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62768U - 一种交互式人体模型气管插管连接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交互式人体模型气管插管连接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62768U
CN211962768U CN202020157487.5U CN202020157487U CN211962768U CN 211962768 U CN211962768 U CN 211962768U CN 202020157487 U CN202020157487 U CN 202020157487U CN 211962768 U CN211962768 U CN 2119627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pipe
hose
disposable
tube
conn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5748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志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Natha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Natha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Natha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Natha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15748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627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627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6276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交互式人体模型气管插管连接件,针对传统的气管插管直接将储氧气囊与连接管进行连接,由于储氧气囊与连接管之间的连接间距较小,储氧气囊容易在插入插管时对医生的视线造成阻碍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包括主体和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软管,所述软管的一端连通连接有储氧气囊,所述软管的另一端一体式熔接有连接套。本实用新型通过软管和连接套等构成的连接机构的设计,便于增加连接管与储氧气囊之间的连接间距,避免储氧气囊对医生的视线造成阻碍,通过外橡胶密封圈和内橡胶密封圈的设计,便于不同尺寸的连接管和一次性连接管分别与连接套紧密连接,且可以增加连接管、一次性连接管与连接套之间的连接密封度。

Description

一种交互式人体模型气管插管连接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交互式人体模型气管插管连接件。
背景技术
气管插管是指将一特制的气管内导管经声门置入气管的技术,这一技术能为气道通畅、通气供氧、呼吸道吸引和防止误吸等提供最佳条件。气管插管术是急救工作中常用的重要抢救技术,是呼吸道管理中应用最广泛、最有效最快捷的手段之一,是医务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技能,对抢救患者生命、降低病死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气管插管直接将储氧气囊与连接管进行连接,由于储氧气囊与连接管之间的连接间距较小,储氧气囊容易在插入插管时对医生的视线造成阻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交互式人体模型气管插管连接件,解决了传统的气管插管直接将储氧气囊与连接管进行连接,由于储氧气囊与连接管之间的连接间距较小,储氧气囊容易在插入插管时对医生的视线造成阻碍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交互式人体模型气管插管连接件,包括主体和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软管,所述软管的一端连通连接有储氧气囊,所述软管的另一端一体式熔接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一端外圈表面开设有外限位卡槽,所述外限位卡槽的内部卡合连接有外橡胶密封圈,所述连接套的一端内圈表面开设有内限位卡槽,所述内限位卡槽的内部卡合连接有内橡胶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主体包括插管和一次性连接管,所述插管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插管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支撑架,所述一次性连接管与一次性插管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管套接于连接套的端部外圈表面,且所述外橡胶密封圈的外圈表面与连接管的内圈表面紧密贴合,且所述连接套的端部外圈表面位于外橡胶密封圈的一侧固定套接有外挡圈。
优选的,所述一次性连接管套接于连接套的端部内圈表面,且所述内橡胶密封圈的内圈表面与一次性连接管的外圈表面紧密贴合,且所述连接套的端部内圈表面位于内橡胶密封圈的一侧对称开设有一对弹簧槽,两个所述弹簧槽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一个限位弹簧,两个所述限位弹簧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内挡稍。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的上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L形限位件,且所述L形限位件的弯曲端与储氧气囊、软管的连接处卡合连接。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软管和连接套等构成的连接机构的设计,便于增加连接管与储氧气囊之间的连接间距,避免储氧气囊对医生的视线造成阻碍,通过外橡胶密封圈和内橡胶密封圈的设计,便于具有不同尺寸的连接管和一次性连接管分别与连接套紧密连接,且可以增加连接管、一次性连接管与连接套之间的连接密封度,避免漏气,通过外挡圈和内挡稍的设计,便于避免连接管、一次性连接管在与连接套连接时将外橡胶密封圈、内橡胶密封圈从外限位卡槽、内限位卡槽内推出,通过L形限位件的设计,便于将储氧气囊放置在支撑架的上表面并进行卡合固定,避免软管和储氧气囊对插管产生向下的垂坠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交互式人体模型气管插管连接件与插管的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交互式人体模型气管插管连接件连接套与连接管的连接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交互式人体模型气管插管连接件连接套与一次性连接管的连接剖视图。
图中:1插管、2支撑架、3连接管、3a一次性连接管、4连接套、5软管、6L形限位件、7储氧气囊、8外限位卡槽、9外橡胶密封圈、10外挡圈、11内限位卡槽、12内橡胶密封圈、13内挡稍、14弹簧槽、15限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交互式人体模型气管插管连接件,包括主体和连接机构,连接机构包括软管5,软管5的一端连通连接有储氧气囊7,软管5的另一端一体式熔接有连接套4,连接套4的一端外圈表面开设有外限位卡槽8,外限位卡槽8的内部卡合连接有外橡胶密封圈9,连接套4的一端内圈表面开设有内限位卡槽11,内限位卡槽11的内部卡合连接有内橡胶密封圈12。
本实施例中,主体包括插管1和一次性连接管3a,插管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3,插管1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支撑架2,一次性连接管3a与一次性插管连接。
本实施例中,连接管3套接于连接套4的端部外圈表面,且外橡胶密封圈9的外圈表面与连接管3的内圈表面紧密贴合,且连接套4的端部外圈表面位于外橡胶密封圈9的一侧固定套接有外挡圈10。
本实施例中,一次性连接管3a套接于连接套4的端部内圈表面,且内橡胶密封圈12的内圈表面与一次性连接管3a的外圈表面紧密贴合,且连接套4的端部内圈表面位于内橡胶密封圈12的一侧对称开设有一对弹簧槽14,两个弹簧槽14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一个限位弹簧15,两个限位弹簧15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内挡稍13。
本实施例中,支撑架2的上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L形限位件6,且L形限位件6的弯曲端与储氧气囊7、软管5的连接处卡合连接。
工作原理:传统的气管插管直接将储氧气囊7与连接管3进行连接,由于储氧气囊7与连接管3之间的连接间距较小,储氧气囊7容易在插入插管时对医生的视线造成阻碍,本方案中,在储氧气囊7与连接管3之间增加软管5,可以增加储氧气囊7与连接管3的间距值,从而避免储氧气囊7对医生的视线造成阻碍,然后将储氧气囊7放置到支撑架2的上表面,并将储氧气囊7与软管5的连接处从L形限位件6的弯曲端卡入,避免软管5和储氧气囊7对插管产生向下的垂坠力,本方案中,软管5不仅可以通过连接套4与连接管3进行连接,还可以与一次性气管插管上的一次性连接管3a进行连接,由于连接管3和一次性连接管3a的尺寸大小不同,所以需要调整连接管3、一次性连接管3a与连接套4之间的连接方式,当连接管3与连接套4连接时,由于连接管3的口径尺寸较大,如图2所示,将连接套4插入连接管3的端部内侧,在插入前,选择合适厚度的外橡胶密封圈9,并将外橡胶密封圈9卡入外限位卡槽8内,通过外橡胶密封圈9不仅可以增加连接管3与连接套4之间的连接稳定度,同时可以提高连接管3与连接套4之间的连接密封度,当一次性连接管3a与连接套4连接时,由于一次性连接管3a的口径尺寸较小,如图3所示,将一次性连接管3a插入连接套4的端部内侧,在插入前,选择合适厚度的内橡胶密封圈12,并将内橡胶密封圈12卡入内限位卡槽11内,通过内橡胶密封圈12不仅可以增加一次性连接管3a与连接套4之间的连接稳定度,同时可以提高一次性连接管3a与连接套4之间的连接密封度。
综上,通过软管5和连接套4等构成的连接机构的设计,便于增加连接管3与储氧气囊7之间的连接间距,避免储氧气囊7对医生的视线造成阻碍,通过外橡胶密封圈9和内橡胶密封圈12的设计,便于具有不同尺寸的连接管3和一次性连接管3a分别与连接套4紧密连接,且可以增加连接管3、一次性连接管3a与连接套4之间的连接密封度,避免漏气,通过外挡圈10和内挡稍13的设计,便于避免连接管3、一次性连接管3a在与连接套4连接时将外橡胶密封圈9、内橡胶密封圈12从外限位卡槽8、内限位卡槽11内推出,通过L形限位件6的设计,便于将储氧气囊7放置在支撑架2的上表面并进行卡合固定,避免软管5和储氧气囊7对插管产生向下的垂坠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交互式人体模型气管插管连接件,包括主体和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软管(5),所述软管(5)的一端连通连接有储氧气囊(7),所述软管(5)的另一端一体式熔接有连接套(4),所述连接套(4)的一端外圈表面开设有外限位卡槽(8),所述外限位卡槽(8)的内部卡合连接有外橡胶密封圈(9),所述连接套(4)的一端内圈表面开设有内限位卡槽(11),所述内限位卡槽(11)的内部卡合连接有内橡胶密封圈(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互式人体模型气管插管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包括插管(1)和一次性连接管(3a),所述插管(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3),所述插管(1)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支撑架(2),所述一次性连接管(3a)与一次性插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交互式人体模型气管插管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3)套接于连接套(4)的端部外圈表面,且所述外橡胶密封圈(9)的外圈表面与连接管(3)的内圈表面紧密贴合,且所述连接套(4)的端部外圈表面位于外橡胶密封圈(9)的一侧固定套接有外挡圈(1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交互式人体模型气管插管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性连接管(3a)套接于连接套(4)的端部内圈表面,且所述内橡胶密封圈(12)的内圈表面与一次性连接管(3a)的外圈表面紧密贴合,且所述连接套(4)的端部内圈表面位于内橡胶密封圈(12)的一侧对称开设有一对弹簧槽(14),两个所述弹簧槽(14)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一个限位弹簧(15),两个所述限位弹簧(15)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内挡稍(13)。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交互式人体模型气管插管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的上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L形限位件(6),且所述L形限位件(6)的弯曲端与储氧气囊(7)、软管(5)的连接处卡合连接。
CN202020157487.5U 2020-02-10 2020-02-10 一种交互式人体模型气管插管连接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9627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57487.5U CN211962768U (zh) 2020-02-10 2020-02-10 一种交互式人体模型气管插管连接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57487.5U CN211962768U (zh) 2020-02-10 2020-02-10 一种交互式人体模型气管插管连接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62768U true CN211962768U (zh) 2020-11-20

Family

ID=733724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57487.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962768U (zh) 2020-02-10 2020-02-10 一种交互式人体模型气管插管连接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627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962768U (zh) 一种交互式人体模型气管插管连接件
CN201223616Y (zh) 可控单支气管封堵导管
CN212214341U (zh) 一次性使用无菌硅胶气管插管
CN212789371U (zh) 一种支持全麻下纤支镜检查喉罩通气导管
CN213251754U (zh) 一种负压式耳鼻喉科吸痰器
CN209967339U (zh) 一种医院感染科气管插管装置
CN202505929U (zh) 一种气管插管与内镜的固定结构
CN209864950U (zh) 一种隆突钩双腔气管插管
CN208770615U (zh) 一次性隔空套管式气管切开插管
CN214074619U (zh) 一种一次性使用硅胶双腔支气管插管
CN218356898U (zh) 一次性咽喉部手术用气管导管
CN213156491U (zh) 多功能困难气道处理工具包
CN211461641U (zh) 一种喉罩
CN213642680U (zh) 一种防脱落一次性使用气管插管接头
CN214970707U (zh) 一种新型气管切开套管
CN211327605U (zh) 一种便于固定的一次性使用气管插管
CN210331330U (zh) 一种呼吸管路转接器
CN214970621U (zh) 一种用于麻醉机的转换接口装置
CN213374560U (zh) 一种具有换气功能的鼻氧管
CN215537528U (zh) 一种多功能气管插管
CN210044631U (zh) 一种可视型喉罩导管
CN216653075U (zh) 一种适用于多种供氧系统的麻醉面罩
CN212187369U (zh) 一种一次性无菌双腔可视型喉罩
CN219375781U (zh) 一种带吸痰功能的双腔喉罩
CN212662415U (zh) 一种可伸缩式吸氧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120

Termination date: 2022021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