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35968U - 可移动式碱雾回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可移动式碱雾回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35968U
CN211935968U CN201922266204.0U CN201922266204U CN211935968U CN 211935968 U CN211935968 U CN 211935968U CN 201922266204 U CN201922266204 U CN 201922266204U CN 211935968 U CN211935968 U CN 2119359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overy
base
alkali fog
dissolving tank
gas fil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26620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炳铨
张溪文
徐绍艳
施文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Zhongcai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Magnu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Magnu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Magnu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26620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359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359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359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eaning By Liquid Or Steam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可移动式碱雾回收装置,包括底座、回收筒、压力泵、加料筒、玻璃钢风机和气体过滤器,所述加料筒底部通过焊接固定在支撑架上方,所述支撑架通过焊接固定在底座上,所述底座上方通过焊接安装有回收筒,所述底座上方通过螺栓安装有压力泵,且压力泵位于回收筒一侧,所述回收筒底部安装有溶解池,所述回收筒内部安装有填料层,所述除雾段安装在回收筒内部,所述回收筒外壁安装有进气管,所述回收筒顶部安装有气体过滤器,所述气体过滤器上方安装有出气口,所述气体过滤器下方安装有玻璃钢风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性强,采用气液逆向吸收的方式对碱雾进行处理,实现对碱雾的高效回收,使排出空气质量更高。

Description

可移动式碱雾回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碱雾回收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可移动式碱雾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碱雾是一种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碱性化合物的液滴和颗粒物,大量的碱雾排放到空气中,吸入碱雾将威胁人类健康,且碱雾能够侵蚀几乎所有金属表面,对环境造成影响,因此碱雾回收装置的作用尤为重要,碱雾回收装置对各种常见碱雾具有良好的吸附净化效果。
现有的装置存在的缺陷是:
1、目前市面上的碱雾回收装置无法在平地上移动或搬运比较困难,影响使用效果,降低装置功效。
2、目前市面上的碱雾回收装置在经过气液逆向吸收和填料内部充分接触后,可以除去绝大部分碱雾,但是还会有一小部分碱雾被排放到空气中,长期也将影响空气质量。
3、目前市面上的碱雾回收装置本身不够灵活,整体较为笨重,使用不够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可移动式碱雾回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可移动式碱雾回收装置,包括底座、回收筒、压力泵、加料筒、玻璃钢风机和气体过滤器,所述加料筒底部通过焊接固定在支撑架上方,所述支撑架通过焊接固定在底座上,所述底座上方通过焊接安装有回收筒,所述底座上方通过螺栓安装有压力泵,且压力泵位于回收筒一侧,所述回收筒底部安装有溶解池,所述溶解池侧面安装有的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与压力泵连接,所述回收筒内部安装有填料层,且填料层位于溶解池上方,除雾段安装在回收筒内部,且除雾段位于填料层上方,所述回收筒外壁安装有进气管,所述回收筒顶部安装有气体过滤器,所述气体过滤器上方安装有出气口,所述气体过滤器下方安装有玻璃钢风机,且玻璃钢风机位于回收筒内部。
优选的,所述底座内部通过液压杆安装有行走轮,所述底座侧面底部通过焊接安装有固定板,固定板通过螺旋连接有地脚螺栓,所述底座与固定板底部安装有摩擦垫。
优选的,所述回收筒外壁安装有总控开关,所述回收筒外壁通过合页安装有检修门,且总控开关位于检修门下方,检修门上安装有密封锁。
优选的,所述压力泵通过螺栓安装有输水管,输水管连接有第一排水管和第二排水管,且第一排水管位于溶解池上方,第二排水管位于填料层上方,第一排水管底部安装有第一喷淋口,第二排水管底部安装有第二喷淋口。
优选的,所述加料筒上方安装有加料口,加料口外部通过螺旋安装有旋紧盖,所述加料筒一侧安装有观察口,所述加料筒通过进料管安装在回收筒内壁,且进料管位于溶解池上方。
优选的,所述进气管一端安装有进气斗,所述进气管下方活动安装有支撑杆。
优选的,所述溶解池底部设置有底板,且底板为V型架构,所述溶解池侧面底部安装有排水口,排水口外部安装有密封盖,所述溶解池侧面安装有PH计和液面观察窗,且PH计位于观察窗一侧。
优选的,所述出气口顶端安装有防水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底座内部安装有行走轮,使装置可以移动,搬运方便,大大增加了装置的实用性,行走轮通过液压杆与底座连接,当装置需要固定时,行走轮在液压杆的作用下收缩,不影响装置的稳定性,当装置需要移动,行走轮延伸将装置抬起,此时装置移动十分方便。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回收筒顶部设置气体过滤器,增加了装置的回收效率,碱雾在回收筒内部经过吸收后由回收筒顶部的出气口排出,气体过滤器对收筒排出的气体进一步进行过滤。
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进气管上设置可收缩结构,使得装置灵活性大大增加,在装置闲置或移动时,可以将进气管进行收缩,占用空间更小更灵便,在装置工作时,可将进气管拉伸,大大增加了装置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101、摩擦垫;102、行走轮;103、固定板;104、地脚螺栓;2、回收筒;201、检修门;202、密封锁;203、总控开关;3、压力泵;301、输水管;302、第一排水管;303、第二排水管;304、第一喷淋口;305、第二喷淋口;4、加料筒;401、加料口;402、旋紧盖;403、观察口;404、支撑架; 405、进料管;406、进料阀;5、进气管;501、进气斗;502、支撑杆;6、溶解池;601、底板;602、出水口;603、排水口;604、密封盖;605、PH计;606、液面观察窗;7、填料层;8、除雾段;9、玻璃钢风机;10、气体过滤器;11、出气口;1101、防水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可移动式碱雾回收装置,包括底座1、回收筒2、压力泵3、加料筒4、玻璃钢风机9和气体过滤器10,所述加料筒4底部通过焊接固定在支撑架404上方,所述支撑架404通过焊接固定在底座1上,支撑架404增加了加料筒4的高度,在保证了加料筒4的稳定性的同时,使得加料筒4内部的吸收液可以正常流进回收筒2底部的溶解池6,所述底座1上方通过焊接安装有回收筒2,所述底座1上方通过螺栓安装有压力泵3,且压力泵3位于回收筒2一侧,所述回收筒2底部安装有溶解池6,所述溶解池6侧面安装有的出水口602,所述出水口602与压力泵3连接,底座1为回收筒2和压力泵3提供了安装位置,压力泵3可以将溶解池6内的吸收液压至输水管301,再由第一喷淋口304和第二喷淋口305排出,形成一个循环并不断吸收碱雾,所述回收筒2内部安装有填料层7,且填料层7位于溶解池6上方,除雾段8安装在回收筒2内部,且除雾段8位于填料层7上方,除雾段8可以将净化后的气体中饱含的水分出去,避免影响空气的能见度,所述回收筒2外壁安装有进气管5,所述回收筒2顶部安装有气体过滤器10,所述气体过滤器 10上方安装有出气口11,所述气体过滤器10下方安装有玻璃钢风机9,且玻璃钢风机9位于回收筒2内部,进气管5可以将碱雾输送进回收筒2内部,为下一步的碱雾吸收提供基础,玻璃钢风机9可以将净化后的气体排出回收筒2,并对碱雾进入回收筒2提供吸力,回收筒2内经过净化的气体经由气体过滤器10 进一步进行净化,最后由出气口11排入外部。
进一步,所述底座1内部通过液压杆安装有行走轮102,所述底座1侧面底部通过焊接安装有固定板103,固定板103通过螺旋连接有地脚螺栓104,所述底座1与固定板103底部安装有摩擦垫101,行走轮102使装置可以移动搬运方便,固定板103增加了装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摩擦垫101增大了装置与地面的摩擦力,地脚螺栓104在装置需要固定时打入地面,可以有效增加装置稳定性。
进一步,所述回收筒2外壁安装有总控开关203,所述回收筒2外壁通过合页安装有检修门201,且总控开关203位于检修门201下方,检修门201上安装有密封锁202,总控开关203可以控制装置的一切部件,使得装置可以有效有序的进行工作,当装置内部出现故障时,可以扭动密封锁202,打开检修门201,对装置内部的部件进行检查维修与更换。
进一步,所述压力泵3通过螺栓安装有输水管301,输水管301连接有第一排水管302和第二排水管303,且第一排水管302位于溶解池6上方,第二排水管303位于填料层7上方,第一排水管302底部安装有第一喷淋口304,第二排水管303底部安装有第二喷淋口305压力泵3工作将溶解池6的吸收液从出水口602抽出并压入输水管301,再由输水管301输送到第一排水管302和第二排水管303,最后从第一喷淋口304和第二喷淋口305向下喷洒。
进一步,所述加料筒4上方安装有加料口401,加料口401外部通过螺旋安装有旋紧盖402,加料口401保持了装置的密闭性,在装置需要加料时可以打开,所述加料筒4侧面安装有观察口403,在加料时,可以通过观察口403来查看加料筒4内部的情况,保证加料的准确度,所述加料筒4通过进料管405安装在回收筒2内壁,且进料管405位于溶解池6上方,加料完成后,打开进料阀406,所加的料可以通过进料管405进入回收筒2底部的溶解池6内。
进一步,所述进气管5一端安装有进气斗501,所述进气管5下方活动安装有支撑杆502,碱雾可以通过进气斗501进入进气管5,再进入回收筒2内部,支撑杆502可以在进气管5进行伸缩时为进气管5提供支撑力。
进一步,所述溶解池6底部设置有底板601,且底板601为V型架构,所述溶解池6侧面底部安装有排水口603,排水口603外部安装有密封盖604,所述溶解池6侧面安装有PH计605和液面观察窗606,且PH计605位于液面观察窗 606一侧,密封盖604保持了装置的密封性,在装置需要排水时可以打开V型底板601可以保证溶解池6内的吸收液可以更快的经由排水口603排出,使用人员可以通过PH计605和液面观察窗606来了解溶解池6内部的吸收液的酸碱度及液面高度,便于及时准确的增减及更换溶解池6内的吸收液。
进一步,所述出气口11顶端安装有防水棚1101,装置净化完成的气体经由出气口11排出,防水棚1101可以防止雨水等杂物进入装置内部。
工作原理:确认装置各部件完好后,先启动玻璃钢风机9,当玻璃钢风机9 正常工作后再启动压力泵3,即可开始碱雾吸收和处理过程,压力泵3将溶解池 6内的水抽出并压入上方由第一喷淋口304和第二喷淋口305排出,进气管5将碱雾送进回收筒2,碱雾与溶解池6的吸收液接触,碱雾中大部分的颗粒物增湿,在重力与惯性的作用下脱离碱雾,进入溶解池6,经过第一次回收的碱雾在回收筒2顶部玻璃钢风机9的作用下向上移动,与第一喷淋口304喷出的吸收液进行二次接触,对碱雾中的颗粒物于液滴进行二次去除,经过第二次回收的碱雾继续向上,与被第二喷淋口305喷出的吸收液浸湿的填料层7充分接触,碱雾与吸收液在填料表面有足够的接触面积和反应时间,可快速进行吸收或综合反应,将碱雾基本净化,最后经过三次回收的气体经过气体过滤器10过滤后,彻底净化完成最后经由出气口11排出,当装置工作完毕需要移动时,将地脚螺栓 104取出,液压杆控制行走轮102伸出将装置抬起,即可移动。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8)

1.可移动式碱雾回收装置,包括底座(1)、回收筒(2)、压力泵(3)、加料筒(4)、玻璃钢风机(9)和气体过滤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筒(4)底部通过焊接固定在支撑架(404)上方,所述支撑架(404)通过焊接固定在底座(1)上,所述底座(1)上方通过焊接安装有回收筒(2),所述底座(1)上方通过螺栓安装有压力泵(3),且压力泵(3)位于回收筒(2)一侧,所述回收筒(2)底部安装有溶解池(6),所述溶解池(6)侧面安装有的出水口(602),所述出水口(602)与压力泵(3)连接,所述回收筒(2)内部安装有填料层(7),且填料层(7)位于溶解池(6)上方,除雾段(8)安装在回收筒(2)内部,且除雾段(8)位于填料层(7)上方,所述回收筒(2)外壁安装有进气管(5),所述回收筒(2)顶部安装有气体过滤器(10),所述气体过滤器(10)上方安装有出气口(11),所述气体过滤器(10)下方安装有玻璃钢风机(9),且玻璃钢风机(9)位于回收筒(2)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碱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内部通过液压杆安装有行走轮(102),所述底座(1)侧面底部通过焊接安装有固定板(103),固定板(103)通过螺旋连接有地脚螺栓(104),所述底座(1)与固定板(103)底部安装有摩擦垫(1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碱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筒(2)外壁安装有总控开关(203),所述回收筒(2)外壁通过合页安装有检修门(201),且总控开关(203)位于检修门(201)下方,检修门(201)上安装有密封锁(20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碱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泵(3)通过螺栓安装有输水管(301),输水管(301)连接有第一排水管(302)和第二排水管(303),且第一排水管(302)位于溶解池(6)上方,第二排水管(303)位于填料层(7)上方,第一排水管(302)底部安装有第一喷淋口(304),第二排水管(303)底部安装有第二喷淋口(3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碱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筒(4)上方安装有加料口(401),加料口(401)外部通过螺旋安装有旋紧盖(402),所述加料筒(4)侧面安装有观察口(403),所述加料筒(4)通过进料管(405)安装在回收筒(2)内壁,且进料管(405)位于溶解池(6)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碱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5)一端安装有进气斗(501),所述进气管(5)下方活动安装有支撑杆(50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碱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溶解池(6)底部设置有底板(601),且底板(601)为V型架构,所述溶解池(6)侧面底部安装有排水口(603),排水口(603)外部安装有密封盖(604),所述溶解池(6)侧面安装有PH计(605)和液面观察窗(606),且PH计(605)位于液面观察窗(606)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碱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口(11)顶端安装有防水棚(1101)。
CN201922266204.0U 2019-12-17 2019-12-17 可移动式碱雾回收装置 Active CN2119359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66204.0U CN211935968U (zh) 2019-12-17 2019-12-17 可移动式碱雾回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66204.0U CN211935968U (zh) 2019-12-17 2019-12-17 可移动式碱雾回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35968U true CN211935968U (zh) 2020-11-17

Family

ID=731766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266204.0U Active CN211935968U (zh) 2019-12-17 2019-12-17 可移动式碱雾回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359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788359U (zh) 一种光伏板清洗装置
CN211935968U (zh) 可移动式碱雾回收装置
CN213375718U (zh) 一种生态环保喷雾降尘装置
CN108744812A (zh) 一种便于维护的工业环保用湿式除尘器
CN218516369U (zh) 一种新型喷淋塔专用喷雾装置
CN209178340U (zh) 一种天然气脱硫装置
CN205517067U (zh) 一种用于数控机床除锈镀膜的降污除尘系统
CN209549015U (zh) 一种烟气粉尘净化装置
CN212017252U (zh) 一种废气处理喷淋洗涤塔
CN213591358U (zh) 一种用于防水卷材加工时的除尘装置
CN212091659U (zh) 一种油气田酸性废气收集处理装置
CN111001273B (zh) 一种具有内部结构可调式活性炭废气喷淋治理设备
CN211462594U (zh) 一种液压爆破用粉尘处理装置
CN209735215U (zh) 一种具有净化功能的建筑施工用环保除尘装置
CN208600417U (zh) 一种光伏组件用除尘及清洗一体机
CN208244349U (zh) 一种生态城市高效废气回收处理装置
CN208373678U (zh) 一种具有水回收功能的高压热水清洗机
CN211200775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防尘降噪装置
CN214599750U (zh) 一种新型湿电除尘设备
CN214287286U (zh) 一种房屋建筑施工用除尘设备
CN216537626U (zh) 一种多功能适配型造粒机除尘装置
CN214610458U (zh) 一种节能的高效环保智能化料场
CN215233288U (zh) 一种喷雾除臭雾炮车
CN216825453U (zh) 一种具有烟气净化及收集功能的集气罩装置
CN217015928U (zh) 一种建筑工地用高效水雾除尘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10012 Room 101, west area, building a, No. 525, Xixi Road, Xihu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angzhou Zhongcai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10012 Room 101, west area, building a, No. 525, Xixi Road, Xihu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ANGZHOU MAGNUMATERIALS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