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27373U - 一种可防拆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防拆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27373U
CN211827373U CN202020576284.XU CN202020576284U CN211827373U CN 211827373 U CN211827373 U CN 211827373U CN 202020576284 U CN202020576284 U CN 202020576284U CN 211827373 U CN211827373 U CN 2118273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
locking
unit
control unit
trig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57628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ng Jiaai
Original Assignee
Zhang Jia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ang Jiaai filed Critical Zhang Jiaai
Priority to CN20202057628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273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273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273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防拆的装置,所述可防拆的装置包括主体和附件,主体包含锁定单元、控制单元、触发单元,控制单元包括通信模块,附件至少包括锁扣,锁定单元设有锁定位和解锁位,控制单元与锁定单元、触发单元电连,控制单元接收到触发单元的触发信号后与授权终端通信并向其申请解锁,授权终端反馈信息至控制单元,若控制单元接收的反馈信息包括解锁授权,控制锁定单元进入解锁位,若控制单元接收的反馈信息未包括解锁授权,维持锁定单元在锁定位。本实用新型进行触发获取授权才可执行解锁操作,未触发前控制单元处于休眠状态,触发后控制单元才进入活跃状态,可有效节省能耗,实用性更高,安全性更高,可有效避免非法拆卸的行为。

Description

一种可防拆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防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防拆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用于附着在牲畜、宠物、儿童或者状态异常人员身上的电子标签、追踪器等,太容易被解开,可能无意中设备被解锁而丢失,甚至被有意摘除。常用的锁定办法是使用特殊、专用的机械结构,例如:设备分为主体、固定扣两部分,夹在牲畜外耳两侧,并用梅花形的沉头螺钉锁紧设备的两个部分,并配发与之配套的梅花形螺丝刀用于拧螺钉,而此螺丝刀在市面上很难买到,以此来防止设备被摘取。实际上,同类产品有大批使用者,这意味着每个使用者都能得到梅花形螺丝刀。且从梅花形螺丝刀被设计、生产出之后,有心者是不难在市面上买到这种工具的。因此,这种依靠特异型机械固定的方式,无法起到应有的防拆作用。
现有技术中,专利CN110226817A公开了一种防拆卸报警腕表,但上述的腕表添加的报警模块实际上只能起报警作用,无法防止腕表本身被拆卸。另有专利CN109869051A公开了一种物联网锁具,包括可安装固定在一起的外锁壳和内锁壳,外锁壳和内锁壳之间设置有电子锁芯,电子锁芯包括控制模块,控制模块还与通信模块电连接,通过通信模块接收来自物联网平台的信号而向控制模块设置锁内密码,控制模块上设置有蓝牙模块。该物联网锁具具有远程动态修改密码及解锁、锁舌控制运行精确以及拆装方便的优点。但是上述技术方案中,控制模块要一直或者定时去查询是否有人要解锁,也就是一直处于工作状态,耗电。
综上所述,亟需提供一种节能、可有效的杜绝非法拆卸的可防拆的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节能、可有效的杜绝非法拆卸的可防拆的装置。
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可防拆的装置,包括主体和附件,所述主体包含锁定单元、控制单元、触发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通信模块,所述附件至少包括锁扣,所述锁扣与所述锁定单元配合使用可将所述附件锁固在主体上,所述锁定单元设有锁定位和解锁位,所述附件与主体结合时,所述锁扣被位于锁定位的锁定单元限位并实现锁固,所述锁定单元位于解锁位时处于解锁状态;所述控制单元与锁定单元、触发单元电连,所述控制单元通过所述通信模块可与预定的授权终端通信连接,所述控制单元接收到触发单元的触发信号后与所述授权终端通信并向其申请解锁,所述授权终端反馈信息至所述控制单元,若所述控制单元接收的反馈信息包括解锁授权,则控制锁定单元进入解锁位,若所述控制单元接收的反馈信息未包括解锁授权,则维持锁定单元在锁定位。
本实用新型的防拆装置解锁前要先通过相应操作进行触发,触发后控制单元与授权终端通信并获取解锁授权,获取授权后控制单元才可执行解锁操作,然后使用者才可实施分离主体和附件的操作。本产品无需外置带电源的钥匙插入锁具来实现解锁,且未触发前,控制单元处于休眠状态,没有执行锁的相关功能,如申请授权、解锁操作等,触发单元触后控制单元才进入活跃状态,进而可以认为跟锁的功能有关的所有电量消耗为零,可有效节省能耗,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和市场应用前景,实用性更高,安全性更高,可有效避免非法拆卸的行为。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触发单元设置在所述主体内部,所述触发单元包括触发开关,所述触发开关至少包括两触点,其中一个触点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另一个触点与所述可防拆的装置的内部电压源相连,所述附件与所述主体进行相对运动时可实现所述触发开关的闭合或断开,所述触发开关闭合会引起与所述控制单元相连的触点发生电压变化,所述电压变化作为触发信号传递至所述控制单元。本实用新型使用时,使用者将附件与所述主体进行相对运动,进而实现所述触发开关的闭合或断开,即需要解锁时的触发动作是隐藏式的,解锁操作的隐蔽性强,普通人不知道此装置的解锁操作过程,实用性更高,安全性更高。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可防拆的装置包括主功能模块,用于控制所述锁定单元动作的控制电路嵌入在所述主功能模块中,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主功能模块共用同一控制单元。此种结构下,解锁的控制电路是嵌入在主模块电路当中的,主模块的功能电路是在工作的,只是没有执行锁的相关功能如申请授权、解锁操作等,进而可以认为跟锁的功能有关的所有电量消耗为零,当触发装置触发后,电路中跟锁功能相关的部分开始消耗电量(控制单元运行的程序、开启通信模块以向平台申请授权、锁舌作动操作等),如此实现低能耗的模式。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触发单元未进行触发动作前,用于控制所述锁定单元动作的控制电路为断路,所述触发单元进行触发动作后所述控制电路形成通电回路并触发所述控制单元工作。此种结构下,未触发前,整个控制电路是没有通上电的,触发后控制电路通电并执行相关操作,完成后发触发开关断开,进而整个电路的供电被切断,如此实现低能耗的模式。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触发开关包括两触点、复位弹簧和设置在所述复位弹簧上的导电板,压迫所述复位弹簧运动使得所述导电板与两触点接触,所述触发开关闭合。如此设置,当使用者进行触发动作时,即将附件与所述主体进行相对运动时,如压迫附件,带动复位弹簧运动,使得复位弹簧上的导电板与触发开关上的两触点接触,触发开关闭合实现触发。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触发单元包括信号接口,所述信号接口至少包括电源信号,所述信号接口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所述信号接口与外部电源通过数据线连接后电源信号出现电源电压,并将此作为触发信号传递至控制单元。如此设置,本实用新型的解锁触发方式使得需要解锁时的触发动作是隐藏式的,即采用设置信号接口的方式,信号接口的方式适用于不方便在锁体内内置电源的应用,当需要相应操作时,通过数据线插入信号接口,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单元才能开启通信功能并与授权终端相连,这样,电源信号出现电源电压实现触发,同样解锁操作的隐蔽性强,实用性更高,安全性更高,可有效避免非法拆卸的行为。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锁定单元包括锁舌和驱动件,所述锁舌与所述驱动件相连,所述驱动件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所述附件包括刺针、锁扣和锁扣背板,所述锁扣的一端与所述锁扣背板相连,另一端设置有所述刺针,所述锁扣设有锁槽,所述锁舌伸入所述锁槽形成锁定位,所述驱动件可驱动所述锁舌移出所述锁槽形成解锁位,推动所述锁扣背板使得所述附件和主体相向运动并可带动所述刺针运动使得所述触发单元触发并发出触发信号。如此设置,使用者可通过推动所述锁扣背板带动所述刺针向靠近所述复位弹簧运动并压迫所述复位弹簧运动使得所述触发开关的两触点接触,触发后得到授权后驱动件可驱动所述锁舌缩出所述锁槽形成解锁位。此处的驱动件优选为螺线管。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主体包括锁体,所述锁定单元包括锁舌和驱动件,所述锁舌与所述驱动件相连,所述锁舌通过弹性件固定在所述锁体内,所述附件包括插扣,所述插扣设有插脚,所述插脚的端部设有锁扣,所述锁舌伸入所述锁扣形成锁定位,所述驱动件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所述驱动件可驱动所述锁舌移出所述锁扣形成解锁位;按压所述锁扣使得所述触发单元触发并发出触发信号。此结构适用于插扣锁形式,插扣插入锁体内时锁舌伸入所述锁扣形成锁定位,按压锁扣带动锁舌相向运动使得两个触发器的触点接触实现触发。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插扣设有两对称布置的插脚,所述锁定单元至少包括两个锁舌,所述两个锁舌分别与所述触发单元的触点相连,按压锁扣带动至少一个锁舌运动使得所述触发单元的两个触点相连实现触发并发出触发信号。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驱动件为电磁铁,所述电磁铁设置在所述两个锁舌之间,所述锁舌由磁吸材料制备,所述控制单元可控制电磁铁的通断电。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附件包括连接端和锁固端,所述附件的锁固端设有锁扣,所述锁定单元包括锁舌和限位器,所述锁舌和限位器设置在所述主体内,所述锁舌与所述主体铰接并可沿其与所述主体的铰点转动,所述限位器固定在所述锁舌的下部,所述限位器上设有用于支撑所述锁舌的并可伸缩的限位杆,所述锁舌的一端与所述限位器通过拉伸弹簧相连,另一端可伸入所述锁扣内形成锁定位,所述限位杆向下收缩时所述拉伸弹簧向下拉动所述锁舌沿其与主体的铰点转动,同时所述附件向上运动直至所述锁舌移出所述锁扣形成解锁位;下压所述附件,所述锁扣带动所述锁舌沿其与主体的铰点转动的同时,所述锁舌连接有拉伸弹簧的一端上扬触碰所述触发单元使得所述触发单元触发并发出触发信号。此结构适用于挂锁形式。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限位器为伸缩气缸;或所述限位器为旋转伸缩机构,所述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限位杆动力连接,所述控制单元可控制所述驱动电机的正反转并带动所述限位杆进行伸缩运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锁定单元包括锁舌和驱动件,所述附件包括锁固件以及设置在所述锁固件上的锁扣,所述锁舌与所述驱动件相连,所述锁舌伸入所述锁扣形成锁定位,所述驱动件可驱动所述锁舌移出所述锁扣形成解锁位。优选适用于不需要物理结构实现触发的形式,如通过数据线插入通信接口通电的形式实现触发,当然也可适用于其他的形式。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锁固件为锁固板,所述锁扣板的一侧通过铰链与所述主体铰接并可沿其铰点转动,另一侧设有所述锁扣。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可防拆的装置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可防拆的装置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位器的控制单元触发后工作流程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位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位器的解锁触发示意图;
图6和图7分别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位器获取解锁授权后缩回锁舌和拆卸后结构示意图;
图8分别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温度记录仪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9~12分别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温度记录仪的锁定结构、触发申请解锁、解锁成功、解锁移除锁定物后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温度记录仪控制单元触发后工作流程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计步器的工作原理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计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6~18分别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计步器的锁定结构、触发申请解锁、解锁成功的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计步器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物联网挂锁的装置构成及工作原理的示意图;
图21和图22分别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物联网挂锁的触发和解锁后的示意图;
图2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物联网挂锁的电源电路示意图。
图中:
1锁舌 2触发开关 3锁扣 4授权终端
5锁扣背板 6定位器主体 7刺针8CPU
9螺线管 10定位控制模块 11定位电路 12通信电路
13复位弹簧 14导电板 15USB接口 16数据线
17温度记录仪主体 18锁扣板 19固定带槽 20控制板
21温度传感器 22锁体 23插扣 24控制器
25电磁铁 26电路板 27弹性件 28手机终端
29锁梁 30锁身 31限位器 32限位杆
33压缩弹簧 34拉伸弹簧 35供电维持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文件的描述,可以对本文件中实施例中以及不同实施例中的特征进行相应组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如下,参照图1和图2,一种可防拆的装置,包括主体和附件,所述主体包含锁定单元、控制单元、触发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通信模块,所述附件至少包括锁扣3,所述锁扣3与所述锁定单元配合使用可将所述附件锁固在主体上,所述锁定单元设有锁定位和解锁位,所述附件与主体结合时,所述锁扣3被位于锁定位的锁定单元限位并实现锁固,所述锁定单元位于解锁位时处于解锁状态;所述控制单元与锁定单元、触发单元电连,所述控制单元通过所述通信模块可与预定的授权终端4通信连接,所述控制单元接收到触发单元的触发信号后与所述授权终端4通信并向其申请解锁,所述授权终端4反馈信息至所述控制单元,若所述控制单元接收的反馈信息包括解锁授权,则控制锁定单元进入解锁位,若所述控制单元接收的反馈信息未包括解锁授权,则维持锁定单元在锁定位。
本实用新型的防拆装置解锁前要先通过相应操作进行触发,触发后控制单元与授权终端4通信并获取解锁授权,获取授权后控制单元才可执行解锁操作,然后使用者才可实施分离主体和附件的操作。本产品无需外置带电源的钥匙插入锁具来实现解锁,且未触发前,控制单元处于休眠状态,没有执行锁的相关功能,如申请授权、解锁操作等,触发单元触后控制单元才进入活跃状态,进而可以认为跟锁的功能有关的所有电量消耗为零,可有效节省能耗,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和市场应用前景,实用性更高,安全性更高,可有效避免非法拆卸的行为。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16,所述触发单元设置在所述主体内部,所述触发单元包括触发开关2,所述触发开关2 至少包括两触点,其中一个触点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另一个触点与所述可防拆的装置的内部电压源相连,所述附件与所述主体进行相对运动时可实现所述触发开关2的闭合或断开,所述触发开关2闭合会引起与所述控制单元相连的触点发生电压变化,所述电压变化作为触发信号传递至所述控制单元。本实用新型使用时,使用者将附件与所述主体进行相对运动,进而实现所述触发开关2的闭合或断开,即需要解锁时的触发动作是隐藏式的,解锁操作的隐蔽性强,普通人不知道此装置的解锁操作过程,实用性更高,安全性更高。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9,所述可防拆的装置包括主功能模块,用于控制所述锁定单元动作的控制电路嵌入在所述主功能模块中,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主功能模块共用同一控制单元。此种结构下,解锁的控制电路是嵌入在主模块电路当中的,主模块的功能电路是在工作的,只是没有执行锁的相关功能如申请授权、解锁操作等,进而可以认为跟锁的功能有关的所有电量消耗为零,当触发装置触发后,电路中跟锁功能相关的部分开始消耗电量(控制单元运行的程序、开启通信模块以向平台申请授权、锁舌1作动操作等),如此实现低能耗的模式。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如图20,所述触发单元未进行触发动作前,用于控制所述锁定单元动作的控制电路为断路,所述触发单元进行触发动作后所述控制电路形成通电回路并触发所述控制单元工作。此种结构下,未触发前,整个控制电路是没有通上电的,触发后控制电路通电并执行相关操作,完成后发触发开关2断开,进而整个电路的供电被切断,如此实现低能耗的模式。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述触发开关2包括两触点、复位弹簧13和设置在所述复位弹簧13上的导电板14,压迫所述复位弹簧13运动使得所述导电板14与两触点接触,所述触发开关2闭合。如此设置,当使用者进行触发动作时,即将附件与所述主体进行相对运动时,如压迫附件,带动复位弹簧13运动,使得复位弹簧13上的导电板14与触发开关2上的两触点接触,触发开关2闭合实现触发。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如图9,所述触发单元包括信号接口,所述信号接口至少包括电源信号,所述信号接口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所述信号接口与外部电源通过数据线16连接后电源信号出现电源电压,并将此作为触发信号传递至控制单元。如此设置,本实用新型的解锁触发方式使得需要解锁时的触发动作是隐藏式的,即采用设置信号通信接口的方式,当需要相应操作时,通过数据线16插入信号通信接口,与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单元才能开启通信功能并与授权终端4相连,这样,电源信号出现电源电压实现触发,同样解锁操作的隐蔽性强,实用性更高,安全性更高,可有效避免非法拆卸的行为。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述锁定单元包括锁舌1和驱动件,所述锁舌1与所述驱动件相连,所述驱动件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所述附件包括刺针7、锁扣3和锁扣背板5,所述锁扣3 的一端与所述锁扣背板5相连,另一端设置有所述刺针7,所述锁扣3设有锁槽,所述锁舌1伸入所述锁槽形成锁定位,所述驱动件可驱动所述锁舌1移出所述锁槽形成解锁位,推动所述锁扣背板5使得所述附件和主体相向运动并可带动所述刺针7运动使得所述触发单元触发并发出触发信号。如此设置,使用者可通过推动所述锁扣背板5带动所述刺针7向靠近所述复位弹簧13运动并压迫所述复位弹簧13运动使得所述触发开关2的两触点接触,触发后得到授权后驱动件可驱动所述锁舌1缩出所述锁槽形成解锁位。此处的驱动件优选为螺线管9。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4和图15,所述主体包括锁体22,所述锁定单元包括锁舌1和驱动件,所述锁舌1与所述驱动件相连,所述锁舌1通过弹性件27固定在所述锁体22内,所述附件包括插扣23,所述插扣23设有插脚,所述插脚的端部设有锁扣3,所述锁舌1伸入所述锁扣3形成锁定位,所述驱动件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所述驱动件可驱动所述锁舌1移出所述锁扣3形成解锁位;按压所述锁扣3使得所述触发单元触发并发出触发信号。此结构适用于插扣23锁形式,插扣23插入锁体22内时锁舌 1伸入所述锁扣3形成锁定位,按压锁扣3带动锁舌1相向运动使得两个触发器的触点接触实现触发。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4,所述插扣23 设有两对称布置的插脚,所述锁定单元至少包括两个锁舌1,所述两个锁舌1 分别与所述触发单元的触点相连,按压锁扣3带动至少一个锁舌1运动使得所述触发单元的两个触点相连实现触发并发出触发信号。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5,所述驱动件为电磁铁25,所述电磁铁25设置在所述两个锁舌1之间,所述锁舌1由磁吸材料制备,所述控制单元可控制电磁铁25的通断电。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如图20,所述附件包括连接端和锁固端,所述附件的锁固端设有锁扣3,所述锁定单元包括锁舌1 和限位器31,所述锁舌1和限位器31设置在所述主体内,所述锁舌1与所述主体铰接并可沿其与所述主体的铰点转动,所述限位器31固定在所述锁舌1 的下部,所述限位器31上设有用于支撑所述锁舌1的并可伸缩的限位杆32,所述锁舌1的一端与所述限位器31通过拉伸弹簧34相连,另一端可伸入所述锁扣3内形成锁定位,所述限位杆32向下收缩时所述拉伸弹簧34向下拉动所述锁舌1沿其与主体的铰点转动,同时所述附件向上运动直至所述锁舌1移出所述锁扣3形成解锁位;下压所述附件,所述锁扣3带动所述锁舌1沿其与主体的铰点转动的同时,所述锁舌1连接有拉伸弹簧34的一端上扬触碰所述触发单元使得所述触发单元触发并发出触发信号。此结构适用于挂锁形式。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器31为伸缩气缸;或所述限位器31为旋转伸缩机构,所述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限位杆32动力连接,所述控制单元可控制所述驱动电机的正反转并带动所述限位杆32进行伸缩运动。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如图8和图9,所述锁定单元包括锁舌1和驱动件,所述附件包括锁固件以及设置在所述锁固件上的锁扣3,所述锁舌1与所述驱动件相连,所述锁舌1伸入所述锁扣3形成锁定位,所述驱动件可驱动所述锁舌1移出所述锁扣3形成解锁位。
此结构优选适用于不需要物理结构实现触发的形式,如通过数据线16插入通信接口通电的形式实现触发,当然也可适用于其他的形式。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如图9,所述锁固件为锁固板,所述锁扣板18的一侧通过铰链与所述主体铰接并可沿其铰点转动,另一侧设有所述锁扣3。
为了便于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给出几种具体的应用实施例:
应用实施例1:定位器
如图2~7,定位器可用于给放养的牛羊等牲畜的定位,当然也可以作为其他用途,使用时将固定背板中间的刺针7刺穿牛耳后插入定位器主体6中的针孔,定位器主体6内的锁舌1锁住针上的一圈锁扣3以防止背板脱落,以此固定定位器。所述主体为定位器主体6,所述附件包括刺针7、锁扣3和锁扣背板 5,所述锁扣3的一端与所述锁扣背板5相连,另一端设置有所述刺针7,所述锁定单元包括锁舌1,所述锁舌1与所述驱动件相连,所述锁扣3设有锁槽,所述锁舌1伸入所述锁槽形成锁定位,所述驱动件可驱动所述锁舌1缩出所述锁槽形成解锁位。所述定位器主体6设有定位控制模块10、锁定单元和触发单元,所述定位控制模块10包括控制电路、定位电路11和驱动件,所述控制电路与定位电路11共用同一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通过通信电路12与所述授权管理终端通信连接,所述触发单元包括触发开关2,所述触发开关2和驱动件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所述触发开关2包括两触点、复位弹簧13和设置在所述复位弹簧13上的导电板14,无外力施加时,触点断开,推动所述锁扣背板5 带动所述刺针7向靠近所述复位弹簧13运动并压迫所述复位弹簧13运动使得所述导电板14与两触点接触,所述触发开关2闭合后与所述控制单元相连的触点发生电压变化,所述电压变化作为触发信号传递至所述控制单元,唤醒控制单元定位及控制电路中的CPU8(控制单元)监测到此变化,启动NB-IoT通信 (通信模块),向解锁授权管理平台(授权终端4)申请解锁的授权;若得到解锁授权,CPU8发螺线管9(驱动件)动作信号,缩回锁舌1并持续两秒,使用者可移除附件;若未得到解锁授权,不发螺线管9动作信号,控制单元进入休眠状态。
这个实施例中,锁的控制是嵌入在定位电路11当中的,也就是说,因为定位耳标的定位功能电路经常是在工作的,只是没有执行锁的相关功能如申请授权、解锁操作等,进而可以认为跟锁的功能有关的所有电量消耗为零。当触发后,电路中跟锁功能相关的部分开始消耗电量(MCU运行的程序、开启通信模块以向平台申请授权、锁舌1作动操作等)。
应用实施例2:温度记录仪
如图8~13,温度记录仪中所述主体为温度记录仪主体17,所述温度记录仪主体17包括控制板20、温度传感器21、驱动件、锁定单元和触发单元,所述控制板20包括控制单元,所述触发单元包括USB接口15,所述USB接口15、温度传感器21与控制板20电连,所述控制单元通过所述USB接口15与所述授权终端4通信连接,所述USB接口15与外界电源通过USB数据线16连接后USB口信号中的电源信号出现电源电压,并将此触发信号传递至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驱动件电连,所述附件包括锁扣板18和锁扣3,所述锁扣板18的一侧通过铰链与所述记录仪主体铰接并可沿其铰点转动,另一侧设有所述锁扣3,所述锁定单元包括锁舌1,所述锁舌1与所述驱动件相连,所述锁舌 1伸入所述锁扣3形成锁定位,所述驱动件可驱动所述锁舌1缩出所述锁扣3 形成解锁位。
温度记录仪用于货物配送时固定在配送箱的肩带上,用于记录配送过程中的环境温度。需要固定时,打开附件,将肩带置于主题的固定带槽19中,然后合上附件,锁定后记录仪只能在肩带上滑动,不可以被外力开启并移除。需要卸下记录仪时,将USB线连接记录仪和解锁授权用计算机(授权终端4,也是外界电源),USB口信号中的电源信号出现电源电压,唤醒控制单元,温度记录仪中的控制板20探测到USB线连接后向计算机申请解锁授权;若获得授权则缩回锁舌1,锁扣3即被解锁,使用者可打解锁扣板18并将设备卸下;若申请不到解锁授权,则控制板20不执行缩回锁舌1的操作,控制单元进入休眠状态。
应用实施例3:计步器
如图14~19,计步器用于给参赛选手统计步数,计步功能在控制器24这一零部件的内部实现。为防止选手将计步器取下作弊,计步器设计成插扣23锁形式。锁分为插扣23和锁体22两部分,均设置有带槽供安装固定手环,用于连接手环的两端。手环佩戴在手腕上后将插扣23插入锁体22,选手就无法自行打开插扣23锁。
计步器中所述主体为计步器主体,所述计步器主体设有锁体22,所述附件包括插扣23,所述插扣23设有两对称布置的插脚,所述插脚的端部设有锁扣3,所述锁定单元至少包括两个锁舌1,所述锁舌1通过弹性件27固定在所述锁体 22内,所述触发器的两个触点分别与两个锁舌1相连,所述控制单元通过所述通信电路12与所述授权终端4通信连接,所述锁舌1伸入所述锁扣3形成锁定位,按压锁扣3带动两个锁舌1相向运动使得两触点接触,引起与所述控制单元相连的触点发生电压变化,所述电压变化作为触发信号传递至所述控制单元,所述驱动件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所述驱动件可驱动所述锁舌1缩出所述锁扣 3形成解锁位;所述驱动件为电磁铁25,所述电磁铁25设置在所述两个锁舌1 之间,所述锁舌1由磁吸材料制备,所述控制单元可控制电磁铁25的通断电;或锁体22和插扣23均设有用于连接计步器主体的连接槽。
使用计步器前,需要与授权手机(授权终端4)通过蓝牙(通信模块)绑定,被绑定后不能再用其他手机操纵计步器;需要解锁的时候,通过已绑定手机(授权终端4)打开蓝牙无线通信进行授权,并捏合锁扣3两侧(持续时间不超过5秒)使得触发器动作以触发控制单元唤醒并打开蓝牙并通过蓝牙向绑定手机索取解锁授权,获取授权后控制器24(控制单元)控制锁舌1作动机构将两片锁舌1回缩,此时即可将插扣23从锁体22中抽出以解锁。
绑定及解除绑定的程序步骤:捏合锁舌1并持续5秒以上,控制器24(控制单元)被触发进入绑定模式;控制器24检查当前是否已被绑定,若已经被绑定,则启动蓝牙通信,等待已授权设备接入并校验解除绑定密码,校验通过则解除绑定,校验不通过则结束操作;若尚未被绑定,则启动蓝牙通信,等待手机接入并校验绑定密码,校验通过则绑定此手机为授权设备。
以下分步骤阐述防拆计步器在一次使用过程中的工作流程:
1.准备防拆计步器,插扣23和锁体22处于分离状态,未绑定授权设备。绑定密码和解绑密码都是1234。
2.插扣23插入锁体22,插扣23上的锁扣3部分挤压锁舌1,带动触发器的触点接通,进而触发控制器24,控制器24打开蓝牙通信,等待手机蓝牙接入。此时打开手机A的蓝牙通信,搜索到“防拆计步器”这一蓝牙设备并连接,输入此计步器包装盒上印好的“绑定密码”1234,计步器接受到并校验成功,然后计步器将手机A保存为绑定设备。在手机A的用户界面中,显示此计步器的步数为0。
3.插扣23完全插入锁体22的状态如下图。运动员佩戴此计步器开始活动。
4.运动员完成运动后,回到工作人员处,准备卸下计步器。工作人员打开手机A准备连接此计步器,其蓝牙开始搜索计步器,同时点击“解锁”以备计步器来索取解锁授权,然后用手指快速捏合锁体22两侧的插扣23裸露部分。触发器动作,唤醒控制器24,之后控制器24打开蓝牙,手机A蓝牙接入计步器,然后控制器24向手机索取解锁授权,因先前工作人员已经在手机端操作过,故控制器24获取授权成功,向电磁铁25发出动作信号,吸合两个锁舌1;另外查看到手机的用户界面中此计步器的步数为10000步,记录下来后执行清除此数据的操作。
5.电磁铁25已经完全吸合了锁舌1,锁扣3可以被抽出。
6.插扣23抽出,控制器24在发出锁舌1作动信号2s后,停止,随后锁舌 1弹出,控制器24进入休眠状态。
应用实施例4:物联网挂锁
如图20~23,物联网挂锁中所述主体为锁身30,所述附件为锁梁29,所述锁梁29的连接端与所述锁身30通过压缩弹簧33相连,所述锁梁29的锁固端设有锁扣3,所述锁定单元包括锁舌1和限位器31,所述锁舌1和限位器31 设置在所述锁身30内,所述锁舌1与所述锁身30铰接并可沿所述铰点转动,所述限位器31固定在所述锁舌1的下部,所述限位器31上设有用于支撑所述锁舌1的并可伸缩的限位杆32,所述锁舌1的一端与所述限位器31通过拉伸弹簧34相连,另一端可伸入所述锁扣3内形成锁定位,所述锁身30内设有控制电路和通信电路12,所述触发单元包括触发器,所述触发器设置在所述控制电路中并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下压所述锁梁29,所述锁扣3带动所述锁舌1 沿其与锁身30的铰点转动的同时,所述锁舌1连接有拉伸弹簧34的一端上扬触碰所述触发器并触发所述触发器的触发开关2闭合,进而所述控制电路形成通电回路,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授权终端4通过所述通信电路12通信连接,所述限位杆32向下收缩时所述拉伸弹簧34向下拉动所述锁舌1沿其与锁身30 的铰点转动,同时所述压缩推动锁梁29向上运动直至所述锁舌1退出所述锁扣 3形成解锁位。
挂锁的解锁操作是由自身完成的,在执行解锁之前要进行鉴权操作,步骤为:
1.在解锁授权管理平台上,添加手机用户A打开某ID锁具的解锁授权;
2.开启蓝牙通信,与手机建立连接,并向手机发送本锁具ID、索取解锁密码;
3.手机与解锁授权管理平台建立联系,向管理平台发送锁具ID,申请解锁密码;
4.管理平台收到手机A发送的锁具ID,查询到手机A具有打开此ID锁具的授权,于是向手机A发送解锁密码;
5.手机A将解锁密码发送给锁具,锁具校验解锁密码,校验成功,则控制限位器31进入“解锁位”,锁舌1在弹簧拉力下移位,解除对锁扣3的限制;锁梁29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跳开,解锁成功。
由于锁是由自身电池供电的,故在锁定状态下关闭了所有电源。用户需要解锁的时候,下压锁梁29并持续2秒钟,引起锁舌1翻转并使得触发器触发,启动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启动后会执行鉴权操作。触发器、限位器31、蓝牙电路与控制电路连接,控制电路在非运行状态下电源是断开的。触发器是一个弹簧开关,当锁舌1翻转时,会引起触发开关2闭合,开关会接通控制电路的电源。控制电路得电后同时会启动电源自锁电路以确保开关断开时电路自身得电,首先判断开关持续时间是否达到2秒钟,如果是则判断要执行解锁,然后立即开启蓝牙通信,等待手机蓝牙接入并发送的解锁密码;接受并校验成功密码后,控制器24控制限位器31动作,限位器31的电机旋转以收回限位块,与此同时锁扣3在弹簧拉力作用下慢慢进入解锁位,当锁扣3完全进入解锁位后锁梁29 即可被拉出;限位器31进入解锁位2秒钟后,控制器24控制限位器31动作,限位器31的电机反向旋转以伸出限位块,锁扣3被慢慢顶入锁定位。挂锁重新启用的时候,只需要将锁梁29锁身30合拢即可,锁舌1会在锁梁29压下时触发触发器,此时间持续很短,不会超过2秒钟,因此控制电路不会将此动作判断为解锁指令,立即通过关闭电源自锁电路,控制电路的电源被关闭。
锁梁29弹簧(压缩弹簧33)本身不是必须的,锁舌1开启的时候,用户可以手动拔出锁梁29而不需要弹簧来弹出。
以下分步骤阐述物联网挂锁的一次使用过程:
1.挂锁在锁定状态下,下压锁梁29,触发器被触发,并持续2秒钟以上。在此之前,解锁授权管理平台上已经添加了锁ID为SUO的锁,其密码为 password,并授权用户名USER的账户解锁。
2.控制电路上电运行,并测得触发开关2持续时间超过2秒,启动蓝牙。使用者打开手机APP,与挂锁建立蓝牙连接,其APP使用了用户名USER登录到了解锁授权管理平台;挂锁向手机发送本锁具ID:SUO,手机将此ID发到平台,平台查询到此锁允许被用户USER开启,于是将解锁密码password发送给手机;手机将此密码发送至挂锁。
3.挂锁的控制器24校验密码正确,于是控制限位器31动作,其电机旋转以收回限位块,与此同时锁扣3在弹簧拉力作用下慢慢进入解锁位,当锁扣3 完全进入解锁位后,锁梁29在弹簧弹力作用下被弹出。
4.控制器24在限位器31进入解锁位2秒钟后,控制限位器31的电机反向旋转以伸出限位块,锁扣3被慢慢顶入锁定位。
此物联网锁具锁体22内集成了电池,其电路图如图23所示,当锁没有被按压触发的时候,锁内的电路是没有上电的;当锁被压下后,图中的触发开关 2闭合,V+处得电,进而VBUS得电,电路上电,MCU开始工作并立即将Output 信号施加到供电维持电路35上,供电维持电路35导通,电池+极被连接到VBUS 处,这样即使触发开关2断开VBUS处同样有电。整个电路在MCU的Output 信号维持下保持得电状态,MCU执行解锁的控制程序,同时触发开关2的V+ 处被送入MCU的input引脚以检测触发开关2的状态,当触发开关2断开时Input 引脚为低电平状态,触发开关2闭合时Input引脚为高电平状态,MCU通过计算此信号持续的时间来判断触发开关2持续的时间。当MCU程序执行完毕后,会撤销Output信号,这样供电维持电路35被切断,如果触发开关2也是断开的话,VBUS点会失电,进而整个电路的供电被断开,电路只有极微弱的一些漏电流存在,电池的电量得到最大限度的保留。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可防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和附件,所述主体包含锁定单元、控制单元和触发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包括通信模块,所述附件至少包括锁扣,所述锁扣与所述锁定单元配合使用可将所述附件锁固在主体上,所述锁定单元设有锁定位和解锁位,所述附件与主体结合时,所述锁扣被位于锁定位的锁定单元限位并实现锁固,所述锁定单元位于解锁位时处于解锁状态;所述控制单元与锁定单元、触发单元电连,所述控制单元通过所述通信模块可与预定的授权终端通信连接,所述控制单元接收到触发单元的触发信号后与所述授权终端通信并向其申请解锁,所述授权终端反馈信息至所述控制单元,若所述控制单元接收的反馈信息包括解锁授权,则控制锁定单元进入解锁位,若所述控制单元接收的反馈信息未包括解锁授权,则维持锁定单元在锁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防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单元设置在所述主体内部,所述触发单元包括触发开关,所述触发开关至少包括两触点,其中一个触点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另一个触点与所述可防拆的装置的内部电压源相连,所述附件与所述主体进行相对运动时可实现所述触发开关的闭合或断开,所述触发开关闭合会引起与所述控制单元相连的触点发生电压变化,所述电压变化作为触发信号传递至所述控制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防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防拆的装置包括主功能模块,用于控制所述锁定单元动作的控制电路嵌入在所述主功能模块中,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主功能模块共用同一控制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防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单元未进行触发动作前,用于控制所述锁定单元动作的控制电路为断路,所述触发单元进行触发动作后所述控制电路形成通电回路并触发所述控制单元工作。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防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开关包括两触点、复位弹簧和设置在所述复位弹簧上的导电板,压迫所述复位弹簧运动使得所述导电板与两触点接触,所述触发开关闭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防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单元包括信号接口,所述信号接口至少包括电源信号,所述信号接口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所述信号接口与外部电源通过数据线连接后电源信号出现电源电压,并将此作为触发信号传递至控制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可防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单元包括锁舌和驱动件,所述锁舌与所述驱动件相连,所述驱动件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所述附件包括刺针、锁扣和锁扣背板,所述锁扣的一端与所述锁扣背板相连,另一端设置有所述刺针,所述锁扣设有锁槽,所述锁舌伸入所述锁槽形成锁定位,所述驱动件可驱动所述锁舌移出所述锁槽形成解锁位,推动所述锁扣背板使得所述附件和主体相向运动并可带动所述刺针运动使得所述触发单元触发并发出触发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可防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包括锁体,所述锁定单元包括锁舌和驱动件,所述锁舌与所述驱动件相连,所述锁舌通过弹性件固定在所述锁体内,所述附件包括插扣,所述插扣设有插脚,所述插脚的端部设有锁扣,所述锁舌伸入所述锁扣形成锁定位,所述驱动件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所述驱动件可驱动所述锁舌移出所述锁扣形成解锁位;按压所述锁扣使得所述触发单元触发并发出触发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可防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附件包括连接端和锁固端,所述附件的锁固端设有锁扣,所述锁定单元包括锁舌和限位器,所述锁舌和限位器设置在所述主体内,所述锁舌与所述主体铰接并可沿其与所述主体的铰点转动,所述限位器固定在所述锁舌的下部,所述限位器上设有用于支撑所述锁舌的并可伸缩的限位杆,所述锁舌的一端与所述限位器通过拉伸弹簧相连,另一端可伸入所述锁扣内形成锁定位,所述限位杆向下收缩时所述拉伸弹簧向下拉动所述锁舌沿其与主体的铰点转动,同时所述附件向上运动直至所述锁舌移出所述锁扣形成解锁位;下压所述附件,所述锁扣带动所述锁舌沿其与主体的铰点转动的同时,所述锁舌连接有拉伸弹簧的一端上扬触碰所述触发单元使得所述触发单元触发并发出触发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3~6任意一项所述的可防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单元包括锁舌和驱动件,所述附件包括锁固件以及设置在所述锁固件上的锁扣,所述锁舌与所述驱动件相连,所述锁舌伸入所述锁扣形成锁定位,所述驱动件可驱动所述锁舌移出所述锁扣形成解锁位。
CN202020576284.XU 2020-04-17 2020-04-17 一种可防拆的装置 Active CN2118273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76284.XU CN211827373U (zh) 2020-04-17 2020-04-17 一种可防拆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76284.XU CN211827373U (zh) 2020-04-17 2020-04-17 一种可防拆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27373U true CN211827373U (zh) 2020-10-30

Family

ID=731430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576284.XU Active CN211827373U (zh) 2020-04-17 2020-04-17 一种可防拆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273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60042582A1 (en) Electronic locking system
EP1861830A1 (en) Reduced power electronic lock system
CN202380826U (zh) 防盗门用智能进入及报警装置
CN111402466A (zh) 一种可防拆的装置及其锁定解锁方法
CN208184454U (zh) 一种基于LoRa的物联网挂锁及挂锁系统
CN211827373U (zh) 一种可防拆的装置
CN106836990B (zh) 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指纹锁
CN204557143U (zh) 一种智能虹膜识别枪柜控制系统
CN108316786A (zh) 一种基于LoRa的物联网挂锁及挂锁系统
CN201033980Y (zh) 一种机箱电子锁
CN104632035A (zh) 一种新型指纹防盗门
CN102497485A (zh) 一种基于ZigBee技术的智能开锁的方法和装置
CN205025231U (zh) 一种智能锁系统
CN109403742B (zh) 智能面板锁的调试限位结构及智能面板锁
CN112687037A (zh) 一种内嵌的智能安防门锁及监控方法
CN208502461U (zh) 一种采用虚拟钥匙开锁的电子锁
CN208473499U (zh) 一种改进的电气柜门锁结构
CN209976230U (zh) 智能面板锁的调试限位结构及智能面板锁
CN205908129U (zh) 一种动态数字密码指纹防盗锁
CN112258710A (zh) 智能门禁系统
CN202209128U (zh) 一种自动报警门
CN111691757A (zh) 一体式电子执手锁
CN102587741A (zh) 机械式无电源电子防盗锁
CN204457257U (zh) 一种低功耗蓝牙保险箱
CN214035105U (zh) 一种可远程控制开关的智能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