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83947U - 颅骨开孔器及颅骨开孔组件 - Google Patents

颅骨开孔器及颅骨开孔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83947U
CN211883947U CN202020101795.6U CN202020101795U CN211883947U CN 211883947 U CN211883947 U CN 211883947U CN 202020101795 U CN202020101795 U CN 202020101795U CN 211883947 U CN211883947 U CN 2118839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kull
inner drill
connecting column
drill point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0179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毅军
杨雨烟
杨永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Xish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Xish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Xish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Xish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10179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839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839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839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颅骨开孔器及颅骨开孔组件。颅骨开孔组件包括连接柱与外环锯。连接柱用于与电机的转轴相连。外环锯与连接柱相连,外环锯包括座体,以及绕座体的其中一端面周向设置的切割件。切割件形成的环形区域的外径为15mm~35mm。在进行开设小面积孔时,外环锯的切割件对颅骨上需要进行开孔的部位进行环切处理,待将颅骨上需要进行开孔的部位切穿后,将切除部位骨头移走并进行手术,在手术结束后,再将切除部位骨头放回到颅骨的开孔部位。如此,并非如传统地将颅骨上需要进行开孔的部位通过粉碎式钻穿,而是对开孔的部位环切处理后取出切除部位骨头,待做完手术后再将切除部位骨头放回开孔的部位,这样能减小手术创伤,有利于患者恢复健康。

Description

颅骨开孔器及颅骨开孔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颅骨手术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颅骨开孔器及颅骨开孔组件。
背景技术
颅骨开孔器用于在神经外科手术中对颅骨进行钻孔。颅骨上的开孔按照孔径大小分为大面积孔与小面积孔。其中,小面积孔指的是孔径例如在25mm以内的孔。传统的大面积孔的钻设方式为,先在颅骨上开设若干个小面积孔,然后用铣刀在颅骨上铣出若干个条形口,条形口将该若干个小面积孔相互连接,从而在颅骨上形成大面积孔。然而,对于小面积孔的开设方式,由于无法采用铣刀在颅骨上进行切割形成,通常是直接采用颅骨开孔器的钻头将整个小面积孔对应的颅骨区域完全钻穿,这样对颅骨的创伤较大,手术后会留下开颅孔,患者恢复较慢。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颅骨开孔器及颅骨开孔组件,它能够减小手术创伤,有利于患者快速恢复健康。
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颅骨开孔组件,包括: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用于与电机的转轴相连;与外环锯,所述外环锯与所述连接柱相连,所述外环锯包括座体,以及绕所述座体的其中一端面周向设置的切割件,所述切割件形成的环形区域的外径为15mm~35mm;与内钻针,所述内钻针与所述连接柱传动配合,所述连接柱通过所述内钻针带动所述外环锯转动,所述内钻针包括杆体,所述杆体的外径为1mm~5mm。
上述的颅骨开孔组件,在进行开设小面积孔时,将座体的端面上的切割件贴合接触于颅骨上需要进行开孔的部位,由电机的转轴带动连接柱转动,连接柱带动外环锯转动,外环锯的切割件对颅骨上需要进行开孔的部位进行环切处理,待将颅骨上需要进行开孔的部位切穿后,将切除部位骨头移走并进行相关手术,在手术结束后,再将切除部位骨头放回到颅骨的开孔部位。如此,并非如传统地将颅骨上需要进行开孔的部位通过粉碎式钻穿,而是对开孔的部位环切处理后取出切除部位骨头,待做完手术后再将切除部位骨头放回到开孔的部位,这样能减小手术创伤,有利于患者快速恢复健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颅骨开孔组件还包括与所述连接柱传动配合的内钻针,所述切割件非接触式环绕于所述内钻针,所述连接柱通过所述内钻针带动所述外环锯转动;所述内钻针用于切割的端面与所述切割件的端面平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钻针与所述连接柱离合配合;当所述内钻针与所述外环锯同步抵触于颅骨时,所述内钻针与所述连接柱相结合;当所述内钻针与所述外环锯同步钻穿颅骨时,所述内钻针与所述连接柱相分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杆体的其中一端设有切割刃,所述杆体的另一端通过离合件与所述连接柱相连;所述座体设有与所述杆体相应的轴孔,所述杆体沿轴向方向可移动地装设于所述轴孔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离合件包括安装块与弹性件;所述安装块与所述杆体的端部相连,所述弹性件装设于所述安装块上,所述连接柱的端部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块与所述弹性件均设于所述安装孔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块与所述杆体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安装块与所述座体的另一端面抵触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块上设有插销,所述连接柱的端部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插销相应的第一缺口,所述插销在所述离合件与所述连接柱相结合时设于所述第一缺口中,所述插销在所述离合件与所述连接柱相分离时脱离出所述第一缺口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座体的另一端面上设有接头,所述接头上设有第二缺口,所述插销沿着轴向方向上可移动地设于所述第二缺口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颅骨开孔组件还包括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一端套设于所述接头外,所述连接套的另一端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连接柱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头的外侧壁设有第一螺纹,所述连接套的一端的内侧壁设有与所述第一螺纹相配合的第二螺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颅骨开孔组件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套设于所述连接套外;所述连接柱的外侧壁设有周向的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钢球,所述连接套的侧壁设有与所述钢球相应的开口,所述钢球的一部分通过所述开口伸出到所述连接套的外部,所述钢球与所述外壳的内壁相接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钢球为若干个,所述开口为若干个,所述开口与所述钢球一一对应设置。
一种颅骨开孔器,包括所述的颅骨开孔组件,还包括手柄,所述手柄内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转轴与所述连接柱相连。
上述的颅骨开孔器,在进行开设小面积孔时,将座体的端面上的切割件贴合接触于颅骨上需要进行开孔的部位,由电机的转轴带动连接柱转动,连接柱带动外环锯转动,外环锯的切割件对颅骨上需要进行开孔的部位进行环切处理,待将颅骨上需要进行开孔的部位切穿后,将切除部位骨头移走并进行相关手术,在手术结束后,再将切除部位骨头放回到颅骨的开孔部位。如此,并非如传统地将颅骨上需要进行开孔的部位通过粉碎式钻穿,而是对开孔的部位环切处理后取出切除部位骨头,待做完手术后再将切除部位骨头放回到开孔的部位,这样能减小手术创伤,有利于患者快速恢复健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颅骨开孔组件贴合于颅骨准备钻孔的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颅骨开孔组件将颅骨钻穿后的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颅骨钻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颅骨开孔组件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颅骨开孔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连接柱;11、安装孔;12、第一缺口;13、凹槽;14、钢球;20、外环锯;21、座体;211、轴孔;22、切割件;23、接头;231、第二缺口;30、颅骨;31、小面积孔;32、开颅孔;33、切除部位骨头;40、内钻针;41、杆体;42、切割刃;50、安装块;51、插销;60、弹性件;70、连接套;71、开口;72、卡条;80、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中间元件。相反,当元件为称作“直接”与另一元件连接时,不存在中间元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3,一种颅骨开孔组件,包括:连接柱 10与外环锯20。所述连接柱10用于与电机的转轴相连。所述外环锯20与所述连接柱10相连,所述外环锯20包括座体21,以及绕所述座体21的其中一端面周向设置的切割件22。所述切割件22形成的环形区域的外径为15mm~35mm。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传统的颅骨开孔器的钻头会将整个对应的颅骨区域完全钻穿,因此其实心钻头的外径不能做得如本申请中切割件22的外径一样大,否则会出现术中或术后脑震荡的并发症。
上述的颅骨开孔组件,在进行开设小面积孔31时,将座体21的端面上的切割件22贴合接触于颅骨30上需要进行开孔的部位,由电机的转轴带动连接柱10转动,连接柱10带动外环锯20转动,外环锯20的切割件22对颅骨30 上需要进行开孔的部位进行环切处理,待将颅骨30上需要进行开孔的部位切穿后,将切除部位骨头33移走并进行相关手术,在手术结束后,再将切除部位骨头33放回到颅骨30的开孔部位。如此,并非如传统地将颅骨30上需要进行开孔的部位通过粉碎式钻穿,而是对开孔的部位环切处理后取出切除部位骨头33,待做完手术后再将切除部位骨头33放回到开孔的部位,这样能减小手术创伤,有利于患者快速恢复健康。
需要说明的是,环形区域的外径大小与开设的小面积孔31的孔径大小相对应。例如,开设的小面积孔31的孔径为15mm、16mm、20mm、22mm、25mm或30mm 时,相应地,环形区域的外径大小为15mm、16mm、20mm、22mm、25mm或30mm。
在临床医学中,开设的孔径在25mm以上的通常称之为大面积孔,而本申请开孔为小面积孔。具体而言,开设的小面积孔31的孔径一般为20mm~25mm,其对应环形区域的外径大小对应为20mm~25mm。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4,所述的颅骨开孔组件还包括与所述连接柱 10传动配合的内钻针40。所述切割件22非接触式环绕于所述内钻针40,所述连接柱10通过所述内钻针40带动所述外环锯20转动。所述内钻针40用于切割的端面与所述切割件22的端面平齐。具体而言,所述内钻针40与所述连接柱10离合配合。当所述内钻针40与所述外环锯20同步抵触于颅骨30时,所述内钻针40与所述连接柱10相结合;当所述内钻针40与所述外环锯20同步钻穿颅骨30时,所述内钻针40与所述连接柱10相分离。如此,对颅骨30进行开孔前,将内钻针40与外环锯20同步抵触于颅骨30上,内钻针40与连接柱10相结合,此时连接柱10能带动内钻针40同步转动,内钻针40相应能同步带动外环锯20转动,内钻针40与外环锯20便可以同步在颅骨30上钻设操作;当颅骨30钻穿时,内钻针40在颅骨30上形成开颅孔32,外环锯20的切割件22在颅骨30上形成环切口,环切口的区域的骨头被切除后即可被取出,取出后便在颅骨30上形成小面积孔31。其中,由于内钻针40与连接柱10相分离,连接柱10不再带动内钻针40转动,内钻针40与外环锯20便同步停止转动,避免继续转动而影响到颅骨30内的人体组织。也就是,能够较准确地钻穿颅骨30,避免钻穿颅骨30后继续往颅骨30内部的方向钻设而影响到颅骨30内的组织,损伤大大减小。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至图5,所述内钻针40包括杆体41。所述杆体41的其中一端设有切割刃42,所述杆体41的另一端通过离合件与所述连接柱10相连。所述座体21设有与所述杆体41相应的轴孔211,所述杆体41沿轴向方向可移动地装设于所述轴孔211中。如此,当内钻针40与外环锯20同步钻穿颅骨30时,由于内钻针40的端部不再受到颅骨30的阻挡,内钻针40便能与连接柱10相分离,内钻针40在与连接柱10分离过程中,杆体41沿着轴孔211的轴向方向移动,稳定性较好。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至图5,所述杆体41的外径为1mm~5mm。具体而言,杆体41的外径为2mm~4mm,例如可以是2mm、3mm及4mm。如此,内钻针40容易在颅骨30上钻设加工出开颅孔32,开颅孔32的孔径较小,损伤较小,便于患者快速恢复。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至图5,所述离合件包括安装块50与弹性件 60。所述安装块50与所述杆体41的端部相连,所述弹性件60装设于所述安装块50上,所述连接柱10的端部设有所述安装孔11,所述安装块50与所述弹性件60均设于所述安装孔11中。如此,当所述内钻针40与所述外环锯20同步抵触所述颅骨30时,所述安装块50与所述弹性件60均设于所述安装孔11中,所述离合件与所述连接柱10相结合;当所述内钻针40与所述外环锯20钻穿所述颅骨30时,所述安装块50在所述弹性件60的弹力作用下移出所述安装孔11,所述离合件与所述连接柱10相分离。具体而言,弹性件60为设置于安装块50 上的弹簧或弹性块。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至图5,所述安装块50与所述杆体41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安装块50与所述座体21的另一端面抵触配合。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至图5,所述安装块50上设有插销51,所述连接柱10的端部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插销51相应的第一缺口12,所述插销51 在所述离合件与所述连接柱10相结合时设于所述第一缺口12中,所述插销51 在所述离合件与所述连接柱10相分离时脱离出所述第一缺口12外。也就是,当所述内钻针40与所述外环锯20同步抵触所述颅骨30时,所述安装块50与所述弹性件60均设于所述安装孔11中,插销51处于第一缺口12中,离合件与所述连接柱10相结合;当所述内钻针40与所述外环锯20钻穿所述颅骨30 时,所述安装块50在所述弹性件60的弹力作用下移出所述安装孔11,插销51 移出到第一缺口12外,离合件与连接柱10相分离。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至图5,所述座体21的另一端面上设有接头 23,所述接头23上设有第二缺口231,所述插销51沿着轴向方向上可移动地设于所述第二缺口231中。如此,插销51不仅设于第一缺口12中,还设于第二缺口231中,在内钻针40转动时,内钻针40通过插销51带动接头23转动,从而带动外环锯20同步转动。
作为一个可选的方案,内钻针40的杆体41与轴孔211采用键配合,也可以实现内钻针40与外环锯20同步转动,及内钻针40可以在外环锯20的轴向方向上移动的目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至图5,所述的颅骨开孔组件还包括连接套 70。所述连接套70的一端套设于所述接头23外,所述连接套70的另一端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连接柱10外。如此,外环锯20通过连接套70与连接柱10可转动相连,避免外环锯20与连接柱10分离开。具体而言,在连接柱10与内钻针40相结合时,连接柱10带动内钻针40转动,内钻针40带动外环锯20转动;在连接柱10与内钻针40相分离时,连接柱10不再带动内钻针40转动,连接柱10也不能带动外环锯20转动,连接柱10与外环锯20之间相互转动。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至图5,所述接头23的外侧壁设有第一螺纹,所述连接套70的一端的内侧壁设有与所述第一螺纹相配合的第二螺纹。如此,接头 23与连接套70之间结合稳固,组装方便。可选地,接头23与连接套70也可以采用其它的连接方式连接,例如铆接、卡接等等,在此不进行限定。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至图5,所述的颅骨开孔组件还包括外壳80。所述外壳80套设于所述连接套70外。所述连接柱10的外侧壁设有周向的凹槽13,所述凹槽13内设有钢球14,所述连接套70的侧壁设有与所述钢球14相应的开口 71,所述钢球14的一部分通过所述开口71伸出到所述连接套70的外部,所述钢球14与所述外壳80的内壁相接触。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至图5,连接套70的外侧壁上设有卡条72,外壳80 的内侧壁上设有与卡条72相适应的卡槽,卡条72装设于卡槽中,如此便实现连接套70与外壳80之间稳固地组装结合在一起。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至图5,所述钢球14为若干个,所述开口71为若干个,所述开口71与所述钢球14一一对应设置。如此,连接套70通过钢球14 与连接柱10之间实现可转动连接。钢球14数量越多时,连接套70与连接柱10 之间的结合较为稳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颅骨开孔器,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颅骨开孔组件,还包括手柄。所述手柄内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转轴与所述连接柱10相连。
上述的颅骨开孔器,在进行开设小面积孔31时,将座体21的端面上的切割件22贴合接触于颅骨30上需要进行开孔的部位,由电机的转轴带动连接柱 10转动,连接柱10带动外环锯20转动,外环锯20的切割件22对颅骨30上需要进行开孔的部位进行环切处理,待将颅骨30上需要进行开孔的部位切穿后,将切除部位骨头33移走并进行相关手术,在手术结束后,再将切除部位骨头33 放回到颅骨30的开孔部位。如此,并非如传统地将颅骨30上需要进行开孔的部位通过粉碎式钻穿,而是对开孔的部位环切处理后取出切除部位骨头33,待做完手术后再将切除部位骨头33放回到开孔的部位,这样能减小手术创伤,有利于患者快速恢复健康。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颅骨开孔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用于与电机的转轴相连;与
外环锯,所述外环锯与所述连接柱相连,所述外环锯包括座体,以及绕所述座体的其中一端面周向设置的切割件,所述切割件形成的环形区域的外径为15mm~35mm;与
内钻针,所述内钻针与所述连接柱传动配合,所述连接柱通过所述内钻针带动所述外环锯转动,所述内钻针包括杆体,所述杆体的外径为1mm~5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颅骨开孔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连接柱传动配合的内钻针,所述切割件非接触式环绕于所述内钻针,所述连接柱通过所述内钻针带动所述外环锯转动;所述内钻针用于切割的端面与所述切割件的端面平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颅骨开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钻针与所述连接柱离合配合;当所述内钻针与所述外环锯同步抵触于颅骨时,所述内钻针与所述连接柱相结合;当所述内钻针与所述外环锯同步钻穿颅骨时,所述内钻针与所述连接柱相分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颅骨开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的其中一端设有切割刃,所述杆体的另一端通过离合件与所述连接柱相连;所述座体设有与所述杆体相应的轴孔,所述杆体沿轴向方向可移动地装设于所述轴孔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颅骨开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件包括安装块与弹性件;所述安装块与所述杆体的端部相连,所述弹性件装设于所述安装块上,所述连接柱的端部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块与所述弹性件均设于所述安装孔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颅骨开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块上设有插销,所述连接柱的端部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插销相应的第一缺口,所述插销在所述离合件与所述连接柱相结合时设于所述第一缺口中,所述插销在所述离合件与所述连接柱相分离时脱离出所述第一缺口外。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颅骨开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的另一端面上设有接头,所述接头上设有第二缺口,所述插销沿着轴向方向上可移动地设于所述第二缺口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颅骨开孔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一端套设于所述接头外,所述连接套的另一端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连接柱外。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颅骨开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的外侧壁设有第一螺纹,所述连接套的一端的内侧壁设有与所述第一螺纹相配合的第二螺纹。
10.一种颅骨开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颅骨开孔组件,还包括手柄,所述手柄内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转轴与所述连接柱相连。
CN202020101795.6U 2020-01-17 2020-01-17 颅骨开孔器及颅骨开孔组件 Active CN2118839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01795.6U CN211883947U (zh) 2020-01-17 2020-01-17 颅骨开孔器及颅骨开孔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01795.6U CN211883947U (zh) 2020-01-17 2020-01-17 颅骨开孔器及颅骨开孔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83947U true CN211883947U (zh) 2020-11-10

Family

ID=733026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01795.6U Active CN211883947U (zh) 2020-01-17 2020-01-17 颅骨开孔器及颅骨开孔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839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951690A (en) Method of drilling through a bone structure
US4884571A (en) Cranial perforator with reentrant cutting segment
US4600006A (en) Cranial perforator
US4456010A (en) Cranial drill
CN109512482B (zh) 一种限位套筒环锯
US4362161A (en) Cranial drill
JP5774724B2 (ja) リーマーガイドシステム
CN111134767B (zh) 颅骨开孔器及颅骨开孔组件
US4699550A (en) Cranial perforator
US5007911A (en) Drill head assembly for cranial perforators
EP2002793A1 (en) Resurfacing reamer with cutting struts
US6000940A (en) Surgical bur shank and locking collet mechanism
US20130171585A1 (en) Apparatus for lifting maxillary sinus
CN211883947U (zh) 颅骨开孔器及颅骨开孔组件
AU2017321604A1 (en) Multiple connection drive shaft
CN115363684A (zh) 超声骨钻头及超声骨刀系统
KR101545973B1 (ko) 임플란트 시술용 드릴 가이드휠
US11877758B2 (en) Release system and cutting profile applied to disposable self-locking intracranial drill bit
CN106725712B (zh) 关节突上钉器械及关节突上钉方法
US20120078256A1 (en) Medical drill
CN219594726U (zh) 具有识别功能的颅骨铣刀具及颅骨铣装置
KR101211361B1 (ko) 치과용 사이드 월 드릴
CN111528974A (zh) 一种电动开颅钻钻头
US20200146771A1 (en) Dental implant stoppers for implant beds
CN212066797U (zh) 一种神经内科手术用的开颅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