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10265U - 一种用于红树林病虫害防治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红树林病虫害防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10265U
CN211910265U CN202020362612.6U CN202020362612U CN211910265U CN 211910265 U CN211910265 U CN 211910265U CN 202020362612 U CN202020362612 U CN 202020362612U CN 211910265 U CN211910265 U CN 2119102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nozzle
cavity
material distributing
bott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6261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凤英
陈伟
陆锭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uilvzhou Environmental Ar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uilvzhou Environmental Ar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uilvzhou Environmental Ar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uilvzhou Environmental Ar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36261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102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102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1026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红树林病虫害防治装置。主体包括喷嘴、壳体、手柄和盐瓶。喷嘴的开口端与收口端轴线相交呈钝角;壳体左端与手柄连接,右端与喷嘴连接,壳体上方设有连接口连接盐瓶;手柄分料部件在推杆和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沿壳体内壁做往复运动;分料部件内空腔,空腔侧壁上对应连接口设有进料孔,分料部件的空腔内设有风力发生装置。不规则形状的盐瓶在多角度的使用状态下,瓶内物料在重力作用下从瓶口主动流出。本实用新型利用手柄在壳体内推进时,进料孔与连接口之间、触点与触发开关之间的机构联动性实现物料的定量输入,再利用风力发生装置将物料从喷嘴吹出实现风力输送,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红树林病虫害防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物保护的生物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红树林病虫害防治装置。
背景技术
红树林指生长在热带、亚热带低能海岸潮间带上部,受周期性潮水浸淹,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灌木或乔木组成的潮滩湿地木本生物群落。它生长于陆地与海洋交界带的滩涂浅滩,是陆地向海洋过度的特殊生态系,是当今海岸湿地生态唯一的木本植物,具有造陆、护岸、护堤等功能,并能有效净化海水,保护海洋生态系统,为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地,具有巨大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因此,红树林是海上森林,是全球海洋保护的重点对象。
近年来多地红树林发生病虫害现象,虫害主要危害来源之一为团水虱,团水虱在食物充足且天敌数量减少的情况下便大量繁殖,在红树根部蛀洞导致红树林植株坏死,最终破坏红树林的生态平衡,导致红树林退化。
现有技术中针对红树林病、虫害的治理方法主要是通过化学试剂法,在退潮时向树根部团水虱蛀出的虫洞灌盐,再用桐油等将洞口封死即可实现团水虱的有效治理。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团水虱蛀出的虫洞朝向各异,单靠人力向虫洞中撒盐的操作较为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用于红树林病虫害防治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用于红树林病虫害防治装置,主体包括喷嘴、壳体、手柄和盐瓶:喷嘴是两端开口的圆锥管状结构,一端为开口端,另一端为收口端,开口端与收口端的轴线相交呈钝角;壳体为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左端与手柄连接,右端与喷嘴的中部连接,喷嘴的开口端位于壳体内侧,收口端位于壳体外侧,壳体侧壁上方还设有连接口用于连接盐瓶,连接口的内径为R1;手柄包括推杆和分料部件,推杆和分料部件连接为一体,推杆位于壳体外部,分料部件位于壳体内部,分料部件右端与壳体右端之间设有复位弹簧,分料部件在推杆和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沿壳体内壁做往复运动;分料部件内侧设有空腔,空腔侧壁上设有进料孔,进料口内径R2,下进料口与连接口中心距离L1,L1≥R1+R2,分料部件的空腔内设有风力发生装置,包括风机、触发开关和风机防护网,触发开关与风机电连接,同时固定设置于空腔最左侧,风机防护网固定设置于分机右侧,壳体内壁上对应触发开关设有凸起的触点,触发开关与触点之间距离L2,L2≥L1+R2,分料部件侧壁上对应触发开关处设有滑槽,推动手柄在壳体内做往复运动时,触点在滑槽内相对运动。
具体的,所述盐瓶为不规则形状的瓶体,瓶口向下与连接口可拆卸连接,当整个装置喷嘴向下直立放置时,盐瓶底部的瓶壁为倾斜状态,以瓶口为最低点。
具体的,壳体外侧还设有凸起的手持部。
具体的,所述风机后方的空腔侧壁上设有进风口。
具体的,所述空腔侧壁套在喷嘴开口端的外侧,喷嘴开口端的外沿与空腔内壁滑动连接。
具体的,所述复位弹簧自然状态下长度L3≥L2。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包括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壳体内设置滑动连接的手柄,利用手柄在壳体内推进时,进料孔与连接口之间、触点与触发开关之间的机构联动性实现物料的定量输入和风力输送,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第一状态下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初始状态下触发开关与触点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第二状态下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三状态下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0-喷嘴,11-开口端,12-收口端,20-壳体,21-连接口,22-手持部,23-触点,30-复位弹簧,40-手柄,41-推杆,42-分料部件,43-空腔,44-进料孔,45-风机,46-触发开关,47-风机防护网,48-滑槽,50-盐瓶,51-物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中心”、“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一种用于红树林病虫害防治装置,主体包括喷嘴10、壳体20、手柄40和盐瓶50。喷嘴10是两端开口的圆锥管状结构,一端为开口端11,另一端为收口端12。开口端11与收口端12的轴线相交呈钝角。
壳体20为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左端与手柄40连接,右端与喷嘴10的中部连接。其中,喷嘴10的开口端11位于壳体20内侧,收口端12位于壳体20外侧。壳体20侧壁上方还设有连接口21用于连接盐瓶50,连接口21的内径为R1。
具体的,盐瓶50为不规则形状的瓶体,瓶口向下与连接口21可拆卸连接。当整个装置喷嘴10向下直立放置时,保证盐瓶50底部的瓶壁为倾斜状态,以瓶口为最低点。上述瓶体结构在多角度的使用状态下,瓶内物料51均可自身重力作用下从瓶口主动流出。结合喷嘴10的折角,本装置可适用于各种虫洞角度。
优选的,壳体20外侧还设有凸起的手持部22,方便单手持握。
手柄40包括推杆41和分料部件42,分料部件42与壳体20的内壁贴合,分料部件42内侧设有空腔43,空腔43侧壁上设有进料孔44,进料口内径R2,下进料口与连接口21中心距离L1。推杆41和分料部件42连接为一体,推杆41位于壳体20外部,分料部件42位于壳体20内部,分料部件42右端与壳体20右端之间设有复位弹簧30。
分料部件42的空腔43内设有风力发生装置,包括风机45、触发开关46和风机防护网47。触发开关46与风机45电连接,同时固定设置于空腔43最内侧,风机防护网47设置于分机右侧,起到隔离保护的作用。壳体20内壁上对应触发开关46设有凸起的触点23,触点23略高于触发开关46,触发开关46与触点23之间距离L2。分料部件42侧壁上对应触发开关46处设有滑槽48,推动手柄40在壳体20内做往复运动时,触点23在滑槽48内相对运动。具体的,在风机45后方的空腔43侧壁上设有进风口。
空腔43侧壁套在喷嘴10开口端11的外侧,喷嘴10开口端11的外沿与空腔43内壁滑动连接。
第一状态下:分料部件42位于壳体20内最左端,复位弹簧30处于自然状态,此时进料孔44的中心位于连接口21的左侧,进料口与连接口21中心距离L1≥R1+R2,触发开关46与触点23之间距离L2≥L1+R2。复位弹簧30自然状态下长度L3≥L2。
将手柄40向壳体20内逐渐推动距离L1,进入第二状态:复位弹簧30处于压缩状态,进料口与连接口21中心距离L1逐渐变小,进料口与连接口21逐渐重合,盐瓶50向空腔43内填补物料51,触发开关46与触点23之间距离L2≥R2。
待空腔43内填补一定量的物料51后,继续将手柄40推动距离L2进入第三状态:复位弹簧30处于压缩状态,进料口与连接口21中心距离L1反向增大,进料口与连接口21逐渐分离,盐瓶50不再向空腔43内填补物料51,触发开关46与触点23之间距离L2逐渐变小直至为0,此时触点23将触发开关46启动,风机45开始运转将第二状态下落入空腔43内的物料51从收口端12喷出。
上述步骤完成后,松开手柄40,在复位弹簧30的回弹力作用下,手柄40被退回原位,待下一次重复上述步骤。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6)

1.一种用于红树林病虫害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主体包括喷嘴、壳体、手柄和盐瓶:喷嘴是两端开口的圆锥管状结构,一端为开口端,另一端为收口端,开口端与收口端的轴线相交呈钝角;壳体为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左端与手柄连接,右端与喷嘴的中部连接,喷嘴的开口端位于壳体内侧,收口端位于壳体外侧,壳体侧壁上方还设有连接口用于连接盐瓶,连接口的内径为R1;手柄包括推杆和分料部件,推杆和分料部件连接为一体,推杆位于壳体外部,分料部件位于壳体内部,分料部件右端与壳体右端之间设有复位弹簧,分料部件在推杆和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沿壳体内壁做往复运动;分料部件内侧设有空腔,空腔侧壁上设有进料孔,进料口内径R2,下进料口与连接口中心距离L1,L1≥R1+R2,分料部件的空腔内设有风力发生装置,包括风机、触发开关和风机防护网,触发开关与风机电连接,同时固定设置于空腔最左侧,风机防护网固定设置于分机右侧,壳体内壁上对应触发开关设有凸起的触点,触发开关与触点之间距离L2,L2≥L1+R2,分料部件侧壁上对应触发开关处设有滑槽,推动手柄在壳体内做往复运动时,触点在滑槽内相对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红树林病虫害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盐瓶为不规则形状的瓶体,瓶口向下与连接口可拆卸连接,当整个装置喷嘴向下直立放置时,盐瓶底部的瓶壁为倾斜状态,以瓶口为最低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红树林病虫害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外侧还设有凸起的手持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红树林病虫害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后方的空腔侧壁上设有进风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红树林病虫害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侧壁套在喷嘴开口端的外侧,喷嘴开口端的外沿与空腔内壁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红树林病虫害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弹簧自然状态下长度L3≥L2。
CN202020362612.6U 2020-03-20 2020-03-20 一种用于红树林病虫害防治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9102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62612.6U CN211910265U (zh) 2020-03-20 2020-03-20 一种用于红树林病虫害防治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62612.6U CN211910265U (zh) 2020-03-20 2020-03-20 一种用于红树林病虫害防治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10265U true CN211910265U (zh) 2020-11-13

Family

ID=733558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62612.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910265U (zh) 2020-03-20 2020-03-20 一种用于红树林病虫害防治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102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1076359A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duction of marine food using submerged platform
US6786002B2 (en) Floatable device
CN102351254B (zh) 一种杀除水面藻类的方法
CN103026935A (zh) 一种红树植物大苗栽植保护罩及其用途
CN103460895B (zh) 芦苇收获船
CN211910265U (zh) 一种用于红树林病虫害防治装置
CN101386442A (zh) 一种利用秸秆控制有害藻类过度繁殖的方法
CN205623431U (zh) 一种抗海浪冲击的海三棱藨草球茎种植装置
CN106416540B (zh) 一种沉水植物种植工具
CN211931348U (zh) 一种栾树施肥装置
CN203194340U (zh) 活体土壤动物标本便携装置
CN210157852U (zh) 一种鲍鱼养殖箱
CN208095707U (zh) 一种用于龙虾、黄鳝养殖的浮动式网箱
CN207185362U (zh) 一种多功能蔬菜种植盒
KR102573348B1 (ko) 바다숲 조성을 위한 해조류 유주자 살포장치
KR102573349B1 (ko) 바다숲 조성을 위한 해조류 유주자 살포방법
CN106006977B (zh) 水体修复方法
CN201690932U (zh) 蚊虫诱捕器
Peattie Flowering earth
CN2904635Y (zh) 沙漠植树节水器
CN207070662U (zh) 一种多功能多孔陶瓷花盆
CN2556934Y (zh) 自动打窝器
CN204796508U (zh) 一种人工养殖水下增氧装置
CN108157162A (zh) 一种河蟹池生态控制水草的方法
CN207491657U (zh) 一种带有除虫装置的种植棚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11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