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23090U - 换热装置和冷媒循环系统 - Google Patents
换热装置和冷媒循环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823090U CN211823090U CN201922191017.0U CN201922191017U CN211823090U CN 211823090 U CN211823090 U CN 211823090U CN 201922191017 U CN201922191017 U CN 201922191017U CN 211823090 U CN211823090 U CN 21182309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exchange
- housing
- opening
- fixed
- she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Room Units, And Self-Contained Unit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换热装置和冷媒循环系统,换热装置包括固定壳体、移动壳体、换热部件和驱动机构,固定壳体的前壁面上具有第一通风口,固定壳体的下端敞开为敞口,移动壳体的底部具有第二通风口,移动壳体相对固定壳体沿上下方向可运动地穿设于固定壳体,移动壳体可由敞口向下移出固定壳体,移动壳体的内腔与固定壳体的内腔的并集限定出通风腔室,固定壳体在前后方向上的厚度小于固定壳体在上下方向上的高度,且小于固定壳体在左右方向上的宽度,换热部件设在通风腔室内且与固定壳体相对静止,驱动机构驱动移动壳体相对固定壳体沿上下方向运动。根据本申请的换热装置,实现了柔和出风,且具有良好的声品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换热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换热装置和冷媒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换热装置采用风机驱动气流以通过强制对流的方式进行换热,从而调节室内温度;然而,当室内温度降低时,上述换热装置的风量较大、吹风感较强,易造成用户的不适,且换热装置的风机运行噪音较大。
发明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换热装置,所述换热装置实现了柔和出风,且具有良好的声品质。
本申请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换热装置的冷媒循环系统。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换热装置,包括: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固定壳体和移动壳体,所述固定壳体的前壁面上具有第一通风口,所述固定壳体的下端敞开为敞口,所述移动壳体的底部具有第二通风口,所述移动壳体相对所述固定壳体沿上下方向可运动地穿设于所述固定壳体,所述移动壳体可由所述敞口向下移出所述固定壳体,所述移动壳体的内腔与所述固定壳体的内腔的并集限定出通风腔室,所述固定壳体在前后方向上的厚度小于所述固定壳体在上下方向上的高度,且小于所述固定壳体在左右方向上的宽度;换热部件,所述换热部件设在所述通风腔室内且与所述固定壳体相对静止;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移动壳体相对所述固定壳体沿上下方向运动。
根据本申请的换热装置,便于保证通风腔室具有足够的空间实现换热后的空气的汇聚,增强空气自发流动效果,且实现无噪音运行,同时在换热装置不工作时,可以减小通风腔室的体积,以节省换热装置的占用空间,方便移动、收纳。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壳体上具有避让开口,所述移动壳体上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避让槽孔,与所述换热部件相连的冷媒管穿设于所述避让槽孔和所述避让开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避让槽孔和所述避让开口均位于所述壳体组件在左右方向上的侧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移动壳体在上下方向上的高度H2小于等于所述固定壳体在上下方向上的高度H1。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热部件沿前后方向的正投影落在所述固定壳体沿前后方向的正投影内,所述第一通风口与所述换热部件沿前后方向相对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的上端具有第三通风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移动壳体的顶部形成有第四通风口,所述移动壳体可由所述第三通风口向上移出所述固定壳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热装置还包括:第一开关门,所述第一开关门用于开关所述第三通风口;第二开关门,所述第二开关门用于开关所述敞口。
根据本申请第二方面的冷媒循环系统,包括压缩机和根据本申请上述第一方面的换热装置,所述压缩机位于所述壳体组件外,且所述压缩机与所述第一换热部件相连通。
根据本申请的冷媒循环系统,通过采用上述的换热装置,实现了柔和出风,且具有良好的声品质,提升了使用舒适性。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一的换热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换热装置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3是图2中圈示的H部的放大图;
图4是图2中所示的换热装置的剖视图,其中,未示出换热部件;
图5是图4中所示的换热装置的另一个剖视图;
图6是图1中所示的换热装置的又一个示意图;
图7是图6中圈示的I部的放大图;
图8是图6中所示的换热装置的剖视图,其中,未示出换热部件;
图9是图6中所示的换热装置的再一个示意图;
图10是图1中所示的换热装置的驱动机构的示意图;
图11根据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换热装置的示意图;
图12是图11中所示的换热装置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13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冷媒循环系统的示意图;
图14是根据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冷媒循环系统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冷媒循环系统200、压缩机201、换热设备202、节流装置203、换向装置204、
换热装置100、
壳体组件1、通风腔室10、
固定壳体11、
第一腔室110、第一通风口111、第三通风口112、敞口113、
避让开口114、第五通风口115、
移动壳体12、
第二腔室120、第二通风口121、第四通风口122、避让槽孔123、槽口1230、换热部件2、
驱动机构3、驱动电机31、传动机构32、
齿轮321、齿条322、
冷媒管4、冷媒进口管41、冷媒出口管42、
第一开关门5、
第二开关门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申请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申请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申请。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换热装置100。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5和图6所示,换热装置100包括壳体组件1和换热部件2,壳体组件1包括固定壳体11和移动壳体12,固定壳体11上具有第一通风口111,移动壳体12上具有第二通风口121,移动壳体12沿上下方向穿设于固定壳体11,且移动壳体12的内腔与固定壳体11的内腔的并集限定出通风腔室10。
例如,固定壳体11的内腔为第一腔室110,移动壳体12的内腔为第二腔室120,第一通风口111沿固定壳体11的厚度方向贯穿固定壳体11,且第一通风口111与第一腔室110连通,第一腔室110内通过第一通风口111与第一腔室110外连通;第二通风口121沿移动壳体12的厚度方向贯穿移动壳体12,且第二通风口121与第二腔室120连通,第二腔室120内通过第二通风口121与第二腔室120外连通。移动壳体12沿上下方向穿设于固定壳体11时,固定壳体11的至少部分套设于移动壳体12,移动壳体12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第一腔室110内,第一腔室110与第二腔室120连通,且第一腔室110与第二腔室120的并集形成通风腔室10,即,将第一腔室110和第二腔室120合并在一起形成的腔室为通风腔室10。其中,换热部件2设在通风腔室10内,则通风腔室10内的空气可以与换热部件2进行换热。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通风口111形成为进风口,第二通风口121形成为出风口,第一通风口111与第二通风口121通过通风腔室10连通,壳体组件1外的空气通过第一通风口111流入通风腔室10内,并与换热部件2换热,换热后的空气通过第二通风口121排出,实现换热装置100的制冷或制热。
如图10所示的实施例中,换热装置100还包括驱动机构3,驱动机构3驱动固定壳体11和移动壳体12中的一个相对另一个沿上下方向运动,以调节通风腔室10。驱动机构3驱动固定壳体11相对于移动壳体12沿上下方向运动,此时第一腔室110相对于第二腔室120沿上下方向运动,或者驱动机构3驱动移动壳体12相对于固定壳体11沿上下方向运动,此时第二腔室120相对于第一腔室110沿上下方向运动,其中在驱动机构3驱动固定壳体11和移动壳体12中的上述一个沿上下方向运动的过程中,由于第一腔室110与第二腔室120的相对位置改变,则第一腔室110与第二腔室120的并集发生变化,从而调节通风腔室10体积的大小,例如可以增大通风腔室10的体积,以保证通风腔室10具有足够的空间实现换热后的空气的汇聚,同时在换热装置100不工作时,可以减小通风腔室10的体积,以节省换热装置100的占用空间,方便移动、收纳。
同时,在驱动机构3驱动固定壳体11和移动壳体12中的上述一个运动的过程中,固定壳体11或移动壳体12上的通风口(例如第一通风口111或第二通风口121)沿上下方向运动,以调节上述通风口的高度,从而当通风口作为出风口时,便于使得通风口具有合适的出风高度,有利于提升用户的使用舒适性,且便于使得出风高度与换热装置100的运行模式相匹配,例如换热装置100用于制冷时,可以增大出风高度,而换热装置100用于制热时,可以降低出风高度。
第一通风口111为进风口,第二通风口121为出风口,换热装置100工作时,无需借助或者少量借助主动驱动装置例如风机的作用,壳体组件1外的空气通过第一通风口111流入通风腔室10内,并与换热部件2换热,换热后的空气在通风腔室10内汇聚,并自发流动至第二通风口121以通过第二通风口121排出,实现换热装置100的制冷或制热。同时,第一通风口111处形成负压,壳体组件1外的空气通过第一通风口111流入通风腔室10内,继而与换热部件2换热。由此,换热装置100在上述工作过程中,可以实现无噪音运行,具有良好的声品质,且空气与换热部件2可以通过自然对流传热,使得换热装置100的出风柔和,可以实现换热装置100的无风感出风,从而换热装置100可以适用于睡眠等小负荷应用场景。
当然,在另一些示例中,第一通风口111形成为出风口,第二通风口121形成为进风口。
由此,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换热装置100,通过设置壳体组件1,使得固定壳体11和移动壳体12中的一个相对另一个沿上下方向运动,以调节通风腔室10,便于保证通风腔室10具有足够的空间实现换热后的空气的汇聚,增强空气自发流动效果,实现无风感出风,且实现了无噪音运行,提升了用户使用舒适性,同时在换热装置100不工作时,可以减小通风腔室10的体积,以节省换热装置100的占用空间,方便移动、收纳;而且,换热装置100结构简单,便于拆装,方便了换热装置100的清洗、维护。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方向“上”、“下”、“前”、“后”、“左”、“右”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换热装置100在正常使用时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中,换热装置100在正常使用时,上下方向理解为垂直竖向;换热装置100朝向用户的一侧为换热装置100的前侧,换热装置100背向用户的一侧为换热装置100的后侧,前后方向理解为水平方向;在用户面对换热装置100的前侧时,用户的左右两侧分别为换热装置100的左右两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风腔室10的内表面形成为光滑表面,有利于降低通风腔室100的内表面造成的风阻,保证空气自发流动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机构3构造为驱动固定壳体11和移动壳体12中的一个相对另一个沿上下方向移动;以驱动机构3构造为驱动移动壳体12相对固定壳体11沿上下方向移动为例,在图10的示例中,驱动机构3包括驱动电机31和传动机构32,驱动机构31设于固定壳体11,传动机构32连接在驱动电机31和移动壳体12之间,传动机构32形成为齿轮齿条传动机构,且传动机构32包括啮合配合的齿轮321和齿条322,齿轮321与驱动电机31的电机轴相连,齿条322设于移动壳体12,齿条322沿上下方向延伸,驱动电机31驱动齿轮321转动,带动齿条322沿上下方向移动,从而带动移动壳体12相对固定壳体11沿上下方向移动。由此,驱动机构3结构简单,便于实现。
当然,在另一些示例中,传动机构32形成为滚珠丝杠机构,传动机构32包括螺母和丝杠,螺母设于移动壳体12,丝杠沿上下方向延伸,与驱动电机31相连以由驱动电机31驱动转动,则丝杠在转动过程中,螺母沿丝杠的延伸方向移动,同样实现了移动壳体12相对固定壳体11的移动;但不限于此。
在本申请下述的描述中,以第一通风口111为进风口、第二通风口121为出风口为例进行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了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后,可以将第一通风口111作为出风口、第二通风口121作用进风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6所示,驱动机构3驱动移动壳体12相对固定壳体11沿上下方向运动,换热部件2与固定壳体11相对静止,则有利于减小驱动机构3的负载,降低驱动机构3的功耗,同时由于固定壳体11穿设于移动壳体12,则固定壳体11的至少部分套设于移动壳体12,使得换热装置100便于通过固定壳体11实现安装、固定,例如固定壳体11挂设于墙壁上以实现换热装置100的安装。
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驱动机构3驱动固定壳体11相对移动壳体12沿上下方向运动,换热部件2与移动壳体12相对静止;可以理解的是,相对于驱动机构3驱动固定壳体11运动的方式,驱动机构3驱动移动壳体12运动的方式方便了换热装置100的安装,便于实现,且削弱了对移动壳体12运动范围的限制,提升换热装置100的适用性。
如图2、图6、图7和图9所示,固定壳体11上具有避让开口114,避让开口114沿固定壳体11的厚度方向贯穿固定壳体11,且避让开口114与第一腔室110连通;移动壳体12上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避让槽孔123,避让槽孔123沿移动壳体12的厚度方向贯穿移动壳体12,且避让槽孔123与第二腔室120连通。与换热部件2相连的冷媒管4穿设于避让槽孔123和避让开口114,则冷媒管4的一端与换热部件2相连,冷媒管4的另一端依次穿过避让槽孔123和避让开口114并延伸至壳体组件1外;由于换热部件2与固定壳体11相对静止,则冷媒管4与避让开口114相对静止,而在驱动机构3驱动移动壳体12相对固定壳体11沿上下方向运动的过程中,避让槽孔123相对冷媒管4沿上下方向运动,以避让冷媒管4,保证冷媒管4使用可靠,实现了移动壳体12的顺利运动。
在图7和图9的示例中,换热部件2具有进口和出口,进口和出口处分别连接有冷媒管4;当进口和出口分别为一个时,冷媒管4为两个,两个冷媒管4分别为冷媒进口管41和冷媒出口管42,冷媒进口管41与进口相连,冷媒出口管42与出口相连,冷媒进口管41和冷媒出口管42均穿设于避让槽孔123和避让开口114;此时,避让开口114为一个或多个,当避让开口114为一个时,冷媒进口管41和冷媒出口管42穿设于同一避让开口114,当避让开口114为多个时,冷媒进口管41和冷媒出口管42分别穿设于不同的避让开口114。
在另一些示例中,换热部件2的进口和出口中的至少一个设置为多个,此时避让开口114为一个或多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6所示,避让槽孔123和避让开口114均位于壳体组件1在左右方向上的侧部,则避让槽孔123位于移动壳体12在左右方向上的侧部,避让开口114位于固定壳体11在左右方向上的侧部。由此,避让槽孔123和避让开口114设置合理,有效保证了移动壳体12运动的顺畅性。
例如,在图6和图7的示例中,避让开口114形成在固定壳体11在左右方向上的侧壁上,避让槽孔123形成在移动壳体12在左右方向上的侧壁上,且避让开口114和避让槽孔123位于壳体组件1的同一侧,方便了冷媒管4的布置。
如图2和图6所示,避让槽孔123沿上下方向贯穿移动壳体12在上下方向上的至少一端,有利于削弱对移动壳体12运动范围的限制。例如,避让槽孔123沿上下方向贯穿移动壳体12的上端以形成槽口1230,避让槽孔123未贯穿移动壳体12的下端,则冷媒管4可以通过槽口1230进出避让槽孔123,方便了冷媒管4的穿设,同时移动壳体12可以向下运动至冷媒管4与避让槽孔123脱离配合的位置,削弱了对移动壳体12运动范围的限制;在另一些示例中,避让槽孔123沿上下方向贯穿移动壳体12的下端以形成槽口1230;在一些示例中,避让槽孔123沿上下方向分别贯穿移动壳体12的上下两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移动壳体12在上下方向上的高度H2小于等于固定壳体11在上下方向上的高度H1,从而在换热装置100不工作时,移动壳体12的至少部分可收纳于第一腔室110内,节省了换热装置100的占用空间,便于收纳,此时壳体组件1的外表面的至少大部分由固定壳体11的外表面形成,便于遮挡、封闭壳体组件1壁面上的通风口(例如第一通风口111),防止灰尘进入壳体组件1内,保证了换热装置100的洁净,方便了换热装置100的维护。
其中,移动壳体12在上下方向上的高度H2与固定壳体11在上下方向上的高度H1之间满足1≤H1/H2<6,以使通风腔室10的较大调节范围,便于进一步保证通风腔室10具有足够的空间实现空气的汇聚,增强空气的自发流动效果。
在图1和图4的示例中,第一腔室110在上下方向上的高度H1’小于等于固定壳体11在上下方向上的高度H1,移动壳体12在上下方向上的高度H2小于等于第一腔室110在上下方向上的高度H1’,则移动壳体12可完全收纳于第一腔室110内,以节省换热装置100的收纳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9所示,换热部件2与固定壳体11相对静止,则换热部件2的至少部分设于第一腔室110内,且换热部件2沿前后方向的正投影落在固定壳体11沿前后方向的正投影内,即在垂直于前后方向的平面上,换热部件2的正投影落在固定壳体11的正投影内,第一通风口111与换热部件2沿前后方向相对设置。
在图5的示例中,第一通风口111形成在固定壳体11的前壁面上,第一通风口111形成为进风口,气流自前向后通过第一通风口111流至通风腔室10内,并与换热部件2换热,有利于减短换热前空气流动路径的长度;移动壳体12相对于固定壳体11沿上下方向运动,使得第二通风口121可以运动至第一通风口111的下方或上方。
例如,当换热装置100用于制冷时,移动壳体12相对固定壳体11沿上下方向运动,使得第二通风口121移动至第一通风口111的下方,换热后的冷空气汇聚在通风腔室10内,由于冷空气温度较低、密度较大,冷空气自发下沉,并通过第二通风口121排出,实现换热装置100的出风,当换热装置100用于制热时,移动壳体12相对于固定壳体11沿上下方向运动,使得第二通风口121移动至第一通风口111的下方,换热后的冷空气汇聚在通风腔室10内,由于热空气温度较高、密度较小,热空气自发上升,并通过第二通风口121排出,实现换热装置100的出风。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8所示,第二通风口121形成在移动壳体12的上端或下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换热后空气流动方向的变更次数,在换热后空气的汇聚空间大小固定的前提下,便于保证第二通风口121的出风参数满足要求,提升用户的舒适性,同时在换热装置100占据空间一定的前提下,便于为换热后的空气提供了较大的汇聚空间,有利于空气的自发流动。
如图4和图8所示,第二通风口121形成在移动壳体12的下端,移动壳体12相对固定壳体11向下移动,使得第二通风口121位于第一通风口111的下方,使得通风腔室10具有足够的空间,在换热装置100用于制冷时,通风腔室10为换热后的冷空气提供较大的汇聚空间,有利于增强冷空气的自发下沉效果。其中,在一些示例中,第二通风口121形成在移动壳体12的底壁上;在另一些示例中,第二通风口121形成在移动壳体12下端的前壁上;再一些示例中,第二通风口121形成在移动壳体12下端的侧壁(例如左侧壁和/或右侧壁)上。
在另一些示例中,第二通风口121形成在移动壳体12的上端,移动壳体12相对固定壳体11向上移动,使得第二通风口121位于第一通风口111的上方,使得通风腔室10具有足够的空间,在换热装置100用于制热时,通风腔室10为换热后的热空气提供较大的汇聚空间,有利于增强热空气的自发上升效果。其中,在一些示例中,第二通风口121形成在移动壳体12的顶壁上;在另一些示例中,第二通风口121形成在移动壳体12上端的前壁上;再一些示例中,第二通风口121形成在移动壳体12上端的侧壁(例如左侧壁和/或右侧壁)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8所示,固定壳体11在上下方向上的一端具有第三通风口112,固定壳体11在上下方向上的另一端敞开为敞口113,移动壳体12由第三通风口112和敞口113相对固定壳体11沿上下方向运动,则移动壳体12由第三通风口112穿设于固定壳体11,移动壳体12通过第三通风口112相对固定壳体11沿上下方向运动,且移动壳体12有敞口113穿设于固定壳体11,移动壳体12通过敞口113相对固定壳体11沿上下方向运动。由此,保证了移动壳体12运动顺畅,同时固定壳体11无需另外开设通风口,且相对于仅使用第二通风口121出风,通过设置第三通风口112,第三通风口112用作出风口时,在换热装置100需要满足相同的温度调节需求情况下,有利于缩小固定壳体11和移动壳体12的相对运动范围,节省换热装置100的占用空间,便于驱动机构3的设置。
移动壳体12在上下方向上的另一端形成有第四通风口122,第四通风口122与第二腔室120连通,有利于保证换热装置100在制冷、制热时的空气自发流动效果。在一些示例中,第二通风口121形成在移动壳体12的下端,第四通风口122形成在移动壳体12的上端;在另一些示例中,第二通风口121形成在移动壳体12的上端,第四通风口122形成在移动壳体12的下端。
例如,在图4和图8所示的示例中,第三通风口112形成在固定壳体11的上端,敞口113形成在固定壳体11的下端,移动壳体12通过第三通风口112和敞口113穿设于固定壳体11,且移动壳体12通过第三通风口112和敞口113相对固定壳体11沿上下方向运动;第二通风口121形成在移动壳体12的下端,第四通风口122形成在移动壳体12的上端。
当换热装置100用于制冷时,移动壳体12通过敞口113相对固定壳体11运动以使第二通风口121运动至第一通风口111的下方,与换热部件2换热后形成的冷空气在通风腔室10内汇聚并自发下沉,并通过第二通风口121排出;当换热装置100用于制热时,移动壳体12通过第三通风口112相对固定壳体11运动以使第四通风口122运动至第一通风口111的上方,与换热部件2换热后形成的热空气在通风腔室10内汇聚并自发上升,并通过第四通风口122排出。由此,方便了壳体组件1的设置,且进一步保证了通风腔室100具有足够的空间实现空气的汇聚,而且有利于换热装置100满足不同用户、不同室内环境的差异化需求,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适用性。
可以理解的是,当换热装置100用于制冷时,第二通风口121与第一通风口111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调节,则固定壳体11与移动壳体12之间的配合长度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调节;同样,当换热装置100用于制热时,第四通风口122与第一通风口111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调节,则固定壳体11与移动壳体12之间的配合长度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调节。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和图12所示,换热装置100还包括第一开关门5和第二开关门6,第一开关门5用于开关第三通风口112,第二开关门6用于开关敞口113。例如,第一开关门5可运动地设于第三通风口112处,第一开关门5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运动,在打开位置,第一开关门5打开第三通风口112,在关闭位置,第一开关门5关闭第三通风口112;第二开关门6可运动地设于敞口113处,第二开关门6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运动,在打开位置,第二开关门6打开敞口113,在关闭位置,第二开关门6关闭敞口113。其中,第一开关门5和第二开关门6的运动方式在此不作具体限制,例如第一开关门5、第二开关门6相对于固定壳体11可移动和/或转动。
例如,在图11和图12所示的示例中,当换热装置100用于制冷时,第二开关门6打开敞口113,移动壳体12通过敞口113相对固定壳体11运动,以使第二通风口121运动至第一通风口111的下方,与换热部件2换热后形成的冷空气自发下沉,并通过第二通风口121排出,此时第一开关门5关闭第三通风口122,以强化制冷出风,避免换热装置100通过第三通风口122漏风;在图11和图12所示的示例中,当换热装置100用于制热时,第一开关门5打开第三通风口122,移动壳体12通过第三通风口122相对固定壳体11运动,以使第四通风口122运动至第一通风口111的上方,与换热部件2换热后形成的热空气自发上升,并通过第四通风口122排出,此时第二开关门6关闭敞口113,以强化制热出风,避免换热装置100通过敞口113漏风。
在图1、图2、图4、图6和图8的示例中,固定壳体11形成为方形结构,固定壳体11的前壁面上形成有第一通风口111,固定壳体11的顶壁敞开以形成第三通风口112,固定壳体11的底壁敞开以形成敞口113,第一通风口111、第三通风口112和敞口113分别与固定壳体11的内腔连通;移动壳体12也形成为方形结构,移动壳体12的顶壁敞开以形成第四通风口122,移动壳体12的底壁开以形成第二通风口121,第二通风口121、第四通风口122和敞口113分别与移动壳体12的内腔连通。
移动壳体12通过第三通风口112和敞口113穿设于固定壳体11,且移动壳体12通过第三通风口112和敞口113相对固定壳体11沿上下方向移动。当换热装置100用于制冷时,如图2和图4所示,空气自第一通风口111进入通风腔室10以与换热部件2换热,换热后形成的冷空气依次下沉至敞口113和第二通风口121,最终通过第二通风口121排出;当换热装置100用于制热时,如图6和图8所示,空气自第一通风口111进入通风腔室10以与换热部件2换热,换热后形成的热空气依次上升至第三通风口112和第四通风口122,最终通过第四通风口122排出。
如图1所示,固定壳体11在左右方向上的至少一侧还形成有第五通风口115,第五通风口115与第一腔室110连通,第五通风口115形成进风口,有利于提升换热装置100的进风面积,提升换热效果,保证换热装置100的制冷或制热效果。
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壳体11与移动壳体12之间设有导向机构,导向机构用于引导固定壳体11与移动壳体12之间沿上下方向的相对运动,保证固定壳体11与移动壳体12之间的相对运动平稳、可靠;例如,导向机构包括滑移配合的滑轨和滑块,滑块设于固定壳体11和移动壳体12中的一个,滑轨设于固定壳体11和移动壳体12中的另一个,则导向机构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下面,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换热装置100。
换热装置100包括:壳体组件1、换热部件2和驱动机构3,壳体组件1包括固定壳体11和移动壳体12,固定壳体11的前壁面上具有第一通风口111,固定壳体11的下端敞开为敞口113,移动壳体12的底部具有第二通风口121,移动壳体12相对固定壳体11沿上下方向可运动地穿设于固定壳体11,移动壳体12可由敞口113向下移出固定壳体11,移动壳体12的内腔与固定壳体11的内腔的并集限定出通风腔室10,固定壳体11在前后方向上的厚度小于固定壳体11在上下方向上的高度,且小于固定壳体11在左右方向上的宽度,换热部件2设在通风腔室10内且与固定壳体11相对静止,驱动机构3驱动移动壳体12相对固定壳体11沿上下方向运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壳体11上具有避让开口114,移动壳体12上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避让槽孔123,与换热部件2相连的冷媒管4穿设于避让槽孔123和避让开口114。
在一些实施例中,避让槽孔123和避让开口114均位于壳体组件1在左右方向上的侧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壳体12在上下方向上的高度H2小于等于固定壳体11在上下方向上的高度H1。
在一些实施例中,换热部件2沿前后方向的正投影落在固定壳体11沿前后方向的正投影内,第一通风口111与换热部件2沿前后方向相对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1的上端具有第三通风口112。
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壳体12的顶部形成有第四通风口122,移动壳体12可由第三通风口112向上移出固定壳体11。
在一些实施例中,换热装置100还包括:第一开关门5,第一开关门5用于开关第三通风口112;第二开关门6,第二开关门6用于开关敞口113。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冷媒循环系统200。
如图13和图14所示,冷媒循环系统200包括压缩机201和换热装置100,压缩机201位于换热装置100的壳体组件1外,可以节省壳体组件1的占用空间,且压缩机201与第一换热部件2相连通。其中,换热装置100为根据本申请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换热装置100。
压缩机201与第一换热部件2直接通过管路相连通(如图13所示),或者压缩机201与第一换热部件2之间设有换向装置204,此时压缩机201可以通过换向装置204与第一换热部件2相连通(如图14所示),但不限于此,只需保证压缩机201流出的换热介质可以流至第一换热部件2内即可。其中,换向装置204为四通阀,但不限于此。
在图13和图14的示例中,冷媒循环系统200还包括换热设备202和节流装置203,节流装置203连接在换热装置100和换热设备202之间。可以理解的是,冷媒循环系统200形成为单冷型系统,冷媒循环系统200可以仅用于制冷,此时换热装置100用于蒸发器,换热设备202用于冷凝器;或者冷媒循环系统200形成为冷暖型系统,冷媒循环系统200既可以用于制冷、也可以用于制热,此时换热装置100用于蒸发器,换热设备202用作冷凝器,或者换热装置100用作冷凝器,换热设备202用作蒸发器;但不限于此。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冷媒循环系统200,通过采用上述的换热装置100,实现了柔和出风,且具有良好的声品质,提升了使用舒适性。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冷媒循环系统200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厚度”、“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指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申请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申请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9)
1.一种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固定壳体和移动壳体,所述固定壳体的前壁面上具有第一通风口,所述固定壳体的下端敞开为敞口,所述移动壳体的底部具有第二通风口,所述移动壳体相对所述固定壳体沿上下方向可运动地穿设于所述固定壳体,所述移动壳体可由所述敞口向下移出所述固定壳体,所述移动壳体的内腔与所述固定壳体的内腔的并集限定出通风腔室,所述固定壳体在前后方向上的厚度小于所述固定壳体在上下方向上的高度,且小于所述固定壳体在左右方向上的宽度;
换热部件,所述换热部件设在所述通风腔室内且与所述固定壳体相对静止;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移动壳体相对所述固定壳体沿上下方向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壳体上具有避让开口,所述移动壳体上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避让槽孔,与所述换热部件相连的冷媒管穿设于所述避让槽孔和所述避让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避让槽孔和所述避让开口均位于所述壳体组件在左右方向上的侧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壳体在上下方向上的高度H2小于等于所述固定壳体在上下方向上的高度H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部件沿前后方向的正投影落在所述固定壳体沿前后方向的正投影内,所述第一通风口与所述换热部件沿前后方向相对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壳体的上端具有第三通风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壳体的顶部形成有第四通风口,所述移动壳体可由所述第三通风口向上移出所述固定壳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装置还包括:
第一开关门,所述第一开关门用于开关所述第三通风口;
第二开关门,所述第二开关门用于开关所述敞口。
9.一种冷媒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和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装置,所述压缩机位于所述壳体组件外,且所述压缩机与所述换热部件相连通。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191017.0U CN211823090U (zh) | 2019-12-06 | 2019-12-06 | 换热装置和冷媒循环系统 |
PCT/CN2020/133951 WO2021110145A1 (zh) | 2019-12-06 | 2020-12-04 | 换热装置和冷媒循环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191017.0U CN211823090U (zh) | 2019-12-06 | 2019-12-06 | 换热装置和冷媒循环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823090U true CN211823090U (zh) | 2020-10-30 |
Family
ID=730321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2191017.0U Active CN211823090U (zh) | 2019-12-06 | 2019-12-06 | 换热装置和冷媒循环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823090U (zh) |
-
2019
- 2019-12-06 CN CN201922191017.0U patent/CN21182309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1356486B1 (ko) | 공기조화기 | |
CN210638189U (zh) | 用于空调室外机的送风组件及空调室外机 | |
JP4708199B2 (ja) | 空気調和機 | |
CN211823090U (zh) | 换热装置和冷媒循环系统 | |
KR101405922B1 (ko) | 공기조화기 | |
CN110578968A (zh) |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CN111237879A (zh) | 空调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210861383U (zh) |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211977028U (zh) | 空调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210601954U (zh) |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CN220017516U (zh) |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213983778U (zh) | 天花机 | |
CN214664817U (zh) |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 | |
CN218764158U (zh) | 冰箱 | |
CN211977048U (zh) | 用于移动空调的移动机体及移动空调 | |
CN216048051U (zh) | 柜式空调器 | |
CN118208772A (zh) |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CN219389900U (zh) | 空调器室内机 | |
CN221005235U (zh) | 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118189383A (zh) | 导风组件和空调室内机 | |
CN212108699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1977011U (zh) | 空调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215675723U (zh) | 出风部件以及厨房空调系统 | |
CN110296482B (zh) | 用于空调室外机的送风组件、控制方法及空调室外机 | |
CN211781453U (zh) | 一种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