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59707U - 进线pt供电切换装置 - Google Patents

进线pt供电切换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59707U
CN211859707U CN202020619484.9U CN202020619484U CN211859707U CN 211859707 U CN211859707 U CN 211859707U CN 202020619484 U CN202020619484 U CN 202020619484U CN 211859707 U CN211859707 U CN 2118597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
auxiliary contact
switching circuit
terminal
circuit break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61948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凡志明
熊必成
向亮
熊卫强
陈洪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llhow Shenzhen Electric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llhow Shenzhen Electri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llhow Shenzhen Electric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llhow Shenzhen Electri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61948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597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597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597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irect Current Feeding And Distribu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适用于高压开关柜技术领域,并提出一种进线PT供电切换装置,其中,进线PT供电切换装置包括第一高压母线、第二高压母线、第一断路器、第二断路器、联络开关、第一进线PT柜、第二进线PT柜和开关切换电路组成进线PT供电切换装置,其中,开关切换电路中的各受控端分别与第一断路器、第二断路器和联络开关对应联锁控制,并在两路高压母线正常时由两路高压母线和PT柜分别为本段负载供电,在其中一路高压母线失电时切换开关电路的输入端和输出端的连接状态,并由未失电一路的高压母线和PT柜为两段负载供电,并在失电段恢复正常时,再次切换开关电路的输入端和输出端的连接状态,并恢复两路高压母线和PT柜为本段供电。

Description

进线PT供电切换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高压开关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进线PT供电切换装置。
背景技术
在高压开关柜行业,为了节省投资,经常不设置母线PT柜,采用进线PT柜给各高压柜仪表和保护装置等负载提供电压,正常时高压母线通过进线开关给本系统内的高压负载主备切换供电,以及通过进线PT柜分别给本段各低压负载提供电压,当一路进线电源失电时,由另一路高压母线通过联络开关给失电段高压母线供电,同时通过该另一路进线PT柜进行电压切换后为失电段的各低压负载供电,但是,当失电高压进线电源恢复来电后,该进线PT柜电压和已在工作的另一路PT柜电压并列运行,导致负载电流过高,造成负载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进线PT供电切换装置,旨在解决传统的高压供电存在双路PT柜并列运行为负载供电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了一种进线PT供电切换装置,进线PT供电切换装置包括第一高压母线、第二高压母线、第一断路器、第二断路器、联络开关、第一进线PT柜、第二进线PT柜和开关切换电路;
所述第一高压母线、所述第一断路器、所述第一进线PT柜和所述开关切换电路的第一输入端依次连接,所述第二高压母线、所述第二断路器、所述第二进线PT柜和所述开关切换电路的第二输入端依次连接,所述开关切换电路的第一输出端为所述进线PT供电切换装置的第一低压输出端,所述开关切换电路的第二输出端为所述进线PT供电切换装置的第二低压输出端,所述第一高压母线通过所述联络开关与所述第二高压母线连接,所述第一断路器的常开辅助触点的第一端、所述第一断路器的常闭辅助触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断路器的常开辅助触点共接构成所述进线PT供电切换装置的正电源端、所述开关切换电路的第一受控端、第二受控端、第三受控端和第四受控端共接构成所述进线PT供电切换装置的负电源端;
所述第一断路器的常开辅助触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受控端连接,并在所述第一受控端带电时连通所述开关切换电路第一输入端和第一输出端;
所述第一断路器的常闭辅助触点的第二端、所述联络开关的常开辅助触点、所述第二断路器的常开辅助触点和所述第二受控端依次连接,并在所述第二受控端带电时连通所述开关切换电路的第二输入端和第一输出端;
所述第二断路器的常开辅助触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受控端连接,并在所述第三受控端带电时连通所述开关切换电路第二输入端和第二输出端;
所述第一断路器的常开辅助触点的第二端、所述联络开关的常开辅助触点、所述第二断路器的常闭辅助触点和所述第四受控端依次连接,并在所述第四受控端带电时连通所述开关切换电路的第一输入端和所述第二输出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关切换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组件、第二开关组件、第三开关组件和第四开关组件;
所述第一开关组件的输入端与所述第四开关组件的输入端连接构成所述开关切换电路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二开关组件的输入端和第三开关组件的输入端连接构成所述开关切换电路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一开关组件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开关组件的输出端连接构成所述开关切换电路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三开关组件的输出端和所述第四开关组件的输出端连接构成所述开关切换电路的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一开关组件的受控端为所述开关切换电路的第一受控端,所述第二开关组件的受控端为所述开关切换电路的第二受控端,所述第三开关组件的受控端为所述开关切换电路的第三受控端,所述第四开关组件的受控端为所述开关切换电路的第四受控端;
所述第一开关组件,在所述第一断路器的常开辅助触点闭合时受控导通;
所述第二开关组件,在所述第一断路器的常闭辅助触点闭合、所述联络开关的常开辅助触点闭合和所述第二断路器的常开辅助触点闭合时受控导通;
所述第三开关组件,在所述第二断路器的常开辅助触点闭合时受控导通;
所述第四开关组件,在所述第一断路器的常开辅助触点闭合、所述联络开关的常开辅助触点闭合和所述第二断路器的常闭辅助触点闭合时受控导通。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关组件包括第一继电器,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线圈为所述第一开关组件的受控端,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线圈连接在所述第一断路器的常开辅助触点的第二端和所述负电源端之间,所述第一继电器的触点连接在所述开关切换电路第一输入端和所述开关切换电路的第一输出端之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开关组件包括第二继电器,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线圈为所述第二开关组件的受控端,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线圈连接在所述第二断路器的常开辅助触点的第二端和所述负电源端之间,所述第二继电器的触点连接在所述开关切换电路第二输入端和所述开关切换电路的第一输出端之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开关组件包括第三继电器,所述第三继电器的线圈为所述第三开关组件的受控端,所述第三继电器的线圈连接在所述第二断路器的常开辅助触点的第二端和所述负电源端之间,所述第三继电器的触点连接在所述开关切换电路第二输入端和所述开关切换电路的第二输出端之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四开关组件包括第四继电器,所述第四继电器的线圈为所述第四开关组件的受控端,所述第四继电器的线圈连接在所述第二断路器的常闭辅助触点和所述负电源端之间,所述第四继电器的触点连接在所述开关切换电路第二输入端和所述开关切换电路的第一输出端之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关组件和所述第四开关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进线PT柜内,所述第二开关组件和所述第三开关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进线PT柜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联络开关为第三断路器,所述第三断路器设置在联络柜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进线PT柜设置有第一变压器,所述第一变压器的输入端为所述第一进线PT柜的输入端,所述第一变压器的输出端为所述第一进线PT柜的输出端;
所述第二进线PT柜设置有第二变压器,所述第二变压器的输入端为所述第二进线PT柜的输入端,所述第二变压器的输出端为所述第二进线PT柜的输出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正电源端和所述负电源端之间还设置有至少一个第四断路器,所述第四断路器用于通断所述正电源端和所述负电源端之间的直流电源。
本申请通过第一高压母线、第二高压母线、第一断路器、第二断路器、联络开关、第一进线PT柜、第二进线PT柜和开关切换电路组成进线PT供电切换装置,当第一高压母线和第二高压母线带电时,第一断路器的常开辅助触点和第二断路器的常开辅助触点导通,开关切换电路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一输出端连通且第二输入端和第二输出端连通,两路进线PT柜分别为本段低压负载供电,当第一高压母线失电时,第一断路器断开,联络开关连通,第二高压母线通过联络开关为第一高压母线提供高压电源,第一断路器的常闭辅助触点导通,第二断路器的常开辅助触点导通,进而控制所述开关切换电路的第二输入端和第一输入端连通,连接在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的低压负载均由第二进线PT柜提供低压电源,当第二高压母线失电时,第二断路器断开,联络开关连通,第一高压母线通过联络开关为第二高压母线提供高压电源,第二断路器的常闭辅助触点导通,第一断路器的常开辅助触点导通,进而控制所述开关切换电路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连通,连接在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的低压负载均由第一进线PT柜提供低压电源,且当失电段恢复来电时,联络开关断开,开关切换电路的第一输入端与第二输出端或者第二输入端与第一输出端断开,第一输入端和第一输出端连通且第二输入端和第二输出端连通,恢复两路进线PT柜分别供电,从而解决了双路进线PT柜存在并列运行为负载供电的问题,提高了负载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进线PT供电切换装置第一实施例的模块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进线PT供电切换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进线PT供电切换装置第二实施例的模块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进线PT供电切换装置第二实施例的电路模块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进线PT供电切换装置第三实施例的电路模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了一种进线PT供电切换装置。
如图1和图2所示,图1为本申请进线PT供电切换装置第一实施例的模块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进线PT供电切换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进线PT供电切换装置包括第一高压母线Line1、第二高压母线Line2、第一断路器QF1、第二断路器QF2、联络开关、第一进线PT柜10、第二进线PT柜20和开关切换电路30;
第一高压母线Line1、第一断路器QF1、第一进线PT柜10和开关切换电路30的第一输入端IN1依次连接,第二高压母线Line2、第二断路器QF2、第二进线PT柜20和开关切换电路30的第二输入端IN2依次连接,开关切换电路30的第一输出端OUT1为进线PT供电切换装置的第一低压输出端,开关切换电路30的第二输出端OUT2为进线PT供电切换装置的第二低压输出端,第一高压母线Line1通过联络开关与第二高压母线Line2连接,第一断路器QF1的常开辅助触点的第一端、第一断路器QF1的常闭辅助触点的第一端和第二断路器QF2的常开辅助触点共接构成进线PT供电切换装置的正电源端KM+、开关切换电路30的第一受控端Ctr1、第二受控端Ctr2、第三受控端Ctr3和第四受控端Ctr4共接构成进线PT供电切换装置的负电源端KM-;
第一断路器QF1的常开辅助触点的第二端与第一受控端Ctr1连接,并在第一受控端Ctr1带电时连通开关切换电路30第一输入端IN1和第一输出端OUT1;
第一断路器QF1的常闭辅助触点的第二端、联络开关的常开辅助触点、第二断路器QF2的常开辅助触点和第二受控端Ctr2依次连接,并在第二受控端Ctr2带电时连通开关切换电路30的第二输入端IN2和第一输出端OUT1;
第二断路器QF2的常开辅助触点的第二端与第三受控端Ctr3连接,并在第三受控端Ctr3带电时连通开关切换电路30第二输入端IN2和第二输出端OUT2;
第一断路器QF1的常开辅助触点的第二端、联络开关的常开辅助触点、第二断路器QF2的常闭辅助触点和第四受控端Ctr4依次连接,并在第四受控端Ctr4带电时连通开关切换电路30的第一输入端IN1和第二输出端OUT2。
本实施例中,第一高压母线Line1和第二高压母线Line2输入高压电源,例如10KV高压电源,第一高压母线Line1经第一断路器QF1与1#进线连接,并输出高压电源至1#进线,同时,第二高压母线Line2经第二断路器QF2与2#进线连接,并输出高压电源至2#进线,本系统内的高压负载分别与1#进线和2#进线连接,并选择其中一路高压电源为其供电,同时,第一高压母线Line1和第二高压母线Line2上还连接有其他高压负载或者电源转换设备,并直接通过高压母线为其供电,同时,第一高压母线Line1和第二高压母线Line2上的高压电源分别经第一进线PT柜10和第二进线PT柜20输出变压后的低压电源至开关切换电路30的第一输入端IN1和第二输入端IN2,联络开关连接第一高压母线Line1和第二高压母线Line2,在第一高压母线Line1带电和第二高压母线Line2带电时,联络开关关断,联络开关可手动关断或者导通,或者分别与第一高压母线Line1和第二高压母线Line2带电状态进行联锁控制,例如在第一高压母线Line1和第二高压母线Line2均带电时,联络开关受控关断,以及在任一高压母线失电时,联络开关导通,具体控制方式不限,第一断路器QF1和第二断路器QF2根据高压母线带电状态进行对应导通或者关断,可受控导通或者关断,或者手动导通以及失电脱扣关断,具体通断方式可根据需求进行设计。
其中,正电源端KM+和负电源端KM-通过外接直流电源模块为各断路器的常开辅助触点和常闭辅助触点供电并形成电源回路,可以理解的是,断路器的常开辅助触点与断路器的开关变化相同,断路器的常闭辅助触点与断路器的开关变化相反。
联络开关可采用高压开关器件,在一个实施例中,联络开关为第三断路器QF3,第三断路器QF3设置在联络柜内。
正常工作时,第一高压母线Line1带电,如图2中第一电源回路S1所示,第一断路器QF1导通,第一断路器QF1的常开辅助触点闭合,正电源端KM+和负电源端KM-经第一断路器QF1的常开辅助触点输出直流电源至开关切换电路30的第一受控端Ctr1,进而控制开关切换电路30的第一输入端IN1和第一输出端OUT1连通,连接在第一输出端OUT1上的低压负载得电,第一进线PT柜10为本段低压负载例如各柜仪表和保护装置提供电压。
同理,正常工作时,第二高压母线Line2带电,第二断路器QF2导通,如图2中第三电源回路S3所示,第二断路器QF2的常开辅助触点闭合,正电源端KM+和负电源端KM-经第二断路器QF2的常开辅助触点输出直流电源至开关切换电路30的第三受控端Ctr3,进而控制开关切换电路30的第二输入端IN2和第二输出端OUT2连通,连接在第二输出端OUT2上的低压负载得电,第二进线PT柜20为本段低压负载例如各柜仪表和保护装置提供电压。
当第一高压母线Line1失电时,如图2中第二电源回路S2和第三电源回路S3所示,第一断路器QF1断开,联络开关闭合,第二高压母线Line2输出高压电源为第一高压母线Line1供电,此时因第一断路器QF1断开,第一断路器QF1常闭辅助触点复位闭合,第二断路器QF2继续闭合,第二断路器QF2的常开辅助触点也继续闭合,联络开关闭合,第二高压母线Line2输出高压电源至第一高压母线Line1,联络开关的常开辅助触点闭合,开关切换电路30的第二受控端Ctr2上电,开关切换电路30的第二输入端IN2和第一输出端OUT1连通,且开关切换电路30的第二输入端IN2和第二输出端OUT2连通,此时第二进线PT柜20输出变压后的低压电源至本段低压以及另一段低压负载。
当第二高压母线Line2失电时,如图2中第一电源回路S1和第四电源回路S4所示,第二断路器QF2断开,联络开关闭合,第一高压母线Line1输出高压电源为第二高压母线Line2供电,此时因第二断路器QF2断开,第二断路器QF2常闭辅助触点复位闭合,第一断路器QF1继续闭合,第一断路器QF1的常开辅助触点也继续闭合,联络开关闭合,联络开关的常开辅助触点闭合,开关切换电路30的第四受控端Ctr4上电,开关切换电路30的第一输入端IN1和第二输出端OUT2连通,且开关切换电路30的第一输入端IN1和第一输出端OUT1连通,此时第一进线PT柜10输出变压后的低压电源至本段低压以及另一段低压负载。
同时,当第一高压母线Line1由失电恢复供电时,如图2中第一电源回路S1所示,第一断路器QF1闭合,联络开关断开,第一断路器QF1的常开辅助触点闭合,开关切换电路30的第一受控端Ctr1上电,同时,如图2中第二电源回路S2所示,联络开关的常开辅助触点断开,第一断路器QF1的常闭辅助触点断开,开关切换电路30的第二受控端Ctr2掉电,此时,开关切换电路30的第一输入端IN1和第一输出端OUT1连通,第二输入端IN2和第二输出端OUT2连通,第一进线PT柜10和第二进线PT柜20分别为本段低压负载提供电压。
同理,当第二高压母线Line2由失电恢复供电时,如图2中第三电源回路S3所示,第二断路器QF2闭合,联络开关断开,第二断路器QF2的常开辅助触点闭合,开关切换电路30的第三受控端Ctr3上电,同时,如图2中第四电源回路S4所示,联络开关的常开辅助触点断开,第二断路器QF2的常闭辅助触点断开,开关切换电路30的第四受控端Ctr4掉电,此时,开关切换电路30的第一输入端IN1和第一输出端OUT1连通,第二输入端IN2和第二输出端OUT2连通,第一进线PT柜10和第二进线PT柜20分别为本段低压负载提供电压,从而解决了双路PT柜存在并列运行为低压负载供电的问题,提高了低压负载安全性。
其中,开关切换电路30可采用多开关组件或者继电器组合电路,具体结构不限。
第一进线PT柜10用于对高压电源进行电压转换,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进线PT柜10设置有第一变压器,第一变压器的输入端为第一进线PT柜10的输入端,第一变压器的输出端为第一进线PT柜10的输出端,第二进线PT柜20设置有第二变压器,第二变压器的输入端为第二进线PT柜20的输入端,第二变压器的输出端为第二进线PT柜20的输出端。
如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开关切换电路30包括第一开关组件31、第二开关组件32、第三开关组件33和第四开关组件34;
第一开关组件31的输入端与第四开关组件34的输入端连接构成开关切换电路30的第一输入端IN1,第二开关组件32的输入端和第三开关组件33的输入端连接构成开关切换电路30的第二输入端IN2,第一开关组件31的输出端和第二开关组件32的输出端连接构成开关切换电路30的第一输出端OUT1,第三开关组件33的输出端和第四开关组件34的输出端连接构成开关切换电路30的第二输出端OUT2,第一开关组件31的受控端为开关切换电路30的第一受控端Ctr1,第二开关组件32的受控端为开关切换电路30的第二受控端Ctr2,第三开关组件33的受控端为开关切换电路30的第三受控端Ctr3,第四开关组件34的受控端为开关切换电路30的第四受控端Ctr4;
第一开关组件31,在第一断路器QF1的常开辅助触点闭合时受控导通;
第二开关组件32,在第一断路器QF1的常闭辅助触点闭合、联络开关的常开辅助触点闭合和第二断路器QF2的常开辅助触点闭合时受控导通;
第三开关组件33,在第二断路器QF2的常开辅助触点闭合时受控导通;
第四开关组件34,在第一断路器QF1的常开辅助触点闭合、联络开关的常开辅助触点闭合和第二断路器QF2的常闭辅助触点闭合时受控导通。
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正常工作时,第一高压母线Line1带电,如图2中第一电源回路S1所示,第一断路器QF1导通,第一断路器QF1的常开辅助触点闭合,正电源端KM+和负电源端KM-经第一断路器QF1的常开辅助触点输出直流电源至第一开关组件31的受控端,第一开关组件31导通,开关切换电路30的第一输入端IN1和第一输出端OUT1连通,第一进线PT柜10为本段低压负载例如各柜仪表和保护装置提供电压。
同理,正常工作时,第二高压母线Line2带电,第二断路器QF2导通,如图2中第三电源回路S3所示,第二断路器QF2的常开辅助触点闭合,正电源端KM+和负电源端KM-经第二断路器QF2的常开辅助触点输出直流电源至第三开关组件33的受控端,第三开关组件33导通,开关切换电路30的第二输入端IN2和第二输出端OUT2连通,第二进线PT柜20为本段低压负载例如各柜仪表和保护装置提供电压。
当第一高压母线Line1失电时,如图2中第二电源回路S2和第三电源回路S3所示,第一断路器QF1断开,联络开关闭合,第二高压母线Line2输出高压电源为第一高压母线Line1供电,此时因第一断路器QF1断开,第一断路器QF1常闭辅助触点复位闭合,第二断路器QF2继续闭合,第二断路器QF2的常开辅助触点也继续闭合,联络开关闭合,联络开关的常开辅助触点闭合,第二开关组件32的受控端上电,第二开关组件32导通,开关切换电路30的第二输入端IN2和第一输出端OUT1连通,且第三开关组件33导通,开关切换电路30的第二输入端IN2和第二输出端OUT2连通,此时第二进线PT柜20输出变压后的交流电源至本段以及另一段低压负载。
当第二高压母线Line2失电时,如图2中第一电源回路S1和第四电源回路S4所示,第二断路器QF2断开,联络开关闭合,第一高压母线Line1输出高压电源为第二高压母线Line2供电,此时因第二断路器QF2断开,第二断路器QF2常闭辅助触点复位闭合,第一断路器QF1继续闭合,第一断路器QF1的常开辅助触点也继续闭合,联络开关闭合,联络开关的常开辅助触点闭合,第四开关组件34的受控端上电,第四开关组件34导通,开关切换电路30的第一输入端IN1和第二输出端OUT2连通,且第一开关组件31导通,开关切换电路30的第一输入端IN1和第一输出端OUT1连通,此时第一进线PT柜10输出变压后的交流电源至本段以及另一段低压负载。
同时,当第一高压母线Line1由失电恢复供电时,如图2中第一电源回路S1所示,第一断路器QF1闭合,联络开关断开,第一断路器QF1的常开辅助触点闭合,第一开关组件31的受控端上电,同时,如图2中第二电源回路S2所示,联络开关的常开辅助触点断开,第一断路器QF1的常闭辅助触点断开,第二开关组件32的受控端掉电,此时,开关切换电路30的第一输入端IN1和第一输出端OUT1连通,第二输入端IN2和第二输出端OUT2连通,第一进线PT柜10和第二进线PT柜20分别为本段低压负载提供电压。
同理,当第二高压母线Line2由失电恢复供电时,如图2中第三电源回路S3所示,第二断路器QF2闭合,联络开关断开,第二断路器QF2的常开辅助触点闭合,第三开关组件33的受控端上电,同时,如图2中第四电源回路S4所示,联络开关的常开辅助触点断开,第二断路器QF2的常闭辅助触点断开,第四开关组件34的受控端掉电,此时,开关切换电路30的第一输入端IN1和第一输出端OUT1连通,第二输入端IN2和第二输出端OUT2连通,第一进线PT柜10和第二进线PT柜20分别为本段低压负载提供电压,从而解决了双路PT柜存在并列运行为低压负载供电的问题,提高了低压负载安全性。
其中,各开关组件可采用受控开关,例如继电器、断路器等,具体结构根据需求进行选择,以及各开关组件可根据需求分别或者同时设置在第一进线PT柜10或者第二进线PT柜10内,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了方便连接进线PT柜和本段低压负载,第一开关组件31和第四开关组件34设置在第一进线PT柜10内,第二开关组件32和第三开关组件33设置在第二进线PT柜内。
如图4和图5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开关组件31包括第一继电器KA1,第一继电器KA1的线圈为第一开关组件31的受控端,第一继电器KA1的线圈连接在第一断路器QF1的常开辅助触点的第二端和负电源端KM-之间,第一继电器KA1的触点连接在开关切换电路30第一输入端IN1和开关切换电路30的第一输出端OUT1之间。
第二开关组件32包括第二继电器KA2,第二继电器KA2的线圈为第二开关组件32的受控端,第二继电器KA2的线圈连接在第二断路器QF2的常开辅助触点的第二端和负电源端KM-之间,第二继电器KA2的触点连接在开关切换电路30第二输入端IN2和开关切换电路30的第一输出端OUT1之间。
第三开关组件33包括第三继电器KA3,第三继电器KA3的线圈为第三开关组件33的受控端,第三继电器KA3的线圈连接在第二断路器QF2的常开辅助触点的第二端和负电源端KM-之间,第三继电器KA3的触点连接在开关切换电路30第二输入端IN2和开关切换电路30的第二输出端OUT2之间。
第四开关组件34包括第三四继电器KA4,第三四继电器KA4的线圈为第四开关组件34的受控端,第三四继电器KA4的线圈连接在第二断路器QF2的常闭辅助触点和负电源端KM-之间,第三四继电器KA4的触点连接在开关切换电路30第二输入端IN2和开关切换电路30的第一输出端OUT1之间。
本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正常工作时,第一高压母线Line1带电,如图5中第一电源回路S1所示,第一断路器QF1导通,第一断路器QF1的常开辅助触点闭合,正电源端KM+和负电源端KM-经第一断路器QF1的常开辅助触点输出直流电源至第一继电器KA1的线圈,第一继电器KA1的线圈得电并吸合触点,开关切换电路30的第一输入端IN1和第一输出端OUT1连通,第一进线PT柜10为本段低压负载例如各柜仪表和保护装置提供电压。
同理,正常工作时,第二高压母线Line2带电,第二断路器QF2导通,如图2中第三电源回路S3所示,第二断路器QF2的常开辅助触点闭合,正电源端KM+和负电源端KM-经第二断路器QF2的常开辅助触点输出直流电源至第三继电器KA3的线圈,第三继电器KA3的线圈得电并吸合触点,开关切换电路30的第二输入端IN2和第二输出端OUT2连通,第二进线PT柜20为本段低压负载例如各柜仪表和保护装置提供电压。
当第一高压母线Line1失电时,如图2中第二电源回路S2和第三电源回路S3所示,第一断路器QF1断开,联络开关闭合,第二高压母线Line2输出高压电源为第一高压母线Line1供电,此时因第一断路器QF1断开,第一断路器QF1常闭辅助触点复位闭合,第二断路器QF2继续闭合,第二断路器QF2的常开辅助触点也继续闭合,联络开关闭合,联络开关的常开辅助触点闭合,第二继电器KA2的线圈得电并吸合触点,开关切换电路30的第二输入端IN2和第一输出端OUT1连通,且第二继电器KA2的触点导通,开关切换电路30的第二输入端IN2和第二输出端OUT2连通,此时第二进线PT柜20输出变压后的交流电源至本段以及另一段低压负载。
当第二高压母线Line2失电时,如图2中第一电源回路S1和第四电源回路S4所示,第二断路器QF2断开,联络开关闭合,第一高压母线Line1输出高压电源为第二高压母线Line2供电,此时因第二断路器QF2断开,第二断路器QF2常闭辅助触点复位闭合,第一断路器QF1继续闭合,第一断路器QF1的常开辅助触点也继续闭合,联络开关闭合,联络开关的常开辅助触点闭合,第三四继电器KA4的线圈得电并吸合触点,开关切换电路30的第一输入端IN1和第二输出端OUT2连通,且第一继电器KA1的触点导通,开关切换电路30的第一输入端IN1和第一输出端OUT1连通,此时第一进线PT柜10输出变压后的交流电源至本段以及另一段低压负载。
同时,当第一高压母线Line1由失电恢复供电时,如图2中第一电源回路S1所示,第一断路器QF1闭合,联络开关断开,第一断路器QF1的常开辅助触点闭合,第一继电器KA1的线圈得电吸合触点,同时,如图2中第二电源回路S2所示,联络开关的常开辅助触点断开,第一断路器QF1的常闭辅助触点断开,第二继电器KA2的线圈失电,触点断开,此时,开关切换电路30的第一输入端IN1和第一输出端OUT1连通,第二输入端IN2和第二输出端OUT2连通,第一进线PT柜10和第二进线PT柜20分别为本段低压负载提供电压。
同理,当第二高压母线Line2由失电恢复供电时,如图2中第三电源回路S3所示,第二断路器QF2闭合,联络开关断开,第二断路器QF2的常开辅助触点闭合,第三继电器KA3的线圈得电,第三继电器KA3触点闭合,同时,如图2中第四电源回路S4所示,联络开关的常开辅助触点断开,第二断路器QF2的常闭辅助触点断开,第三四继电器KA4的线圈失电,触点断开,此时,开关切换电路30的第一输入端IN1和第一输出端OUT1连通,第二输入端IN2和第二输出端OUT2连通,第一进线PT柜10和第二进线PT柜20分别为本段低压负载提供电压,从而解决了双路PT柜存在并列运行为低压负载供电的问题,提高了低压负载安全性。
如图5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正电源端KM+和负电源端KM-之间还设置有至少一个第四断路器QF4,第四断路器QF4用于通断正电源端KM+和负电源端KM-之间的直流电源,第四断路器QF4可手动或者受控通断,在一个实施例中,第四断路器QF4数量为两个,并分别连接在所述正电源端KM+和所述负电源端KM-,具体通断控制方式不限。
本申请通过第一高压母线Line1、第二高压母线Line2、第一断路器QF1、第二断路器QF2、联络开关、第一进线PT柜10、第二进线PT柜20和开关切换电路30组成进线PT供电切换装置,当第一高压母线Line1和第二高压母线Line2带电时,第一断路器QF1的常开辅助触点和第二断路器QF2的常开辅助触点导通,开关切换电路30的第一输入端IN1和第一输出端OUT1连通且第二输入端IN2和第二输出端OUT2连通,两路PT柜分别为本段低压负载供电,当第一高压母线Line1失电时,第一断路器QF1断开,联络开关连通,第一断路器QF1的常闭辅助触点导通,第二断路器QF2的常开辅助触点导通,进而控制开关切换电路30的第二输入端IN2和第一输入端IN1连通,当第二高压母线Line2失电时,第二断路器QF2断开,联络开关连通,第二断路器QF2的常闭辅助触点导通,第一断路器QF1的常开辅助触点导通,进而控制开关切换电路30的第一输入端IN1和第二输入端IN2连通,进而由另一PT柜为另一段低压负载供电,且当失电段恢复来电时,联络开关断开,开关切换电路30的第一输入端IN1与第二输出端OUT2或者第二输入端IN2与第一输出端OUT1断开,第一输入端IN1和第一输出端OUT1连通且第二输入端IN2和第二输出端OUT2连通,恢复两路PT柜分别供电,从而解决了双路PT柜存在并列运行为低压负载供电的问题,提高了低压负载安全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进线PT供电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高压母线、第二高压母线、第一断路器、第二断路器、联络开关、第一进线PT柜、第二进线PT柜和开关切换电路;
所述第一高压母线、所述第一断路器、所述第一进线PT柜和所述开关切换电路的第一输入端依次连接,所述第二高压母线、所述第二断路器、所述第二进线PT柜和所述开关切换电路的第二输入端依次连接,所述开关切换电路的第一输出端为所述进线PT供电切换装置的第一低压输出端,所述开关切换电路的第二输出端为所述进线PT供电切换装置的第二低压输出端,所述第一高压母线通过所述联络开关与所述第二高压母线连接,所述第一断路器的常开辅助触点的第一端、所述第一断路器的常闭辅助触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断路器的常开辅助触点共接构成所述进线PT供电切换装置的正电源端、所述开关切换电路的第一受控端、第二受控端、第三受控端和第四受控端共接构成所述进线PT供电切换装置的负电源端;
所述第一断路器的常开辅助触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受控端连接,并在所述第一受控端带电时连通所述开关切换电路第一输入端和第一输出端;
所述第一断路器的常闭辅助触点的第二端、所述联络开关的常开辅助触点、所述第二断路器的常开辅助触点和所述第二受控端依次连接,并在所述第二受控端带电时连通所述开关切换电路的第二输入端和第一输出端;
所述第二断路器的常开辅助触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受控端连接,并在所述第三受控端带电时连通所述开关切换电路第二输入端和第二输出端;
所述第一断路器的常开辅助触点的第二端、所述联络开关的常开辅助触点、所述第二断路器的常闭辅助触点和所述第四受控端依次连接,并在所述第四受控端带电时连通所述开关切换电路的第一输入端和所述第二输出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线PT供电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切换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组件、第二开关组件、第三开关组件和第四开关组件;
所述第一开关组件的输入端与所述第四开关组件的输入端连接构成所述开关切换电路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二开关组件的输入端和第三开关组件的输入端连接构成所述开关切换电路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一开关组件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开关组件的输出端连接构成所述开关切换电路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三开关组件的输出端和所述第四开关组件的输出端连接构成所述开关切换电路的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一开关组件的受控端为所述开关切换电路的第一受控端,所述第二开关组件的受控端为所述开关切换电路的第二受控端,所述第三开关组件的受控端为所述开关切换电路的第三受控端,所述第四开关组件的受控端为所述开关切换电路的第四受控端;
所述第一开关组件,在所述第一断路器的常开辅助触点闭合时受控导通;
所述第二开关组件,在所述第一断路器的常闭辅助触点闭合、所述联络开关的常开辅助触点闭合和所述第二断路器的常开辅助触点闭合时受控导通;
所述第三开关组件,在所述第二断路器的常开辅助触点闭合时受控导通;
所述第四开关组件,在所述第一断路器的常开辅助触点闭合、所述联络开关的常开辅助触点闭合和所述第二断路器的常闭辅助触点闭合时受控导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进线PT供电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组件包括第一继电器,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线圈为所述第一开关组件的受控端,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线圈连接在所述第一断路器的常开辅助触点的第二端和所述负电源端之间,所述第一继电器的触点连接在所述开关切换电路第一输入端和所述开关切换电路的第一输出端之间。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进线PT供电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关组件包括第二继电器,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线圈为所述第二开关组件的受控端,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线圈连接在所述第二断路器的常开辅助触点的第二端和所述负电源端之间,所述第二继电器的触点连接在所述开关切换电路第二输入端和所述开关切换电路的第一输出端之间。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进线PT供电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开关组件包括第三继电器,所述第三继电器的线圈为所述第三开关组件的受控端,所述第三继电器的线圈连接在所述第二断路器的常开辅助触点的第二端和所述负电源端之间,所述第三继电器的触点连接在所述开关切换电路第二输入端和所述开关切换电路的第二输出端之间。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进线PT供电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开关组件包括第四继电器,所述第四继电器的线圈为所述第四开关组件的受控端,所述第四继电器的线圈连接在所述第二断路器的常闭辅助触点和所述负电源端之间,所述第四继电器的触点连接在所述开关切换电路第二输入端和所述开关切换电路的第一输出端之间。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进线PT供电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组件和所述第四开关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进线PT柜内,所述第二开关组件和所述第三开关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进线PT柜内。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线PT供电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络开关为第三断路器,所述第三断路器设置在联络柜内。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线PT供电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线PT柜设置有第一变压器,所述第一变压器的输入端为所述第一进线PT柜的输入端,所述第一变压器的输出端为所述第一进线PT柜的输出端;
所述第二进线PT柜设置有第二变压器,所述第二变压器的输入端为所述第二进线PT柜的输入端,所述第二变压器的输出端为所述第二进线PT柜的输出端。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线PT供电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电源端和所述负电源端之间还设置有至少一个第四断路器,所述第四断路器用于通断所述正电源端和所述负电源端之间的直流电源。
CN202020619484.9U 2020-04-22 2020-04-22 进线pt供电切换装置 Active CN2118597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19484.9U CN211859707U (zh) 2020-04-22 2020-04-22 进线pt供电切换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19484.9U CN211859707U (zh) 2020-04-22 2020-04-22 进线pt供电切换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59707U true CN211859707U (zh) 2020-11-03

Family

ID=731770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619484.9U Active CN211859707U (zh) 2020-04-22 2020-04-22 进线pt供电切换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597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074865U (zh) 一种二进线一母联自动投切控制系统
CN211089218U (zh) 大容量高可靠快速电源切换装置
CN101969227B (zh) 自供电自动切换合闸的高压控制系统
CN211859707U (zh) 进线pt供电切换装置
CN201490758U (zh) 低压双电源自动投切控制装置
CN218243096U (zh) 一种高温堆应急母线的电源控制回路及电力系统
CN109510193A (zh) 一种配网开关站分段备自投装置及其运行方法
CN208001079U (zh) 配电柜连锁控制系统及其联络柜控制电路
CN212343328U (zh) 一种供电切换电路
CN101944711A (zh) 配电箱
CN208001183U (zh) 备自投装置及系统
CN215300141U (zh) 一种关于110kV断路器备用分闸回路的电路
CN207780133U (zh) 直控型电动操作机构试验检测箱
CN108321682A (zh) 一种配电柜连锁控制系统及其联络柜控制电路
CN116896075B (zh) 台区联络装置和系统
CN214850608U (zh) 配电系统
CN211790921U (zh) 一种开关柜交直流通用控制电源自动转换装置
CN216162463U (zh) 一种双电源闭锁控制电路
CN219802180U (zh) 一种隧道发电机自动控制系统
CN215221346U (zh) 低压配电柜
CN203761124U (zh) 电压转换电路及具有该电压转换电路的电压转换装置
CN215990308U (zh) 一种交流双电源的切换装置
CN214227934U (zh) 一种经济型单相双电源切换模块
CN214755726U (zh) 双主电网智能组态控制系统
CN202711902U (zh) 电力线路供电主变压器用预充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