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26814U -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26814U
CN211826814U CN201922053123.2U CN201922053123U CN211826814U CN 211826814 U CN211826814 U CN 211826814U CN 201922053123 U CN201922053123 U CN 201922053123U CN 211826814 U CN211826814 U CN 2118268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ped
backlight module
strip
back plate
heat dissip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05312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亮
季斌
李天马
王大可
任富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05312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268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268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268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包括背板;所述背板朝向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方向的一面设置有凸起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通过在背板朝向出光方向的一面设置凸起结构,从而在凸起结构之间形成散热空间,进而提高了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的散热性能。

Description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具有体积小、功耗低、辐射低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电脑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手机和液晶电视等设备。由于液晶显示器的显示面板本身不发光,因此,为达到显示效果,需要背光模组为其提供光源。
目前,背光模组的主要构成组件包括发光元件、反射层、导光板、光学膜层、胶框以及背板等。
现有技术中的背光模组的发光元件的散热一般都是通过导热胶与背板相连来导热,但散热途径单一且散热效果不佳,往往无法满足散热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出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背板;所述背板朝向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方向的一面设置有凸起结构。
可选地,所述凸起结构包括点状凸起结构和条状凸起结构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所述条状凸起结构包括与所述背板的任一侧边相平行的条状凸起,所述条状凸起的长度与所述侧边的长度一致。
可选地,所述条状凸起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条状凸起相互平行且等间隔设置,相邻的条状凸起之间具有散热缝隙。
可选地,所述条状凸起的截面形状为梯形、半圆形、三角形、四边形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所述点状凸起结构包括多个点状凸起,所述多个点状凸起呈阵列形式均匀排布在所述背板表面,点状凸起之间形成散热空间。
可选地,所述凸起结构包括多个点状凸起和多个条状凸起;多个所述条状凸起相互平行且等间隔设置,相邻的条状凸起之间设置所述点状凸起,同一行点状凸起等间隔设置,点状凸起之间以及点状凸起和条状凸起之间均具有散热空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前所述的背光模组。
可选地,所述显示装置为车载显示器。
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通过在背板朝向出光方向的一面设置凸起结构,从而在凸起结构之间形成散热空间,进而提高了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的散热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一个实施例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一个实施例中背板的部分示意图;
图3A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模组实施例中背板的一个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3B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模组实施例中背板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3C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模组实施例中背板的又一个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3D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模组实施例中背板的再一个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3E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模组实施例中背板的又一个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模组实施例中背板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模组实施例中背板的又一个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使用“第一”和“第二”的表述均是为了区分两个相同名称非相同的实体或者非相同的参量,可见“第一”“第二”仅为了表述的方便,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后续实施例对此不再一一说明。
图1和图2分别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一个实施例的局部剖面示意图以及背板的部分示意图。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背板10、反射结构20(可以是反射板或反射片)、导光板30、光学膜片40、发光元件50(如LED灯条)、胶框60,背光模组的出光方向设置显示面板70;所述背板10朝向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方向的一面设置有凸起结构(11/12)。
如图1所示,在所述背光模组中,所述背板10上方设置反射结构20,所述背板10上设置凸起结构(11/12)后,所述反射结构20与背板10通过所述凸起结构(11/12)分隔,使得凸起结构(11/12)之间形成散热空间,从而让发光元件发出的热量通过背板的散热空间来散失,进而提高了背光模组的散热性能。
可选地,如图3A至3E、图4以及图5所示,所述凸起结构包括点状凸起结构和条状凸起结构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背光模组的背板10可以是只设置点状凸起结构(图4所示),也可以是只设置条状凸起结构(图3A至3E所示),还可以是同时设置点状凸起结构和条状凸起结构(图5所示)。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如图3A至3E所示,所述背光模组的背板10朝向出光方向的一面设置有条状凸起结构,所述条状凸起结构包括与所述背板10的任一侧边相平行的条状凸起11,所述条状凸起11的长度与所述侧边的长度一致。这里,所述长度一致可以是长度相等,也可以是指条状凸起11的长度稍短于其所平行的背板侧边。
可选地,如图3A至3E所示,所述条状凸起1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条状凸起11相互平行且等间隔设置,相邻的条状凸起11之间具有散热缝隙。这种结构,一方面可以通过散热缝隙提高散热性能,另一方面条状凸起11还可以起到加强筋的作用,从而能够提高背板的强度,进而提高背光模组整体强度。
可选地,如图3B至3E所示,所述条状凸起11的截面形状可以是梯形、半圆形、三角形、四边形中的至少一种。当然,所述条状凸起11的截面形状还可以是其他几何形状甚至不规则形状,具体的形状设计可根据需要选择,在此不对其做具体限制。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如图4所示,所述背光模组的背板10朝向出光方向的一面设置有点状凸起结构,所述点状凸起结构包括多个点状凸起12,所述多个点状12凸起呈阵列形式均匀排布在所述背板表面,点状凸起12之间形成散热空间,从而可以通过散热空间提高散热性能。
可选地,所述点状凸起12的截面形状为梯形、半圆形、三角形、四边形中的至少一种。当然,所述点状凸起12的截面形状还可以是其他几何形状甚至不规则形状,具体的形状设计可根据需要选择,在此不对其做具体限制。
作为又一个可选实施例,如图5所示,所述背光模组的背板10朝向出光方向的一面设置有点状凸起结构和条状凸起结构,所述点状凸起结构包括多个点状凸起12,所述条状凸起结构包括多个条状凸起11;多个所述条状凸起11相互平行且等间隔设置,相邻的条状凸起11之间设置所述点状凸起12,同一行点状凸起12等间隔设置,点状凸起12之间以及点状凸起12和条状凸起11之间均具有散热空间,从而可以通过散热空间提高散热性能。同时,条状凸起11还可以起到加强筋的作用,从而能够提高背板的强度,进而提高背光模组整体强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如前所述的背光模组的任一实施例及实施例的排列、组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示装置,通过在背板朝向出光方向的一面设置凸起结构,从而在凸起结构之间形成散热空间,进而提高了显示装置的散热性能。
目前车载模组里面的发光元件通常采用灯条(light-bar),而灯条的散热一般都是通过导热胶与背板相连来导热,但散热途径单一且散热效果不佳,往往无法满足散热要求。同时,目前车载背光对其模组整体强度要求很高,但是目前一般的模组结构设计出来后,模组强度不是很高,无法满足特殊规格的强度要求。此外,目前模组里面由于结构的限制以及LED的使用数量增加,模组在常温特别是高温的时候,容易出现LED处温度过高,造成很多模组的不良显示。
因此,可选地,所述显示装置为车载显示器,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车载显示器散热效果不佳的问题。此外,在背板设置有条状凸起结构时,能够使条状凸起结构起到加强筋的作用,从而提高模组强度。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公开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被限于这些例子;在本实用新型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因此,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背板;所述背板朝向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方向的一面设置有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包括条状凸起结构,所述条状凸起结构包括与所述背板的任一侧边相平行的条状凸起,所述条状凸起的长度与所述侧边的长度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结构还包括点状凸起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条状凸起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条状凸起相互平行且等间隔设置,相邻的条状凸起之间具有散热缝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条状凸起的截面形状为梯形、半圆形、三角形、四边形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状凸起结构包括多个点状凸起,所述多个点状凸起呈阵列形式均匀排布在所述背板表面,点状凸起之间形成散热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结构包括多个点状凸起和多个条状凸起;多个所述条状凸起相互平行且等间隔设置,相邻的条状凸起之间设置所述点状凸起,同一行点状凸起等间隔设置,点状凸起之间以及点状凸起和条状凸起之间均具有散热空间。
7.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为车载显示器。
CN201922053123.2U 2019-11-25 2019-11-25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2118268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53123.2U CN211826814U (zh) 2019-11-25 2019-11-25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53123.2U CN211826814U (zh) 2019-11-25 2019-11-25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26814U true CN211826814U (zh) 2020-10-30

Family

ID=730283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053123.2U Active CN211826814U (zh) 2019-11-25 2019-11-25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268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730968A2 (en) Curved display apparatus
JP5169470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US20150241617A1 (en) Light bar and backlight module using same
CN203273545U (zh) 背光模块
TWI472833B (zh) 顯示裝置
CN104791670A (zh) 背光模块及液晶显示器
US9229155B2 (en) Side-edge backlight module
CN110113915B (zh) 显示模组
US10394065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a guide mold having first and second protrusions extending toward one another without being directly connected with each other
WO2017067101A1 (zh) 背光模块及液晶显示器
TW201400924A (zh) 顯示面板及顯示裝置
TW201525541A (zh) 導光板
CN109901318B (zh) 弯曲液晶显示装置
US9817259B2 (en) Multi-screen display device
CN211826814U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8983501A (zh) 灯条、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KR102226237B1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장치
WO2013011940A1 (ja) 照明装置、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US20170139117A1 (en) Backlight unit of high light coupling efficiency
US20160306216A1 (en) Backboard of liquid crystal display
KR102092548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US10754085B2 (en) Lighting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KR102436251B1 (ko) 월페이퍼 액정표시장치
US20130114298A1 (en) Backlight and display device
CN204062612U (zh) 发光组件、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