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17374U - 一种混凝土组合建筑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混凝土组合建筑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17374U
CN211817374U CN202020047407.0U CN202020047407U CN211817374U CN 211817374 U CN211817374 U CN 211817374U CN 202020047407 U CN202020047407 U CN 202020047407U CN 211817374 U CN211817374 U CN 2118173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board
building structure
fixed
base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04740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志全
林光
李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CCC FHDI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CCC FHDI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CCC FHDI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CCC FHDI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04740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173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173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173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凝土组合建筑结构,包括基座墙板,包括钢筋混凝土层,所述钢筋混凝土层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岩棉板,所述岩棉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发泡水泥保温板,所述发泡水泥保温板的一侧设置有吸音棉;增高墙板,所述增高墙板设置于所述基座墙板的上方;T型槽,所述T型槽开设于所述基座墙板的一侧;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固定于所述增高墙板的底部;第一固定组件,所述第一固定组件设置于所述基座墙板上;第二固定组件,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结构技术领域。该混凝土组合建筑结构通过在基座墙板的内部填充吸音棉进行消音,避免噪声污染,同时可以增强地板基座的整体韧性,防止热胀冷缩导致墙板上出现裂纹。

Description

一种混凝土组合建筑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混凝土组合建筑结构。
背景技术
建筑指人工建筑而成的资产 ,属于固定资产范畴,包括房屋和构建物两大类, 房屋是指供人居住、工作、学习、生产、经营、娱乐、储藏物品以及进行其他社会活动的工程建筑,隔墙作为房屋建筑的一种墙板,它起着分隔空间的作用,把自重传给楼板层,隔墙应满足自重轻、隔声、防火等要求。
在现有技术中,分隔墙板为了保证结构的稳定性,提高分割墙板的固定能力和分割效果,分割墙板的各个部分之间通常十分紧凑,导致分割墙板在长期使用后容易因为热障冷缩导致分割墙板上出现裂痕。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混凝土组合建筑结构,解决了分割墙板在长期使用后容易因为热障冷缩导致分割墙板上出现裂痕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混凝土组合建筑结构包括基座墙板,所述基座墙板包括钢筋混凝土层,所述钢筋混凝土层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岩棉板,所述岩棉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发泡水泥保温板,所述发泡水泥保温板的一侧设置有吸音棉;增高墙板,所述增高墙板设置于所述基座墙板的上方;T型槽,所述T型槽开设于所述基座墙板的一侧;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固定于所述增高墙板的底部;第一固定组件,所述第一固定组件设置于所述基座墙板上;第二固定组件,所述第二固定组件设置于所述增高墙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发泡水泥保温板设置有两个,所述两个发泡水泥保温板分别设置于所述吸音棉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岩棉板共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岩棉板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发泡水泥保温板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组件包括T型块,所述T型块上开设有贯穿槽,所述贯穿槽共设置有六个,六个所述贯穿槽分别开设于所述T型块底部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包括第一调节槽和第一固定槽,所述第一调节槽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压力弹簧,所述第一压力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共设置有六个,六个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均匀设置在所述T型槽内壁的底部,所述第一调节槽开设于所述T型槽内壁的底部,所述第一固定槽开设于所述T型槽内壁的顶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固定组件包括第二调节槽和第二固定槽,所述第二调节槽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压力弹簧,所述第二压力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组件共设置有六个,六个所述第二固定组件均匀设置在所述T型槽内壁的底部,所述第二调节槽开设于所述增高墙板的顶部,所述第二固定槽开设于所述基座墙板的顶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混凝土组合建筑结构,通过在基座墙板的内部填充吸音棉进行消音 ,避免噪声污染,同时可以增强地板基座的整体韧性,防止热胀冷缩导致墙板上出现裂纹,基座墙板通过岩棉板进行防火,防止火势蔓延,通过发泡水泥保温板进行阻热,对基座墙板的一侧进行保护。
(2)、该混凝土组合建筑结构,当需要安装增高墙板时,向T型槽的内部推动T型块,第一固定块的顶部为斜面,T型块移动的过程中会下压第一固定块的顶部使得第一固定块向第一调节槽的底部移动,不会阻碍到T型块的移动,当T型块完全移动到T型槽的内部时,第一压力弹簧向上推动第一固定块并通过第一固定块对T型块和基座墙板进行固定,同理,通过第二固定组件对增高墙板进行固定,操作简单,便于对增高墙板的快速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于移动的智能制造控制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基座墙板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基座墙板侧视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座墙板、11-钢筋混凝土层、12-岩棉板、13-发泡水泥保温板、14-隔音棉、2-增高墙板、3-T型槽、4-安装组件、41-T型块、42-贯穿槽、5-第一固定组件、51-第一调节槽、52-第一固定槽、53-第一压力弹簧、54-第一固定块、6-第二固定组件、61-第二调节槽、62-第二固定槽、63-第二压力弹簧、64-第二固定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混凝土组合建筑结构包括基座墙板1,所述基座墙板1包括钢筋混凝土层11,所述钢筋混凝土层11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岩棉板12,所述岩棉板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发泡水泥保温板13,所述发泡水泥保温板13的一侧设置有吸音棉14;增高墙板2,所述增高墙板2设置于所述基座墙板1的上方;T型槽3,所述T型槽3开设于所述基座墙板1的一侧;安装组件4,所述安装组件4固定于所述增高墙板2的底部;第一固定组件5,所述第一固定组件5设置于所述基座墙板1上;第二固定组件6,所述第二固定组件6设置于所述增高墙板2上。
通过钢筋混凝土层增强基座墙板的1支撑能力,通过在基座墙板1的内部填充吸音棉进行消音 ,避免噪声污染,同时可以增强地板基座的整体韧性,防止热胀冷缩导致墙板上出现裂纹,墙板上涂油涂料,增强基座墙板1的美观性,使得基座墙板1的表面更加平整,增高墙板2和基座墙板1的材质一致。
通过将T型块41和T型槽3对基座墙板1和增高墙板2的进行安装,操作简单,方加强对便安装增高墙板2,通过第一固定组件5和第二固定组件加强对增高墙板2的固定,第一固定块54和第二固定块64均为钢制,强度高,结构稳定,使得对增高墙板2的固定更加稳固。
所述发泡水泥保温板13设置有两个,所述两个发泡水泥保温板13分别设置于所述吸音棉14的两侧。
发泡水泥保温板13保温性能好,材料消耗少,且使用过程无污粉尘危害。
所述岩棉板12共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岩棉板12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发泡水泥保温板13的两侧。
岩棉板12具有较强的防水阻热性能。
所述安装组件4包括T型块41,所述T型块41上开设有贯穿槽42,所述贯穿槽42共设置有六个,六个所述贯穿槽42分别开设于所述T型块41底部的两侧。
通过安装组件4方便对增高墙板2的安装。
所述第一固定组件5包括第一调节槽51和第一固定槽52,所述第一调节槽51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压力弹簧53,所述第一压力弹簧5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54,所述第一固定组件5共设置有六个,六个所述第一固定组件5均匀设置在所述T型槽3内壁的底部,所述第一调节槽开设于所述T型槽3内壁的底部,所述第一固定槽52开设于所述T型槽3内壁的顶部。
通过第一固定组件5方便对T型块41和基座墙板1的固定。
所述第二固定组件6包括第二调节槽61和第二固定槽62,所述第二调节槽61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压力弹簧63,所述第二压力弹簧6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64,所述第二固定组件6共设置有六个,六个所述第二固定组件6均匀设置在所述T型槽3内壁的底部,所述第二调节槽61开设于所述增高墙板2的顶部,所述第二固定槽62开设于所述基座墙板1的顶部。
通过第二固定组件6增强对增高墙板2的固定。
所述第一固定块54和所述第一固定槽52相适配,所述第一固定块54的顶部贯穿所述T型块41且延伸至所述T型块41的外部,所述第二固定块64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固定槽62相适配。
使得对增高墙板2的固定更加稳固。
工作时:
通过吸音棉14进行噪声消除,防止噪声影响到室内打扰到基座墙板1另一侧的人的休息,基座墙板1通过岩棉板12进行防火,防止火势蔓延,通过发泡水泥保温板进行阻热,对基座墙板1的一侧进行保护。
当需要安装增高墙板2时,向T型槽3的内部推动T型块41,第一固定块54的顶部为斜面,T型块41移动的过程中会下压第一固定块54的顶部使得第一固定块54向第一调节槽51的底部移动,不会阻碍到T型块41的移动,当T型块41完全移动到T型槽3的内部时,第一压力弹簧53向上推动第一固定块54并通过第一固定块54对T型块54和基座墙板1进行固定,同理,通过第二固定组件6对增高墙板2进行固定,操作简单,便于对增高墙板2的快速安装。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混凝土组合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墙板,所述基座墙板包括钢筋混凝土层,所述钢筋混凝土层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岩棉板,所述岩棉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发泡水泥保温板,所述发泡水泥保温板的一侧设置有吸音棉;
增高墙板,所述增高墙板设置于所述基座墙板的上方;
T型槽,所述T型槽开设于所述基座墙板的一侧;
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固定于所述增高墙板的底部;
第一固定组件,所述第一固定组件设置于所述基座墙板上;
第二固定组件,所述第二固定组件设置于所述增高墙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组合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水泥保温板设置有两个,所述两个发泡水泥保温板分别设置于所述吸音棉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组合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岩棉板共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岩棉板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发泡水泥保温板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组合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组件包括T型块,所述T型块上开设有贯穿槽,所述贯穿槽共设置有六个,六个所述贯穿槽分别开设于所述T型块底部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组合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包括第一调节槽和第一固定槽,所述第一调节槽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压力弹簧,所述第一压力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共设置有六个,六个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均匀设置在所述T型槽内壁的底部,所述第一调节槽开设于所述T型槽内壁的底部,所述第一固定槽开设于所述T型槽内壁的顶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组合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组件包括第二调节槽和第二固定槽,所述第二调节槽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压力弹簧,所述第二压力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组件共设置有六个,六个所述第二固定组件均匀设置在所述T型槽内壁的底部,所述第二调节槽开设于所述增高墙板的顶部,所述第二固定槽开设于所述基座墙板的顶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组合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块和所述第一固定槽相适配,所述第一固定块的顶部贯穿所述T型块且延伸至所述T型块的外部,所述第二固定块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固定槽相适配。
CN202020047407.0U 2020-01-10 2020-01-10 一种混凝土组合建筑结构 Active CN2118173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47407.0U CN211817374U (zh) 2020-01-10 2020-01-10 一种混凝土组合建筑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47407.0U CN211817374U (zh) 2020-01-10 2020-01-10 一种混凝土组合建筑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17374U true CN211817374U (zh) 2020-10-30

Family

ID=730499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47407.0U Active CN211817374U (zh) 2020-01-10 2020-01-10 一种混凝土组合建筑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173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017277U (zh) 一种轻钢别墅的墙体结构
CN209723374U (zh) 一种模块化吸音保温建筑墙板
CN211817374U (zh) 一种混凝土组合建筑结构
RU93834U1 (ru) Теплоизолирующая и звукоизолирующая сэндвич-плита
CN211666075U (zh) 一种轻质复合墙板
CN205822653U (zh) 一种建筑外墙用隔音板
CN204773832U (zh) 一种隔断用蜂窝板
CN206438632U (zh) 一种eps防火保温板
CN216076060U (zh) 一种建筑节能外墙保温装饰板结构
Xu et al. Brief analysis on application of PVC foam materials in building material industry
CN104389351A (zh) 具有保温和散热效果的保温板
CN210032230U (zh) 一种生态轻质隔墙板
CN211548511U (zh) 一种混凝土装配式建筑外墙保温体系
CN203452254U (zh) 一种玻璃棉吸声墙板
CN209413187U (zh) 一种复合防火保温板
CN207160394U (zh) 一种绿色建筑多功能墙体
CN207776327U (zh) 一种建筑防水保温隔热复合板
CN203174786U (zh) 挤塑聚苯乙烯复合保温防火板
CN214658221U (zh) 一种城市环保建筑工程用保温墙板
CN214995554U (zh) 一种新型的两层实木复合地板
CN218492847U (zh) 简便式保温维护一体化复合墙板
CN110056141A (zh) 一种建筑装饰用的保温隔音吸声结构一体化板
CN214696589U (zh) 一种隔音效果好的建筑装饰材料
CN209989936U (zh) 一种节能型轻钢活动房
CN209163309U (zh) 一种新型抗拉聚氨酯夹芯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