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97782U - 混凝土梁式桥 - Google Patents

混凝土梁式桥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97782U
CN211897782U CN201922308329.5U CN201922308329U CN211897782U CN 211897782 U CN211897782 U CN 211897782U CN 201922308329 U CN201922308329 U CN 201922308329U CN 211897782 U CN211897782 U CN 2118977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idge
functional area
longitudinal
beam assembly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30832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甫海
倪健
乔静宇
张晨南
袁胜南
方健
林蔚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Tongji Universit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Tongji Universit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Tongji Universit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Tongji Universit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30832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977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977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977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凝土梁式桥,包括:横梁组件,沿纵桥向延伸,横梁组件的顶表面设有第二功能区;两个纵梁组件,分别设置于横梁组件的横桥向的两侧,纵梁组件沿纵桥向延伸,且所述纵梁组件的顶表面设有第一功能区,所述纵梁组件的顶表面与所述横梁组件的顶表面在同一横截面上的水平高度不一致以使所述第一功能区与所述第二功能区之间形成高度差。本实施例的结构形式适合桥面功能区需要较大高度差的情况,只需组装成桥梁整体即可在桥面上形成具有较大高差的功能区,不需要再单独装配各个功能区,避免了在桥面上配合安装各个大高差的功能区所带来的麻烦。由于不需要单独装配各功能区,节省了运输成本;省去了施工功能区的步骤,节约了人力成本。

Description

混凝土梁式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设计领域,特别是涉及混凝土梁式桥。
背景技术
混凝土梁式桥结构一般多为整体受力结构体系,也存在部分纵横梁受力结构体系,即桥梁整体由纵梁和横梁组合成。
在纵横梁受力结构体系中,通常纵梁与横梁的顶板为平齐布置,即结构的顶面为一个完整的平面,结构整体形成后根据具体需要在顶面装配功能区。上述结构体系多适用于桥面上的各功能区高差较小(常规高差一般0-50cm),一旦桥面上的各功能区高差很大时在桥面上配合安装各个大高差的功能区一方面施工难度较大,另一方面施工材料运输和施工成本较高,因此对于桥面功能区出现较大高差的情况,目前仍未有合适的设计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纵横梁式结构的桥面大高差功能区不容易施工且建造成本高问题,提供一种混凝土梁式桥。
一种混凝土梁式桥,包括:
横梁组件,沿纵桥向延伸,所述横梁组件的顶表面设有第二功能区;
两个纵梁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横梁组件的横桥向的两侧,所述纵梁组件沿纵桥向延伸,且所述纵梁组件的顶表面设有第一功能区,所述纵梁组件的顶表面与所述横梁组件的顶表面在同一横截面上的水平高度不一致以使所述第一功能区与所述第二功能区之间形成高度差。
上述混凝土梁式桥,至少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本实施例的结构形式适合桥面功能区需要较大高度差的情况,只需要组装成桥梁整体即可在桥面上形成具有较大高差的功能区,不需要再单独装配各个功能区,避免了在桥面上配合安装各个大高差的功能区所带来的麻烦,直接减少了施工操作步骤,降低了施工难度,缩短了施工所需的时间。
(2)由于不需要单独装配各功能区,从而不再需要运输用于装配功能区的材料,节省了运输成本;省去了施工功能区的步骤,直接节约了人力施工成本,从而节省了整体建造投入成本。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纵梁组件包括顶板、底板及用于连接所述顶板与所述底板的腹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腹板设有多个,沿横桥向分布设置于所述顶板与所述底板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板的厚度与所述横梁组件的厚度一致,且所述底板的底表面与所述横梁组件的底表面平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纵梁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底板的底表面用于将所述底板连接于地面基座的支撑连接部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连接部件包括沿横桥向分布于所述底板的底表面的两个连接支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支座为减隔震支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横梁组件包括沿纵桥向分布设置的多个肋梁,所述肋梁横桥向设置,且多个所述肋梁上铺设有桥面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横梁组件与所述纵梁组件之间设有隔离部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纵梁组件在沿纵桥向为等截面或变截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纵梁组件为钢梁、钢筋混凝土梁、预应力混凝土梁或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梁中的一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混凝土梁式桥的横桥向截面图;
图2为图1的混凝土梁式桥中的纵梁组件的侧面纵桥向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混凝土梁式桥中的横梁组件的侧面纵桥向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横梁组件,110、第二功能区,101、肋梁,102、桥面板,
200、纵梁组件,210、第一功能区,201、顶板,202、底板,203、腹板,204、支撑连接部件,2041、连接支座,
300、隔离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在不背离由随附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文所描述的各种实施例作出变化和改进。此外,为了清楚和简洁起见,可能省略对熟知的功能和构造的描述。
应当理解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混凝土梁式桥,包括:
横梁组件100,沿纵桥向延伸,横梁组件100的顶表面设有第二功能区110;
两个纵梁组件200,分别设置于横梁组件100的横桥向的两侧,纵梁组件200沿纵桥向延伸,且纵梁组件200的顶表面设有第一功能区210,纵梁组件200的顶表面与横梁组件100的顶表面在同一横桥向的截面上的水平高度不一致以使第一功能区210与第二功能区110形成高度差。
设计时纵梁组件200与横梁组件100的顶表面在同一横截面上的水平高度不一致,从而利用纵梁组件200与横梁组件100自身的设计特点直接使各自顶表面的功能区之间形成高度差。具体以图1为例,纵梁组件200顶表面的第一功能区210可以为人行道区,横梁组件100顶表面的第二功能区110可以为车行道区,由于车行道区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而需要将其与人行道区利用高度差隔离开,且最好将车行道区设于较低处,采用该设计能够避免车行道区中行驶的车辆意外从高处掉落造成严重损毁甚至砸伤人行道区中的行人。人行道区与车行道区的实际高度差的具体数值可根据实际需要预先任意设定,设计灵活度高,能够满足多种实际使用需求。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功能区210和第二功能区110还可以为其他多种类型的功能区,此处不作限制。
本实施例的结构形式适合桥面功能区需要较大高度差的情况,只需要组装成桥梁整体即可在桥面上形成具有较大高差的功能区,不需要再单独装配各个功能区,避免了在桥面上配合安装各个大高差的功能区所带来的麻烦,直接减少了施工操作步骤,降低了施工难度,缩短了施工所需的时间;
由于不需要单独装配各功能区,从而不再需要运输用于装配功能区的材料,节省了运输成本;省去了施工功能区的步骤,直接节约了人力施工成本,从而节省了整体建造投入成本。
参考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纵梁组件200包括顶板201、底板202及用于连接顶板201与底板202的腹板203。腹板203对顶板201、底板202起到支撑的作用,且可以通过调节腹板203的高度改变纵梁组件200的高度,从而调节改变纵梁组件200的顶表面与横梁组件100的顶表面在同一横截面上的水平高度差值,继而改变第一功能区210与第二功能区110之间的高度差。
继续参考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腹板203设有多个,沿横桥向分布设置于顶板201与底板202之间。顶板201、底板202及多个腹板203共同使纵梁组件200形成箱体结构,腹板203对顶板201、底板202起到支撑的作用,且形成的箱体结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抗桥梁整体的扭转,加强对主梁扭转和形变的约束,提升了使用安全性。当然,腹板203也可以只设置为一块,此处不作限制。
优选的,底板202的厚度与横梁组件100的厚度一致,且底板202的底表面与横梁组件100的底表面平齐。
本实施例中,底板202的底表面与横梁组件100的底表面平齐且底板202的厚度与横梁组件100的厚度一致,使得底板202与横梁组件100平顺连接形成一个整体,能够保证横梁组件100与底板202之间的传力平顺,避免二者之间的连接处由于对接不齐产生局部应力引发变形或断裂现象,从而提升了使用安全性。
参考图1和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纵梁组件200还包括设于底板202的底表面用于将底板202连接于地面基座的支撑连接部件204。支撑连接部件204可以为纵梁组件200提供稳定的支撑,还能将纵梁组件200与其底部的地面基座牢固连接起来,降低纵梁组件200受力后发生水平滑移和扭转的概率。
车辆在桥梁的表面功能区行驶时会对桥梁产生多种压力,并且外部环境也会对桥梁施加不规则的应力继而使桥梁受力发生扭转和形变。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连接部件204设计为沿横桥向分布于底板202的底表面的两个连接支座2041。本实施例中两个连接支座2041增大了底板202与其底部地面基座之间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升了连接强度和连接稳定性,加强了对纵梁组件200整体受力发生扭转和形变的约束,有效提升了使用安全性。
优选的,连接支座2041为减隔震支座。减隔震支座具有缓冲和隔震的功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桥梁整体的缓冲抗震能力。
参考图1和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横梁组件100包括沿纵桥向分布设置的多个肋梁101,肋梁101横桥向设置,且多个肋梁101上铺设桥面板102。分布设置的多个肋梁101可以增强横梁组件100的整体强度,相较于采用一整块厚桥板作为横梁组件100来说,既降低了整体重量、减轻对桥梁整体的负载压力,又能够充分保证强度设计要求和使用安全。
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横梁组件100可以只包括一块沿纵桥向设置的桥板及用于支撑桥板的结构件,此处不作限制。
进一步的,横梁组件100与纵梁组件200之间设有隔离部件300。具体的,隔离部件300可以是设于横梁组件100与纵梁组件200之间的护栏。隔离部件300可将横梁组件100表面的第二功能区110与纵梁组件200表面的第一功能区210隔开,避免位置较高的功能区中的物体或人掉落到较低的功能区中引发事故,充分保障使用安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纵梁组件200在沿纵桥向为变截面,纵梁组件200从一端至另一端高度逐渐变小,使得整体结构的可变性较强。具体的,纵梁组件200的具体截面形式还可以根据实际设计和使用需求合理地选择。
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纵梁组件200在沿纵桥向可以为等截面,此处不作限制。
优选的,纵梁组件200为钢梁、钢筋混凝土梁、预应力混凝土梁或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梁中的一种。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1)

1.一种混凝土梁式桥,其特征在于,包括:
横梁组件,沿纵桥向延伸,所述横梁组件的顶表面设有第二功能区;
两个纵梁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横梁组件的横桥向的两侧,所述纵梁组件沿纵桥向延伸,且所述纵梁组件的顶表面设有第一功能区,所述纵梁组件的顶表面与所述横梁组件的顶表面在同一横截面上的水平高度不一致以使所述第一功能区与所述第二功能区之间形成高度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梁式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组件包括顶板、底板及用于连接所述顶板与所述底板的腹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梁式桥,其特征在于,所述腹板设有多个,沿横桥向分布设置于所述顶板与所述底板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梁式桥,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厚度与所述横梁组件的厚度一致,且所述底板的底表面与所述横梁组件的底表面平齐。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梁式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底板的底表面用于将所述底板连接于地面基座的支撑连接部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凝土梁式桥,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连接部件包括沿横桥向分布于所述底板的底表面的两个连接支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混凝土梁式桥,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座为减隔震支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梁式桥,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组件包括沿纵桥向分布设置的多个肋梁,所述肋梁横桥向设置,且多个所述肋梁上铺设有桥面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梁式桥,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组件与所述纵梁组件之间设有隔离部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梁式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组件在沿纵桥向为等截面或变截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梁式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组件为钢梁、钢筋混凝土梁、预应力混凝土梁或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梁中的一种。
CN201922308329.5U 2019-12-20 2019-12-20 混凝土梁式桥 Active CN2118977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08329.5U CN211897782U (zh) 2019-12-20 2019-12-20 混凝土梁式桥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08329.5U CN211897782U (zh) 2019-12-20 2019-12-20 混凝土梁式桥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97782U true CN211897782U (zh) 2020-11-10

Family

ID=732934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308329.5U Active CN211897782U (zh) 2019-12-20 2019-12-20 混凝土梁式桥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9778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78514A (zh) * 2019-12-20 2020-03-13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混凝土梁式桥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78514A (zh) * 2019-12-20 2020-03-13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混凝土梁式桥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18804B2 (en) Floor structure
US3302361A (en) Prefabricated bridge deck unit
US3251167A (en) Composite concrete floor construction and unitary shear connector
US8689383B2 (en) Upper structure for bridge
US4615166A (en) Structural panel
CN108412083B (zh) 一种装配式自复位钢框架-钢板剪力墙结构
US4912794A (en) Bridge having chords connected to each other by means of pleated steel sheets
CA2568777A1 (en) A truss and purlin support apparatus and a method of making and using same with building supports and floor and roof sheathing
CN111236045B (zh) 一种用于预应力组合箱梁桥的波形钢腹板组
US20070062135A1 (en) Corrugated shear panel and anchor interconnect system
CN211897782U (zh) 混凝土梁式桥
EP1803852B1 (en) Floors structure
US2684134A (en) Structural diaphragm for buildings
US20040261350A1 (en) Structural truss and method for forming a structural truss
JP2023531379A (ja) 加工木材構造システム
CN110878514A (zh) 混凝土梁式桥
EP3019675B1 (en) Structural frame
KR100467848B1 (ko) 교량용 강 박스 거더
KR102151576B1 (ko) 강합성 교량
US6543198B1 (en) Space frames
KR101932435B1 (ko) 강재와 콘크리트의 연결부에서 하중전달능력이 향상된 강합성 거더
CA1062870A (en) Load supporting structure and a truss for use therein
CN217601204U (zh) 一种适用于钢栈桥的快速拼装隔振桥面板及隔振桥面结构
KR101732724B1 (ko) 조립광폭튜브 플랜지를 갖는 공장용 하이브리드 골조
KR200369707Y1 (ko) 하중 분산형 트러스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Jiang Fuhai

Inventor after: Ni Jian

Inventor after: Qiao Jingyu

Inventor after: Zhang Chennan

Inventor after: Yuan Shengfeng

Inventor after: Fang Jian

Inventor after: Lin Weijin

Inventor before: Jiang Fuhai

Inventor before: Ni Jian

Inventor before: Qiao Jingyu

Inventor before: Zhang Chennan

Inventor before: Yuan Shengnan

Inventor before: Fang Jian

Inventor before: Lin Weij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