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62307U - 肋骨外固定带 - Google Patents

肋骨外固定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62307U
CN211962307U CN202020045007.6U CN202020045007U CN211962307U CN 211962307 U CN211962307 U CN 211962307U CN 202020045007 U CN202020045007 U CN 202020045007U CN 211962307 U CN211962307 U CN 2119623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lt
connecting piece
strip
belt part
b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04500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益平
曾惟标
胡胜
徐建军
喻东亮
张文雄
彭金华
江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to Nancha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to Nancha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to Nancha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to Nancha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2004500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623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623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623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肋骨外固定带,包括带体和连接组件,带体具有从左至右依次设置的左带部、中带部和右带部,中带部上设有充气囊片,充气囊片上设有充气嘴和排气阀门;连接组件包括左连接件和右连接件,左连接件与左带部固定连接,右连接件与右带部固定连接,左连接件与右连接件可拆式连接。通过设置充气囊片,医护人员为患者穿戴本实用新型的肋骨外固定带时,可把充气囊片所在的区域覆盖在需要加压的部位上,穿戴完毕后再通过充气嘴往充气囊片内充气,即能对胸廓局部加压。

Description

肋骨外固定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肋骨外固定带。
背景技术
临床上越来越多见由于交通事故和高处坠落造成的多发伤中合并肋骨骨折。肋骨断裂破坏胸壁气压平衡,骨折断端刺激肋间神经产生剧烈的局部疼痛,且咳嗽、呼吸、体位改变会使骨折断端移动而加剧疼痛。为避免疼痛,患者常常会呼吸变浅,抗拒咳嗽,支气管分泌物蓄积,加之长时间卧床,容易导致严重的肺部感染,严重影响呼吸功能,甚至呼吸困难。所以局部固定减轻疼痛对于肋骨骨折的治疗尤为重要。
临床上针对肋骨骨折的治疗原则是固定胸廓、止痛和防止并发症。对于数量不多、错位不明显的肋骨骨折多采取保守治疗,用厚敷料贴压盖于胸壁软化区后使用胸带固定胸廓并卧床休息,或使用胸部护板,通过局部胸壁固定,对骨折断端制动从而达到止痛作用。但目前大部分类型的胸带为对整个胸廓全方位加压,对骨折断端局部加压及固定效果不佳,难以有效避免骨折端活动及减轻疼痛,而且目前使用的外固定材料一但固定后不方便根据病情进展随时进行压力调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肋骨外固定带,其能对胸廓局部加压。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肋骨外固定带,包括带体和连接组件,所述带体具有从左至右依次设置的左带部、中带部和右带部,所述中带部上设有充气囊片,所述充气囊片上设有充气嘴和排气阀门;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左连接件和右连接件,所述左连接件与所述左带部固定连接,所述右连接件与所述右带部固定连接,所述左连接件与所述右连接件可拆式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肋骨外固定带,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通过设置充气囊片,医护人员为患者穿戴本实用新型的肋骨外固定带时,可把充气囊片所在的区域覆盖在需要加压的部位上,穿戴完毕后再通过充气嘴往充气囊片内充气,即能对胸廓局部加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组件为魔术贴,所述左连接件和所述右连接件其中一个为纤维面,另一个为刺毛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中带部具有第一贴覆区、加压区和第二贴附区,所述第一贴覆区、所述加压区和所述第二贴附区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所述充气囊片设于所述加压区;所述左带部、所述中带部、所述右带部的宽度相等。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左带部与所述中带部通过第一带组件连接,所述第一带组件包括多个横向设置的第一条形带,所有所述第一条形带从上至下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条形带的左端、右端分别与所述左带部、中带部固接;所述中带部与所述右带部通过第二带组件连接,所述第二带组件包括多个横向设置的第二条形带,所有所述第二条形带从上至下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条形带的左端、右端分别与所述中带部、右带部固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条形带为第一弹性绷带,所述第二条形带为第二弹性绷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充气囊片上还设有气压传感器接口。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中带部的剖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
左带部10、第一弹性绷带20、中带部30、加压区31、排气阀门 32、充气嘴33、气压传感器接口34、充气囊片35、第二弹性绷带40、右带部50、刺毛面5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和图2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肋骨外固定带。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肋骨外固定带,包括带体和连接组件,带体具有从左至右依次设置的左带部10、中带部30和右带部50,中带部30上设有充气囊片35,充气囊片35上设有充气嘴33和排气阀门32;连接组件包括左连接件和右连接件,左连接件与左带部10固定连接,右连接件与右带部50固定连接,左连接件与右连接件可拆式连接。
例如,如图1和图2所示,左带部10、中带部30和右带部50 都具有一定的宽度,左带部10与中带部30通过从上至下并列设置的四个第一弹性绷带20连接,中带部30与右带部50通过从上至下并列设置的四个第二弹性绷带40连接,充气囊片35设于中带部30的夹层内,充气囊片35向外引出有三根通气管,三根通气管上分别设有充气嘴33、排气阀门32和气压传感器接口34;左带部10的背面设置有魔术贴的纤维面,右带部50的正面设置有魔术贴的刺毛面51。
通过设置充气囊片35,医护人员为患者穿戴本实用新型的肋骨外固定带时,可把充气囊片35所在的区域覆盖在需要加压的部位上,穿戴完毕后再通过充气嘴33往充气囊片35内充气,即能对胸廓局部加压。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组件为魔术贴,左连接件和右连接件其中一个为纤维面,另一个为刺毛面51。使用魔术贴连接左带部10和右带部50,左带部10和右带部50重叠部分的面积能无级调节,则肋骨外固定带的外径能无级调节,患者穿戴更舒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中带部30具有第一贴覆区、加压区31和第二贴附区,第一贴覆区、加压区31和第二贴附区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充气囊片35设于加压区31;左带部10、中带部30、右带部50的宽度相等。现有的胸带呈长条状,穿戴后容易发生位移,导致患者痛苦较大;本实用新型设有第一贴覆区和第二贴附区,这样肋骨外固定带具有一定的宽度,使用时第一贴覆区和第二贴附区都紧贴胸廓,穿戴后加压区31的位置不易移位,减少患者痛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左带部10与中带部30通过第一带组件连接,第一带组件包括多个横向设置的第一条形带,所有第一条形带从上至下间隔设置,第一条形带的左端、右端分别与左带部 10、中带部30固接;中带部30与右带部50通过第二带组件连接,第二带组件包括多个横向设置的第二条形带,所有第二条形带从上至下间隔设置,第二条形带的左端、右端分别与中带部30、右带部50 固接。由于部分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需要用到胸部引流管,通过设置第一条形带、第二条形带均从上至下间隔设置,相邻的第一条形带、或相邻的第二条形带之间都有设有间隙,胸腔引流管可设置在这些间隙处,便于胸腔引流管的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条形带为第一弹性绷带20,第二条形带为第二弹性绷带40。弹性绷带使用方便,美观大方,压力适宜,透气性好,这样肋骨外固定带与患者胸廓的贴合更紧密,患者穿戴更舒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充气囊片35上还设有气压传感器接口34。这样可通过外接气压传感器的方式测量充气囊片35内的气压,进而判断局部加压的压力大小;还可在充气时实时测量充气囊片35的气压,使得充气的气压合适。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肋骨外固定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带体和连接组件,所述带体具有从左至右依次设置的左带部、中带部和右带部,所述中带部上设有充气囊片,所述充气囊片上设有充气嘴和排气阀门;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左连接件和右连接件,所述左连接件与所述左带部固定连接,所述右连接件与所述右带部固定连接,所述左连接件与所述右连接件可拆式连接;所述中带部具有第一贴覆区、加压区和第二贴附区,所述第一贴覆区、所述加压区和所述第二贴附区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所述充气囊片设于所述加压区;所述左带部、所述中带部、所述右带部的宽度相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肋骨外固定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为魔术贴,所述左连接件和所述右连接件其中一个为纤维面,另一个为刺毛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肋骨外固定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带部与所述中带部通过第一带组件连接,所述第一带组件包括多个横向设置的第一条形带,所有所述第一条形带从上至下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条形带的左端、右端分别与所述左带部、中带部固接;所述中带部与所述右带部通过第二带组件连接,所述第二带组件包括多个横向设置的第二条形带,所有所述第二条形带从上至下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条形带的左端、右端分别与所述中带部、右带部固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肋骨外固定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条形带为第一弹性绷带,所述第二条形带为第二弹性绷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肋骨外固定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囊片上还设有气压传感器接口。
CN202020045007.6U 2020-01-09 2020-01-09 肋骨外固定带 Active CN2119623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45007.6U CN211962307U (zh) 2020-01-09 2020-01-09 肋骨外固定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45007.6U CN211962307U (zh) 2020-01-09 2020-01-09 肋骨外固定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62307U true CN211962307U (zh) 2020-11-20

Family

ID=733862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45007.6U Active CN211962307U (zh) 2020-01-09 2020-01-09 肋骨外固定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623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122581U (zh) 一种骨伤科用充气式夹板固定装置
US20040064076A1 (en) External chest therapy blanket for infants
CN103584939A (zh) 医用充气矫形固定背心
CN211962307U (zh) 肋骨外固定带
CN203609558U (zh) 医用充气矫形固定背心
CN212213961U (zh) 一种脊柱骨病外科用固定装置
CN217448241U (zh) 乳腺癌术后伤口加压胸带
CN211512512U (zh) 一种充气式的面部减压垫
CN106377357A (zh) 一种抽脂手术术后辅助康复设备
CN207785623U (zh) 一种改良型呼吸面罩
CN207898575U (zh) 医疗护理用固定绑带
CN215309428U (zh) 一种医用氧气面罩
CN211512315U (zh) 一种心脏外科术后可调节胸带
CN110051484A (zh) 俯卧位通气体位管理垫
CN219332289U (zh) 俯卧位通气氧疗枕
CN212439070U (zh) 一种胸外科医用胸带
CN209884243U (zh) 一种甲状腺术后加压止血背心
CN220158404U (zh) 一种充气式头部固定装置
CN213961959U (zh) 一种做腹灸用的治疗衣
CN213373022U (zh) 一种脖颈部位加压绷带
CN215193121U (zh) 多功能可调俯卧位床垫
CN213641470U (zh) 一种带充气调节的肋骨固定带
CN211271515U (zh) 一种骨科用夹板
CN218420622U (zh) 一种胸腔引流管固定带
CN212522647U (zh) 一种防漏气舒适呼吸面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