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50228U - 一种通风隔声窗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风隔声窗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950228U CN211950228U CN202020311653.2U CN202020311653U CN211950228U CN 211950228 U CN211950228 U CN 211950228U CN 202020311653 U CN202020311653 U CN 202020311653U CN 211950228 U CN211950228 U CN 21195022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entilation
- fan
- window
- interior
- glas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ecific Seal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For Doors And Window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风隔声窗,具有通风隔声部,通风隔声部包括通风通道,通风通道的外侧为外窗体,通风通道的内侧为内窗体,外窗体上设有外通风开启扇,内窗体上设有内通风开启扇,外通风开启扇与内通风开启扇之间最大距离交错设置,外窗体的内层玻璃和内窗体的外层玻璃均为微穿孔玻璃,内窗体上还设有尺寸大于内通风开启扇的内侧开启扇。本实用新型是在通风通道两侧设置了微穿孔玻璃作为吸声材料,当气流流经通风通道时,噪声就会在通风通道中来回反射而被微穿孔玻璃及空气层构成的吸声结构多次吸收,从而达到通风吸声的目的,减少室内噪音。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通风隔声窗。
背景技术
我国2019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已经把噪声控制作为绿色建筑的评价内容之一,可见噪声对我们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影响已经不容忽视了。噪声污染是当今社会四大污染之一,住宅和写字楼特别是临街或临近交通干线的住宅和写字楼的声环境问题,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建筑对噪声的隔绝主要是通过建筑的外围护结构,而建筑的窗户是隔声的薄弱部位,大多数建筑在关窗情况下,虽然可以有效降低室外噪声对室内声环境的影响,但同时也阻隔了室外空气进入室内,不能有效调节室内CO2的浓度,同样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所以用一种能在隔声的同时保持通风的通风隔声窗来解决当下开窗不隔声、关窗不通风的问题是极为必要的。
为了降低噪声污染和实现室内通风换气,已有多种通风隔声窗专利和产品,基本上都是利用阻性消声或抗性消声或者阻抗复合的原理,在噪声进入室内的通道中加以降低或消除。目前的绝大部分专利和产品都存在着消声通道迂回复杂通风效果不理想且不易清理,通风部位影响采光等问题。举例如下:1、厦门嘉达声学技术有限公司的专利:通风换气隔声窗。该技术主要利用在窗的上部和下部设置迷宫式消声通风通道,即同时运用阻性消声和抗性消声的原理,在两层窗框之间设置吸声材料来达到通风隔声的目的。该技术的主要不足在于消声构件表面的积灰无法清除,随着吸声构件表面灰尘的聚集,其吸声性能在不断降低,从而影响消声效果。另外,通风通道基本上始终处于打开状态,即使内侧的可调百叶可以关闭,关的也不够严密,所以冬季该窗的保温效果不好。2、清华大学和贾猛虎的专利:一种通风隔声窗。该技术采用内外两层窗和两个消声通道,第一消声通道设在两窗框的底部,该消声通道内用吸声材料组成的消声隔板设置成回转的消声通路。第二消声通道设在内外两侧窗的中挺之间,该消声通道内用吸声材料组成的消声隔板设置成折返的消声通路。该技术的主要不足在于在其第一种使用状态下,新鲜空气需要经过两个消声通道才能进入室内,虽然消声效果好,但由于消声通道较小而且曲折较多,使得通风效果并不好;在其第二种使用状态下,新鲜空气只需要经过第二消声通道就能进入室内,虽然空气流动阻力变小,提高了通风效果,但是其隔声效果有所下降。另外,多孔吸声材料吸附的灰尘无法清除,随着其表面灰尘的聚集,其吸声性能会降低。其他近似的实用新型和学术论文介绍的技术也都有类似的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通风隔声窗,解决室外噪音大影响生活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通风隔声窗,具有通风隔声部,通风隔声部包括通风通道,通风通道的外侧为外窗体,通风通道的内侧为内窗体,外窗体上设有外通风开启扇,内窗体上设有内通风开启扇,外通风开启扇与内通风开启扇之间最大距离交错设置,外窗体的内层玻璃和内窗体的外层玻璃均为微穿孔玻璃,内窗体上还设有尺寸大于内通风开启扇的内侧开启扇。
所述的微穿孔玻璃为在平板玻璃上加工孔径1mm以下的孔洞。
所述的内侧开启扇、外通风开启扇和内通风开启扇设有手动开闭器,外通风开启扇和内通风开启扇还设有电动开闭器。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风通道在实现通风隔声的同时,不影响建筑采光,因为吸声构件是微穿孔玻璃及其后面的空气层,所以可见光的透过率基本不受影响。
(2)本通风隔声窗中间的通风间层比较厚,在严寒地区不需通风时具有很好的保温作用。
(3)通风通道的有效通风横截面积较大,气流通过时无需多次迂回,这使得空气在其中流动的阻力较小,通风效果较好。
(4)室外噪声要想经过通风通道进入室内就会在通风通道内即两层微穿孔玻璃之间来回多次反射,即噪声要被微穿孔玻璃及其后面的空气层构成的吸声构件多次吸收才能进入室内,微穿孔玻璃及其后面的空气层构成的吸声构件具有较好的吸声效果,又经过多次吸收,所以传入室内的噪声已经很小了,即本通风隔声窗的隔声效果很好。
(5)本通风隔声窗打开内侧开启扇,方便清洁微穿孔玻璃表面及微孔中灰尘,可以用吸尘器清理积灰,也可以卸下微穿孔玻璃用水洗来清理积灰,能够保证本通风隔声窗的隔声效果和窗扇的透光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的外侧立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内侧立面图。
图4为实施例的内侧开启扇打开图。
图5为图1中A-A向剖视图。
图中:主窗体1、外窗体2、通风通道3、内窗体4、外通风开启扇5、内通风开启扇6、微穿孔玻璃7、内侧开启扇8、手动开闭器9、电动开闭器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
一种通风隔声窗,具有通风隔声部,通风隔声部包括通风通道,通风通道的外侧为外窗体,通风通道的内侧为内窗体,外窗体上设有外通风开启扇,内窗体上设有内通风开启扇,外通风开启扇与内通风开启扇之间最大距离交错设置,外窗体的内层玻璃和内窗体的外层玻璃均为微穿孔玻璃,内窗体上还设有尺寸大于内通风开启扇的内侧开启扇。
所述的微穿孔玻璃为在平板玻璃上加工孔径1mm以下的孔洞。
所述的内侧开启扇、外通风开启扇和内通风开启扇设有手动开闭器,外通风开启扇和内通风开启扇还设有电动开闭器。
实施例
如图1-图5所示,一种通风隔声窗,包括主窗体1和通风隔声部,通风隔声部包括通风通道3,通风通道3的外侧为外窗体2,通风通道3的内侧为内窗体4,外窗体3上设有外通风开启扇5,内窗体4上设有内通风开启扇6,外通风开启扇5与内通风开启扇6之间最大距离交错设置,外窗体2的内层玻璃和内窗体4的外层玻璃均为微穿孔玻璃7,微穿孔玻璃为在平板玻璃上加工孔径1mm以下的孔洞。内窗体4上还设有尺寸大于内通风开启扇6的内侧开启扇8。内侧开启扇8、外通风开启扇5和内通风开启扇6均设有手动开闭器9,外通风开启扇5和内通风开启扇6还设有电动开闭器10。
当需要通风时,打开电动开窗器10,内、外通风开启扇(6、5)自动打开进行通风换气。在通风通道3两侧设置了微穿孔玻璃吸声材料,使声音在通风通道3之间多次反射而被多次吸收,达到在通风的同时有效降低室外噪声目的。如果微穿孔玻璃因积灰而影响吸声效果时,可以打开内侧开启扇8用吸尘器对其进行清理,或者拆下微穿孔玻璃用水进行清洗。
上述实施例使用时,具有三种使用状态:
1、第一种使用状态,当室内需要通风且室外比较安静时,关闭通风通道3,打开主体窗1的窗扇,进行常规的自然通风。
2、第二种使用状态,当室外噪声较大,室内需要通风换气时,关闭主窗体1的窗扇,打开电动开窗器10,内、外通风开启扇(6、5)自动打开,室外空气先从外通风开启扇5进入通道,而噪声会在两层微穿孔玻璃之间多次反射而被吸收,从而达到在通风的同时有效降低噪声,使室内获得一个安静健康的物理环境。
3、第三种使用状态,当室内需要通风且室外噪声较大,且电动开窗器10出现故障或是停电时,可手动打开通风隔声通道,即在关闭主窗体1的条件下,先打开通风通道的内侧开启扇8,再手动打开外通风开启扇5和内通风开启扇6,最后关闭内侧开启扇8,即可实现隔声通风。
本申请可根据窗口大小设计,当窗口较大时,可将其中的一部分做通风隔声部,其余部分仍然为普通窗;当窗口较小时,可将整个窗做出通风隔声窗。本通风隔声窗是由双层窗体构成,双层窗体中间的夹层为通风吸声通道。
上面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对其进行等同变化和修饰,均在本专利技术保护方案的范畴之内。
Claims (3)
1.一种通风隔声窗,其特征在于,具有通风隔声部,通风隔声部包括通风通道,通风通道的外侧为外窗体,通风通道的内侧为内窗体,外窗体上设有外通风开启扇,内窗体上设有内通风开启扇,外通风开启扇与内通风开启扇之间最大距离交错设置,外窗体的内层玻璃和内窗体的外层玻璃均为微穿孔玻璃,内窗体上还设有尺寸大于内通风开启扇的内侧开启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风隔声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穿孔玻璃为在平板玻璃上加工孔径1mm以下的孔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风隔声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侧开启扇、外通风开启扇和内通风开启扇设有手动开闭器,外通风开启扇和内通风开启扇还设有电动开闭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311653.2U CN211950228U (zh) | 2020-03-13 | 2020-03-13 | 一种通风隔声窗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311653.2U CN211950228U (zh) | 2020-03-13 | 2020-03-13 | 一种通风隔声窗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950228U true CN211950228U (zh) | 2020-11-17 |
Family
ID=731790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311653.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950228U (zh) | 2020-03-13 | 2020-03-13 | 一种通风隔声窗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950228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236813A (zh) * | 2020-03-13 | 2020-06-05 | 辽宁科技大学 | 一种通风隔声窗 |
-
2020
- 2020-03-13 CN CN202020311653.2U patent/CN211950228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236813A (zh) * | 2020-03-13 | 2020-06-05 | 辽宁科技大学 | 一种通风隔声窗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320929B (zh) | 一种除霾通风隔声窗 | |
CN101812957B (zh) | 隔音通风窗 | |
CN102996044A (zh) | 隔音隔热通风透气多功能窗 | |
CN211950228U (zh) | 一种通风隔声窗 | |
CN104736789B (zh) | 具有通风结构的窗 | |
CN101787843A (zh) | 一种隔音除尘透气装置 | |
CN201396051Y (zh) | 一种隔音净化窗体结构 | |
CN201205479Y (zh) | 板式空气降噪、除尘过滤器及降噪、除尘通风窗 | |
CN111236813A (zh) | 一种通风隔声窗 | |
CN104265137A (zh) | 一种双层通风隔音窗 | |
CN206111035U (zh) | 一种除霾通风隔声窗 | |
CN209687323U (zh) | 一种多功能通风隔声窗 | |
CN2775171Y (zh) | 内循环双层幕墙 | |
CN2661802Y (zh) | 内循环呼吸式玻璃幕墙 | |
KR200355504Y1 (ko) | 환기형도어 | |
CN2411327Y (zh) | 隔声通风窗 | |
KR200362408Y1 (ko) | 환기 유니트 | |
CN200993452Y (zh) | 换气装置 | |
CN201354569Y (zh) | 通风消音和隔音两用窗 | |
CN1175166C (zh) | 环保节能窗 | |
CN110006131A (zh) | 一种增加建筑物通风采光效果的方法 | |
CN209761261U (zh) | 一种通风阻尘隔音窗结构 | |
CN100427718C (zh) | 一种通风隔声窗 | |
CN2535525Y (zh) | 自然通风隔音窗 | |
KR200436689Y1 (ko) | 통풍장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117 Termination date: 202103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