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53168U - 一种防排烟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排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53168U
CN211953168U CN202020432106.XU CN202020432106U CN211953168U CN 211953168 U CN211953168 U CN 211953168U CN 202020432106 U CN202020432106 U CN 202020432106U CN 211953168 U CN211953168 U CN 2119531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moke
smoke exhaust
pipe
fixedly connected
we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43210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燕琴
敖洪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Neng'an Fire Decoration Engineer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Neng'an Fire Decoration Engineer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Neng'an Fire Decoration Engineer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Neng'an Fire Decoration Engineer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43210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531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531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531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排烟装置,包括排烟管,所述排烟管的一侧设有箱体,所述排烟管的管壁靠近箱体的一侧开设有圆孔,所述圆孔转动连接有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远离箱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风叶,所述第一旋转轴插入箱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第一锥形齿轮的一端啮合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二锥形齿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两个不同的排烟口,有效将晴天与雨天的排烟路径区别开,有效解决了防排烟系统受天气影响的问题。通过排烟门的设置,使防排烟系统在雨天进行排烟时,能够避免受到雨水进入的影响。通过转轮与挡板的设置,使排烟门能够做到有效平稳地关闭。

Description

一种防排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排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排烟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防排烟系统,都是由送排风管道、管井、防火阀、门开关设备、送、排风机等设备组成。机械排烟系统的排烟量与防烟分区有着直接的关系。高层建筑的防烟设施应分为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设施和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设施。防排烟系统是防烟系统和排烟系统的总称。防烟系统采用机械加压送风方式或自然通风方式,防止烟气进入疏散通道的系统;排烟系统采用机械排烟方式或自然通风方式,将烟气排至建筑物外的系统。机械防排烟系统,都是由送排风管道、管井、防火阀、门开关设备、送、排风机等设备组成。机械排烟系统的排烟量与防烟分区有着直接的关系。防烟楼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利用敞开的阳台、凹廊或前室内不同朝向的可开启外窗自然排烟时,该楼梯间可不设排烟设施。利用建筑的阳台、凹廊或在外墙上设置便于开启的外窗或排烟进行无组织的自然排烟方式。自然排烟应设于房间的上方,宜设在距顶棚或顶板下800mm以内,其间距以排烟口的下边缘计。其间距以进风口的上边缘计。内走道和房间的自然排烟口,至该防烟分区最远点应在30m以内。自然排烟窗、排烟口中、送风口应设开启方便、灵活的装置。通风是将未经处理过的室外新鲜空气送入室内,同时排出室内被污染的空气或用来冲淡室内被污染的空气,借以改善空气,以造成安全、卫生条件而进行的换气技术。通风一般分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两大类,机械通风一般有下列两种方式局部通风和全面通风。全面排风系统用以排除建筑内某些部位的被污染的空气。全面送风用于危害空气因素不固定或面积较大,用新鲜空气来冲淡有害气体。但是目前市场上的防排烟系统存在着受天气影响,雨天排烟不便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防排烟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排烟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排烟装置,包括排烟管,所述排烟管的一侧设有箱体,所述排烟管的管壁靠近箱体的一侧开设有圆孔,所述圆孔转动连接有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远离箱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风叶,所述第一旋转轴插入箱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第一锥形齿轮的一端啮合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二锥形齿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圆形连接块,所述圆形连接块的顶部螺丝连接有螺丝,所述圆形连接块的顶部与连接杆螺丝连接有螺丝,所述圆形连接块的外侧卡扣连接有转轮,所述转轮的一端焊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端焊接有排烟门,所述转轮的一端焊接有第一挡板。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排烟管靠近箱体的一侧焊接有第二挡板,所述排烟管靠近箱体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二旋转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箱门,所述箱门的底部焊接有拉手。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排烟管的底部远离排烟门的一侧开设有进烟口,所述排烟管的底部靠近排烟门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排烟口。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排烟管的中部位于进烟口和第一排烟口的顶部开设有第二排烟口,所述排烟管的顶部位于第二排烟口的顶部开设有出烟口。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排烟管的顶部焊接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排烟罩,所述排烟罩的中部固定连接有中心杆,所述中心杆的底部螺丝连接有风机,所述风机的输出端焊接有进风管,所述进风管的底部焊接有出风管。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中心杆的外侧焊接有排水管,所述中心杆的外侧位于排水管的相隔间隙焊接有第二支撑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两个不同的排烟口,有效将晴天与雨天的排烟路径区别开,有效解决了防排烟系统受天气影响的问题。通过排烟门的设置,使防排烟系统在雨天进行排烟时,能够避免受到雨水进入的影响。通过转轮与挡板的设置,使排烟门能够做到有效平稳地关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转轮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转轮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排烟罩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排烟管;2、箱体;3、圆孔;4、第一旋转轴;5、风叶;6、第一锥形齿轮;7、第二锥形齿轮;8、连接杆;9、螺丝;10、圆形连接块;11、转轮;12、第一挡板;13、连接块;14、排烟门;15、第二挡板;16、第二旋转轴;17、箱门;18、拉手;19、进烟口;20、第一排烟口;21、第二排烟口;22、出烟口;23、第一支撑杆;24、排烟罩;25、中心杆;26、风机;27、进风管;28、出风管;29、排水管;30、第二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排烟装置,包括排烟管1,排烟管1的一侧设有箱体2,排烟管1的管壁靠近箱体2的一侧开设有圆孔3,圆孔3的口径略微大于第一旋转轴4,能够在保证第一旋转轴4正常转动的基础上,有着良好的密封效果。圆孔3转动连接有第一旋转轴4,第一旋转轴4远离箱体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风叶5,风叶数量为八,为不锈钢材质,从而保证了风叶为其所连带的组件提供充足的旋转动力。第一旋转轴4插入箱体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6,第一锥形齿轮6的一端啮合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7,第二锥形齿轮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8,连接杆8通过第一锥形齿轮6和第二锥形齿轮7的连接,直接会随着风叶5的转动而转动,实现动力传输。连接杆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圆形连接块10,圆形连接块10的顶部螺丝连接有螺丝9,圆形连接块10的顶部与连接杆8螺丝连接有螺丝9,通过螺丝9,连接杆8与圆形连接块10形成一个整体。圆形连接块10的外侧卡扣连接有转轮11,转轮11的一端焊接有连接块13,连接块13的一端焊接有排烟门14,转轮11的一端焊接有第一挡板12。当排烟门14通过动力传输,会因风叶5的转动而转动,实现了打开和闭合。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排烟管1靠近箱体2的一侧焊接有第二挡板15,第二挡板15用以控制排烟门14关闭后的角度,排烟管1靠近箱体2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旋转轴16,第二旋转轴16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箱门17,箱门17的底部焊接有拉手18。箱门17对整个动力传输系统起到保护作用。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排烟管1的底部远离排烟门14的一侧开设有进烟口19,排烟管1的底部靠近排烟门14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排烟口20。在晴天进行排烟时,排烟门14处于打开状态,烟气从进烟口19进入,再从第一排烟口20排出。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排烟管1的中部位于进烟口19和第一排烟口20的顶部开设有第二排烟口21,排烟管1的顶部位于第二排烟口21的顶部开设有出烟口22。在雨天时,烟气从进烟口19进入,由于风机26的作用,会经过第二排烟口21,从出烟口22排出。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排烟管1的顶部焊接有第一支撑杆23,第一支撑杆2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排烟罩24,第一支撑杆23为不锈钢材质,排烟罩为伞形结构,材质为高硬度塑料。排烟罩24的中部固定连接有中心杆25,中心杆25的底部螺丝连接有风机26,风机26的输出端焊接有进风管27,进风管27的底部焊接有出风管28。风机26通过中心杆25悬挂在排烟罩24正中间,为整个排烟系统提供动力来源。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中心杆25的外侧焊接有排水管29,中心杆25的外侧位于排水管29的相隔间隙焊接有第二支撑杆30。在雨天进行排烟时,落下的雨水会顺着排水管29流出,减轻排烟罩24的压力。
工作原理或者结构原理,在雨天时,启动风机26,风叶5在风力作用下开始转动。风叶5的转动,带动了第一旋转轴4的转动。第一旋转轴4通过齿轮的连接,带动了连接杆8的转动。连接杆8带动转轮11的转动,从而使排烟门14转动。当第一挡板12与第二挡板15相碰时,转轮11停止转动,从而使排烟门14有效关闭在合适的位置,避免了雨水进入排烟管1。排烟门14关闭后,烟气在风机26的作用下,经过第二排烟口21,从出烟口22排出。由于排烟罩24的遮挡,避免了烟气受到雨水的影响。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防排烟装置,包括排烟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烟管(1)的一侧设有箱体(2),所述排烟管(1)的管壁靠近箱体(2)的一侧开设有圆孔(3),所述圆孔(3)转动连接有第一旋转轴(4),所述第一旋转轴(4)远离箱体(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风叶(5),所述第一旋转轴(4)插入箱体(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6),所述第一锥形齿轮(6)的一端啮合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7),所述第二锥形齿轮(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8),所述连接杆(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圆形连接块(10),所述圆形连接块(10)的顶部螺丝连接有螺丝(9),所述圆形连接块(10)的顶部与连接杆(8)螺丝连接有螺丝(9),所述圆形连接块(10)的外侧卡扣连接有转轮(11),所述转轮(11)的一端焊接有连接块(13),所述连接块(13)的一端焊接有排烟门(14),所述转轮(11)的一端焊接有第一挡板(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排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烟管(1)靠近箱体(2)的一侧焊接有第二挡板(15),所述排烟管(1)靠近箱体(2)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旋转轴(16),所述第二旋转轴(16)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箱门(17),所述箱门(17)的底部焊接有拉手(1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排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烟管(1)的底部远离排烟门(14)的一侧开设有进烟口(19),所述排烟管(1)的底部靠近排烟门(14)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排烟口(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排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烟管(1)的中部位于进烟口(19)和第一排烟口(20)的顶部开设有第二排烟口(21),所述排烟管(1)的顶部位于第二排烟口(21)的顶部开设有出烟口(2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排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烟管(1)的顶部焊接有第一支撑杆(23),所述第一支撑杆(2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排烟罩(24),所述排烟罩(24)的中部固定连接有中心杆(25),所述中心杆(25)的底部螺丝连接有风机(26),所述风机(26)的输出端焊接有进风管(27),所述进风管(27)的底部焊接有出风管(2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排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杆(25)的外侧焊接有排水管(29),所述中心杆(25)的外侧位于排水管(29)的相隔间隙焊接有第二支撑杆(30)。
CN202020432106.XU 2020-03-30 2020-03-30 一种防排烟装置 Active CN2119531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32106.XU CN211953168U (zh) 2020-03-30 2020-03-30 一种防排烟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32106.XU CN211953168U (zh) 2020-03-30 2020-03-30 一种防排烟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53168U true CN211953168U (zh) 2020-11-17

Family

ID=731678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432106.XU Active CN211953168U (zh) 2020-03-30 2020-03-30 一种防排烟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531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957345U (zh) 一种安全型防火配电柜
JP6189404B2 (ja) ビル火災救命システムおよびビル火災救命システムの使用方法
CN113856097A (zh) 一种高层及超高层建筑消防自动化设备
CN211953168U (zh) 一种防排烟装置
CN207715038U (zh) 一种使用在消防通道的防火门设备
CN109021989A (zh) 一种焦炉烟尘全封闭集中收集和处理装置
CN117053320A (zh) 一种可调通风量的阻火排烟口
CN107715356A (zh) 一种易于操作的消火栓箱
CN216048175U (zh) 一种应用于消防工程的智能化防排烟装置
CN208980651U (zh) 一种焦炉烟尘全封闭集中收集和处理装置
CN204637828U (zh) 一种焦炉炉顶多源偶发性烟尘捕集净化成套装置
CN213654691U (zh) 一种自动消防排热排烟窗
CN213870359U (zh) 一种便于对扇叶翻转的消防排烟风机
CN216048184U (zh) 一种用于建筑电气消防工程的自动排烟装置
CN213300450U (zh) 一种高层建筑防烟排烟设备
CN113842573A (zh) 用于森林的深埋式防火灭火装置
CN215368300U (zh) 一种可避风的电动采光排烟天窗
CN208741813U (zh) 一种节水型的消防栓
CN210441234U (zh) 一种医疗环境用板式排烟口
CN212235751U (zh) 一种便于操作的消火栓箱
CN214379660U (zh) 一种带有自动灭火功能的箱式变电站
CN212511627U (zh) 一种建筑内消防排烟通风设备
CN218148170U (zh) 一种新型控制器
CN211008304U (zh) 一种防火阻燃竹炭板材安全门
CN217537720U (zh) 一种变压导流无动力抽风烟道风帽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