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80926U - 一种旋耕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旋耕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880926U CN211880926U CN202020143029.6U CN202020143029U CN211880926U CN 211880926 U CN211880926 U CN 211880926U CN 202020143029 U CN202020143029 U CN 202020143029U CN 211880926 U CN211880926 U CN 21188092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utter shaft
- cross beam
- blockage
- rotary
- shaf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6
- 238000003971 tillage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1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9000002689 s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3
- 241000507379 Coleanthus subtili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2
- 244000025254 Cannabis sativ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056 comp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902 straw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1391944 Commicarpus scanden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209140 Triticum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21307 Triticum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331 so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Soil Working Imp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旋耕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将旋耕机整体安装至牵引机械上的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前横梁、后横梁;前横梁上方设置有上连接耳,上连接耳与前横梁、后横梁之间通过连杆固定连接;所述前横梁上设置两个下连接耳,下连接耳位于上连接耳下方两侧;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动力传输机构,动力传输机构与牵引机械进行动力联接;所述前横梁的下方或者其下方的前侧设置有旋耕刀轴,所述旋耕刀轴与动力传输机构联动。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降低了整体能耗,且能够同时兼顾旋耕深度及旋耕速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旋耕机。
背景技术
旋耕机,是一种常见的农机,现有技术中,旋耕机通常安装在拖拉机后桥的拖挂支架上,由于旋耕刀辊通常位于旋耕机悬挂点下方的后侧,在田间作业时耕深在10至15厘米,拖拉机行驶速度加快时,旋耕机便会“上浮”,因此会造成旋耕深度太浅,必须降低前进速度,才能正常旋耕,因此发挥不出大马力的优势,且耗能较高,土壤板结严重。另外,现有的旋耕机,耧脚多为向前弯曲,实际工作时所受阻力较大,拖拉机动力消耗较大,且耧脚容易堵塞,机具向后延伸太长,设备后置重量较大,拖拉机液压系统易出现故障,且播种深度不均匀,明种率太高且秸秆处理不好,成团的秸秆易被埋入土中,麦种无法生根发芽,田问易岀现缺苗、黄苗、死苗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旋耕机能耗高、无法兼顾旋耕深度及旋耕速度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旋耕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将旋耕机整体安装至牵引机械上的安装支架;
所述安装支架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前横梁、后横梁;
前横梁上方设置有上连接耳,上连接耳与前横梁、后横梁之间通过连杆固定连接;
所述前横梁上设置两个下连接耳,下连接耳位于上连接耳下方两侧;
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动力传输机构,动力传输机构与牵引机械进行动力联接;
所述前横梁的下方或者其下方的前侧设置有旋耕刀轴,所述旋耕刀轴与动力传输机构联动。
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旋耕机在实际应用时,将旋耕机通过安装支架安装在牵引机械上,并将动力传输机构与牵引机械进行动力联接;本实用新型中,将旋耕刀轴设置在了前横梁的下方或者其下方的前侧,进而将整机的重心前移,在实际作业时,牵引机械能够相对容易的“压”住旋耕机,防止其“上浮”,降低了整体能耗,且能够同时兼顾旋耕深度及旋耕速度,旋耕刀轴将土壤打碎并向后抛起,使得原来板结的土壤变得相对松软,因此,作业较为省力,整体能耗较低。
优化的,所述旋耕刀轴后方设置有耧脚,耧脚上端通向机架的箱体底部,耧脚下端向后弯曲;
所述耧脚后方设置有第一清堵刀轴,第一清堵刀轴上的刀片转动时经过耧脚侧边;
所述第一清堵刀轴后侧设置镇压辊,镇压辊上设置辊齿;
镇压辊后方设置第二清堵刀轴,第二清堵刀轴上的刀片转动时经过辊齿侧边;
第一清堵刀轴、第二清堵刀轴与动力传输机构联动,且所述旋耕刀轴、第一清堵刀轴、镇压辊转向相同。
耧脚下端向后弯曲,机械前进时,耧脚能够较为容易的伸入土壤中,相对于现有技术中耧脚向前弯曲的情况,本方案耧脚无需翻起土壤,第一清堵刀轴转动时,能够将前方抛来的土壤进一步打碎,使其更加细化,同时,第一清堵刀轴的刀片还能够将耧脚上的泥草顺着耧脚拨下,防止泥草在耧脚上的积累,降低了整体能耗,随后土壤在镇压辊的作用下被压实,确保土壤保持正常压实程度,第二清堵刀轴旋转时,经过辊齿侧边,即可将辊齿上的泥草打掉,防止泥草缠绕,降低整机能耗。
优化的,所述动力传输机构包括输入轴、输出轴,所述输入轴连接至牵引机械的动力输出端,所述输入轴与输出轴通过锥齿轮机构或者涡轮蜗杆机构联动。
优化的,所述动力传输机构通过齿轮传动结构或者链传动结构驱动旋耕刀轴、第一清堵刀轴、第二清堵刀轴。
优化的,所述耧脚弯曲的部位呈圆弧形,且此圆弧的圆心与第一清堵刀轴轴线重合。
优化的,第一清堵刀轴转动时,所述耧脚两侧均有刀片经过。
优化的,所述辊齿在镇压辊表面上的投影为U形,沿镇压辊轴线方向的投影为三角形,以辊齿的移动方向为前,所述辊齿端部向后倾斜。辊齿端部向后倾斜,便于泥草从辊齿滑落。
优化的,所述第二清堵刀轴与镇压辊转向相同。第二清堵刀轴与镇压辊转向相同,则二者相互靠近的边缘运动方向相反,当第二清堵刀轴刀片经过镇压辊处时,便可将其表面缠绕的泥草打掉,降低整体能耗。
优化的,以第二清堵刀轴上的刀片移动方向为前,第二清堵刀轴上的刀片前端设置刀刃。第二清堵刀轴上的刀片前端设置刀刃,能够顺利将镇压辊斩断,降低整机能耗。
优化的,所述辊齿的两侧均有第二清堵刀轴上的刀片经过。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旋耕机在实际应用时,将旋耕机通过安装支架安装在牵引机械上,并将动力传输机构与牵引机械进行动力联接;本实用新型中,将旋耕刀轴设置在了前横梁的下方或者其下方的前侧,进而将整机的重心前移,在实际作业时,牵引机械能够相对容易的“压”住旋耕机,防止其“上浮”,降低了整体能耗,且能够同时兼顾旋耕深度及旋耕速度,旋耕刀轴将土壤打碎并向后抛起,使得原来板结的土壤变得相对松软,因此,作业较为省力,整体能耗较低。
2.耧脚下端向后弯曲,机械前进时,耧脚能够较为容易的伸入土壤中,相对于现有技术中耧脚向前弯曲的情况,本方案耧脚无需翻起土壤,第一清堵刀轴转动时,能够将前方抛来的土壤进一步打碎,使其更加细化,同时,第一清堵刀轴的刀片还能够将耧脚上的泥草顺着耧脚拨下,防止泥草在耧脚上的积累,降低了整体能耗,随后土壤在镇压辊的作用下被压实,确保土壤保持正常压实程度,第二清堵刀轴旋转时,经过辊齿侧边,即可将辊齿上的泥草打掉,防止泥草缠绕,降低整机能耗。
3.辊齿端部向后倾斜,便于泥草从辊齿滑落。
4.第二清堵刀轴与镇压辊转向相同,则二者相互靠近的边缘运动方向相反,当第二清堵刀轴刀片经过镇压辊处时,便可将其表面缠绕的泥草打掉,降低整体能耗。
5.第二清堵刀轴上的刀片前端设置刀刃,能够顺利将镇压辊斩断,降低整机能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一种旋耕机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一种旋耕机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安装支架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安装支架的左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辊齿的主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辊齿左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辊齿俯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第二清堵刀轴刀片相对于辊齿的分布示意图;
其中,
机架-1;
安装支架-2、前横梁-21、后横梁-22、上连接耳-23、下连接耳-24、连杆-25;
动力传输机构-3;
旋耕刀轴-4;
耧脚-5;
箱体-6;
第一清堵刀轴-7;
镇压辊-8、辊齿-81;
第二清堵刀轴-9。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旋耕机,包括机架1,本实施例中,所述机架1的主要作用是为其余各零部件提供安装位置,机架1不限于特定形状,只要能够满足将各零部件按照要求安装、配合,并实现相应功能即可,为了避免机架1遮挡需要表示清楚的零部件,图中机架1的形状并未完全绘制出。
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用于将旋耕机整体安装至牵引机械上的安装支架2;所述安装支架2包括设置在机架1上的前横梁21、后横梁22。
前横梁21上方设置有上连接耳23,上连接耳23与前横梁21、后横梁22之间通过连杆25固定连接。
所述前横梁21上设置两个下连接耳24,下连接耳24位于上连接耳23下方两侧。
所述机架1上还设置有动力传输机构3,动力传输机构3与牵引机械进行动力联接。所述动力传输机构3包括输入轴、输出轴,所述输入轴连接至牵引机械的动力输出端,所述输入轴与输出轴通过锥齿轮机构或者涡轮蜗杆机构联动。
所述前横梁21的下方或者其下方的前侧设置有旋耕刀轴4,所述旋耕刀轴4与动力传输机构3联动。所述动力传输机构3通过齿轮传动结构或者链传动结构驱动旋耕刀轴4。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一种旋耕机,包括机架1、安装支架2、动力传输机构3、旋耕刀轴4、耧脚5、箱体6、第一清堵刀轴7、镇压辊8、第二清堵刀轴9。
本实施例中,所述机架1的主要作用是为其余各零部件提供安装位置,机架1不限于特定形状,只要能够满足将各零部件按照要求安装、配合,并实现相应功能即可,为了避免机架1遮挡需要表示清楚的零部件,图中机架1的形状并未完全绘制出。
如图2所示,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用于将旋耕机整体安装至牵引机械上的安装支架2;牵引机械为拖拉机等。
如图3、4所示,所述安装支架2包括设置在机架1上的前横梁21、后横梁22;前横梁21上方设置有上连接耳23,上连接耳23与前横梁21、后横梁22之间各通过两根连杆25固定连接;所述前横梁21上设置两个下连接耳24,下连接耳24位于上连接耳23下方两侧。
如图2所示,所述机架1上还设置有动力传输机构3,动力传输机构3与牵引机械进行动力联接;所述动力传输机构3包括输入轴、输出轴,所述输入轴连接至牵引机械的动力输出端,所述输入轴与输出轴通过锥齿轮机构或者涡轮蜗杆机构联动。
如图2所示,所述安装支架2的安装点下方前侧设置有旋耕刀轴4,旋耕刀轴4后方设置有圆形的耧脚5,耧脚5上端通向机架1的箱体6底部,耧脚5下端向后弯曲;所述耧脚5弯曲的部位呈圆弧形,且此圆弧的圆心与第一清堵刀轴7轴线重合。
所述耧脚5后方设置有第一清堵刀轴7,第一清堵刀轴7上的刀片转动时经过耧脚5侧边;进一步的,第一清堵刀轴7转动时,所述耧脚5两侧均有刀片经过。
如图5-7所示,所述第一清堵刀轴7后侧设置镇压辊8,镇压辊8上设置辊齿81;所述辊齿81在镇压辊8表面上的投影为U形,沿镇压辊8轴线方向的投影为三角形,以辊齿81的移动方向为前,所述辊齿81端部向后倾斜。
如图2、8所示,镇压辊8后方设置第二清堵刀轴9,第二清堵刀轴9上的刀片转动时经过辊齿81侧边;进一步的,以第二清堵刀轴9上的刀片移动方向为前,第二清堵刀轴9上的刀片前端设置刀刃。所述辊齿81的两侧均有第二清堵刀轴9上的刀片经过。
如图2、8所示,所述第二清堵刀轴9上的刀片呈长条状,且刀片垂直于第二清堵刀轴9轴线,刀片端部向辊齿81方向弯曲。
如图2所示,所述旋耕刀轴4、第一清堵刀轴7、第二清堵刀轴9与动力传输机构3联动,且所述旋耕刀轴4、第一清堵刀轴7、镇压辊8转向相同,所述第二清堵刀轴9与镇压辊8转向相同。所述动力传输机构3通过齿轮传动结构或者链传动结构驱动旋耕刀轴4、第一清堵刀轴7、第二清堵刀轴9。
工作原理: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旋耕机在实际应用时,将旋耕机通过安装支架2安装在牵引机械上,并将动力传输机构3与牵引机械进行动力联接;本实用新型中,将旋耕刀轴4设置在了前横梁21的下方或者其下方的前侧,进而将整机的重心前移,在实际作业时,牵引机械能够相对容易的“压”住旋耕机,防止其“上浮”,降低了整体能耗,且能够同时兼顾旋耕深度及旋耕速度,旋耕刀轴4将土壤打碎并向后抛起,使得原来板结的土壤变得相对松软,而耧脚5下端向后弯曲,机械前进时,耧脚5能够较为容易的伸入土壤中,相对于现有技术中耧脚5向前弯曲的情况,本方案耧脚5无需翻起土壤,因此,作业较为省力,整体能耗较低,第一清堵刀轴7转动时,能够将前方抛来的土壤进一步打碎,使其更加细化,同时,第一清堵刀轴7的刀片还能够将耧脚5上的泥草顺着耧脚5拨下,防止泥草在耧脚5上的积累,降低了整体能耗,随后土壤在镇压辊8的作用下被压实,确保土壤保持正常压实程度,第二清堵刀轴9旋转时,经过辊齿81侧边,即可将辊齿81上的泥草打掉,防止泥草缠绕,降低整机能耗。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旋耕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用于将旋耕机整体安装至牵引机械上的安装支架(2);
所述安装支架(2)包括设置在机架(1)上的前横梁(21)、后横梁(22);
前横梁(21)上方设置有上连接耳(23),上连接耳(23)与前横梁(21)、后横梁(22)之间通过连杆(25)固定连接;
所述前横梁(21)上设置两个下连接耳(24),下连接耳(24)位于上连接耳(23)下方两侧;
所述机架(1)上还设置有动力传输机构(3),动力传输机构(3)与牵引机械进行动力联接;
所述前横梁(21)的下方或者其下方的前侧设置有旋耕刀轴(4),所述旋耕刀轴(4)与动力传输机构(3)联动;
所述旋耕刀轴(4)后方设置有耧脚(5),耧脚(5)上端通向机架(1)的箱体(6)底部,耧脚(5)下端向后弯曲;
所述耧脚(5)后方设置有第一清堵刀轴(7),第一清堵刀轴(7)上的刀片转动时经过耧脚(5)侧边;
所述第一清堵刀轴(7)后侧设置镇压辊(8),镇压辊(8)上设置辊齿(81);
镇压辊(8)后方设置第二清堵刀轴(9),第二清堵刀轴(9)上的刀片转动时经过辊齿(81)侧边;
第一清堵刀轴(7)、第二清堵刀轴(9)与动力传输机构(3)联动,且所述旋耕刀轴(4)、第一清堵刀轴(7)、镇压辊(8)转向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传输机构(3)包括输入轴、输出轴,所述输入轴连接至牵引机械的动力输出端,所述输入轴与输出轴通过锥齿轮机构或者涡轮蜗杆机构联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传输机构(3)通过齿轮传动结构或者链传动结构驱动旋耕刀轴(4)、第一清堵刀轴(7)、第二清堵刀轴(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耧脚(5)弯曲的部位呈圆弧形,且此圆弧的圆心与第一清堵刀轴(7)轴线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耕机,其特征在于:第一清堵刀轴(7)转动时,所述耧脚(5)两侧均有刀片经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辊齿(81)在镇压辊(8)表面上的投影为U形,沿镇压辊(8)轴线方向的投影为三角形,以辊齿(81)的移动方向为前,所述辊齿(81)端部向后倾斜。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旋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清堵刀轴(9)与镇压辊(8)转向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耕机,其特征在于:以第二清堵刀轴(9)上的刀片移动方向为前,第二清堵刀轴(9)上的刀片前端设置刀刃。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辊齿(81)的两侧均有第二清堵刀轴(9)上的刀片经过。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143029.6U CN211880926U (zh) | 2020-01-21 | 2020-01-21 | 一种旋耕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143029.6U CN211880926U (zh) | 2020-01-21 | 2020-01-21 | 一种旋耕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880926U true CN211880926U (zh) | 2020-11-10 |
Family
ID=733035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143029.6U Active CN211880926U (zh) | 2020-01-21 | 2020-01-21 | 一种旋耕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880926U (zh) |
-
2020
- 2020-01-21 CN CN202020143029.6U patent/CN21188092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588315C (zh) | 水平式主动拨草轮防堵装置 | |
US4051902A (en) | Soil cultivating implements | |
CN109247089A (zh) | 一种苗带整理多功能玉米播种机 | |
CN210781984U (zh) | 秸秆根茬还田深松耙压联合耕地机 | |
CN201533490U (zh) | 联合整地机 | |
CN211580569U (zh) | 一种便于清堵的旋耕施肥播种机 | |
CN211880926U (zh) | 一种旋耕机 | |
CN211064060U (zh) | 一种耕地机 | |
CN208300231U (zh) | 秸秆还田深旋机 | |
CN112119750A (zh) | 秸秆粉碎还田深松机机构 | |
US2669067A (en) | Method of cultivating row crops | |
CN212992947U (zh) | 一种可实现稻茬地洁区作业的智能化复式播种机 | |
CN212487109U (zh) | 自动清堵旋耕机 | |
CN210610256U (zh) | 一种旋耕施肥播种机 | |
GB2127262A (en) | A soil cultivating machine | |
CN208821157U (zh) | 水平旋转动力驱动耙 | |
CN209462961U (zh) | 秸秆根茬还田粉碎混埋联合整地机 | |
GB2079121A (en) | Rotors for agricultural machines | |
CN116171658B (zh) | 一种主动防堵的双刃型埋茬碎土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 |
CN212138410U (zh) | 秸秆粉碎还田深松机机构 | |
CN207070602U (zh) | 刀锤联合耕耙机 | |
CN210352068U (zh) | 灭茬、旋耕、深松联合整地机 | |
CN221901295U (zh) | 一种旋耕起垄机 | |
CN110337841A (zh) | 一种新型多用旋耕刀 | |
CN214429979U (zh) | 通轴式旋耕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