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28518U - 电能切换装置、电能储存系统、电动工具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电能切换装置、电能储存系统、电动工具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28518U
CN211828518U CN202020333197.1U CN202020333197U CN211828518U CN 211828518 U CN211828518 U CN 211828518U CN 202020333197 U CN202020333197 U CN 202020333197U CN 211828518 U CN211828518 U CN 2118285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ing
plug
unit
electric energy
electr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3319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陆春桃
郭新忠
严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lobe Jiangs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lobe Jiangs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lobe Jiangsu Co Ltd filed Critical Globe Jiangs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33319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285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285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285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能切换组件及具有该电能切换组件的工具及系统。一种电能切换装置,包括用于连接供电装置的插件,且所述插件具有向外界进行电能输出的输出端,还包括与插件电性连接的电能切换组件,所述电能切换组件具有用于连接不同的所述插件的切换构件,所述切换构件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以通过改变所述切换构件的抵接位置切换不同的所述插件之间的耦合形式。本实用新型的电能切换装置能够实现两种电压切换,使得使用该电能切换装置的电动储存装置、电动工具及系统使具有该电能切换装置的电动工具匹配多种具有不同输出电压的供电装置,有效增加了使用该电能切换装置的电能储存系统/电动工具/电动工具系统的适用范围,降低了成本。

Description

电能切换装置、电能储存系统、电动工具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能切换装置、电能储存系统、电动工具及系统,属于园林工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园林机械、动力工具行业,电动工具通常具有一个额定的工作电压,即,具有不同额定电压的工具需要不同额定电压的电池包提供动力,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有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可实现双电压切换的电池组。
现有技术中对于双压电池包的电压调节结构都集中在电池包上,通过外部不同的插头(公插)来实现电压的选择,从而使电池包输出不同的电压。
在较大体积电池或者背负式电池领域,工具与电池之间并非直接插接,而是通过电源线连接,此时通过不同的公插来实现不同的电压输出是不方便的。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适于进行电能切换的电能切换装置及使用该电能切换装置的工具及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两种电压切换的电能切换装置以及使用该电能切换装置的电动储存电动工具及系统。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能切换装置,包括用于连接供电装置的插件且所述插件具有向外界进行电能输出的输出端,还包括与插件电性连接的电能切换组件,所述电能切换组件具有用于连接不同的所述插件的切换构件,所述切换构件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以通过改变所述切换构件的抵接位置切换不同的所述插件之间的耦合形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能切换组件包括壳体以及收容在所述壳体内的控制构件,所述控制构件可在所述壳体内转动以带动所述切换构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且所述控制构件具有初始位置以及与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对应设置的切换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能切换组件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切换构件和所述插件的中间连接构件,且所述切换构件转动连接在所述中间连接构件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构件为呈翘板开关结构设置的翘板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切换按钮、与所述切换按钮对应设置的触发部以及抵持在所述切换构件上的驱动部,所述触发部通过旋转轴转动定位在所述壳体内,所述触发部的旋轴轴线与所述切换构件的旋轴轴线位于同一或两相互平行的平面内,且所述切换构件所在平面与所述中间连接构件所在平面相交。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切换按钮以及与所述切换按钮对应设置的触发部,所述切换构件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切换构件对称设置在所述触发部的两侧,且两个所述切换构件所在平面与所述中间连接构件所在平面平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插件包括用于连接所述供电装置的第一插件和第二插件以及用于连接用电工具的输出端,当所述切换构件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插件和所述第二插件中极性相同的两个端子通过所述切换构件电性连接,并进一步与所述输出端中具有相同极性的端子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插件包括用于连接所述供电装置的第一插件和第二插件以及用于连接用电工具的输出端,当所述切换构件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插件和所述第二插件中两个极性不同的端子通过所述切换构件电性连接,剩余两个极性不同的端子分别与所述输出端中具有相同极性的两个端子电性连接。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能储存系统,包括输出电压均为nV的第一能量单元和第二能量单元,还包括用于连接两组所述能量单元的电能切换装置,所述电能切换装置包括用于连接第一能量单元和第二能量单元的插件和与所述插件电性连接的电能切换组件,所述电能切换组件具有用于连接不同的所述插件的切换构件,所述电能切换装置具有通过所述切换构件转动切换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且所述电能切换装置可通过位置的变换切换所述第一能量单元和所述第二能量单元的串并联形式,以输出两种不同的电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能量单元和所述第二能量单元均具有用于实现能量输出的正、负电极,且所述正、负电极至少具有3种排布结构;所述电能切换装置具有用于切换所述第一能量单元和所述第二能量单元的正、负电极耦合形式的切换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切换构件具有用于并联连接所述第一能量单元和所述第二能量单元的第一位置,当所述切换构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切换构件通过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能量单元和所述第二能量单元中极性相同的电极,实现电能储存系统低电压的输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切换构件具有用于串联连接所述第一能量单元和所述第二能量单元的第二位置,当所述切换构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切换构件通过连接所述第一能量单元和所述第二能量单元中两个极性相反的两个电极,实现电能储存系统高电压的输出。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工具使用前述的电能切换装置,所述电动工具通过所述电能切换装置与电能储存系统配合以使所述电能储存系统输出的输出电压可匹配所述电动工具的额定电压。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动工具系统,包括电动工具及为所述电动工具提供电力的电能储存系统,所述电能储存系统为前述的电能储存系统,所述电能储存系统具有电能切换装置,所述电能切换装置包括用于连接能量单元的插件和与所述插件电性连接的电能切换组件,所述电能切换组件具有用于连接不同的所述插件的切换构件,且所述电能储存系统通过所述电能切换装置与所述电动工具配合,以使所述电能储存系统输出的两种不同输出电压中的一种电压可匹配所述电动工具的额定电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能切换装置通过设置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的切换构件及与切换构件电性连接的插件,通过调节不同插件之间的耦合形式,使得使用该电能切换装置的电能储存系统可以实现两种不同电压的输出;同时,还可使具有该电能切换装置的电动工具匹配多种具有不同输出电压的供电装置,有效增加了使用该电能切换装置的电能储存系统/电动工具/电动工具系统的适用范围,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能储存系统实施例一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电能储存系统省略电能切换装置和部分腔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电能切换装置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电能切换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电能切换组件与插件组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电能切换组件与插件组合时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中电能切换组件、插件与能量单元组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电能储存系统实施例二的立体示意图。
图9为图8中电能切换装置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电能切换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电能切换组件与插件组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0中电能切换组件、插件与能量单元组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9中电能切换装置处于初始位置时,电能储存系统的电路图。
图14为图9中电能切换装置处于第一位置时,电能储存系统的电路结构图。
图15为图9中电能切换装置处于第二位置时,电能储存系统的电路结构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电能储存系统实施例三省略电能切换装置和部分腔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电能储存系统实施例四省略电能切换装置和部分腔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电动工具系统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实用新型,在附图中仅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密切相关的结构和/或处理步骤,而省略了与本实用新型关系不大的其他细节。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请参阅图1、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电能储存系统,电能储存系统具有第一能量单元(未标号)、第二能量单元(未标号) 以及用于实现电能输出的电能切换装置11。
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能量单元和第二能量单元的电压均为nV,且第一能量单元具有进行电能输出的正电极12a、负电极12b;第二能量单元具有进行电能输出的正电极13a、负电极13b;进一步的,电能储存系统还包括用于收容第一能量单元和第二能量单元的腔体14,正电极12a、13a和负电极12b、 13b收容在腔体14内并暴露于腔体14的外部,以与电能切换装置11插接设置,且在本实用新型中正电极12a、13a和负电极12b、13b具有至少3种排布结构。请参阅图1~图6所示,电能切换装置11插接腔体14上,并通过正、负电极与第一能量单元和第二能连单元电性连接,且电能切换装置11具有可调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且当电能切换装置11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时,可切换第一能量单元和第二能量单元的串并联形式,以使得电能储存系统输出两种不同的电压。
请参阅图3~图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中,电能切换装置11具有壳体111、收容在壳体111内的插件112以及与插件112可调连接的电能切换组件113。
进一步的,壳体111设有用于收容插件112和电能切换组件113的收容空间(未标号)。插件112包括用于电性连接第一能量单元和第二能量单元的第一插件1121和第二插件1122以及用于实现电能输出的输出端1123,且第一插件1121、第二插件1122以及输出端1123均连接安装在收容空间内。
具体来讲,第一插件1121和第二插件1122均具有正极端子(1121a、 1122a)和负极端子(1121b、1122b),输出端1123具有正极输出1123a和负极输出1123b,且输出端1123与第一插件1121和第二插件1122分别连接,即,第一插件1121中的正极端子1121a或第二插件1122中的正极端子1122a与输出端1123中的正极输出1123a电性连接,第一插件1121中的负极端子1121b或第二插件1122中的负极端子1122b与输出端1123中的负极输出1123b电性连接,以保证连接在第一插件1121和第二插件1122上的供电装置200通过输出端1123完成电能的输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第一插件1121和第二插件1122中的正/负极端子1121a、1122a、1121b、1122b均为呈片状设置的公插片,且每个公插片的端部均位于同一直线上,且第一插件1121和第二插件1122中极性相同的两个端子并排设置;进一步的,输出端1123为与第一插件1121和第二插件1122大致平行设置母插端子,且输出端1123为与第一插件1121和第二插件1122分设于壳体111不同的两侧壁;以方便第一插件1121、第二插件1122与输出端1123的连接。
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插件1121和第二插件1122 中的正极端子1121a、1122a和负极端子1121b、1122b还可呈前后排布或上下排布等多种区别于直线排布的排布形式,且第一插件1121、第二插件1122 和输出端1123的设置形状可根据电能切换组件113的具体结构进行调整;即,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插件1121、第二插件1122以及输出端1123的排布形式及设置形式均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电能切换组件113包括切换构件114和控制构件115。切换构件114用于电性连接第一插件1121和第二插件1122且可对第一插件1121和第二插件1122的耦合形式进行切换。具体来讲,切换构件114收容在壳体111内,且切换构件114通过旋转轴1141旋转收容在壳体111内,且可在控制构件 115的作用下,以旋转轴1141为轴转动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摆动,以进一步对第一插件1121和第二插件1122的耦合形式进行调整。
在本实用新型中,电能切换组件113还包括用于连接切换构件114和第一插件1121、第二插件1122以及输出端1123的中间连接构件116,且切换构件114通过旋转轴1141转动连接在中间连接构件116上,在本实用新型中,中间连接构件116具有多个用于连接第一插件1121、第二插件1122和/ 或输出端1123的中间连接板,且每个中间连接板均为采用导电金属材料制成的金属中间连接构件,且切换构件114通过金属中间连接构件与第一插件 1121、第二插件1122种以及输出端1123电性连接,以实现电能切换装置11 的电能传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切换构件114为呈一定弧度的板状设置,该具有一定弧度的板状可以为翘板或弧形板状设置,以使得切换构件114 所在平面与中间连接构件116所在平面相交。在本实施例中,电能切换组件 113控制切换构件114以旋转轴1141为轴转动,且切换构件114的两端抵接在中间连接构件116和/或第一插件1121和第二插件1122的组合上,以完成第一插件1121和第二插件1122耦合形式的切换,进一步的,切换组件114 的端部设有用于改善电接触性能的凸起1142,且凸起1142分别于第一插件 1121和第二插件1122中的正极端子1121a、1122a,负极端子1121b、1122b 对应设置。
优选的,切换构件114包括平行且并列设置的第一切换构件1143和第二切换构件1144,其中,第一切换构件1143与第二切换构件1144通过弧形连接部(未标号)固定连接,以使得切换构件114大致呈“H”形设置,进一步的,凸起1142设置有多个并分别位于每个切换构件114的端部,且位于同一切换构件114上的凸起1142关于旋转轴1141旋转的轴线方向对称设置。
控制构件115可在壳体111内转动以带动切换构件114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本实用新型中,控制构件115为与切换构件114对应设置、呈翘板开关结构设置的翘板构件,包括设置在壳体111上的切换按钮117、与切换按钮117对应设置的触发部118以及抵持在切换构件114上的驱动部119。切换按钮117可按动的设置在壳体111上,触发部118通过转轴1181 旋转固定在壳体111的收容空间内,且位于切换按钮117的下方,以使得切换按钮117带动触发部118以转轴1181为轴旋转,进一步的,触发部118的转轴1181的轴线与切换构件114的旋转轴1141的轴线位于同一或两相互平行的平面内。
进一步的,驱动部119的一端抵持在切换构件114上,另一端连接在触发部118上,且驱动部119与切换构件114抵接的一端呈弧形设置,以保证驱动部119可紧密贴靠在切换构件114的弧形连接部上,并带动切换构件114 转动。
优选的,触发部118具有用于收容驱动部119的收容孔(未图示),且触发部118与驱动部119之间设有弹性连接触发部118与驱动部119的弹性元件(未图示),如此设置,当控制构件115抵持在切换构件114上时,驱动部119在弹性元件的作用下沿远离触发部118的一侧抵持在切换构件114 上,以在通过控制构件115带动切换构件114转动的过程中,使得切换构件 114的端部/凸起1142紧密的抵持在插件112/中间连接构件116上,以保证电能切换装置11电能传输的稳定性。
具体来讲,控制构件115具有初始位置以及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对应设置的切换位置,定义控制构件115控制切换构件114处于第一位置时的切换位置为第一切换位置,处于第二位置时的切换位置为第二切换位置。
当切换按钮117处于初始位置时,驱动部119抵持在切换构件114的中轴线上,以使切换构件114不发生偏转,切换构件114不与插件112接触;连接在插件112上的第一能量单元、第二能量单元的正电极12a、13a和负电极12b、13b处于断路状态,电能储存系统无法向外输送电能。
请参阅图7并结合图5、图6所示,当切换构件114在控制构件115的抵持作用下转动至第一切换位置时,第一切换构件1143上的第一凸起1142a 抵持在中间连接构件116a上,第二切换构件1144上的第一凸起1142b抵持在中间连接构件116d上,进一步的,中间连接构件116a和中间连接构件116d 在切换构件114的抵持力的作用下分别与中间连接构件116c和中间连接构件116b电性连接,以使得第一插件1121的正极端子1121a和第二插件1122 的正极端子1122a电性连接,第一插件1121的负极端子1121b和第二插件 1122的负极端子1122b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输出端1123中的正极输出1123a通过导线等电性连接结构与正极端子1121a或正极端子1122a电性连接;负极输出1123b通过导线等电性连接结构与负极端子1121b或负极端子1122b电性连接;以使得第一能量单元和第二能量单元并联连接,并通过输出端1123实现低电压(即nV) 的输出。
当切换构件114在控制构件115的抵持作用下转动至第二切换位置时,第一切换构件1143上的第二凸起1142c和第二切换构件1144上的第二凸起 1142d均抵持在中间连接构件116e上,并进一步通过中间连接构件116b和中间连接构件116c电性连接第二插件1122的正极端子1122a和第一插件 1121的负极端子1121b。
进一步的,输出端1123中的正极输出1123a通过导线等电性连接结构与正极端子1121a电性连接;负极输出1123b通过导线等电性连接结构与负极端子1122b电性连接;以使得第一能量单元和第二能量单元串联连接,并通过输出端1123实现高电压(即2nV)的输出。
请参阅图8并结合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的电能储存系统,在本实施例中,电能储存系统具有相同的第一能量单元和第二能连单元,其区别点主要在于电能切换装置12的结构及形式,以下说明书部分将针对区别内容进行详细阐述,相同或相似的内容于此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9~图1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电能切换装置12具有壳体121、收容在壳体121内的插件122以及与插件122可调连接的电能切换组件123。进一步的,壳体121设有用于收容插件122和电能切换组件123的收容空间 (未标号)。插件122包括用于电性连接第一能量单元和第二能量单元的第一插件1221和第二插件1222以及用于实现电能输出的输出端1223,且第一插件1221、第二插件1222以及输出端1223均连接安装在收容空间内。
电能切换组件123包括控制构件124和切换构件125。控制构件124包括设置在壳体按钮126对应设置的触发121上的切换按钮126、与切换部128 以及与触发部128对应设置的中间连接构件129。在本实施例中,切换按钮 126与触发部128一体成型设置,切换按钮126部分贯穿壳体121并通过触发部128卡接在收容空间中,进一步的,触发部128上设有沿切换按钮126 的延伸方向突伸的限位柱1281,壳体121设有与限位柱1281对应设置的抵持柱(未图示),当转动切换按钮126时,切换按钮126可在限位柱1281和抵持柱的作用下限定在固定位置,以防止连接在控制构件124上的切换构件 125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随意摆动。
中间连接构件129上设有错位设置的连接孔(未标号),且在本实施例中,中间连接构件129为采用绝缘材料制成的绝缘中间连接构件。进一步的,第一插件1221和第一插件1222的正极端子1221a、1222a、负极端子1221b、 1222b均具有与连接孔对应设置的连接部(未标号),第一插件1221和第一插件1222中的正极端子1221a、1222a,负极端子1221b、1222b的连接部通过连接孔暴露于中间连接构件129的表面靠近触发部128一侧的表面,且第一插件1221中的正极端子1221a和所述负极端子1221b、第一插件1222中的正极端子1222a和所述负极端子1222b分别设置在中间连接构件129的两侧。
切换构件125设置在触发部128靠近中间连接构件129的一端,且可在切换按钮126的带动下以触发部128为轴转动,以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进一步的,切换构件125具有分设在触发部128两侧且对称设置的第一切换构件1251和第二切换构件1252;且在本实施例中,每个切换构件 125均具有第一端1253a、1253b及由第一端1253a、1253b向外延伸形成的第二端1253c、1253d,且两个第一端1253a、1253b之间的间距小于两个第二端1253c、1253d之间间距,以使得第一切换构件1251和第二切换构件1252 之间形成大致为“Y”形的间隙。
在本实施例中,切换构件125同样具有初始位置、与第一位置对应设置的第一切换位置以及与第二位置对应设置的第二切换位置。请参阅图12和图13所示,当切换构件125处于初始位置时,切换构件125与第一插件1221 和第一插件1222中的正极端子1221a、1222a,负极端子1221b、1222b的连接部不发生接触;连接在插件122上的第一能量单元、第二能量单元的正电极12a、13a和负电极12b、13b处于断路状态,电能储存系统无法向外输送电能。
请参阅图12和图14所示,当切换构件125在控制构件124的作用下转动至第一切换位置时,第一切换构件1251的第一端1253a和第二端1253c通过连接部分别与第一插件1221的正极端子1221a和第二插件1222的正极端子1222a相连;第二切换构件1252的第一端1253b和第二端1253d通过连接部分别与第一插件1221的负极端子1222b和第一插件1222的负极端子 1222b相连。
进一步的,输出端1223中的正极输出1223a通过导线等电性连接结构与正极端子1221a或正极端子1222a电性连接;负极输出1223b通过导线等电性连接结构与负极端子1221b或负极端子1222b电性连接;以使得第一能量单元和第二能量单元并联连接,并通过输出端1223实现低电压(即nV) 的输出。
请参阅图12和图15所示,当切换构件125在控制构件124的作用下转动至第二切换位置时,第二切换构件1252的第一端1253b和第二端1253d通过连接部分别与第一插件1221的负极端子1222b和第二插件1222的1222a 相连;第一切换构件1251的第一端1253a和第二端1253c中的至少一个沿中间连接构件129所在平面转动,并不与中间连接构件129上的连接部接触。
进一步的,输出端1223中的正极输出1223a通过导线等电性连接结构与正极端子1221a电性连接;负极输出1223b通过导线等电性连接结构与负极端子1222b电性连接;以使得第一能量单元和第二能量单元串联连接,并通过输出端1223实现高电压(即2nV)的输出。
请参阅图1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的电能储存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电能储存系统具有与实施例一中的电能储存系统大致相同的结构,其区别点仅在于:第一能量单元和第二能量单元中的正电极12a′、 13a′和负电极12b′、13b′以及电能切换装置11中的正极端子1121a、1122a及负极端子1121b、1122b呈上下排布设置。
请参阅图1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电能储存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电能储存系统具有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的电能储存系统大致相同的结构,其区别点仅在于:第一能量单元和第二能量单元中的正电极12a″、13a″和负电极12b″、13b″以及正极端子1121a、1122a及负极端子1121b、1122b的呈前后排布设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动工具(未图示)。电动工具包括工具主体以及用于电性连接工具主体和供电装置的电能切换装置11。
在本实用新型中,工具主体具有用于连接电能切换装置11的插接部,插接部具有极性相反的两个连接片,且两个极性相反的连接片分别与电能切换装置11中的输出端1123中极性相同的正极输出23a和负极输出23b对应连接,以保证工作电压的正常输入。
在本实用新型中,电动工具的额定电压为nV,则该电动工具可通过电能切换装置11连接具有输出电压为n/2V或nV的能量单元的不同的供电装置。
具体来讲,电动工具可连接具有两个输出电压为n/2V的能量单元的双压供电装置或单压供电装置,且在本实施例中,每个输出电压为n/2V的能量单元均具有极性相反两个输出电极。
进一步的,当电动工具通过电能切换装置11与该双压供电装置/单压供电装置电性连接时,电能切换装置11通过第一插件1121中正极端子1121a、负极端子1121b以及第二插件1122中的正极端子1122a、负极端子1122b分别与两个输出电压为n/2V的能量单元的输出电极电性连接,此时,可通过控制构件115控制切换构件114移动至第二位置,使得第一插件1121的负极端子1121b与第二插件1122中的正极端子1122a通过切换构件114电性连接;以控制两个输出电压为n/2V的能量单元串联连接,该双压供电装置或单压供电装置输出的电压为nV,满足工具主体的额定电压,保证电动工具的正常运行。
电动工具还可连接具有两个输出电压为nV的能量单元的双压供电装置或单压供电装置,且每个输出电压为nV的能量单元均具有极性相反两个输出电极。
具体来讲,电动工具通过电能切换装置11与该双压供电装置/单压供电装置电性连接时,可通过控制构件115控制切换构件114移动至第一位置,此时,第一插件1121的正极端子1121a与第二插件1122中的正极端子1122a 通过切换构件114电性连接;第一插件1121的负极端子1121b与第二插件 1122中的负极端子1122b通过切换构件114/中间连接构件116电性连接;进一步的,电能切换装置11通过第一插件1121中正极端子1121a、负极端子1121b以及第二插件1122中的正极端子1122a、负极端子1122b分别与两个输出电压为nV的能量单元的输出电极电性连接,以使得两个输出电压为nV 的能量单元并联连接,控制该双压供电装置或单压供电装置输出的电压为nV,满足工具主体的额定电压,保证电动工具的正常运行。
电动工具还可连接具有一个输出电压为nV的能量单元的单压供电装置,且该能量单元具有极性相反的两个输出电极。
具体来讲,电动工具通过电能切换装置11与该单压供电装置电性连接时,可通过切换按钮117控制切换构件114移动至第二位置,此时,第二插件1122中的正极端子1122a通过切换构件114与第一插件1121的负极端子 1121b电性连接;进一步的,电能切换装置11通过第一插件1121与第二插件1122中极性相反、并排且贴近设置的两个端子,如图2中的第二插件1122 中的正极端子1122a和第一插件1121的负极端子1121b与输出电压为nV的能量单元的输出电极电性连接,并进行nV的电压输出,满足工具主体的额定电压,保证电动工具的正常运行。
请参阅图1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动工具系统20包括电能储存系统以及用电工具201,其中用电工具201用于执行相应的工作任务,电能储存系统用于为用电工具201提供相应的电力,保证电动工具系统20的正常运行。
在本实用新型中,用电工具201具有用于连接电能储存系统的插头202,且在本实用新型中,用电工具201既可为用于接受低电压输入的低压用电工具;也可为用于接受高电压输入的高压用电工具。
进一步的,电能储存系统通过设置在其上的电能切换装置11完成输出电压的切换,以使得电动工具系统20可匹配低压用电工具或高压用电工具,有效的提升了本实用新型电动工具系统20的实用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对电动工具和电动工具系统20的结构进行阐述的过程中,所述的电能切换装置11既包括前述的电能切换装置11、电能切换装置12还包括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全部的电能切换装置,即,在本说明书对电动工具和电动工具系统20的结构进行阐述的过程中为方便描述,仅以电能切换装置11为例进行举例说明,但不应以此为限。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电能切换装置11、12通过设置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的切换构件114、125及与切换构件114、125电性连接的插件112、122,通过调节不同插件112、122之间的耦合形式,使得使用该电能切换装置11、12的电能储存系统可以实现两种不同电压的输出;同时,还可使具有该电能切换装置11、12的电动工具匹配多种具有不同输出电压的供电装置,有效增加了使用该电能切换装置11、12的电能储存系统/电动工具/电动工具系统20的适用范围,降低了成本。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3)

1.一种电能切换装置,包括用于连接供电装置的插件,且所述插件具有向外界进行电能输出的输出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插件电性连接的电能切换组件,所述电能切换组件具有用于连接不同的所述插件的切换构件,所述切换构件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以通过改变所述切换构件的抵接位置切换不同的所述插件之间的耦合形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能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能切换装置具有壳体,所述电能切换组件具有收容在所述壳体内的控制构件,所述控制构件可在所述壳体内转动以带动所述切换构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且所述控制构件具有初始位置以及与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对应设置的切换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能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能切换组件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切换构件和所述插件的中间连接构件,且所述切换构件转动连接在所述中间连接构件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能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构件为呈翘板开关结构设置的翘板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切换按钮、与所述切换按钮对应设置的触发部以及抵持在所述切换构件上的驱动部,所述触发部通过旋转轴转动定位在所述壳体内,所述触发部的转动轴线与所述切换构件的旋转轴线位于同一或两相互平行的平面内,且所述切换构件所在平面与所述中间连接构件所在平面相交。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能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切换按钮以及与所述切换按钮对应设置的触发部,所述切换构件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切换构件对称设置在所述触发部的两侧,且两个所述切换构件所在平面与所述中间连接构件所在平面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能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件包括用于连接所述供电装置的第一插件和第二插件以及用于连接用电工具的输出端,当所述切换构件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插件和所述第二插件中极性相同的两个端子通过所述切换构件电性连接,并进一步与所述输出端中具有相同极性的端子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能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件包括用于连接所述供电装置的第一插件和第二插件以及用于连接用电工具的输出端,当所述切换构件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插件和所述第二插件中两个极性不同的端子通过所述切换构件电性连接,剩余两个极性不同的端子分别与所述输出端中具有相同极性的两个端子电性连接。
8.一种电能储存系统,包括输出电压均为nV的第一能量单元和第二能量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连接两组所述能量单元的电能切换装置,所述电能切换装置包括用于连接第一能量单元和第二能量单元的插件和与所述插件电性连接的电能切换组件,所述电能切换组件具有用于连接不同的所述插件的切换构件,所述电能切换装置具有通过所述切换构件转动切换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且所述电能切换装置可通过位置的变换切换所述第一能量单元和所述第二能量单元的串并联形式,以输出两种不同的电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能储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能量单元和所述第二能量单元均具有用于实现能量输出的正、负电极,且所述正、负电极至少具有3种排布结构;所述电能切换装置具有用于切换所述第一能量单元和所述第二能量单元的正、负电极耦合形式的切换构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能储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构件具有用于并联连接所述第一能量单元和所述第二能量单元的第一位置,当所述切换构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切换构件通过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能量单元和所述第二能量单元中极性相同的电极,实现电能储存系统低电压的输出。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能储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构件具有用于串联连接所述第一能量单元和所述第二能量单元的第二位置,当所述切换构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切换构件通过连接所述第一能量单元和所述第二能量单元中两个极性相反的两个电极,实现电能储存系统高电压的输出。
12.一种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工具使用权利要求1-7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电能切换装置,所述电动工具通过所述电能切换装置与电能储存系统配合以使所述电能储存系统输出的输出电压可匹配所述电动工具的额定电压。
13.一种电动工具系统,包括电动工具及为所述电动工具提供电力的电能储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能储存系统为权利要求8~11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电能储存系统,所述电能储存系统具有电能切换装置,所述电能切换装置包括用于连接能量单元的插件和与所述插件电性连接的电能切换组件,所述电能切换组件具有用于连接不同的所述插件的切换构件,且所述电能储存系统通过所述电能切换装置与所述电动工具配合,以使所述电能储存系统输出的两种不同输出电压中的一种电压可匹配所述电动工具的额定电压。
CN202020333197.1U 2020-03-17 2020-03-17 电能切换装置、电能储存系统、电动工具及系统 Active CN2118285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33197.1U CN211828518U (zh) 2020-03-17 2020-03-17 电能切换装置、电能储存系统、电动工具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33197.1U CN211828518U (zh) 2020-03-17 2020-03-17 电能切换装置、电能储存系统、电动工具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28518U true CN211828518U (zh) 2020-10-30

Family

ID=730113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33197.1U Active CN211828518U (zh) 2020-03-17 2020-03-17 电能切换装置、电能储存系统、电动工具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285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64540B2 (en) Power tool system and battery pack thereof
US20240149424A1 (en) Power tool system and battery pack thereof
EP0528478A1 (en) Cordless power tool
CN213212607U (zh) 电能切换装置
JP2011222171A (ja) 工具用バッテリ
CN111933837B (zh) 电能切换组件及具有该电能切换组件的工具及系统
JP2018060665A (ja) 電池モジュール
JP7038955B2 (ja) 直並列変換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バッテリーモジュール
CN211828518U (zh) 电能切换装置、电能储存系统、电动工具及系统
CN111243879A (zh) 电能切换组件及具有该电能切换组件的工具及系统
US8951662B2 (en) Energy storage pack for an electric power tool, and electric power tool
CA1241986A (en) Reversing switch for rechargeable hand tool
CN211828517U (zh) 电能切换装置、电能储存系统、电动工具及系统
CN209282288U (zh) 电池包及电动工具系统
CN111463884B (zh) 电能切换组件及具有该电能切换组件的工具及系统
CN111262107A (zh) 电能切换构件及具有该电能切换构件的工具及系统
US11637347B2 (en) Electric energy storage device and electric tool system
CN220066010U (zh) 电池组串并联转换结构及电池装置
CN220066011U (zh) 电池组串并联转换结构及电池装置
CN218731621U (zh) 一种电池连接件的可旋转型接头
CN218242307U (zh) 导电端子
CN211828892U (zh) 电能切换装置、电能储存系统、电动工具及系统
CN216312621U (zh) 一种母线槽取电装置
CN216312623U (zh) 母线槽取电装置
CN210576614U (zh) 多适配插头组件及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