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73095U - 一种全防井盖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全防井盖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73095U
CN211873095U CN201922102241.8U CN201922102241U CN211873095U CN 211873095 U CN211873095 U CN 211873095U CN 201922102241 U CN201922102241 U CN 201922102241U CN 211873095 U CN211873095 U CN 2118730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ll lid
seat
well
joint
joint sub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10224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10224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730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730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730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防井盖,包括上下两端开口设置的井盖座和井盖板,井盖座的上端口边缘环绕设置有第一卡接组件,井盖板的外周边缘设有与第一卡接组件相匹配的第二卡接组件,井盖板活动设置在井盖座的上端并可打开或关闭井盖座的上端口,且当井盖座与井盖板可通过第一卡接组件与第二卡接组件卡接配合固定。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卡接组件以及与第一卡接组件相匹配的第二卡接组件,这样可以使得井盖座与井盖板可配合更加稳固,避免在车辆通过时产生噪声,同时车辆通过时压力作用于井盖座,不会对外周路面造成损伤和破坏,可以有效减缓井盖下沉,大大提高了井盖的安全性,降低了井盖维护成本,延长了井盖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全防井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防井盖。
背景技术
井盖作为地下排水工程的一个必要市政工程设施,广泛应用于市政路面工程中。现有的T型井盖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由于T型井盖重心较高对外周作用力较大容易导致井盖座和井盖板一同下沉,容易塌陷,同时,由于井盖座和井盖板之间通过交接的方式直接盖合,在车辆经过时出现噪声,一方面给道路通行带来了较大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给附近居民带来了较大的困恼,同时给路面的维护和保养带来了较大难度,并且大幅度增加了维护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全防井盖。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全防井盖,包括上下两端开口设置的井盖座和与所述井盖座相匹配的井盖板,所述井盖座的上端口边缘环绕设置有第一卡接组件,所述井盖板的外周边缘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接组件相匹配的第二卡接组件,所述井盖板活动设置在所述井盖座的上端并可打开或关闭所述井盖座的上端口,且所述井盖座与所述井盖板可通过所述第一卡接组件与所述第二卡接组件卡接配合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全防井盖,通过在所述井盖座的上端口边缘环绕设置第一卡接组件,以及在所述井盖板的外周边缘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接组件相匹配的第二卡接组件,这样可以使得所述井盖座与井盖板可配合更加稳固,避免在车辆通过时产生噪声,同时车辆通过时压力作用于井盖座,不会对外周路面造成损伤和破坏,可以有效减缓井盖下沉,大大提高了井盖的安全性,降低了井盖维护成本,延长了井盖使用寿命。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第一卡接组件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一卡接组件沿着所述井盖座的上端口外周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卡接组件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二卡接组件沿着所述井盖板的外周间隔设置,且所述井盖板盖设在所述井盖座上时,所述井盖板可相对所述井盖座转动至所述第一卡接组件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卡接组件卡接。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多个所述第一卡接组件和多个所述第二卡接组件一一对应卡接,可以使得所述井盖座和井盖板卡接固定更加稳固,避免在受到外力时所述井盖座和井盖板之间碰撞发出噪声,同时保证车辆和行人通过的安全性。
进一步:所述第一卡接组件与所述第二卡接组件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且多个所述第一卡接组件均匀间隔设置在所述井盖座的上端口外周或内周,多个所述第二卡接组件均匀间隔设置在所述井盖板的外周。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多个所述第一卡接组件均匀间隔设置在所述井盖座的上端口外周或内周,以及将多个所述第二卡接组件设置在所述均匀间隔设置在所述井盖板的外周,可以使得整个井盖承载外力更加均匀,保证在外力作用下整个井盖更加稳定。
进一步:所述第一卡接组件包括截面为直角形的下卡接部,所述下卡接部与所述井盖座的外侧壁形成开口向下的第一卡接槽;
所述第二卡接组件包括上卡接部,所述上卡接部的截面为框形且对应于所述下卡接部位置处留有缺口,所述上卡接部远离所述井盖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卡接槽相匹配;
当所述井盖板盖设在所述井盖座上时,所述井盖板可相对于所述井盖座转动至所述上卡接部远离所述井盖板的一端恰好卡入对应的所述第一卡接槽内。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述方式可以使得所述井盖板相对于所述井盖座转动时,所述井盖板与所述井盖座稳固卡接,不会出现松动。
进一步:所述第一卡接组件还包括截面为直角形的限位挡板,所述限位挡板的一端与所述井盖座的外侧壁连接固定,且所述限位挡板与所述井盖座的外侧壁形成容纳槽,且所述下卡接部位于所述容纳槽内,当所述井盖板相对于所述井盖座转动时,所述上卡接部转动至对应所述容纳槽内,并卡入对应的所述第一卡接槽中。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所述限位挡板,可以使得在安装所述井盖板时起到限位的作用,使得所述井盖板能更加顺利的与所述井盖座配合固定。
进一步:所述第一卡接组件包括截面为直角形的下卡接部,所述下卡接部与所述井盖座的内侧壁形成开口向上的第二卡接槽;
所述第二卡接组件包括截面为直角形的上卡接部,所述上卡接部远离所述井盖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卡接槽相匹配;
当所述井盖板盖设在所述井盖座上时,所述井盖板可相对于所述井盖座转动至所述上卡接部远离所述井盖板的一端恰好卡入对应的所述第二卡接槽内。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述方式可以使得所述井盖板相对于所述井盖座转动时,所述井盖板与所述井盖座稳固卡接,不会出现松动。
进一步:所述井盖座的外壁上还水平环绕设置有调平翼。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所述调平翼可以使得在施工时可以比较方便的将所述所述井盖座设置为水平,这样,可以使得整个井盖保持水平,这样可以保证井盖更加稳固,并且,保证道路通过更加安全。
进一步:所述井盖板的边缘处还设有锁头,所述井盖座上设有与所述锁头相匹配的锁座,且当所述井盖座与所述井盖板相对转动至所述第一卡接组件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卡接组件卡接配合固定时,所述锁头与所述锁座对齐,且二者可将所述井盖座与所述井盖板配合锁定。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锁头和锁座,可以在所述井盖座与所述井盖板相对转动至所述第一卡接组件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卡接组件卡接配合固定时,将所述井盖座与所述井盖板配合锁定,避免井盖板被盗或者由于其他原因丢失。
进一步:所述井盖板上还设有至少两个用于对其进行转动的旋转孔。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所述旋转空可以比较方便地通过外部专用装置与所述井盖板卡接,并转动所述井盖板,实现井盖板的安装和拆卸,提高操作便捷性,降低操作的劳动强度。
进一步:所述井盖座上部外侧壁上设有偶数个用于安装的吊环,且其中每两个所述吊环相对设置在所述井盖座的外周侧壁上。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所述井盖座上部外侧壁上设置吊环,可以方便在施工时通过穿过所述吊环的外部支撑杆将井盖座撑起并保持水平,这样在路面施工完成后井盖座处于水平状态,进而井盖板安装后也处于水平状态,即整个井盖保持水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全防井盖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全防井盖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全防井盖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全防井盖施工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井盖座,2、井盖板,3、第一卡接组件,4、第二卡接组件,5、调平翼,6、锁头,7、锁座,8、旋转孔,9、吊环,10、支撑杆;
31、下卡接部,32、限位挡板,41、上卡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全防井盖,包括上下两端开口设置的井盖座1 和与所述井盖座1相匹配的井盖板2,所述井盖座1的上端口边缘环绕设置有第一卡接组件3,所述井盖板2的外周边缘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接组件3相匹配的第二卡接组件4,所述井盖板2活动设置在所述井盖座1的上端并可打开或关闭所述井盖座1的上端口,且所述井盖座1与所述井盖板2可通过所述第一卡接组件3与所述第二卡接组件4卡接配合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全防井盖,通过在所述井盖座的上端口边缘环绕设置第一卡接组件,以及在所述井盖板的外周边缘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接组件相匹配的第二卡接组件,这样可以使得所述井盖座与井盖板可配合更加稳固,避免在车辆通过时产生噪声,同时车辆通过时压力作用于井盖座,不会对外周路面造成损伤和破坏,可以有效减缓井盖下沉,大大提高了井盖的安全性,降低了井盖维护成本,延长了井盖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接组件3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一卡接组件3沿着所述井盖座1的上端口外周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卡接组件4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二卡接组件4沿着所述井盖板2的外周间隔设置,且所述井盖板2盖设在所述井盖座1上时,所述井盖板2可相对所述井盖座1转动至所述第一卡接组件3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卡接组件4卡接。通过多个所述第一卡接组件3和多个所述第二卡接组件3一一对应卡接,可以使得所述井盖座1和井盖板2卡接固定更加稳固,避免在受到外力时所述井盖座1和井盖板2之间碰撞发出噪声,同时保证车辆和行人通过的安全性。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接组件3与所述第二卡接组件4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且多个所述第一卡接组件3均匀间隔设置在所述井盖座1的上端口外周或内周,多个所述第二卡接组件4 均匀间隔设置在所述井盖板2的外周。通过将多个所述第一卡接组件3均匀间隔设置在所述井盖座1的上端口外周或内周,以及将多个所述第二卡接组件4设置在所述均匀间隔设置在所述井盖板2的外周,可以使得整个井盖承载外力更加均匀,保证在外力作用下整个井盖更加稳定。如图1中,所述第一卡接组件3与所述第二卡接组件4的数量均为八个,各自均分间隔周向分布在所述井盖座1和井盖板2的所在圆周边缘。
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接组件 3包括截面为直角形的下卡接部31,所述下卡接部31与所述井盖座1的外侧壁形成开口向下的第一卡接槽;
所述第二卡接组件4包括上卡接部41,所述上卡接部41的截面为框形且对应于所述下卡接部31位置处留有缺口,所述上卡接部41远离所述井盖板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卡接槽相匹配;
当所述井盖板2盖设在所述井盖座1上时,所述井盖板2可相对于所述井盖座1转动至所述上卡接部41远离所述井盖板2的一端恰好卡入对应的所述第一卡接槽内。
通过上述方式可以使得所述井盖板2相对于所述井盖座1转动时,所述井盖板2与所述井盖座1稳固卡接,不会出现松动。
优选地,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第一卡接组件3还包括截面为直角形的限位挡板32,所述限位挡板32的一端与所述井盖座1的外侧壁连接固定,且所述限位挡板32与所述井盖座1的外侧壁形成容纳槽,且所述下卡接部31位于所述容纳槽内,当所述井盖板2相对于所述井盖座1转动时,所述上卡接部41转动至对应所述容纳槽内,并卡入对应的所述第一卡接槽中。通过设置所述限位挡板32,可以使得在安装所述井盖板2时起到限位的作用,使得所述井盖板2能更加顺利的与所述井盖座1配合固定。
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接组件 3包括截面为直角形的下卡接部31,所述下卡接部31与所述井盖座1的内侧壁形成开口向上的第二卡接槽;
所述第二卡接组件4包括截面为直角形的上卡接部41,所述上卡接部41远离所述井盖板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卡接槽相匹配;
当所述井盖板2盖设在所述井盖座1上时,所述井盖板2可相对于所述井盖座1转动至所述上卡接部41远离所述井盖板2的一端恰好卡入对应的所述第二卡接槽内。
通过上述方式可以使得所述井盖板2相对于所述井盖座1转动时,所述井盖板2与所述井盖座1稳固卡接,不会出现松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井盖座1的外壁上还水平环绕设置有调平翼5。通过设置所述调平翼5可以使得在施工时可以比较方便的将所述所述井盖座1设置为水平,这样,可以使得整个井盖保持水平,这样可以保证井盖更加稳固,并且,保证道路通过更加安全。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井盖板2的边缘处还设有锁头6,所述井盖座1上设有与所述锁头6相匹配的锁座7,且当所述井盖座1与所述井盖板2相对转动至所述第一卡接组件3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卡接组件4卡接配合固定时,所述锁头6与所述锁座7对齐,且二者可将所述井盖座1与所述井盖板2配合锁定。2相对转动至所述第一卡接组件3 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卡接组件4卡接配合固定时,将所述井盖座1与所述井盖板2配合锁定,避免井盖板被盗或者由于其他原因丢失。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井盖板2上还设有至少两个用于对其进行转动的旋转孔8。通过设置所述旋转空8可以比较方便地通过外部专用装置与所述井盖板2卡接,并转动所述井盖板2,实现井盖板2的安装和拆卸,提高操作便捷性,降低操作的劳动强度。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井盖座1上部外侧壁上设有偶数个用于安装的吊环9,且其中每两个所述吊环9相对设置在所述井盖座1的外周侧壁上。通过在所述井盖座1上部外侧壁上设置吊环9,可以方便在施工时通过穿过所述吊环9的外部支撑杆10将井盖座1撑起并保持水平,这样在路面施工完成后井盖座1处于水平状态,进而井盖板2安装后也处于水平状态,即整个井盖保持水平。
实际中,采用与所述井盖板2相匹配的旋转杆来驱动所述井盖板2转动,所述旋转杆的前端设有与所述旋转孔8数量相同并一一对应的卡齿,从而通过所述卡齿与所述旋转空一一对应卡接,这样通过所述操作杆即可比较方便的驱动所述井盖板相对于所述井盖座转动,从而实现所述井盖座与所述井盖板的卡接与分离,方便施工和维护。
这里,所述旋转孔8除了方便外部旋转杆来驱动井盖板2转动以外,可以用来作为外部雨水的排水孔,方便将道路积水排数井盖内,并通过地下市政管道排走。
实际安装时,先在地面开挖基坑,并筑成井筒,然后在井筒外周回填砂石料,然后通过穿过所述吊环9的外部支撑杆10(支撑于周的路面上)将井盖座1撑起并保持水平,然后在井盖座1的外周浇注水泥混凝土(高度与调平翼等高),待凝固后,取下外部支撑杆10,然后在凝固的水泥混凝土上浇注沥青或者水泥,至沥青或者水泥的高度与井盖座1的上端口等高,然后再通过旋转杆驱动井盖板2转动,并使得所述井盖板2与所述井盖座1卡接配合固定,实现井盖的安装。需要维护时,通过旋转杆驱动井盖板2反向转动,实现井盖板2与井盖座1的分离。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全防井盖,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两端开口设置的井盖座(1)和与所述井盖座(1)相匹配的井盖板(2),所述井盖座(1)的上端口边缘环绕设置有第一卡接组件(3),所述井盖板(2)的外周边缘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接组件(3)相匹配的第二卡接组件(4),所述井盖板(2)活动设置在所述井盖座(1)的上端并可打开或关闭所述井盖座(1)的上端口,且所述井盖座(1)与所述井盖板(2)可通过所述第一卡接组件(3)与所述第二卡接组件(4)卡接配合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防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组件(3)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一卡接组件(3)沿着所述井盖座(1)的上端口外周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卡接组件(4)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二卡接组件(4)沿着所述井盖板(2)的外周间隔设置,且所述井盖板(2)盖设在所述井盖座(1)上时,所述井盖板(2)可相对所述井盖座(1)转动至所述第一卡接组件(3)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卡接组件(4)卡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防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组件(3)与所述第二卡接组件(4)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且多个所述第一卡接组件(3)均匀间隔设置在所述井盖座(1)的上端口外周或内周,多个所述第二卡接组件(4)均匀间隔设置在所述井盖板(2)的外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防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组件(3)包括截面为直角形的下卡接部(31),所述下卡接部(31)与所述井盖座(1)的外侧壁形成开口向下的第一卡接槽;
所述第二卡接组件(4)包括上卡接部(41),所述上卡接部(41)的截面为框形且对应于所述下卡接部(31)位置处留有缺口,所述上卡接部(41)远离所述井盖板(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卡接槽相匹配;
当所述井盖板(2)盖设在所述井盖座(1)上时,所述井盖板(2)可相对于所述井盖座(1)转动至所述上卡接部(41)远离所述井盖板(2)的一端恰好卡入对应的所述第一卡接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防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组件(3)还包括截面为直角形的限位挡板(32),所述限位挡板(32)的一端与所述井盖座(1)的外侧壁连接固定,且所述限位挡板(32)与所述井盖座(1)的外侧壁形成容纳槽,且所述下卡接部(31)位于所述容纳槽内,当所述井盖板(2)相对于所述井盖座(1)转动时,所述上卡接部(41)转动至对应所述容纳槽内,并卡入对应的所述第一卡接槽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防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组件(3)包括截面为直角形的下卡接部(31),所述下卡接部(31)与所述井盖座(1)的内侧壁形成开口向上的第二卡接槽;
所述第二卡接组件(4)包括截面为直角形的上卡接部(41),所述上卡接部(41)远离所述井盖板(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卡接槽相匹配;
当所述井盖板(2)盖设在所述井盖座(1)上时,所述井盖板(2)可相对于所述井盖座(1)转动至所述上卡接部(41)远离所述井盖板(2)的一端恰好卡入对应的所述第二卡接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防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盖座(1)的外壁上还水平环绕设置有调平翼(5)。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全防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盖板(2)的边缘处还设有锁头(6),所述井盖座(1)上设有与所述锁头(6)相匹配的锁座(7),且当所述井盖座(1)与所述井盖板(2)相对转动至所述第一卡接组件(3)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卡接组件(4)卡接配合固定时,所述锁头(6)与所述锁座(7)对齐,且二者可将所述井盖座(1)与所述井盖板(2)配合锁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全防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盖板(2)上还设有至少两个用于对其进行转动的旋转孔(8)。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全防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盖座(1)上部外侧壁上设有偶数个用于安装的吊环(9),且其中每两个所述吊环(9)相对设置在所述井盖座(1)的外周侧壁上。
CN201922102241.8U 2019-11-28 2019-11-28 一种全防井盖 Active CN2118730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02241.8U CN211873095U (zh) 2019-11-28 2019-11-28 一种全防井盖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02241.8U CN211873095U (zh) 2019-11-28 2019-11-28 一种全防井盖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73095U true CN211873095U (zh) 2020-11-06

Family

ID=732439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102241.8U Active CN211873095U (zh) 2019-11-28 2019-11-28 一种全防井盖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730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873095U (zh) 一种全防井盖
CN214401739U (zh) 一种防堵塞注浆管
CN106592750A (zh) 一种检查井沉泥清理装置
CN211395767U (zh) 一种安全井盖
CN205839809U (zh) 一种防坠落溢流井口装置
CN112343654A (zh) 一种极富水地层隧道可维护排水系统及隧道
CN209958479U (zh) 一种自旋式井盖
CN204850011U (zh) 雨水口垃圾过滤循环系统
CN209907443U (zh) 市政工程安全井盖
KR20060031586A (ko) 식생블럭 조립체
CN211395923U (zh) 一种道路用排污井盖
CN215290207U (zh) 一种便捷式集水、排水装置
CN212405167U (zh) 一种房建工程基坑支护的排水结构
CN208121817U (zh) 一种一体式防沉降防坠落的井盖及其开锁装置
CN209568456U (zh) 一种新型深井降水装置
CN108086360B (zh) 一种一体式防沉降防坠落的井盖及其开锁装置
CN211873277U (zh) 一种井盖防护装置
CN219604406U (zh) 一种人行路面检查井井口加固结构
CN210342197U (zh) 一种溢流沉沙渗透井拦污筐
CN210151763U (zh) 一种地铁站基坑用排水装置
CN204826170U (zh) 超滤窨井盖
CN215977390U (zh) 一种市政工程用井盖结构
CN211816848U (zh) 一种管沟井盖和市政道路一体化结构
CN217811490U (zh) 一种施工道路的排水井
CN219671583U (zh) 一种市政建筑排水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