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61099U - 地毯式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 - Google Patents

地毯式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61099U
CN211861099U CN202020440551.0U CN202020440551U CN211861099U CN 211861099 U CN211861099 U CN 211861099U CN 202020440551 U CN202020440551 U CN 202020440551U CN 211861099 U CN211861099 U CN 2118610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fertilizer
mixing box
roller
wi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44055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世勇
李宗湛
黄成荣
张文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Yuanzhongyuan Green Landscap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Yuanzhongyuan Green Landscap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Yuanzhongyuan Green Landscap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Yuanzhongyuan Green Landscap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44055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610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610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610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ertiliz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毯式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包括设置有第一抽吸泵的水肥混合箱,所述第一抽吸泵连接有第一进水管及第一出水管;所述水肥混合箱的上端入口设置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卷辊及第二卷辊,所述第一卷辊及所述第二卷辊间间隔有小于肥料颗粒直径的缝隙,所述水肥混合箱的侧壁上安装有驱动装置,所述水肥混合箱的内部设置有搅拌装置,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搅拌装置转动;所述水肥混合箱外壁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抽吸泵,所述第二抽吸泵连接有第二进水管及第二出水管,所述第二出水管与若干铺设在农田中的滴灌管连接。本实用新型促进了肥料的融化,降低了肥料在滴灌管内部堵塞的概率,提高了该水肥一体化系统的运行效率。

Description

地毯式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灌溉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地毯式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
背景技术
土壤肥力指土壤环境中的养分含量,土壤肥力是农作物生长的必要保证。在进行农田灌溉时,随着浇灌的水体进行肥料的添加即水肥一体化灌溉,各种氮磷钾肥料或复合肥溶解在水体中,水肥一体化灌溉方式不仅对农作物的需水量进行了补充,同时对于农作物生长所需的养料也进行了适时补充。
现有的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需要将施加的肥料与水体进行混合,肥料随着水体流动并不断融化成为溶液对农田进行灌溉。在公开号为CN107409583A的中国发明专利中,肥料进入水肥混合池进行搅拌,之后蓄水池与水肥混合池连通,随着蓄水池内部的滴灌管排出蓄水池进入农田。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肥料厂生产的肥料多为颗粒状,肥料在水体中的溶解度受水体温度的影响,地下水或池塘水的温度较低,颗粒状的肥料投入水肥混合池后的溶解度较小或所需溶解时间较长,故颗粒状的肥料易随着水体流入滴灌管,并堵塞滴灌管,使水肥一体化系统难以顺利的进行作业,故存在改善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毯式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促进了肥料在水体中的融化,降低了肥料在滴灌管内部堵塞的概率,提高了该水肥一体化系统的运行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地毯式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包括水肥混合箱,所述水肥混合箱的上端开口,所述水肥混合箱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抽吸泵,所述第一抽吸泵的进水口连接第一进水管;所述第一抽吸泵的出水口连接第一出水管,所述第一出水管下端伸入所述水肥混合箱内部;所述水肥混合箱的上端入口设置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轴线相互平行的第一卷辊及第二卷辊,所述第一卷辊及所述第二卷辊相向转动,所述第一卷辊及所述第二卷辊间间隔有小于肥料颗粒直径的缝隙,所述水肥混合箱的侧壁上安装有驱动所述第一卷辊及所述第二卷辊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水肥混合箱的内部设置有搅拌装置,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搅拌装置转动;所述水肥混合箱外壁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抽吸泵,所述第二抽吸泵的进水口连接有第二进水管,所述第二进水管与所述水肥混合箱连通,所述第二抽吸泵的出水口连接有第二出水管,所述第二出水管远离所述第二抽吸泵的一端连接有若干铺设在农田中的滴灌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抽吸泵将深井或池塘内的水经第一进水管及第一出水管抽吸到水肥混合箱内部,同时水肥混合箱内上端的进料斗内部投放需要施加的肥料,现有的肥料大多本身呈颗粒状,进入进料斗内部的肥料在重力的作用下向进料斗内部的第一卷辊及第二卷辊之间缝隙内流动,缝隙的宽度小于肥料的粒径,驱动装置驱动第一卷辊及第二卷辊转动,故第一卷辊及第二卷辊对于颗粒状的肥料进行挤压、破碎,经破碎处理的颗粒状肥料呈粉末状,并不断沿第一卷辊及第二卷辊的转动下落,下落的粉末状肥料落入水肥混合箱内部;驱动装置驱动搅拌装置,使落入水肥混合箱内部的粉末状肥料在水体中不断融化,经与第二抽吸泵上连接的第二进水管及第二出水管的输送及第二出水管与铺设在农田中的滴灌管连接,混合肥料的水体灌溉到农田中,实现对于农田的水肥一体化灌溉。进料斗内部的第一卷辊与第二卷辊将颗粒状的肥料挤压呈粉末状的肥料,加快了肥料在水体中的融化,滴灌管运输水体时,由于肥料粒度降低而提高了在水体中的溶解度,降低了肥料在滴灌管内部堵塞的概率,使得该水肥一体系统能够持续、稳定的运行。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卷辊及所述第二卷辊分别包括第一主轴及第二主轴,所述第一主轴及所述第二主轴均与所述进料斗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主轴及所述第二主轴靠近所述驱动装置的一端伸出所述进料斗的侧壁;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机座,所述电机机座上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同轴固定有第一导轮,所述第一主轴上同轴固定有与所述第一导轮共面的第二导轮,所述第一导轮及所述第二导轮之间套接转动有皮带;所述第一主轴及所述第二主轴上分别同轴固定有第一齿轮及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及所述第二齿轮相互啮合传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卷辊上的第一主轴与第二卷辊上的第二主轴与进料斗转动连接,电机输出轴上固定的第一导轮通过皮带驱动第二导轮,进而实现了第一卷辊的转动;第一主轴上的第一齿轮与第二主轴上的第二齿轮啮合传动,实现了第一卷辊与第二卷辊的同步转动,保证了投放的颗粒状肥料被不断的挤压、破碎;同时相较于单独对第二卷辊的转动配置独立的电机,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的啮合传动省去了一个驱动电机,简化了动力部件的结构,提高了该水肥一体化系统的经济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进料斗内部在所述第一卷辊及所述第二卷辊下方均设置有刮板,各所述刮板的两端与垂直于所述第一卷辊轴线方向的两侧壁铰接,各所述刮板与平行于所述第一卷辊轴线方向的侧壁间设置有若干的拉簧,各所述拉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刮板及所述进料斗侧壁之间固定连接,两块所述刮板在各所述拉簧的拉力作用下与所述第一卷辊及所述第二卷辊的外周面抵接,两组所述刮板的抵接点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卷辊与所述第二卷辊相互靠近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卷辊及第二卷辊在挤压肥料过程中,肥料易粘附在第一卷辊及第二卷辊的表面上并不断堆积,堆积在第一卷辊及第二卷辊上的肥料使第一卷辊及第二卷辊之间的缝隙变小,致使进料斗内部的肥料下料不畅;第一卷辊及第二卷辊的下方各设置有一组刮板,刮板在拉簧的拉力作用下保持与第一卷辊及第二卷辊的抵接,刮板将第一卷辊及第二卷辊上的肥料刮下,保证了第一卷辊及第二卷辊的光整,使进料斗内部下料通畅、下料均匀,省去了因肥料粘附在第一卷辊及第二卷辊上而需要停机进行清理,提升了该水肥一体化系统的运行效率。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第一横梁及第二横梁,所述第一横梁的两端与所述水肥混合箱的上端开口的两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梁位于所述第一横梁的竖直下端且其两端与所述水肥混合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梁及所述第二横梁上均开设有轴线竖直且共线的圆孔,各所述圆孔内转动连接有呈圆柱体的芯杆,所述芯杆的底部固定有桨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横梁及第二横梁与水肥混合箱固定连接,第一横梁及第二横梁共同对于芯杆进行支撑、固定,提升了芯杆的运行中的稳定性;桨叶固定在芯杆的下方,转动的芯杆使桨叶不断旋转,进而实现水肥混合箱内部水体与肥料的搅拌,促进了肥料在水体中的溶解。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芯杆轴线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的轴线垂直,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及所述芯杆的上端间设置有锥齿轮组,所述电机通过所述锥齿轮组驱动所述芯杆转动;所述第一横梁上垂直固定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开设有轴线水平的通孔,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通孔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通过锥齿轮组的传动实现对于芯杆的转动,锥齿轮组实现了驱动装置中的电机对于桨叶的驱动,省去了单独对搅拌装置配置驱动电机,简化了该水肥一体化系统的结构,提升了经济性;定位板的设置提升了电机输出轴的稳定性,使锥齿轮组的啮合传动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水肥混合箱的侧壁底端安装有排水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该水肥混合箱进行清洗时,排水口的设置便于将清洗后的污水排出水肥混合箱,省去了人力从水肥混合箱的上端入口将污水吸出,降低了清洗该水肥混合箱时的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电机机座与所述水肥混合箱的侧壁直接固定有两块肋板,所述肋板对所述电机机座进行支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肋板对于电机机座进行支撑,提升了电机机座的稳定性,进而使电机的稳定性提升,使该水肥一体化系统的动力输出更加线性、平稳,降低了传动过程中的磨损,提升了该水肥一体化系统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水肥混合箱上端开口的侧壁上固定有扶手,所述扶手的外周面上设置有防滑纹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扶手的设置便于对该水肥一体化系统进行移动,防滑纹路的设置增大了操作人员手握扶手时的摩擦力,便于对该灌溉系统进行操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 水肥混合箱上端入口设置有进料斗,进料斗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卷辊及第二卷辊,第一卷辊及第二卷辊间形成宽度小于肥料粒度的缝隙,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第一卷辊及第二卷辊对投放的肥料进行挤压、破碎,颗粒状的肥料经挤压、破碎呈粉末状,随着第一卷辊及第二卷辊的转动,粉末状的肥料落入下方的水肥混合箱内部;在搅拌装置的搅拌下,落入水肥混合箱内部的肥料不断融化,与水体成为溶液,在第二抽吸泵的输送下进入铺设在农田中的滴灌管中,从滴灌管中喷射到农田中,通过将颗粒状的肥料挤压、破碎成粉末状肥料,加快了肥料与水体的水肥一体化的程度,降低了肥料在滴灌管内部堵塞的概率,降低了因颗粒状肥料堵塞滴灌管而停机的状况,提升了该水肥一体化系统的运行效率;
2. 第一卷辊及第二卷辊的下端各设置有一块刮板,各刮板在拉簧的拉力作用下分别与第一卷辊及第二卷辊抵接,第一卷辊及第二卷辊在挤压、破碎肥料的同时,肥料易粘附在第一卷辊及第二卷辊的外周面上,堆积在第一卷辊及第二卷辊外周面上的肥料影响进料斗的下料效率,刮板的设置对于第一卷辊及第二卷辊上堆积的肥料进行清除,保证了进料斗内部肥料下料流畅,提升了水肥一体化的效果;
3. 第一卷辊上的第一主轴同轴固定有第一齿轮,第二卷辊上的第二主轴上同轴固定有第二齿轮,通过电机驱动第一卷辊,第一齿轮驱动第二齿轮,进而实现第一卷辊与第二卷辊的同步转动,省去了对第二卷辊配置独立的驱动电机,简化了该水肥一体化系统的结构,提升了系统的经济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是本实施例中水肥混合箱的局部剖视图;
图7是图6中D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水肥混合箱;11、万向轮;12、排水口;13、扶手;131、支撑架;14、横板;2、第一抽吸泵;21、第一进水管;22、第一出水管;3、第二抽吸泵;31、第二进水管;32、第二出水管;33、支座;4、进料斗;41、第一卷辊;411、第一齿轮;412、第二导轮;413、第一主轴;42、第二卷辊;421、第二齿轮;422、第二主轴;43、刮板;431、拉簧;44、缝隙;5、电机;51、电机机座;52、肋板;53、第一导轮;54、皮带;55、输出轴;6、锥齿轮组;61、第一横梁;611、定位板;6111、通孔;62、第二横梁;63、圆孔;64、芯杆;65、桨叶;7、滴灌管;71、针眼孔;8、农田。
具体实施方式
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及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地毯式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包括水肥混合箱1,水肥混合箱1呈长方体,水肥混合箱1的上端开口设置;水肥混合箱1底面的四角各固定有一组万向轮11,水肥混合箱1的一侧端面的底部固定有排水口12,与水肥混合箱1固定有排水口12的端面相邻的端面的上端位置固定有扶手13,扶手13呈圆柱体,扶手13与水肥混合箱1的竖直端面之间连接有支撑架131;扶手13上布置有防滑纹路。
水肥混合箱1上端入口固定有横板14,横板14呈长方体,横板14长度方向的竖直端面与远离扶手13的竖直端面固定,横板14的上端面与水肥混合箱1的上端入口所在的平面共面;横板14的上端面固定有第一抽吸泵2,第一抽吸泵2的进水口连接有第一进水管21,当进行农田8灌溉时,第一进水管21的下端伸入水井或池塘等水体内部;第一抽吸泵2的出水口连接有第一出水管22,第一出水管22远离第一抽吸泵2的一端与水肥混合箱1的内部连通。水肥混合箱1固定有扶手13的竖直端面的下端固定有支座33,支座33呈长方体,支座33的下端面与水肥混合箱1的下端面共面;支座33的上端面固定有第二抽吸泵3,第二抽吸泵3的进水口连接有第二进水管31,第二进水管31与水肥混合箱1连通,第二抽吸泵3的出水口连接有第二出水管32,第二出水管32远离第二抽吸泵3的一端连接有若干铺设在农田8中的滴灌管7,滴灌管7的外周面上开设有若干针眼孔71(参照图3)。
水肥混合箱1上端入口靠近横板14的一侧安装有进料斗4,进料斗4的宽度方向的侧壁与水肥混合箱1的两侧壁的内表面固定连接,进料斗4上端入口所在的平面平行于水平面。进料斗4的内部设置有一对相互平行的第一卷辊41及第二卷辊42,第一卷辊41的外周面及第二卷辊42的外周面之间形成缝隙44(参照图7),缝隙44 的宽度小于肥料颗粒的直径。第一卷辊41的轴线及第二卷辊42的轴线共面且平行于水平面;第一卷辊41包括第一主轴413,第二卷辊42包括第二主轴422,第一主轴413及第二主轴422均与进料斗4的垂直于第一卷辊41轴线方向的两侧壁转动连接。第一主轴413及第二主轴422在靠近排水口12的一端伸出进料斗4的侧壁,第一主轴413长于第二主轴422;第一主轴413上同轴固定有第一齿轮411,第二主轴422上同轴固定有第二齿轮421,第一齿轮411及第二齿轮421的齿面共面,第一齿轮411及第二齿轮421啮合;第一主轴413的端部同轴固定有第二导轮412。
水肥混合箱1的侧壁外端面在靠近第一卷辊41的一侧固定有电机机座51,电机机座51呈长方体,电机机座51垂直于水肥混合箱1的侧壁,电机机座51的上端面固定有电机5,电机5包括输出轴55,电机5的输出轴55的轴线平行于第一主轴413的轴线,电机5的输出轴55上同轴固定有第一导轮53(参照图4),第一导轮53与第二导轮412间套接传动有皮带54。电机机座51的下端面与水肥混合箱1的侧壁间固定连接有两块相互平行的肋板52。
参照图4及图5,水肥混合箱1的上端入口的内壁固定有所在平面平行于水平面的第一横梁61,第一横梁61位于电机5的输出轴55的竖直下端,第一横梁61的上端面垂直固定有定位板611,定位板611上开设有轴线水平的通孔6111,通孔6111的轴线与电机5的输出轴55的轴线共线;定位板611套接在电机5的输出轴55上,电机5的输出轴55与通孔6111转动连接;第一横梁61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竖直开设有圆孔63,圆孔63的轴线与通孔6111的轴线共线且垂直,圆孔63内部转动连接有芯杆64,芯杆64呈圆柱体,芯杆64的轴线垂直于水平面;电机5的输出轴55与芯杆64的上端部之间安装有锥齿轮组6,电机5通过锥齿轮组6驱动芯杆64的转动。
参照图6及图7,芯杆64的下端伸入水肥混合箱1的内部,水肥混合箱1的内部两侧壁间固定连接有第二横梁62,第二横梁62的所在平面平行于水平面,第二横梁62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也竖直开设有圆孔63,芯杆64插接入该圆孔63内,芯杆64与该圆孔63转动连接;芯杆64的下端固定有桨叶65。
进料斗4内部的第一卷辊41及第二卷辊42的下方均安装有刮板43,各刮板43的长度与第一卷辊41及第二卷辊42的长度相同,刮板43与进料斗4的垂直于第一卷辊41轴线方向的两侧壁铰接;刮板43与进料斗4的平行于第一卷辊41轴线的侧壁之间安装有若干等距分布的拉簧431,各拉簧431的两端分别于进料斗4平行于第一卷辊41轴线的侧壁及刮板43固定连接,各刮板43在拉簧431的拉力作用下与第一卷辊41及第二卷辊42下端的外周面抵接,两组刮板43的抵接点分别位于第一卷辊41与第二卷辊42相互靠近的一侧,各刮板43与第一卷辊41及第二卷辊42下端的外周面抵接的位置设置为向上倾斜的楔形面。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该地毯式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在进行农田8的水肥一体化灌溉时,操作人员推动水肥混合箱1上的扶手13,水肥混合箱1底面的各万向轮11转动。当该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位于井边或池塘边上时,将第一进水管21的下端伸入水体内部,拧紧水肥混合箱1侧壁上的排水口12,将第二出水管32与铺设在农田8中的滴灌管7连接。
驱动电机5,使电机5驱动进料斗4内部的第一卷辊41及第二卷辊42转动,第一卷辊41上的第一齿轮411与第二卷辊42上的第二齿轮421啮合,第一齿轮411驱动第二齿轮421转动;电机5的通过安装在电机5的输出轴55与芯杆64之间的锥齿轮组6驱动芯杆64转动,使水肥混合箱1内部的桨叶65开始转动。启动第一抽吸泵2使从第一进水管21吸入的水体,水体从第一出水管22进入水肥混合箱1内部;将肥料投入进料斗4内部,肥料随着第一卷辊41及第二卷辊42的转动在两者之间的缝隙44被挤压破碎,颗粒状的肥料成为粉末状的肥料;第一卷辊41及第二卷辊42下端的各刮板43与第一卷辊41及第二卷辊42抵接的楔形块将粘附在第一卷辊41及第二卷辊42上粉末状肥料推下,粉末状的肥料落入下端的水肥混合箱1被旋转的桨叶65搅拌并不断融化,肥料与水体成为溶液。待水肥混合箱1内部的液位盖度达到2/3位置时,开启第二抽吸泵3,第二抽吸泵3将水肥混合箱1内部的水肥一体的溶液抽出,随着第二出水管32与各滴灌管7连接,水肥混合箱1内部的水肥一体的溶液灌溉到农田8中,完成对于农田8的水肥一体化灌溉。
当完成农田8的灌溉时需要进行水肥混合箱1的清洗时,关闭第二抽吸泵3并使第一抽吸泵2继续运转,水体进入水肥混合箱1内部,旋转的桨叶65对水肥混合箱1内部进行冲洗,之后打开排水口12将清洗完成的水体排出水肥混合箱1,关闭排水口12,完成水肥混合箱1的清洗。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地毯式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包括水肥混合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肥混合箱(1)的上端开口,所述水肥混合箱(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抽吸泵(2),所述第一抽吸泵(2)的进水口连接第一进水管(21);所述第一抽吸泵(2)的出水口连接第一出水管(22),所述第一出水管(22)下端伸入所述水肥混合箱(1)内部;所述水肥混合箱(1)的上端入口设置有进料斗(4),所述进料斗(4)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轴线相互平行的第一卷辊(41)及第二卷辊(42),所述第一卷辊(41)及所述第二卷辊(42)相向转动,所述第一卷辊(41)及所述第二卷辊(42)间间隔有小于肥料颗粒直径的缝隙(44),所述水肥混合箱(1)的侧壁上安装有驱动所述第一卷辊(41)及所述第二卷辊(42)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水肥混合箱(1)的内部设置有搅拌装置,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搅拌装置转动;所述水肥混合箱(1)外壁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抽吸泵(3),所述第二抽吸泵(3)的进水口连接有第二进水管(31),所述第二进水管(31)与所述水肥混合箱(1)连通,所述第二抽吸泵(3)的出水口连接有第二出水管(32),所述第二出水管(32)远离所述第二抽吸泵(3)的一端连接有若干铺设在农田(8)中的滴灌管(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毯式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卷辊(41)及所述第二卷辊(42)分别包括第一主轴(413)及第二主轴(422),所述第一主轴(413)及所述第二主轴(422)均与所述进料斗(4)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主轴(413)及所述第二主轴(422)靠近所述驱动装置的一端伸出所述进料斗(4)的侧壁;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机座(51),所述电机机座(51)上固定有电机(5),所述电机(5)的输出轴上同轴固定有第一导轮(53),所述第一主轴(413)上同轴固定有与所述第一导轮(53)共面的第二导轮(412),所述第一导轮(53)及所述第二导轮(412)之间套接转动有皮带(54);所述第一主轴(413)及所述第二主轴(422)上分别同轴固定有第一齿轮(411)及第二齿轮(421),所述第一齿轮(411)及所述第二齿轮(421)相互啮合传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毯式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斗(4)内部在所述第一卷辊(41)及所述第二卷辊(42)下方均设置有刮板(43),各所述刮板(43)的两端与垂直于所述第一卷辊(41)轴线方向的两侧壁铰接,各所述刮板(43)与平行于所述第一卷辊(41)轴线方向的侧壁间设置有若干的拉簧(431),各所述拉簧(43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刮板(43)及所述进料斗(4)侧壁之间固定连接,两块所述刮板(43)在各所述拉簧(431)的拉力作用下与所述第一卷辊(41)及所述第二卷辊(42)的外周面抵接,两组所述刮板(43)的抵接点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卷辊(41)与所述第二卷辊(42)相互靠近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毯式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第一横梁(61)及第二横梁(62),所述第一横梁(61)的两端与所述水肥混合箱(1)的上端开口的两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梁(62)位于所述第一横梁(61)的竖直下端且其两端与所述水肥混合箱(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梁(61)及所述第二横梁(62)上均开设有轴线竖直且共线的圆孔(63),各所述圆孔(63)内转动连接有呈圆柱体的芯杆(64),所述芯杆(64)的底部固定有桨叶(6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毯式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杆(64)轴线与所述电机(5)的输出轴的轴线垂直,所述电机(5)的输出轴及所述芯杆(64)的上端间设置有锥齿轮组(6),所述电机(5)通过所述锥齿轮组(6)驱动所述芯杆(64)转动;所述第一横梁(61)上垂直固定有定位板(611),所述定位板(611)上开设有轴线水平的通孔(6111),所述电机(5)的输出轴与所述通孔(6111)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毯式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肥混合箱(1)的侧壁底端安装有排水口(12)。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毯式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机座(51)与所述水肥混合箱(1)的侧壁直接固定有两块肋板(52),所述肋板(52)对所述电机机座(51)进行支撑。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毯式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肥混合箱(1)上端开口的侧壁上固定有扶手(13),所述扶手(13)的外周面上设置有防滑纹路。
CN202020440551.0U 2020-03-30 2020-03-30 地毯式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 Active CN2118610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40551.0U CN211861099U (zh) 2020-03-30 2020-03-30 地毯式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40551.0U CN211861099U (zh) 2020-03-30 2020-03-30 地毯式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61099U true CN211861099U (zh) 2020-11-06

Family

ID=732560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440551.0U Active CN211861099U (zh) 2020-03-30 2020-03-30 地毯式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6109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97865A (zh) * 2021-07-21 2021-11-05 吉林省农业机械研究院 一种便于调节的人参种植用水肥施灌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97865A (zh) * 2021-07-21 2021-11-05 吉林省农业机械研究院 一种便于调节的人参种植用水肥施灌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880849U (zh) 一种土壤修复用肥料喷洒装置
CN211861099U (zh) 地毯式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
CN212469214U (zh) 一种农业改良土壤的农业设备
CN111519683B (zh) 一种河道治理淤泥清理处理方法
CN217615065U (zh) 一种畜禽粪污中杂物分离装置
CN216820693U (zh) 一种农业水肥一体喷灌装置
CN214282159U (zh) 一种内置过滤结构的农业灌溉装置
CN215540665U (zh) 一种用于土壤调理剂生产的搅齿造粒机
CN115280945A (zh) 一种农作物稳产用肥料播撒装置
CN211886540U (zh) 一种水肥一体化灌溉用混合装置
CN114208469A (zh) 一种小麦种植用浇水施肥装置
CN210506140U (zh) 一种蚯蚓有机化肥混料设备
CN221010700U (zh) 一种盐碱地土壤治理用修复装置
CN217957794U (zh) 一种便于移动的化肥用灌溉设备
CN212573523U (zh) 一种农业用旋转施肥装置
CN218888995U (zh) 一种果蔬种植用肥料喷洒装置
CN213557550U (zh) 一种复合肥生产用防结块的肥料混合装置
CN219628335U (zh) 一种农业种植施肥装置
CN219518529U (zh) 一种除草剂的生产搅拌器
CN218104175U (zh) 水肥两用一体机
CN213718728U (zh) 一种智能水肥一体化设备
CN213094925U (zh) 一种农业用具有施肥功能的浇灌设备
CN213533201U (zh) 一种具有除尘功能的混凝土搅拌机
CN213162445U (zh) 一种用于农业改良土壤的农业设备
CN214020538U (zh) 一种用于地质灾害的生态环境治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