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56740U - 集成式多媒体教学装置 - Google Patents

集成式多媒体教学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56740U
CN211956740U CN201922353473.0U CN201922353473U CN211956740U CN 211956740 U CN211956740 U CN 211956740U CN 201922353473 U CN201922353473 U CN 201922353473U CN 211956740 U CN211956740 U CN 2119567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inner cavity
teaching device
spring
sid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35347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旭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Rongj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anguan Hebei Edu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anguan Hebei Edu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anguan Hebei Edu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35347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567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567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567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集成式多媒体教学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内腔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柱和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套设于固定柱的表面,所述固定座内腔的顶部与底部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块,两个滑块之间固定连接有承载板。本实用新型通过壳体、固定座、固定柱、第一弹簧、滑槽、滑块、承载板、支撑座、孔洞、插杆、提把、支撑板、第二弹簧、固定块、插块和固定杆的配合使用,实现了便于安装和拆卸的目的,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和使用性,延长了教学装置的使用寿命,减少了资源的浪费和财产的损失,增强了使用者的使用体验,从而能够更好的满足使用者的使用需求。

Description

集成式多媒体教学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教学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集成式多媒体教学装置。
背景技术
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本实用新型涉及集成式多媒体教学装置,目前,现有市场上的教学装置,不便于安装和拆卸,导致不便于对其进行检修和维护,易导致教学装置损坏,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财产的损失,从而无法满足使用者的使用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集成式多媒体教学装置,具备便于安装和拆卸的优点,解决了现有市场上的教学装置,不便于安装和拆卸,导致不便于对其进行检修和维护,易导致教学装置损坏,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财产的损失,从而无法满足使用者的使用需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集成式多媒体教学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内腔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柱和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套设于固定柱的表面,所述固定座内腔的顶部与底部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块,两个滑块之间固定连接有承载板,所述固定座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所述固定座顶部的右侧且位于支撑座的下方开设有孔洞,所述孔洞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插杆,所述插杆的顶部贯穿至支撑座的顶部并固定连接有提把,所述插杆的表面且位于支撑座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与支撑座之间且位于插杆的表面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承载板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座内腔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与插杆配合使用的插块,所述固定座的右侧活动连接有固定杆。
优选的,所述壳体内腔两侧的顶部与底部之间均固定连接有隔板,两个隔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放置箱,所述隔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导热块。
优选的,所述壳体内腔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放置框,所述第一放置框的内腔固定连接有吸风扇,所述壳体内腔两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放置框,所述第二放置框的内腔固定连接有吹风扇。
优选的,所述壳体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通风口,所述第一通风口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第一滤网,所述壳体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通风口,所述第二通风口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第二滤网。
优选的,所述第一放置框的底部开设有进风孔,所述第二放置框的顶部开设有出风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壳体、固定座、固定柱、第一弹簧、滑槽、滑块、承载板、支撑座、孔洞、插杆、提把、支撑板、第二弹簧、固定块、插块和固定杆的配合使用,实现了便于安装和拆卸的目的,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和使用性,延长了教学装置的使用寿命,减少了资源的浪费和财产的损失,增强了使用者的使用体验,从而能够更好的满足使用者的使用需求。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隔板、固定板、放置箱和导热块,能够更好的将放置箱内腔中的热量进行导出,通过设置第一放置框、吸风扇、第二放置框和吹风扇,能够更好的对导热块进行散热,通过设置第一通风口、第一滤网、第二通风口和第二滤网,用于配合吸风扇和吹风扇进行使用,通过设置进风孔和出风孔,能够更好的将壳体内腔中的热量进行排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正视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中:1、壳体;2、固定座;3、固定柱;4、第一弹簧;5、滑槽;6、滑块;7、承载板;8、支撑座;9、孔洞;10、插杆;11、提把;12、支撑板;13、第二弹簧;14、固定块;15、插块;16、固定杆;17、隔板;18、固定板;19、放置箱;20、导热块;21、第一放置框;22、吸风扇;23、第二放置框;24、吹风扇;25、第一通风口;26、第一滤网;27、第二通风口;28、第二滤网;29、进风孔;30、出风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集成式多媒体教学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内腔两侧的顶部与底部之间均固定连接有隔板17,两个隔板17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8,固定板1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放置箱19,隔板17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导热块20,通过设置隔板17、固定板18、放置箱19和导热块20,能够更好的将放置箱19内腔中的热量进行导出,壳体1内腔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放置框21,第一放置框21的内腔固定连接有吸风扇22,壳体1内腔两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放置框23,第二放置框23的内腔固定连接有吹风扇24,通过设置第一放置框21、吸风扇22、第二放置框23和吹风扇24,能够更好的对导热块20进行散热,壳体1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通风口25,第一通风口25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第一滤网26,壳体1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通风口27,第二通风口27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第二滤网28,通过设置第一通风口25、第一滤网26、第二通风口27和第二滤网28,用于配合吸风扇22和吹风扇24进行使用,第一放置框21的底部开设有进风孔29,第二放置框23的顶部开设有出风孔30,通过设置进风孔29和出风孔30,能够更好的将壳体1内腔中的热量进行排出,壳体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座2,固定座2内腔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柱3和第一弹簧4,第一弹簧4套设于固定柱3的表面,固定座2内腔的顶部与底部均开设有滑槽5,滑槽5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块6,两个滑块6之间固定连接有承载板7,固定座2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撑座8,固定座2顶部的右侧且位于支撑座8的下方开设有孔洞9,孔洞9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插杆10,插杆10的顶部贯穿至支撑座8的顶部并固定连接有提把11,插杆10的表面且位于支撑座8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2,支撑板12的顶部与支撑座8之间且位于插杆10的表面设置有第二弹簧13,承载板7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4,固定座2内腔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与插杆10配合使用的插块15,固定座2的右侧活动连接有固定杆16,通过壳体1、固定座2、固定柱3、第一弹簧4、滑槽5、滑块6、承载板7、支撑座8、孔洞9、插杆10、提把11、支撑板12、第二弹簧13、固定块14、插块15和固定杆16的配合使用,实现了便于安装和拆卸的目的,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和使用性,延长了教学装置的使用寿命,减少了资源的浪费和财产的损失,增强了使用者的使用体验,从而能够更好的满足使用者的使用需求。
使用时,提起提把11,提把11带动插杆10向上移动,插杆10带动支撑板12向上移动,支撑板12对第二弹簧13进行挤压,第二弹簧13受到挤压产生反向力,将固定杆16插入到固定座2的内腔,固定杆16对承载板7进行挤压,承载板7带动滑块6左右移动,同时承载板7对第一弹簧4进行挤压,第一弹簧4受到挤压产生反向力,松开提把11,插杆10穿过固定杆16进入到插块15的内腔,将壳体1进行固定,打开吸风扇22和吹风扇24,通过第一通风口25、第二通风口27、进风孔29和出风孔30的配合使用,用于对壳体1的内腔进行散热处理,通过第一滤网26和第二滤网28的配合使用,防止灰尘进入到壳体1的内腔,从而实现了便于安装和拆卸的目的。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集成式多媒体教学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座(2),所述固定座(2)内腔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柱(3)和第一弹簧(4),所述第一弹簧(4)套设于固定柱(3)的表面,所述固定座(2)内腔的顶部与底部均开设有滑槽(5),所述滑槽(5)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块(6),两个滑块(6)之间固定连接有承载板(7),所述固定座(2)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撑座(8),所述固定座(2)顶部的右侧且位于支撑座(8)的下方开设有孔洞(9),所述孔洞(9)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插杆(10),所述插杆(10)的顶部贯穿至支撑座(8)的顶部并固定连接有提把(11),所述插杆(10)的表面且位于支撑座(8)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2),所述支撑板(12)的顶部与支撑座(8)之间且位于插杆(10)的表面设置有第二弹簧(13),所述承载板(7)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4),所述固定座(2)内腔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与插杆(10)配合使用的插块(15),所述固定座(2)的右侧活动连接有固定杆(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多媒体教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腔两侧的顶部与底部之间均固定连接有隔板(17),两个隔板(17)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8),所述固定板(1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放置箱(19),所述隔板(17)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导热块(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多媒体教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腔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放置框(21),所述第一放置框(21)的内腔固定连接有吸风扇(22),所述壳体(1)内腔两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放置框(23),所述第二放置框(23)的内腔固定连接有吹风扇(2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多媒体教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通风口(25),所述第一通风口(25)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第一滤网(26),所述壳体(1)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通风口(27),所述第二通风口(27)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第二滤网(28)。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式多媒体教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放置框(21)的底部开设有进风孔(29),所述第二放置框(23)的顶部开设有出风孔(30)。
CN201922353473.0U 2019-12-24 2019-12-24 集成式多媒体教学装置 Active CN2119567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53473.0U CN211956740U (zh) 2019-12-24 2019-12-24 集成式多媒体教学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53473.0U CN211956740U (zh) 2019-12-24 2019-12-24 集成式多媒体教学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56740U true CN211956740U (zh) 2020-11-17

Family

ID=731873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353473.0U Active CN211956740U (zh) 2019-12-24 2019-12-24 集成式多媒体教学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5674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67366A (zh) * 2021-02-19 2021-05-28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机柜风道、机柜总成及光伏逆变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67366A (zh) * 2021-02-19 2021-05-28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机柜风道、机柜总成及光伏逆变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956740U (zh) 集成式多媒体教学装置
CN206058064U (zh) 一种计算机机箱
CN203673424U (zh) 调节式防尘笔记本电脑散热器
CN207488934U (zh) 超薄高效散热电脑一体机
CN211236779U (zh) 一种计算机散热机箱
CN206640176U (zh) 一种户外用防尘散热电力柜
CN204347722U (zh) 多功能计算机散热机箱
CN109028299A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0246074U (zh) 一种电力通信用电力柜高效散热装置
CN204423247U (zh) 横屏式超薄型空气净化电脑一体机
CN210721291U (zh) 一种计算机机箱的散热机构
CN201465003U (zh) 一种网状环保电脑机箱
CN210377306U (zh) 具有散热功能的上侧板
CN210721215U (zh) 一种计算机用显示器
CN209417624U (zh) 一种带一体式辅助散热系统的笔记本电脑
CN208185035U (zh) 一种教育电脑风扇
CN2687732Y (zh) 计算机机箱
CN214586720U (zh) 一种计算机用主机散热机构
CN212515702U (zh) 一种一体机散热结构
CN211669583U (zh) 一种风道优良的计算机机箱
CN208421763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防尘散热主机箱
CN212084085U (zh) 一种计算机主机箱散热扇
CN203643925U (zh) 双向笔记本散热器
CN204537009U (zh) 一种多功能机箱
CN215067027U (zh) 一种自动化电气工程用电子仪器检测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608

Address after: 2422, 24th Floor, Building 1, Shijiazhu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enter, No. 856 Zhongshan East Road, High tech Zone, Shijiazhuang City, Hebei Province, 050000

Patentee after: Hebei Rongji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050000 A22, floor 5, unit 7, building 8, Runjiang headquarters international, No. 319, Changjiang Avenue, high tech Zone, Shijiazhuang, Hebei

Patentee before: Wanguan Hebei Education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