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34574U - 一种急诊护理用水平担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急诊护理用水平担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34574U
CN211934574U CN202020194183.6U CN202020194183U CN211934574U CN 211934574 U CN211934574 U CN 211934574U CN 202020194183 U CN202020194183 U CN 202020194183U CN 211934574 U CN211934574 U CN 2119345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etcher
main frame
movably connected
frame
device m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9418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闫杰
赵智杰
赵慧楠
张裴
范丽丹
林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Health Cadre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Health Cadre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Health Cadre College filed Critical Henan Health Cadre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202019418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345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345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3457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急诊护理用水平担架,包括装置主体、主架、折叠支架、连接架和担架布,装置主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主架,主架的顶部中间固定连接有担架布,担架布的顶部另一侧活动连接有头枕,担架布的顶部中间活动连接有手放置柱,担架布的顶部一侧活动连接有脚放置柱,脚放置柱(或者手放置柱、头枕)从担架布处向上抬起后,使用者要将患者的相应部位放置在调节好的头枕脚放置柱(或者手放置柱、头枕)上进行抬高放置,而且在装置主体中设置有抬高机构,方便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情况对装置主体所抬高地方的调节,使得特殊的患者在装置主体进行移动可更加舒适,在未来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急诊护理用水平担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急诊护理用水平担架。
背景技术
担架为目前救护车内装备的担架,符合病情需要,便于病人与伤员躺卧。因担架自身重量较重,搬运时费力。
目前,可移动的担架不好抬起,也不固定在一个地方,而担架易抬起的不好移动,从而导致目前的担架使用方式过于单一,同时对部分患者在使用担架抬起移动时,四肢和头部是不能平放要进行部分抬高的,而目前并没有担架解决这问题,从而导致患者移动时十分不舒适。
所以,如何设计一种急诊护理用水平担架,成为我们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担架使用方式单一和担架不能部分抬高的问题,提供一种急诊护理用水平担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急诊护理用水平担架,包括装置主体、主架、折叠支架、连接架和担架布,所述装置主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主架,所述主架的顶部中间固定连接有担架布,所述担架布的顶部另一侧活动连接有头枕,所述担架布的顶部中间活动连接有手放置柱,所述担架布的顶部一侧活动连接有脚放置柱,所述主架的正面两侧活动连接有启动按钮,所述主架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担架杆,所述主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折叠支架,所述折叠支架的中间活动连接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一侧中间活动连接有短卡柱,所述连接架的另一侧中间活动连接有长卡柱,所述连接架的两侧活动连接有螺丝,所述连接架的底部嵌入连接有收纳槽二,所述连接架的内部底部固定连接有伸缩筒,所述伸缩筒的顶部活动连接有伸缩柱,所述折叠支架的底部贯穿连接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底部活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后面活动连接有滚轮,所述转轴的正面贯穿连接有螺帽,所述连接架的两侧贯穿连接有贯穿孔。
优选的,所述主架的顶部中间固定连接有水平仪。
优选的,所述主架的两端嵌入连接有收纳槽一。
优选的,所述折叠支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滑垫。
优选的,由所述主架、担架杆、折叠支架、连接架和收纳槽二共同组成移动机构。
优选的,由所述主架、担架布、手放置柱、脚放置柱、头枕、启动按钮、伸缩筒和伸缩柱共同组成抬高机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种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由主架、担架杆、折叠支架、连接架和收纳槽二共同组成移动机构,在装置主体设置有移动机构,会方便医护人员在移动、固定和担起三种使用方式中进行切换,而且移动机构操作简单,方便医护人员快速操作更换,也医护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对装置主体的使用方式切换使用。
2.本实用新型中,由主架、担架布、手放置柱、脚放置柱、头枕、启动按钮、伸缩筒和伸缩柱共同组成抬高机构,在装置主体中设置有抬高机构,方便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情况对装置主体所抬高地方的调节,使得特殊的患者在装置主体进行移动可更加舒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立面结构示意简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架正视剖面结构示意简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A处放大示意简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架俯视剖面结构示意简图。
图中:1、装置主体,2、主架,3、担架杆,4、折叠支架,401、滑动槽,402、滚轮,403、转轴,404、螺帽,405、防滑垫,5、连接架,501、长卡柱,502、短卡柱,503、螺丝,504、贯穿孔,6、收纳槽一,7、水平仪,8、担架布,9、脚放置柱,10、手放置柱,11、头枕,12,启动按钮,13、伸缩筒,14、伸缩柱,15、收纳槽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急诊护理用水平担架,包括装置主体1、主架2、折叠支架4、连接架5和担架布8,装置主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主架2,主架2的顶部中间固定连接有担架布8,担架布8的顶部另一侧活动连接有头枕11,担架布8的顶部中间活动连接有手放置柱10,担架布8的顶部一侧活动连接有脚放置柱9,主架2的正面两侧活动连接有启动按钮12,主架2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担架杆3,主架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折叠支架4,折叠支架4的中间活动连接有连接架5,连接架5 的一侧中间活动连接有短卡柱502,连接架5的另一侧中间活动连接有长卡柱 501,连接架5的两侧活动连接有螺丝503,连接架5的底部嵌入连接有收纳槽二15,连接架5的内部底部固定连接有伸缩筒13,伸缩筒13的顶部活动连接有伸缩柱14,折叠支架4的底部贯穿连接有滑动槽401,滑动槽401的底部活动连接有转轴403,转轴403的后面活动连接有滚轮402,转轴403的正面贯穿连接有螺帽404,连接架5的两侧贯穿连接有贯穿孔504。
优选的,主架2的顶部中间固定连接有水平仪7,在主架2顶部中间设有两个水平仪7,水平仪7为气泡水平仪,因气泡水平仪的原理是利用气泡在玻璃管内会经常保持在最高位置的特性,来确定水平仪7是否平行,从而也能通过水平仪7来确定主架2两侧抬高的高度是否一致,从而方便医护人员根据水平仪7内部水泡所显示的位置来了解装置主体1是否平行,避免了装置主体1在移动时产生倾斜的情况。
优选的,主架2的两端嵌入连接有收纳槽一6,当医护人员要将连接架5 取下进行放置时,医护人员可行将连接架5中的长卡柱501和短卡柱502在连接架5相应的槽中收纳好,再手持螺丝503从相应的折叠支架4上进行旋转取出,然后医护人员将连接架5放置在收纳槽一6中,再通过螺丝503贯穿连接架5的贯穿孔504和收纳槽一6两侧相应大小的槽中进行旋转固定,从而避免了装置主体1在移动时连接架5从收纳槽一6内部掉出的情况,也方便医护人员将连接架5进行放置。
优选的,折叠支架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滑垫405,当医护人员要将折叠支架4底部直接和地面进行贴合时,会因地面光滑导致医护人员轻轻触碰而产生滑动的情况,所以在折叠支架4底部设有防滑垫405,因防滑垫405底部由凹凸不平的防滑纹组成,从而就使得折叠支架4和地面之间起到一个防滑效果。
优选的,由主架2、担架杆3、折叠支架4、连接架5和收纳槽二15共同组成移动机构,当医护人员要将装置主体1进行移动时,医护人员可先将主架2底部的折叠支架4分别向两侧折叠打开,然后再将连接架5从收纳槽一6 处取下,再将连接架5两侧的贯穿孔504分别向两侧的折叠支架4相应的槽处进行对齐,然后再手持螺纹503将连接架5的贯穿孔504和折叠支架4之间进行固定,固定好后医护人员再将连接架5两端的朝内的长卡柱501和短卡柱502向外部取出,其中要将连接架5的长卡柱501和另一个连接架5的短卡柱502之间进行搭接固定,并且因折叠支架4底部有滚轮402,所以当折叠支架4展开好并连接架5固定后,医护人员就能手持一侧的担架杆3带动装置主体1通过滚轮402进行移动,而当医护人员要将装置主体固定在一个地方时,医护人员可将折叠支架4底部的螺帽404要转轴403(转轴403截面为横放的干字)处进行旋松,然后再手持滚轮402带动转轴403在滑动槽401 底部向上进行移动,当滚轮402无法向上移动后,医护人员再手持螺帽404 向转轴403处进行旋紧,使得转轴403卡在滑动槽401顶部无法上下移动,从而装置主体1就会通过折叠支架4底部的防滑垫405固定在一个地方上,而当医护人员要将装置主体1进行担起时,医护人员可将连接架5收纳好放回到收纳槽一6中,再将折叠支架4向主架2底部旋转收纳,其中滚轮402 会在主架2的收纳槽二15中进行收入,从而就方便医护人员通过两侧的担架杆3将折叠收纳的装置主架1抬起进行移动,而在装置主体1设置有移动机构,会方便医护人员在移动、固定和担起三种使用方式中进行切换,而且移动机构操作简单,方便医护人员快速操作更换,也医护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对装置主体1的使用方式进行切换使用。
优选的,由主架2、担架布8、手放置柱10、脚放置柱9、头枕11、启动按钮12、伸缩筒13和伸缩柱14共同组成抬高机构,在主架2内部共有五个伸缩筒13,五个伸缩筒13分别对一个头枕11、两个手放置柱10及两个脚放置柱9,并且而且因五个伸缩筒13分别五个相应的启动按钮12,所以方便使用者通过启动按钮12对一个伸缩筒13进行启动,也能通过五个启动按钮12 驿五个伸缩筒13进行分别启动,当伸缩筒13启动后会通过内部的电机启动,再由电机通过顶部的伸缩柱14带动相应的头枕11(或者手放置柱10、脚放置柱9)从担架布8处向上抬起,然后使用者要将患者的相应部位放置在调节好的头枕11(或者手放置柱10、脚放置柱9)上进行抬高放置,而因头枕11 (或者手放置柱10、脚放置柱9)的表面都是由橡胶组成,橡胶可对患者的部位起一定的保护作用,而且在装置主体1中设置有抬高机构,方便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情况对装置主体1所抬高地方的调节,使得特殊的患者在装置主体1进行移动可更加舒适。
工作原理:首先,当医护人员要将装置主体1进行移动时,医护人员可先将主架2底部的折叠支架4分别向两侧折叠打开,然后再将连接架5从收纳槽一6处取下,再将连接架5两侧的贯穿孔504分别向两侧的折叠支架4 相应的槽处进行对齐,然后再手持螺纹503将连接架5的贯穿孔504和折叠支架4之间进行固定,固定好后医护人员再将连接架5两端的朝内的长卡柱 501和短卡柱502向外部取出,其中要将连接架5的长卡柱501和另一个连接架5的短卡柱502之间进行搭接固定,并且因折叠支架4底部有滚轮402,所以当折叠支架4展开好并连接架5固定后,医护人员就能手持一侧的担架杆3 带动装置主体1通过滚轮402进行移动,而当医护人员要将装置主体固定在一个地方时,医护人员可将折叠支架4底部的螺帽404要转轴403(转轴403 截面为横放的干字)处进行旋松,然后再手持滚轮402带动转轴403在滑动槽401底部向上进行移动,当滚轮402无法向上移动后,医护人员再手持螺帽404向转轴403处进行旋紧,使得转轴403卡在滑动槽401顶部无法上下移动,从而装置主体1就会通过折叠支架4底部的防滑垫405固定在一个地方上,而当医护人员要将装置主体1进行担起时,医护人员可将连接架5收纳好放回到收纳槽一6中,再将折叠支架4向主架2底部旋转收纳,其中滚轮402会在主架2的收纳槽二15中进行收入,从而就方便医护人员通过两侧的担架杆3将折叠收纳的装置主架1抬起进行移动,而在装置主体1设置有移动机构,会方便医护人员在移动、固定和担起三种使用方式中进行切换,而且移动机构操作简单,方便医护人员快速操作更换,也医护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对装置主体1的使用方式进行切换使用。
然后,当医护人员要将连接架5取下进行放置时,医护人员可行将连接架5中的长卡柱501和短卡柱502在连接架5相应的槽中收纳好,再手持螺丝503从相应的折叠支架4上进行旋转取出,然后医护人员将连接架5放置在收纳槽一6中,再通过螺丝503贯穿连接架5的贯穿孔504和收纳槽一6 两侧相应大小的槽中进行旋转固定,从而避免了装置主体1在移动时连接架5 从收纳槽一6内部掉出的情况,也方便医护人员将连接架5进行放置。
接着,当医护人员要将折叠支架4底部直接和地面进行贴合时,会因地面光滑导致医护人员轻轻触碰而产生滑动的情况,所以在折叠支架4底部设有防滑垫405,因防滑垫405底部由凹凸不平的防滑纹组成,从而就使得折叠支架4和地面之间起到一个防滑效果。
紧接着,在主架2内部共有五个伸缩筒13,五个伸缩筒13分别对一个头枕11、两个手放置柱10及两个脚放置柱9,并且而且因五个伸缩筒13分别五个相应的启动按钮12,所以方便使用者通过启动按钮12对一个伸缩筒13 进行启动,也能通过五个启动按钮12驿五个伸缩筒13进行分别启动,当伸缩筒13启动后会通过内部的电机启动,再由电机通过顶部的伸缩柱14带动相应的头枕11(或者手放置柱10、脚放置柱9)从担架布8处向上抬起,然后使用者要将患者的相应部位放置在调节好的头枕11(或者手放置柱10、脚放置柱9)上进行抬高放置,而因头枕11(或者手放置柱10、脚放置柱9) 的表面都是由橡胶组成,橡胶可对患者的部位起一定的保护作用,而且在装置主体1中设置有抬高机构,方便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情况对装置主体1所抬高地方的调节,使得特殊的患者在装置主体1进行移动可更加舒适。
最后,在主架2顶部中间设有两个水平仪7,水平仪7为气泡水平仪,因气泡水平仪的原理是利用气泡在玻璃管内会经常保持在最高位置的特性,来确定水平仪7是否平行,从而也能通过水平仪7来确定主架2两侧抬高的高度是否一致,从而方便医护人员根据水平仪7内部水泡所显示的位置来了解装置主体1是否平行,避免了装置主体1在移动时产生倾斜的情况,这就是该种急诊护理用水平担架的工作原理。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急诊护理用水平担架,包括装置主体(1)、主架(2)、折叠支架(4)、连接架(5)和担架布(8),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主架(2),所述主架(2)的顶部中间固定连接有担架布(8),所述担架布(8)的顶部另一侧活动连接有头枕(11),所述担架布(8)的顶部中间活动连接有手放置柱(10),所述担架布(8)的顶部一侧活动连接有脚放置柱(9),所述主架(2)的正面两侧活动连接有启动按钮(12),所述主架(2)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担架杆(3),所述主架(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折叠支架(4),所述折叠支架(4)的中间活动连接有连接架(5),所述连接架(5)的底部嵌入连接有收纳槽二(15),所述连接架(5)的内部底部固定连接有伸缩筒(13),所述伸缩筒(13)的顶部活动连接有伸缩柱(14),所述折叠支架(4)的底部贯穿连接有滑动槽(401),所述滑动槽(401)的底部活动连接有转轴(403),所述转轴(403)的后面活动连接有滚轮(402),所述转轴(403)的正面贯穿连接有螺帽(404),所述连接架(5)的两侧贯穿连接有贯穿孔(5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诊护理用水平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5)的一侧中间活动连接有短卡柱(502),所述连接架(5)的另一侧中间活动连接有长卡柱(501),所述连接架(5)的两侧活动连接有螺丝(5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诊护理用水平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架(2)的顶部中间固定连接有水平仪(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诊护理用水平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架(2)的两端嵌入连接有收纳槽一(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诊护理用水平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支架(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滑垫(40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诊护理用水平担架,其特征在于:由所述主架(2)、担架杆(3)、折叠支架(4)、连接架(5)和收纳槽二(15)共同组成移动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诊护理用水平担架,其特征在于:由所述主架(2)、担架布(8)、手放置柱(10)、脚放置柱(9)、头枕(11)、启动按钮(12)、伸缩筒(13)和伸缩柱(14)共同组成抬高机构。
CN202020194183.6U 2020-02-21 2020-02-21 一种急诊护理用水平担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9345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94183.6U CN211934574U (zh) 2020-02-21 2020-02-21 一种急诊护理用水平担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94183.6U CN211934574U (zh) 2020-02-21 2020-02-21 一种急诊护理用水平担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34574U true CN211934574U (zh) 2020-11-17

Family

ID=731961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94183.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934574U (zh) 2020-02-21 2020-02-21 一种急诊护理用水平担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345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71815A (zh) 一种医用手术移送床
CN105326614A (zh) 一种老弱病残孕多功能轮椅
CN203263669U (zh) 一种具有助行康复功能的儿童轮椅
CN203060210U (zh) 一种医用手术移送床
CN209770750U (zh) 一种夜间专用神经内科护理装置
CN211934574U (zh) 一种急诊护理用水平担架
CN213883889U (zh) 具有起身助力和举升功能的轮椅
CN212853845U (zh) 一种防止传染病传播并且可以在楼梯上行走的多功能担架床
CN215021764U (zh) 一种腿部康复用辅助行走装置
CN210932338U (zh) 一种防滑落病床
CN212913693U (zh) 一种慢性病人康复护理架
CN213218310U (zh) 一种用于直升机上救援的急救床
CN211157031U (zh) 一种具有臀部防滑功能的医疗床
CN213283921U (zh) 一种医疗康复治疗床
CN112690968A (zh) 一种适老化自理床
CN206120673U (zh) 一种新型骨科用电子锻炼床
CN217161471U (zh) 康复床边半自动升降椅
CN210494416U (zh) 一种心肺复苏机械按压装置专用抢救担架
CN214434866U (zh) 一种神经内科助起器
CN220327651U (zh) 一种康复锻炼装置
CN214073895U (zh) 一种医疗用救护架
CN219230419U (zh) 一种医院抢救担架
CN211326288U (zh) 一种直立床
CN213407614U (zh) 一种关节康复活动辅助装置
CN220546370U (zh) 一种可升降的卧床患者大便收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11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