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71755U - 净化结构以及净化床 - Google Patents

净化结构以及净化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71755U
CN211871755U CN202020483869.7U CN202020483869U CN211871755U CN 211871755 U CN211871755 U CN 211871755U CN 202020483869 U CN202020483869 U CN 202020483869U CN 211871755 U CN211871755 U CN 2118717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purification
gravel
bed
la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48386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晓薇
王利军
刘培斌
王文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INSTITUTE OF WATER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INSTITUTE OF WAT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INSTITUTE OF WATER filed Critical BEIJING INSTITUTE OF WATER
Priority to CN20202048386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717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717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717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净化结构以及净化床,净化结构包括防渗层、净化层、保温层、进水管以及排水管;防渗层铺设在床体的底部,防渗层包括两层无纺布以及设置在两层无纺布之间的防渗膜;保温层设置在床体的侧壁;净化层铺设在防渗层上,其中,净化层包括火山石层和砾石层,砾石层铺设在防渗层上,火山石层铺设在砾石层上,火山石层和砾石层中均设有钢渣和木屑;进水管的一端与污水源连通,另一端伸入火山石层中以使污水源提供的污水能够流入火山石层中;排水管的一端伸入砾石层中,另一端与外界连通以将净化后的水排出。本实用新型的净化结构具有系统稳定好且能够适应低温环境的优点。

Description

净化结构以及净化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净化结构以及净化床。
背景技术
近自然污水处理系统常被结合到氧化塘处理工艺中以提高氧化塘系统的处理效果。目前,近自然污水处理系统大量应用于城市暴雨径流、农业区暴雨径流中化肥和杀虫剂的去除、垃圾渗滤液处理、尾矿废水处理、停车场与机场暴雨径流等面源污染治理领域。
但是,近自然污水处理系统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床体易堵塞以及低温适应性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净化结构以及净化床,该净化结构具有系统稳定好且能够适应低温环境的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净化结构,用于设置于凹进地面的床体,所述净化结构包括防渗层、净化层、保温层、进水管以及排水管;所述防渗层铺设在所述床体的底部,所述防渗层包括两层无纺布以及设置在两层所述无纺布之间的防渗膜;所述保温层设置在所述床体的侧壁;所述净化层铺设在所述防渗层上,其中,所述净化层包括火山石层和砾石层,所述砾石层铺设在所述防渗层上,所述火山石层铺设在所述砾石层上,所述火山石层和所述砾石层中均设有钢渣和木屑;所述进水管的一端与污水源连通,另一端伸入所述火山石层中以使所述污水源提供的污水能够流入所述火山石层中;所述排水管的一端伸入所述砾石层中,另一端与外界连通以将净化后的水排出。
可选的,所述净化结构包括多个所述净化层,多个所述净化层沿竖直方向设置,其中,相邻两个所述净化层中位于上方的一者的砾石层铺设在位于下方的一者的火山石层上。
可选的,所述火山石层的厚度为10-15cm,所述火山石层中的火山石的粒径为8-15mm;和/或,所述砾石层的厚度为10-15cm,所述砾石层中的砾石的粒径为15-25mm。
可选的,所述进水管伸入所述火山石层中的部分的外侧设有卵石,所述排水管伸入所述砾石层中的部分的外层设有卵石。
可选的,所述保温层包括膨胀珍珠岩。
可选的,所述净化结构包括通风管,所述通风管的进风口与外界大气连通,所述通风管的出风口伸入所述净化层中。
可选的,所述净化结构包括通风帽,所述通风帽设置在所述进风口处,所述通风帽配置为能够阻挡杂质进入所述通风管并允许气流进入所述通风管。
可选的,所述净化结构包括植物层,所述植物层包括自然固着土以能够种植植物。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净化床,所述净化床包括凹进地面的床体以及上述的净化结构,所述净化结构的防渗层铺设在所述床体的底部。
可选的,所述净化床包括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分区隔板,所述分区隔板呈竖直设置在所述床体中以将所述床体分隔为多个分区;所述净化结构的数量与所述分区的数量一致,所述净化结构对应地设置在所述分区中。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防渗层铺设在所述床体的底部,所述防渗层的无纺布以及防渗膜能够防止污水下渗而污染周边土壤和地下水。所述保温层设置在所述床体的侧壁能够使所述净化结构适应温度较低的环境,从而获得全年稳定的净化处理效果。污水通过所述进水管的一端流至所述火山石层中并向下流入所述砾石层,所述净化层在火山石、砾石、钢渣以及木屑的作用下,实现吸附过滤所述污水、提供微生物载体、提供碳源、强化除磷、骨架支撑与孔隙保障的复合功能,从而有效缓解所述床体发生堵塞的问题,并且,彼此再生互补还能获得高效的COD、NH3-N、TN、TP、SS等多种污染物去除率功能。经过净化后的水在所述砾石层中通过所述排水管向外排出。本实用新型的净化结构具有系统稳定好且能够适应低温环境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净化床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净化结构用于设置于凹进地面的床体100,所述净化结构包括防渗层10、净化层20、保温层30、进水管40以及排水管50;所述防渗层10铺设在所述床体100的底部,所述防渗层10包括两层无纺布以及设置在两层所述无纺布之间的防渗膜;所述保温层30设置在所述床体100的侧壁;所述净化层20铺设在所述防渗层10上,其中,所述净化层20包括火山石层和砾石层,所述砾石层铺设在所述防渗层10上,所述火山石层铺设在所述砾石层上,所述火山石层和所述砾石层中均设有钢渣和木屑;所述进水管40的一端与污水源连通,另一端伸入所述火山石层中以使所述污水源提供的污水能够流入所述火山石层中;所述排水管50的一端伸入所述砾石层中,另一端与外界连通以将净化后的水排出。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防渗层10铺设在所述床体100的底部,所述防渗层10的无纺布以及防渗膜能够防止污水下渗而污染周边土壤和地下水。所述保温层30设置在所述床体100的侧壁能够使所述净化结构适应温度较低的环境,从而获得全年稳定的净化处理效果。污水通过所述进水管40的一端流至所述火山石层中并向下流入所述砾石层,所述净化层在火山石、砾石、钢渣以及木屑的作用下,实现吸附过滤所述污水、提供微生物载体、提供碳源、强化除磷、骨架支撑与孔隙保障的复合功能,从而有效缓解所述床体100发生堵塞的问题,并且,彼此再生互补还能获得高效的COD、NH3-N、TN、TP、SS等多种污染物去除率功能。经过净化后的水在所述砾石层中通过所述排水管50向外排出。
为了提高对所述污水的净化效果,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净化结构包括多个所述净化层20,多个所述净化层20沿竖直方向设置,其中,相邻两个所述净化层20中位于上方的一者的砾石层铺设在位于下方的一者的火山石层上。将所述进水管40的一端伸入位于最上层的所述净化层20的火山石层中,将所述排水管50的一端伸入位于最下层的所述净化层20的砾石层中,这样,所述污水在最上层的所述火山石层由重力作用向下缓慢流经各个火山石层以及砾石层,并与其得到充分的接触,发生吸附、过滤、根际吸收、离子交换和生物降解等多重作用而实现水质净化,并最终在最下层的砾石层中汇流进入所述排水管50后排出,可满足入河排放标准及绿化等回用标准。
应当理解的是,所述火山石层可以设置为多种厚度,例如,所述火山石层的厚度可以设置为10-15cm,所述火山石层中的火山石也可以有多种尺寸,例如,火山石的粒径可以设置为8-15mm。同样,所述砾石层可以设置为多种厚度,例如,所述砾石层的厚度可以设置为10-15cm,所述砾石层中的砾石也可以有多种尺寸,例如,砾石的粒径可以设置为8-15mm。
另外,为了达到更好的净化效果,砾石、火山石、钢渣、木屑的体积配比为30-40:25-35:10-20:15-25。
为了便于水的流通,所述进水管40和所述排水管50均采用PVC穿孔管结构。
另外,为了提高所述进水管40和所述排水管50的使用寿命,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水管40伸入所述火山石层中的部分的外侧设有卵石,所述排水管50伸入所述砾石层中的部分的外层设有卵石,所述进水管40和所述排水管50的外侧用卵石包裹从而防止裂损。
应当理解的是,所述保温层30可以包括多种材质,只要其能够提供保温效果即可,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保温层30采用膨胀珍珠岩材质。
现有的一些净化床会设有鼓风机,用于向净化层中通入空气,但是这样会大大增加能耗,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净化结构包括通风管60,所述通风管60的进风口与外界大气连通,所述通风管60的出风口伸入所述净化层20中。上述实施方式通过伸入所述净化层20中的所述通风管60与外界大气环境连通,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净化结构内部建立厌氧—缺氧—好氧微环境,并且无需增加耗能。
为了防止外部的杂质、灰尘进入通风管60,可选的,所述净化结构包括通风帽70,所述通风帽70设置在所述进风口处,所述通风帽70配置为能够阻挡杂质进入所述通风管60并允许气流进入所述通风管60。
为了进一步提高净化效果,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净化结构包括植物层80,所述植物层80包括自然固着土以能够种植植物。另外,所述植物层80通过种植去污能力强的香蒲、水葱、石菖蒲等自然净化植物,还能够美化环境。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净化床,所述净化床包括凹进地面的床体100以及上述的净化结构,所述净化结构的防渗层10铺设在所述床体100的底部。
为了能够促进短程硝化反硝化反应,实现低耗高效脱氮,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净化床包括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分区隔板90,所述分区隔板90呈竖直设置在所述床体100中以将所述床体100分隔为多个分区;所述净化结构的数量与所述分区的数量一致,所述净化结构对应地设置在所述分区中。也就是说,由于各个分区中的净化结构可以独立运行,通过控制所述进水管40和所述排水管50的工作从而能够实现各个净化结构的轮替运作,不仅能够促进短程硝化反硝化反应,实现低耗高效脱氮,还能够方便定期检修工作。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但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净化结构,用于设置于凹进地面的床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结构包括防渗层(10)、净化层(20)、保温层(30)、进水管(40)以及排水管(50);
所述防渗层(10)铺设在所述床体(100)的底部,所述防渗层(10)包括两层无纺布以及设置在两层所述无纺布之间的防渗膜;
所述保温层(30)设置在所述床体(100)的侧壁;
所述净化层(20)铺设在所述防渗层(10)上,其中,所述净化层(20)包括火山石层和砾石层,所述砾石层铺设在所述防渗层(10)上,所述火山石层铺设在所述砾石层上,所述火山石层和所述砾石层中均设有钢渣和木屑;
所述进水管(40)的一端与污水源连通,另一端伸入所述火山石层中以使所述污水源提供的污水能够流入所述火山石层中;
所述排水管(50)的一端伸入所述砾石层中,另一端与外界连通以将净化后的水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结构包括多个所述净化层(20),多个所述净化层(20)沿竖直方向设置,其中,相邻两个所述净化层(20)中位于上方的一者的砾石层铺设在位于下方的一者的火山石层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火山石层的厚度为10-15cm,所述火山石层中的火山石的粒径为8-15mm;和/或,所述砾石层的厚度为10-15cm,所述砾石层中的砾石的粒径为15-2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40)伸入所述火山石层中的部分的外侧设有卵石,所述排水管(50)伸入所述砾石层中的部分的外层设有卵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30)包括膨胀珍珠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结构包括通风管(60),所述通风管(60)的进风口与外界大气连通,所述通风管(60)的出风口伸入所述净化层(20)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净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结构包括通风帽(70),所述通风帽(70)设置在所述进风口处,所述通风帽(70)配置为能够阻挡杂质进入所述通风管(60)并允许气流进入所述通风管(60)。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净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结构包括植物层(80),所述植物层(80)包括自然固着土以能够种植植物。
9.一种净化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床包括凹进地面的床体(100)以及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净化结构,所述净化结构的防渗层(10)铺设在所述床体(100)的底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净化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床包括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分区隔板(90),所述分区隔板(90)呈竖直设置在所述床体(100)中以将所述床体(100)分隔为多个分区;所述净化结构的数量与所述分区的数量一致,所述净化结构对应地设置在所述分区中。
CN202020483869.7U 2020-04-03 2020-04-03 净化结构以及净化床 Active CN2118717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83869.7U CN211871755U (zh) 2020-04-03 2020-04-03 净化结构以及净化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83869.7U CN211871755U (zh) 2020-04-03 2020-04-03 净化结构以及净化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71755U true CN211871755U (zh) 2020-11-06

Family

ID=732510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483869.7U Active CN211871755U (zh) 2020-04-03 2020-04-03 净化结构以及净化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717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01743B (zh) 污水好氧土地处理系统
CN101456629A (zh) 深层布水多介质生态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装置及其方法
CN104556378A (zh)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的一体化处理系统及其工艺
CN104386876B (zh) 户用污水处理系统
CN204529593U (zh)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的一体化反应装置
CN101585647A (zh) 一种毛细管复合式污水处理装置
CN211339184U (zh) 基于钢渣陶粒填料生物滤池的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
CN1986442A (zh) 生活污水生态处理系统
CN211871755U (zh) 净化结构以及净化床
CN205294963U (zh) 用于公路沿线附属设施污水处理的土壤渗滤系统装置
CN103159379A (zh) 零能耗生态过滤床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03435216B (zh) 一种污水处理一体化反应装置
CN102107949A (zh) 曝气强化型垂直流滤床
CN201358190Y (zh) 深层布水多介质生态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装置
CN210855710U (zh) 高速公路服务区生态型污水处理系统
CN212476451U (zh) 一种强化的生态型初期雨水处理系统
CN103896418A (zh) 一种抽箱式污水净化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211644767U (zh) 一种多级曝气氧化池-砾石床-人工湿地尾水高效处理装置
CN208120925U (zh) 一种人工湿地多级净化系统
CN210313934U (zh) 一种人工湿地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
CN108706728B (zh) 一种庭院式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
CN208762353U (zh) 两段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CN208038263U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复合型人工湿地系统
CN206407980U (zh) 一种供氧效果好的人工湿地系统
CN204162571U (zh) 户用污水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