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34854U - 一种艾灸电脉冲输出装置与多功能艾灸电脉冲治疗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艾灸电脉冲输出装置与多功能艾灸电脉冲治疗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34854U
CN211934854U CN202020108499.9U CN202020108499U CN211934854U CN 211934854 U CN211934854 U CN 211934854U CN 202020108499 U CN202020108499 U CN 202020108499U CN 211934854 U CN211934854 U CN 2119348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xibustion
electric pulse
electric
moxa
nee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0849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奏琴
田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010849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348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348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348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nger-Pressure Mass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艾灸电脉冲输出装置与多功能艾灸电脉冲治疗装置,包含艾灸电脉冲头、艾灸辅助件,艾灸电脉冲头上连接有导线组件,艾灸电脉冲头包含外壳与仿艾灸发热体,外壳套设于仿艾灸发热体;仿艾灸发热体的底部为圆片状底盘,底盘底部采用浅窝状中央镂空留边圈结构,艾灸辅助件放置于底盘的底部;仿艾灸发热体外侧连接有连接插口,导线组件连接于连接插口;仿艾灸发热体中央贯穿有一细孔,仿艾灸发热体靠近细孔底部的一端对称连接有微型电脉冲簧片,每个微型电脉冲簧片均连接于连接插口;多功能艾灸电脉冲治疗装置,包含主机、控制装置、艾灸电脉冲输出装置,艾灸电脉冲输出装置连接于主机,控制装置控制连接艾灸电脉冲输出装置。

Description

一种艾灸电脉冲输出装置与多功能艾灸电脉冲治疗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艾灸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艾灸电脉冲输出装置与多功能艾灸电脉冲治疗装置。
背景技术
艾灸、针刺是常用的中医传统治疗技术,简称针灸,是中国传统技术精粹之一,有几千年的应用历史。针灸技术具有适应症广、疗效明显、操作方便、经济安全等优点,深受广大群众和患者欢迎。艾灸疗法指的是运用艾绒或其它药物在体表的穴位上烧灼、温熨,借灸火的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以起到温经通络、扶正祛邪,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疗法。常见有温和灸、隔物灸(隔姜灸、隔药灸等)、温针灸等不同技术方法。传统艾灸温热舒适疗效好,但传统艾灸燃烧存在烟雾多难免影响环境、灰烬有烫伤患者和火灾的隐患,且艾灸温度和时间难以准确调控,艾灸需要技术和经验,因而传统艾灸操作效率低。
针刺疗法指的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针刺防治疾病的一种疗法。针刺疗法中辨证论治、辨经论治、选穴配穴、针刺手法及刺激量等是重要技术要素。临床针刺疗法有普通针刺、电针等各种针刺技术。其中电针疗法是在针刺穴位得气后,在针上通以接近人体生物电的微量低频脉冲电流以防治疾病的一种疗法。它的优点是在普通针刺穴位的基础上,加以电脉冲刺激相结合,可以提高疗效,提高工作效率。
市场上现有的艾灸仪、电针仪、电脉冲仪等对以上传统艾灸和针刺疗法的不足作了很大的现代技术改进,丰富了临床中医治疗仪器的多样性,但结合多年临床工作经验认为,仍有以下明显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
1.现有艾灸仪缺乏传统隔物灸(隔药灸)功能、也不能做到温针灸功能、艾灸头太大及艾灸输出线较粗致使结构过重需要绑带固定等明显缺点。市场上有两类艾灸仪都没有全面体现传统艾灸特色疗效要素艾灸热和艾灸药,也没有全面实现传统艾灸的温和灸、隔物灸(隔药灸)、温针灸等功能。一类是将传统艾绒固体化或碳化处理使用相应电热设备燃烧施灸,此种艾灸仪首先就没有解决艾灸烟雾和操作精确方便等问题;另一类艾灸仪是采用电子发热源加热艾绒的温热作用施灸,解决了艾灸烟雾和精确操控,但缺乏传统隔物灸(隔药灸)功能,不能发挥传统隔物灸(隔药灸)因人个体化辨体辨病辨证论治的优势;其电子艾灸头孔隙过大不能紧密贴合针具根本不能做到温针灸功能,此类问题限制了临床根据不同情况灵活应用不同艾灸技术的疗效提高空间。而且过重的艾灸头和导线会有重力牵拉作用常引起温针灸时患者扎针处疼痛,且身体有些部位不便于绑带固定,容易从治疗部位脱落,不便于操作,此类电子艾灸仪也无法做到全身穴位的艾灸治疗。综上所述,以上两类艾灸仪由于仍然没有完全解决传统艾灸的不足,没有全面体现传统艾灸技术方法特色和疗效,且结构有点笨重操作不便,医生患者使用感受不佳等问题,临床难以大量推广应用。
2.现有大多数电针仪/电脉冲仪的脉冲模式选择少,频率和强度调节范围窄,没有体现传统针刺手法功能,限制了仪器多功能有机综合疗效提高空间。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电针仪因节省人力而得到广泛应用,其中蜂鸣电针仪、音频电针仪、声波电针等因耗电量大、有噪音、波形单纯、频率不可调等缺点在临床已被逐渐淘汰,目前仅脉冲电针仪应用较多,然而大多数脉冲模式仅仅是疏波、密波、疏密波三种模式,波形单一如仅正矩形波,脉冲频率和宽度范围较窄,既没有整合常用疏密波、连续波、按摩透药功能,更没有结合传统针刺手法的脉冲模式功能,不能发挥中医因人个体化辨体辨病辨证论治进行针刺补泻手法的特色和优势,也限制了临床电针/电脉冲疗法的疗效提高空间。
3.各种艾灸仪、电针仪/电脉冲仪的式样各异,难以统一规范放置,以致操作繁杂,导线杂乱,反而影响工作效率和环境整洁,影响仪器多功能有机综合使用便捷性。各种艾灸、电针仪式样各异,难以统一摆放在同一治疗台上,占用很多诊疗空间,且各仪器电源接口多,功能输出线路更多,输出线也长,长期使用中各种仪器的输出线路会凌乱缠绕,反而影响工作效率,甚至出现安全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艾灸仪缺乏传统隔物灸(隔药灸)功能,也不能做到温针灸功能,并且现有的艾灸头太大及艾灸输出线较粗致使结构过重需要绑带固定,医生患者使用感受不佳等明显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艾灸电脉冲输出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导致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多功能艾灸电脉冲治疗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一种艾灸电脉冲输出装置,其中,包含艾灸电脉冲头、艾灸辅助件,所述艾灸辅助件放置于所述艾灸电脉冲头的底部,所述艾灸电脉冲头上连接有连接于主机的导线组件。
上述的一种艾灸电脉冲输出装置,其中,所述艾灸电脉冲头包含外壳与仿艾灸发热体,所述外壳套设于所述仿艾灸发热体,所述外壳可采用环保的医用塑料或其他耐热材料,所述仿艾灸发热体为仿艾灸陶瓷或石墨烯或软电路等材料制成,可模拟传统艾灸红外光谱;
所述仿艾灸发热体的底部为圆片状底盘,所述底盘底部采用浅窝状中央镂空留边圈结构,所述艾灸辅助件放置于所述底盘的底部,浅窝状的浅弧符合人体穴位皮肤弧度,有利于容纳所述艾灸辅助件,有利于所述仿艾灸发热体直接加热所述艾灸辅助件,也有利于与人体穴位区紧密贴合固定,方便施行温和灸、隔物灸(隔药灸)等疗法;
所述仿艾灸发热体外侧连接有连接插口,所述导线组件连接于所述连接插口;
所述仿艾灸发热体中央贯穿有一细孔,所述仿艾灸发热体靠近所述细孔底部的一端对称连接有微型电脉冲簧片,每个所述微型电脉冲簧片均连接于所述连接插口。
上述的一种艾灸电脉冲输出装置,其中,所述外壳与所述仿艾灸发热体均为两瓣图钉式结构,所述外壳上套设有弹簧夹,所述外壳与所述仿艾灸发热体靠近所述弹簧夹上把手一侧的两瓣接触缝隙处设有开口,所述外壳底上设有固定所述底盘的固定槽,使得所述外壳与所述仿艾灸发热体连接后形成一个大夹子的结构,手动抓紧把手使得所述外壳与所述仿艾灸发热体张开适当的空隙,能够将针具放置在细孔,由于张开的空隙可调节,能够放置不同规格的针具,比如0.3、0.35、0.4、0.45、0.5、0.8、1毫米等直径的针具,便于施行温针灸疗法,两个所述微型电脉冲簧片能够夹住针具的底部进行电针疗法,因此使用该艾灸电脉冲输出装置不仅能够进行艾灸疗法,还能进行电针疗法,并且其体积小、重量轻,更美观,可明显改善临床医生和患者的使用感受;
针具可采用不同材质的针具,如不锈钢质针、银质针、金质针、合金材料针等,优选为合金材料针,其具有更加人性化的形状结构和独特优良的导热导电材料,针具结构由针柄、针身、针尖组成,针柄为花纹柄、磨砂柄、绕丝柄等中的一种,针身圆滑,针尖如松针状,针具规格按针身长度分为25、40、50、60、75、100、125毫米等,针身常规直径有0.2、0.3、0.35、0.4、0.45、0.5、0.8、1毫米等;针柄长度和直径适当即可;合金材料针中含有银、金、铜、不锈钢、镍等导热导电材料,相关金属单独或按适合比例配比熔合制成,具有良好的导热和祛瘀通络功能,此类合金材料针将有利于实现最佳的温针灸疗效。
上述的一种艾灸电脉冲输出装置,其中,所述导线组件包含艾灸输出导线、电脉冲输出导线、电针输出导线,所述艾灸输出导线、所述电脉冲输出导线、所述电针输出导线均为电热输出软塑导线;
所述艾灸辅助件为艾灸贴,所述艾灸贴包含绵片与双面胶胶贴,所述双面胶胶贴优选为无纺布双面胶胶贴,所述绵片通过压敏胶连接于所述无纺布双面胶胶贴的一侧,所述绵片背离于所述无纺布双面胶胶贴的一侧与所述无纺布双面胶胶贴背离于所述绵片的一侧均粘贴有离型纸,所述艾灸贴还可以为隔药贴或隔物贴,其为扁平圆形、方形等之一,大小因不同规格的艾灸装置(艾灸头/艾灸子/艾热袋/艾热片)而异,主要结构由绵片(圆绵片或方绵片)和无纺布双面胶胶贴两部分紧密结合而成,绵片位于无纺布双面胶胶贴的中央,无纺布双面胶胶贴与绵片贴合处是镂空暴露状或网列式细孔状等;中央圆绵片或方绵片的中心有细孔或无细孔,细孔方便温针灸,中央圆绵片或方绵片是由艾绒或可吸附相关植物液或精油液或中药液等水或油或乳或膏或液体的绵状物如载药绵等材料紧密融合而成,艾灸时将与艾草液或艾草油或植物液或精油液或中药液等水或油或乳或膏一起融合使用,这样更能根据患者病情辨证论治施以各种隔物灸(隔药灸)而提高疗效;无纺布双面胶胶贴为医用级材料由无纺布、压敏胶等制作,可以做成圆形或方形等,有利于艾灸装置(艾灸头或艾灸子或艾热袋或艾热片)与人体穴位的紧密固定贴合,从而施行艾灸或隔物灸(隔药灸);艾灸贴或隔物灸(隔药灸)贴的双侧各贴有一层离型纸等不粘性材料,外部包装可采用避光材料制成,有利于既能较长期保存又方便拆开使用;
进一步地,艾草液或艾草油或植物液或精油液或中药液等水或油或乳或膏,可从市场采购以上材料,也可自行研发针对特定人群体质特定疾病症状的单方或复方艾草液或艾草油/植物液或精油液或中药液或等水或油或乳或膏,复方中药精油有温经通络艾姜精油、软组织伤痛精油、关节疼痛精油、胃肠调理精油、疲劳舒缓精油、助眠精油等;如温经通络精油的相关成分包含为艾叶、生姜等。软组织伤痛复方中药精油的相关成分包含羌活、独活、防风、川芎、艾叶、桂枝、苍术、当归、红花、乳香、木香、生姜、连翘、茶树、薄荷等,关节疼痛精油的相关成分包含苍术、黄柏、土茯苓、川芎、百合、冰片、威灵仙、延胡索、莪术、赤芍、牡丹皮、金银花、薄荷等,胃肠调理精油的相关成分包含苍术、白术、茯苓、霍香、厚朴、陈皮、干姜、生姜、高良姜、木香、丁香、香附、玫瑰花等。
第二方面,一种多功能艾灸电脉冲治疗装置,其中,包含主机、控制装置以及所述的艾灸电脉冲输出装置,所述艾灸电脉冲输出装置连接于所述主机,所述控制装置控制连接所述艾灸电脉冲输出装置。
上述的一种多功能艾灸电脉冲治疗装置,其中,所述控制装置包含控制器、控制面板、显示屏、电源输入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电源输入器均设置于所述主机的内部,所述控制面板与所述显示屏均连接于所述主机的外壁,所述电源输入器分别连接电源、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面板通过数据线控制连接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连接所述显示屏、所述艾灸电脉冲输出装置。
上述的一种多功能艾灸电脉冲治疗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器包含微电脑芯片单片机与pcb电路板,所述电源输入器连接于所述pcb电路板,所述pcb电路板上安装有艾灸模块、电针模块、电脉冲模块,所述控制面板包含电针控制按钮、电脉冲控制按钮、艾灸控制按钮,所述电针控制按钮、所述电脉冲控制按钮、所述艾灸控制按钮分别控制连接所述微电脑芯片单片机,所述微电脑芯片单片机插在所述pcb电路板上并分别控制所述艾灸模块、所述电针模块、所述电脉冲模块,所述艾灸模块、所述电针模块、所述电脉冲模块并行连接,能够各自独立运行,艾灸模块所述电源输入器和所述pcb电路板上安装有输入电压转换和过流保护电路功能,可提高医疗设备的安全性;
所述主机上设有艾灸外接插口、电针外接插口、电脉冲外接插口,所述艾灸外接插口分别与所述艾灸模块、所述艾灸输出导线连接,所述电针外接插口分别与所述电针模块、所述电针输出导线连接,所述电脉冲外接插口分别与所述电脉冲模块、所述电脉冲输出导线连接。
第三方面,上述的一种多功能艾灸电脉冲治疗装置,其中,还包含艾热片,所述艾热片放置于所述底盘的底部,所述艾热片包含发热片、双面胶贴片,所述双面胶贴片优选为无纺布双面胶贴片,所述发热片通过压敏胶连接于所述无纺布双面胶贴片的一侧,所述发热片背离于所述无纺布双面胶贴片的一侧与所述无纺布双面胶贴片背离于所述发热片的一侧均粘贴有离型纸;
所述艾热片还可以用艾热袋替换,为扁平圆形、方形等之一,大小厚薄规格多样,其中组成发热片的发热材料可采用复合矿物或植物发热材料合成,复合矿物材料采用铁粉、活性炭、无机盐、蛭石、水等材料合成,复合植物材料辣椒素、艾叶油、生姜汁、肉桂油、辅料等材料合成;以上复合发热材料中各成分以恰当比例合成,艾热片的结构制作工艺精致美观,有利于艾热袋/艾热片发热持久均匀、温度适当舒适。
第四方面,上述的一种多功能艾灸电脉冲治疗装置,其中,还包含电极夹、电极片、脉冲输出导线,所述脉冲输出导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主机、所述电极夹或所述电极片连接,所述脉冲输出导线为正负极的软塑导线,所述脉冲输出导线与所述电极夹的连接方式为直接连接或插口连接,所述电极夹还能夹在针柄上施以不同针刺手法和电脉冲模式,所述电极片可以施以现代电脉冲模式等,所述电极片为圆片或方片形状,一种可采用常规脉冲电极线插口,一种可将微型脉冲电极接口嵌入在电极片体上,可与艾灸/电脉冲子匹配使用,材料可选导电硅胶、橡胶等之一;
还包含电线整合件,所述电线整合件连接于所述主机,可为藏线袋、挂线钩等之一,连接于所述主机两边上侧壁或其它位置,分为几个层次分别藏挂艾灸导线、电针输出导线、电脉冲输出导线等输出装置,解决线路凌乱不美观、甚至安全隐患、影响工作效率等问题。
上述的一种多功能艾灸电脉冲治疗装置,其中,所述微电脑芯片单片机内置有存储艾灸功能程序、电针功能程序、电脉冲功能程序的存储模块;
所述存储模块还存储有针刺手法脉冲数据库、电刺激脉冲数据库;
所述针刺手法脉冲数据库包含:常用单式手法有捻法、弹法、刮法、摇法、颤法、飞法,常用复式手法有平补平泻、捻转补法、捻转泻法、提插补法、提插泻法、徐疾补法、徐疾泻法、烧山火、透天凉等;
所述电刺激脉冲数据库包含疏密波、连续波、断续波、按摩透药模式、镇痛模式、安眠模式等;
所述艾灸功能程序包含艾灸通道设置、温度调节、时间调节、启动/停止;
所述电针功能程序包含电针通道设置、针刺手法选择、电针模式选择、电针强度设置、频率强度设置、时间调节、启动/停止;
所述电脉冲功能程序包含脉冲通道设置、电脉冲模式选择、脉冲强度设置、频率强度设置、时间调节、启动/停止;
所述艾灸模块包含艾灸电压转换电路、加热电路、温度调节电路、时间调节电路、启动/停止电路、过流保护电路;
所述电针模块包含电针电压转换电路、电针频率转换电路、放电电路、时间调节电路、启动/停止电路、过流保护电路;
所述电脉冲模块包含电脉冲电压转换电路、电脉冲频率转换电路、脉冲信号D/A转换电路、时间调节电路、启动/停止电路、过流保护电路。
依据上述本实用新型一种艾灸电脉冲输出装置与多功能艾灸电脉冲治疗装置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采用的艾灸电脉冲输出装置采用独创设计的艾灸电脉冲头与艾灸辅助件,能够根据需要灵活应用电针、电脉冲功能(传统针刺手法、现代电脉冲模式)、艾灸功能(艾灸、隔物灸、隔药灸、温针灸等)多种功能,更加全面地发挥传统艾灸、针刺、电脉冲的技术优势和中医因人个体化辨体辨病辨证论治的理论和临床优势,可显著提高疗效和工作效率,尤其是结构和材料改进后的多功能艾灸电脉冲头轻便美观,可明显改善医生和患者的使用感受;
2.采用独创性地设计的一种艾热片(艾热袋),主要结构由发热片、无纺布双面胶贴片组成,发热片与无纺布双面胶贴片之间增设压敏胶层,发热片采用发热材料制成,其中发热材料可采用复合矿物或植物发热材料合成,合成比例恰当,结构精致,有利于发热持久均匀、温度适当舒适;
3.采用独创性地设计的艾灸辅助件,艾灸辅助件为艾灸贴或隔药贴或隔物贴,其结构有利于艾灸时将与艾草液、艾草油、植物液、精油液、中药液等水、油、乳、膏一起融合使用,这样更能根据患者病情辨证论治提高疗效;有利于艾灸(艾灸头、艾灸子、艾热袋、艾热片)与人体穴位的紧密固定贴合及经皮肤透药治疗,从而施行艾灸、隔物灸、隔药灸,其包装材料有利于既较长期保存又方便拆开使用;结合不同人群体质不同疾病症状的单方或复方艾草液/艾草油/植物液/精油液/中药液等水/油/乳/膏,如温经通络精油、软组织伤痛精油、关节疼痛精油、胃肠调理精油、疲劳舒缓精油、助眠精油等,因人个体化辨体辨病辨证论治,有利于提高疗效;
4.采用独创性地设计的针具,其采用人性化的形状结构和独特优良的导热导电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热和祛瘀通络功能,此类合金材料针将有利于实现最佳的温针灸疗效;
5. 此装置独创性地整合现代电脉冲模式和模拟传统针刺手法模式,模拟传统针刺手法功能可以根据患者病情辨证论治施以各种针刺补泻手法;
6.此装置独创性地设计了艾灸、电脉冲仪的电极片,圆片或方片状,电极片除可采用常规脉冲电极线插口外,还可将微型脉冲电极接口嵌入在电极片体上,与艾灸、电脉冲子匹配使用,结构轻便美观;
7.此装置平台化、便携化、智能化,外形简洁美观,功能操作简便,各功能模块设计规范、安全,能明显提高工作效率;
8.此装置还可实现艾灸、电针、电脉冲仪器的空间整合,只有一路输入电源线,各功能输出导线装置设有独创性的藏线装置,占用空间小,能明显改善中医针灸治疗室仪器杂而多环境显得杂乱的状况;
9.此装置有利于中医艾灸、电针、电脉冲等治疗仪器单元的规范化和临床大范围推广,促进中医药器械的现代化发展;
以克服现有大多数电针仪/电脉冲仪的脉冲模式选择少,频率和强度调节范围窄,既没有整合常用疏密波,更没有结合传统针刺手法功能,限制了仪器多功能有机综合疗效提高空间;
以克服现有各种艾灸仪、电针仪/电脉冲仪的式样各异,难以统一规范放置,以致操作繁杂,导线杂乱,反而影响工作效率和环境整洁,影响仪器多功能有机综合使用便捷性;
以促进中医针灸仪器更加智能化、平台化、规范化、美观化,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和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艾灸电脉冲输出装置中艾灸电脉冲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艾灸电脉冲输出装置中艾灸电脉冲头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艾灸电脉冲输出装置中仿艾灸发热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艾灸电脉冲输出装置中艾灸贴的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艾灸电脉冲输出装置中艾灸贴的第一种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艾灸电脉冲输出装置中艾灸贴的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艾灸电脉冲治疗装置中主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艾灸电脉冲治疗装置中主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艾灸电脉冲治疗装置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艾灸电脉冲治疗装置使用的流程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艾灸电脉冲输出装置中艾热片的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艾灸电脉冲输出装置中艾热片的第一种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艾灸电脉冲输出装置中艾热片的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如下:
艾灸电脉冲头101、外壳102、连接插口103、弹簧夹104、把手105、开口106、仿艾灸发热体201、底盘202、固定槽203、绵片301、双面胶胶贴302、主机401、控制面板402、显示屏403、艾灸外接插口404、电针外接插口405、电脉冲外接插口406、控制器501、电源输入器502、发热片601、双面胶贴片60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造特征、达成目的和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结合具体图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是提供一种艾灸电脉冲输出装置与多功能艾灸电脉冲治疗装置,目的是采用的艾灸电脉冲输出装置采用独创设计的艾灸电脉冲头与艾灸辅助件,能够根据需要灵活应用电针、电脉冲功能(传统针刺手法、现代电脉冲模式)、艾灸功能(艾灸、隔物灸、隔药灸、温针灸等)多种功能,更加全面地发挥传统艾灸、针刺、电脉冲的技术优势和中医因人个体化辨体辨病辨证论治的理论和临床优势,可显著提高疗效和工作效率,尤其是结构和材料改进后的多功能艾灸电脉冲头轻便美观,可明显改善医生和患者的使用感受。
第一方面,第一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艾灸电脉冲输出装置,其中,包含艾灸电脉冲头101、艾灸辅助件,艾灸辅助件放置于艾灸电脉冲头101的底部,艾灸电脉冲头101上连接有连接于主机401的导线组件。
如图2所示,其中,艾灸电脉冲头101包含外壳102与仿艾灸发热体201,外壳102套设于仿艾灸发热体201,外壳102可采用环保的医用塑料或其他耐热材料,仿艾灸发热体201为仿艾灸陶瓷或石墨烯或软电路等材料制成,可模拟传统艾灸红外光谱;
仿艾灸发热体201的底部为圆片状底盘202,底盘202底部采用浅窝状中央镂空留边圈结构,艾灸辅助件放置于底盘202的底部,浅窝状的浅弧符合人体穴位皮肤弧度,有利于容纳艾灸辅助件,有利于仿艾灸发热体201直接加热艾灸辅助件,也有利于与人体穴位区紧密贴合固定,方便施行温和灸、隔物灸(隔药灸)等疗法;
如图3所示,仿艾灸发热体201外侧连接有连接插口103,导线组件连接于连接插口103;
仿艾灸发热体201中央贯穿有一细孔,仿艾灸发热体201靠近细孔底部的一端对称连接有微型电脉冲簧片,每个微型电脉冲簧片均连接于连接插口103。
其中,外壳102与仿艾灸发热体201均为两瓣图钉式结构,外壳102上套设有弹簧夹104,外壳102与仿艾灸发热体201靠近弹簧夹104上把手105一侧的两瓣接触缝隙处设有开口106,外壳102底上设有固定底盘202的固定槽203,使得外壳102与仿艾灸发热体201连接后形成一个大夹子的结构,手动抓紧把手105使得外壳102与仿艾灸发热体201张开适当的空隙,能够将针具放置在细孔,由于张开的空隙可调节,能够放置不同规格的针具,比如0.3、0.35、0.4、0.45、0.5、0.8、1毫米等直径的针具,便于施行温针灸疗法,两个微型电脉冲簧片能够夹住针具的底部进行电针疗法,因此使用该艾灸电脉冲输出装置不仅能够进行艾灸疗法,还能进行电针疗法,并且其体积小、重量轻,更美观,可明显改善临床医生和患者的使用感受;
针具可采用不同材质的针具,如不锈钢质针、银质针、金质针、合金材料针等,优选为合金材料针,其具有更加人性化的形状结构和独特优良的导热导电材料,针具结构由针柄、针身、针尖组成,针柄为花纹柄、磨砂柄、绕丝柄等中的一种,针身圆滑,针尖如松针状,针具规格按针身长度分为25、40、50、60、75、100、125毫米等,针身常规直径有0.2、0.3、0.35、0.4、0.45、0.5、0.8、1毫米等;针柄长度和直径适当即可;合金材料针中含有银、金、铜、不锈钢、镍等导热导电材料,相关金属单独或按适合比例配比熔合制成,具有良好的导热和祛瘀通络功能,此类合金材料针将有利于实现最佳的温针灸疗效。
其中,导线组件包含艾灸输出导线、电脉冲输出导线、电针输出导线,艾灸输出导线、电脉冲输出导线、电针输出导线均为电热输出软塑导线,艾灸输出导线、电脉冲输出导线、电针输出导线分别插接在连接插口103上;
如图4-6所示,艾灸辅助件为艾灸贴,艾灸贴包含绵片301与双面胶胶贴302,双面胶胶贴302优选为无纺布双面胶胶贴,绵片301通过压敏胶连接于双面胶胶贴302的一侧,绵片301背离于双面胶胶贴302的一侧与双面胶胶贴302背离于绵片301的一侧均粘贴有离型纸,艾灸贴还可以为隔药贴或隔物贴,其为扁平圆形、方形等之一,大小因不同规格的艾灸装置(艾灸头/艾灸子/艾热袋/艾热片)而异,主要结构由绵片301(圆绵片或方绵片)和双面胶胶贴302两部分紧密结合而成,绵片位于双面胶胶贴302的中央,双面胶胶贴302与绵片贴合处是镂空暴露状或网列式细孔状等;中央圆绵片或方绵片的中心有细孔或无细孔,细孔方便温针灸,中央圆绵片或方绵片是由艾绒或可吸附相关植物液或精油液或中药液等水或油或乳或膏或液体的绵状物如载药绵等材料紧密融合而成,艾灸时将与艾草液或艾草油或植物液或精油液或中药液等水或油或乳或膏一起融合使用,这样更能根据患者病情辨证论治施以各种隔物灸(隔药灸)而提高疗效;双面胶胶贴302为医用级材料由无纺布、压敏胶等制作,可以做成圆形或方形等,有利于艾灸装置(艾灸头或艾灸子或艾热袋或艾热片)与人体穴位的紧密固定贴合,从而施行艾灸或隔物灸(隔药灸);艾灸贴或隔物灸(隔药灸)贴的内部包装可采用离型纸等不粘性材料,外部包装可采用避光材料制成,有利于既能较长期保存又方便拆开使用;
进一步地,艾草液或艾草油或植物液或精油液或中药液等水或油或乳或膏,可从市场采购以上材料,也可自行研发针对特定人群体质特定疾病症状的单方或复方艾草液或艾草油/植物液或精油液或中药液或等水或油或乳或膏,复方中药精油有温经通络艾姜精油、软组织伤痛精油、关节疼痛精油、胃肠调理精油、疲劳舒缓精油、助眠精油等;如温经通络精油的相关成分包含艾叶、生姜等。软组织伤痛复方中药精油的相关成分包含羌活、独活、防风、川芎、艾叶、桂枝、苍术、当归、红花、乳香、木香、生姜、连翘、茶树、薄荷等,关节疼痛精油的相关成分包含为苍术、黄柏、土茯苓、川芎、百合、冰片、威灵仙、延胡索、莪术、赤芍、牡丹皮、金银花、薄荷等,胃肠调理精油的相关成分包含苍术、白术、茯苓、霍香、厚朴、陈皮、干姜、生姜、高良姜、木香、丁香、香附、玫瑰花等。
第二方面,第二实施例:
如图7-8所示,一种多功能艾灸电脉冲治疗装置,其中,包含主机401、控制装置以及艾灸电脉冲输出装置,艾灸电脉冲输出装置连接于主机401,控制装置控制连接艾灸电脉冲输出装置。
其中,控制装置包含控制器501、控制面板402、显示屏403、电源输入器502,控制器501与电源输入器502均设置于主机401的内部,控制面板402与显示屏403均连接于主机401的外壁,电源输入器502分别连接电源、控制器501,控制面板402通过数据线控制连接控制器501,控制器501控制连接显示屏403、艾灸电脉冲输出装置。
其中,控制器501包含微电脑芯片单片机与pcb电路板,电源输入器502连接于pcb电路板,pcb电路板上安装有艾灸模块、电针模块、电脉冲模块,控制面板402包含电针控制按钮、电脉冲控制按钮、艾灸控制按钮,电针控制按钮、电脉冲控制按钮、艾灸控制按钮分别控制连接微电脑芯片单片机,微电脑芯片单片机插在pcb电路板上并分别控制艾灸模块、电针模块、电脉冲模块,艾灸模块、电针模块、电脉冲模块并行连接,能够各自独立运行,艾灸模块电源输入器502和pcb电路板上安装有输入电压转换和过流保护电路功能,可提高医疗设备的安全性;
主机401上设有艾灸外接插口404、电针外接插口405、电脉冲外接插口406,艾灸外接插口404分别与艾灸模块、艾灸输出导线连接,电针外接插口405分别与电针模块、电针输出导线连接,电脉冲外接插口406分别与电脉冲模块、电脉冲输出导线连接。
还包含电线整合件,电线整合件连接于主机401,可为藏线袋、挂线钩等之一,位于主机401内部的两边上侧壁或其它位置,分为几个层次分别藏挂艾灸导线、电针输出导线、电脉冲输出导线等输出装置,解决线路凌乱不美观、甚至安全隐患、影响工作效率等问题。
如图9-10所示,其中,微电脑芯片单片机内置有存储艾灸功能程序、电针功能程序、电脉冲功能程序的存储模块;
存储模块还存储有针刺手法脉冲数据库、电刺激脉冲数据库;
针刺手法脉冲数据库包含:常用单式手法有捻法、弹法、刮法、摇法、颤法、飞法,常用复式手法有平补平泻、捻转补法、捻转泻法、提插补法、提插泻法、徐疾补法、徐疾泻法、烧山火、透天凉等;
电刺激脉冲数据库包含疏密波、连续波、断续波、按摩透药模式、镇痛模式、安眠模式等;
艾灸功能程序包含艾灸通道设置、温度调节、时间调节、启动/停止;
所述电针功能程序包含电针通道设置、针刺手法选择、电针模式选择、电针强度设置、频率强度设置、时间调节、启动/停止;
所述电脉冲功能程序包含脉冲通道设置、电脉冲模式选择、脉冲强度设置、频率强度设置、时间调节、启动/停止;
艾灸模块包含艾灸电压转换电路、加热电路、温度调节电路、时间调节电路、启动/停止电路、过流保护电路;
电针模块包含电针电压转换电路、电针频率转换电路、放电电路、时间调节电路、启动/停止电路、过流保护电路;
电脉冲模块包含电脉冲电压转换电路、电脉冲频率转换电路、脉冲信号D/A转换电路、时间调节电路、启动/停止电路、过流保护电路。
第三方面,第三实施例:
如图11-13所示,还包含艾热片,艾热片放置于底盘202的底部,艾热片包含发热片601、双面胶贴片602,双面胶贴片602优选为无纺布双面胶贴片,发热片601通过压敏胶连接于双面胶贴片602的一侧,发热片601背离于双面胶贴片602的一侧与双面胶贴片602背离于发热片601的一侧均粘贴有离型纸;
艾热片还可以用艾热袋替换,为扁平圆形、方形等之一,大小厚薄规格多样,其中组成发热片601的发热材料可采用复合矿物或植物发热材料合成,复合矿物材料采用铁粉、活性炭、无机盐、蛭石、水等材料合成,复合植物材料辣椒素、艾叶油、生姜汁、肉桂油、辅料等材料合成;以上复合发热材料中各成分以恰当比例合成,艾热片的结构制作工艺精致美观,有利于艾热袋/艾热片发热持久均匀、温度适当舒适。
第四方面,第四实施例:
还包含电极夹、电极片、脉冲输出导线,脉冲输出导线的两端分别与主机401、电极夹连接,电极夹的另一端连接电极片,脉冲输出导线为正负极的软塑导线,脉冲输出导线与电极夹的连接方式为直接连接或插口连接,电极夹还能夹在针柄上施以不同针刺手法和电脉冲模式,电极片可以施以现代电脉冲模式等,电极片为圆片或方片形状,一种可采用常规脉冲电极线插口,一种可将微型脉冲电极接口嵌入在电极片体上,可与艾灸/电脉冲子匹配使用,材料可选导电硅胶、橡胶等之一。
例如,存储模块可以包含随机存储模块、闪存、只读存储模块、可编程只读存储模块、非易失性存储模块或寄存器等;
可以理解,本实施例中的存储模块可以是易失性存储模块或非易失性存储模块,或可包含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模块两者;
其中,非易失性存储模块可以是ROM (Read-OnlyMemory,只读存储模块)、PROM(ProgrammableROM,可编程只读存储模块)、EPROM (Erasabl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模块)、EEPROM (Electrically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模块)或闪存。
易失性存储模块可以是RAM (RandomAccessMemory,随机存取存储模块),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
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SRAM (Static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模块)、DRAM (Dynamic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模块)、SDRAM(Synchronous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模块)、DDRSDRAM (DoubleDataRate 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模块)、ESDRAM (Enhanced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模块)、SLDRAM (Synchlink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模块)和DRRAM(DirectRambusRAM,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模块)。本文描述的存储模块205旨在包含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模块205。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存储模块存储了如下的元素,升级包、可执行单元或者数据结构,或者他们的子集,或者他们的扩展集: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
其中,操作系统,包含各种系统程序,例如框架层、核心库层、驱动层等,用于实现各种基础业务以及处理基于硬件的任务;
应用程序,包含各种应用程序,用于实现各种应用业务。实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方法的程序可以包含在应用程序中。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明白的是,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
这些功能是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实现,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针对每个特定的应用,使用不同的方式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并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公开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方式来实现;
例如,单元或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在实际实现时还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例如,多个单元或模块或组件可以进行组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中;
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或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或模块中,也可以是单独的物理存在等等。
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机器可读存储介质中;
因此,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来体现,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机器可读存储介质中,其可以包含若干指令用以使得电子设备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过程;
上述存储介质可以包含ROM、RAM、可移动盘、硬盘、磁盘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艾灸电脉冲输出装置与多功能艾灸电脉冲治疗装置,以克服现有大多数电针仪/电脉冲仪的脉冲模式选择少,频率和强度调节范围窄,既没有整合常用疏密波,更没有结合传统针刺手法功能,限制了仪器多功能有机综合疗效提高空间;
以克服现有各种艾灸仪、电针仪/电脉冲仪的式样各异,难以统一规范放置,以致操作繁杂,导线杂乱,反而影响工作效率和环境整洁,影响仪器多功能有机综合使用便捷性;
以促进中医针灸仪器更加智能化、平台化、规范化、美观化,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和工作效率。
以上对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其中未尽详细描述的设备和结构应该理解为用本领域中的普通方式予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做出若干简单推演、变形或替换,这并不影响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

Claims (10)

1.一种艾灸电脉冲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艾灸电脉冲头、艾灸辅助件,所述艾灸辅助件放置于所述艾灸电脉冲头的底部,所述艾灸电脉冲头上连接有连接于主机的导线组件;
所述艾灸辅助件为艾灸贴,所述艾灸贴包含绵片与双面胶胶贴,所述绵片通过压敏胶连接于所述双面胶胶贴的一侧,所述绵片背离于所述双面胶胶贴的一侧与所述双面胶胶贴背离于所述绵片的一侧均粘贴有离型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艾灸电脉冲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艾灸电脉冲头包含外壳与仿艾灸发热体,所述外壳套设于所述仿艾灸发热体;
所述仿艾灸发热体的底部为圆片状底盘,所述底盘底部采用浅窝状中央镂空留边圈结构,所述艾灸辅助件放置于所述底盘的底部;
所述仿艾灸发热体外侧连接有连接插口,所述导线组件连接于所述连接插口;
所述仿艾灸发热体中央贯穿有一细孔,所述仿艾灸发热体靠近所述细孔底部的一端对称连接有微型电脉冲簧片,每个所述微型电脉冲簧片均连接于所述连接插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艾灸电脉冲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与所述仿艾灸发热体均为两瓣图钉式结构,所述外壳上套设有弹簧夹,所述外壳与所述仿艾灸发热体靠近所述弹簧夹上把手一侧的两瓣接触缝隙处设有开口,所述外壳底上设有固定所述底盘的固定槽。
4.如权利要求2-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艾灸电脉冲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组件包含艾灸输出导线、电脉冲输出导线、电针输出导线,所述艾灸输出导线、所述电脉冲输出导线、所述电针输出导线均为电热输出软塑导线。
5.一种多功能艾灸电脉冲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主机、控制装置以及权利要求4所述的艾灸电脉冲输出装置,所述艾灸电脉冲输出装置连接于所述主机,所述控制装置控制连接所述艾灸电脉冲输出装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艾灸电脉冲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含控制器、控制面板、显示屏、电源输入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电源输入器均设置于所述主机的内部,所述控制面板与所述显示屏均连接于所述主机的外壁,所述电源输入器分别连接电源、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面板控制连接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连接所述显示屏、所述艾灸电脉冲输出装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艾灸电脉冲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包含微电脑芯片单片机与pcb电路板,所述电源输入器连接于所述pcb电路板,所述pcb电路板上安装有艾灸模块、电针模块、电脉冲模块,所述控制面板包含电针控制按钮、电脉冲控制按钮、艾灸控制按钮,所述电针控制按钮、所述电脉冲控制按钮、所述艾灸控制按钮分别控制连接所述微电脑芯片单片机,所述微电脑芯片单片机插在所述pcb电路板上并分别控制所述艾灸模块、所述电针模块、所述电脉冲模块;
所述主机上设有艾灸外接插口、电针外接插口、电脉冲外接插口,所述艾灸外接插口分别与所述艾灸模块、所述艾灸输出导线连接,所述电针外接插口分别与所述电针模块、所述电针输出导线连接,所述电脉冲外接插口分别与所述电脉冲模块、所述电脉冲输出导线连接。
8.如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艾灸电脉冲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艾热片,所述艾热片放置于所述底盘的底部,所述艾热片包含发热片、双面胶贴片,所述发热片通过压敏胶连接于所述双面胶贴片的一侧,所述发热片背离于所述双面胶贴片的一侧与所述双面胶贴片背离于所述发热片的一侧均粘贴有离型纸。
9.如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艾灸电脉冲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电极夹、电极片、脉冲输出导线,所述脉冲输出导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主机、所述电极夹或所述电极片连接;
还包含电线整合件,所述电线整合件连接于所述主机。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艾灸电脉冲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电脑芯片单片机内置有存储艾灸功能程序、电针功能程序、电脉冲功能程序的存储模块;
所述存储模块还存储有针刺手法脉冲数据库、电刺激脉冲数据库;
所述艾灸模块包含艾灸电压转换电路、加热电路、温度调节电路、时间调节电路、启动/停止电路、过流保护电路;
所述电针模块包含电针电压转换电路、电针频率转换电路、放电电路、时间调节电路、启动/停止电路、过流保护电路;
所述电脉冲模块包含电脉冲电压转换电路、电脉冲频率转换电路、脉冲信号D/A转换电路、时间调节电路、启动/停止电路、过流保护电路。
CN202020108499.9U 2020-01-17 2020-01-17 一种艾灸电脉冲输出装置与多功能艾灸电脉冲治疗装置 Active CN2119348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08499.9U CN211934854U (zh) 2020-01-17 2020-01-17 一种艾灸电脉冲输出装置与多功能艾灸电脉冲治疗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08499.9U CN211934854U (zh) 2020-01-17 2020-01-17 一种艾灸电脉冲输出装置与多功能艾灸电脉冲治疗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34854U true CN211934854U (zh) 2020-11-17

Family

ID=731747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08499.9U Active CN211934854U (zh) 2020-01-17 2020-01-17 一种艾灸电脉冲输出装置与多功能艾灸电脉冲治疗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348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914550B2 (en) Method of treatment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a gem or a crystal removably attached with a mechanical coupling device to an acupuncture needle or to a vibratory device for acupressure treatment
CN104759028A (zh) 中医针灸罐智能治疗装置
CN108542761A (zh) 手持式家用艾灸仪
CN203842021U (zh) 一种新型立式多功能无烟艾灸仪
CN102670397A (zh) 电子自动恒温无烟热敏艾灸器
CN110974689A (zh) 一种艾灸电脉冲输出装置与多功能艾灸电脉冲治疗装置
CN103212160A (zh) 药热磁经络理疗仪
CN211934854U (zh) 一种艾灸电脉冲输出装置与多功能艾灸电脉冲治疗装置
CN203280904U (zh) 药热磁经络理疗仪
CN203564498U (zh) 钢珠按摩磁疗灸器
CN110974688A (zh) 一种艾灸电脉冲子与艾灸电脉冲治疗装置
CN212466564U (zh) 一种隔药灸电脉冲透药仪与隔药灸电脉冲透药治疗装置
CN208274718U (zh) 一种新型针灸床
CN206587215U (zh) 具有电加热功能的拔罐器、热电探头及中医理疗仪
CN202376637U (zh) 便携式鼻炎治疗器
CN214806764U (zh) 基于网络技术的中医眼科理疗仪
CN211797684U (zh) 一种艾灸电脉冲子与艾灸电脉冲治疗装置
CN201052253Y (zh) 一种脉冲电磁针
CN107595606A (zh) 一种蕲艾灸灸贴
CN210904071U (zh) 一种新型灸疗装置
CN209253577U (zh) 一种无烟艾灸装置
CN203001422U (zh) 一种穴位灸疗按摩仪
CN2899723Y (zh) 金字塔艾灸器
CN205964448U (zh) 一种耳穴贴
CN207804616U (zh) 一种艾灸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