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79742U - 具有兼容功能的伺服编码器连接线束 - Google Patents

具有兼容功能的伺服编码器连接线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79742U
CN211879742U CN202020872834.2U CN202020872834U CN211879742U CN 211879742 U CN211879742 U CN 211879742U CN 202020872834 U CN202020872834 U CN 202020872834U CN 211879742 U CN211879742 U CN 2118797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n
plug
data
encoder
conn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87283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德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Yitaop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Yitaop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Yitaop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Yitaop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87283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797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797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7974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具有兼容功能的伺服编码器连接线线束,包括与第一目标编码器对接的第一数据连接部、与第二目标编码器对接的第二数据连接部、及用以实现所述第一数据连接部和第二数据连接部通断的数据对接部;所述第一目标编码器通过所述第一数据连接部直接与外部设备连接,所述第二目标编码器通过数据对接部将所述第一数据连接部和第二数据连接部连接后的整体与外部设备连接,只需使用一根连接线即可实现与不同的目标驱动器对接,快捷方便。

Description

具有兼容功能的伺服编码器连接线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兼容功能的伺服编码器连接线束,属于设备数据通信领域。
背景技术
市面上的伺服驱动器的连接线一般具有排他性,即各品牌的伺服驱动器需使用与该伺服驱动器同品牌的连接线才能使其与外部设备连接,这会制约用户对伺服驱动器的品牌的选择和替换,带来较多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兼容两种目标驱动器的伺服编码器连接线束,其操作方便快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兼容功能的伺服编码器连接线束,包括与第一目标编码器对接的第一数据连接部、与第二目标编码器对接的第二数据连接部、及用以实现所述第一数据连接部和第二数据连接部通断的数据对接部;所述第一目标编码器通过所述第一数据连接部直接与外部设备连接,所述第二目标编码器通过数据对接部将所述第一数据连接部和第二数据连接部连接后的整体与外部设备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对接部包括与所述第一数据连接部连接的第一对接插头、及与所述第二数据连接部连接的第二对接插头,所述第一对接插头和第二对接插头插接或分离以实现所述第一数据连接部和第二数据连接部的通断。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数据连接部包括与第一目标编码器连接的第一插头及与所述第一插头连接的第一导线,所述第一对接插头与所述第一导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插头具有A针脚、B针脚、C针脚、D针脚、F针脚、S 针脚、R针脚及H针脚,所述第一对接插头具有9个针脚,其中A针脚与第1 针脚连接,B针脚与第2针脚连接,C针脚与第4针脚连接,D针脚与第5针脚连接,F针脚与第3针脚连接、S针脚与第6针脚连接、R针脚与第9针脚连接,H针脚与第8针脚连接,且R针脚和H针脚对连,第6针脚与第7针脚对连。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插头还包括J针脚及L针脚,J针脚与L针脚对连。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数据连接部包括与第二目标编码器连接的第二插头及与所述第二插头连接的第二导线,所述第二对接插头与所述第二导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插头具有14个针脚,所述第二对接插头具有9个针脚,其中第二对接插头的第1针脚与第二插头的第5针脚连接,第二对接插头的第2 针脚与第二插头的第4针脚连接,第二对接插头的第3针脚与第二插头的第10 针脚连接,第二对接插头的第4针脚与第二插头的第7针脚连接,第二对接插头的第5针脚与第二插头的第9针脚连接,第二对接插头的第6针脚与第二插头的第14针脚连接,第二对接插头的第7针脚与第二插头的第2针脚连接,第二对接插头的第9针脚与第二插头的第13针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有数据对接部,该数据对接部可使得第一数据连接部及第二数据连接部通断,继而使得第一目标编码器通过第一数据连接部直接与外部设备连接,第二目标编码器通过数据对接部将第一数据连接部和第二数据连接部连接后的整体与外部设备连接,快捷方便。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兼容功能的连接线的接线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第一插头的针脚的截面图。
图3为图1中的第二插头的针脚的截面图。
图4为图1中的第一对接插头的针脚的截面图。
图5为图1中的第二对接插头的针脚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请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的一种具有兼容功能的伺服编码器连接线束,包括与第一目标编码器对接的第一数据连接部、与第二目标编码器对接的第二数据连接部、及用以实现所述第一数据连接部和第二数据连接部通断的数据对接部3;所述第一目标编码器通过所述第一数据连接部直接与外部设备连接,所述第二目标编码器通过数据对接部3将所述第一数据连接部和第二数据连接部连接后的整体与外部设备连接。这样,本申请的伺服编码器连接线束既可与第一目标编码器连接,也可与第二目标编码器连接,只需一根即可实现实现与不同的目标驱动器对接,快捷方便。
在本实施例中,该连接线束用以兼容两个目标驱动器,诚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该连接线束也可相对应的增加插头以与其它目标驱动器对接,在此不做具体限定,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请参见图1、图2及4,所述数据对接部3包括与所述第一数据连接部连接的第一对接插头31、及与所述第二数据连接部连接的第二对接插头32,所述第一对接插头31和第二对接插头32插接或分离以实现所述第一数据连接部和第二数据连接部的通断。即,第一对接插头31为公插,第二对接插头32为母插,两者插接实现第一插头1与第二插头2的信号连接,继而实现第二目标编码器与外部设备之间的信号连接。所述第一数据连接部包括与第一目标编码器连接的第一插头1及与所述第一插头1连接的第一导线,所述第一对接插头31与所述第一导线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插头1具有A针脚、B针脚、C针脚、D针脚、F针脚、S 针脚、R针脚及H针脚,所述第一对接插头31具有9个针脚。A针脚与第1针脚连接,B针脚与第2针脚连接,C针脚与第4针脚连接,D针脚与第5针脚连接,F针脚与第3针脚连接、S针脚与第6针脚连接、R针脚与第9针脚连接,H 针脚与第8针脚连接,且R针脚和H针脚对连,第6针脚与第7针脚对连。所述第一插头1还包括J针脚及L针脚,J针脚与L针脚对连。
将第一目标编码器与外部设备连接时,第一插头1与第一目标编码器插接,第一对接插头31与外部设备插接。
请参见图1、图3及图5,呈上述,相应的,所述第二数据连接部包括与第二目标编码器连接的第二插头2及与所述第二插头2连接的第二导线,所述第二对接插头32与所述第二导线连接。
所述第二插头2具有14个针脚,所述第二对接插头32具有9个针脚,其中第二对接插头32的第1针脚与第二插头2的第5针脚连接,第二对接插头32 的第2针脚与第二插头2的第4针脚连接,第二对接插头32的第3针脚与第二插头2的第10针脚连接,第二对接插头32的第4针脚与第二插头2的第7针脚连接,第二对接插头32的第5针脚与第二插头2的第9针脚连接,第二对接插头32的第6针脚与第二插头2的第14针脚连接,第二对接插头32的第7针脚与第二插头2的第2针脚连接,第二对接插头32的第9针脚与第二插头2的第13针脚连接。第二插头2的第14针脚还跟第二插头2的16针脚连接,第二插头2的第13针脚还跟第二插头2的15针脚连接。
将第二目标编码器与外部设备连接时,第二插头2与第二目标编码器插接,第二对接插头32与第一对接插头31插接,第一插头1与外部设备连接。
请参见图4及图5,通过上述可知,第一对接插头31及第二对接插头32的针脚一致,以方便插接进而实现数据连接。
综上所述:通过设置有数据对接部3,该数据对接部3可使得第一数据连接部及第二数据连接部通断,继而使得第一目标编码器通过第一数据连接部直接与外部设备连接,第二目标编码器通过数据对接部3将第一数据连接部和第二数据连接部连接后的整体与外部设备连接,快捷方便。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7)

1.一种具有兼容功能的伺服编码器连接线束,其特征在于,包括与第一目标编码器对接的第一数据连接部、与第二目标编码器对接的第二数据连接部、及用以实现所述第一数据连接部和第二数据连接部通断的数据对接部;所述第一目标编码器通过所述第一数据连接部直接与外部设备连接,所述第二目标编码器通过数据对接部将所述第一数据连接部和第二数据连接部连接后的整体与外部设备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兼容功能的伺服编码器连接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对接部包括与所述第一数据连接部连接的第一对接插头、及与所述第二数据连接部连接的第二对接插头,所述第一对接插头和第二对接插头插接或分离以实现所述第一数据连接部和第二数据连接部的通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兼容功能的伺服编码器连接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连接部包括与第一目标编码器连接的第一插头及与所述第一插头连接的第一导线,所述第一对接插头与所述第一导线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兼容功能的伺服编码器连接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头具有A针脚、B针脚、C针脚、D针脚、F针脚、S针脚、R针脚及H针脚,所述第一对接插头具有9个针脚,其中A针脚与第1针脚连接,B针脚与第2针脚连接,C针脚与第4针脚连接,D针脚与第5针脚连接,F针脚与第3针脚连接、S针脚与第6针脚连接、R针脚与第9针脚连接,H针脚与第8针脚连接,且R针脚和H针脚对连,第6针脚与第7针脚对连。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兼容功能的伺服编码器连接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头还包括J针脚及L针脚,J针脚与L针脚对连。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兼容功能的伺服编码器连接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数据连接部包括与第二目标编码器连接的第二插头及与所述第二插头连接的第二导线,所述第二对接插头与所述第二导线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兼容功能的伺服编码器连接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插头具有14个针脚,所述第二对接插头具有9个针脚,其中第二对接插头的第1针脚与第二插头的第5针脚连接,第二对接插头的第2针脚与第二插头的第4针脚连接,第二对接插头的第3针脚与第二插头的第10针脚连接,第二对接插头的第4针脚与第二插头的第7针脚连接,第二对接插头的第5针脚与第二插头的第9针脚连接,第二对接插头的第6针脚与第二插头的第14针脚连接,第二对接插头的第7针脚与第二插头的第2针脚连接,第二对接插头的第9针脚与第二插头的第13针脚连接。
CN202020872834.2U 2020-05-22 2020-05-22 具有兼容功能的伺服编码器连接线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8797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72834.2U CN211879742U (zh) 2020-05-22 2020-05-22 具有兼容功能的伺服编码器连接线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72834.2U CN211879742U (zh) 2020-05-22 2020-05-22 具有兼容功能的伺服编码器连接线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79742U true CN211879742U (zh) 2020-11-06

Family

ID=732344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872834.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879742U (zh) 2020-05-22 2020-05-22 具有兼容功能的伺服编码器连接线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797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72332B (zh) 一种网络接口和串口通信转换设备及液晶电视调试系统
CN203233020U (zh) Usb同步充电线缆
CN211879742U (zh) 具有兼容功能的伺服编码器连接线束
CN212874974U (zh) 一种多用途共用连接器
CN208690684U (zh) 一种模块化可转接数据线
CN202103290U (zh) Usb连接线、连接端子及接头
CN105207031A (zh) 一种数据线接头的连接结构
CN203277705U (zh) 一种射频连接器
WO2021057685A1 (zh) 一种y型数据线及连接端头
CN210272745U (zh) 一种板对板防脱连接器
CN203967383U (zh) 插头连接器
CN202373822U (zh) 分支器
CN215989458U (zh) 一种便于接插的连接器
CN205543609U (zh) 一种改进型数据转换接头
CN219419639U (zh) 一种快速连接磁性接口
CN218275432U (zh) 一种二合一多功能数据线
CN204947283U (zh) Usb连接装置
CN219535037U (zh) 带卡线槽的type-c接头
CN204333527U (zh) 具有连接座的usb数据线
CN204481293U (zh) 多功能数据线通用结构
CN212659785U (zh) 一种多用途转接线组件
CN204558727U (zh) 一种用于充电器设备的连接器接口
CN217823390U (zh) 插接式防呆连接器
CN216251517U (zh) 一种多功能转接头
CN217544939U (zh) 一种刺破式快速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