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27504U - 一种火灾自动感应报警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火灾自动感应报警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27504U
CN211827504U CN202020671972.4U CN202020671972U CN211827504U CN 211827504 U CN211827504 U CN 211827504U CN 202020671972 U CN202020671972 U CN 202020671972U CN 211827504 U CN211827504 U CN 2118275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processor
pterygoid lamina
casing
detector
smok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67197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东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Shunb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Shunb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Shunb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Shunb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67197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275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275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275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re-Detection Mechanisms (AREA)

Abstract

一种火灾自动感应报警装置,包括:安装架、防护机箱、电源组件、信息处理器、烟雾检测单元、红外热量检测器和声音报警器,防护机箱设于安装架顶端,电源组件分别与安装架和信息处理器连接,烟雾检测单元设于防护机箱内,信息处理器分别与烟雾检测单元、红外热量检测器和声音报警器连接,红外热量检测器和声音报警器设于防护机箱顶端;其中,防护机箱包括:壳体、过滤腔、翼尾、转轴、第一翼板、第二翼板和气孔。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无人监守下的自动工作,通过烟雾和热量双重检测感应火灾信息,便于在厂区室外进行火灾监测,且检测精确程度高,自动报警及时。

Description

一种火灾自动感应报警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火灾自动感应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火灾报警器是防止火灾蔓延和扩大的最重要手段,因此,目前企业生产车间、仓储或办公区内部都会安装相应的火灾烟雾报警器来避免火灾一旦发生后进一步蔓延和扩大的情况发生。
但对于企业生产车间、仓储或办公区外部空间,尤其是一些比较集中的企业园区露天区域,均缺乏相应的火灾烟雾报警器,一旦发生火灾,基本上都是靠发现起火点的人员人工报警处理。这种方式,一旦处置不当、报警迟缓,就很容易出现火灾蔓延和扩大的现象,进而威胁到火点附近的企业生产车间、仓储或办公区的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火灾自动感应报警装置。
本实用新型新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火灾自动感应报警装置,包括:安装架、防护机箱、电源组件、信息处理器、烟雾检测单元、红外热量检测器和声音报警器,所述防护机箱设于安装架顶端,所述电源组件分别与安装架和信息处理器连接,所述烟雾检测单元设于防护机箱内,所述信息处理器分别与烟雾检测单元、红外热量检测器和声音报警器连接,所述红外热量检测器和声音报警器设于防护机箱顶端;
其中,所述防护机箱包括:壳体、过滤腔、翼尾、转轴、第一翼板、第二翼板和气孔,所述壳体右端与过滤腔连接,所述壳体左端与翼尾连接,所述壳体底部通过转轴与安装架连接,所述壳体顶端中部设有第一翼板,所述过滤腔腔壁由左向右逐渐收缩,所述过滤腔腔壁匀设有气孔,所述翼尾横截面为梯形结构,所述翼尾与壳体和过滤腔轴线在一条线上,所述第一翼板沿壳体长向设置,所述第一翼板顶端设有红外热量检测器和声音报警器,所述第二翼板设于翼尾顶部,所述第二翼板右端与第一翼板左端连接,所述第二翼板与第一翼板竖剖面在一个竖面上,所述第二翼板横截面为梯形结构。
进一步,所述安装架包括:安装台、散热窗、套箍、支撑板、固定板、固定孔、固定件和安装杆,所述安装台设于套箍顶端,所述安装台内设有信息处理器,所述安装台左侧底部设有散热窗,所述安装台顶端中部与转轴连接,所述套箍右侧壁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左端与套箍垂直连接,所述支撑板右端与固定板中部垂直连接,所述支撑板与固定板在一个水平面上,所述固定孔沿套箍左侧壁竖向设置,所述固定件通过固定孔与安装杆上端侧壁触接。
进一步,所述电源组件包括:光伏板、光伏控制器和蓄电池,所述光伏板底端与固定板连接,所述光伏板顶端与安装台右端连接,所述光伏板通过光伏控制器与蓄电池连接,所述光伏控制器和蓄电池设于安装台内部,所述蓄电池与信息处理器连接。
进一步,所述烟雾检测单元包括:采集口、风轮舱室、风轮、轮轴、风杯、转速传感器、烟雾检测器、风泵室和小型抽风扇,所述采集口设于壳体右端,所述采集口与过滤腔相通,所述风轮舱室右端与采集口管道连接,所述风轮舱室左端与烟雾检测器右端管道连接,所述风轮舱室内设有风轮,所述风轮设于轮轴上,所述轮轴两端穿过风轮舱室向防护机箱外部延伸,所述轮轴上设有转速传感器,所述轮轴两端设有风杯,所述转速传感器与信息处理器连接,所述烟雾检测器与信息处理器连接,所述烟雾检测器左端与风泵室连接,所述风泵室设于翼尾内,所述风泵室内设有小型抽风扇,所述小型抽风扇与信息处理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无人监守下的自动工作,通过烟雾和热量双重检测感应火灾信息,便于在厂区室外进行火灾监测,且检测精确程度高,自动报警及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护机箱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
安装架1、安装台11、散热窗12、套箍13、支撑板14、固定板15、固定孔16、固定件17和安装杆18。
防护机箱2、壳体21、过滤腔22、翼尾23、转轴24、第一翼板25、第二翼板26和气孔27。
电源组件3、光伏板31、光伏控制器32、蓄电池33和信息处理器4。
烟雾检测单元5、采集口51、风轮舱室52、风轮53、轮轴54、风杯55、转速传感器56、烟雾检测器57、风泵室58和小型抽风扇59。
红外热量检测器6和声音报警器7。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步说明。应理解,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护机箱的俯视图。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火灾自动感应报警装置,包括:安装架1、防护机箱2、电源组件3、信息处理器4、烟雾检测单元5、红外热量检测器6和声音报警器7,防护机箱2设于安装架1顶端,电源组件3分别与安装架1和信息处理器4连接,烟雾检测单元5设于防护机箱2内,信息处理器4分别与烟雾检测单元5、红外热量检测器6和声音报警器7连接,红外热量检测器6和声音报警器7设于防护机箱2顶端;
其中,防护机箱2包括:壳体21、过滤腔22、翼尾23、转轴24、第一翼板25、第二翼板26和气孔27,壳体21右端与过滤腔22连接,壳体21左端与翼尾23连接,壳体21底部通过转轴24与安装架1连接,壳体21顶端中部设有第一翼板25,过滤腔22腔壁由左向右逐渐收缩,过滤腔22腔壁匀设有气孔27,翼尾23横截面为梯形结构,翼尾23与壳体21和过滤腔22轴线在一条线上,第一翼板25沿壳体21长向设置,第一翼板25顶端设有红外热量检测器6和声音报警器7,第二翼板26设于翼尾23顶部,第二翼板26右端与第一翼板25左端连接,第二翼板26与第一翼板25竖剖面在一个竖面上,第二翼板26横截面为梯形结构。
安装架1包括:安装台11、散热窗12、套箍13、支撑板14、固定板15、固定孔16、固定件17和安装杆18,安装台11设于套箍13顶端,安装台11内设有信息处理器4,安装台11左侧底部设有散热窗12,安装台11顶端中部与转轴24连接,套箍13右侧壁设有支撑板14,支撑板14左端与套箍13垂直连接,支撑板14右端与固定板15中部垂直连接,支撑板14与固定板15在一个水平面上,固定孔16沿套箍13左侧壁竖向设置,固定件17通过固定孔16与安装杆18上端侧壁触接。
电源组件3包括:光伏板31、光伏控制器32和蓄电池33,光伏板31底端与固定板15连接,光伏板31顶端与安装台11右端连接,光伏板31通过光伏控制器32与蓄电池33连接,光伏控制器32和蓄电池33设于安装台11内部,蓄电池33与信息处理器4连接。
烟雾检测单元5包括:采集口51、风轮舱室52、风轮53、轮轴54、风杯55、转速传感器56、烟雾检测器57、风泵室58和小型抽风扇59,采集口51设于壳体21右端,采集口51与过滤腔22相通,风轮舱室52右端与采集口51管道连接,风轮舱室52左端与烟雾检测器57右端管道连接,风轮舱室52内设有风轮53,风轮53设于轮轴54上,轮轴54两端穿过风轮舱室52向防护机箱2外部延伸,轮轴54上设有转速传感器56,轮轴54两端设有风杯55,转速传感器56与信息处理器4连接,烟雾检测器57与信息处理器4连接,烟雾检测器57左端与风泵室58连接,风泵室58设于翼尾23内,风泵室58内设有小型抽风扇59,小型抽风扇59与信息处理器4连接。
安装台11底端中部与套箍13顶端连接,将光伏控制器32、蓄电池33和信息处理器4设置在安装台11内,在安装台11左侧底部开设散热窗12,散热窗12与信息处理器4相对应,便于散热;套箍13右侧壁设有支撑板14,支撑板14左端与套箍13垂直连接,支撑板14右端与固定板15中部垂直连接,支撑板14与固定板15在一个水平面上,便于借助固定板15安装光伏板31;固定孔16沿套箍13左侧壁竖向设置,固定件17通过固定孔16与安装杆18上端侧壁触接,通过调节固定件17便于与安装杆18拆装。
将防护机箱2设在安装台11顶端中间,壳体21通过转轴24与安装台11连接,便于壳体21自由水平转动;壳体21右端与过滤腔22连接,壳体21左端与翼尾23连接,过滤腔22腔壁由左向右逐渐收缩,翼尾23横截面为梯形结构,且翼尾23横截面的梯形底部位于最左端,过滤腔22、壳体21和翼尾23轴线在一条线上,整体结构便于在有风的环境中过滤腔22始终处于迎风方向,过滤腔22腔壁匀设有气孔27,便于气流进入的同时过滤掉颗粒物等杂质;第一翼板25侧立在壳体21顶端中部,且第一翼板25侧立方向沿壳体21长向设置,第二翼板26同样侧立设于翼尾23顶部,第二翼板26横截面为梯形结构,且第二翼板26横截面的梯形底部位于最左端,第二翼板26右端与第一翼板25左端连接,第二翼板26与第一翼板25竖剖面在一个竖面上,第二翼板26与第一翼板25整体结构也有助于在有风的环境中过滤腔22始终处于迎风方向。
光伏板31底端与固定板15连接,光伏板31顶端与安装台11右端连接,实现对光伏板31的安装固定;光伏板31通过光伏控制器32与蓄电池33连接,便于对蓄电池33补充电能,确保蓄电池33正常工作。
采集口51与过滤腔22相通,风轮舱室52右端与采集口51管道连接,风轮舱室52左端与烟雾检测器57右端管道连接,烟雾检测器57左端与风泵室58连接,从而形成气流流经烟雾检测器57的通道;风轮舱室52内设有风轮53,风轮53设于轮轴54上,轮轴54两端穿过风轮舱室52向防护机箱2外部延伸,轮轴54两端设有风杯55,在有风的环境下,风力驱动风杯55从而由轮轴54带动风轮53转动,帮助气流更流畅的通过烟雾检测器57,同时,节省蓄电池33电量消耗;轮轴54上设有转速传感器56,转速传感器56与信息处理器4连接,设于翼尾23的风泵室58安装小型抽风扇59,小型抽风扇59与信息处理器4连接,当在无风环境下,风杯55停止转动,信息处理器4接收到转速传感器56实时上传的轮轴54转速数据低于设定值时,信息处理器4即启动小型抽风扇59工作,从而确保气流能够流畅的通过烟雾检测器57。
将红外热量检测器6和声音报警器7设在第一翼板25顶端,并保持红外热量检测器6和声音报警器7分别与信息处理器4连接,使红外热量检测器6和声音报警器7处于相对高的位置,便于红外热量检测器6监测到更远距离的信息,同时,便于声音报警器7发出的火灾警报让更多人引起注意。
烟雾检测器57与信息处理器4连接,烟雾检测器57可以实时检测气体中烟雾浓度并将数据信息上传至信息处理器4,红外热量检测器6可以将检测到的高温信息数据实时上传至信息处理器4,信息处理器4根据烟雾浓度数据和高温信息数据,判断是否有火灾发生,并根据情况实时启动声音报警器7工作。
实施室外安装时,确保光伏板31面对向阳的方向。
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无人监守下的自动工作,通过烟雾和热量双重检测感应火灾信息,便于在厂区室外进行火灾监测,且检测精确程度高,自动报警及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信息处理器4为现有技术,具体采用的是单片机,为现有技术,在很多专利文献中都有记载,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正对地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宗旨,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各种变化。

Claims (4)

1.一种火灾自动感应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架(1)、防护机箱(2)、电源组件(3)、信息处理器(4)、烟雾检测单元(5)、红外热量检测器(6)和声音报警器(7),所述防护机箱(2)设于安装架(1)顶端,所述电源组件(3)分别与安装架(1)和信息处理器(4)连接,所述烟雾检测单元(5)设于防护机箱(2)内,所述信息处理器(4)分别与烟雾检测单元(5)、红外热量检测器(6)和声音报警器(7)连接,所述红外热量检测器(6)和声音报警器(7)设于防护机箱(2)顶端;
其中,所述防护机箱(2)包括:壳体(21)、过滤腔(22)、翼尾(23)、转轴(24)、第一翼板(25)、第二翼板(26)和气孔(27),所述壳体(21)右端与过滤腔(22)连接,所述壳体(21)左端与翼尾(23)连接,所述壳体(21)底部通过转轴(24)与安装架(1)连接,所述壳体(21)顶端中部设有第一翼板(25),所述过滤腔(22)腔壁由左向右逐渐收缩,所述过滤腔(22)腔壁匀设有气孔(27),所述翼尾(23)横截面为梯形结构,所述翼尾(23)与壳体(21)和过滤腔(22)轴线在一条线上,所述第一翼板(25)沿壳体(21)长向设置,所述第一翼板(25)顶端设有红外热量检测器(6)和声音报警器(7),所述第二翼板(26)设于翼尾(23)顶部,所述第二翼板(26)右端与第一翼板(25)左端连接,所述第二翼板(26)与第一翼板(25)竖剖面在一个竖面上,所述第二翼板(26)横截面为梯形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灾自动感应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1)包括:安装台(11)、散热窗(12)、套箍(13)、支撑板(14)、固定板(15)、固定孔(16)、固定件(17)和安装杆(18),所述安装台(11)设于套箍(13)顶端,所述安装台(11)内设有信息处理器(4),所述安装台(11)左侧底部设有散热窗(12),所述安装台(11)顶端中部与转轴(24)连接,所述套箍(13)右侧壁设有支撑板(14),所述支撑板(14)左端与套箍(13)垂直连接,所述支撑板(14)右端与固定板(15)中部垂直连接,所述支撑板(14)与固定板(15)在一个水平面上,所述固定孔(16)沿套箍(13)左侧壁竖向设置,所述固定件(17)通过固定孔(16)与安装杆(18)上端侧壁触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火灾自动感应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组件(3)包括:光伏板(31)、光伏控制器(32)和蓄电池(33),所述光伏板(31)底端与固定板(15)连接,所述光伏板(31)顶端与安装台(11)右端连接,所述光伏板(31)通过光伏控制器(32)与蓄电池(33)连接,所述光伏控制器(32)和蓄电池(33)设于安装台(11)内部,所述蓄电池(33)与信息处理器(4)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灾自动感应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烟雾检测单元(5)包括:采集口(51)、风轮舱室(52)、风轮(53)、轮轴(54)、风杯(55)、转速传感器(56)、烟雾检测器(57)、风泵室(58)和小型抽风扇(59),所述采集口(51)设于壳体(21)右端,所述采集口(51)与过滤腔(22)相通,所述风轮舱室(52)右端与采集口(51)管道连接,所述风轮舱室(52)左端与烟雾检测器(57)右端管道连接,所述风轮舱室(52)内设有风轮(53),所述风轮(53)设于轮轴(54)上,所述轮轴(54)两端穿过风轮舱室(52)向防护机箱(2)外部延伸,所述轮轴(54)上设有转速传感器(56),所述轮轴(54)两端设有风杯(55),所述转速传感器(56)与信息处理器(4)连接,所述烟雾检测器(57)与信息处理器(4)连接,所述烟雾检测器(57)左端与风泵室(58)连接,所述风泵室(58)设于翼尾(23)内,所述风泵室(58)内设有小型抽风扇(59),所述小型抽风扇(59)与信息处理器(4)连接。
CN202020671972.4U 2020-04-28 2020-04-28 一种火灾自动感应报警装置 Active CN2118275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71972.4U CN211827504U (zh) 2020-04-28 2020-04-28 一种火灾自动感应报警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71972.4U CN211827504U (zh) 2020-04-28 2020-04-28 一种火灾自动感应报警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27504U true CN211827504U (zh) 2020-10-30

Family

ID=730215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671972.4U Active CN211827504U (zh) 2020-04-28 2020-04-28 一种火灾自动感应报警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275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370767U (zh) 一种柜内维持低温干燥运行环境的变频柜
CN207701004U (zh) 一种安全窗
CN211827504U (zh) 一种火灾自动感应报警装置
CN212179969U (zh) 林业生态环境监测装置
CN205507585U (zh) 温湿度监控系统
CN212061376U (zh) 一种室外火灾报警装置
CN211827505U (zh) 一种自动感应报警器
CN214223313U (zh) 一种电子厂房通风设备
CN213303219U (zh) 一种森林防火用烟雾报警设备
CN216957139U (zh) 主动引流式物联网烟雾报警器
CN211343426U (zh) 一种所用变自动排风降温控制装置
CN209980416U (zh) 一种酒店房间烟雾监测自动报警器
CN206431480U (zh) 一种idc机房综合环境监控系统
CN207907374U (zh) 一种智能化空气检测设备
CN214008802U (zh) 一种用于消防检测的感烟探测器
CN214150617U (zh) 一种远距离的无线网智能气体传感器监控系统
CN216600324U (zh) 一种使用寿命长的智能网络机柜
CN214172506U (zh) 一种暖通空调自动化控制设备
CN206273001U (zh) 一种带除湿系统的网络机柜
CN214311486U (zh) 一种智能变电站户外继电保护柜温湿度调节装置
CN212586997U (zh) 一种数据中心机房综合防护装置
CN219165000U (zh) 一种用于移动式ups电源的数据采集传输装置
CN216383205U (zh) 一种智慧消防用具有无线定位功能的火灾探测报警器
CN213028787U (zh) 一种电力设备自动化预警装置
CN216623465U (zh) 一种排气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