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98586U - 一种干船坞用减压排水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干船坞用减压排水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98586U
CN211898586U CN202020357727.6U CN202020357727U CN211898586U CN 211898586 U CN211898586 U CN 211898586U CN 202020357727 U CN202020357727 U CN 202020357727U CN 211898586 U CN211898586 U CN 2118985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water
drainage system
permeable
poro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5772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炜斌
陈晓猛
陶云
苗艳遂
刘德胜
钟明乾
王柳
李超
马疆
史佳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Branch Cccc Third Harbor Engineering Co ltd
CCCC Third Harbor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Branch Cccc Third Harbor Engineering Co ltd
CCCC Third Harbor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Branch Cccc Third Harbor Engineering Co ltd, CCCC Third Harbor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Branch Cccc Third Harbor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35772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985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985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985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干船坞用减压排水系统,包括:第一排水系统,所述第一排水系统用于乌室底板的排水,所述第一排水系统包括外周包覆有第一多孔结构层的透水软管;第二排水系统,所述第二排水系统用于乌船地基层的排水,所述第二排水系统设置于第一排水系统的上方,且与第一排水系统相通;所述透水软管以及第二排水系统均与集水井相连,所述集水井经排水管后与船坞排水泵站相连。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乌室底板上以及乌船地基层分别设有排水系统,且两个排水系统相通,进而坞室底板上的水以及乌船地基层的水都能得到合理排放,避免降低乌船地基层对底板产生的扬压力,提高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干船坞用减压排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干船坞建造中排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干船坞用减压排水系统。
背景技术
在建干船坞,由于周边的地下水位和江河的水位较高,坞室内抗浮问题较为困难。为满足船舶吃水深度要求,坞室底板设计标高往往较低,船坞地基土体的渗流对底板会产生较大的扬压力的作用,如果基底扬压力不能得到释放,将会影响整个船坞的使用及具有安全隐患。
现有技术中,船坞底板抗浮主要采用抗拔桩、锚杆抗浮、底板加厚等方式,虽然有抗浮效果,但是会大大增加工程的成本。加厚底板主要是通过增加底板自重来抵御基底扬压力,该措施不仅不经济,还会带来大体积混凝土防裂问题,基坑支护和基坑降水的难度也将随之增加;施打抗拔桩虽对坞室底板抗浮较为有效,但由于基底扬压力未能得到有效释放,坞室底板仍将长期处于高应力承载状态,不利于结构的长久使用和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施工、结构简单且同时能够实现抗浮的干船坞用减压排水系统,使其能够将乌室底板上的地下水以及乌船地基层渗透的水得到很好的排放,从而将底板得到的扬压力得以释放。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干船坞用减压排水系统,包括:
第一排水系统,所述第一排水系统用于乌室底板的排水,所述第一排水系统包括外周包覆有第一多孔结构层的透水软管;
第二排水系统,所述第二排水系统用于乌船地基层的排水,所述第二排水系统设置于第一排水系统的上方,且与第一排水系统相通;
所述透水软管以及第二排水系统均与集水井相连,所述集水井经排水管后与船坞排水泵站相连。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在乌室底板上设置包覆有第一多孔结构层的透水软管,实现了船坞底板的抗浮,与现有技术中,船坞底板抗浮主要采用抗拔桩、锚杆抗浮、底板加厚等方式进行抗浮相比,工程成本低,同时,底板厚度以及重量增加少,延长了其使用寿命,确保使用中的安全。
本技术方案中,第一排水系统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不仅实现了抗浮,而且通过与船坞排水泵站相连,实现了乌室底板上地下水的排水,当上部有水渗流时,能够通过排水,提高乌室底板的使用寿命。
现有技术中,在建干船坞,由于周边的地下水位和江河的水位较高,坞室内抗浮问题较为困难。为满足船舶吃水深度要求,坞室底板设计标高往往较低,船坞地基土体的渗流对底板会产生较大的扬压力的作用,如果基底扬压力不能得到释放,将会影响整个船坞的使用及具有安全隐患。而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在乌室底板上以及乌船地基层分别设有排水系统,且两个排水系统相通,进而坞室底板上的水以及乌船地基层的水都能得到合理排放,且乌船地基层的排水设置于上方,乌室底板上的排水设置于下方,在一定程度上,乌室底板上的排水能够容纳一部分乌船地基层的水,然后进行排放,避免降低其对底板产生的扬压力,提高安全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排水系统包括铺设于乌室底板上的第一透水层以及设置于第一透水层与透水软管之间的第一多孔过滤层,所述第一多孔过滤层填充于第一透水层以及透水软管的外壁之间,所述透水软管以及第一多孔过滤层均与所述集水井相通。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增加多孔过滤层,使得水分得以释放,同时能够增强第一透水层与透水软管之间的强度;由于是多孔结构,进而具有一定的支撑强度,能够实现支撑,同时由于具备孔,进而能够渗透水分,实现排水。现有技术中,透水层一般为透水土木布,不仅容易获取,而且平展性好,方便铺设。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多孔过滤层为小石子层,所述小石子层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多孔结构层的厚度。小石子铺设时,密实性好,由于靠近底板,对强度要求高,故其厚度应该大于透水软管外的第一多孔结构层,实现与透水软管之间的互相支撑。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小石子层的厚度为20-30cm,所述小石子层中小石子的粒径为15-20mm。小石子的粒径在15-20mm之间,如果过大,则容易划破透水层,进而磨损底板;如果太小,小于15mm,则填充时需要的量比较多,造成成本的增加。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多孔结构层为中石子层,所述中石子层的厚度为10-15cm,所述中石子层中的中石子粒径为5-31.5mm。此时由于要包覆透水软管,且软管中流经的水较多,对软管有一定的冲击,故选用中石子,但是中石子粒径小于5mm,则太尖锐,容易划破透水软管;如果中石子太大,大于31.5mm,则没有排水时,处于每一处透水软管外侧的压力较大,容易压损透水软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透水软管远离集水井的一端设有防护端,所述防护端为与第一多孔结构层厚度相同、结构相同的所述中石子层。为了加强透水软管外的防护以及搭建,故在其端部增加同样厚度和结构的中石子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设置于第一多孔结构层外的第二透水层,所述第二透水层用于将所述第一多孔结构层与所述第一多孔过滤层进行隔离。通过增加透水层,避免多孔过滤层对第一多孔结构层的磨损,以及两者的互相混合,进而方便安装和拆卸,提高了施工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透水软管的安装高度高于所述集水井的槽底高度。为了加快透水软管中水的排放,进而透水软管的下口高程要高于集水井的槽底,即其安装高度高于集水井的槽底。如果透水软管过低,则水直接进入集水井的最底部,无法快速实现水的扩散流动,容易导致集水井堵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排水系统为设置于乌船地基层下方的第二多孔过滤层,所述第二多孔过滤层的厚度大于第一多孔结构层的厚度。第二多孔过滤层用于乌船地基层的过滤,故其需要承载乌船地基层的重量和压力,进而厚度选择上,要大于第一多孔结构层,优选是第一多孔结构层厚度的2-3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多孔过滤层为中石子层,所述中石子层的厚度为30-40cm。本技术方案中,设置30-40cm,以满足要求,如果小于30cm,则无法承载过多的重量,容易导致混凝土地基层下落,如果厚度大于40cm,则在施工中,会影响乌船地基层的厚度,同时,会增加透水软管的承重,降低其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所述中石子层与乌船地基层之间还设有塑料薄膜,以防混凝土浆下渗透滤层,堵塞住滤层,后续进行垫层混凝土浇筑。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干船坞用减压排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
1、第一排水系统;2、第一多孔结构层;3、透水软管;4、第二排水系统;5、乌船地基层;6、集水井;7、第一透水层;8、第一多孔过滤层;9、第二透水层;10、第二多孔过滤层;11、塑料薄膜;12、第三透水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参照附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干船坞用减压排水系统,包括:
第一排水系统1,所述第一排水系统1用于乌室底板的排水,所述第一排水系统1包括外周包覆有第一多孔结构层2的透水软管3;
第二排水系统4,所述第二排水系统4用于乌船地基层5的排水,所述第二排水系统4设置于第一排水系统1的上方,且与第一排水系统1相通;
所述透水软管3以及第二排水系统均与集水井6相连,所述集水井6经排水管后与船坞排水泵站相连。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乌室底板上设置包覆有第一多孔结构层的透水软管,实现了船坞底板的抗浮,与现有技术中,船坞底板抗浮主要采用抗拔桩、锚杆抗浮、底板加厚等方式进行抗浮相比,工程成本低,同时,底板厚度以及重量增加少,延长了其使用寿命,确保使用中的安全。
本实施例中,第一排水系统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不仅实现了抗浮,而且通过与船坞排水泵站相连,实现了乌室底板上地下水的排水,当上部有水渗流时,能够通过排水,提高乌室底板的使用寿命。
现有技术中,在建干船坞,由于周边的地下水位和江河的水位较高,坞室内抗浮问题较为困难。为满足船舶吃水深度要求,坞室底板设计标高往往较低,船坞地基土体的渗流对底板会产生较大的扬压力的作用,如果基底扬压力不能得到释放,将会影响整个船坞的使用及具有安全隐患。而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在乌室底板上以及乌船地基层分别设有排水系统,且两个排水系统相通,进而坞室底板上的水以及乌船地基层的水都能得到合理排放,且乌船地基层的排水设置于上方,乌室底板上的排水设置于下方,在一定程度上,乌室底板上的排水能够容纳一部分乌船地基层的水,然后进行排放,避免降低其对底板产生的扬压力,提高安全性。
实施例2
参照附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重点介绍第一排水系统1的主要部件。
具体地,所述第一排水系统1包括铺设于乌室底板上的第一透水层7以及设置于第一透水层7与透水软管3之间的第一多孔过滤层8,所述第一多孔过滤层8填充于第一透水层7以及透水软管3的外壁之间,所述透水软管以及第一多孔过滤层均与所述集水井相通。
本实施例中,通过增加多孔过滤层,使得水分得以释放,同时能够增强第一透水层与透水软管之间的强度;由于是多孔结构,进而具有一定的支撑强度,能够实现支撑,同时由于具备孔,进而能够渗透水分,实现排水。现有技术中,透水层一般为透水土木布,不仅容易获取,而且平展性好,方便铺设。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多孔过滤层8为小石子层,所述小石子层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多孔结构层2的厚度。小石子铺设时,密实性好,由于靠近底板,对强度要求高,故其厚度应该大于透水软管外的第一多孔结构层,实现与透水软管之间的互相支撑。
更进一步地,所述小石子层的厚度为20-30cm,所述小石子层中小石子的粒径为15-20mm。小石子的粒径在15-20mm之间,如果过大,则容易划破透水层,进而磨损底板;如果太小,小于15mm,则填充时需要的量比较多,造成成本的增加。
具体地,所述第一多孔结构层2为中石子层,所述中石子层的厚度为10-15cm,所述中石子层中的中石子粒径为5-31.5mm。此时由于要包覆透水软管,且软管中流经的水较多,对软管有一定的冲击,故选用中石子,但是中石子粒径小于5mm,则太尖锐,容易划破透水软管;如果中石子太大,大于31.5mm,则没有排水时,处于每一处透水软管外侧的压力较大,容易压损透水软管。
为了防护透水软管3,在透水软管3远离集水井6的一端设有防护端(图中未示出),所述防护端为与第一多孔结构层厚度相同、结构相同的所述中石子层。为了加强透水软管外的防护以及搭建,故在其端部增加同样厚度和结构的中石子层。
作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于第一多孔结构层2外的第二透水层9,所述第二透水层9用于将所述第一多孔结构层2与所述第一多孔过滤层8进行隔离。通过增加第二透水层9,避免第一多孔过滤层8对第一多孔结构层2的磨损,以及两者的互相混合,进而方便安装和拆卸,提高了施工效率。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主要介绍透水软管的安装以及第二排水系统。
安装时,所述透水软管3的安装高度高于所述集水井6的槽底高度。为了加快透水软管中水的排放,进而透水软管的下口高程要高于集水井的槽底,即其安装高度高于集水井的槽底。如果透水软管过低,则水直接进入集水井的最底部,无法快速实现水的扩散流动,容易导致集水井堵塞。
参照附图1所示,所述第二排水系统4为设置于乌船地基层下方的第二多孔过滤层10,所述第二多孔过滤层10的厚度大于第一多孔结构层2的厚度。第二多孔过滤层10用于乌船地基层5的过滤,故其需要承载乌船地基层的重量和压力,进而厚度选择上,要大于第一多孔结构层,优选是第一多孔结构层厚度的2-3倍。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多孔过滤层10为中石子层,所述中石子层的厚度为30-40cm。本技术方案中,设置30-40cm,以满足要求,如果小于30cm,则无法承载过多的重量,容易导致混凝土地基层下落,如果厚度大于40cm,则在施工中,会影响乌船地基层的厚度,同时,会增加透水软管的承重,降低其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多孔过滤层10与乌船地基层5之间还设有塑料薄膜11,以防混凝土浆下渗透滤层,堵塞住滤层,后续进行垫层混凝土浇筑。
为了保护透水软管3,在透水软管3与第二多孔过滤层10之间设置第三透水层12,实现水分的渗透,以及各层之间的隔离。
实施例4
本实施例,重点介绍一种干船坞用减压排水系统的施工过程。
第一步,进行坞室底板地基整平处理,同时保证地基处无积水,在整平好的地基上铺设透水土工布,即第一透水层7。
第二步,铺设小石子滤层,即第一多孔过滤层8,层厚为20-30cm,铺设均匀后进行反复压实,应满足地基土的渗流稳定性和滤料的透水性要求。
第三步,小石子滤层夯实后,首先安装透水排水管(即透水软管3)及土工布,并将排水管固定,防止施工过程中发生移动,排水管的下口高程要高于集水井6的槽底,断面尺寸根据坞室地基渗流量确定;土工布铺设过程中要注意要有搭接。
第四步,排水管(即透水软管3)四周采用中石子(即第一多孔结构层)进行包裹后,用透水土工布(即第二透水层9和第三透水层12)包裹住排水管及排水管四周的中石子,排水管周围中石子包裹厚度为10-15cm,后续继续铺设中石子滤层,层厚为30-40cm,铺设完成后进行压实。
第五步,滤层铺设完成后进行铺一层塑料薄膜,以防混凝土浆下渗透滤层,堵塞住滤层,后续进行垫层混凝土浇筑。
最后,上述集水井均通过排水管连接至船坞排水泵站。
本实施例中安装的一种干船坞用减压排水系统,使坞室底板地下水经透水土工布、小石子滤层、中石子滤层过滤后,由透水软管排出进入集水井,从而进入排水泵房处排出,从而使底板扬压力得到有效释放。有利于改善坞室底板受力条件、提高坞室底板承载能力和抗浮能力,对优化底板厚度、降低工程投资、确保工程的正常运行和安全均有着积极的意义。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干船坞用减压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排水系统,所述第一排水系统用于乌室底板的排水,所述第一排水系统包括外周包覆有第一多孔结构层的透水软管;
第二排水系统,所述第二排水系统用于乌船地基层的排水,所述第二排水系统设置于第一排水系统的上方,且与第一排水系统相通;
所述透水软管以及第二排水系统均与集水井相连,所述集水井经排水管后与船坞排水泵站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船坞用减压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水系统包括铺设于乌室底板上的第一透水层以及设置于第一透水层与透水软管之间的第一多孔过滤层,所述第一多孔过滤层填充与第一透水层以及透水软管的外壁之间,所述透水软管以及第一多孔过滤层均与所述集水井相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干船坞用减压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多孔过滤层为小石子层,所述小石子层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多孔结构层的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干船坞用减压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小石子层的厚度为20-30cm,所述小石子层中小石子的粒径为15-20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干船坞用减压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多孔结构层为中石子层,所述中石子层的厚度为10-15cm,所述中石子层中的中石子粒径为5-31.5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干船坞用减压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软管远离集水井的一端设有防护端,所述防护端为与第一多孔结构层厚度相同、结构相同的所述中石子层。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干船坞用减压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第一多孔结构层外的第二透水层,所述第二透水层用于将所述第一多孔结构层与所述第一多孔过滤层进行隔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船坞用减压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软管的安装高度高于所述集水井的槽底高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船坞用减压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排水系统为设置于乌船地基层下方的第二多孔过滤层,所述第二多孔过滤层的厚度大于第一多孔结构层的厚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干船坞用减压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多孔过滤层为中石子层,所述中石子层的厚度为30-40cm。
CN202020357727.6U 2020-03-20 2020-03-20 一种干船坞用减压排水系统 Active CN2118985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57727.6U CN211898586U (zh) 2020-03-20 2020-03-20 一种干船坞用减压排水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57727.6U CN211898586U (zh) 2020-03-20 2020-03-20 一种干船坞用减压排水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98586U true CN211898586U (zh) 2020-11-10

Family

ID=732691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57727.6U Active CN211898586U (zh) 2020-03-20 2020-03-20 一种干船坞用减压排水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985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46565A (zh) 超深岩基深基坑降排水方法
CN112144584A (zh) 自流排水限压抗浮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0409420B (zh) 迎坑面兼有降水功能的地下连续墙
CN216640547U (zh) 一种适合弱透水软土地层用的排水减压抗浮系统
CN113175005B (zh) 暴雨时期地下车库防水底板防浮设计与施工方法
CN213086883U (zh) 地下建筑物的浮力控制结构
CN210263098U (zh) 一种垫层排水系统
CN205077527U (zh) 一种地下室底板释放水浮力法疏排水系统
CN104805873A (zh) 多防线可监测地下室水压力释放抗浮系统
CN211898586U (zh) 一种干船坞用减压排水系统
CN109930632B (zh) 基于基岩浅埋斜坡地区的地下室地下水自平衡抗浮系统
CN109024645B (zh) 一体化止水帷幕、海绵城市水循环系统和方法
CN218148458U (zh) 一种裂隙发育岩层深水深基坑降排水系统
CN218175929U (zh) 地下防渗减压抗浮盲管结构
CN216475128U (zh) 一种集水井内设临时水箱的建筑底板抽排水结构
CN214245855U (zh) 隔水控压抗浮结构
CN217399744U (zh) 一种地下室侧墙泄水减压构造
CN202850062U (zh) 建筑物或构筑物的水浮力控制装置
CN214657275U (zh) 自流排水限压抗浮结构
CN214363563U (zh) 一种沉降后浇带提前封闭用盲沟
CN212835769U (zh) 海绵城市排水管网调蓄系统
CN211037246U (zh) 一种建于桩基间具有下渗和回用功能的海绵城市调蓄池
CN211547830U (zh) 一种防止地面泛潮的结构
CN112195980A (zh) 隔水控压抗浮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0924381A (zh) 一种岩土工程边坡的防渗水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