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34588U - 一种固定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固定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34588U
CN211834588U CN201922433185.6U CN201922433185U CN211834588U CN 211834588 U CN211834588 U CN 211834588U CN 201922433185 U CN201922433185 U CN 201922433185U CN 211834588 U CN211834588 U CN 2118345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wall
arc
supporting arm
n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3318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波
金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192243318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345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345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345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固定件,包括支撑部、旋转部及拧紧螺丝。支撑部包括第一支撑臂、第二支撑臂及连接二者的连接部,支撑臂的内壁上分别设有弧形凹槽,弧形凹槽中心分别设有贯穿支撑臂的通孔,在该通孔内壁上设有内螺纹;两组弧形凹槽、通孔彼此对称设置。旋转部为位于第一支撑臂与第二支撑臂之间的外壁光滑的螺母,穿过螺母的中心设有通孔,该通孔的中心线与上述通孔连成的直线相交,通孔内壁上设有内螺纹,螺母的部分外壁正好与弧形凹槽贴合。拧紧螺丝分别与支撑臂螺纹连接,并施力于旋转部的外壁。本实用新型的固定件用于辅助推进工具,可以调节其工作角度α,以匹配不同类型的微骨折手术工具,保证打孔的质量,提高了手术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固定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固定件。
背景技术
软骨是关节内骨表面较特别的结构,一般2-4mm厚,弹性好,触摸像硬橡皮,表面光滑。软骨表面摩擦力非常小,运动中受伤,软骨变薄,甚至破裂磨损,叫软骨损伤。
软骨损伤是一种常见疾病,目前治疗软骨损伤的常用工具为微骨折器械。微骨折器械是一种在关节镜下用于微创治疗的骨科器械。现有微骨折器械比较典型的是微骨折专用手锥,其包括修复尖端部和操作把手。
进行微骨折手术时,需要医生在狭小空间内进行操作,当使用一定弯折角度的微骨折器械时,外科医生需要依赖腕部力量并通过微骨折器械的尖部在患者的关节软骨下骨质表面打孔,由于其尖部位置处于微骨折器械远端,属于费力杠杆,不利于医生操作。有鉴于此,医生在使用现有微骨折器械时往往需要借助辅助工具才能顺利完成手术。然而,目前的微骨折修复辅助器械的施力部基本上均依靠固定杆实现,该固定杆通过微骨折修复辅助器械的连接杆与微骨折器械固定连接。该固定杆与微骨折器械之间的施力距离以及与微骨折器械形成的角度均无法调整,导致一种微骨折修复辅助器械只适用于特定的微骨折器械。
综上,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领域亟待需要一种使微骨折修复辅助器械的施力杆与连接杆实现活动连接的解决方案,从而解决现有的微骨折修复辅助器械因上述缺陷导致适用性不强、使用灵活性较差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微骨折修复辅助器械匹配不同尖端角度的微骨折器械以实现器械的普适性和操作空间可调整以实现使用者和不同患者之间的针对性匹配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定件。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首先提供了一种固定件,包括支撑部、旋转部、第一拧紧螺丝和第二拧紧螺丝,
所述支撑部包括第一支撑臂、第二支撑臂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支撑臂和所述第二支撑臂的连接部,所述第一支撑臂的内壁上设有第一弧形凹槽,所述第一弧形凹槽中心设有贯穿所述第一支撑臂的第一通孔,在所述第一通孔内壁上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二支撑臂的内壁上设有第二弧形凹槽,所述第二弧形凹槽中心设有贯穿所述第二支撑臂的第二通孔,在所述第二通孔内壁上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一弧形凹槽、第一通孔分别与第二弧形凹槽、第二通孔对称设置;
所述旋转部为位于所述第一支撑臂与所述第二支撑臂之间的外壁光滑的螺母,穿过所述螺母的中心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连成的直线相交,所述通孔内壁上设有内螺纹,所述螺母的部分外壁正好与所述第一弧形凹槽和第二弧形凹槽贴合;
所述第一拧紧螺丝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支撑臂螺纹连接,并施力于所述旋转部的外壁;所述第二拧紧螺丝穿过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二支撑臂螺纹连接,并施力于所述旋转部的另一侧外壁。
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支撑部为U形叉臂结构,所述U形叉臂结构提供所述螺母旋转的空间。
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螺母为球形螺母。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臂的厚度(D1)等于所述第二支撑臂的厚度(D2),所述第一弧形凹槽的最深处到所述第一支撑臂的外壁的垂直距离(L1)等于所述第二弧形凹槽的最深处到所述第二支撑臂的外壁的垂直距离(L2)。
优选的,所述垂直距离为所述厚度的1/4至3/4。
优选的,所述通孔的中心线与所述支撑部所在平面的夹角可调整。
本实用新型装置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固定件用于辅助推进工具,辅助推进工具的滑杆穿过螺母的中心,与螺母螺纹连接,通过螺母在弧形凹槽中转动可以调整滑杆与所述支撑部所在平面的夹角,以匹配不同类型的微骨折手术工具,确保滑杆与微骨折手术工具的尖端在一条直线上。这样,可以更好地提高效率保证打孔的质量,也可以减少患者的痛苦。通过螺母的螺纹调节支撑部下方滑杆的长度,可以针对性用于不同骨质条件的患者,降低因打孔过深或过浅而造成骨质损坏或手术效果欠佳的风险。辅助推进工具上应用本实用新型的固定件之后,医生只需要一只手轻握微骨折器械的操作把手,另外一只手(或者助手)拉动滑杆,产生向上的冲量。这种向上的力,由连接杆传到微骨折器械的操作把手处,再传导到微骨折器械的尖端部,连续多次重复此动作,即可完成手术过程,节省医生人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固定件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件的其中一种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滑杆、11-截止帽、2-滑块、3-固定件、4-连接杆、5-微骨折修复尖端部、6-本体固定端、7-连接套、8-操作把手、31-支撑部、32-旋转部、33-第一拧紧螺丝、34-第二拧紧螺丝、311-第一支撑臂、312-第二支撑臂、313-第一弧形凹槽、314-第二弧形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若未特别指明,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手段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手段。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固定件3包括支撑部31、旋转部32、第一拧紧螺丝33和第二拧紧螺丝34。所述支撑部31包括第一支撑臂311、第二支撑臂312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支撑臂311和所述第二支撑臂312的连接部,所述第一支撑臂311的内壁上设有第一弧形凹槽313,所述第一弧形凹槽313中心设有贯穿所述第一支撑臂311的第一通孔,在所述第一通孔内壁上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二支撑臂312的内壁上设有第二弧形凹槽314,所述第二弧形凹槽314中心设有贯穿所述第二支撑臂312的第二通孔,在所述第二通孔内壁上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一弧形凹槽313、第一通孔分别与第二弧形凹槽314、第二通孔对称设置。所述旋转部32为位于所述第一支撑臂311与所述第二支撑臂312之间的外壁光滑的螺母,穿过所述螺母的中心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连成的直线相交,所述通孔内壁上设有内螺纹,所述螺母的部分外壁正好与所述第一弧形凹槽313和第二弧形凹槽314贴合。所述第一拧紧螺丝33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支撑臂311螺纹连接,并施力于所述旋转部32的外壁;所述第二拧紧螺丝34穿过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二支撑臂312螺纹连接,并施力于所述旋转部32的另一侧外壁。所述螺母被第一支撑臂311和第二支撑臂312夹持在两者之间并与第一弧形凹槽313和第二弧形凹槽314紧密贴合,使得所述螺母可以在两个支撑臂之间转动以调整所述螺母的通孔朝向。当所述螺母的通孔被调整到一特定方向后,可通过上紧两侧的第一拧紧螺丝33和第二拧紧螺丝34将所述螺母固定在一特定位置。由于第一拧紧螺丝33和第二拧紧螺丝34可以对所述螺母施加相对的力,因此能够牢固地固定住所述螺母。
优选地,所述支撑部31为U形叉臂结构,所述U形叉臂结构能够提供所述螺母旋转的空间。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领会的是,除了所述U形叉臂结构之外,任何能够夹持住所述螺母并使所述螺母可以自由转动以实现上述目的的结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优选地,所述螺母为球形螺母,因为球形螺母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任意角度的调整,并且能够使用户顺畅、平滑地操作。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领会的是,两侧具有与所述弧形凹槽紧密贴合的凸出的球面设计的其他异形螺母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臂311的厚度D1等于所述第二支撑臂312的厚度D2,所述第一弧形凹槽313的最深处到所述第一支撑臂311的外壁的垂直距离L1等于所述第二弧形凹槽314的最深处到所述第二支撑臂312的外壁的垂直距离L2。此外,如果弧形凹槽的深度太深,则会影响拧紧螺丝的紧固效果;而如果弧形凹槽的深度太浅,则会使支撑臂无法夹持住所述螺母。因此,经过申请人反复实践,所述垂直距离为所述厚度的1/4至3/4时能够获得相对较好的效果。
如上所述,所述螺母的通孔的中心线与所述支撑部所在平面的夹角(图2中所示的α角)可调整,以针对不同微骨折手术工具的尖端的朝向调整穿过通孔的滑杆的角度使其与该尖端保持在一条直线上。优选的,所述夹角α可在15°-135°范围内进行调整。
另外,第一弧形凹槽313和第二弧形凹槽314内还可以粘贴适当厚度的橡胶垫,橡胶垫可以提供良好的耐磨性。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件的其中一种应用场景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固定件主要应用于软骨损伤微骨折修复辅助器械。如图2所示,软骨损伤微骨折修复辅助器械主要包括施力部、连接套7以及连接杆4。所述施力部包括滑杆1和滑块2,所述滑杆1的一端部设有截止帽11,所述滑块2可以在滑杆1上沿着滑杆1自由滑动。所述连接套7用于套在微骨折修复操作本体的适当位置处并固定在所述适当位置处,为了操作方便,优选地,在使用时所述连接套7可以套在所述微骨折修复操作本体的微骨折修复尖端部5和操作把手8的结合处并固定在该结合处,但在实际使用时还要考虑到不同病人的具体情况对连接套7的固定位置进行适当调整。所述连接杆4包括本体固定端6、施力固定端及其之间的连接杆体,本体固定端6与所述连接套7固定连接,例如,本体固定端6垂直固定连接到所述连接套7上,施力固定端与本实用新型的固定件3固定连接。所述施力部的滑杆1的另一端部穿过所述螺母的通孔活动连接以实现滑杆1的操作长度可调,本体固定端6与固定件3在所述滑杆1延伸的方向上相距一定距离(即,图2中固定件3到所述微骨折修复操作本体的垂直距离)且在与所述滑杆1垂直的方向(即,图2中微骨折修复操作本体的方向)上也相距一定距离,以便为滑杆留出足够的操作空间。所述滑杆1的另一端部相较于所述截止帽11和所述滑块2更靠近所述微骨折修复操作本体,由于固定件3为所述滑杆1提供了活动连接,因此所述滑杆1能够朝向或远离所述微骨折修复操作本体移动。同时,所述滑杆1可以在固定件3的旋转部32的作用下调整角度使其与微骨折修复操作本体的尖端保持在一条直线上。
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固定件可以调节滑杆的长度,进而可以针对性用于不同骨质条件的患者,降低因打孔不标准而造成骨质损坏或手术效果欠佳的风险。此外,该装置可以使滑杆和微骨折修复操作本体的尖端处于同一直线上,使用时滑杆向上的力,由连接杆传到至微骨折器械操作把手,再传导到微骨折修复尖端部,连续多次重复此动作,即可完成手术过程,节省医生人力。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固定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部、旋转部、第一拧紧螺丝和第二拧紧螺丝,
所述支撑部包括第一支撑臂、第二支撑臂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支撑臂和所述第二支撑臂的连接部,所述第一支撑臂的内壁上设有第一弧形凹槽,所述第一弧形凹槽中心设有贯穿所述第一支撑臂的第一通孔,在所述第一通孔内壁上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二支撑臂的内壁上设有第二弧形凹槽,所述第二弧形凹槽中心设有贯穿所述第二支撑臂的第二通孔,在所述第二通孔内壁上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一弧形凹槽、第一通孔分别与第二弧形凹槽、第二通孔对称设置;
所述旋转部为位于所述第一支撑臂与所述第二支撑臂之间的外壁光滑的螺母,穿过所述螺母的中心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连成的直线相交,所述通孔内壁上设有内螺纹,所述螺母的部分外壁正好与所述第一弧形凹槽和第二弧形凹槽贴合;
所述第一拧紧螺丝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支撑臂螺纹连接,并施力于所述旋转部的外壁;所述第二拧紧螺丝穿过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二支撑臂螺纹连接,并施力于所述旋转部的另一侧外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为U形叉臂结构,所述U形叉臂结构提供所述螺母旋转的空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为球形螺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臂的厚度(D1)等于所述第二支撑臂的厚度(D2),所述第一弧形凹槽的最深处到所述第一支撑臂的外壁的垂直距离(L1)等于所述第二弧形凹槽的最深处到所述第二支撑臂的外壁的垂直距离(L2)。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固定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距离为所述厚度的1/4至3/4。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中心线与所述支撑部所在平面的夹角可调整。
CN201922433185.6U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固定件 Active CN2118345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33185.6U CN211834588U (zh)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固定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33185.6U CN211834588U (zh)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固定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34588U true CN211834588U (zh) 2020-11-03

Family

ID=732082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33185.6U Active CN211834588U (zh)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固定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345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850632C (en) Surgical devices and methods providing sacroiliac stabilization
US4465065A (en) Surgical device for connection of fractured bones
US20100042102A1 (en) Craniofacial Fracture Reduction Assembly
GB2154143A (en) Bone fixation device
EP1919381B1 (en) Apparatus for external fixation of the pelvic ring
KR101391404B1 (ko) 골신장기
US20080009871A1 (en) Bone Plate Clamp
KR200467239Y1 (ko) 골신장기
US3400711A (en) Surgical bone plating appliance
CN211834588U (zh) 一种固定件
CN107049466A (zh) 骨科手术用螺丝刀
CN209826938U (zh) 双向加压螺钉组件
CN116942325A (zh) 一种脊柱骨科手术机器人系统及末端执行器
CN111772753A (zh) 置钉系统及椎弓根置钉装置
CN212118228U (zh) 一种应用微骨折技术修复关节软骨损伤的辅助器械
CN212089707U (zh) 骨伤科用骨折复位钳
WO2022183664A1 (zh) 一种滑动加压锁定接骨螺钉
CN212308004U (zh) 置钉系统及椎弓根置钉装置
CN210056203U (zh) 一种术中经皮骨折端临时固定及复位装置
CN108433800B (zh) 髓内钢板固定系统
CN205054400U (zh) 可调节髓内钉
AU2014360087A1 (en) Device for tensioning apparatus for fusion, stabilization, and/or fixation of bones
CN216317533U (zh) 一种用于髓内钉内固定手术的髓腔镜
CN209864019U (zh) 经皮微创骨折复位器
CN211381616U (zh) 骨科固定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Kangxi Biomedical (Shenzhen) Co.,Ltd.

Assignor: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

Contract record no.: X2024980004758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 type of fixing component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103

License type: Exclusive License

Record date: 2024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