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79600U - 卫通卫导设备 - Google Patents

卫通卫导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79600U
CN211879600U CN202020563856.0U CN202020563856U CN211879600U CN 211879600 U CN211879600 U CN 211879600U CN 202020563856 U CN202020563856 U CN 202020563856U CN 211879600 U CN211879600 U CN 2118796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tellite
antenna array
antenna
guard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56385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龚乐
张品春
常纯晔
王宁
常桂林
李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Haige Communication Group Inc Co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Haige Communication Group Inc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Haige Communication Group Inc Co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Haige Communication Group Inc Co
Priority to CN20202056385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796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796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796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卫通卫导设备,包括:卫导天线阵列,卫导天线阵列为平面天线阵列;卫导天线阵列所在平面为卫导平面;卫导平面的几何中心为卫导中心;卫通天线阵列,与卫导天线阵列共同形成容纳腔;卫通天线阵列的一端靠近平面设置,且卫通天线阵列朝远离卫导中心的方向倾斜;设于容纳腔内的卫星通信电路,卫星通信电路电连接卫通天线阵列;设于容纳腔内的卫星导航电路,卫星导航电路电连接卫导天线阵列,从而可以较小的尺寸,实现较高的低仰角性能,提高了卫通卫导设备的实用性。

Description

卫通卫导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卫通卫导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卫星通信和卫星导航技术,利用卫星作为中继站进行移动通信或导航。在传统的卫通卫导设备中,卫通卫导的一体化天线一般通过参考动中通的机械伺服进行实现,或者借鉴雷达的平面相控阵天线进行实现。
在采用机械伺服天线时,可通过机械伺服结构来实现方位角和俯仰角的扫描,卫通链路设计简单,天线波束方向固定。然而,机械伺服天线的尺寸较大,终端直径一般超过400mm(毫米),且抗振性差。
而在采用平面相控阵天线实现卫通卫导一体化天线时,叠层结构简单,天线阵列在同一平面铺开,天线整体高度较低。但终端直径一般超过300mm,终端尺寸大。同时,由于卫通天线和卫导天线共平面,天线阵子之间耦合较大,导致天线阵的低仰角性能差。
也即,在实现过程中,发明人发现传统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传统的卫通卫导设备,难以同时实现小尺寸和高低仰角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技术中存在的难以同时实现小尺寸和高低仰角性能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以较小的尺寸,实现较高的低仰角性能的卫通卫导设备。
一种卫通卫导设备,包括:
卫导天线阵列,卫导天线阵列为平面天线阵列;卫导天线阵列所在平面为卫导平面;卫导平面的几何中心为卫导中心;
卫通天线阵列,与卫导天线阵列共同形成容纳腔;卫通天线阵列的一端靠近卫导平面设置,且卫通天线阵列朝远离卫导中心的方向倾斜;
设于容纳腔内的卫星通信电路,卫星通信电路电连接卫通天线阵列;
设于容纳腔内的卫星导航电路,卫星导航电路电连接卫导天线阵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卫星导航电路包括卫导射频模块和抗干扰模块;卫导射频模块分别电连接抗干扰模块和卫导天线阵列;
卫导射频模块贴合卫导天线阵列设置;抗干扰模块靠近卫导射频模块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卫星导航电路还包括功放模块和电连接功放模块的滤波器;滤波器连接卫导射频模块;
功放模块和滤波器均设置在卫导射频模块和抗干扰模块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卫星通信电路包括卫通收发组件和电连接卫通收发组件的波束控制模块;
卫通收发组件贴合卫通天线阵列设置;波束控制模块的几何中心与卫通收发组件的结合中心平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卫星通信电路还包括电连接波束控制模块的惯导电路;
惯导电路贴合波束控制模块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卫导天线阵列包括北斗天线和GPS天线;
北斗天线和GPS天线均电连接卫星导航电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卫通天线阵列包括至少两个天通天线;
各天通天线与卫导平面之间成30°至60°夹角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各天通天线与卫导平面之间成45°夹角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卫通卫导设备还包括金属隔离板;
金属隔离板设置在卫导天线阵列与卫星导航电路之间,以及卫通天线阵列与卫星通信电路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卫通卫导设备还包括天线合路器、底座和电源模块;
天线合路器分别电连接卫星通信电路和卫星导航电路;天线合路器贴合卫星通信电路设置;
底座机械连接金属隔离板;电源模块固定于底座上,并分别电连接天线合路器和卫星通信电路。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申请各实施例中的卫通卫导设备,包括:卫导天线阵列,卫导天线阵列为平面天线阵列;卫导天线阵列所在平面为卫导平面;卫导平面的几何中心为卫导中心;卫通天线阵列,与卫导天线阵列共同形成容纳腔;卫通天线阵列的一端靠近平面设置,且卫通天线阵列朝远离卫导中心的方向倾斜;设于容纳腔内的卫星通信电路,卫星通信电路电连接卫通天线阵列;设于容纳腔内的卫星导航电路,卫星导航电路电连接卫导天线阵列。本申请通过将卫通天线阵列朝远离卫导中心的方向倾斜设置,从而可降低卫通卫导设备的直径,并且减少卫通天线阵列与卫导天线阵列之间的互扰,提高天线阵列低仰角性能,同时通过将卫星通信电路和卫星导航电路设置在容纳腔内,进一步地缩小卫通卫导设备的尺寸,进而以较小的尺寸,实现较高的低仰角性能,提高了卫通卫导设备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通过附图中所示的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的更具体说明,本申请的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清晰。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且并未刻意按实际尺寸等比例缩放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申请的主旨。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卫通卫导设备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卫通卫导设备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卫通卫导设备的第三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卫通卫导设备的俯视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卫通卫导设备的第四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申请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首选实施例。但是,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申请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并与之结合为一体,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设置”、“贴合”、“朝……方向”、“远离”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多个”可以为至少两个。
本申请中,卫通信号可以为卫通卫导设备与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传输的通信信号,可以为下述情况的任一种:(1)通信信号为卫通卫导设备向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传输的信号;(2)通信信号为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向卫通卫导设备传输的信号;(3)通信信号包括卫通卫导设备向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传输的信号,和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向卫通卫导设备传输的信号。
卫导信号可以为卫通卫导设备与卫星导航系统之间传输的通信信号,可以为下述情况的任意一种:(1)通信信号为卫通卫导设备向卫星导航系统传输的信号;(2)通信信号为卫星导航系统向卫通卫导设备传输的信号;(3)通信信号包括卫通卫导设备向卫星导航系统传输的信号,和卫星导航系统向卫通卫导设备传输的信号。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提供了一种卫通卫导设备,包括:
卫导天线阵列110,卫导天线阵列110为平面天线阵列;卫导天线阵列110所在平面为卫导平面;卫导平面的几何中心为卫导中心;
卫通天线阵列120,与卫导天线阵列110共同形成容纳腔130;卫通天线阵列120的一端靠近卫导平面设置,且卫通天线阵列120朝远离卫导中心的方向倾斜;
设于容纳腔130内的卫星通信电路140,卫星通信电路140电连接卫通天线阵列120;
设于容纳腔130内的卫星导航电路150,卫星导航电路150电连接卫导天线阵列110。
具体地,卫导天线阵列110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卫导天线阵子。卫导天线阵子可以为与导航卫星进行通信的天线,包括但不局限于北斗天线、格洛纳斯天线、GPS(Global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天线和伽利略天线等。当卫导天线阵子的数量为多个时,任意两个卫导天线阵子可以为以下三种情况的任一种:(1)两个卫导天线阵子均为同一频段的天线,如都可以为北斗B3频段天线;(2)两个卫导天线阵子是同一卫星导航系统中不同频段的天线,例如北斗B1频段天线和北斗B3频段天线;(3)两个卫导天线阵子分别是不同卫星导航系统的天线,例如GPS L1频段天线和北斗B1频段天线。
进一步地,卫导天线阵列110可以包括不同卫星导航系统的天线,从而可支持与多个卫星导航系统进行通信,提高卫通卫导设备的实用性。
卫通天线阵列120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卫通天线阵子。卫通天线阵子可以为与移动通信卫星进行通信的天线,例如可以是天通天线或其他移动通信卫星天线。当卫通天线阵子的数量为多个时,任意两个卫通天线阵子可以为以下三种情况的任意一种:(1)两个卫通天线阵子均为同一频段的天线;(2)两个卫通天线阵子是同一卫星导航系统中不同频段的天线;(3)两个卫通天线阵子分别是不同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天线。
卫星通信电路140可以为对接收到的卫通信号进行信号处理,以及控制卫通信号发射的电路;卫星导航电路150可以为分别对收发的卫导信号进行信号处理的电路。
卫导天线阵列110为平面天线阵列,当卫导天线阵列110包括多个卫导天线阵子时,各卫导天线阵子可设置于同一平面,而卫导天线阵列110所在平面为卫导平面,卫导平面的几何中心为卫导中心。
卫通天线阵列120相对于卫导天线阵列110朝外倾斜设置,具体而言,卫通天线阵列120包括一端和相对于一端的另一端,卫通天线阵列120的一端靠近卫导平面设置,且卫通天线阵列120的另一端朝远离卫导中心的方向设置。卫通天线阵列120在卫导平面上的投影,与卫导天线阵列110部分重合或不重合,从而可缩减卫导天线阵列110的间距,并减小了卫通卫导设备的直径。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卫通天线阵列120可设置在卫导天线阵列110的下方,卫通天线阵列120靠近卫导天线阵列110的一端可与卫导平面平齐或略低于卫导平面。卫导天线阵列110布局在卫通卫导设备的顶层平面,天线剖面低;卫通天线阵列120布局顶层斜面设置,从而可实现最大化空间利用,减小卫通卫导设备的尺寸,同时还可提高卫通天线阵列120的低仰角收发性能,以及卫星天线阵列和卫导天线阵列110的收发隔离度,减小互扰,进而可同时支持卫星移动通信和卫星导航。本申请的卫通卫导设备,相对于机械伺服结构,整体高度较低,从而提高了通信的可靠性。
卫通天线阵列120和卫导天线阵列110共同形成有容纳腔130,卫星通信电路140和卫星导航电路150均设置在容纳腔130内,从而可利用最大化空间利用,实现小型化。卫星通信电路140电连接卫通天线阵列120,从而可通过卫星通信电路140对接收到的卫通信号进行处理,以及控制卫通信号的发射;卫星导航电路150电连接卫导天线阵列110,从而可通过卫星导航电路150对接收到的卫导信号进行处理,以及控制卫导信号的发射。
上述卫通卫导设备,包括:卫导天线阵列110,卫导天线阵列110为平面天线阵列;卫导天线阵列110所在平面为卫导平面;卫导平面的几何中心为卫导中心;卫通天线阵列120,与卫导天线阵列110共同形成容纳腔130;卫通天线阵列120的一端靠近平面设置,且卫通天线阵列120朝远离卫导中心的方向倾斜;设于容纳腔130内的卫星通信电路140,卫星通信电路140电连接卫通天线阵列120;设于容纳腔130内的卫星导航电路150,卫星导航电路150电连接卫导天线阵列110。本申请通过将卫通天线阵列120朝远离卫导中心的方向倾斜设置,从而可降低卫通卫导设备的直径,并且减少卫通天线阵列120与卫导天线阵列110之间的互扰,提高天线阵列低仰角性能,同时通过将卫星通信电路140和卫星导航电路150设置在容纳腔130内,进一步地缩小卫通卫导设备的尺寸,进而以较小的尺寸,实现较高的低仰角性能,提高了卫通卫导设备的实用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卫星导航电路150包括卫导射频模块151和抗干扰模块153;卫导射频模块151分别电连接抗干扰模块153和卫导天线阵列110;
卫导射频模块151贴合卫导天线阵列110设置;抗干扰模块153靠近卫导射频模块151设置。
具体地,卫星导航电路150中包括均设置在容纳腔130内的卫导射频模块151和抗干扰模块153,卫导天线阵列110电连接卫导射频模块151,卫导射频模块151电连接抗干扰模块153。其中,卫导射频模块151可以为对卫导信号进行信号处理的电路,所进行的信号处理包括但不局限于信号变频、信号滤波、信号放大、信号衰减、信号合成和信号分发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组合。
抗干扰模块153可以为对接收到的卫导信号进行抗干扰算法处理的电路模块,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并不涉及抗干扰算法的改进,抗干扰模块153可用于执行现有技术中任一种抗干扰算法。进一步地,抗干扰模块153可以为北斗抗干扰模块153。
卫导射频模块151可以贴合卫导天线阵列110设置,卫导射频模块151与卫导天线阵列110可采用直接对插的方式进行连接,从而可减少接插损耗,改善接收灵敏度。进一步地,卫导射频模块151的几何中心可与卫导天线阵列110的几何中心对齐,使得卫导射频模块151设置于卫导天线阵列110的正下方,从而可更便于卫导射频模块151与卫导天线阵列110直接对插。
抗干扰模块153靠近卫导射频模块151设置,卫导天线阵列110、卫导射频模块151和抗干扰模块153从上至下依次设置,从而可充分利用容纳腔130的空间,减小卫通卫导设备的尺寸。
在一个实施例中,卫星导航电路150还包括功放模块155和电连接功放模块155的滤波器157;滤波器157连接卫导射频模块151;
功放模块155和滤波器157均设置在卫导射频模块151和抗干扰模块153之间。
具体地,卫星导航电路150还包括功放模块155和滤波器157。在一个示例中,功放模块155可包括功率放大器;滤波器157可以为腔体滤波器157。功放模块155连接滤波器157,滤波器157连接卫导射频模块151,当需要向导航卫星传输卫导信号时,可依次通过功放模块155、滤波器157、卫导射频模块151和卫导天线阵列110进行发射。
参见图2,功放模块155和滤波器157均设于容纳腔130内,且功放模块155设置在卫导射频模块151和抗干扰模块153之间,滤波器157设置在卫导射频模块151和抗干扰模块153之间。进一步地,功放模块155和滤波器157可设置在卫导射频模块151的下方中间,也即将功放模块155与滤波器157视为整体,则该整体的几何中心与卫导射频模块151的几何中心对齐,从而可减少射频线缆的长度,降低连接损耗。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卫星通信电路140包括卫通收发组件141和电连接卫通收发组件141的波束控制模块143;
卫通收发组件141贴合卫通天线阵列120设置;波束控制模块143的几何中心与卫通收发组件141的结合中心平齐。
具体地,卫星通信电路140包括设置在容纳腔130内的卫通收发组件141和波束控制模块143,其中,卫通收发组件141可以为对卫通信号进行信号处理的电路,所进行的信号处理包括但不局限于信号滤波、信号放大、信号衰减、信号合成和信号分发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组合。波束控制电路为执行全数字化波束指向的电路,也即波束控制电路可以确认卫通信号的相移量,和/或在数字域对卫通信号进行移相。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并不涉及全数字化波束指向方法的改进,波束控制电路可用于执行现有技术中任一种全数字化波束指向方案。
卫通天线阵列120电连接卫通收发组件141,卫通收发组件141电连接波束控制电路。卫通收发组件141贴合卫通天线阵列120设置,使得卫通收发组件141与卫通天线阵列120之间可以采用直接对插的方式进行连接,从而可减小接插损耗,改善接收灵敏度、发射EIRP(Equivalent Isotropically Radiated Power,等效全向辐射功率)值。
卫通收发组件141的数量可以与卫导天线阵列110中卫导天线阵子的数量相等,当卫导天线阵子的数量为多个时,各卫通收发组件141与各卫导天线阵子分别一一对应设置,每一个卫通收发组件141均贴合对应的卫导天线阵子设置。
波束控制模块143的几何中心与卫通收发组件141的几何中心平齐,当卫通收发组件141的数量为多个时,波束控制模块143的几何中心可以与各卫通收发组件141的几何中心平齐,从而可使得波束控制模块143和卫通收发组件141之间的收发射频线缆走线最短,降低连接损耗。
进一步地,波束控制模块143可设置在功放模块155和滤波器157的下方,也即功放模块155的一侧可朝向卫导射频模块151,相对的另一侧可朝向波束控制模块143;类似地,滤波器157的一侧可朝向卫导射频模块151,相对的另一侧可朝向波束控制模块143。在一个示例中,波束控制模块143可设置在功放模块155和滤波器157的正下方,换言之,若将功放模块155与滤波器157视为整体,则波束控制电路的几何中心可与该整体的几何中心对齐,从而可减小卫星通信电路140和卫星导航电路150的尺寸。
在一个实施例中,卫星通信电路140还包括电连接波束控制模块143的惯导电路;
惯导电路贴合波束控制模块143设置。
具体地,卫星通信电路140还包括惯导电路,惯导电路电连接波束控制模块143。其中,惯导电路可以为获取卫星通信电路140或卫通天线阵列120的当前移动速度和当前位置数据的电路。波束控制模块143接收惯导电路传输的信息,从而可得到卫星通信电路140或卫通天线阵列120的姿态信息,并根据姿态信息完成数字波束指向。
惯导电路贴合波束控制模块143设置,此时卫导天线阵列110、波束控制模块143和惯导电路自上而下依次设置,进一步地,卫导天线阵列110、卫导射频模块151、功放模块155—滤波器157、抗干扰模块153、波束控制模块143、惯导电路自上而下依次设置。
本申请通过将惯导电路贴合波束控制模块143设置,从而可便于接线,便于工程实现。
在一个实施例中,卫导天线阵列110包括北斗天线和GPS天线;
北斗天线和GPS天线均电连接卫星导航电路150。
具体地,卫导天线阵列110可以包括北斗天线和GPS天线,且北斗天线和GPS天线设置在同一平面内,从而可通过北斗一代卫星导航系统、北斗二代卫星导航系统和GPS系统进行导航,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其中,北斗天线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任一北斗天线可以支持一种或多种频段的通信。当北斗天线的数量为多个时,各北斗天线所支持的频段可以相同或不同。GPS天线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
进一步地,卫导天线阵列110可以包括RDSS(Radio Determination SatelliteSystem,卫星无线电定位系统)S天线、RNSS(Radio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卫星无线电导航业务)B3天线、B1/L1天线和RDSS L天线中的任意一类或任意组合,各类型天线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其中,B1/L1天线可以支持北斗二代B1频段和GPS L1频段的天线。
在一个示例中,如图4所示,卫导天线阵列110可以包括4个RDSS S天线、4个RNSSB3天线、1个B1/L1天线和1个RDSS L天线。其中,RDSS S天线和RNSS B3天线可设置在同一北斗天线上,4个集成有S天线和B3天线的北斗天线按照圆阵列的排列方式均匀排布,B1/L1天线可以设置在任意两个北斗天线之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卫通天线阵列120包括至少两个天通天线;
各天通天线与卫导平面之间成30°至60°夹角设置。
具体地,卫通天线阵列120包括至少两个天通天线,天通天线的数量可以为2个、3个、5个或6个等,在一个示例中,天通天线的数量可以为8个。
天通天线包括顶端和相对于顶端的底端,顶端靠近卫导平面,进一步地,顶端可与卫导平面平齐。底端朝外设置,天通天线朝远离卫导中心的方向进行倾斜,此时天通天线在卫导平面上的投影与卫导天线阵列110部分重合或不重合。天通天线与卫导平面所成夹角可以为天通天线与卫导平面垂线的夹角,且夹角可以为锐角,则天通天线与卫导平面所成夹角的角度可以为30°(度)至60°,例如可以为30°、35°、40°、45°、50°、55°或60°等,从而可在提高卫导天线阵列110与卫通天线阵列120的隔离度时,保证容纳腔130的体积能够容纳卫星通信电路140和卫星导航电路150,便于电路设计和工程实现。
各天通天线的设置方式均可如上所示,且各天通天线与卫导平面所成夹角的角度可以相同或者不同。各天通天线的顶端可以沿卫导平面均匀排布,以使各天通天线的朝向互不相同,从而可降低各天通天线之间的干扰。
在一个实施例中,各天通天线与卫导平面之间成45°夹角设置。
具体地,各天通天线和卫导平面之间所成夹角均可以为45°,从而可进一步缩减天线阵面的尺寸,显著减小天线装置的直径,由Φ(直径)300mm缩减至Φ260mm。
同时,对于天通频点而言,针对于仰角为45°的移动通信卫星,天通天线相当于接收90°仰角的卫通信号,从而可提高增益;针对于仰角为0°的移动通信卫星,天通天线相当于接收45°仰角的卫星信号,从而可在其他天线增益大幅降低的情况下,天通天线能与移动通信卫星实现通信。
在一个实施例中,卫通卫导设备还包括金属隔离板;
金属隔离板设置在卫导天线阵列110与卫星导航电路150之间,以及卫通天线阵列120与卫星通信电路140之间。
具体地,金属隔离板设置在天线阵列与电路之间,包括卫导天线阵列110和卫星导航电路150之间,以及卫通天线阵列120和卫星通信电路140之间,从而可增加天线面之间的隔离度,减少相互影响。
具体而言,包括顶板以及侧壁,卫导天线阵列110设于顶板上,卫通天线阵列120设于侧壁上,顶板和侧壁共同形成有容纳腔130。侧壁可以包括多个平面,且各平面的尺寸可以相等,从而实现周期性结构的金属隔离板,使得卫通天线可以均匀排布。当卫通天线阵列120包括多个卫通天线阵子时,各卫通天线阵子可以沿卫导平面均匀排布,以降低各卫通天线阵子的互扰。
本申请的通过加设金属隔离板,特别是具有周期性结构的金属隔离板,从而可有效地增加天线面之间的隔离度,减少天线之间的相互影响。同时,还可有效增加天线的增益,从而提升灵敏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卫通卫导设备还包括天线合路器、底座160和电源模块;
天线合路器分别电连接卫星通信电路140和卫星导航电路150;天线合路器贴合卫星通信电路140设置;
底座160机械连接金属隔离板;电源模块固定于底座160上,并分别电连接天线合路器和卫星通信电路140。
具体地,底座160可与金属隔离板机械连接,以形成壳体。电源模块固定在底座160上,进一步地,电源模块可一体化安装在底座160上,从而可便于连线,且增加散热效率。
天线合路器设于容纳腔130内,且贴合卫星通信电路140设置,进一步地,天线合路器可与惯导电路一同贴合波束控制模块143设置,从而可减小天线合路器与电源模块的距离,方便接线。进一步地,卫通卫导设备还可包括射频接插件,例如TNC型接口、N型接口或BNC型接口,射频接插件可以设置在底座160上,,从而减小TNC与天线合路器的间距,方便接线。
为便于理解本申请的方案,下面通过一个具体的示例进行说明,如图5所示,提供了一种卫通卫导设备,其俯视图可如图4所示,包括金属隔离板、底座160、卫导天线阵列110、卫通天线阵列120、卫导射频模块151、功放模块155、腔体滤波器157、抗干扰模块153、卫通收发组件141、波束控制模块143、惯导电路、天线合路器、电源模块和TNC接口。
卫导射频模块151分别电连接卫导天线阵列110、抗干扰模块153和天线合路器;天线合路器分别电连接功放模块155、TNC接口、卫通收发组件141和波束控制模块143,波束控制模块143分别电连接惯导电路和卫通收发组件141,卫通收发组件141电连接卫通天线阵列120。功放模块155连接腔体滤波器157,腔体滤波器157连接卫导天线阵列110中的发射天线。
电源模块和TNC接口设置在底座160上,进一步地,电源模块可嵌设在底座160内,从而可方便连线,便于散热。底座160机械连接金属隔离板,金属隔离板可具有周期性结构。金属隔离板包括顶板以及侧壁,卫导天线阵列110设于顶板上,卫通天线阵列120设于侧壁上,卫导天线阵列110与卫通天线阵列120之间呈45°夹角设置。
其中,卫导天线阵列110可包括4个RDSS S天线、4个RNSS B3天线、1个B1/L1天线和1个RDSS L天线,卫通天线阵列120可包括8个天通天线,卫导天线阵列110和卫通天线阵列120的具体设置可如图4所示。斜面的金属隔离板可有效增加天线的增益,从而提升灵敏度。
金属隔离板的顶板和侧壁共同形成有容纳腔130,卫导射频模块151、功放模块155、腔体滤波器157、抗干扰模块153、卫通收发组件141、波束控制模块143、惯导电路和天线合路器均设置在容纳腔130内。
卫导射频模块151可设于卫导天线固定支架,即金属隔离板顶板的正下方,与北斗天线之间采用直接对插的方式进行连接,从而可减少接插损耗,改善北斗接收灵敏度。各卫通收发组件141分别设置在各天通天线的正下方,且卫通收发组件141与天通天线采用直接对插的方式进行连接,从而可减少接插损耗,改善接收灵敏度、发射EIRP值,进一步地,卫通收发组件141可还可以贴近结构壳体(即贴合金属隔离板设置),从而可改善散热效果。
功放模块155、腔体滤波器157就近设于卫导射频模块151的正下方,从而可减小射频线缆长度,降低连接损耗。波束控制模块143设于抗干扰模块153、腔体滤波器157正下方,且波束控制模块143的位置与卫通收发组件141中间部位齐平,使得波束控制模块143与卫通收发组件141之间的收发射频线缆可以走线最短,降低连接损耗。惯导电路和天线合路器靠近底座160设置,减小与底层一线通接口和电源模块的距离,方便接线。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卫通卫导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卫导天线阵列,所述卫导天线阵列为平面天线阵列;所述卫导天线阵列所在平面为卫导平面;所述卫导平面的几何中心为卫导中心;
卫通天线阵列,与所述卫导天线阵列共同形成容纳腔;所述卫通天线阵列的一端靠近所述卫导平面设置,且所述卫通天线阵列朝远离所述卫导中心的方向倾斜;
设于所述容纳腔内的卫星通信电路,所述卫星通信电路电连接所述卫通天线阵列;
设于所述容纳腔内的卫星导航电路,所述卫星导航电路电连接所述卫导天线阵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通卫导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卫星导航电路包括卫导射频模块和抗干扰模块;所述卫导射频模块分别电连接所述抗干扰模块和所述卫导天线阵列;
所述卫导射频模块贴合所述卫导天线阵列设置;所述抗干扰模块靠近所述卫导射频模块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卫通卫导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卫星导航电路还包括功放模块和电连接所述功放模块的滤波器;所述滤波器连接所述卫导射频模块;
所述功放模块和所述滤波器均设置在所述卫导射频模块和所述抗干扰模块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通卫导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卫星通信电路包括卫通收发组件和电连接所述卫通收发组件的波束控制模块;
所述卫通收发组件贴合所述卫通天线阵列设置;所述波束控制模块的几何中心与所述卫通收发组件的结合中心平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卫通卫导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卫星通信电路还包括电连接所述波束控制模块的惯导电路;
所述惯导电路贴合所述波束控制模块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卫通卫导设备,其特征在于,卫导天线阵列包括北斗天线和GPS天线;
所述北斗天线和所述GPS天线均电连接所述卫星导航电路。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卫通卫导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卫通天线阵列包括至少两个天通天线;
各所述天通天线与所述卫导平面之间成30°至60°夹角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卫通卫导设备,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天通天线与所述卫导平面之间成45°夹角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卫通卫导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卫通卫导设备还包括金属隔离板;
所述金属隔离板设置在所述卫导天线阵列与所述卫星导航电路之间,以及所述卫通天线阵列与所述卫星通信电路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卫通卫导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卫通卫导设备还包括天线合路器、底座和电源模块;
所述天线合路器分别电连接所述卫星通信电路和所述卫星导航电路;所述天线合路器贴合所述卫星通信电路设置;
所述底座机械连接所述金属隔离板;所述电源模块固定于所述底座上,并分别电连接所述天线合路器和所述卫星通信电路。
CN202020563856.0U 2020-04-15 2020-04-15 卫通卫导设备 Active CN2118796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63856.0U CN211879600U (zh) 2020-04-15 2020-04-15 卫通卫导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63856.0U CN211879600U (zh) 2020-04-15 2020-04-15 卫通卫导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79600U true CN211879600U (zh) 2020-11-06

Family

ID=732516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563856.0U Active CN211879600U (zh) 2020-04-15 2020-04-15 卫通卫导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7960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37152A (zh) * 2023-07-26 2023-10-24 安徽阿瑞仕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内置北斗定位的陶瓷天线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37152A (zh) * 2023-07-26 2023-10-24 安徽阿瑞仕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内置北斗定位的陶瓷天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392051B1 (en) Communications radar system
CN105449362A (zh) 一种双星双波束s频段卫星通信相控阵天线
CN205752544U (zh) 一种双星双波束s频段卫星通信相控阵天线
EP3251166A1 (en) Low-cost diplexed multiple beam integrated antenna system for leo satellite constellation
Dreher et al. Antenna and receiver system with digital beamforming for satellite navig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US20170237182A1 (en) Antenna with beamwidth reconfigurable circularly polarized radiators
WO2007064094A1 (en) Low profile mobile tri-band antenna system
KR100580991B1 (ko) Gps 어플리케이션용의 폴디드 역 f형 안테나
US8463179B2 (en) Electromagnetic patch antenna repeater with high isolation
KR20170134371A (ko) 레이더 리플렉터를 갖는 다기능 안테나 시스템
CN107966720B (zh) 卫星信号接收机及卫星定位系统
US11876293B1 (en) Array wall slot antenna for phased array calibration
WO2021118692A1 (en) Multi-mode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satellite support mechanism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thereof
Eom et al. Design and test of a mobile antenna system with tri-band operation for broadband satellite communications and DBS reception
CN211879600U (zh) 卫通卫导设备
CN113824491B (zh) 面向Ku/Ka双频段卫通地面站的多频点干扰取样电路及方法
CN109037970B (zh) 一种宽带多模式卫星通信相控阵天线
CN114374073A (zh) 一种Ka频段相控阵阵列天线和终端
CN111313144B (zh) 动车天线
US8626057B2 (en) Electromagnetic E-shaped patch antenna repeater with high isolation
CN212277407U (zh) 一种多目标自跟踪天线
CN114374074A (zh) 一种Ku频段相控阵阵列天线和终端
CN111600138A (zh) 一种多目标自跟踪天线
RU71775U1 (ru) Приемник спутниковой навигации
US20230128186A1 (en) Antenna system array for low earth orbit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using the sa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