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34943U - 一种反复灌肠大便负压吸引套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反复灌肠大便负压吸引套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34943U
CN211834943U CN201922440712.6U CN201922440712U CN211834943U CN 211834943 U CN211834943 U CN 211834943U CN 201922440712 U CN201922440712 U CN 201922440712U CN 211834943 U CN211834943 U CN 2118349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be
negative pressure
anal
opening
pressure s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4071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丽仪
李丽琼
黄漫容
杨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244071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349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349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3494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反复灌肠大便负压吸引套件包括肛门袋,肛门袋上开设有袋口与排泄孔,排泄孔的外周设有粘贴盘,粘贴盘固定在肛门袋的表面,还包括肛管、负压吸引连接管、进水冲洗连接管以及密封袋口的密封部件,肛管的外端设在肛门袋外,肛管的内端穿过密封部件延伸至肛门袋内并从排泄孔穿出肛门袋,负压吸引连接管的外端设在肛门袋外,负压吸引连接管的内端穿过密封部件并进入至肛门袋内,进水冲洗连接管附着在负压吸引连接管的内部管壁,进水冲洗连接管的外端穿过负压吸引连接管的管壁引出至肛门袋外,内端抵近负压吸引连接管的内端开口。本实用新型能同时具备灌肠、对排泄物收集和引流的功能,使用更加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反复灌肠大便负压吸引套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反复灌肠大便负压吸引套件。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灌肠法是用导管自肛门经直肠插入结肠灌注液体,以达到通便排气的治疗方法。能刺激肠蠕动,软化、清除粪便,并有降温、催产、稀释肠内毒物、减少吸收,低温溶液为高热患者降温的作用,此外,亦可达到供给药物、营养、水分等治疗目的。灌肠法又分为大量不保留灌肠、小量不保留灌肠、保留灌肠及清洁灌肠。通常情况下,每次为病人灌肠时,首先需要由肛门口置入肛管,再将灌肠液注入达到灌肠的目的;待病人需排便时 ,以便盆或者直接排在提前垫在臀下的护理垫上,再清洁。肛门袋是一种供直肠、结肠或回肠肛门造口术后患者及尿便失禁患者对粪便等排泄物进行收集护理的医疗器械。但当前不存在既能针对住院病人,特别是ICU病人,又能针对非住院病人的各种灌肠需求及大便管理的装置,无法满足此类人群需要的反复灌肠、保护皮肤肛门周围皮肤、简单卫生及节省时间人力等需求,因此需要设计一款具备这些功能的灌肠套件以满足住院病人、非住院病人的日常使用。
当前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当前住院病人尤其是ICU病人因治疗原发疾病需要、手术前肠道清洁及手术后腹胀肛门排气时限延后、排泄功能减弱甚至障碍、心理作用、抑或原本就有便秘或者腹泻的病人需要反复灌肠,随之而来的就是反复清洁大便及床单位。因此,反复灌肠大便负压吸引管理套件在灌肠时应便于操作且能反复使用,灌肠后应易于收集或清洁大便;第二、因反复置入肛管,皮肤及黏膜极易损伤;再者肛门周围皮肤持续浸泡在大便中,极易造成失禁性皮炎,重者诱发压疮。第三,住院病人又特别是自理能力差,需要依赖家人亲属或者医护人员的,灌肠及灌肠后的清洁均是依赖后者完成。第四、当前,除了住院病人对反复灌肠大便负压吸引管理套件有明显的需求外,非住院病人同样迫切的需求此类产品,而目前市面上未有针对非住院病人的、操作简单、价格适中反复灌肠大便负压吸引管理套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反复灌肠大便负压吸引套件,能同时具备灌肠、对排泄物收集和引流的功能,使用更加方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反复灌肠大便负压吸引套件,包括肛门袋,所述肛门袋上开设有袋口与排泄孔,排泄孔的外周设置有粘贴盘,粘贴盘固定在肛门袋的表面,还包括肛管、负压吸引连接管以及密封所述袋口的密封部件,所述肛管的外端设置在肛门袋外,肛管的内端穿过所述密封部件延伸至肛门袋内并从所述排泄孔穿出肛门袋,所述负压吸引连接管的外端设置在肛门袋外,负压吸引连接管的内端穿过所述密封部件并进入至肛门袋内。
肛门袋属于现有技术的常规医疗器具,主要功能是暂时收集大便、灌肠排泄物、大便稀释冲洗液、肛门排出的气体等,排泄孔外周的粘贴盘中一般设置有可裁剪部分,可裁剪部分依据病人不同的尺寸需求裁剪,裁剪后使用时撕开粘贴盘上的保护膜,并粘贴于病人的肛门口即可,粘贴盘粘贴后,位于中部的排泄孔便可以对接病人的肛门,便于排泄物通过排泄孔收集至肛门袋内。
所述肛管的外端设置在肛门袋外,肛管外端用于与各类灌肠装置连接,肛管内端用于插入病人的肛门,使用时根据灌肠方式的不同需求插入肛门10-30cm不等的深度,来自灌肠装置输出的药液从肛管外端开口输入,并且从肛管内端开口输送进入肛门内部,实现灌肠工作。所述肛管的内端穿过所述密封部件延伸至肛门袋内并从所述排泄孔穿出肛门袋,使用时可先把肛管内端插入病人的肛门内,然后利用上述粘贴盘粘贴于病人的肛门外,从而把排泄孔对接于病人的肛门,当来自灌肠装置输出的药液从所述肛管输入至病人肛门进入肠道后,能刺激肠道蠕动并诱发病人从肛门向外排泄,排泄物可以直接通过排泄孔收集至肛门袋内,由于肛门袋能暂时储存排泄物,因此当需要再次对病人灌肠时,无须再拆出粘贴在肛门上的肛门袋以及无须再拔出插在肛门内的肛管,便可以继续通过肛管对病人的肛门和肠道实施多次灌肠,因此可以实现只需要一次插入肛管,就可以多次、多天次反复灌肠,避免因多次灌肠而多次置入肛管,反复清洁肛门周围及床单位,对直肠粘膜、肛门周围皮肤造成的刺激,有效的保护肛门周围皮肤,减轻病人的疼痛感,又避免了因反复灌肠需要反复置入肛管,导致病人对灌肠操作产生抵触情绪及心理。
所述负压吸引连接管的外端设置在肛门袋外,负压吸引连接管外端用于与各类负压吸引装置或引流装置连接,例如中心负压吸引器、负压吸引器、低负压引流瓶等各种吸引装置,由于负压吸引连接管的内端穿过所述密封部件并进入至肛门袋内,因此可以利用各类负压吸引装置或引流装置通过所述负压吸引连接管及时地把肛门袋内的排泄物引流出外界并单独收集,达到引流效果,从而可以避免肛门袋内的排泄物长时间浸泡病人的肛门,即减少肛门周围皮肤浸泡于排泄物中的时长,因而可以避免因肛门周围皮肤持续浸泡在大便中而造成的失禁性皮炎,或诱发压疮。因此能减少对皮肤黏膜的损伤,及时吸引排出大便,减少肛门周围皮肤浸泡在大便中的时间,从而达到减少失禁性皮炎的发生,降低诱发压疮的风险,保护肛门周围皮肤的效果。
因此本实用新型一种反复灌肠大便负压吸引套件能同时具备灌肠、对排泄物收集和引流的功能,使用更加方便。
进一步地,由于病人的排泄物性状不一,部分暂存在肛门袋内的排泄物需要经过一定的稀释才能通畅地通过负压吸引连接管引流出外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增加了进水冲洗连接管,所述进水冲洗连接管附着在所述负压吸引连接管的内部管壁,进水冲洗连接管的外端穿过负压吸引连接管的管壁引出至肛门袋外,内端抵近负压吸引连接管的内端开口。所述进水冲洗连接管的外端用于与各类冲洗装置连接,来自冲洗装置的稀释液能流往所述进水冲洗连接管的内端,由于其内端抵近负压吸引连接管的内端开口,因此稀释液最终从负压吸引连接管的内端开口流入肛门袋,对肛门袋内的排泄物进行稀释,从而有利于肛门袋内的排泄物对外引流。
同时由于所述进水冲洗连接管附着在所述负压吸引连接管的内部管壁,因此能有利于减少直接插入肛门袋内的管路数量,结构更为简单。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部件为密封胶塞,所述密封胶塞塞插在袋口内与袋口相互密封连接,密封胶塞上开设有两个通孔,所述肛管与负压吸引连接管的内端分别通过贯穿所述两个通孔延伸进入至肛门袋内。因此能通过密封胶塞密封肛门袋的袋口,同时可以便于所述肛管与负压吸引连接管的内端插入肛门袋内。
进一步地,所述肛管内端在管壁的相对两侧分别开设有肛管第一开口和肛管第二开口,所述肛管第一开口和肛管第二开口均为椭圆形开口。在肛管内端部分的管壁相对两侧设置两个开口,能从两侧同时输液,因而增大药液的输出范围,并且所述肛管第一开口和肛管第二开口均为椭圆形开口,开口面积增大,能进一步加快药液的灌入速度,提高灌肠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肛管第一开口与所述肛管的最内端相距6mm,所述肛管第二开口位于肛管第一开口的斜对侧并且与肛管第一开口相距6 mm。
进一步地,所述肛管的外壁设置有长度尺刻度,所述长度尺刻度的刻度起始点设置在肛管的最内端。因此能针对不同的灌肠需求,根据所述长度尺刻度自主选择肛管插入肛门的深度,使灌肠的效果更好。
进一步地,所述负压吸引连接管的内端在管壁的相对两侧分别开设有吸引管第一开口和吸引管第二开口,所述吸引管第一开口和吸引管第二开口均为椭圆形开口。在负压吸引连接管内端部分的管壁相对两侧设置两个开口,能从两侧同时吸引排泄物,因而增大了引流的范围,并且所述吸引管第一开口和吸引管第二开口均为椭圆形开口,开口面积增大,能够增加负压对大便吸引的速度,保证大便及排泄物引流的顺畅,解决病人一次性排泄物量过多,导致的肛门袋袋体内蓄积排泄物,进而导致肛门袋使用时限减短的问题。
进一步地,所述吸引管第一开口与所述负压吸引连接管的最内端相距10mm,所述吸引管第二开口位于吸引管第一开口的斜对侧并且与吸引管第一开口相距10 mm,所述进水冲洗连接管的内端开口抵接至所述负压吸引连接管的吸引管第一开口。因此稀释液最终从负压吸引连接管的吸引管第一开口流入肛门袋,对肛门袋内的排泄物进行稀释。
进一步地,所述负压吸引连接管的内端在肛门袋内抵接至所述粘贴盘的最大圈外边缘。负压吸引连接管伸入肛门袋内的长度刚好抵达粘贴盘的最大外圈边缘,使用过程中,能够有效的避免因负压吸引力而造成肛门周围皮肤破损,进而导致压疮的风险。
进一步地,所述肛管和进水冲洗连接管的外端端口分别连接有喇叭状转接口,所述喇叭状转接口分别可拆卸地配合插设有帽盖。喇叭状的转接口能够有利于转接多种装置。另外,由于所述喇叭状转接口分别可拆卸地配合插设有帽盖,因此在需要灌肠和冲洗时打开帽盖即可,在灌肠结束或无需冲洗时盖上帽盖即可,这样的设计首先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管道连接,其次可以避免排泄物从肛管处溢出,造成床单位的污染,减少大便异味的扩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肛门袋主要功能是暂时收集大便、灌肠排泄物、大便稀释冲洗液、肛门排出的气体等,排泄孔外周的粘贴盘中一般设置有可裁剪部分,可裁剪部分依据病人不同的尺寸需求裁剪,裁剪后使用时撕开粘贴盘上的保护膜,并粘贴于病人的肛门口即可,粘贴盘粘贴后,位于中部的排泄孔便可以对接病人的肛门,便于排泄物通过排泄孔收集至肛门袋内。
所述肛管的外端设置在肛门袋外,肛管外端用于与各类灌肠装置连接,肛管内端用于插入病人的肛门,使用时根据灌肠方式的不同需求插入肛门10-30cm不等的深度,来自灌肠装置输出的药液从肛管外端开口输入,并且从肛管内端开口输送进入肛门内部,实现灌肠工作。所述肛管的内端穿过所述密封部件延伸至肛门袋内并从所述排泄孔穿出肛门袋,使用时可先把肛管内端插入病人的肛门内,然后利用上述粘贴盘粘贴于病人的肛门外,从而把排泄孔对接于病人的肛门,当来自灌肠装置输出的药液从所述肛管输入至病人肛门进入肠道后,能刺激肠道蠕动并诱发病人从肛门向外排泄,排泄物可以直接通过排泄孔收集至肛门袋内,由于肛门袋能暂时储存排泄物,因此当需要再次对病人灌肠时,无须再拆出粘贴在肛门上的肛门袋以及无须再拔出插在肛门内的肛管,便可以继续通过肛管对病人的肛门和肠道实施多次灌肠,因此可以实现只需要一次插入肛管,就可以多次、多天次反复灌肠,避免因多次灌肠而多次置入肛管,反复清洁肛门周围及床单位,对直肠粘膜、肛门周围皮肤造成的刺激,有效的保护肛门周围皮肤,减轻病人的疼痛感,又避免了因反复灌肠需要反复置入肛管,导致病人对灌肠操作产生抵触情绪及心理。
所述负压吸引连接管的外端位于在肛门袋外,负压吸引连接管外端用于与各类负压吸引装置或引流装置连接,例如中心负压吸引器、负压吸引器、低负压引流瓶等各种吸引装置,由于负压吸引连接管的内端穿过密封部件并进入至肛门袋内,因此可以利用各类负压吸引装置或引流装置通过负压吸引连接管及时地把肛门袋内的排泄物引流出外界并单独收集,达到引流袋内排泄物效果,从而可以避免肛门袋内的排泄物长时间浸泡病人的肛门,即减少肛门周围皮肤浸泡于排泄物中的时长,因而可以避免因肛门周围皮肤持续浸泡在大便中而造成的失禁性皮炎,或诱发压疮。因此能减少对皮肤黏膜的损伤,及时吸引排出肛门袋内的大便,减少肛门周围皮肤浸泡在大便中的时间,从而达到减少失禁性皮炎的发生,降低诱发压疮的风险,保护肛门周围皮肤的效果。
因此本实用新型一种反复灌肠大便负压吸引套件能同时具备灌肠、对排泄物收集和引流的功能,使用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方案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或简单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此外,若有“第一”、“第二”等术语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者暗示相对重要性,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一种反复灌肠大便负压吸引套件,包括肛门袋100,肛门袋100上开设有袋口101与排泄孔102,排泄孔102的外周固定有粘贴盘103,粘贴盘103固定在肛门袋100的表面,还包括肛管200、负压吸引连接管300以及密封袋口101的密封部件500,在本实施例中,密封部件500为密封胶塞501,密封胶塞501上开设有两个通孔(图中未标出),肛管200的内径为5mm,肛管200的外端位于在肛门袋100外,肛管200的内端从上述通孔穿过密封胶塞501延伸进入至肛门袋100内,然后从排泄孔102穿出肛门袋100外部,肛管200伸入肛门袋100袋体内的长度为350mm,外露部分的长度为150mm,负压吸引连接管300内径为10mm,负压吸引连接管300的外端设置在肛门袋100外,负压吸引连接管300的内端从上述通孔穿过密封胶塞501并进入至肛门袋100内,负压吸引连接管300伸入肛门袋100袋体内的长度为140mm,外露部分的长度为100mm。
肛门袋100属于现有技术的常规医疗器具,主要功能是暂时收集大便、灌肠排泄物、大便稀释冲洗液、肛门排出的气体等,排泄孔102外周的粘贴盘103中一般设置有可裁剪部分1000,可裁剪部分1000依据病人不同的尺寸需求裁剪,裁剪后使用时撕开粘贴盘103上的保护膜,并粘贴于病人的肛门口即可,粘贴盘103粘贴后,位于中部的排泄孔102便可以对接病人的肛门,便于肛门的排泄物通过排泄孔102收集至肛门袋100内。
肛管200的外端位于在肛门袋100外,肛管200外端用于与各类灌肠装置连接,肛管200内端用于插入病人的肛门,使用时根据灌肠方式的不同需求插入肛门10-30cm不等的深度,来自灌肠装置输出的药液从肛管200外端开口输入,并且从肛管200内端开口输送进入肛门和肠道内部,实现灌肠工作。使用时可先把肛管200内端插入病人的肛门内,然后利用上述粘贴盘103把肛门袋100粘贴于病人的肛门外,从而可以把排泄孔102对接于病人的肛门,当来自灌肠装置输出的药液从肛管200输入至病人肛门进入肠道后,能刺激肠道蠕动并诱发病人从肛门向外排泄,排泄物可以直接通过排泄孔102收集至肛门袋100内,由于肛门袋100能暂时储存排泄物,因此当需要再次对病人灌肠时,无须再拆出粘贴在肛门上的肛门袋100以及无须再拔出插在肛门内的肛管200,便可以继续通过肛管200对病人的肛门和肠道实施多次灌肠,因此可以实现只需要一次插入肛管200,就可以多次、多天次反复灌肠,避免因多次灌肠而多次置入肛管200,反复清洁肛门周围及床单位,对直肠粘膜、肛门周围皮肤造成的刺激,有效的保护肛门周围皮肤,减轻病人的疼痛感,又避免了因反复灌肠需要反复置入肛管200,导致病人对灌肠操作产生抵触情绪及心理。
负压吸引连接管300的外端位于在肛门袋100外,负压吸引连接管300外端用于与各类负压吸引装置或引流装置连接,例如中心负压吸引器、负压吸引器、低负压引流瓶等各种吸引装置,由于负压吸引连接管300的内端穿过密封部件500并进入至肛门袋100内,因此可以利用各类负压吸引装置或引流装置通过负压吸引连接管300及时地把肛门袋100内的排泄物引流出外界并单独收集,达到引流袋内排泄物效果,从而可以避免肛门袋100内的排泄物长时间浸泡病人的肛门,即减少肛门周围皮肤浸泡于排泄物中的时长,因而可以避免因肛门周围皮肤持续浸泡在大便中而造成的失禁性皮炎,或诱发压疮。因此能减少对皮肤黏膜的损伤,及时吸引排出肛门袋100内的大便,减少肛门周围皮肤浸泡在大便中的时间,从而达到减少失禁性皮炎的发生,降低诱发压疮的风险,保护肛门周围皮肤的效果。
因此本实用新型一种反复灌肠大便负压吸引套件能同时具备灌肠、对排泄物收集和引流的功能,使用更加方便。
作为对本实施例的进一步补充和完善,由于病人的排泄物性状不一,部分暂存收集在肛门袋100内的排泄物需要经过一定的稀释才能通畅地通过负压吸引连接管300引流出外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结合图1和图2所示,增加了进水冲洗连接管400,进水冲洗连接管400附着在负压吸引连接管300的内部管壁,进水冲洗连接管400的外端穿过负压吸引连接管300的管壁引出至肛门袋100外,内端抵近负压吸引连接管300的内端开口。进水冲洗连接管400的外端用于与各类冲洗装置连接,来自冲洗装置的稀释液能流往进水冲洗连接管400的内端,由于其内端抵近负压吸引连接管300的内端开口,因此稀释液最终从负压吸引连接管300的内端开口流入肛门袋100,对肛门袋100内的排泄物进行稀释,从而有利于肛门袋100内的排泄物对外引流。
作为对本实施例的进一步补充和完善,如图1所示,肛管200内端在管壁的相对两侧分别开设有肛管第一开口201和肛管第二开口202,肛管第一开口201和肛管第二开口202均为椭圆形开口,肛管第一开口201与肛管200的最内端相距6mm,肛管第二开口202位于肛管第一开口201的斜对侧并且与肛管第一开口201相距6 mm。在肛管200内端部分的管壁相对两侧设置两个开口,能从两侧同时进行输液,因而增大药液的输出范围,并且肛管第一开口201和肛管第二开口202均为椭圆形开口,开口面积增大,能进一步加快药液的灌入速度,提高灌肠效率。
作为对本实施例的进一步补充和完善,如图1所示,肛管200的外壁设置有长度尺刻度(图中未画出),长度尺刻度的刻度起始点设置在肛管200的最内端。因此能针对不同的灌肠需求,根据所述长度尺刻度自主选择肛管200插入肛门的深度,使灌肠的效果更好。
作为对本实施例的进一步补充和完善,如图1所示,负压吸引连接管300的内端在管壁的相对两侧分别开设有吸引管第一开口301和吸引管第二开口302,吸引管第一开口301和吸引管第二开口302均为椭圆形开口,吸引管第一开口301与负压吸引连接管300的最内端相距10mm,吸引管第二开口302位于吸引管第一开口301的斜对侧并且与吸引管第一开口301相距10 mm。在负压吸引连接管300内端部分的管壁相对两侧设置两个开口,能从两侧同时吸引排泄物,因而增大了引流的范围,并且吸引管第一开口301和吸引管第二开口302均为椭圆形开口,开口面积增大,能够增加负压对大便吸引的速度,保证大便及排泄物引流的顺畅,解决因病人一次性排泄物量过多,导致的肛门袋100袋体内蓄积排泄物过量,进而导致肛门袋100使用时限减短的问题。另外,结合图1和图3所示,进水冲洗连接管400的内端开口抵接至负压吸引连接管300的吸引管第一开口301,因此进水冲洗连接管400内的稀释液最终从负压吸引连接管300的吸引管第一开口301流入肛门袋100,对肛门袋100内的排泄物进行稀释。
作为对本实施例的进一步补充和完善,负压吸引连接管300的内端在肛门袋100内抵接至粘贴盘103的最大圈外边缘。负压吸引连接管300伸入肛门袋100内的长度刚好抵达粘贴盘103的最大外圈边缘,使用过程中,能够有效的避免因负压吸引力而造成肛门周围皮肤破损,进而导致压疮的风险。
作为对本实施例的进一步补充和完善,如图1所示,肛管200和进水冲洗连接管400的外端端口分别连接有喇叭状转接口600,喇叭状转接口600分别可拆卸地配合插设有帽盖601。喇叭状的转接口600能够有利于转接多种装置。另外,由于喇叭状转接口600分别可拆卸地配合插设有帽盖601,因此在需要灌肠和冲洗时打开帽盖601即可,在灌肠结束或无需冲洗时盖上帽盖601即可,这样的设计首先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管道连接,其次可以避免排泄物从肛管或进水冲洗连接管处溢出,造成床单位的污染,减少大便异味的扩散。
作为对本实施例的进一步补充和完善,肛管200及进水冲洗连接管400采用的是质地柔软的材质,能够有效减少腿部皮肤因管道压迫造成的医疗器械损伤;负压吸引连接管300采用的是硬度大、韧性好的材质,能够有效的减少因负压吸力过大,将负压吸引连接管及外接的引流管被吸扁的情况发生,进而导致大便及排泄物引流不畅,致使套件使用时限减少。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反复灌肠大便负压吸引套件,包括肛门袋(100),所述肛门袋(100)上开设有袋口(101)与排泄孔(102),排泄孔(102)的外周设置有粘贴盘(103),粘贴盘(103)固定在肛门袋(100)的表面,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肛管(200)、负压吸引连接管(300)以及密封所述袋口(101)的密封部件(500),所述肛管(200)的外端设置在肛门袋(100)外,肛管(200)的内端穿过所述密封部件(500)延伸至肛门袋(100)内并从所述排泄孔(102)穿出肛门袋(100),所述负压吸引连接管(300)的外端设置在肛门袋(100)外,负压吸引连接管(300)的内端穿过所述密封部件(500)并进入至肛门袋(100)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复灌肠大便负压吸引套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水冲洗连接管(400),所述进水冲洗连接管(400)附着在所述负压吸引连接管(300)的内部管壁,进水冲洗连接管(400)的外端穿过负压吸引连接管(300)的管壁引出至肛门袋(100)外,内端抵近负压吸引连接管(300)的内端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复灌肠大便负压吸引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部件(500)为密封胶塞(501),所述密封胶塞(501)塞插在袋口(101)内与袋口(101)相互密封连接,密封胶塞(501)上开设有两个通孔,所述肛管(200)与负压吸引连接管(300)的内端分别通过贯穿所述两个通孔延伸进入至肛门袋(100)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复灌肠大便负压吸引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肛管(200)内端在管壁的相对两侧分别开设有肛管第一开口(201)和肛管第二开口(202),所述肛管第一开口(201)和肛管第二开口(202)均为椭圆形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反复灌肠大便负压吸引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肛管第一开口(201)与所述肛管(200)的最内端相距6mm,所述肛管第二开口(202)位于肛管第一开口(201)的斜对侧并且与肛管第一开口(201)相距6 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复灌肠大便负压吸引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肛管(200)的外壁设置有长度尺刻度,所述长度尺刻度的刻度起始点设置在肛管(200)的最内端。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复灌肠大便负压吸引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吸引连接管(300)的内端在管壁的相对两侧分别开设有吸引管第一开口(301)和吸引管第二开口(302),所述吸引管第一开口(301)和吸引管第二开口(302)均为椭圆形开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反复灌肠大便负压吸引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引管第一开口(301)与所述负压吸引连接管(300)的最内端相距10mm,所述吸引管第二开口(302)位于吸引管第一开口(301)的斜对侧并且与吸引管第一开口(301)相距10 mm,所述进水冲洗连接管(400)的内端开口抵接至所述负压吸引连接管(300)的吸引管第一开口(30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复灌肠大便负压吸引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吸引连接管(300)的内端在肛门袋(100)内抵接至所述粘贴盘(103)的最大圈外边缘。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复灌肠大便负压吸引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肛管(200)和进水冲洗连接管(400)的外端端口分别连接有喇叭状转接口(600),所述喇叭状转接口(600)分别可拆卸地配合插设有帽盖(601)。
CN201922440712.6U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反复灌肠大便负压吸引套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8349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40712.6U CN211834943U (zh)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反复灌肠大便负压吸引套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40712.6U CN211834943U (zh)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反复灌肠大便负压吸引套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34943U true CN211834943U (zh) 2020-11-03

Family

ID=732081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40712.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834943U (zh)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反复灌肠大便负压吸引套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349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24422A (zh) 一种可调节负压的多功能排泄物引流装置
CN203790339U (zh) 一次性腹泻病人肛门引流袋
CN211834943U (zh) 一种反复灌肠大便负压吸引套件
CN203915185U (zh) 一种大便失禁引流装置
CN206214485U (zh) 粪便收集装置
CN206896474U (zh) 一种女性卧床患者专用接尿装置
CN211049792U (zh) 一种可引流冲洗的造口袋
CN205359752U (zh) 一种人体排泄物收集装置
CN212118393U (zh) 一种造口患者腹泻排泄物收集装置
CN211460779U (zh) 一种大便失禁引流装置
CN210447336U (zh) 一种肠道灌肠造口袋
CN110893077A (zh) 一种造口及周围皮肤清洁装置
CN215131261U (zh) 组合式造口引流装置
CN214969672U (zh) 一种卧床大小便失禁用病人用收集装置
CN214967433U (zh) 一种负压冲洗肛门袋
CN215349878U (zh) 一种可冲洗式肛门造口袋
CN209770992U (zh) 一种伞型造口灌洗装置
CN207356093U (zh) 一种婴幼儿尿液收集器
CN212015412U (zh) 一种造口及周围皮肤清洁装置
CN211271538U (zh) 一种灌肠用排泄物收集袋
CN217510681U (zh) 多用一体式肛袋
LU503586B1 (en) Medical rectal tube for continuous drainage and enema with low-pressure and high-capacity air bag
CN219516763U (zh) 一种一体式带冲洗及负压吸引粪液收集的造口袋装置
CN211610287U (zh) 一种女性集尿裤
CN212996958U (zh) 一种造口集便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103

Termination date: 202112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