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10534U - 与气雾生成装置一起使用的气雾产生制品 - Google Patents

与气雾生成装置一起使用的气雾产生制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10534U
CN211910534U CN202020016985.8U CN202020016985U CN211910534U CN 211910534 U CN211910534 U CN 211910534U CN 202020016985 U CN202020016985 U CN 202020016985U CN 211910534 U CN211910534 U CN 2119105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erosol
generating article
generating
generating device
porous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01698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瑞龙
徐中立
李永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01698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105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105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105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igarettes, Filters, And Manufacturing Of Fil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气雾产生制品,包括沿轴向方向依次布置的:气雾形成基体、气雾冷却元件、包括多孔体材料的气雾干燥元件和过滤吸嘴,并由外部包裹件对以上各部分提供包裹和限制。采用以上气雾产生制品,通过紧邻气雾冷却元件的气雾干燥元件,对气雾中的水汽进行吸收和干燥,尽可能取出气雾中的水汽,从而令用户可能感觉较干燥气雾的温度比相同实际温度的较湿润气雾的温度低。

Description

与气雾生成装置一起使用的气雾产生制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加热不燃烧烟草制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与气雾生成装置一起使用的气雾产生制品。
背景技术
烟制品(例如,香烟、雪茄等)在使用过程中燃烧烟草以产生烟草烟雾。人们试图通过制造在不燃烧的情况下释放化合物的产品来替代这些燃烧烟草的制品。
此类产品的示例为加热装置,其通过加热而不是燃烧材料来释放化合物。例如,该材料可为烟草或其他非烟草产品,这些非烟草产品可包含或可不包含尼古丁。作为现有技术,烟草产品是由挥发性化合物在被加热时挥发从而生成供吸食的气雾;而在制备和存储中,烟草产品内会吸收或存在有水分,在用户加热抽吸时汽化形成水蒸汽混合于气雾中,被用户吸食至口腔后冷凝释放热量,造成烫嘴。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烟草产品中存在水分影响抽吸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与气雾生成装置一起使用的气雾产生制品。
如这里使用的那样,术语‘气雾形成基体’用来描述能够在加热时释放易挥发化合物的基体,这些易挥发化合物可形成气雾。由这里描述的气雾产生制品的气雾形成基体产生的气雾可以是可见的或不可见的,并且可以包括蒸气(例如,物质的细颗粒,这些颗粒处于气态下,这些颗粒在室温下通常是液体或固体)以及气体和冷凝蒸气的液滴。
如这里使用的那样,术语‘上游’和‘下游’用来关于用户对气雾产生制品在其使用期间进行抽吸的方向,描述气雾产生制品的元件、或元件的部分的相对位置。
气雾产生制品包括两个端部:近端和远端,穿过该近端,气雾离开气雾产生制品并且被输送到用户。在使用中,用户可以对近端抽吸,以便吸入由气雾产生制品产生的气雾。在使用中,近端也可以称作下游端,并且在远端的下游。远侧端部也可以称作上游端,并且在近端的上游。
如这里使用的那样,术语‘气雾冷却元件’用来描述具有相对大的表面面积和低抽吸阻力的元件。在使用中,由从气雾形成基体释放的易挥发化合物形成的气雾在由用户吸入之前经过气雾冷却元件,并且由气雾冷却元件冷却。与高抽吸阻力过滤吸嘴和其它嘴口相反,气雾冷却元件具有低抽吸阻力。
优选地,气雾产生制品是发烟制品,该发烟制品产生通过用户的嘴直接可吸入到用户的肺中的气雾。更优选地,气雾产生制品是发烟制品,该发烟制品产生通过用户的嘴直接可吸入到用户的肺中的含尼古丁的气雾。
在优选实施例中,气雾形成基体布置在气雾产生制品的上游端部处。
具体,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与气雾生成装置一起使用的气雾产生制品,包括外部包裹件,以及被限制于所述外部包裹件内部并沿轴向方向布置的以下部件:
气雾形成基体;
气雾冷却元件,布置在所述气雾形成基体的紧接下游;
气雾干燥元件,包括填充于所述外部包裹件内沿轴向部分区域的多孔体材料,该多孔体材料被布置在所述气雾冷却元件的紧接下游;以及
过滤吸嘴,布置在所述气雾干燥元件的紧接下游。
在优选的实施中,所述多孔体材料具有50%~90%之间的孔隙率。
在优选的实施中,所述多孔体材料具有在每毫米长度近似300~ 1000平方毫米之间的总表面面积。
在优选的实施中,所述多孔体材料的孔径介于0.5~2毫米。
在优选的实施中,所述多孔体材料沿轴向方向的延伸长度占所述气雾产生制品长度的10~20%。
在优选的实施中,所述多孔体材料沿轴向方向的延伸长度介于4.5~ 20mm之间。
在优选的实施中,所述过滤吸嘴具有与所述气雾干燥元件邻接的第一腔室。
在优选的实施中,所述气雾冷却元件包括沿轴向方向延伸的冷却腔。
在优选的实施中,所述气雾冷却元件包括沿轴向方向延伸并围绕形成所述冷却腔的管状支撑部分。
在优选的实施中,所述气雾产生制品包括沿轴向方向相对的近端和远端;其中,
所述气雾形成基体布置在所述远端处,所述过滤吸嘴布置在所述近端处。
以上气雾产生制品,通过紧邻气雾冷却元件的气雾干燥元件,对气雾中的水汽进行吸收和干燥,尽可能取出气雾中的水汽,从而令用户可能感觉较干燥气雾的温度比相同实际温度的较湿润气雾的温度低。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一实施例提供的气雾产生制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实施例提供的气雾生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气雾生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气雾产生制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与气雾生成装置一起使用的气雾产生制品,这种气雾产生制品包括气雾形成基体,该气雾形成基体当由气雾生成装置内部的加热元件加热时用来产生可吸入的气雾。
其中,基于通常用户抽吸使用的便利性,气雾产生制品整体外观呈纵长的圆柱形的构造。在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示,气雾产生制品包括按同轴排列布置的四个元件:
气雾形成基体10、气雾冷却元件20、气雾干燥元件30、以及过滤吸嘴40;这四个元件顺序地布置,并且由外部包裹件50限制,以形成气雾产生制品。
进一步根据图1所示,气雾产生制品具有相对的近端11以及远端 12,在使用期间用户将该近端11插入到嘴中进行抽吸,该远端12布置在气雾产生制品与该近端11相对的端部处。
在使用中,空气由用户从远端12被抽吸通过气雾产生制品达到近端11。气雾产生制品的远端12也可以描述成气雾产生制品的上游端部,并且气雾产生制品的近端11也可以描述成气雾产生制品的下游端部。在近端11与远端12之间布置的气雾产生制品的各元件可描述成在近端 11的上游,或者可选择地在远端12的下游。
气雾产生制品的外观可以模仿常规可点燃后抽吸的香烟的外观。气雾产生制品可以具有在近似5毫米~12毫米之间(例如在近似6毫米~8毫米之间)的外径。以及气雾产生制品具有在近似30~100毫米之间的总长度,在优选实施例中,气雾产生制品具有近似45毫米的总长度。
气雾形成基体10布置在气雾产生制品的最远的远侧或上游端部处。在图1中示出的实施例中,气雾形成基体10可以包括例如如下的一种或多种:粉末、颗粒、丸粒、碎片、线股、带条或薄片,其包含如下的一种或多种:草叶、烟叶、烟草主脉、膨胀烟草及均化烟草。在优选的实施中,气雾形成基体10包括皱褶的均化烟草材料的聚集薄片,该皱褶的均化烟草材料由外部包裹件50限制;皱褶的均化烟草材料的聚集薄片包括甘油,作为气雾形成剂。
其中,‘均化烟草材料’可以是表示通过聚结颗粒状烟草而形成的材料。在其他的可选实施中,气雾形成剂用来描述任何适当的已知化合物或化合物的混合物,该任何适当的已知化合物或化合物的混合物在使用中促进气雾的形成,并且大体上耐受在气雾产生制品的操作温度下的热降解。适当的气雾形成剂在技术中是已知的,并且包括但不限于:多元醇,如丙二醇、三甘醇、1,3-丁二醇、以及甘油;多元醇的酯,如甘油单、二或三乙酸酯;以及单、二或多羧酸的脂族酯,如十二烷二酸二甲酯和十四烯二酸二甲酯。优选地,气雾形成基体在干燥重量基础上可以具有大于5%的气雾形成剂含量。
或者气雾形成基体10还可以包含烟草或无烟草易挥发调味化合物,这些烟草或无烟草易挥发调味化合物在气雾形成基体10的加热时释放。气雾形成基体10也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封壳,该一个或多个封壳例如包括另外的烟草易挥发调味化合物或无烟草易挥发调味化合物,并且这样的封壳在气雾形成基体10的加热期间可以熔化。
选择性地,气雾形成基体10可以提供在热稳定载体上或嵌在热稳定载体中。载体可以采取粉末、颗粒、丸粒、碎片、线股、带条或薄片的形式。气雾形成基体10可以按例如薄片、泡沫、胶或浆的形式淀积在载体的表面上。气雾形成基体10可以淀积在载体的整个表面上,或者可选择地,可以按图案淀积,以便在使用期间提供非均匀味道输送。
气雾冷却元件20布置在气雾形成基体10的紧接下游,并且与气雾形成基体10邻接。在使用中,由气雾形成基体10被加热后释放易挥发物质沿气雾冷却元件20朝向气雾产生制品的近端11通过,并且易挥发物质可以在气雾冷却元件20内降温变凉,以形成由用户吸入的气雾。在图1中示出的优选实施例中,气雾冷却元件20包括第一空腔22,该第一空腔22沿气雾冷却元件20的长度延伸。
通过以上轴向延伸的第一空腔22,使得穿过气雾冷却元件20的空气流是在沿纵向方向上,而没有相当大的径向偏离。气雾冷却元件20 可以借助于热传递起冷却被抽吸通过气雾冷却元件20的气雾流束的温度的作用。气雾的成分将与气雾冷却元件20内的空间相互作用,并且失去热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气雾流束的温度随着它被抽吸通过气雾冷却元件 20可能降低多于10摄氏度。在一些实施例中,气雾流束的温度随着它被抽吸通过气雾冷却元件20可能降低多于25摄氏度或多于30摄氏度。
进一步在图1所示的优选实施中,气雾冷却元件20还包括沿径向方向位于第一空腔22与外部包裹件50之间的管状支撑部分21,该管状支撑部分21一方面围绕并形成第一空腔22,并对外部包裹件50即常规柔性烟纸提供支撑,防止在无支撑下受力时塌陷变形或者撕裂折断,并且还提供到对气雾形成基体10的阻挡。
在实施中,支撑部分21是刚性的,比如采用聚乳酸、聚氯乙烯、金属管制备,并具有至少40N(例如至少45N或至少50N)的抗破裂力,如使用标准压缩试验测量的那样。
进一步气雾干燥元件30布置在气雾冷却元件20的紧接下游,并且与气雾冷却元件20邻接。在使用中,气雾干燥元件30是由多孔材质制备的多孔体,经由气雾冷却元件20冷却后的气雾在该气雾干燥元件30 进行水汽的去除和干燥。具体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中,气雾干燥元件30 所采用的多孔体是由至少一种可通过毛细作用吸水的多孔材料构成,例如丙烯酸钠、丙烯酸钾、淀粉、纤维素、聚氧乙烯、膨润土和硅藻土、以及含有多孔的硅胶制备的多孔体等。一方面可以通过多孔的毛细作用吸附水汽、另一方面其材料所有的亲水基团有助于水汽的结合从而起到水汽滞留的效果实现气雾干燥作用。
基于对气雾中水汽的吸收效率以及吸阻的平衡,气雾干燥元件30 具有在50%~90%之间的孔隙率。在纵向方向上气雾干燥元件30的孔隙率由形成气雾干燥元件30的材料的横截面面积与在气雾干燥元件30的位置处气雾产生制品的内部横截面面积的比值限定。当然,在优选的实施中,气雾干燥元件30内的孔径是大约0.5~2毫米的孔径大小。同时,气雾干燥元件30沿长度方向的长度控制在10~20%之间,以尽可能的避免大的增加气雾产生制品抽吸时的吸阻。即当气雾产生制品的总长度在45~100毫米的总长度范围时,气雾干燥元件30大约可以具有4.5~ 20mm的长度。
并且气雾干燥元件30具有在每毫米长度近似300~1000平方毫米之间的总表面面积。在优选实施中,气雾干燥元件30具有每毫米长度近似500平方毫米的总表面面积。
通过气雾流束在穿过气雾干燥元件30之后可能较干燥,在一些实施例中,被抽吸通过气雾干燥元件30的气雾中水汽含量可以降低至近似5%~20%之间,用户可能感觉较干燥气雾的温度比相同实际温度的较湿润气雾的温度低。
过滤吸嘴40布置在气雾干燥元件30的紧接下游,并与气雾干燥元件30邻接。在图1中示出的实施例中,过滤吸嘴40包括低过滤效率的常规纤维素乙酸酯或聚丙烯丝束过滤嘴。
在图1所示的优选实施中,过滤吸嘴40内具有与气雾干燥元件30 邻接的第二空腔41,该第二空腔41的空间用于引导烟气从第二空腔41 流动,提供更顺畅的路径供气雾穿过从而降低用户抽吸中的吸阻。
为了组装气雾产生制品,将以上描述的四个元件对准,并且紧紧地包裹在外部包裹件50内。在图1中示出的实施例中,外部包裹件50是常规烟纸。
在图1中示出的气雾产生制品设计成与包括加热元件的气雾生成装置相接合,以便由用户抽烟。在使用中,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元件将气雾产生制品的气雾形成基体10加热到足够温度以产生气雾,该气雾穿过气雾产生制品被向下游抽吸,并且由用户吸入。
在又一个优选的实施中,参见图4所示,气雾冷却元件20a可以是包括多条纵向延伸通道21a,多条纵向延伸通道21a可以由薄片22a材料限定,该薄片材料22a是皱褶、打褶、聚集和折叠的中的一种或多种,以形成通道21a。可选择地,多条纵向延伸通道21a可以由多个薄22a 片限定,这些多个薄片22a已经是皱褶、打褶、聚集和折叠的中的一种或多种,以形成多条通道21a。并通过通道21a和薄片22a作为气雾穿过时的热交换空间和介质,从而起到降温冷却的效果。
图2示出了气雾生成装置100的一部分,对根据以上描述图1中示出的实施例的气雾产生制品的使用状态。气雾生成装置100包括:
用于供电的电芯110;
控制电路120;
加热元件130,由电芯110供电并与控制电路120耦合;在图2中该加热元件130被构造销钉或刀片的形状,当气雾产生制品被接收在气雾生成装置100内时,加热元件130可插入至气雾产生制品内进行加热,当然具体是插入至气雾形成基体10内。
其中,加热元件130是电阻式的加热元件。在使用中,加热元件130 可以被致动,这样的致动可以人工地操作,或者可以响应用户对气雾产生制品的抽吸而自动地发生,该气雾产生制品插入到气雾生成装置100 的接收腔室中。在操作中,支撑部分21抵抗在加热元件130到气雾形成基体10中的插入期间由气雾产生制品经历的穿透力。气雾产生制品的支撑部分21由此阻止在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元件130到气雾形成基体10中的插入期间在气雾产生制品内气雾形成基体10的向下游运动。
在又一个变体实施中,图3示出了气雾生成装置200的一部分,对根据以上描述图1中示出的实施例的气雾产生制品的使用状态。气雾生成装置200包括:
用于供电的电芯210;
控制电路220;
加热元件230,其中加热元件230是管状的形状,其管状中空的至少一部分被构造成接收气雾产生制品的腔室;该加热元件230通过向气雾产生制品辐射红外线进而对气雾产生制品进行加热。
或者在其他的变体实施中,加热元件230还可以采用电磁感应式加热的管状感应加热元件。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其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进一步地,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与气雾生成装置一起使用的气雾产生制品,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部包裹件,以及被限制于所述外部包裹件内部并沿轴向方向布置的以下部件:
气雾形成基体;
气雾冷却元件,布置在所述气雾形成基体的紧接下游;
气雾干燥元件,包括填充于所述外部包裹件内沿轴向部分区域的多孔体材料,该多孔体材料被布置在所述气雾冷却元件的紧接下游;以及
过滤吸嘴,布置在所述气雾干燥元件的紧接下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与气雾生成装置一起使用的气雾产生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体材料具有50%~90%之间的孔隙率。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与气雾生成装置一起使用的气雾产生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体材料具有在每毫米长度近似300~1000平方毫米之间的总表面面积。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与气雾生成装置一起使用的气雾产生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体材料的孔径介于0.5~2毫米。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与气雾生成装置一起使用的气雾产生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体材料沿轴向方向的延伸长度占所述气雾产生制品长度的10~20%。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与气雾生成装置一起使用的气雾产生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体材料沿轴向方向的延伸长度介于4.5~20mm之间。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与气雾生成装置一起使用的气雾产生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吸嘴具有与所述气雾干燥元件邻接的第一腔室。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与气雾生成装置一起使用的气雾产生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雾冷却元件包括沿轴向方向延伸的冷却腔。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与气雾生成装置一起使用的气雾产生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雾冷却元件包括沿轴向方向延伸并围绕形成所述冷却腔的管状支撑部分。
1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与气雾生成装置一起使用的气雾产生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雾产生制品包括沿轴向方向相对的近端和远端;其中,
所述气雾形成基体布置在所述远端处,所述过滤吸嘴布置在所述近端处。
CN202020016985.8U 2020-01-03 2020-01-03 与气雾生成装置一起使用的气雾产生制品 Active CN2119105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16985.8U CN211910534U (zh) 2020-01-03 2020-01-03 与气雾生成装置一起使用的气雾产生制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16985.8U CN211910534U (zh) 2020-01-03 2020-01-03 与气雾生成装置一起使用的气雾产生制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10534U true CN211910534U (zh) 2020-11-13

Family

ID=733297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16985.8U Active CN211910534U (zh) 2020-01-03 2020-01-03 与气雾生成装置一起使用的气雾产生制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105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568608B1 (ko) 니코틴 함유 시트
US11744276B2 (en) Method of making a nicotine containing sheet
US20230389593A1 (en) Nicotine and cellulose containing sheet
KR20200098515A (ko) 가열식 에어로졸 발생 물품에서 에어로졸 암모니아의 감소
EP3500114B1 (en) Aerosol-generating article having novel tobacco substrate
UA118858C2 (uk) Виріб, що генерує аерозоль, з жорстким порожнистим наконечником
CN211910550U (zh) 气雾产生制品及气雾生成系统
US20240114948A1 (en) Nicotine and binder containing sheet
CN211910534U (zh) 与气雾生成装置一起使用的气雾产生制品
CN216983593U (zh) 气雾产生制品及气雾产生系统
CN213848738U (zh) 气雾产生制品和气雾生成系统
CN220712900U (zh) 气雾产生制品及气雾产生系统
WO2023125568A1 (zh) 气雾产生制品及其制备方法、气雾产生系统
US20240130415A1 (en) Nicotine containing sheet
RU2780692C2 (ru) Изделие, генерирующее аэрозоль (варианты)
WO2024105182A1 (en) A consumable with self-contained vapour precursor material
WO2024105185A1 (en) A consumable with foam configured to become granula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