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71719U - 有机废水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有机废水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71719U
CN211871719U CN201922000534.5U CN201922000534U CN211871719U CN 211871719 U CN211871719 U CN 211871719U CN 201922000534 U CN201922000534 U CN 201922000534U CN 211871719 U CN211871719 U CN 2118717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body
tank
treatment system
anode
wastewater treat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00053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斌
黄冬梅
余刚
吴颖
崔跃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esearch Institute For Environmental Innovation (suzhou) Tsinghua
Tsinghua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Research Institute For Environmental Innovation (suzhou) Tsinghua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esearch Institute For Environmental Innovation (suzhou) Tsinghua, Tsinghua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Research Institute For Environmental Innovation (suzhou) Tsinghua
Priority to CN20192200053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717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717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717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ter Treatment By Electricity Or Magnetism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领域,公开了一种有机废水处理系统,包括:生物曝气机构和电催化氧化装置;生物曝气机构包括第一槽体,第一槽体内设有滤料,底部设有曝气机构;电催化氧化装置包括第二槽体,第二槽体内设有阳极和阴极,且阳极与电源正极连接,阴极与电源负极连接;第一槽体的出液口与第二槽体的进液口连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生物曝气工艺和电催化氧化工艺结合,有机废水先通过生物曝气的方式,将废水中容易降解的有机物通过生物法去除,无需通电,降低能耗成本和维护成本,之后再通过电催化氧化的方法去除难降解的有机物,进行深度处理,提高去除效率。

Description

有机废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有机废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电催化氧化处理是废水处理常用的方法。电催化氧化法通常是在槽式电解氧化箱体内放置多对平行板片式电极,在板片状电极上施加正负电压,对槽式电解氧化箱体内流动的废水进行电催化氧化反应。这种电催化氧化方式具有很多缺点:1、电催化氧化会产生废气,不易收集,导致造成二次污染;2、如果电解电絮凝装置电极间距较大以至耗电量大,如果电极间距设置过小易导致絮凝物短路正负电极或废水不易控制排出等问题;3、槽式电解氧化箱体内沉积污垢不能及时排出,需要定期清理,增加操作维护工作量;4、电催化氧化装置体积一般较大。
基于上述电催化氧化反应所产生的问题,在连续处理大量有机废水时,需要对排出的废气进行二次处理,还存在耗电量大,维护成本高,占地面积大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机废水处理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催化氧化法至少存在的需要对排出的废气进行二次处理,耗电量大,维护成本高,占地面积大的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有机废水处理系统,包括:生物曝气机构和电催化氧化装置;其中,
所述生物曝气机构包括第一槽体,所述第一槽体内设有滤料,底部设有曝气机构;
所述电催化氧化装置包括第二槽体,所述第二槽体内设有阳极和阴极,且所述阳极与电源正极连接,所述阴极与电源负极连接;
所述第一槽体的出液口与所述第二槽体的进液口连通。
其中,所述阳极由多块圆弧形极片间隔排列构成,所述阴极为空心柱状极片,所述空心柱状极片的表面设有多个通孔,且所述空心柱状极片嵌套于所述圆弧形极片的内部,所述第一槽体的出液口通入所述空心柱状极片的内部。
其中,所述圆弧形极片的数量为两片,且分别沿所述空心柱状极片的轴线对称设置。
其中,还包括阳极固定板和阴极固定板,所述阳极固定板分别设于所述阳极的两端,用于固定所述阳极,所述阴极固定板分别设于所述阴极的两端,用于固定所述阴极。
其中,所述圆弧形极片与所述空心柱状极片为对应设置的多组,且呈三角形、正方形、放射形或环形排布。
其中,还包括预处理装置,所述预处理装置包括第三槽体和设于所述第三槽体内的搅拌机构,所述第三槽体的出液口与所述第一槽体的进液口连通。
其中,还包括第一泵和第一止水阀,所述第一泵和所述第一止水阀均设于所述第三槽体和所述第一槽体之间的连通处。
其中,还包括清水箱,所述清水箱与所述第一槽体连通。
其中,还包括第二泵和第二止水阀,所述第二泵和所述第二止水阀均设于所述清水箱与所述第一槽体之间的连通处。
其中,还包括第三泵,所述第三泵设于所述第一槽体与所述第二槽体之间的连通处。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有机废水处理系统,将生物曝气工艺和电催化氧化工艺结合,有机废水先通过生物曝气的方式,将废水中容易降解的有机物通过生物法去除,无需通电,降低能耗成本和维护成本,之后再通过电催化氧化的方法去除难降解的有机物,进行深度处理,提高去除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有机废水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阴极和阳极的横截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第三槽体;2:搅拌机构;3:第一止水阀;4:第一泵;5:滤料;6:第一槽体;7:曝气机构;8:第二止水阀;9:清水箱;10:第二泵;11:第三泵;12:第二槽体;13:阳极;14:阴极;15:阴极固定板;16:通孔;17:阳极固定板;18:负电极接线柱;19:正电极接线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有机废水处理系统,包括:生物曝气机构和电催化氧化装置;其中,
生物曝气机构包括第一槽体6,第一槽体6内设有滤料5,底部设有曝气机构7;
电催化氧化装置包括第二槽体12,第二槽体12内设有阳极13和阴极14,且阳极13与电源正极连接,阴极14与电源负极连接;
第一槽体6的出液口与第二槽体12的进液口连通。
具体地,第一槽体6和第二槽体12分别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从第一槽体6的进液口通入废水,经过处理后,从第二槽体12的出液口排出。曝气机构7可采用曝气石。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三泵11,第三泵11设于第一槽体6与第二槽体12之间的连通处,用于控制废水进入第二槽体12。第二槽体12为封闭式壳体,便于收集电极产生的气体。
本实施例中的有机废水先通过生物法,即生物曝气机构对废水中容易降解的有机物进行去除。第一槽体6作为生物曝气的反应装置,其底部设有曝气机构7,用于产生气泡,气泡从第一槽体6底部向上移动,增强有机废水与滤料5之间的接触,使其充分反应,增加去除效率。
经过生物曝气后的有机废水通过电催化氧化的方式,即通过电解池去除较难降解的有机物。第二槽体12作为电催化氧化的反应装置,其中设有阴极14和阳极13,在通电条件下,产生氧化还原反应,阳极材料通过电催化氧化产生强氧化性的活性自由基的间接氧化或直接氧化有机污染物。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可采用多个第二槽体12串联或并联的方式,即废水可经过多次电催化氧化设备去除有机物,增强处理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有机废水处理系统,将生物曝气工艺和电催化氧化工艺结合,有机废水先通过生物曝气的方式,将废水中容易降解的有机物通过生物法去除,无需通电,降低能耗成本和维护成本,之后再通过电催化氧化的方法去除难降解的有机物,进行深度处理,提高去除效率。
其中,如图2所示,阳极13由多块圆弧形极片间隔排列构成,阴极14为空心柱状极片,空心柱状极片的表面设有多个通孔,且空心柱状极片嵌套于圆弧形极片的内部,第一槽体6的出液口通入空心柱状极片的内部。本实施例中有机废水进入到空心柱状极片(即阴极14)的内部,与其接触,并从其通孔16中排出,与圆弧形极片(即阳极13)接触,并从相邻圆弧形极片之间的间隔处排出。本实施例中由于阴、阳极之间的嵌套关系,有机废水从阴极14的通孔16中排出,并混合阴极14产生的气泡能够冲刷阳极13上的絮体等物质,减少定期清理次数,阳极13的环状结构能够有效增加电极与水流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降解效率。优选地,圆弧形极片的数量为两片,且分别沿空心柱状极片的轴线对称设置。根据实际圆弧形极片和空心柱状极片的尺寸,可以采用其他数量的圆弧形极片以构成阳极13。
其中,还包括阳极固定板17和阴极固定板15,阳极固定板17分别设于阳极13的两端,用于固定阳极13,阴极固定板15分别设于阴极14的两端,用于固定阴极14。
其中,在第二槽体12的外表面设置正电极接线柱19和负电极接线柱18,阳极13通过正电极接线柱19和导线与电源的正极相连,阴极14通过负电极接线柱18和导线与电源的负极相连。进一步地,在第二槽体12与正电极接线柱19之间设有密封装置,在第二槽体12与负电极接线柱18之间设有密封装置,第二槽体12与密封装置的连接方式为法兰连接或卡扣连接。
其中,圆弧形极片与空心柱状极片为对应设置的多组,且呈三角形、正方形、放射形或环形排布。本实施例中的“对应设置”指的是一个空心柱状极片对应设置一个圆弧形极片组成一组,这样设置多组,并最终从横截面方向观测呈三角形、正方形、放射形或环形排布方式,图2中为放射形排列方式。
其中,还包括预处理装置,预处理装置包括第三槽体1和设于第三槽体1内的搅拌机构2,第三槽体1的出液口与第一槽体6的进液口连通。本实施例中在废水通入第一槽体6之前还需要进行预处理,具体地,第三槽体1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废水从第三槽体1的进液口进入,并在第三槽体1中根据条件加入酸性或碱性试剂,来调整pH值,并利用搅拌机构2搅拌均匀,从第三槽体1的出液口通入第一槽体6。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泵4和第一止水阀3,第一泵4和第一止水阀3均设于第三槽体1和第一槽体6之间的连通处,用于控制废水进入第一槽体6。
其中,还包括清水箱9,清水箱9与第一槽体6连通。本实施例中的清水箱9内填充有清水,可以对第一槽体6进行定期清洗。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泵10和第二止水阀8,第二泵10和第二止水阀8均设于清水箱9与第一槽体6之间的连通处,用于控制清水进入第一槽体6。
其中,第一泵4、第二泵10和第三泵11均可以选用蠕动泵。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有机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生物曝气机构和电催化氧化装置;其中,
所述生物曝气机构包括第一槽体,所述第一槽体内设有滤料,底部设有曝气机构;
所述电催化氧化装置包括第二槽体,所述第二槽体内设有阳极和阴极,且所述阳极与电源正极连接,所述阴极与电源负极连接;
所述第一槽体的出液口与所述第二槽体的进液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由多块圆弧形极片间隔排列构成,所述阴极为空心柱状极片,所述空心柱状极片的表面设有多个通孔,且所述空心柱状极片嵌套于所述圆弧形极片的内部,所述第一槽体的出液口通入所述空心柱状极片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形极片的数量为两片,且分别沿所述空心柱状极片的轴线对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阳极固定板和阴极固定板,所述阳极固定板分别设于所述阳极的两端,用于固定所述阳极,所述阴极固定板分别设于所述阴极的两端,用于固定所述阴极。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有机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形极片与所述空心柱状极片为对应设置的多组,且呈三角形、正方形、放射形或环形排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预处理装置,所述预处理装置包括第三槽体和设于所述第三槽体内的搅拌机构,所述第三槽体的出液口与所述第一槽体的进液口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有机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泵和第一止水阀,所述第一泵和所述第一止水阀均设于所述第三槽体和所述第一槽体之间的连通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清水箱,所述清水箱与所述第一槽体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有机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泵和第二止水阀,所述第二泵和所述第二止水阀均设于所述清水箱与所述第一槽体之间的连通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泵,所述第三泵设于所述第一槽体与所述第二槽体之间的连通处。
CN201922000534.5U 2019-11-19 2019-11-19 有机废水处理系统 Active CN2118717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00534.5U CN211871719U (zh) 2019-11-19 2019-11-19 有机废水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00534.5U CN211871719U (zh) 2019-11-19 2019-11-19 有机废水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71719U true CN211871719U (zh) 2020-11-06

Family

ID=732415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000534.5U Active CN211871719U (zh) 2019-11-19 2019-11-19 有机废水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717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28889A (zh) 一种多单元集成式电解槽
CN101575161B (zh) 高含盐量有机废水处理装置
CN209957593U (zh) 一种一体化高效污水膜处理设备
CN108178284A (zh) 一种裹绕生物膜旋转负极污水处理装置
CN110655241A (zh) 一种变电站生活污水电化学处理系统
CN108217917B (zh) 电化学膜生物污水处理器
CN108178423B (zh) 一种圆筒型螺旋电极生物膜有机污废水反应装置
CN211471172U (zh) 一种有机废水处理系统
CN211871719U (zh) 有机废水处理系统
CN203048643U (zh) 一种处理高cod污水的催化氧化惰性电极板、组合电极及装置
CN203256088U (zh) 集成有机废水处理系统
CN203845899U (zh) 含油污水深度处理回收装置
CN207210198U (zh) 多维电解mbr污水处理设备
CN105174611A (zh) 一种应用于处理污水的高效节能污水处理装置
CN110921794A (zh)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CN113415858B (zh) 一种具有电解功能的陶瓷膜及过滤系统
CN212504150U (zh) 一种电催化氧化装置和废水处理系统
CN204384936U (zh) 一种多单元集成式电解槽
CN214457451U (zh) 一种一体式ec-ao-mbr的水处理设备
CN211688398U (zh) 一种电化学处理污水装置
CN102815767A (zh) 一种自清洁复合活性炭电极电解氧化还原方法及装置
CN207811327U (zh) 一种高频脉冲电化学处理印染废水用极板装置、处理印染废水的装置
CN218025773U (zh) 一种市政污水生物短程协同mbr强化脱氮的装置
CN204939044U (zh) 一种内循环式铁碳微电解反应器
CN214693430U (zh) 一种废水处理系统及其电化学反应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