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33005U - 防护服 - Google Patents

防护服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33005U
CN211833005U CN201922048750.7U CN201922048750U CN211833005U CN 211833005 U CN211833005 U CN 211833005U CN 201922048750 U CN201922048750 U CN 201922048750U CN 211833005 U CN211833005 U CN 2118330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heating
sheet
temperature
heating sheet
temperature sen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04875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孟庆杰
李斌
李本军
于小童
袁欢
常镇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tro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etro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tro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Petro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04875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330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330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330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护服,包括衣服本体、发热模块和供电模块;发热模块可拆卸地连接在衣服本体的内侧,发热模块包括通电后可发热的电发热片、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单元;电发热片可拆卸地连接在衣服本体的内侧;温度传感器与电发热片电连接,用于检测电发热片的温度;控制单元分别与电发热片和温度传感器电连接,控制单元用于控制电发热片开始发热或者停止发热以及用于根据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调节电发热片的发热温度,从而满足保暖需求。

Description

防护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石油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护服。
背景技术
防护服,即劳动保护服装,是指在工作和生产劳动中穿着的具有防护功能的服装,比如,在进行油田勘探等危险作业时,其对于作业人员的安全性十分重要。
由于冬季气候寒冷、温度低,操作工人在户外作业时间长,现有的防护服无法满足保暖需求,因此作业人员一般会穿着比较笨重的棉衣在室外工作,但这样会导致作业时难以操作,同时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护服,能够满足保暖需求,方便作业人员工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护服,包括衣服本体、发热模块和供电模块;
所述发热模块和所述供电模块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衣服本体的内侧,所述供电模块与所述发热模块电连接,用于为所述发热模块供电;
所述发热模块包括通电后可发热的电发热片、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单元;所述电发热片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衣服本体的内侧;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电发热片电连接,用于检测所述电发热片的温度;
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电发热片和所述温度传感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电发热片开始发热或者停止发热以及用于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调节所述电发热片的发热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防护服,通过在衣服本体上设置发热模块以及用于发热模块供电的供电模块,使发热模块包括电发热片,当穿着有该防护服的工人需要保暖时,通过控制单元控制电发热片发热,由于电发热片连接在衣服本体的内侧,电发热片发出的热量能够快速传递至人体,从而实现保暖;同时,通过设置温度传感器,使温度传感器检测电发热片的温度,进而使控制单元根据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调节电发热片的发热状态,从而使电发热片发出适宜的温度,避免温度过高或者过低的现象出现。另外,由于发热模块和供电模块可拆卸的连接在衣服本体的内侧,当操作人员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下工作时,可以将发热模块和供电模块拆卸下来,这样可以减轻整个防护服的重量,更方便操作人员进行工作,而且使得该防护服不仅可以在环境温度较低的场所使用,还可以在环境温度较高的场所下使用,扩大了防护服的适用范围。此外,当需要清洗防护服时,直接将发热模块和供电模块从衣服本体上取下,以方便防护服的清洗。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电发热片为多个,多个所述电发热片至少设置在所述衣服本体的前襟、后背和袖筒中的至少一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电发热片相互并联,多个所述电发热片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
所述温度传感器为多个,一个所述温度传感器对应一个所述电发热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电发热片卡设在所述衣服本体的内侧;
或者,所述电发热片通过绳带绑设在所述衣服本体的内侧;
或者,所述电发热片通过纽扣扣设在所述衣服本体的内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电发热片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隔热材料层、电发热纤维层和导热绝缘层;
所述隔热材料层与所述衣服本体的内侧连接;
所述电发热纤维层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电发热纤维层的发热状态;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电发热纤维层的温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温度传感器粘接在所述电发热纤维层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包括调温开关,所述调温开关与所述电发热片电连接;
和/或,所述控制单元包括过流保护器,所述过流保护器与所述电发热片电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供电模块包括充电移动电源;
和/或,所述电发热片上具有充电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衣服本体的内侧设置有口袋。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衣服本体的内侧还设置有内夹层,所述内夹层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衣服本体的内侧,所述电发热片设置在所述衣服本体的内侧与所述内夹层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构造以及它的其他目的及有益效果将会通过结合附图而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而更加明显易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防护服的正面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防护服的正面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防护服的背面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防护服的背面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防护服的背面结构示意图三;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防护服的电发热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电发热片;
3-控制单元;
32-调温开关;
4-供电模块;
5-衣服本体;
11-导热绝缘层;
12-电发热纤维层;
13-隔热材料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创造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顶”、“底”、“上”、“下”(如果存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创造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创造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创造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创造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防护服,即劳动保护服装,是指在工作和生产劳动中穿着的具有防护功能的服装,比如,在进行油田勘探等危险作业时,其对于作业人员的安全性十分重要。
由于冬季气候寒冷、温度低,操作工人在户外作业时间长,现有的防护服无法满足保暖需求,因此作业人员一般会穿着比较笨重的棉衣在室外工作,但这样会导致作业时难以操作,同时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护服,能够满足保暖需求,方便作业人员工作。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防护服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防护服的正面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防护服的正面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防护服的背面结构示意图一;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防护服的背面结构示意图二;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防护服的背面结构示意图三;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防护服的电发热片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防护服。
该防护服包括:衣服本体5、发热模块以及供电模块4。其中,发热模块和供电模块4设置在衣服本体5上。供电模块4与发热模块电连接,供电模块4用于为发热模块供电。其中,发热模块和供电模块4可拆卸地连接在衣服本体5的内侧。
其中,衣服本体5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尺码,比如,可制作不同尺码的衣服本体5,以适配不同体态的作业人员。衣服本体5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款式,比如,可分为连体式或分体式以适应不同作业环境需求。衣服本体5的面料采用涤纶长丝编织而成,具备高性能永久性防静电,且耐热耐磨,可满足油田作业环境的安全要求。其中,衣服本体5的颜色具体可以设置成红色、橙色等鲜艳的颜色,当然,也可以是其他颜色,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定。
发热模块包括:通电后可发热的电发热片1、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单元3。其中,电发热片1可拆卸地连接衣服本体5的内侧。温度传感器与电发热片1电连接,用于检测电发热片1的温度。控制单元3分别与电发热片1和温度传感器电连接,控制单元3用于控制电发热片1开始发热或者停止发热以及用于根据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调节电发热片1的发热温度。具体地,控制单元3可包括PID(比例proportion-积分integral-微分derivative,简称PID)模块,PID模块与温度传感器电连接。
电发热片1通电后可发热,电发热片1为圆片状、椭圆片状或者方片状等形状。本实用新型对电发热片1的形状不做限定。
具体地,当操作人员需要保暖时,通过控制单元3控制电发热片1开始发热,电发热片1发出的热量传递至人体,从而为操作人员供暖,实现保暖作用。在电发热片1发热的过程中,温度传感器实时或者以一定周期检测电发热片1的发热温度,并将检测到的温度传递至控制单元3,控制单元3根据接收到的温度调节电发热片1的发热状态,从而为操作人员提供一个适宜的温度。此处的发热状态可以是开始发热、停止发热或者改变发热温度。
比如,在某一时刻,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电发热片1的温度为50°,温度传感器向控制单元3发送温度信号,控制单元3此时控制电发热片1停止加热5分钟,1分钟后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电发热片1的温度为30°,此时控制单元3控制电发热片1重新开始加热,从而向用户提供一个适宜的温度,使用户在适宜的温度下工作。上述只是为了举例说明,具体的温度设定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其中,发热模块和供电模块4可拆卸地连接在衣服本体5的内侧,这样当操作工人在环境温度较低的场所工作时,可以将发热模块和供电模块4连接在衣服本体5的内侧,以实现防护服的保暖功能。当操作工人在环境温度较高的场所工作,不需要保暖时,可将发热模块和供电模块4从衣服本体5上取下,这样可以减轻整个防护服的重量,更方便操作工人工作。此外,当需要清洗防护服时,将发热模块和供电模块4从衣服本体5上取下,从而方便防护服的清洗,避免发热模块和供电模块4遇水发生损坏。
本实施例提供的防护服,通过在衣服本体5上设置发热模块以及用于发热模块供电的供电模块4,使发热模块包括电发热片1,当穿着有该防护服的工人需要保暖时,通过控制单元3控制电发热片1发热,由于电发热片1连接在衣服本体5的内侧,电发热片1发出的热量能够快速传递至人体,从而实现保暖;同时,通过设置温度传感器,使温度传感器检测电发热片1的温度,进而使控制单元3根据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调节电发热片1的发热状态,从而使电发热片1发出适宜的温度,避免温度过高或者过低的现象出现。另外,由于发热模块和供电模块4可拆卸的连接在衣服本体5的内侧,当操作人员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下工作时,可以将发热模块和供电模块4拆卸下来,这样可以减轻整个防护服的重量,更方便操作人员进行工作,而且使得该防护服不仅可以在环境温度较低的场所使用,还可以在环境温度较高的场所下使用,扩大了防护服的适用范围。此外,当需要清洗防护服时,直接将发热模块和供电模块4从衣服本体5上取下,以方便防护服的清洗。
具体实现时,可将电发热片1设置为多个。根据人体部位对寒冷的耐受程度不同,多个电发热片1至少设置在衣服本体5的前襟、后背和袖筒中的至少一处。
当然,电发热片1也可以设置于其他部位,比如设置于前腰、后腰、胳膊、衣领和裤腰等部位,给操作工人以全面的保护。
参照图1所示,衣服本体5的前襟上设置有电发热片1。参照图2所示,衣服本体5的前襟以及袖筒上均设置有电发热片1。参照图3和图5所示,衣服本体5的后背上,或者,后背和袖筒上均设置有电发热片1。参照图4所示,衣服本体5的后背、袖筒以及衣领上均设置有电发热片1。
多个电发热片1可以相互并联,多个电发热片1分别与控制单元3电连接,即,通过一个控制单元3分别控制多个电发热片1的工作状态。相应地,温度传感器为多个,一个温度传感器对应一个电发热片1。
比如,控制单元3可以控制其中一个或者一部分电发热片1工作,其中另一个或者其中另一部分电发热片1不工作,或者,控制单元3控制所有的电发热片1同时工作,使得控制更加灵活。比如,仅控制位于前襟处和后背处的电发热片1发热。
而且,由于多个电发热片1并联,即使有一个电发热片1或者一部分电发热片1发生故障或者损坏,可以通过另一个电发热片1或者另一部分电发热片1发热,从而保证防护服的保暖功能。
当然,在其他实现方式中,也可以是多个电发热片1串联连接,即,所有电发热片1可以同时发热,或者同时停止发热。
其中,温度传感器可以粘接在电发热片1上。当然,温度传感器也可以通过卡接等其他方式固定在电发热片1上。
具体实现时,电发热片1通过绳带绑设在衣服本体5的内侧。举例来说,电发热片1设置在布面上,布面上具有绳带,同时,衣服本体5的内侧对应电发热片1的位置也设置有绳带,将两个绳带绑在一起即可实现电发热片1的固定。
在其他实现方式中,电发热片1也可以卡设在衣服本体5的内侧。或者,电发热片1通过拉链连接在衣服本体5的内侧。或者,电发热片1通过纽扣扣设在衣服本体5的内侧。或者,电发热片1也可以通过双面胶粘接在衣服本体5上,操作方便且固定可靠。
通过将电发热片1与衣服本体5可拆卸式连接,这样可以很方便地使电发热片1与衣服本体5之间可以相互替换,避免在衣服本体5破坏而电发热片1完好,或者电发热片1损坏而衣服本体5完好时,完好部分无法继续使用而造成的经济损失。
具体地,控制单元3还可以包括调温开关32。比如,调温开关32开启,设定一个温度值,温度传感器开始检测电发热片1的温度,并将检测到的温度数据传输至控制单元3,控制单元3中的PID模块将电发热片1的温度与设定的温度值比较,得到一个温差值,根据测量的温差值来控制电发热片1的发热,使发热片能长时间稳定在设定值。
调温开关32与电发热片1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电发热片1开始发热或者停止发热。调温开关32可以有多个,分别控制多个电发热片1的发热温度。调温开关32可以是机械开关,分为高、低、关三个档位,能够调节电发热片1于不同档位的温度下工作。
或者,调温开关32为电子开关,可以人工手动设定目标温度,温度调节精度高,调节方便可靠。
此外,控制单元3还可以包括过流保护器,过流保护器与电发热片1电连接,用于电流过载保护,提高了防护服的安全性。
参照图2所示,具体可将控制单元3设置在衣服本体5的前襟的内侧,这样可方便作业人员进行作业,不会造成干扰。当然,控制单元3也可以设置在前腰或者裤子上。
本实施例提供的防护服,发热模块中的电发热片1通电后可发热,通过其发热使操作工人处于温暖的条件下,给其以免于冻伤的劳动保护,同时,电发热片1还能够改善人体的微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提高人体免疫力,有益于健康。
参照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电发热片1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隔热材料层13、电发热纤维层12和导热绝缘层11。其中,隔热材料层13与衣服本体5的内侧连接;电发热纤维层12与控制单元3电连接,控制单元3用于控制电发热纤维层12的发热状态;温度传感器2具体用于检测电发热纤维层12的温度。
其中,隔热材料层13为石棉、气凝胶等材料,可以阻滞热量向衣服外侧传递散发,起到了隔热保温的作用,
其中,电发热纤维层12为纳米碳晶丝,碳晶是一种改性提纯碳素颗粒发热产品,是加入远红外发射剂,以特殊工艺合成制作的加热组件。通电几十秒内,发热体表面温度从环境温度迅速升高,并将热能传递给碳晶电热材料表面的覆盖物,以及碳晶电热材料背面的隔热材料。隔热材料不断地把热能反射到发热体表面的覆盖物,使其表面温度不断升高。2~4分钟后,发热体以及隔热材料之间达到热态平衡,以恒定的温度进行热辐射。红外辐射不会产生高频辐射,既无紫外线,又无可见光,不仅对身体无害,还可以改善人体的微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提高人体免疫力,有益于健康。红外辐射的波长在8-18微米之间。
或者,电发热纤维层12为柔性纳米稀土远红外电热薄膜,该电热薄膜以纳米级的稀土电子浆料为主要成份,以特种合金、铝、陶瓷、玻璃、PI等各种特殊材料为基材,通过特殊工艺制作而成,产品厚度只有0.04mm,自由弯曲、任意变形,充分展示了柔性之美,填补了发热材料自由变形、自由应用的技术应用空白。其本质就是利用焦耳效应将电能转化为热能,转化的过程简单高效,以膜作为载体,极大的提升了换热面积,热效率可以达到惊人的96%以上,在工作过程中,不仅完全杜绝了电磁幅射,而且释放大量对人体有益的远红外线,是一种环保、节能、健康的国家提倡的新型电热技术。
其中,导热绝缘层11为导热硅胶片或者表面涂覆有绝缘导热硅脂的柔性散热片,具有良好的粘性、柔性、压缩性及优良的热传导率,可以将热量传递给人体,同时又起到良好的绝缘作用,既提高了保暖性能又提高了安全性能。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在衣服本体5的内侧设置口袋,将供电模块4可拆卸地设置在该口袋内,这样在保证对发热模块供电的同时,对供电模块4进行了有效保护,将供电模块4可拆卸地设置在口袋内,若需要更换或者检修,直接将供电模块4拆卸即可。
具体地,上述的供电模块4可拆卸地设置在口袋内,可以理解为,供电模块4直接放置在容纳口袋中,也可以是,供电模块4装入布兜内,容纳口袋内具有可卡入该布兜中的卡扣或者可与该布兜绑定的连接带,对于供电模块4与容纳口袋之间的具体连接方式,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
进一步地,还可以在衣服本体5的内侧还设置有内夹层,所述内夹层可拆卸地连接在衣服本体5的内侧,电发热片1设置在衣服本体5的内侧与所述内夹层之间。通过内夹层能够更好的保护电发热片1,避免电发热片1在工作时受损伤或者被弄脏,影响防护服的使用寿命。
具体实现时,供电模块4可以包括充电移动电源。该充电移动电源可以是充电电池。这样当不使用防护服时,可通过外部电源对该供电模块4充电。充电移动电源具体可以设置为两个。
电发热纤维层12采用纳米碳晶丝或者柔性纳米稀土远红外电热薄膜作为发热材料,其具有升温快、节能和轻便等特点;例如,其在2分钟内可升温40-55度;耗电低,一般10000毫安可供电4-10小时,配置两个移动电源可以满足一天的工作量需求。
此外,可以在电发热片1上设置充电口。电发热片1可以直接连接电源进行发热取暖。充电口比如可以是USB接口,可以连接在电脑上进行取暖。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防护服,其特征在于,包括衣服本体、发热模块和供电模块;
所述发热模块和所述供电模块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衣服本体的内侧,所述供电模块与所述发热模块电连接,用于为所述发热模块供电;
所述发热模块包括通电后可发热的电发热片、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单元;所述电发热片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衣服本体的内侧;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电发热片电连接,用于检测所述电发热片的温度;
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电发热片和所述温度传感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电发热片开始发热或者停止发热以及用于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调节所述电发热片的发热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发热片为多个,多个所述电发热片至少设置在所述衣服本体的前襟、后背和袖筒中的至少一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护服,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电发热片相互并联,多个所述电发热片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
所述温度传感器为多个,一个所述温度传感器对应一个所述电发热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发热片卡设在所述衣服本体的内侧;
或者,所述电发热片通过绳带绑设在所述衣服本体的内侧;
或者,所述电发热片通过纽扣扣设在所述衣服本体的内侧。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发热片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隔热材料层、电发热纤维层和导热绝缘层;
所述隔热材料层与所述衣服本体的内侧连接;
所述电发热纤维层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电发热纤维层的发热状态;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电发热纤维层的温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粘接在所述电发热纤维层上。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包括调温开关,所述调温开关与所述电发热片电连接;
和/或,所述控制单元包括过流保护器,所述过流保护器与所述电发热片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模块包括充电移动电源;
和/或,所述电发热片上具有充电口。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衣服本体的内侧设置有口袋。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衣服本体的内侧还设置有内夹层,所述内夹层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衣服本体的内侧,所述电发热片设置在所述衣服本体的内侧与所述内夹层之间。
CN201922048750.7U 2019-11-25 2019-11-25 防护服 Active CN2118330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48750.7U CN211833005U (zh) 2019-11-25 2019-11-25 防护服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48750.7U CN211833005U (zh) 2019-11-25 2019-11-25 防护服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33005U true CN211833005U (zh) 2020-11-03

Family

ID=732191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048750.7U Active CN211833005U (zh) 2019-11-25 2019-11-25 防护服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330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543468C (en) Autonomous garment with active thermal control and powered by solar cells
KR102000374B1 (ko) 적응형 전열 시스템 및 전열 의류
CN101785586A (zh) 智能调温服装
CN202566376U (zh) 一种调温式防水发热衣服
CN104872910A (zh) 一种拼接式柔性厚膜发热布料
CN211833005U (zh) 防护服
KR100709044B1 (ko) 발열 및 발광 기능을 갖는 방한보조장치
CN103892483A (zh) 多功能自动控温光伏电暖服
CN205161927U (zh) 一种可拆式温控发热衣
CN103844402A (zh) 多功能服装
CN203884730U (zh) 多功能服装
CN202334936U (zh) 一种便携式电发热装置
CN211510632U (zh) 一种舒适恒温保暖服装
CN102462015A (zh) 碳纤维加热片保暖衣
CN207948969U (zh) 一种自发热保暖套装
CN209807205U (zh) 一种可恒温保暖的绝缘电力工作服
CN204187716U (zh) 可携式脚部保暖装置
CN208160080U (zh) 一种光伏电热服装
CN204812088U (zh) 一种便携式太阳能多功能电热衣
CN208724948U (zh) 一种防刺热能保护服
KR20170083893A (ko) 자기 공명 구조의 휴대용 발열 패드 기기
CN209731593U (zh) 石墨烯发热模组、暖宫裤及可穿戴理疗装置
CN211832993U (zh) 带闪光报警提示功能的加热手套
CN211084205U (zh) 一种双面加热电热宝
CN201101146Y (zh) 一种特种航海作业服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