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52088U - 一种自充排管和应用该充气排管的气泵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充排管和应用该充气排管的气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52088U
CN211852088U CN202020216505.2U CN202020216505U CN211852088U CN 211852088 U CN211852088 U CN 211852088U CN 202020216505 U CN202020216505 U CN 202020216505U CN 211852088 U CN211852088 U CN 2118520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lf
inflating
film
pressure
char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21650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卫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021650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520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520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520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ffer Packag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充气制品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自充排管和应用该充气排管的气泵,包括第一薄膜和第二薄膜,第一薄膜和第二薄膜的两侧连接形成通道,通道朝向充气腔体内部的一端为密封端,通道朝向外部的一端为充气端,气体依次经过充气端、密封端进入充气腔体中,当腔体中的气体压力逐渐增大,外部停止充气时,由于充气制品的内腔中的压力大于外部压力,自充排管密封端的第一薄膜和第二薄膜由于气压作用贴合,形成密封效果,防止内部气体外泄。该自充排管可实现自充气、排气,使用时无需充排设备,且无需大量预充,可充入各种物质,该充排管结构简单稳定、生产加工便捷,完善了泡柱制品的功能,节省塑料制品的使用量,节能环保,减少白色污染。

Description

一种自充排管和应用该充气排管的气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充气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充排管和应用该充气排管的气泵。
背景技术
目前,各种塑料袋及充气气柱制品的应用多种多样,其中,各种气垫、气柱保护套需人工吹气、手动充气泵、全自动连续气柱充气机等方式或设备,无法自由独立使用,且全自动连续充气机一次性充气的数量多,体积占用过大,无法即需即充,不方便存放不利于收纳。又因老式气柱的充气口外部为两片薄膜紧贴的密封结构,外部空气不通过充气针的话,是无法充入气柱内的,必须将充气针插入充气口内方能进行高效充气,使用非常不便。
因此,本领域需要一种自充排管和应用该充气排管的气泵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各种气垫、气柱保护套需人工吹气、手动充气泵、全自动连续气柱充气机等方式或设备,无法自由独立使用,且全自动连续充气机一次性充气的数量多,体积占用过大,无法即需即充,不方便存放不利于收纳。又因老式气柱的充气口外部为两片薄膜紧贴的密封结构,外部空气不通过充气针的话,是无法充入气柱内的,必须将充气针插入充气口内方能进行高效充气,使用非常不便。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充排管,自充排管设置在充气制品的充气孔处,包括第一薄膜和第二薄膜,第一薄膜和第二薄膜的两侧连接形成通道,通道朝向充气腔体内部的一端为密封端,通道朝向外部的一端为充气端,气体依次经过充气端、密封端进入充气腔体中,当腔体中的气体压力逐渐增大,外部停止充气时,由于充气制品的内腔中的压力大于外部压力,自充排管密封端的第一薄膜和第二薄膜由于气压作用贴合,形成密封效果,防止内部气体外泄。
在上述自充排管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充气端的第一薄膜和第二薄膜二者中其中一个的内壁为光滑平面,另一个充气端的内壁至少设置有凹凸结构、者波纹结构、折叠结构三者的其中之一。
在上述自充排管的优选技术方案中,第二薄膜充气端的长度长于第一薄膜充气端的长度,使第二薄膜充气端折叠后倒插入充气端中。
在上述自充排管的优选技术方案中,自充排管还包括第三夹片,第三夹片设置在充气端中,推动第三夹片,瞬间破坏密封端的密封状态。
在上述自充排管的优选技术方案中,自充排管至少设置一个拐角。
第一薄膜和第二薄膜形成的密封端呈拐角状。
在上述自充排管的优选技术方案中,第一薄膜和第二薄膜的密封端分别由收缩率不同的材料制成,压力大于卷曲力时,实现自动泄压。
在上述自充排管的优选技术方案中,第一薄膜和第二薄膜的密封端附加弹性材料,压力大于弹力时,实现自动泄压。
在上述自充排管的优选技术方案中,第一薄膜和第二薄膜的密封端由磁性材料制成,压力大于磁力时,实现自动泄压
在上述自充排管的优选技术方案中,第一薄膜和第二薄膜的密封端设置有不干胶,压力大于胶合力时,实现自动泄压。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应用上述任一种自充排管的气泵,气泵至少包括一个挤压腔、两个自充排管,一个自充排管的密封端与挤压腔连接,拉伸挤压腔的外壁,使气体进入到挤压腔中,实现吸气;另一个自充排管的充气端与充气腔连接,压缩挤压腔的外壁,使挤压腔中的气体排出,实现排气。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自充排管的优选技术方案中,该自充排管可实现自充气、自带排气,使用时无需任何充排设备,且无需大量预充,可充入各种物质,对充入物质没有限制,可以充入气体、液体或者固体粉末,该充排管结构简单稳定、生产加工便捷,完善了泡柱制品的功能,拓展了泡柱制品的应用范围,节省塑料制品的使用量,节能环保,减少白色污染。另一方面,可通过多种自充排管组合可实现气泵功能。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充排管与充气腔体组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充排管与充气腔体组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凸起式自充排管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波纹式自充排管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式自充排管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卷曲式自充排管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弹力限压式自充排管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磁吸式自充排管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密封端为拐角的自充排管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防脱落自充排管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中部管段为挤压腔的自充排管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中部管段为挤压腔的自充排管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带有挤压腔的自充排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单程气泵状态一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单程气泵状态二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的双程气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的双程气泵状态一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的双程气泵状态二示意图;
附图标记:1、充气腔体;2、第一薄膜;3、第二薄膜;4、第三夹片;5、凹凸机构;6、波纹结构;7、折叠结构;8、防脱落带;9、挤压腔;10、第一自充排管;11、第二自充排管;12、第三自充排管;13、第四自充排管;14、第五自充排管;15、第六自充排管;16、第一挤压腔;17、第二挤压腔;18、限位板;19、上层板;20、中层板;21、下层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中”、“上”、“下”、“横”、“内”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基于背景技术指出的现有的各种气垫、气柱保护套需人工吹气、手动充气泵、全自动连续气柱充气机等方式或设备,无法自由独立使用,且全自动连续充气机一次性充气的数量多,体积占用过大,无法即需即充,不方便存放不利于收纳。又因老式气柱的充气口外部为两片薄膜紧贴的密封结构,外部空气不通过充气针的话,是无法充入气柱内的,必须将充气针插入充气口内方能进行高效充气,使用非常不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自充排管可实现自充气、自带排气,使用时无需任何充排设备,且无需大量预充,可充入各种物质、对充入物质没有限制,可以充入气体、液体或者固体粉末,该充排管结构简单稳定、生产加工便捷,完善了泡柱制品的功能,拓展了泡柱制品的应用范围,节省塑料制品的使用量,节能环保,减少白色污染。另一方面,可通过多种自充排管组合可实现气泵功能。
具体地,如图1至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自充排管设置在充气制品的充气孔处,包括第一薄膜2和第二薄膜3,第一薄膜2和第二薄膜3的两侧连接形成通道,通道朝向充气腔体1(包括各种充气类制品,如泡柱骨架)内部的一端为密封端,通道朝向外部的一端为充气端(充气端的端口形状可以是扁型、圆型、方型或者其他形状),气体依次经过充气端、密封端进入充气腔体1中,当腔体中的气体压力逐渐增大,外部停止充气时,由于充气制品的内腔中的压力大于外部压力,自充排管密封端的第一薄膜2和第二薄膜3由于气压作用贴合,形成密封效果,防止内部气体外泄。当提高外部气压的时候,通过自充排管充气端的缝隙向充气腔体1内部进行充气,当充气腔体1内气压大于或等于外部气压时,自充排管密封端自动密封;自充排管可不带排气匙只做充气使用,也可带排气匙转变为自充排管,实现重复充排的功能;排气匙由限位带与自充排管的充气端连接,用于防止排气匙插入过深而掉入充气腔体1内或脱落丢失,当然排气匙也可固定于进气端内。其中,第一薄膜2和第二薄膜3的长度可以是相同,也可以是不同的长度。
优选地,充气端的第一薄膜2和第二薄膜3二者中其中一个的内壁为光滑平面,另一个充气端的内壁至少设置有凹凸结构5(如图3所示)、波纹结构6(如图4所示)、折叠结构7(如图5所示)三者的其中之一,上述设置的目的是为了破坏充气端的密封性,提高进气效率。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薄膜2的内壁可以是光滑,第二薄膜3内壁可以是设置有凹凸结构5或者波纹结构6或者折叠结构7;其中,凹凸结构5(可以是压制形成的凹凸点状或者印刷,对凹凸点状的形状未出去任何限制)、波纹结构6、折叠结构7的具体形式本实用新型未做出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计,本领域技术人员对凹凸结构5、波纹结构6、折叠结构7的改变均应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优选地,如图5所示,第二薄膜3充气端的长度长于第一薄膜2充气端的长度,第二薄膜3凹凸状的长度等于或者超过第一薄膜2的长度,使第二薄膜3充气端折叠后倒插入充气端中。
优选地,自充排管还包括第三夹片4,如图1和2所示,第三夹片4设置在充气端中,第三夹片4可以设置第一薄膜2内壁上,也可以设置在第二薄膜3内壁上,还可以设置第一薄膜2和第二薄膜3之间。推动第三夹片4,能够瞬间破坏密封端的密封状态。其中,第一薄膜2和第二薄膜3为平面薄膜,第三薄膜为凹凸结构5、波纹或者折叠机构,第三薄膜的长度可等于或超出充气端处的第一薄膜2和第二薄膜3,可更有利于高效的充气。在本实用新型中,对第三夹片4的形状和结构不做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对第三夹片4的形状和结构的改变均应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优选地,如图9所示,自充排管至少设置一个拐角,使自充排管的充气端和密封端可以朝向相同的方向,也可以是不同的方向。拐角状可以设置在自充排管上任一位置,可以是密封端、中段或充气端。拐角的角度可以是锐角、直角或者钝角,拐角还可以是圆弧角状结构。拐角型的自充排管有两个作用,第一个作用是解决了3cm以下小直径骨架(充气腔体1)和不规则骨架(充气腔体1)内,因空间狭小无足够长度安装平直型自充排管的缺点;第二个作用是增加气密段距离,大幅度延长气密持续时间。
优选地,自充排管有两种使用状态,一种是带挤压腔9的,另一种是不带挤压腔9的。带挤压腔9的自充排管用于充气操作,进气端连接挤压腔9,出气端连接泡柱骨架;不带挤压腔9的自充排管主要用于负压吸气。
优选地。第一薄膜2和第二薄膜3可以由金属材料制成,也可以由非金属材料制成。
优选地,如图6所示,第一薄膜2和第二薄膜3的密封端分别由收缩率不同的材料制成,压力大于卷曲力时,实现自动泄压。
优选地,如图7所示,第一薄膜2和第二薄膜3的密封端附加弹性材料,压力大于弹力时,实现自动泄压。
优选地,如图8所示,第一薄膜2和第二薄膜3的密封端由磁性材料制成,压力大于磁力时,实现自动泄压。
优选地,第一薄膜2和第二薄膜3的密封端设置有不干胶,压力大于胶合力时,实现自动泄压。
优选地,如图10所示,自充排管还包括排气匙,排气匙通过防脱落带8与自充排管的充气端连接。防脱落带8长度小于自充排管长度,排气匙材质可使用塑料材料制作,具备一定柔韧性,可小角度变形,形状可以是管状或条状,可以是空心,也可以是实心,可以是单齿,也可以是多齿尖,排气匙齿尖的形状可以是圆形(排气匙可以转360°)、方形或尖形,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排气匙齿尖形状的变化均应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排气匙即可固定于进气端外部,也可以固定于进气端内强化充气效率。
优选地,自充排管的中部管段充当挤压腔,拉开中部管段时,密封端紧闭,进气端进气;然后一只手扎紧自充排管的充气端,另一只手按压中段,使自充排管的密封端排气。更优选地,可在自充排管中部管段的外壁设置有多个第一提手,用于拉伸第一薄膜1和第二薄膜2。排气匙可以设置在自充排管的中部管段内部,也可以通过防脱落带8与自充排管外部连接。
优选地,排气匙固定在充气端的外部或者充气端的内部。更优选地,排气匙由软质塑料制成,当然,也可以由其他材料制成。
充入物质是气体时,如图13,通过两只手打开辅助挤压腔9,使挤压腔9中装入空气,然后用一只手束紧挤压腔9的入口,形成挤压腔9密封状态,另一只手稍微用力按压挤压腔9,使挤压腔9中的空气通过自充排管进入泡柱骨架中,从而逐渐撑开外壳,充满时外壳已经展开到位。如有送气设备,直接将挤压腔9套在送气管上束紧即可进行充气。
充入物质是液体或粉末时,预先将物质倒入挤压腔9,一般装入到挤压腔9的2/3体积时,用手束紧挤压腔9入口,形成挤压腔9密封状态,另一只手稍微用力按压挤压腔9,使挤压腔9中的物质通过自充排管进入泡柱骨架中。如有水龙头或送粉机的,直接用手把挤压腔9对接束紧在水龙头或送粉管上即可完成装填。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应用上述任一种自充排管的气泵,气泵至少包括一个挤压腔9、两个自充排管,一个自充排管的密封端与挤压腔9连接,拉伸挤压腔9的外壁,使气体进入到挤压腔9中,实现吸气;另一个自充排管的充气端与充气腔体1连接,压缩挤压腔9的外壁,使挤压腔9中的气体排出,实现排气。
优选地,如图14和15所示,气泵为单程气泵,单程气泵包括第一自充排管10、第二自充排管11和一个挤压腔9,第一自充排管10的密封端与挤压腔9连接,第二自充排管11的充气端与挤压腔9连接,在吸气过程时,充气腔内的压力小于外界压力,拉伸挤压腔9,使第一自充排管10密封端闭合,第二自充排管11的密封端处于打开状态,外部气体进去挤压腔9内部;在排气过程中,挤压腔9的压力大于外界压力,按压挤压腔9,使第一自充排管10的密封端处于打开状态,第二自充排管11的密封端处于闭合,挤压腔9内的气体通过第一自充排管10排出,通过多次循环可实现单程气泵的效果。更优选地,可在挤压腔9的外侧壁设置两个第二提手,方便拉伸挤压腔9,使挤压腔9从外部快速充气,本领域技术人员对第二提手结构的改变均应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优选地,如图16至18所示,气泵为双程气泵,双程气泵包括第三自充排管12、第四自充排管13、第五自充排管14、第六自充排管15、第一挤压腔16、第二挤压腔17、限位板18、上层板19、中层板20、下层板21,上层板19和下层板21通过限位板18进行定位连接,上层板19和中层板20之间通过第一挤压腔16进行连接,下层板21和中层板20之间通过第二挤压腔17进行连接,第三自充排管12的充气端设于第一挤压腔16内,第四自充排管13的充气端设于第一挤压腔16内,第五自充排管14的充气端设于第二挤压腔17内,第六自充排管15的密封端设于第二挤压腔17内;当上层板19做出远离中层板20动作时,第一挤压腔16出现负压状态,第三自充排管12的密封端因外部气压大而自动封闭,第四自充排管13则因外部压力大于内部气压而将空气吸入第一挤压腔16;因为限位板18的作用,下层板21做接近中层板20的动作,从而压迫第二挤压腔17使其内部压力大于外部压力,第六自充排管15因第二挤压腔17内部压力大于外部压力而自动密封,第五自充排管14因第二挤压腔17内部压力大于外部而实现加压排气功能。当下层板21做出远离中层板20动作时,则重复上层板19远离中层板20的吸气排气步骤,通过上层板19和下层板21之间的相互推拉动作,实现高效双程充气。更优选地,可以在上层板19朝外一侧和下层板21朝外一侧均设置有第三提手,通过第三提手便于快速使上层板19和下层板21远离,快速实现吸气排气;本领域技术人员对第三提手结构的改变均应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1:一个气柱袋,袋体由双层薄膜制作而成的充气腔体1,单程气泵和泡柱骨架均由气柱袋的双层薄膜模具压制而成,当通过单程气泵向泡柱骨架充气时,气柱袋会快速撑起,并打开袋口。
实施例2:一个大型(圆筒/方型)密封充气柱,自带内骨架或外骨架形式的泡柱骨架,当用单程气泵向泡柱骨架充气时,泡柱骨架逐渐撑开,而密封充气柱体也因为泡柱骨架的撑开而增大体积,造成密封充气柱内部气压低于外部气压,外部气体通过自充排管向密封充气柱内充气,因为密封充气柱的体积比泡柱骨架大得多,所以密封充气柱的单位时间内充气量比泡柱骨架也大得多,所以自充排管的数量要至少是单程气泵1所配置自充排管数量的2倍以上才能满足充气效率的要求,自充排管可采用并排设置的方式方便同时排气。当泡柱骨架完成充气后,自充排管自动密封,密封充气柱也因为泡柱骨架的定型而停止涨大,当密封充气柱内的气压与外部气压一致时,自充排管自动密封。至此完成密封充气柱的充气动作。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做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自充排管,其特征在于,自充排管设置在充气制品的充气孔处,包括第一薄膜和第二薄膜,第一薄膜和第二薄膜的两侧连接形成通道,通道朝向充气腔体内部的一端为密封端,通道朝向外部的一端为充气端,气体依次经过充气端、密封端进入充气腔体中,当腔体中的气体压力逐渐增大,外部停止充气时,由于充气制品的内腔中的压力大于外部压力,自充排管密封端的第一薄膜和第二薄膜由于气压作用贴合,形成密封效果,防止内部气体外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充排管,其特征在于,充气端的第一薄膜和第二薄膜二者中其中一个的内壁为光滑平面,另一个充气端的内壁至少设置有凹凸结构、波纹结构、折叠结构三者的其中之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充排管,其特征在于,第二薄膜充气端的长度长于第一薄膜充气端的长度,使第二薄膜充气端折叠后倒插入充气端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充排管,其特征在于,自充排管还包括第三夹片,第三夹片设置在充气端中,推动第三夹片,瞬间破坏密封端的密封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充排管,其特征在于,自充排管至少设置一个拐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充排管,其特征在于,第一薄膜和第二薄膜的密封端分别由收缩率不同的材料制成,压力大于卷曲力时,实现自动泄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充排管,其特征在于,第一薄膜和第二薄膜的密封端附加弹性材料,压力大于弹力时,实现自动泄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充排管,其特征在于,第一薄膜和第二薄膜的密封端由磁性材料制成,压力大于磁力时,实现自动泄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充排管,其特征在于,第一薄膜和第二薄膜的密封端设置有不干胶,压力大于胶合力时,实现自动泄压。
10.一种应用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自充排管的气泵,其特征在于,气泵至少包括一个挤压腔、两个自充排管,一个自充排管的密封端与挤压腔连接,拉伸挤压腔的外壁,使气体进入到挤压腔中,实现吸气;另一个自充排管的充气端与充气腔连接,压缩挤压腔的外壁,使挤压腔中的气体排出,实现排气。
CN202020216505.2U 2020-02-26 2020-02-26 一种自充排管和应用该充气排管的气泵 Active CN2118520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16505.2U CN211852088U (zh) 2020-02-26 2020-02-26 一种自充排管和应用该充气排管的气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16505.2U CN211852088U (zh) 2020-02-26 2020-02-26 一种自充排管和应用该充气排管的气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52088U true CN211852088U (zh) 2020-11-03

Family

ID=732491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216505.2U Active CN211852088U (zh) 2020-02-26 2020-02-26 一种自充排管和应用该充气排管的气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5208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71252A (zh) * 2020-02-26 2020-06-12 陈卫新 一种自充排管和应用该充气排管的气泵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71252A (zh) * 2020-02-26 2020-06-12 陈卫新 一种自充排管和应用该充气排管的气泵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521166A (en) Inflatable air pump
CN101803968B (zh) 紧缩袋
CN211852088U (zh) 一种自充排管和应用该充气排管的气泵
CN110101237B (zh) 一种自充排泡腔支撑骨架
WO2019100649A1 (zh) 一种充气制品
CN111271252A (zh) 一种自充排管和应用该充气排管的气泵
CN101844646A (zh) 连续充气式空气密封体及其制造方法
CN210227487U (zh) 一种自充排泡腔支撑骨架
CN206719947U (zh) 一种牛皮纸气泡袋
CN210213405U (zh) 一种用于自充气制品的充排流机构及充排骨架、自撑袋
CN108869297B (zh) 一种大型多环柔性囊体的折叠收纳装置
CN201082063Y (zh) 一种多功能可充气体及其可充气袋
CN207670988U (zh) 一种充气包装袋
WO2020239006A1 (zh) 一种用于自充气制品的充排流机构以及自撑袋、充排骨架或者自充排泡腔支撑骨架
CN210122183U (zh) 一种可以快速充气的救生圈
CN201309649Y (zh) 带有排气口的充气袋
CN1984625A (zh) 紧缩袋
CN208294724U (zh) 一种多功能按压充气结构
CN2355127Y (zh) 一种充气泵
US4536136A (en) Film-made pump driven by the filling effect of a fluid on filling into a chamber made of film
CN210912823U (zh) 一种便捷携带的救生衣
CN207482498U (zh) 一种装粘稠液体的袋子
CN201745868U (zh) 柔性层压材料包装袋
CN206691705U (zh) 一种排气顺畅的压缩袋
CN218023065U (zh) 一种新型高阻隔耐高温蒸煮液体包装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