够增加相邻换热基板之间的连接面积,从而能够保证相邻模块之间的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相邻所述换热基板之间设置有支撑弯板,所述支撑弯板呈波纹状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弯板的设置能够对多个换热基板起到支撑的作用,在多个换热基板相互堆叠的时候,能够保证热交换器的稳定性,防止热交换器出现变形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翻折板与第二挡板均设置为相互贴合的弯折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弯折状的设置能够使翻折板与第二挡板之间的接触面积更大,同时贴合得更加紧密,弯折状的设置也能够使翻折板与第二挡板之间的缝隙不直接与风向相对,从而能够起到更好的密封作用,使相邻换热基板之间的密封性更好,保证热交换器的换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翻折板上设置有凸条,所述凸条与第二挡板之间形成注胶腔,所述凸条上端开设有多个注胶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条的设置能够使翻折板与第二挡板重叠部分的中间位置形成一定的空腔,再通过注胶孔向注胶腔内填充胶水,使翻折板与第二挡板之间的胶水量更多,从而能够增加翻折板与第二挡板之间连接的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隔板上设置有密封片,所述密封片通过连接片与隔板相连,所述连接片的两端分别与密封片和隔板密封连接,所述密封片与翻折板相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翻折板与隔板相贴合之后,再翻转密封片,使密封片与翻折板相贴合,连接片能够对密封片与翻折板之间的缝隙起到密封封堵的作用,从而能够进一步保证翻折板与隔板之间的密封性,使相邻模块之间的连接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密封片与翻折板均设置为相互贴合的弯折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片与翻折板弯折状的设置能够使翻折板与密封片之间的缝隙不直接与风向相对,从而能够起到更好的密封作用,使相邻换热基板之间的密封性更好,保证热交换器的换热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在多层换热基板相互叠合的时候,翻折板能够对隔板相贴合,翻折板与隔板之间的连接面积较大,因此在换热基板相互连接的时候,能够使相邻换热基板之间的连接更加的紧密;
2.支撑弯板的设置能够对多个换热基板起到支撑的作用,在多个换热基板相互堆叠的时候,能够保证热交换器的稳定性,防止热交换器出现变形的情况;
3.翻折板与第二挡板以及密封片与翻折板之间弯折状的设置,能够使两者之间的缝隙不直接与风向相对,从而能够起到更好的密封作用,使相邻换热基板之间的密封性更好,保证热交换器的换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中热交换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二中热交换器的局部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三中热交换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三中热交换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四中热交换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换热基板;11、隔板;13、翻折板;2、第一挡板;3、支撑弯板;4、密封片;5、连接片;6、第二挡板;7、第三挡板;8、凸条;9、注胶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模块式热交换器,包括至少两层换热基板1,相邻换热基板1上下交错叠加摆放,形成相互交错的垂直风道,换热基板1包括隔板11、与隔板11侧壁连接的挡板以及与挡板固定连接的翻折板13,翻折板13朝向隔板11中心位置翻折,相邻换热基板1中的翻折板13与隔板11叠合,在安装换热基板1的时候,利用翻折板13与隔板11相连接,能够增加相邻换热基板1之间的接触面积。
参照图1,挡板包括与隔板11相对两侧壁固定连接的两个第一挡板2,第一挡板2与隔板11相垂直,翻折板13与第一挡板2远离隔板11的一端固定连接。相邻换热基板1之间设置有支撑弯板3,支撑弯板3呈波纹状设置,支撑弯板3能够对换热基板1起到固定支撑的作用。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安装换热基板1的时候,依次交错逐层叠加换热基板1,在叠加完上层换热基板1之后,将翻折板13向隔板11的中心位置弯折,并使翻折板13与隔板11固定连接,连接的方式可以采用焊接,也可以采用胶粘。
实施例二: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模块式热交换器,参照图1,包括至少两层换热基板1,相邻换热基板1上下交错叠加摆放,形成相互交错的垂直风道,换热基板1包括隔板11、与隔板11侧壁连接的挡板以及与挡板固定连接的翻折板13,挡板包括与隔板11相对两侧壁固定连接的两个第一挡板2,第一挡板2与隔板11相垂直,翻折板13与第一挡板2远离隔板11的一端固定连接,翻折板13朝向隔板11中心位置翻折,且翻折板13与相邻换热基板1中的隔板11相贴合。
参照图2,隔板11上设置有密封片4,密封片4通过连接片5与隔板11相连,连接片5可以采用耐高温的PVC或者PET软性膜,连接片5的两端分别与密封片4和隔板11密封连接,可以采用胶粘的方式密封连接,密封片4与翻折板13相贴合,密封片4与翻折板13均设置为相互贴合的弯折状。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安装换热基板1的时候,依次交错逐层叠加换热基板1,在叠加完上层换热基板1之后,将翻折板13向隔板11的中心位置弯折,并使翻折板13与隔板11固定连接,连接的方式可以采用焊接,也可以采用胶粘。再翻转密封片4,使密封片4与翻折板13相贴合,密封片4和翻折板13可以提前弯折成V字形。
实施例三: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模块式热交换器,参照图3,包括至少两层换热基板1,相邻换热基板1上下交错叠加摆放,形成相互交错的垂直风道,换热基板1包括隔板11、与隔板11侧壁连接的挡板以及与挡板固定连接的翻折板13,挡板包括与隔板11侧壁固定连接的第二挡板6和第三挡板7,第二挡板6和第三挡板7均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二挡板6相互平行,两个第三挡板7相互平行。
参照图4,第二挡板6设置在隔板11的延伸平面上,第三挡板7与隔板11相垂直,翻折板13与第一挡板2远离隔板11的一端固定连接,翻折板13向远离隔板11中心位置翻折,翻折板13与相邻换热基板1中的第二挡板6相贴合,翻折板13与第二挡板6均设置为相互贴合的弯折状。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安装换热基板1的时候,依次交错逐层叠加换热基板1,使翻折板13与相邻换热基板1中的第二挡板6相贴合,再利用焊接或者胶粘的方式对翻折板13和第二挡板6进行连接。
实施例四: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模块式热交换器,参照图5,与实施例三的不同之处在于,翻折板13上设置有凸条8,凸条8与第二挡板6之间形成注胶腔,凸条8上端开设有多个注胶孔9。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安装换热基板1的时候,依次交错逐层叠加换热基板1,使翻折板13与相邻换热基板1中的第二挡板6相贴合,再向凸条8内注入密封胶。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模块式热交换器,包括至少两层换热基板(1),相邻所述换热基板(1)上下交错叠加摆放,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基板(1)包括隔板(11)、与隔板(11)侧壁连接的挡板以及与挡板固定连接的翻折板(13),相邻所述换热基板(1)中的翻折板(13)与隔板(11)叠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包括与隔板(11)相对两侧壁固定连接的两个第一挡板(2),所述第一挡板(2)与隔板(11)相垂直,所述翻折板(13)与第一挡板(2)远离隔板(11)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翻折板(13)朝向隔板(11)中心位置翻折,且所述翻折板(13)与相邻换热基板(1)中的隔板(11)相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包括与隔板(11)侧壁固定连接的第二挡板(6)和第三挡板(7),所述第二挡板(6)和第三挡板(7)均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挡板(6)相互平行,两个所述第三挡板(7)相互平行,所述第二挡板(6)设置在隔板(11)的延伸平面上,所述第三挡板(7)与隔板(11)相垂直,所述翻折板(13)与第一挡板(2)远离隔板(11)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翻折板(13)向远离隔板(11)中心位置翻折,所述翻折板(13)与相邻换热基板(1)中的第二挡板(6)相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模块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换热基板(1)之间设置有支撑弯板(3),所述支撑弯板(3)呈波纹状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模块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折板(13)与第二挡板(6)均设置为相互贴合的弯折状。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模块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折板(13)上设置有凸条(8),所述凸条(8)与第二挡板(6)之间形成注胶腔,所述凸条(8)上端开设有多个注胶孔(9)。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块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11)上设置有密封片(4),所述密封片(4)通过连接片(5)与隔板(11)相连,所述连接片(5)的两端分别与密封片(4)和隔板(11)密封连接,所述密封片(4)与翻折板(13)相贴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模块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片(4)与翻折板(13)均设置为相互贴合的弯折状。
CN202020337253.9U 2020-03-17 2020-03-17 一种模块式热交换器 Active CN2119776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37253.9U CN211977660U (zh) 2020-03-17 2020-03-17 一种模块式热交换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37253.9U CN211977660U (zh) 2020-03-17 2020-03-17 一种模块式热交换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77660U true CN211977660U (zh) 2020-11-20

Family

ID=733943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37253.9U Active CN211977660U (zh) 2020-03-17 2020-03-17 一种模块式热交换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7766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48679A (zh) * 2021-03-30 2021-06-29 中建二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医院洁净空调节能技术的高效换热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48679A (zh) * 2021-03-30 2021-06-29 中建二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医院洁净空调节能技术的高效换热装置
CN113048679B (zh) * 2021-03-30 2022-10-21 中建二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医院洁净空调节能技术的高效换热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592704B1 (ko) 전기소자 냉각용 열교환기
CN106705716A (zh) 一种板式气气热交换器
US2812165A (en) Header units for plate type heat exchanger
US3893509A (en) Lap joint tube plate heat exchanger
KR20170079191A (ko) 전기소자 냉각용 열교환기
CN211977660U (zh) 一种模块式热交换器
SE532780C2 (sv) Plattvärmeväxlare med isolerande kantparti
CN1190644C (zh) 板式热交换器
JP2008175513A (ja) プレートフィン型熱交換器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温風暖房機
CN109323607B (zh) 一种蜂窝型超紧凑板式热交换器
CN210862322U (zh) 一种三介质换热器
CN102434286B (zh) 一种高效低压损紧凑型一次表面回热器
CN206832096U (zh) 一种换热组件及具有其的板翅式换热器
CN104215101A (zh) 板翅式换热器
CN104075610A (zh) 扁管板片及对流热交换器
CN216558438U (zh) 一种板式换热器
WO2013048021A1 (ko) 용접식 판형 열교환기
CN110530190A (zh) 集管箱及换热器
CN110530180A (zh) 换热器
CN220287492U (zh) 一种纯逆流预热器
CN1291143C (zh) 一次表面回热器
CN216282928U (zh) 一种板式热交换器
CN212538915U (zh) 一种板式换热器
CN214891965U (zh) 一种新型一体式双排微通道扁管
CN216620752U (zh) 一种纯逆流管式换热器模块及模块组合式管式换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16

Address after: 215164 No. 300, Dongxin Road, Xukou Town, Wuzho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uzhou Zhaohe Huanne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000 359 Maopeng Road, Xukou Town, Wuzho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uzhou aohe Ventilation System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