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26619U - 一种光纤收发器安装用防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纤收发器安装用防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26619U
CN211826619U CN201922179098.2U CN201922179098U CN211826619U CN 211826619 U CN211826619 U CN 211826619U CN 201922179098 U CN201922179098 U CN 201922179098U CN 211826619 U CN211826619 U CN 2118266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fiber
wall
casing
shell
fiber transcei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17909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骆显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PUSIXUN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Hengxin Yongh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Hengxin Yongh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Hengxin Yongh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17909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266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266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266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ptical Couplings Of Light Guides (AREA)
  • Light Guides In General And Application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纤收发器安装用防护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两个相对的侧壁对称设置有通风孔,所述壳体的内部由上至下设置有上支板与下支板,所述壳体的内部侧壁平行开设有多个滑槽,所述上支板的侧壁平行设置有多个滑块,所述滑块位于对应的滑槽内;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壳体、蝶形螺栓、上支板、下支板等,可将光纤收发器放入壳体中,并转动蝶形螺栓以移动上支板对光纤收发器进行有效的固定,操作简单快捷的同时,可为光纤收发器提供良好的防护,同时通过通风孔、散热扇、风道的设置,可对光纤收发器进行有效的散热,大大提高了光纤收发器的使用寿命,避免光纤收发器出现过热死机从而导致网络中断的现象发生。

Description

一种光纤收发器安装用防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护装置,具体是一种光纤收发器安装用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光纤收发器,是一种将短距离的双绞线电信号和长距离的光信号进行互换的以太网传输媒体转换单元,在很多地方也被称之为光电转换器(FiberConverter);光纤收发器一般应用在以太网电缆无法覆盖、必须使用光纤来延长传输距离的实际网络环境中,同时在帮助把光纤最后一公里线路连接到城域网和更外层的网络上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有了光纤收发器,也为需要将系统从铜线升级到光纤,为缺少资金、人力或时间的用户提供了一种廉价的方案。光纤收发器的作用是,将我们要发送的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并发送出去,同时,能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输入到我们的接收端。
现有的光纤收发器在安装时均是通过螺栓进行固定安装,十分繁琐,且缺乏有效的防护装置,同时光纤收发器在长时间使用后以出现老化过热的现象,易出现光纤收发器死机导致网络中断的现象,因此需要一种可帮助光纤收发器进行散热的防护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纤收发器安装用防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光纤收发器安装用防护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两个相对的侧壁对称设置有通风孔,所述壳体的内部由上至下设置有上支板与下支板,所述壳体的内部侧壁平行开设有多个滑槽,所述上支板的侧壁平行设置有多个滑块,所述滑块位于对应的滑槽内,所述壳体的顶部中心处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通过螺纹配合连接有蝶形螺栓,所述蝶形螺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上支板的顶部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块位于限位槽内,所述限位块与限位槽转动连接,所述壳体与滑槽相对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散热扇,所述壳体的两侧外壁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外壁开设有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壳体的内壁靠近开口处由上至下对称设置有两个夹条,所述夹条的外壁靠近端部共同滑动贯穿设置有滑杆,所述滑杆的两端与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夹条的外壁靠近另一端出通过螺纹配合连接有双向螺杆,所述双向螺杆的底部与壳体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双向螺杆的顶部贯穿壳体后固定连接有蝶形把手。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下支板的底部与壳体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下支板、上支板相对的外壁对称设置有多个风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两个所述夹条相对的外壁均对称设置有多个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壳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开关,所述壳体的侧壁贯穿设置有电源线,所述电源线、散热扇均匀开关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壳体、蝶形螺栓、上支板、下支板等,可将光纤收发器放入壳体中,并转动蝶形螺栓以移动上支板对光纤收发器进行有效的固定,操作简单快捷的同时,可为光纤收发器提供良好的防护,同时通过通风孔、散热扇、风道的设置,可对光纤收发器进行有效的散热,大大提高了光纤收发器的使用寿命,避免光纤收发器出现过热死机从而导致网络中断的现象发生。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蝶形把手、双向螺杆、夹条、滑杆等,利用双向螺纹的配合,可转动蝶形把手带动两个夹条反向移动,继而对与光纤收发器通过接头连接的网线进行夹紧,可避免意外拉动网线而导致的网线与接头发生断裂的情况,保证了光纤收发器的稳定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光纤收发器安装用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光纤收发器安装用防护装置中夹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光纤收发器安装用防护装置中风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光纤收发器安装用防护装置中凹槽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壳体;11、通风孔;12、螺纹孔;13、滑槽;2、下支板;21、风道;3、上支板;31、限位槽;32、滑块;4、蝶形螺栓;41、限位块;5、蝶形把手;51、双向螺杆;6、夹条;61、滑杆;62、凹槽;7、固定块;71、通孔;8、散热扇;81、开关;82、电源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光纤收发器安装用防护装置,一种光纤收发器安装用防护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的两个相对的侧壁对称设置有通风孔11,壳体1的内部由上至下设置有上支板3与下支板2,壳体1的内部侧壁平行开设有多个滑槽13,上支板3的侧壁平行设置有多个滑块32,滑块32位于对应的滑槽13内,壳体1的顶部中心处开设有螺纹孔12,螺纹孔12通过螺纹配合连接有蝶形螺栓4,蝶形螺栓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41,上支板3的顶部开设有限位槽31,限位块41位于限位槽31内,限位块41与限位槽31转动连接,壳体1与滑槽13相对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散热扇8,壳体1的两侧外壁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块7,固定块7的外壁开设有通孔71。
壳体1的内壁靠近开口处由上至下对称设置有两个夹条6,夹条6的外壁靠近端部共同滑动贯穿设置有滑杆61,滑杆61的两端与壳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两个夹条6的外壁靠近另一端出通过螺纹配合连接有双向螺杆51,双向螺杆51的底部与壳体1的内壁转动连接,双向螺杆51的顶部贯穿壳体1后固定连接有蝶形把手5。
利用双向螺纹的配合,可转动蝶形把手5带动两个夹条6反向移动,继而对与光纤收发器通过接头连接的网线进行夹紧,可避免意外拉动网线而导致的网线与接头发生断裂的情况,保证了光纤收发器的稳定运行。
下支板2的底部与壳体1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下支板2、上支板3相对的外壁对称设置有多个风道21,通过风道21、通风孔11与散热扇8的配合使用,可对光纤收发器进行有效的散热,可避免光纤收发器出现过热死机从而导致网络中断的现象发生。
两个夹条6相对的外壁均对称设置有多个凹槽62,通过凹槽62的设置可使夹条6夹紧后嵌入网线外皮内,以保证夹条6对网线的夹紧力度。
壳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开关81,壳体1的侧壁贯穿设置有电源线82,电源线82、散热扇8均匀开关81电性连接,通过开关81的设置可对散热扇8的启停进行有效的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将与网线连接后的光纤收发器置入下支板2表面,之后通过转动蝶形把手5可通过与螺纹孔12的配合及限位块41与限位槽31的限位带动上支板3向下移动,使上支板3的底部与光纤收发器的顶部紧密相抵,以实现对光纤收发器的固定,将网线进行整齐排布后转动蝶形把手5,通过双向螺杆51外壁的双向螺纹与两个夹条6的配合,及滑杆61对两个夹条6的限位导向,可使两个夹条6同时向对方进行移动,继而将夹条6之间的网线夹紧,可避免意外拉动网线而导致的网线与接头发生断裂的情况,保证了光纤收发器的稳定运行凹槽62的设置可使夹条6夹紧后嵌入网线外皮内,以保证夹条6对网线的夹紧力度,当光纤收发器进行使用时可通过开关81打开散热扇8,散热扇8配合通风孔11及风道21可将光纤收发器外壁的热量及时带走,以光纤收发器进行有效的散热,可避免光纤收发器出现过热死机从而导致网络中断的现象发生。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光纤收发器安装用防护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两个相对的侧壁对称设置有通风孔(11),所述壳体(1)的内部由上至下设置有上支板(3)与下支板(2),所述壳体(1)的内部侧壁平行开设有多个滑槽(13),所述上支板(3)的侧壁平行设置有多个滑块(32),所述滑块(32)位于对应的滑槽(13)内,所述壳体(1)的顶部中心处开设有螺纹孔(12),所述螺纹孔(12)通过螺纹配合连接有蝶形螺栓(4),所述蝶形螺栓(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41),所述上支板(3)的顶部开设有限位槽(31),所述限位块(41)位于限位槽(31)内,所述限位块(41)与限位槽(31)转动连接,所述壳体(1)与滑槽(13)相对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散热扇(8),所述壳体(1)的两侧外壁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块(7),所述固定块(7)的外壁开设有通孔(7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纤收发器安装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壁靠近开口处由上至下对称设置有两个夹条(6),所述夹条(6)的外壁靠近端部共同滑动贯穿设置有滑杆(61),所述滑杆(61)的两端与壳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夹条(6)的外壁靠近另一端出通过螺纹配合连接有双向螺杆(51),所述双向螺杆(51)的底部与壳体(1)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双向螺杆(51)的顶部贯穿壳体(1)后固定连接有蝶形把手(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纤收发器安装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板(2)的底部与壳体(1)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下支板(2)、上支板(3)相对的外壁对称设置有多个风道(2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纤收发器安装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夹条(6)相对的外壁均对称设置有多个凹槽(6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纤收发器安装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开关(81),所述壳体(1)的侧壁贯穿设置有电源线(82),所述电源线(82)、散热扇(8)均匀开关(81)电性连接。
CN201922179098.2U 2019-12-09 2019-12-09 一种光纤收发器安装用防护装置 Active CN2118266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79098.2U CN211826619U (zh) 2019-12-09 2019-12-09 一种光纤收发器安装用防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79098.2U CN211826619U (zh) 2019-12-09 2019-12-09 一种光纤收发器安装用防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26619U true CN211826619U (zh) 2020-10-30

Family

ID=730311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179098.2U Active CN211826619U (zh) 2019-12-09 2019-12-09 一种光纤收发器安装用防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2661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65966A (zh) * 2020-12-22 2022-06-24 苏州东华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备防护结构的光纤收发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65966A (zh) * 2020-12-22 2022-06-24 苏州东华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备防护结构的光纤收发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826619U (zh) 一种光纤收发器安装用防护装置
CN111517181B (zh) 一种组合式变电站用低压主配电盘
CN213520506U (zh) 一种抗压型光电复合缆
CN214589491U (zh) 一种可调节的通信传输设备
CN208969304U (zh) 一种便于连接的有源光缆
CN209948604U (zh) 一种可拆卸壁挂式光电缆固定装置
CN215067438U (zh) 一种夹持式光纤收发器
CN217115040U (zh) 一种通信传输设备用数据线固定结构
CN209746196U (zh) 一种适用于odf圆头尾纤的插拔器
CN220752361U (zh) 一种光纤埋线架
CN214707708U (zh) 一种便于检修的光纤收发器
CN214899086U (zh) 一种综合布线用可拆卸插座
CN216489577U (zh) 一种工业电气用线缆保护装置
CN214474151U (zh) 一种可避免线路断折的光纤柜
CN219304222U (zh) 配电开关用可收纳线缆的控制设备
CN210129867U (zh) 一种安防监控用光纤收发器
CN212649866U (zh) 一种家居管理中控主机
CN219498759U (zh) 一种电缆铺设用走线架
CN216488570U (zh) 一种电力通信调度交换用线路转接装置
CN220820314U (zh) 一种微型光缆终端盒
CN220232034U (zh) 一种多接口光纤跳线
CN117976464B (zh) 一种便捷式温控继电器
CN214275036U (zh) 一种电缆线路监测装置
CN216182678U (zh) 一种电线电缆用押出机
CN215181076U (zh) 一种方便组装的wifi光纤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23

Address after: 436000 No.40 Chuangye Avenue, Gedian Development Zone, Ezhou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WUHAN PUSIXU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430000 south of 4th floor, building 2, peninsula Industrial Park, 3 gangbiantian 1st Road, Guanggu 2nd Road, Donghu New Technology Development Zone,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Wuhan Hengxin Yongh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