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81805U - 一种自动分级的黑水虻养殖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分级的黑水虻养殖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81805U
CN211881805U CN201922333336.0U CN201922333336U CN211881805U CN 211881805 U CN211881805 U CN 211881805U CN 201922333336 U CN201922333336 U CN 201922333336U CN 211881805 U CN211881805 U CN 2118818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mber
room
adult
larva
pup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33333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孟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gji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ongji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gji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ongji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33333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818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818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818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分级的黑水虻养殖设备,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从上往下依次布置有成虫室、幼虫室和虫蛹室,所述成虫室的底壁四周固定设置有朝下的斜坡,所述斜坡与所述成虫室的内壁之间留有成虫室斜坡空隙;所述幼虫室包括若干个纵向层叠的水平室体,每个室体底壁四周都铰接有活动板,所述虫蛹室下方设有推杆机构,所述推杆机构能够穿过虫蛹室与所述活动板接触,使得活动板保持水平或者斜向上的状态,从而将特定的室体底部四周封闭起来。本设备通过控制不同幼虫室定期开闭,实现不同育龄黑水虻的自动分级。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分级的黑水虻养殖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昆虫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分级的黑水虻养殖设备。
背景技术
黑水虻是一种腐生性的水虻科昆虫,能够取食禽畜粪便和生活垃圾,生产高价值的动物蛋白饲料,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处理鸡粪、猪粪及餐厨垃圾等废弃物。黑水虻生长阶段分为产卵、孵化、幼虫、结蛹和成虫,养殖过程中也是按照黑水虻的不同周期进行分区繁育,但现有技术侧重于养殖过程,而幼虫的分选仍需较多的人力成本。
虫卵在成虫室底部孵化后需要转移到幼虫室,目前转移的方式多采用刮板拨动,或者手动打开各区域的活动板,或者导轨输送集卵板等,将幼虫逐层分级,程序繁琐、对设备加工要求较高,不符合黑水虻低成本养殖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通过控制不同幼虫室定期开闭,实现不同龄段虫体的自动分级的黑水虻养殖设备。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自动分级的黑水虻养殖设备,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从上往下依次布置有成虫室、幼虫室和虫蛹室,三者可以通过设备内部的框架固定连接,也可以做成抽拉的抽屉结构。
所述成虫室为矩形体结构,其顶面和四个竖直侧壁闭合,具体地,所述成虫室起码应该有一壁面开有若干个细孔或者设置成筛网,建议多个壁面采用透明材质,以实现所述成虫室的采光通风为主;
所述成虫室底壁四周固定设置有朝下的斜坡,所述斜坡与所述成虫室的内壁之间留有空隙(也叫成虫室斜坡空隙),在成虫室发育到3龄左右的幼虫会爬行寻找有机食物,因此设置斜坡使幼虫通过空隙爬向下方的幼虫室。
所述幼虫室包括若干个纵向层叠的水平室体,所述幼虫室还设置有与所述成虫室和虫蛹室连通的避光通道,因为虫蛹破蛹后会飞向光线充足的地方,继而在光照诱导下进行交配产卵,所以设置所述避光通道,旨在诱导黑水虻从所述虫蛹室飞向所述成虫室进行繁殖;所述室体底壁四周铰接有活动板;
所述虫蛹室下方设有若干个推杆机构,其能够穿过虫蛹室与所述活动板接触,推杆机构经过预定设置,能在固定时间内支撑起同一室体的所有活动板,使得活动板保持水平或者斜向上的状态,从而将该室体的底部四周封闭起来,实现不同阶段幼虫的分级;具体为推杆先统一上升支撑起第一层室体的所有活动板,在支撑期间,成虫室的幼虫只能掉落在第一层室体内;一定时间后推杆下降,第一层室体的活动板自然垂下,推杆改为统一支撑位置较低的第二层室体活动板,此时成虫室的幼虫只能掉落在第二层室体内;推杆陆续支撑完最低层室体的活动板后,第一层室体的幼虫应该已经离开幼虫室爬到虫蛹室,若经观察发现未离开可关闭推杆机构等待第一层室体的虫体清空,随后推杆再次启动,重新撑起第一层室体的活动板,如此类推,实现不同育龄的幼虫分层养殖。
由上可知,所述推杆机构的停留顺序决定了不同育龄幼虫的存放顺序,操作人员还可通过调整所述推杆机构的升降顺序,实现预想中的区域分级。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活动板包括水平部和折起部,所述水平部和折起部之间的夹角大于90度并小于150度,使其垂下时一方面可以使幼虫自然掉落进入活动板下方的室体内,另一方面也方便活动板的折起部能够与上升的推杆接触,实现翻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成虫室和每个室体在底部相应位置都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四周均有凸起,其中所述室体通槽的凸起外端与室体底部连接有供5~6龄幼虫爬出幼虫室的分离坡,所述分离坡的坡面可设置为向上或向下,分离坡形状可为L形、之字形、半弧形或其它形状,所述通槽可以设置在避光通道区域内,从而更好地诱导所述幼虫室的幼虫从通槽进入避光通道,从而爬向虫蛹室。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成虫室的内侧壁上设有若干个集卵板,
当集卵板上的虫卵累积到一定重量时,会掉落到所述成虫室底壁,孵化后会进食底部的麦秆等疏松性产物,发育到3龄左右的幼虫会爬行寻找有机食物,因此设置斜坡使幼虫通过空隙爬向下方的幼虫室;所述集卵板与侧壁的距离大于所述成虫室斜坡空隙,这样能防止虫卵通过所述成虫室斜坡空隙直接掉落到下方的幼虫室或者虫蛹室,而是往成虫室的中部聚集,所述成虫室内孵化的3龄左右的幼虫再通过所述斜坡爬向下方的幼虫室。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集卵板底部安装有振动器,所述振动器能促进所述集卵板上的虫卵掉落,为其他成虫产卵腾出空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推杆机构包括气缸、推杆和控制单元,其中所述气缸固定在所述虫蛹室下方,所述推杆在气缸的作用下,推动所述活动板上下翻动;活动板不与推杆接触时是自然垂下的,这样能使成虫室的虫体顺利掉落到下方室体的水平活动板上;
至于如何实现所述推杆到达指定高度,可以通过测量相邻两个室体底壁之间的距离从而在所述控制单元设置上升高度,或者在室体内部安装位置检测传感器,当指定室体的活动板被顶开至一定高度时,停止所述推杆继续运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活动板的铰接处与幼虫室侧壁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成虫室斜坡空隙,使得当上一层活动板自然垂下时,所述成虫室的虫体不会停留在上一层活动板内,确保成虫室内的虫体能全部掉落到被支撑起的指定活动板。
进一步的是,所述幼虫室上方设置有布料装置,所述布料装置包括进料管和若干个布料管,进料管一端用于导入外部食物,另一端连接有布料管,布料管细分为若干个均匀布置的开口朝下管道;所述布料装置形状和结构上不作具体要求,可以采用现有技术常用的均匀布料机构,主要实现所述幼虫室内的食物导入,食物必须避开所述幼虫室的活动板区域,保证通道畅通的同时,还避免虫体逗留在活动板上,导致其与下层的幼虫混杂。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成虫室、幼虫室和虫蛹室至少在一个侧壁上设置可打开或关闭的掩门,因为黑水虻中经济价值最大的是幼虫和虫蛹,在养殖过程中经常需要取出幼虫、虫蛹另行培育或售卖;另外,由于所述成虫室内刚孵化的幼虫口器发育未完全,不能进食与幼虫室一样的有机食物,因此可以通过所述掩门对所述成虫室输送麦秆等疏松食物,食物应往中间聚集、避开所述成虫室的斜坡,方便发育到3龄左右的幼虫离开疏松食物,爬向所述斜坡寻找有机食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备如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本发明在将成虫室、幼虫室和虫蛹3整合在一起,方便监控黑水虻从卵到成虫整个的生长过程,除此之外,本发明的所述幼虫室还分为纵向层叠的若干个室体,所述室体周边设有可以翻动的活动板,通过控制底部推杆机构的上下移动,使得所述活动板翻动,从而实现各个室体在特定时期内打开或闭合,将不同龄段的幼虫分在不同室体培育,将黑水虻养殖进一步标准化,本发明的分级设计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大大节省了人力成本,有利于广泛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自动分级黑水虻养殖设备的半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虫室分布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自动分级黑水虻养殖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幼虫室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自动分级的黑水虻养殖设备的外观图;
附图标记:1-成虫室;11-集卵板;12-振动器;13-斜坡;14-智能补光灯;15-碘钨灯;16-成虫室斜坡空隙;2-幼虫室;21-室体;22-通槽;23-分离坡;24-遮光挡板;3-虫蛹室;4-活动板;5-盛水托盘;6-推杆机构;61-气缸;62-推杆;63-位置检测传感器;7-布料装置;71-进料管;72-布料管;8-掩门;9-遮光装置;10-框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5所示,一种自动分级的黑水虻养殖设备,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从上往下依次布置有成虫室1、幼虫室2和虫蛹室3,三室之间通过设备内部的框架10固定连接;
所述成虫室1为矩形体结构,其顶面和四个竖直侧壁闭合,均采用网状结构,以实现所述成虫室1的采光通风,成虫室1底壁四周设有朝下的斜坡13,所述斜坡13的边沿与所述成虫室1的内侧壁之间留有成虫室斜坡空隙16(下文简称空隙),所述成虫室1内侧壁上使用支架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集卵板11,使得所述集卵板11远离所述成虫室1的内侧壁,这样能防止集卵板11上虫卵通过所述成虫室斜坡空隙16直接掉落到下方的幼虫室2或者虫蛹室3,而是往成虫室1的中部聚集,所述成虫室1内孵化的3龄左右的幼虫再通过所述斜坡13爬向下方的幼虫室2;
本实施例中,所述集卵板11底部安装有振动器12,具体为空气振动器形式,空气振动器12外接有贯穿成虫室1侧壁的气管以及电线(图中未示出),所述振动器12能促进所述集卵板11上的虫卵掉落,为其他成虫产卵腾出空间。
所述幼虫室2包括若干个纵向层叠的水平室体21,所述成虫室1和每个室体21在底部相应位置都设有通槽22,所有通槽22的四周都有往上的翻边,其中所述室体21的通槽22翻边上端与室体21底部连接有供5~6龄幼虫爬出幼虫室2的分离坡23,
所有通槽22的下端面都焊接有竖直的遮光挡板24,但所述虫蛹室3本身四周密闭阴暗,因此可以不焊接遮光挡板24,所述遮光挡板24为空心筒状结构,其截面形状与所述通槽22相同,所述遮光挡板24与通槽22形成避光通道,该通道连通了所述成虫室1、幼虫室2和虫蛹室3,因为虫蛹破蛹后会飞向光线充足的地方,继而在光照诱导下进行交配产卵,所以设置避光通道,旨在诱导黑水虻从虫蛹室3飞向成虫室1进行繁殖;
另外,遮光挡板24下端到下方通槽22上端的距离须大于30mm,保证幼虫不被挡板24干扰,顺利地爬向下方的虫蛹室3;
所述室体21底壁四周铰接有活动板4,所述活动板4能够上下翻动;所述虫蛹室3四周的下方区域都设有推杆机构6,所述推杆机构6能够穿过所述虫蛹室3与所述活动板4接触,推动活动板4向上翻动,所述推杆机构6经过预定设置,能在固定时间内支撑起一个室体21的一侧活动板4,使得从所述斜坡13爬下幼虫室2的幼虫通过所述成虫室斜坡空隙16直接掉落在活动板4上,再从所述活动板4爬向所述幼虫室2的一个室体21内继续孵化。当位于所述虫蛹室3四周的推杆机构6支撑起一个室体21的所有活动板4,使得活动板4保持水平或者斜向上的状态,就可以把该室体21的底部四周封闭起来,实现不同阶段幼虫的分级。
所述推杆机构6包括气缸61、推杆62和控制单元(图中未示出),操作人员在控制单元中预设推杆62在规定时间内,例如每隔24h移动一定距离,该距离等于相邻两个室体21底壁之间的距离的自然数倍,该距离是统一的,气缸61为连续式出气气缸,使得所述推杆62能在指定时间内保持同一高度。
具体实施是,所述推杆62先统一地上升支撑起第一层室体21四周的所有活动板4,在支撑期间,成虫室1的幼虫只能掉落在第一层室体21内;24h后推杆62统一下降,第一层室体21的活动板4自然垂下,推杆62改为统一支撑位置较低的第二层室体的所有活动板4,此时成虫室1的幼虫只能掉落在第二层室体21内;推杆陆续支撑完最低层室体21的活动板4后,第一层室体21的幼虫已经通过分离坡23从幼虫室2爬到虫蛹室3,此时推杆62再次撑起第一层室体21的所有活动板4,如此类推,每隔24h就闭合一个室体21接住成虫室1的虫体,实现不同育龄的幼虫分级养殖。
本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室体21内部都设置有位置检测传感器63,具体是固定在设备内部框架10的竖直杆上,所述位置检测传感器63的监测头对准所述室体21内侧壁,监测头高度与所述活动板4需要被支撑起的高度一致,该位置检测传感器63与控制单元、所述气缸61相连接,当所述推杆62往上推动所述活动板4至指定高度时,所述活动板4的外边沿高度到达所述监测头的监测范围,位置检测传感器63将信号反馈给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使所述气缸61停止运动,从而将所述活动板4停留在指定高度,实现每个室体21周边的密闭;
为了方便安装和管理,本实施例中,位于虫蛹室3四周下方的推杆机构6是同时支撑起一个室体21的所有活动板4,因此每个室体21可以设置一个所述位置检测传感器63,而不硬性规定每个内侧壁都对应设置。
为了保证成虫室1的虫体能全部掉落到指定的活动板4,须有两步措施:
首先,所述成虫室斜坡空隙16须小于所述活动板4铰链到室体21内壁的空隙,如此设置,使得当上一层活动板4自然垂下时,所述成虫室1的虫体不会停留在上一层活动板4内,确保虫体全部掉落到被支撑起的指定活动板4;
其次,当所述活动板4被所述推杆62支撑起来时,活动板4外边沿到所述室体21内壁的空隙须小于3mm,防止虫体经过空隙掉落到下方区域。需要补充的是,所述活动板4为折板结构,包括水平部和折起部,所述水平部和折起部之间的夹角大于90度并小于150度,当所述活动板4自然垂下时,折板往外翘出,使其能够与上升的推杆62接触,另外所述活动板4可以往上翻转,因此当所述推杆62继续上升到上方室体21时,下方室体21的活动板4并不会被卡住。
本实施例中,所述室体21上方均设置有布料装置7,用于往设备内输送食物,所述布料装置7包括进料管71和若干个布料管72,所述布料管72细分为若干个均匀布置的开口朝下管道,其布料范围应避开所述活动板4区域,保证虫体下行通道畅通的同时,还避免虫体逗留在活动板4上,导致其与下层的幼虫混杂。
本实施例中,所述成虫室1、幼虫室2和所述虫蛹室3均在虫室侧壁上设置有一个掩门8,掩门8与虫室侧壁枢轴连接,可以打开或关闭,掩门8与虫室侧壁相应位置上设置有磁条实现其闭合,掩门8的作用在于有需要时取出幼虫和虫蛹,以及清理虫室。另外,由于成虫室1内刚孵化的幼虫口器发育未完全,不能进食与幼虫室2一样的厨余食物,因此可以通过掩门8对成虫室1输送麦秆等疏松食物,食物应往中间聚集、避开所述成虫室1的斜坡13,方便发育到3龄左右的幼虫离开食物,往所述斜坡13爬去。
本实施例中,为了满足6龄幼虫的避光性,所述虫蛹室3的外壁上设有遮光装置9,如百叶窗等。
本实施例中,所述幼虫室2的一个侧壁为网状结构,在通风透气之余,还方便观察幼虫的生长状态。
上述自动分级的黑水虻养殖装置的工作原理:将成虫室1、幼虫室2和虫蛹室3整合在一起,方便监控黑水虻从卵到成虫整个的生长过程。当所述成虫室1的幼虫生长到3龄左右时,通过斜坡13爬到幼虫室2;当幼虫室2的幼虫生长至5~6龄时,通过通槽22掉落进虫蛹室3;所述虫蛹室3的虫蛹破蛹后通过避光通道飞到光线充足的成虫室1;如此循环,使得黑水虻的整个生命进程都在装置中进行;
本设备中,所述幼虫室2还分为纵向层叠的若干个室体21,所述室体21周边设有可以翻动的活动板4,通过控制底部推杆机构的上下移动,使得所述活动板4翻动,从而实现各个室体21的打开或闭合,将不同龄段的幼虫分在不同室体21培育,将黑水虻养殖进一步标准化。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自动分级的黑水虻养殖设备,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从上往下依次布置有成虫室(1)、幼虫室(2)和虫蛹室(3),其特征在于:所述成虫室(1)的底壁四周固定设置有朝下的斜坡(13),所述斜坡(13)与所述成虫室(1)的侧壁之间留有成虫室斜坡空隙(16);所述幼虫室(2)包括若干个纵向层叠的水平室体(21),每个室体(21)底壁四周都铰接有活动板(4),所述虫蛹室(3)下方设有推杆机构(6),所述推杆机构(6)能够穿过虫蛹室(3)与所述活动板(4)接触,使得活动板(4)保持水平或者斜向上的状态;所述成虫室(1)、幼虫室(2)和虫蛹室(3)通过掩门(8)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级的黑水虻养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4)包括水平部和折起部,所述水平部和折起部之间的夹角大于90度,小于150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级的黑水虻养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成虫室(1)的底壁,以及每个所述室体(21)在底部设有通槽(22);所述室体(21)的通槽(22)上端与室体(21)底部之间连接有分离坡(2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级的黑水虻养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成虫室(1)的侧壁上设有集卵板(11),所述集卵板(11)与侧壁的距离大于成虫室斜坡空隙(1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分级的黑水虻养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卵板(11)底部安装有振动器(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级的黑水虻养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机构(6)包括气缸(61)、推杆(62)和控制单元,其中所述气缸(61)位于所述虫蛹室(3)下方,所述推杆(62)在气缸(61)的作用下,推动所述活动板(4)活动。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分级的黑水虻养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4)的铰接处与幼虫室(2)侧壁之间的距离大于成虫室斜坡空隙(1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级的黑水虻养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成虫室(1)、幼虫室(2)和虫蛹室(3)至少在一个侧壁上设置可打开或关闭的掩门(8)。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分级的黑水虻养殖设备,其特征在于:通槽(22)连通所述成虫室(1)、幼虫室(2),以及相邻的两个室体(21),相邻的两个室体(21)的通槽(22)之间设有遮光挡板,所述遮光挡板上开设有供幼虫爬出幼虫室(2)的通孔,各所述通槽(22)以及遮光挡板形成避光通道。
CN201922333336.0U 2019-12-23 2019-12-23 一种自动分级的黑水虻养殖设备 Active CN2118818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33336.0U CN211881805U (zh) 2019-12-23 2019-12-23 一种自动分级的黑水虻养殖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33336.0U CN211881805U (zh) 2019-12-23 2019-12-23 一种自动分级的黑水虻养殖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81805U true CN211881805U (zh) 2020-11-10

Family

ID=732934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333336.0U Active CN211881805U (zh) 2019-12-23 2019-12-23 一种自动分级的黑水虻养殖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81805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68392A (zh) * 2022-03-17 2022-06-03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经济林研究所 利用草间小黑蛛灭杀枣园中枣瘿蚊的方法
CN116671495A (zh) * 2023-07-05 2023-09-01 湖南微米环境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规模化黑水虻幼虫养殖设备
GB2620587A (en) * 2022-07-12 2024-01-17 D Bug Ltd Rearing system for insect larvae, method of rearing insect larvae, method of producing a food product or a feed product
CN118000166A (zh) * 2024-04-07 2024-05-10 云南省畜牧兽医科学院 一种黑水虻立体养殖仓的虫粪分离设备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68392A (zh) * 2022-03-17 2022-06-03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经济林研究所 利用草间小黑蛛灭杀枣园中枣瘿蚊的方法
CN114568392B (zh) * 2022-03-17 2022-11-22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经济林研究所 利用草间小黑蛛灭杀枣园中枣瘿蚊的方法
GB2620587A (en) * 2022-07-12 2024-01-17 D Bug Ltd Rearing system for insect larvae, method of rearing insect larvae, method of producing a food product or a feed product
CN116671495A (zh) * 2023-07-05 2023-09-01 湖南微米环境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规模化黑水虻幼虫养殖设备
CN116671495B (zh) * 2023-07-05 2023-11-24 湖南微米环境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规模化黑水虻幼虫养殖设备
CN118000166A (zh) * 2024-04-07 2024-05-10 云南省畜牧兽医科学院 一种黑水虻立体养殖仓的虫粪分离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881805U (zh) 一种自动分级的黑水虻养殖设备
CN106106381B (zh) 一种黑水虻养殖、收集装置
CN105850896B (zh) 一种黑水虻养殖一体化装置和养殖方法
CN206005604U (zh) 一种黑水虻养殖、收集装置
CN205695098U (zh) 一种黑水虻养殖一体化装置
KR100986747B1 (ko) 나비 애벌레 사육통
CN109122582B (zh) 一种具有自动清洁功能的黑水虻养殖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111713462B (zh) 一种黑水虻幼虫养殖装置
CN109122583A (zh) 一种具有自动分选功能的黑水虻养殖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KR101197232B1 (ko) 목재를 이용한 지렁이 사육 상자
KR101396182B1 (ko) 파리목 곤충을 이용한 유기물 처리장치
CN110876360B (zh) 一种黏虫饲养装置及方法
CN109122584B (zh) 一种具有吸渣清扫功能的黑水虻养殖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112913787A (zh) 一种黑水虻成虫强化培育装置及其培育方法
CN210168799U (zh) 一种甘蔗螟虫饲养装置
CN109221026B (zh) 一种高效收集韭菜迟眼蕈蚊卵的装置及方法
CN110338095A (zh) 一种鹌鹑育雏箱
US20230022621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breeding black soldier flies
CN207269657U (zh) 一种具有自动分选功能的黑水虻养殖设备
KR101762186B1 (ko) 동애등에 유충 사육 장치
CN212184772U (zh) 一种黑水虻成虫繁殖箱
CN212852226U (zh) 一种黑水虻养殖设备中的幼虫养殖盒
CN210445385U (zh) 一种昆虫饲养装置
CN210168817U (zh) 一种昆虫采集设备及蛙类养殖装置
CN211430585U (zh) 一种鹌鹑育雏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