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22633U - 供暖系统 - Google Patents

供暖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22633U
CN211822633U CN201922246113.0U CN201922246113U CN211822633U CN 211822633 U CN211822633 U CN 211822633U CN 201922246113 U CN201922246113 U CN 201922246113U CN 211822633 U CN211822633 U CN 2118226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heating
circulation
pipeline
energy stor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24611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智勇
廖小亮
张丽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ENESOON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ENESOON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ENESOON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ENESOON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24611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226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226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226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10/00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buildings
    • Y02B10/20Solar therma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10/00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buildings
    • Y02B10/70Hybrid systems, e.g. uninterruptible or back-up power supplies integrating renewable energ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40Solar thermal energy, e.g. solar towers

Landscapes

  •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能源利用技术领域,提供一种供暖系统。供暖系统包括换热供暖组件、太阳能集热组件和相变储能组件,换热供暖组件包括存储有换热介质的蓄热箱、用于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以实现供暖的供暖末端装置、供暖循入管道以及供暖循回管道;太阳能集热组件包括太阳能集热器、集热循入管道以及集热循回管道;相变储能组件包括存储有相变材料且用于存储和释放热量的相变储能装置、储能循入管道、储能循回管道、用于将换热介质从相变储能装置循入至供暖末端装置的储热循入管道以及用于将换热介质从供暖末端装置循回至相变储能装置的储热循回管道。该供暖系统的适用范围较广,能及时、充足地满足供暖所需,具有较佳的供暖效果。

Description

供暖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能源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供暖系统。
背景技术
清洁采暖设备中,空气源热泵因其安全、环保、省电等优势应用尤为广泛。然而,空气源热泵的供热能力和供热性能系数会随着室外温度的降低而降低,导致其一般仅适用于最低温度在-10℃以上的地区。对此,相关行业内,会采用太阳能集热器辅助空气源热泵构成供暖系统,当室外温度较低时,减少空气源热泵的工作频率或关闭空气源热泵,以太阳能集热器作为主要的供暖源,以减少能耗。然而,太阳能集热器的集热效果易受到气候的影响,当存在阴雨天气或其他恶劣气候时,其所采集的热量将不足以满足供暖所需,导致供暖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供暖系统,旨在解决现有供暖系统的供暖效果不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供暖系统,包括:
换热供暖组件,包括存储有换热介质的蓄热箱、用于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以实现供暖的供暖末端装置、用于将所述换热介质从所述蓄热箱循入至所述供暖末端装置的供暖循入管道,以及用于将所述换热介质从所述供暖末端装置循回至所述蓄热箱的供暖循回管道;
太阳能集热组件,包括太阳能集热器、用于将所述换热介质从所述蓄热箱循入至所述太阳能集热器的集热循入管道,以及用于将所述换热介质从所述太阳能集热器循回至所述蓄热箱的集热循回管道;
相变储能组件,包括存储有相变材料且用于存储和释放热量的相变储能装置、用于将所述换热介质从所述蓄热箱循入所述相变储能装置的储能循入管道、用于将所述换热介质从所述相变储能装置循回至所述蓄热箱的储能循回管道、用于将所述换热介质从所述相变储能装置循入至所述供暖末端装置的储热循入管道,以及用于将所述换热介质从所述供暖末端装置循回至所述相变储能装置的储热循回管道。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供暖系统还包括:
空气能换热组件,包括空气源热泵以及用于使所述换热介质流通于所述蓄热箱和所述空气源热泵之间的换热循环管道。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供暖循回管道背离所述供暖末端装置的一端与所述空气源热泵连接,所述换热介质能够经所述供暖循回管道、所述空气源热泵和所述换热循环管道从所述供暖末端装置循回至所述蓄热箱;
或者,所述供暖循入管道背离所述供暖末端装置的一端与所述空气源热泵连接,所述换热介质能够经所述换热循环管道、所述空气源热泵和所述供暖循入管道从所述蓄热箱循入至所述供暖末端装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储能循入管道背离所述相变储能装置的一端与所述空气源热泵连接,所述换热介质能够经所述换热循环管道、所述空气源热泵和所述储能循入管道从所述蓄热箱循入至所述相变储能装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供暖系统还包括:
开关控制组件,包括用于开启或关闭所述供暖循入管道的供暖循入阀、用于开启或关闭所述供暖循回管道的供暖循回阀、用于开启或关闭所述集热循入管道的集热循入阀、用于开启或关闭所述集热循回管道的集热循回阀、用于开启或关闭所述储能循入管道的储能循入阀、用于开启或关闭所述储能循回管道的储能循回阀、用于开启或关闭所述储热循入管道的储热循入阀、用于开启或关闭所述储热循回管道的储热循回阀,以及用于开启或关闭所述换热循环管道的换热循环阀。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供暖系统搭建于建筑物以实现建筑物室内供暖,所述建筑物于其底侧设有地下室,所述太阳能集热器设于所述建筑物的顶侧,所述相变储能装置、所述空气源热泵和所述蓄热箱设于所述地下室。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供暖系统还包括:
循环输送组件,包括设于所述集热循入管道或所述集热循回管道上的集热循环泵、设于所述供暖循入管道或所述供暖循回管道上的供暖循环泵、设于所述储热循入管道或所述储热循回管道上的储热循环泵,以及设于所述储能循入管道或所述储能循回管道上的储能循环泵。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热供暖组件还包括与所述蓄热箱连接且用于通过电能对所述蓄热箱进行蓄热的电辅热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蓄热箱为由保温隔热材料制成的所述蓄热箱。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供暖末端装置为风机盘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供暖系统在太阳能充足时,可通过太阳能集热器收集热量,并通过集热循入管道使蓄热箱内的换热介质循入至太阳能集热器以换取太阳能集热器所收集到的热量,再通过集热循回管道将具有一定热量的换热介质循回至蓄热箱;随后,可通过供暖循入管道和供暖循回管道使具有一定热量的换热介质循环于蓄热箱和供暖末端装置之间,以实现供暖,或可通过储能循入管道和储能循回管道使具有一定热量的换热介质循环于蓄热箱和相变储能装置之间,以实现热量储能;在热量不足或用电高峰期等需要的时候可释放相变储能装置所存储的热量,此时,可通过储能循入管道/储能循回管道、储热循入管道和储热循回管道使换热介质循环于蓄热箱、相变储能装置和供暖末端装置之间,以利用相变储能装置所存储的热量实现供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供暖系统的适用范围较广,能及时、充足地满足供暖所需,具有较佳的供暖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供暖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提供的供暖系统搭建于建筑物时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Figure BDA0002316605530000041
Figure BDA000231660553000005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现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供暖系统,供暖系统包括换热供暖组件100、太阳能集热组件200和相变储能组件300。
换热供暖组件100包括存储有换热介质的蓄热箱110、用于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以实现供暖的供暖末端装置120、用于将换热介质从蓄热箱110循入至供暖末端装置120的供暖循入管道130,以及用于将换热介质从供暖末端装置120循回至蓄热箱110的供暖循回管道140。在此需要说明的是,蓄热箱110内的换热介质可为但不限于为可实现热量传递的水或空气等介质,在换热介质的热量高于室内空气时,通过将换热介质经供暖循入管道130流通至供暖末端装置120,可将换热介质的热量交换给室内空气,从而可实现供暖、采暖的效果。再通过将换热介质经供暖循回管道140循回至蓄热箱110,以实现换热介质的循环使用。
太阳能集热组件200包括太阳能集热器210、用于将换热介质从蓄热箱110循入至太阳能集热器210的集热循入管道220,以及用于将换热介质从太阳能集热器210循回至蓄热箱110的集热循回管道230。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在太阳能充足时,通过太阳能集热器210可收集热量,此时,通过集热循入管道220将蓄热箱110内的换热介质流通至太阳能集热器210,可将太阳能集热器210的热量传递/交换给换热介质,随后,再通过集热循回管道230将换热介质循回至蓄热箱110,即可使蓄热箱110内的换热介质保有一定的热量。结合换热供暖组件100的设置,即可在太阳能充足时通过太阳能集热器210收集热量并直接对供暖末端装置120提供室内供暖所需的热量。优选地,上述太阳能集热器210可为但不限于为聚光型太阳能集热器210,其可基于阳光聚焦并获得较高的热量。
相变储能组件300包括存储有相变材料且用于存储和释放热量的相变储能装置310、用于将换热介质从蓄热箱110循入相变储能装置310的储能循入管道320、用于将换热介质从相变储能装置310循回至蓄热箱110的储能循回管道330、用于将换热介质从相变储能装置310循入至供暖末端装置120的储热循入管道340,以及用于将换热介质从供暖末端装置120循回至相变储能装置310的储热循回管道350。在此需要说明的是,相变材料是指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能够通过改变物质状态以储存或释放能量的物质。本实施例通过相变储能装置310的设置,可实现在热量满足供暖所需的情况下,将热量存储于相变储能装置310内,以待热量不足以满足供暖所需的情况下,释放相变储能装置310所存储的热量,以满足供暖需要。具体地,通过储能循入管道320和储能循回管道330可将换热介质在蓄热箱110和相变储能装置310循回流通,从而可将换热介质的热量交换给相变储能装置310进行存储,而在需要采用相变储能装置310所存储的热量满足供暖所需时,可通过储能循入管道320/储能循回管道330将换热介质流通至相变储能装置310,获取相变储能装置310所存储的热量,再将换热介质通过储热循入管道340和储热循回管道350在相变储能装置310和供暖末端装置120之间循环流通,从而可将相变储能装置310所存储的热量逐渐交换给室内空气,以实现室内供暖。
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通过相变储能装置310的设置,还可在太阳能充足且处于低谷电时期(低谷电时期电价较低)时,开启太阳能集热器210采集热量,并通过相变储能装置310存储热量,再在用电高峰时期关闭太阳能集热器210,并通过相变储能装置310所存储的热量满足供暖所需,从而使供暖系统具有一定的节能、节约电费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供暖系统在太阳能充足时,可通过太阳能集热器210收集热量,并通过集热循入管道220使蓄热箱110内的换热介质循入至太阳能集热器210以换取太阳能集热器210所收集到的热量,再通过集热循回管道230将具有一定热量的换热介质循回至蓄热箱110;随后,可通过供暖循入管道130和供暖循回管道140使具有一定热量的换热介质循环于蓄热箱110和供暖末端装置120之间,以实现供暖,或可通过储能循入管道320和储能循回管道330使具有一定热量的换热介质循环于蓄热箱110和相变储能装置310之间,以实现热量储能;在热量不足或用电高峰期等需要的时候可释放相变储能装置310所存储的热量,此时,可通过储能循入管道320/储能循回管道330、储热循入管道340和储热循回管道350使换热介质循环于蓄热箱110、相变储能装置310和供暖末端装置120之间,以利用相变储能装置310所存储的热量实现供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供暖系统的适用范围较广,能及时、充足地满足供暖所需,具有较佳的供暖效果。
请参阅图1,在本实施例中,供暖系统还包括空气能换热组件400,空气能换热组件400包括空气源热泵410以及用于使换热介质流通于蓄热箱110和空气源热泵410之间的换热循环管道420。在此需要说明的是,空气源热泵410以制冷剂为热媒,通过先在空气中吸收热能,再经压缩机将低温位的热能提升为高温位热能,以获取/采集热量。通过换热循环管道420,可使换热介质在蓄热箱110和空气源热泵410之间循环流通,从而可将空气源热泵410的热量交换给换热介质,以利于通过具有一定热量的换热介质实现相变储能装置310的储热或直接实现供暖末端装置120的供暖。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供暖系统至少可实现以下流程和效果:
一、当太阳能充足时,开启太阳能集热器210且关闭空气源热泵410,此时可通过集热循入管道220和集热循回管道230使换热介质循环流通于蓄热箱110和太阳能集热器210之间,以将太阳能集热器210所采集的热量交换给换热介质,再通过供暖循入管道130和供暖循回管道140使具有一定热量的换热介质循环流通于蓄热箱110和供暖末端装置120之间,从而将太阳能集热器210所采集的热量直接用于供暖,满足供暖需要,且具有一定的供暖效果;
二、在室外温度在-10℃以上但太阳能不充足(比如阴雨天等等)时,开启空气源热泵410且关闭太阳能集热器210,此时可通过换热循环管道420、供暖循入管道130和供暖循回管道140使换热介质循环流通于空气源热泵410、蓄热箱110和供暖末端装置120之间,从而可将空气源热泵410所采集的热量直接用于供暖,满足供暖需要,且具有一定的供暖效果;
三、在低谷电或其他热量充足时期,视环境、气候等因素开启空气源热泵410或太阳能集热器210,以利用相变储能装置310存储热量,此时,可通过集热循入管道220、储能循入管道320、储能循回管道330和集热循回管道230使换热介质循环流通于太阳能集热器210、蓄热箱110和相变储能装置310之间以实现储热,或可通过换热循环管道420、储能循入管道320和储能循回管道330使换热介质循环流通于空气源热泵410、蓄热箱110和相变储能装置310之间以实现储热;
四、在用电高峰或其他热量不足时期,利用相变储能装置310提供供暖末端装置120所需的热量,具体通过储能循入管道320/储能循回管道330将换热介质流通至相变储能装置310,获取相变储能装置310所存储的热量,再将换热介质通过储热循入管道340和储热循回管道350在相变储能装置310和供暖末端装置120之间循环流通,从而可将相变储能装置310所存储的热量逐渐交换给室内空气,以实现室内供暖。
因而,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供暖系统可适用于各种环境、气候地区,适用范围较广,且能够及时、充足地满足供暖需要,具有更佳的供暖效果。
请参阅图1,在本实施例中,供暖循回管道140背离供暖末端装置120的一端与空气源热泵410连接,换热介质能够经供暖循回管道140、空气源热泵410和换热循环管道420从供暖末端装置120循回至蓄热箱110;或者,供暖循入管道130背离供暖末端装置120的一端与空气源热泵410连接,换热介质能够经换热循环管道420、空气源热泵410和供暖循入管道130从蓄热箱110循入至供暖末端装置120。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基于本实施例的设置,一方面,可大幅缩短用于供换热介质流通于蓄热箱110、空气源热泵410和供暖末端装置120之间的管道的设置数量和设置长度,从而有利于供暖系统的优化布局,另一方面,可缩短换热介质流通于蓄热箱110、空气源热泵410和供暖末端装置120之间的流通路径,从而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换热介质的热量损失,进一步对供暖效果进行了保障。其中,当空气源热泵410处于关闭状态时,换热介质可直接从空气源热泵410内流通,即此时空气源热泵410可相当于用于供换热介质流通的管道。
请参阅图1,在本实施例中,储能循入管道320背离相变储能装置310的一端与空气源热泵410连接,换热介质能够经换热循环管道420、空气源热泵410和储能循入管道320从蓄热箱110循入至相变储能装置310。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基于本实施例的设置,一方面,可大幅缩短用于供换热介质流通于蓄热箱110、空气源热泵410和相变储能装置310之间的管道的设置数量和设置长度,从而有利于供暖系统的优化布局,另一方面,可缩短换热介质流通于蓄热箱110、空气源热泵410和相变储能装置310之间的流通路径,从而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换热介质的热量损失,进一步对相变储能装置310的储热效果进行了保障。其中,当空气源热泵410处于关闭状态时,换热介质可直接从空气源热泵410内流通,即此时空气源热泵410可相当于用于供换热介质流通的管道。
请参阅图1,在本实施例中,供暖系统还包括开关控制组件500,开关控制组件500包括用于开启或关闭供暖循入管道130的供暖循入阀510、用于开启或关闭供暖循回管道140的供暖循回阀520、用于开启或关闭集热循入管道220的集热循入阀530、用于开启或关闭集热循回管道230的集热循回阀540、用于开启或关闭储能循入管道320的储能循入阀550、用于开启或关闭储能循回管道330的储能循回阀560、用于开启或关闭储热循入管道340的储热循入阀570、用于开启或关闭储热循回管道350的储热循回阀580,以及用于开启或关闭换热循环管道420的换热循环阀590。在此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开关控制组件500的设置,可实现对供暖循入管道130、供暖循回管道140、集热循入管道220、集热循回管道230、储能循入管道320、储能循回管道330、储热循入管道340、储热循回管道350和换热循环管道420的开启/关闭,从而可精准控制供暖系统根据环境、气候、时间等因素切入至合适的流程回路中,从而可提高供暖系统的控制精度,并对供暖系统的节能、环保、高效的保暖效果进行可靠、有效的保障。
请参阅图1-2,在本实施例中,供暖系统搭建于建筑物100’以实现建筑物100’室内供暖,建筑物100’于其底侧设有地下室101’,太阳能集热器210设于建筑物100’的顶侧,相变储能装置310、空气源热泵410和蓄热箱110设于地下室101’。在此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将太阳能集热器210设于建筑物100’的顶侧,有助于保障太阳能集热器210的集热效果,从而可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供暖系统的供暖效果。通过将相变储能装置310、空气源热泵410和蓄热箱110均设于地下室101’,一方面,可利于实现相变储能装置310、空气源热泵410和蓄热箱110之间的管道的连通,即利于供暖系统的优化布局,还可在一定程度上合理利用有效的建筑用地;另一方面,空气源热泵410在运行时会产生一定的噪音污染,通过将空气源热泵410设于地下室101’,可有效降低空气源热泵410所带来的噪音污染,使得供暖系统具有更佳的使用性能。
请参阅图1,在本实施例中,供暖系统还包括循环输送组件600,循环输送组件600包括设于集热循入管道220或集热循回管道230上的集热循环泵610、设于供暖循入管道130或供暖循回管道140上的供暖循环泵620、设于储热循入管道340或储热循回管道350上的储热循环泵630,以及设于储能循入管道320或储能循回管道330上的储能循环泵640。在此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开启集热循环泵610可促进换热介质在蓄热箱110和太阳能集热器210之间循环流通,并可对其循环方向进行限制,能够有效避免换热介质出现回流情况;通过开启供暖循环泵620可促进换热介质在蓄热箱110和供暖末端装置120之间循环流通,并可对其循环方向进行限制,能够有效避免换热介质出现回流情况;通过开启储热循环泵630可促进换热介质在相变储能装置310和供暖末端装置120之间循环流通,并可对其循环方向进行限制,能够有效避免换热介质出现回流情况;通过开启储能循环泵640可促进换热介质在蓄热箱110和相变储能装置310之间循环流通,并可对其循环方向进行限制,能够有效避免换热介质出现回流情况。
请参阅图1,在本实施例中,换热供暖组件100还包括与蓄热箱110连接且用于通过电能对蓄热箱110进行蓄热的电辅热器150。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在室外温度处于-10℃以下、太阳能不充足(比如阴雨天等等)且相变储能装置310所存储的热量也无法满足供暖需要时,可通过对电辅热器150通电,以通过电生热原理对蓄热箱110进行蓄热,以满足供暖系统的供暖需要。因而,基于本实施例的设置,可进一步保障并提高供暖系统的供暖效果,并降低环境、气候等因素对供暖系统的影响。
请参阅图1,在本实施例中,蓄热箱110为由保温隔热材料制成的蓄热箱110。在此需要说明的是,由保温隔热材料制成的蓄热箱110可提高蓄热箱110对换热介质的保温效果,从而可进一步降低换热介质的热量损失情况,从而可保障供暖系统的供暖效果,并提高其节能效果。
请参阅图1,在本实施例中,供暖末端装置120为风机盘管。在此需要说明的是,风机盘管多应用于空调中,通过将供暖末端装置120设置为风机盘管,可利用风机将室内空气或室外混合空气通过换热介质的热传递后重新送入室内,从而可有效使室内气温升高,以满足人们的供暖要求。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供暖系统至少可实现以下流程和效果:
一、当太阳能充足时,开启太阳能集热器210且关闭空气源热泵410,此时可通过集热循入管道220和集热循回管道230使换热介质循环流通于蓄热箱110和太阳能集热器210之间,以将太阳能集热器210所采集的热量交换给换热介质,再通过供暖循入管道130和供暖循回管道140使具有一定热量的换热介质循环流通于蓄热箱110和供暖末端装置120之间,从而将太阳能集热器210所采集的热量直接用于供暖,满足供暖需要,且具有一定的供暖效果;
二、在室外温度在-10℃以上但太阳能不充足(比如阴雨天等等)时,开启空气源热泵410且关闭太阳能集热器210,此时可通过换热循环管道420、供暖循入管道130和供暖循回管道140使换热介质循环流通于空气源热泵410、蓄热箱110和供暖末端装置120之间,从而可将空气源热泵410所采集的热量直接用于供暖,满足供暖需要,且具有一定的供暖效果;
三、在低谷电或其他热量充足时期,视环境、气候等因素开启空气源热泵410或太阳能集热器210,以利用相变储能装置310存储热量,此时,可通过集热循入管道220、储能循入管道320、储能循回管道330和集热循回管道230使换热介质循环流通于太阳能集热器210、蓄热箱110和相变储能装置310之间以实现储热,或可通过换热循环管道420、储能循入管道320和储能循回管道330使换热介质循环流通于空气源热泵410、蓄热箱110和相变储能装置310之间以实现储热;
四、在用电高峰或其他热量不足时期,利用相变储能装置310提供供暖末端装置120所需的热量,具体通过储能循入管道320/储能循回管道330将换热介质流通至相变储能装置310,获取相变储能装置310所存储的热量,再将换热介质通过储热循入管道340和储热循回管道350在相变储能装置310和供暖末端装置120之间循环流通,从而可将相变储能装置310所存储的热量逐渐交换给室内空气,以实现室内供暖;
五、在室外温度处于-10℃以下、太阳能不充足(比如阴雨天等等)且相变储能装置310所存储的热量也无法满足供暖需要时,可通过对电辅热器150通电,以通过电生热原理对蓄热箱110进行蓄热,以满足供暖系统的供暖需要。
因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供暖系统可适用于各种环境、气候地区,适用范围较广,能及时、充足地满足供暖所需,具有较佳的供暖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换热供暖组件,包括存储有换热介质的蓄热箱、用于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以实现供暖的供暖末端装置、用于将所述换热介质从所述蓄热箱循入至所述供暖末端装置的供暖循入管道,以及用于将所述换热介质从所述供暖末端装置循回至所述蓄热箱的供暖循回管道;
太阳能集热组件,包括太阳能集热器、用于将所述换热介质从所述蓄热箱循入至所述太阳能集热器的集热循入管道,以及用于将所述换热介质从所述太阳能集热器循回至所述蓄热箱的集热循回管道;
相变储能组件,包括存储有相变材料且用于存储和释放热量的相变储能装置、用于将所述换热介质从所述蓄热箱循入所述相变储能装置的储能循入管道、用于将所述换热介质从所述相变储能装置循回至所述蓄热箱的储能循回管道、用于将所述换热介质从所述相变储能装置循入至所述供暖末端装置的储热循入管道,以及用于将所述换热介质从所述供暖末端装置循回至所述相变储能装置的储热循回管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暖系统还包括:
空气能换热组件,包括空气源热泵以及用于使所述换热介质流通于所述蓄热箱和所述空气源热泵之间的换热循环管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暖循回管道背离所述供暖末端装置的一端与所述空气源热泵连接,所述换热介质能够经所述供暖循回管道、所述空气源热泵和所述换热循环管道从所述供暖末端装置循回至所述蓄热箱;
或者,所述供暖循入管道背离所述供暖末端装置的一端与所述空气源热泵连接,所述换热介质能够经所述换热循环管道、所述空气源热泵和所述供暖循入管道从所述蓄热箱循入至所述供暖末端装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循入管道背离所述相变储能装置的一端与所述空气源热泵连接,所述换热介质能够经所述换热循环管道、所述空气源热泵和所述储能循入管道从所述蓄热箱循入至所述相变储能装置。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暖系统还包括:
开关控制组件,包括用于开启或关闭所述供暖循入管道的供暖循入阀、用于开启或关闭所述供暖循回管道的供暖循回阀、用于开启或关闭所述集热循入管道的集热循入阀、用于开启或关闭所述集热循回管道的集热循回阀、用于开启或关闭所述储能循入管道的储能循入阀、用于开启或关闭所述储能循回管道的储能循回阀、用于开启或关闭所述储热循入管道的储热循入阀、用于开启或关闭所述储热循回管道的储热循回阀,以及用于开启或关闭所述换热循环管道的换热循环阀。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暖系统搭建于建筑物以实现建筑物室内供暖,所述建筑物于其底侧设有地下室,所述太阳能集热器设于所述建筑物的顶侧,所述相变储能装置、所述空气源热泵和所述蓄热箱设于所述地下室。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暖系统还包括:
循环输送组件,包括设于所述集热循入管道或所述集热循回管道上的集热循环泵、设于所述供暖循入管道或所述供暖循回管道上的供暖循环泵、设于所述储热循入管道或所述储热循回管道上的储热循环泵,以及设于所述储能循入管道或所述储能循回管道上的储能循环泵。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供暖组件还包括与所述蓄热箱连接且用于通过电能对所述蓄热箱进行蓄热的电辅热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箱为由保温隔热材料制成的所述蓄热箱。
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暖末端装置为风机盘管。
CN201922246113.0U 2019-12-13 2019-12-13 供暖系统 Active CN2118226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46113.0U CN211822633U (zh) 2019-12-13 2019-12-13 供暖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46113.0U CN211822633U (zh) 2019-12-13 2019-12-13 供暖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22633U true CN211822633U (zh) 2020-10-30

Family

ID=731409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246113.0U Active CN211822633U (zh) 2019-12-13 2019-12-13 供暖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226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58005B (zh) 太阳能光伏-市电混合驱动蓄冷蓄热型热泵机组
CN101988775B (zh) 太阳能-空气-地能多源双机热泵供热空调复合系统
CN201476200U (zh) 太阳能空调系统
CN201866994U (zh) 太阳能-空气-地能多源双机热泵供热空调复合系统
CN101358784A (zh) 太阳能蓄热与地源热泵组合系统
CN100476311C (zh)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
CN111076266B (zh) 多功能热管式光伏光热热水采暖系统及供暖方法
CN111156590B (zh) 兼备制冷、供热及热水供应的太阳能-空气源热泵空调系统
CN101818970A (zh) 太阳能光伏-市电混合驱动蓄冷蓄热型热泵机组
CN102221270B (zh) 一种热泵机组与太阳能联动的供冷暖和生活热水装置
CN100572973C (zh) 一种太阳能、峰谷电蓄热的热水供应与制冷复合装置
CN202209813U (zh) 一种热泵机组与太阳能联动的供冷暖和生活热水装置
CN211822633U (zh) 供暖系统
CN109405343B (zh) 一种冰箱及相变蓄能热水耦合系统
CN112539558A (zh) 一种燃料电池热水系统和热水器
CN209801606U (zh) 一种用于农村独户的太阳能采暖系统
CN210861708U (zh) 一种除霜组合式空气源热泵空气热水器
KR20130112394A (ko) 고효율 하이브리드식 히트펌프장치
CN101799225B (zh) 一种多热源辅助多功能热泵系统
CN200946870Y (zh) 太阳能取暖装置
CN205373094U (zh) 一种太阳能环路热管热泵复合热水系统
CN109458654A (zh) 一种相变储能式太阳能新风供暖系统
CN204593693U (zh) 一种太阳能一体化空调器
CN209084898U (zh) 一种相变储能式太阳能新风供暖系统
CN221825517U (zh) 一种用于地埋管热泵系统的空调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