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16268U - 一种水利工程用基坑支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利工程用基坑支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16268U
CN211816268U CN201922332758.6U CN201922332758U CN211816268U CN 211816268 U CN211816268 U CN 211816268U CN 201922332758 U CN201922332758 U CN 201922332758U CN 211816268 U CN211816268 U CN 2118162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undation pit
fixed mounting
rod
foundation ditch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33275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殷雪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Zhonglia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233275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162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162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16268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利工程用基坑支护装置,包括基坑和回填土,基坑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回填土,基坑的内壁活动连接有活动杆,活动杆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螺母,螺母的一侧活动连接有伸缩槽,活动杆的底端活动连接有第一伸缩杆,第一伸缩杆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夹,第一伸缩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二伸缩杆。本实用新型通过挡土板安装至基坑的外壁两侧来挡住回填土,通过活动杆贯穿基坑和挡土墙将伸缩槽安装至回填土内,然后通过活动杆往一侧移动通过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将活动板进行展开,让伸缩槽与回填土的连接强度,让活动杆不容易脱落,然后再将第二支撑杆安装至基坑的内部两侧,让基坑内部结构稳定,便于进行安装。

Description

一种水利工程用基坑支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基坑支护装置。
背景技术
水利工程是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也称为水工程,水是人类生产和生活必不可少的宝贵资源,但其自然存在的状态并不完全符合人类的需要,只有修建水利工程,才能控制水流,防止洪涝灾害,并进行水量的调节和分配,以满足人民生活和生产对水资源的需要,水利工程需要修建坝、堤、溢洪道、水闸、进水口、渠道、渡漕、筏道、鱼道等不同类型的水工建筑物,以实现其目标,其中基坑是在基础设计位置按基底标高和基础平面尺寸所开挖的土坑,对基坑侧壁及周边环境进行支挡、加固与保护,以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安全的辅助结构,其在基坑支护领域中得到广泛的使用,但现有的防护结构复杂不易安装,在使用结束后不便于拆卸,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因此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一种水利工程用基坑支护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水利工程用基坑支护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利工程用基坑支护装置,包括基坑和回填土,所述基坑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回填土;
所述基坑包括活动杆、螺母、伸缩槽、第一伸缩杆、固定夹、第二伸缩杆、活动块、挡土板、连接块、加强筋、第一支撑杆、缓冲板、弹簧、支撑台、抵块、第二支撑杆,所述基坑的内壁活动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螺母,所述螺母的一侧活动连接有伸缩槽,所述活动杆的底端活动连接有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夹,所述第一伸缩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活动块,所述基坑的外壁一侧固定安装有挡土板,所述基坑的内壁固定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下方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的下方固定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抵块,所述加强筋的上方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杆。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伸缩槽为中空结构,且在基坑的两侧上下方均设有。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固定夹呈圆形结构,且均连接在每个第一伸缩杆的中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活动块为三角形状,且在伸缩槽的底端外围设有若干个。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加强筋的两端均通过螺丝头与连接块活动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缓冲板的两端均连接着第一支撑杆,且缓冲板呈弧形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抵块呈三角结构,且抵块为不锈钢材质。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挡土板安装至基坑的外壁两侧来挡住回填土,通过活动杆贯穿基坑和挡土墙将伸缩槽安装至回填土内,然后通过活动杆往一侧移动通过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将活动板进行展开,让伸缩槽与回填土的连接强度,让活动杆不容易脱落,然后再将第二支撑杆安装至基坑的内部两侧,让基坑内部结构稳定,便于进行安装。
2、其次,将加强筋的两端均连接在连接块上对基坑的内部下方进行加固,同时当加强筋受力时通过第一支撑杆将压力传入抵块上进行减弱,同时支撑杆再带动缓冲板往下压动,再通过弹簧在支撑台上缓冲,使基坑的内部结构稳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整体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伸缩槽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活动板展开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图1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基坑1;活动杆101;螺母102;伸缩槽103;第一伸缩杆104;固定夹105;第二伸缩杆106;活动块107;挡土板108;连接块109;加强筋110;第一支撑杆111;缓冲板112;弹簧113;支撑台114;抵块115;第二支撑杆116;回填土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4,一种水利工程用基坑支护装置,包括基坑1和回填土2,基坑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回填土2;
基坑1包括活动杆101、螺母102、伸缩槽103、第一伸缩杆104、固定夹105、第二伸缩杆106、活动块107、挡土板108、连接块109、加强筋110、第一支撑杆111、缓冲板112、弹簧113、支撑台114、抵块115、第二支撑杆116,基坑1的内壁活动连接有活动杆101,活动杆101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螺母102,螺母102的一侧活动连接有伸缩槽103,活动杆101的底端活动连接有第一伸缩杆104,第一伸缩杆10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夹105,第一伸缩杆104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二伸缩杆106,第二伸缩杆106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活动块107,基坑1的外壁一侧固定安装有挡土板108,基坑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连接块109,连接块109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加强筋110,加强筋110的下方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杆111,第一支撑杆11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缓冲板112,缓冲板112的下方固定安装有弹簧113,弹簧113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支撑台114,支撑台114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抵块115,加强筋110的上方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杆116。
其中,伸缩槽103为中空结构,且在基坑1的两侧上下方均设有,通过多个伸缩槽103让基坑1与回填土2的连接结构稳定,同时让活动杆101能够有活动的空间。
其中,固定夹105呈圆形结构,且均连接在每个第一伸缩杆104的中间,通过固定架105对第一伸缩杆104进行固定,防止第一伸缩杆104在伸缩时发生摆动,防止多个第一伸缩杆104相互碰撞导致损坏。
其中,活动块107为三角形状,且在伸缩槽103的底端外围设有若干个,让活动块107不展开时能够呈圆柱形状便于插入回填土2内,同时展开时能够与回填土2的连接结构稳定。
其中,加强筋110的两端均通过螺丝头与连接块109活动连接,使加强筋110便于进行安装和拆卸,让工作人员便于操作。
其中,缓冲板112的两端均连接着第一支撑杆111,且缓冲板112呈弧形状,使第一支撑杆111受压时能够通过缓冲板112进行缓冲,让基坑1的结构稳固。
其中,抵块115呈三角结构,且抵块115为不锈钢材质,当加强筋110受力时通过第一支撑杆111将压力传入抵块115上进行减弱,同时让抵块115不容易损坏。
工作原理:使用时,该装置通过挡土板108安装至基坑1的外壁两侧来挡住回填土2,通过活动杆101贯穿基坑1和挡土墙108将伸缩槽103安装至回填土2内,然后通过活动杆101往一侧移动通过第一伸缩杆104和第二伸缩杆106将活动板107进行展开,让伸缩槽103与回填土2的连接强度,让活动杆101不容易脱落,然后再将第二支撑杆116安装至基坑1的内部两侧,让基坑1内部结构稳定,便于进行安装,接着将加强筋110的两端均连接在连接块109上对基坑1的内部下方进行加固,同时当加强筋110受力时通过第一支撑杆111将压力传入抵块115上进行减弱,同时第一支撑杆111再带动缓冲板112往下压动,再通过弹簧113在支撑台114上缓冲,使基坑1的内部结构稳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水利工程用基坑支护装置,包括基坑(1)和回填土(2),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坑(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回填土(2);
所述基坑(1)包括活动杆(101)、螺母(102)、伸缩槽(103)、第一伸缩杆(104)、固定夹(105)、第二伸缩杆(106)、活动块(107)、挡土板(108)、连接块(109)、加强筋(110)、第一支撑杆(111)、缓冲板(112)、弹簧(113)、支撑台(114)、抵块(115)、第二支撑杆(116),所述基坑(1)的内壁活动连接有活动杆(101),所述活动杆(101)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螺母(102),所述螺母(102)的一侧活动连接有伸缩槽(103),所述活动杆(101)的底端活动连接有第一伸缩杆(104),所述第一伸缩杆(10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夹(105),所述第一伸缩杆(104)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二伸缩杆(106),所述第二伸缩杆(106)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活动块(107),所述基坑(1)的外壁一侧固定安装有挡土板(108),所述基坑(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连接块(109),所述连接块(109)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加强筋(110),所述加强筋(110)的下方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杆(111),所述第一支撑杆(11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缓冲板(112),所述缓冲板(112)的下方固定安装有弹簧(113),所述弹簧(113)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支撑台(114),所述支撑台(114)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抵块(115),所述加强筋(110)的上方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杆(1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基坑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槽(103)为中空结构,且在基坑(1)的两侧上下方均设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基坑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夹(105)呈圆形结构,且均连接在每个第一伸缩杆(104)的中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基坑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块(107)为三角形状,且在伸缩槽(103)的底端外围设有若干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基坑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110)的两端均通过螺丝头与连接块(109)活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基坑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板(112)的两端均连接着第一支撑杆(111),且缓冲板(112)呈弧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基坑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块(115)呈三角结构,且抵块(115)为不锈钢材质。
CN201922332758.6U 2019-12-23 2019-12-23 一种水利工程用基坑支护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18162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32758.6U CN211816268U (zh) 2019-12-23 2019-12-23 一种水利工程用基坑支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32758.6U CN211816268U (zh) 2019-12-23 2019-12-23 一种水利工程用基坑支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16268U true CN211816268U (zh) 2020-10-30

Family

ID=730327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332758.6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1816268U (zh) 2019-12-23 2019-12-23 一种水利工程用基坑支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162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426780U (zh) 一种双壁钢围堰与短护筒群整体定位安装结构
CN211816268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基坑支护装置
CN111074756A (zh) 一种减震耗能装配式摇摆桥墩构件及其施工方法
CN213952240U (zh) 一种深基坑边坡支护结构
CN113152371B (zh) 一种水利工程垂直止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6142079U (zh) 一种抗浮锚杆节点防水结构
CN114182838B (zh) 一种土木工程分体式建筑抗震结构
CN210561672U (zh) 一种柔性组合式浮桥
CN211735037U (zh) 一种防落梁伸缩缝连接装置
CN211172001U (zh) 一种复合式深基坑支护维稳安全结构
CN211547621U (zh) 一种市政桥梁的梁墩的缓冲装置
CN113718858A (zh) 一种用于深基坑的抗浮锚杆节点防水结构
CN215669715U (zh) 一种水利工程基坑防护结构
CN219886669U (zh) 水利工程用应急临时堤坝
CN216304654U (zh) 一种预应力型钢支护桩
CN211143964U (zh) 一种建筑基坑铝合金防护栏
CN213978612U (zh) 一种钢混组合梁浇筑用固定结构
CN212452457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隔水板
CN212534114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基坑支护防护框架
CN210134411U (zh) 一种钢管桩分水导流装置
CN216142221U (zh) 一种建筑物隔震装置
CN214708245U (zh) 一种建筑隧道施工5g通信设备
CN213206772U (zh) 一种土木工程抗震加强结构
CN212926070U (zh) 一种装配式斜坡混泥土框架板
CN211816020U (zh) 一种水利工程混凝土护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513

Address after: 610047 No. 1, floor 7, building 1, No. 36, Longteng East Road, Wuhou District, Chengdu, Sichuan

Patentee after: Sichuan Zhonglia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213300 Room 502, unit 1, building 1, Lane 3, Tianmu Road, Liyang City,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Yin Xueying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03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20721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03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20721